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勾踐種植蘭花

勾踐種植蘭花

發布時間: 2023-11-24 17:24:09

⑴ 越王勾踐為什麼種蘭花

1。勾踐種花,表面上是做給吳王看的,表明他沒有了鬥志,不關心政事,安版於被奴役,旨在權避免吳王殺他。
2。蘭花具有高潔,清雅的特點,與勾踐的含垢忍辱形成鮮明的對照,勾踐在那種時候種蘭花,寄託了對新生的希望,及復仇的決心,同時也飽含對其患難與共的雅魚的愛,對其臣民的愛。

⑵ 寫寄風塵人,莫忘林泉好——歷代蘭花詩選粹

蘭,與梅竹菊並稱「四君子」,中國自古便有栽培。史載春秋末期,越王勾踐於浙江諸山種蘭,屈原也在《離騷》中說「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蘭以其幽靜高潔的品質為歷代詩人吟詠,但並沒有膾炙人口、廣為傳誦的作品,今擇其可觀者,集錄如下。

《猗蘭操》

【春秋】孔丘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

之子於歸,遠送於野。

何彼蒼天,不得其所。

逍遙九州,無有定處。

世人暗蔽,不知賢者。

年紀逝邁,一身將老。

東漢史學家蔡邕著《琴操》,是最早的記述古代琴曲內容的專著。蔡邕在《琴操·猗蘭操》條目下說:「《猗蘭操》者,孔子所作也。孔子歷聘諸侯,諸侯莫能任。自衛反魯,過隱谷之中,見薌蘭獨茂,喟然嘆曰:「夫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譬猶賢者不逢時,與鄙夫為倫也。」乃止車援琴鼓之雲:「習習谷風……,一身將老。」

蔡邕的記錄應該是孔子《猗蘭操》的節選,後世韓愈又有補錄,詩句如下。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採而佩,於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貿,薺麥之茂。

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薺麥之茂,薺麥有之。

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電影《孔子》的主題曲《幽蘭操》就據此改編而來,要說作曲和王菲的唱功沒得說,歌詞中個別句子不知所雲。

孔子的詩作大多存疑,有人說是後世託名所作,但也難以考證。

就此詩看,孔敗櫻子雖欲兼濟天下,推行仁政,但生逢列國爭霸之時,政見不能為諸侯所用,所以感傷生不逢時,王者香與眾草為伍,卻不改變高潔的志向。

《感遇》十二首∙其一

【唐】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春蘭秋螞枯配桂自有勃勃生機,並不求人欣賞,詩人以此表高潔。

《蘭溪》

【唐】杜牧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

楚國大夫憔悴日,應尋此路去瀟湘。

寫蘭溪的幽靜馨香,感慨屈原既然不為俗世所容,也不必投身汨羅,倒不如沿著此路,尋一片桃花源,悠然避世。

《春蘭》

【宋】楊傑

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這首詩寫蘭花如隔簾的美人,只聞到香氣,卻看不到身影。世人也以蘭心蕙質來形容有內涵的美女。蘇軾與作者有應答之作,有一首蘇軾的詩直接用了這首詩當前四句。

黃庭堅說,一干一花而香有餘者,蘭;一干數花而香不足者,蕙。這是春蘭和蕙蘭的區別標准。

《種蘭》

【宋】蘇轍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 更鄰悶指細葉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叢倚修筠午陰涼。

欲遣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蘇轍是蘇軾的弟弟,且弟兄感情極佳,與其父蘇洵合稱「三蘇」,都是唐宋八大家裡的人物,蘇轍長於政論,詩才是和他哥哥沒法比。

這首詩以蘭花生於幽谷,清芬解穢,嚴寒不凋,表現蘭花的雅潔氣質。

《詠蘭》 

【元】余同麓

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開。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後兩句先正面描寫蘭花的清香,再側面烘托,蘭香吸引了蝴蝶飛來,清新可喜。

《墨蘭》

【明】徐渭

醉抹醒塗總是春,百花枝上綴精神。

自從畫取湘蘭後,更不閑題與別人。

徐渭多才多藝,詩書畫甚者戲曲軍事均有涉獵,《明朝那些事》里還寫了他為平倭寇出謀劃策的事,開創了大寫意潑墨的青藤畫派,齊白石稱「願為青藤門下走狗」,可見其藝術魅力。

徐渭性格狂放,這首詩也彰顯了他孤高自傲,不流於世俗。

《蘭竹》

【明】李日華

江南四月雨晴時,蘭吐幽香竹弄姿。

蝴蝶不來黃鳥睡,小窗風卷落花絲。

一幅清新脫俗的白描小品。

蘭石有寄

【清】了亮

一片空山石,數莖幽穀草。

寫寄風塵人,莫忘林泉好。

了亮是清代洛陽白馬寺的僧人,此詩平鋪直敘,勸友人身處滾滾紅塵,莫忘記山谷幽蘭的出世之心。

《題畫蘭》

【清】鄭板橋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岩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蘭》 

【清】鄭板橋

千古幽貞是此花,不求聞達只煙霞。

采樵或恐通來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折枝蘭》

【清】鄭板橋

多畫春風不值錢,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鳥,銜出相思二月天。

鄭板橋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他一生繪畫只畫蘭、竹、石,並加以題詠。這三首蘭花詩均別有新意,難分軒輊。

⑶ 蘭徐渭中 蘭花 一籃不值五文錢 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

表達了作者淡泊來名利的思想以及自對追逐名利的鄙視,立志做一個品德高尚、遠離名利的人。

這句話出自於徐渭的《蘭》,之所以會寫出這首古詩,也跟徐渭的個人經歷有關:

徐渭曾擔任胡宗憲幕僚,助其擒徐海、誘汪直。胡宗憲被下獄後,徐渭在憂懼發狂之下自殺九次卻不死。後因殺繼妻被下獄論死,被囚七年後,得張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後南遊金陵,北走上谷,縱觀邊塞阨塞,常慷慨悲歌。

(3)勾踐種植蘭花擴展閱讀

徐渭的作品特點:

他筆下的墨竹,枝淡葉濃,逸筆草草,竹枝氣勢勁健,竹葉俯垂含情,雖屬竹枝而高潔清爽之氣不減。這正是畫家身處下層,懷才不遇,品格高潔,絕世獨立人格的光輝寫照。

他的潑墨牡丹,不拘於牡丹的富貴高雅特徵,色彩絢爛,他卻常常以水墨繪之,有意改其本性,其目的是有賦予牡丹清雅脫俗的格調和神韻。

徐渭多才多藝,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面都獨樹一幟,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才子」。

⑷ 蘭花觀賞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蘭花的栽種、觀賞,始於唐,發展於宋,盛於明清,浙江是春蘭、蕙蘭的發祥內地。早在2000多年前春秋末期,容越王勾踐已在紹興渚山種蘭,山下的驛亭稱為蘭亭。東晉王羲之,因喜歡這里的蘭花而邀請名士在此聚會,才寫下《蘭亭集序》。據知蘭花名品『宋梅』、『綠雲』即由紹興人所培育,而『梅蘭』出於蘭溪,至今,蘭溪、紹興仍是浙江蘭花種養植的集散地。建蘭主要產於福建,建蘭以素心為貴,而素心的故鄉就在龍岩山區。當地有這樣俗語:龍岩有三寶,採茶燈、沉缸酒、龍岩素。足以說明龍岩人對蘭花的重視和喜愛。如今,浙江、福建、湖北、四川、廣東、雲南、台灣等省地都不斷地推出蘭花新品種。大半個南方中國是蘭花的故鄉,而山東曲阜也喜歡蘭花,選蘭花為市花。正是因為曲阜有著與孔子有關的蘭文化,所以才與蘭花結下了不解之緣。

⑸ 勾踐種蘭,如何取之其心什麼意思

本句意思:越王勾踐種植蘭花,是怎樣來表達他的心聲呢?

樓主看看下文應該就明白了。

閑翻歷史,重溫一位堂堂丈夫。那是公元494年,他帶著落魄的殘兵敗將,退縮到會稽山下,在那裡做出千秋萬代奇恥大辱的決定:交出權杖,束手就擒。

他利用最後的許可權,派三百個士人給戰勝國當僕人,自己則做了戰勝國國君的馬前卒。可以想像那個自鳴得意的對手多麼耀武揚威,他高抬起鑲嵌金邊的靴子,惡狠狠地踏在他瘦削的脊背上。為了虔誠地當踏腳石,他必須雙膝跪地,頭顱低垂。那一刻他是不折不扣的僕人,毫無羞恥的當差,被唾棄被蔑視被大庭廣眾下耍戲。

他的尊嚴呢?從國君到奴役,為負數。

正由於這放棄尊嚴的奴性,他換取了回家的機會,豁免一死,開始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卧薪嘗膽歲月。他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越王勾踐。

我格外注意一個細節,那就是他回國遷都,修築山陰小城和山陰大城,繁衍人口,振興經濟,鑄劍擴軍的同時,還頗費心血地大面積種植蘭花。有史書為證。如明萬曆年間的《紹興府志》記:「蘭渚山,有草焉,長葉白花。花有國馨,其名曰蘭,勾踐所樹……」明代徐渭也在《蘭谷歌》中提到「勾踐種蘭花必擇地,只今蘭渚乃其處……」《紹興地誌述略》記載更仔細:「蘭渚山,在城南二十里,勾踐樹蘭於此。」

不當飯吃不當衣穿不當兵器打仗的蘭花有什麼用處呢?

月朗星稀的夜晚,把目光放逐光陰的河流中時,我似乎找到了答案:種蘭,即種植一位大丈夫的襟懷啊!

高潔傲視的蘭花,芬芳素雅的蘭花,最能體現和代表丈夫的偉岸。

不知道王羲之筆下千古流芳的蘭亭跟蘭渚有什麼關聯?我敢斷言,一個處在兵荒馬亂險惡環境中的人,能花費一番心血種出絕世的蘭花,絕非一個庸人。蘭花盛開那一刻,天下風雲早已縱橫在他的心底,臉上風輕雲淡,胸中萬馬奔騰,他是頂天立地的英雄。

回頭再審視尊嚴二字,驀然發現其實這重如泰山的兩個字,從來就沒倒下過。勾踐跪地的,只是雙膝;低垂的只是頭顱,尊嚴一直深植他的骨子裡,像蘭花一樣傲然不可欺。

尊嚴不是膝蓋觸地所能打倒的,不是表面俯首帖耳所能屈就的,若想征服一個人,必須征服他倔強的心。只有心的匍匐,才叫尊嚴掃地。

推薦人語

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而勾踐愛蘭。一個堅強不屈胸有大志的堂堂丈夫,在他剛勁的復國心角落處,怎還有一小塊柔軟的心化做土地用來種蘭花?因為蘭花高潔傲視,因為蘭花芬芳素雅,因為蘭花象徵著尊嚴。從文章中我們應該領悟到做人的尊嚴並不是在表面,而是在內心深處。

⑹ 蘭花的栽培歷史起源於什麼時候

蘭花(Cymbidiumspp.)是蘭科蘭屬多年生草本花卉,又名燕尾春、侍女花、芝蘭、山蘭、幽蘭。由於它姿態秀美,芳香馥郁,所以人們稱之為「國香」、「香祖」、「天下第一香」,並與梅、竹、菊並稱為「四君子」。
蘭花原產我國,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2000多年前,孔子曾有「芝蘭生於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的贊美之詞。《越絕書》有越王勾踐種蘭於渚山的記載。說明我國蘭花栽培已有2000多年歷史。
古代文獻中經常蘭蕙並稱,兩者有何異同?北宋黃庭堅曾予解釋,認為蘭蕙叢生,蒔以砂石則茂,灌以湯茗則芳,是其相同之處,至其發花,一干一花而香有餘者蘭,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

⑺ 蘭花的傳統文化與典故

(一)蘭花的美與最初的意象
最初的蘭花,本身並不具備今天所認為各種意象。人們喜愛蘭花,源自蘭花的自然美。所以,更多的是對蘭花這種質地美的賞析。這時的蘭花,並未在形成系統的蘭花文化,只是結合與時代結合,成為一種生活的象徵,或者叫陪襯。
據史料記載,國人植蘭,可以追溯到上古之世,諸如《越絕書》所載「勾踐種蘭渚山」、屈原《離騷》自述「余既滋蘭之九畹號,又樹蕙之百畝」,都是證明。這說明,那時的人們,更側重與蘭花帶來的外在美,側重於蘭花造就的外部環境及帶給人們的美好感受。
也可以說,在這一時期,人們立足於蘭花的質地美,認為大片蘭花所創造的環境是美好安定生活得象徵。這時的人們願意植蘭於寓所附近,以營造一種美好的環境。這時的蘭花,也被認為是最純潔最美好的象徵,但終究不是蘭花意象和文化的主流。
(二)、蘭花意象的發展與其文化底蘊
我們知道,一個時代的文化與社會歷史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每一種文化的產生或者形成都是與時代結合的產物,都有歷史的縮影。而談到蘭花文化,就不得不談到儒家文化,談到到魏晉南北朝時期,談到唐宋元明清時期。可以說,這些都是蘭文化的過度與飛躍時期。蘭花的意象因之豐富,得以更好傳承與發展,並與傳統文化一起形成了健全的體系。
作為儒家文化代表的孔子,有「蘭當為王者香」、「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不芳」,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等語。孔子在蘭的自然屬性與儒家的人格特徵之間找到了呼應與契合,並藉助於蘭的文化意象使孺家的人格特徵得以直觀地、清晰地表達,同時,蘭的文化內涵亦由此產生,並逐漸豐富起來。 在先秦儒學著作中,有多處將蘭作為君子的人格象徵。如:《孔子家語•在厄》:「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貧困而改節。」這些都為此後蘭花意象的豐富打下了基礎。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蘭花意象和文化著重體現於其詩詞歌賦。當然,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這些詩詞歌賦背後的深層文化實質。文化界已有公認,魏晉南北朝詩歌中的蘭意象的意義意象無疑是中國古典詩學和美學的一個重要范疇,在中國古代文化和詩論中,具有廣泛的文化意義和深刻的審美內涵。

熱點內容
七夕饃饃 發布:2025-01-24 12:50:58 瀏覽:766
牡丹小花捲 發布:2025-01-24 12:50:04 瀏覽:3
小貓愛咬綠植 發布:2025-01-24 12:43:49 瀏覽:379
梔子花的生長過程視頻 發布:2025-01-24 12:35:54 瀏覽:615
康乃馨移栽多大的盆 發布:2025-01-24 12:35:12 瀏覽:483
杜鵑花遺精 發布:2025-01-24 12:31:59 瀏覽:620
櫻花拍照角 發布:2025-01-24 12:21:49 瀏覽:528
星辰花插花 發布:2025-01-24 11:51:41 瀏覽:76
思明區訂鮮花 發布:2025-01-24 11:51:37 瀏覽:46
大魚海棠面具 發布:2025-01-24 11:50:06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