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錢載蘭花圖軸

錢載蘭花圖軸

發布時間: 2023-12-10 03:09:09

蘭花的形象是怎樣的

蘭花的形象是怎樣的

蘭花的形象是怎樣的,蘭花屬蘭科,是單子葉植物,為多年生草本。 在中國自古人們愛蘭、養蘭、詠蘭、畫蘭,古人曾有「觀葉勝觀花」的贊嘆。那麼,蘭花的形象是怎樣的呢?

蘭花的形象是怎樣的1

其實蘭花只有簡單的幾種造型,無所謂自己的形象,只是歷代文人通過蘭花來抒寫心中的情緒,借蘭花之酒來澆自己心中的塊壘,因而塑造出幾類不同的蘭花形象。一是淡泊名利的隱士形象。表現隱士形象這一類詩最突出的當推鄭板橋。鄭板橋在許多詩中都透露了要隱居深山,企圖逃避紛繁復雜的社會紛爭喧囂,爾虞我詐,真正過上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日子。如他在《題蘭竹石圖軸》一詩中說:「高崖峻壁見芝蘭,竹影遮斜幾片寒;便以乾坤為巨室,與君高枕卧其間。」「蘭花本是山中草,還向山中畫此花;塵世紛紛植盆盎,不如留與伴煙霞。」「知君本是素心人,畫得幽蘭為寫真;他日江南投老去,竹籬茅舍是芳鄰。」鄭板橋在經歷宦海沉浮後,他看破紅塵,很想遁入深山,返歸大自然,過一種餐霞吸露,瀟灑落拓,自由自在的隱士生活。他憑借自己的詩筆與畫筆表達了自己這一美好理想。

二是懷才不遇的失意文人形象。鄭板橋想當隱士,只是看不慣當時社會的骯臟無恥,他只有看破後的澹泊寧靜,而無失意後的牢騷怪話。而真正被人稱為聖人的孔子倒是很有感嘆,深感失意。如古代《猗蘭操》一文中就寫了孔子見蘭起意,大發失意後的感嘆:「孔子歷聘諸候,莫能任;隱谷之中,見薌(同香)蘭獨茂,喟然嘆日:『蘭當為王者香,今乃與眾草為伍。』止車援琴鼓之,自傷不逢時,托詞於蘭雲:習習谷風,以陰以雨。之子於歸,遠送於野。何彼蒼天,不得其所;逍遙九州,無所定處。時人暗蔽,不知賢者。年紀逝邁,一身將老。」這是孔子在周朝末年,想恢復奴隸制而不能,奔走各諸侯國之間,自己的政治主張不能被諸候國所採納,內心深感痛苦,鬱郁然不得志,因而發生如此深沉的感嘆。

孔子滿肚子學問,由於不合時宜,眼見大勢已去,只好發此無可奈何的感嘆,真是空有經邦濟世之才,枉懷治國治家之學。三是堅貞不屈的鬥士形象。古代詩人屈原在飽受打擊之後,仍心志不移,通過蘭花表達了自己的愛憎情懷。屈原在《離騷》、《九歌》中這樣寫道:「扈江蘺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時暖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佩。」「蘭芷變而不芬兮,荃蕙化而為茅。」「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對比孔子、鄭板橋,屈原的精神境界應該是最高貴的。一年三百六十天,風刀霜劍嚴相逼,他仍不改自己的鬥志,做到「雖九死其猶未悔」,還要「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精神啊。

蘭花的形象是怎樣的2

蘭文化的不斷積累與發展

任何社會現象實際上也都是一種文化現象。文化現象總是經歷著一個從發生、發展到不斷積累的'過程,有的文化現象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有的文化現象還正朝著朝氣蓬勃的方向向前發展,蘭文化就是後一種文化現象。從目前見諸文字的材料看,屈原寫作《離騷》、《九歌》的歷史時期是蘭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屈原的愛蘭詩文對後世影響較大,後代文人在詩詞中都經常講到這一點,他們或引用屈原詩歌的原文,如李綱的《幽蘭賦》,或借用屈原詩賦《離騷》、《九歌》的典故,如梅堯臣《蘭》詩中「楚澤多蘭人未辨」,蘇軾詩《題次公蕙》中有「曾為水仙佩,相識楚詞中。」蘇軾的另一首《題楊次公春蘭》詩中寫道:「丹青寫真色,欲補離騷傳,對之如靈均,冠佩不敢燕。」吳師道《題子昂蘭竹圖》一詩曾有「湘娥清淚未曾消,楚客芳魂不可招。」李東陽《觀畫蘭有感》:「杏壇尼父去已遠,湘江屈原空獨沉。」這些詩句對推動蘭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寫到這里,我們不得不提一句,朱德、陳毅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詠蘭詩對開創新一代蘭詩也起到了較好的推動作用。

縱觀幾千年的蘭詩,我們不難看出,有這樣幾種情況,一是寫實的,較少感情色彩,只從自己的審美情趣出發,如朱德的《詠蘭》詩:「幽蘭吐秀喬林下,仍自盤根眾草傍;縱使無人見欣賞,依然得地自含芳。」陳毅《蘭詩》:「幽蘭在山谷,本自無人識;只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另一類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如杜牧的《和令狐侍御賞蕙詩》:「尋常詩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本是馨香比君子,繞欄今更為何人。」李白《古風》雲:「孤蘭出幽園,眾草共蕪沒。雖照陽春輝,復悲高秋月。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這些詩都是詩人們自己心路歷程的曲折反映,明寫蘭花,實寫自己的情緒懷抱,理想志向。第三類是面對蘭花,直接抒發感嘆,如《猗蘭操》中的孔子的感嘆,這類作品往往比詩中的借蘭抒寫更直接,開門見山,直抒胸意。但不如第二類含蓄,更有藝術性。如果從蘭文化這個大范疇來講,表現的手法還很多,此處恕不一一表述。

蘭花的形象是怎樣的3

蘭花的特點和象徵意義

蘭花的特點是花色淡雅,香氣濃郁,清而不濁,所謂一盆在室,芳香四溢,蘭花象徵高潔典雅。

蘭花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蘭花花色淡雅,香氣濃郁,清而不濁,所謂一盆在室,芳香四溢。

蘭花喜歡陰涼的環境,怕陽光直射。養護盡量放在半陰處,有散射光即可。

蘭花喜歡濕潤的環境,忌乾燥,平時要經常通風。

肥沃的土壤可以讓蘭花生長的更加健壯,選用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土壤。

拓展資料

蘭花(學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② 什麼網站上可以下載到高清的中國古代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最好是免費的。

推薦--當代工筆人--當然是免費的--但要做個簡單的注冊--,去看看就知道了

③ 中國古畫下載,要比較全面的(50分懸賞)

古畫

古代的名畫非常的的多,一個人很能收集全,此為我個人收集的中國各大博物館藏以及國外各館藏在內的各類中國歷代古畫,非常珍貴,還包括一些名家、大師一生所畫的所有畫作全集,裡麵包括了各種佛像、羅漢、浮世繪、山水畫、花鳥畫、字帖經文、人物、唐卡,等,有些是精品修復版的古畫,本文件全部是原畫掃描製作的超高清的原圖文件,一共約3700G的古畫著作,有些單張畫都有2G多大小,對中國古畫熱愛或者對中國古畫有研究的朋友不要錯過此豐富的資源,可以說是目前網路上能收集到的最全的超高清古畫大合集,是我花費了不少時間收集,有一部分是我通過別的網友收藏購買所得,一共花費了不小的代價

此回答中所有一萬五千張名畫可在圖中右下角處獲得

---------------------------------------

篇幅有限只例舉部分名畫目錄:

10-太白山圖-元-王蒙
100-節書遠景樓記-清-劉墉
101-泥金書四得續論-清-高宗弘歷
102-草書後赤壁賦-宋-孝宗趙昚
103-周頌清廟之什圖-宋-宋高宗書馬和之畫
104-魯頌三篇圖-宋-宋高宗書馬和之畫
105-行書歸去來辭-元-趙孟頫
106-草書杜甫秋興八首詩之一-明-祝允明
107-行書七律詩-明-祝允明
108-山莊客至圖-明-文徵明
109-泥金楷書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明-文徵明
11-草書千字文-宋-趙佶
110-花鳥十二開-清-李鱓
111-人物草蟲圖-明-杜大成 杜堇
112-梅花水仙圖-明-錢榖
113-寒山拾得圖-明-尤求
114-梅茶山雀圖-明-朱竺
115-書畫合璧圖-明-董其昌
116-行書七律詩-明-董其昌
117-楷書自誥身-明-董其昌
118-歸庵圖-明-倪瑛
119-馬耆煙雨圖-明-盛穎
12-草書洛神賦-宋-宋高宗趙構
120-花卉十開-明-項聖謨
121-萬壑秋濤圖-明-何浩
122-洗馬圖-明-佚名
123-耆英勝會圖-明-佚名
124-山水十開-清-查士標
125-仿古山水十二開-清-楊晉
126-唐解元詩意圖-清-楊晉
127-紀恩圖-清-張伯龍
128-蜀葵宣花圖-清-蔣廷錫
129-桂鶴圖-清-沈銓
13-夏景山口待渡圖-五代-董源
130-雙鹿圖-清-沈銓
131-噉荔圖-清-華嵒
132-牡丹山鷓圖-清-徐揚
134-玉堂富貴圖-清-鄒一桂
135-雜畫十二開-清-金農
136-捧梅圖-清-黃慎
137-山水十開-清-方琮
138-牡丹-清-趙之謙
139-梅花仕女圖-清-任伯年
14-寒鴉圖-宋-佚名
15-神駿圖-五代-韓干
16-秋窗讀書圖-宋-劉松年
17-秋山紅樹圖-宋-蕭照
18-沙汀煙樹圖-宋-惠崇
19-月色秋聲圖-宋-馬和之
2-行書仲尼夢奠帖-唐-歐陽詢
20-瑞鶴圖-宋-宋徽宗趙佶
21-簪花仕女圖-唐-周昉
22-溪堂詩意圖-明-戴進
23-茂林遠岫圖-宋-李成
24-南山積翠圖-清-王時敏
25-松壽圖-宋-馬遠
26-山弈候約圖-遼-佚名
27-竹雀雙兔圖-遼-佚名
28-清明上河圖-明-仇英
29-姑蘇繁華圖
3-滸溪草堂圖-明-文徵明
30-魏園雅集圖-明-沈周
31-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宋-佚名
32-白蓮社圖-宋-張激
33-唐風圖-宋-宋高宗書馬和之畫
34-雪中梅竹圖-宋-徐禹功

天博009-賜蓮圖軸141x62.tif
天博010-雲峰樹色圖.tif
天博011-唐柳公權書蘭亭詩綠絹本26.5x365.3.tif
天博012-春山積翠圖軸.tif
天博014-周臣 香山九老圖.tif
天博015-雪山寒溪圖軸.tif
天博020-石濤 牡丹蘭花圖軸+紙本墨筆.tif
天博022-吳鎮 多福圖軸+紙本墨筆.tif
天博024-賜蓮圖軸+絹本設色.tif
天博025-王謙 冰魂冷蕊圖.tif
天博027-岩阿琪樹圖軸..tif
天博028-通天帖+絹本+26.2x260.4.TIF
天博029-鎖諫圖軸+絹本設色.tif
天博030-歲寒三友圖軸.tif
天博031-蘇漢臣 嬰戲圖頁rgb.tif
天博032-蘇漢臣 嬰戲圖頁.tif
天博033-李唐 濠濮圖卷32x107.tif
天博033-李唐 濠濮圖卷.tif
天博034-漸江 松溪石壁圖軸.tif
天博036-任伯年 雙鹿圖軸.tif
天博037-李流芳 疏樹孤亭軸.tif
天博038-董其昌 疏林遠岫圖軸.tif
天博039--明 丁雲鵬 釋迦牟尼圖軸紙本(出單)140.7×58.tif
天博039-明 丁雲鵬 釋迦牟尼圖軸紙本140.7×58.tif
天博044-金農 佛像軸200.tif
天博045-青山紅杏圖頁+絹本.tif
天博046-千岩萬壑圖軸+絹本設色.tif
天博048-潑墨溪山圖.tif
天博050-蕉林酌酒圖軸.tif
宋 錢選 花鳥圖卷(全卷二版)紙本38x316.7天博.tif
弘仁.tif
明 仇英 桃源仙境圖 軸絹本設色175x66.7天博.tif
明 王謙 冰魂冷蕊圖(絹本)186x111.tif
明 王鐸 王屋圖並詩卷(全卷)紙本29.9X639.8天津博物館.tif
明 王鐸 王屋圖並詩卷(全卷)紙本貨單29.9X639.8天津博物館.tif
明 王鐸 自書石湖等五首卷行書紙本27X253天博.tif
明 祝允明 行草書歸田賦紙本26.5X288天博.tif
明 藍瑛-溪山秋色圖(全卷)絹本 23.8X180.tif
梅清 千峰雪色圖軸+綾本設色+178.5×48cm+天津博....tif

│明 仇英-文姬歸漢圖扇面-X.tif
│明 劉原起-虎丘圖軸-X.tif
│明 周之冕-桃花鴛鴦圖扇面-X.tif
│明 周之冕-群英吐秀圖卷-1-X.tif
│明 周之冕-群英吐秀圖卷-2-X.tif
│明 周天球-蘭花圖軸-X.tif
│明 周天球-草書五言律詩軸-X.tif
│明 周天球-行草書七言律詩扇面-X.tif
│明 周臣-攜琴看山圖扇面-X.tif
│明 唐寅-行書扇面-X.tif
│明 孫克弘-蘭竹圖卷-X.tif
│明 孫克弘-墨竹圖軸-X.tif
│明 孫枝-溪橋林屋圖扇面-X.tif
│明 孫枝-秋江閑釣圖軸-X.tif
│明 孫枝-虎丘山圖扇面-X.tif
│明 張元舉-松亭看瀑圖軸-X.tif
│明 張復-溪山過雨圖卷-X.tif
│明 張宏-山塘短棹圖軸-X.tif
│明 張宏-金山勝概圖軸-X.tif
│明 文從簡-臨唐子畏女兒嬌圖軸-X.tif
│明 文伯仁-登山遠眺圖扇面-X.tif
│明 文嘉-春岸歸騎圖扇面-X.tif
│明 文嘉-竹明風恬圖扇面-X.tif
│明 文嘉-行草書冬日漫七律詩扇面-X.tif
│明 文彭-草書秋雨五律詩扇面-X.tif
│明 文徵明-文石喬木圖扇面-X.tif
│明 文徵明-行書軸-X.tif
│明 文徵明-古木蒼煙圖軸-X.tif
│明 文徵明-行書扇面-X.tif
│明 文震亨-行書軸-X.tif
│明 文震亨-行楷書扇面-X.tif
│明 沈周-落花詩意圖軸-1-X.tif
│明 沈周-落花詩意圖軸-2-X.tif
│明 沈周-落花詩意圖軸-3-X.tif
│明 沈周-落花詩意圖軸-4-X.tif
│明 祝允明-草書扇面-X.tif
│明 祝枝山-草書北郭訪友七言律詩軸-X.tif
│明 袁尚統-古樹棲鳥圖軸-X.tif
│明 袁尚統-維揚古渡圖軸-X.tif
│明 謝時臣-山水圖軸-X.tif
│明 謝時臣-蛾眉雪軸圖-X.tif
│明 錢谷-山水圖扇面-X.tif
│明 陸士仁-秋夜景物圖扇面-X.tif
│明 陸治-天池晚眺圖-1-X.tif
│明 陸治-天池晚眺圖-2-X.tif
│明 陸治-天池晚眺圖-3-X.tif
│明 陸治-山水圖橫幅-X.tif
│明 陳括-平安蓮瑞圖軸-X.tif
│明 陳道復-書畫軸-X.tif
│明 陳道復-草書五言律詩扇面-X.tif
│曾陪炎-X.tif
│李琦魯迅像 55.5-95.5.tif
│汪士鋐 書法-X.tif
│沈周寒雀無聲-X.tif
│沈尹默-X.tif
│沙孟-2.tif
│沙孟海 對聯 五洲四海.tif
│沙孟海-1-X.tif
│沙孟海-X.tif
│浙博藏1-X.tif
│浙博藏2-X.tif
│清王翚一徑至橋去.tif
│清 李世達-仙山樓閣圖軸-X.tif
│清 李方膺-拳石晴梢圖軸-X.tif
│清 李方膺-枇杷圖軸-X.tif
│清 李方膺-瀟湘風竹圖軸-X.tif
│清 李方膺-百花呈瑞圖軸-X.tif
│清 李方膺-竹石圖軸-X.tif
│清 李方膺-菊石圖軸-X.tif
│清 李方膺-魴鯉貫柳圖軸-X.tif
│清 李鱓-冷艷幽香圖卷-X.tif
│清 李鱓-喜上梅梢圖軸-X.tif
│清 李鱓-土牆蝶花圖軸-X.tif
│清 李鱓-松石牡丹圖軸-X.tif
│清 李鱓-玉蘭牡丹圖軸-X.tif
│清 李鱓-石畔秋英圖軸-X.tif
│清 李鱓-魏紫姚黃圖軸-X.tif
│清 汪士慎-蘭竹石圖軸-X.tif
│清 汪士慎-墨梅圖軸-X.tif
│清 汪士慎-梅花圖軸-X.tif
│清 汪士慎-湖石水仙圖軸-X.tif
│清 汪士慎-空里疏香圖軸-X.tif

④ 線上哪裡有中國古畫高清圖的資源庫

中國高清古畫

這些都是中國古代高清古畫,非常的齊全,都是中國各大圖書館藏的超高清古畫,單張古畫達到了3G多的大小,都是適合超高清古畫保存的TIF格式

這個合集中收藏的所有超高清古事大小超過了7T,古代名畫基本都有收藏,

哪裡有這些7T容量的超高清古畫合集我就不多說了,注意圖中古畫的紅色印章、、、、、你應該懂得了吧

超高清古畫目錄:

天博009-賜蓮圖軸141x62.tif
天博010-雲峰樹色圖.tif
天博011-唐柳公權書蘭亭詩綠絹本26.5x365.3.tif
天博012-春山積翠圖軸.tif
天博014-周臣 香山九老圖.tif
天博015-雪山寒溪圖軸.tif
天博020-石濤 牡丹蘭花圖軸+紙本墨筆.tif
天博022-吳鎮 多福圖軸+紙本墨筆.tif
天博024-賜蓮圖軸+絹本設色.tif
天博025-王謙 冰魂冷蕊圖.tif
天博027-岩阿琪樹圖軸..tif
天博028-通天帖+絹本+26.2x260.4.TIF
天博029-鎖諫圖軸+絹本設色.tif
天博030-歲寒三友圖軸.tif
天博031-蘇漢臣 嬰戲圖頁rgb.tif
天博032-蘇漢臣 嬰戲圖頁.tif
天博033-李唐 濠濮圖卷32x107.tif
天博033-李唐 濠濮圖卷.tif
天博034-漸江 松溪石壁圖軸.tif
天博036-任伯年 雙鹿圖軸.tif
天博037-李流芳 疏樹孤亭軸.tif
天博038-董其昌 疏林遠岫圖軸.tif
天博039--明 丁雲鵬 釋迦牟尼圖軸紙本(出單)140.7×58.tif
天博039-明 丁雲鵬 釋迦牟尼圖軸紙本140.7×58.tif
天博044-金農 佛像軸200.tif
天博045-青山紅杏圖頁+絹本.tif
天博046-千岩萬壑圖軸+絹本設色.tif
天博048-潑墨溪山圖.tif
天博050-蕉林酌酒圖軸.tif
宋 錢選 花鳥圖卷(全卷二版)紙本38x316.7天博.tif
弘仁.tif
明 仇英 桃源仙境圖 軸絹本設色175x66.7天博.tif
明 王謙 冰魂冷蕊圖(絹本)186x111.tif
明 王鐸 王屋圖並詩卷(全卷)紙本29.9X639.8天津博物館.tif
明 王鐸 王屋圖並詩卷(全卷)紙本貨單29.9X639.8天津博物館.tif
明 王鐸 自書石湖等五首卷行書紙本27X253天博.tif
明 祝允明 行草書歸田賦紙本26.5X288天博.tif

│明 仇英-文姬歸漢圖扇面-X.tif
│明 劉原起-虎丘圖軸-X.tif
│明 周之冕-桃花鴛鴦圖扇面-X.tif
│明 周之冕-群英吐秀圖卷-1-X.tif
│明 周之冕-群英吐秀圖卷-2-X.tif
│明 周天球-蘭花圖軸-X.tif
│明 周天球-草書五言律詩軸-X.tif
│明 周天球-行草書七言律詩扇面-X.tif
│明 周臣-攜琴看山圖扇面-X.tif
│明 唐寅-行書扇面-X.tif
│明 孫克弘-蘭竹圖卷-X.tif
│明 孫克弘-墨竹圖軸-X.tif
│明 孫枝-溪橋林屋圖扇面-X.tif
│明 孫枝-秋江閑釣圖軸-X.tif
│明 孫枝-虎丘山圖扇面-X.tif
│明 張元舉-松亭看瀑圖軸-X.tif
│明 張復-溪山過雨圖卷-X.tif
│明 張宏-山塘短棹圖軸-X.tif
│明 張宏-金山勝概圖軸-X.tif
│明 文從簡-臨唐子畏女兒嬌圖軸-X.tif
│明 文伯仁-登山遠眺圖扇面-X.tif
│明 文嘉-春岸歸騎圖扇面-X.tif
│明 文嘉-竹明風恬圖扇面-X.tif
│明 文嘉-行草書冬日漫七律詩扇面-X.tif
│明 文彭-草書秋雨五律詩扇面-X.tif
│明 文徵明-文石喬木圖扇面-X.tif
│明 文徵明-行書軸-X.tif
│明 文徵明-古木蒼煙圖軸-X.tif
│明 文徵明-行書扇面-X.tif
│明 文震亨-行書軸-X.tif
│明 文震亨-行楷書扇面-X.tif
│明 沈周-落花詩意圖軸-1-X.tif
│明 沈周-落花詩意圖軸-2-X.tif
│明 沈周-落花詩意圖軸-3-X.tif
│明 沈周-落花詩意圖軸-4-X.tif
│明 祝允明-草書扇面-X.tif
│明 祝枝山-草書北郭訪友七言律詩軸-X.tif
│明 袁尚統-古樹棲鳥圖軸-X.tif
│明 袁尚統-維揚古渡圖軸-X.tif
│明 謝時臣-山水圖軸-X.tif
│明 謝時臣-蛾眉雪軸圖-X.tif
│明 錢谷-山水圖扇面-X.tif
│明 陸士仁-秋夜景物圖扇面-X.tif
│明 陸治-天池晚眺圖-1-X.tif
│明 陸治-天池晚眺圖-2-X.tif
│明 陸治-天池晚眺圖-3-X.tif
│明 陸治-山水圖橫幅-X.tif
│明 陳括-平安蓮瑞圖軸-X.tif
│明 陳道復-書畫軸-X.tif
│明 陳道復-草書五言律詩扇面-X.tif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浙博.tif
│南宋 梁楷 蠶織圖卷絹本27.5x513黑龍江省博物館.tif
│唐 殘篇 紙本楷書27X308.tif
│唐(傳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絹本30x292徐悲鴻紀念館.tif
│宋 佚名 蛛網攫猿圖頁絹本60x101弗利爾美術館.tif
│宋 趙光輔 番王禮佛圖卷絹本(二)28.6x103.5 .tif
│宋 趙光輔 番王禮佛圖卷絹本(原)28.6x103.5.tif
│明 文徵明 萬壑爭流圖軸132.7X35.3 南博.tif
│明 謝時臣 仿王蒙山水圖58.5X31.2南京.tif
│明 黃道周 答諸友詩卷行草絹本25.6x270.5蘇州博物館.tif
│晉 王羲之 頻有哀禍 孔侍中 猶懸三帖24.8×41.8日本前田育德會.tif
│清 戴熙 石樑雨來亭圖卷紙本35X316.81克利夫蘭.tif
│清 錢維城 獅子林圖卷38.1×187.3 加拿大阿爾伯特博物館.tif
│金 佚名 太古遺民 江山行旅圖38.42x417.83納爾遜.tif
│提取文件夾名.bat
│目錄樹.bat

├─五代 南唐 周文矩(傳) 合樂圖
│ 五代 南唐 周文矩(傳) 合樂圖(日單)芝加哥藝術學院.tif
│ 五代 南唐 周文矩(傳)合樂圖41.9x184.tif

├─五代 南唐 巨然 湖山春曉圖 絹本223×87cm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 98巨然-湖山春曉圖-.tif
│ 五代 南唐 巨然 湖山春曉圖 絹本223×87大都會.tif
│ 巨然-湖山春曉圖-hx-李斌.tif
│ 巨然-湖山春曉圖-hx.tif

├─元 趙孟頫 止齋記
│ 元 趙孟頫 止齋記行楷紙本47.5X356.tif
│ 趙孟頫·止齋記.txt

│├─宋代
│││ 15馬麟層疊冰綃圖軸.tif
│││ 19宋 絲綸圖.tif
│││ 248宋 李嵩 花籃圖頁.tif
│││ 254宋 馬遠 踏歌圖軸.tif
│││ 261宋 佚名 蕉石嬰戲圖頁(最清晰版).tif
│││ 266宋 朱紹宗 菊叢飛蝶圖.tif
│││ 27宋 趙佶 聽琴圖軸【頂級版】.tif
│││ 309南宋 佚名 小庭戲嬰圖頁 故宮博物院藏 最清晰版.tif
│││ 339宋 徽宗佶 戴勝圖頁.tif
│││ 340宋 徽宗佶 花鳥圖頁.tif
│││ 350宋 李唐 牧牛圖頁.tif
│││ 357宋 林椿 果熟來禽圖頁.tif
│││ 358宋 林椿 枇杷山鳥圖.tif
│││ 359宋 林椿 葡萄草蟲圖頁 故宮博物院藏.tif
│││ 364宋 馬麟 橘綠圖.tif
│││ 386宋 許道寧 雲關雪棧圖頁.tif
│││ 392宋 楊士賢 寒山飛瀑圖.tif
│││ 395宋 佚名 白頭叢竹圖頁.tif
│││ 396宋 佚名 碧桃圖頁.tif
│││ 484宋 佚名 游騎圖.tif
│││ 5:張萱 搗練圖(1級)【頂級版】.tif
│││ 五代 董源 夏景山口圖.tif
│││ 劉貫道 消夏圖 絹本(29.53 x 71.44 cm).tif
│││ 北宋 趙令穰 湖庄清夏圖卷 題跋.tif
│││ 北宋 趙令穰 湖庄清夏圖卷.tif
│││ 南宋 梁楷-潑墨仙人.tif
│││ 宋 佚名 歸去來辭書畫卷30 x 438.6 cm.tif
│││ 宋 佚名松月圖絹本 74X130.tif
│││ 宋 劉松年 天女獻花圖.tif
│││ 宋 宋徽宗 趙佶 五色鸚鵡圖卷53.3 x 125.1 cm.tif
│││ 宋 宋徽宗 趙佶 五色鸚鵡圖(波士頓).tif
│││ 宋 宋徽宗 趙佶 瑞鶴圖1.tif
│││ 宋 宋徽宗 趙佶 瑞鶴圖2.tif
│││ 宋 宋徽宗 趙佶 瑞鶴圖3.tif
│││ 宋 宋徽宗 趙佶《芙蓉錦雞圖》.tif
│││ 宋 秋林放犢圖.tif
│││ 宋 趙佶 竹禽圖.tif
│││ 宋 陳容 九龍圖卷之一46.3X675.16.tif
│││ 赤壁圖.tif
│││ 赤壁圖卷.tif

明 藍瑛-溪山秋色圖(全卷)絹本 23.8X180.tif
梅清 千峰雪色圖軸+綾本設色+178.5×48cm+天津博....tif
清 查士標 青山卞居軸91.5x55.4天博.tif
清 胡湄 鸚鵡戲蝶圖 絹本 98.2X50.3.tif
清 蔣廷錫 蜀葵宣花圖絹本76x39天博.tif
清 鄭板橋155x84.tif
王午生,柏松圖.tif
王震,簪花尋味圖.tif
王震,花禽圖.tif
王鹿公.tif
鄭板橋 竹半幅.tif
陳汝言 山水53-ok.tif

⑤ 盛贊蘭花的詞句

孔子詠蘭

芝蘭生於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

不為困窮而改節。

<九歌>屈原楚

綠葉兮素權,芳菲菲龔余。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離騷》屈原

扈江蘺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

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佩。

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

《怨篇》張衡

猗猗秋蘭,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花其黃。

雖曰幽深,厥美彌嘉。

之子雲遠,我勞如何。

《猗蘭操》韓愈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採而佩,於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貿,薺麥之茂。

子如不傷,我不爾覲。

薺麥之茂,薺麥之有。

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蘭確銘》王淑之

蘭既春敷,菊又秋榮。

芳薰百草,色艷群英。

孰是芳質,在幽愈馨。

《新栽蕙蘭》劉禹錫

上國庭前草,移來漢水潯。

朱門雖易地,玉樹有餘陰。

艷彩凝還泛,清香絕復尋。

光華童子佩,柔軟美人心。

惜晚含遠思,賞幽空獨呤。

寄言知音者,一奏風中琴。

崔塗《幽蘭》

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見國香衰。

白露沾常早,春風每到遲。

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

《題楊次公春蘭》蘇軾

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丹青 *** 色,欲補離騷傳。

對之如靈均,冠佩不敢燕。

《次韻答人幽蘭》蘇轍

幽花耿耿意羞春,紉佩何人香滿身?一寸芳心須自保,長松百尺有為薪。

《答琳長老寄幽蘭》蘇轍

谷深不見蘭生處,追逐微風偶得之。

解脫清香本無染,更因一嗅識真如。

《謝友人送蘭》朱熹

幽獨塵事屏,宛晚秋蘭滋。

芬馨不自媚,掩抑空相思。

晤對日方永,披叢露未曦。

修然發孤詠,九畹陳悲歌。

《詠蘭詩》張羽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清劉灝《廣群芳譜》

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葉勝看花。

《題子昂蘭竹圖》吳師道

湘娥清淚未曾消,楚客芳魂不可招。

公子離愁無寫處,露花風葉共蕭蕭。

《峭壁蘭花圖軸》鄭燮(板橋)

嶠壁蘭垂萬箭多,山根碧蕊亦婀娜。

天公雨露無私意,分別高低世為何?

《破盆蘭花》鄭板橋

春雨春風洗妙顏,一辭瓊島到人間。

而今究竟無知已,打破烏盆更入山。

《半盆蘭蕊》鄭板橋

盆是半藏,花是半含;不求發泄,不畏凋零。

《白墨》區金策

墨者不白,白者不墨。

墨者其名,白者其實。

墨而能白,人濁我清。

涅而不緇,蘭德斯馨。

《詠蘭》朱德

幽蘭吐秀喬林下,仍自盤根眾草旁。

縱使無人見欣賞,依然得地自含芳。

《蘭》陳毅

幽蘭在山谷,本自無人識。

只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唐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余同麓詠蘭詩

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唐•施肩吾

家在洞水西,身作蘭渚客。

天晝無纖雲,獨坐空江碧。

陳子昂詠蘭詩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遲遲百日晚,裊裊秋風生。

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楊傑春蘭

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鄧拓題畫蘭

天涯何必訂同心,一卷離騷到處吟。

行看江南春草綠,莫愁空谷少知音。

朱德《游越秀公園》

越秀公園花木林,百花齊放各爭春。

唯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

潘志沐詠蘭詩

自古人稱王者香,深居幽谷頂冰霜。

紮根石窟涓塵坧,爭與靈均比潔芳。

清鄭燮

蘭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長。

堅貞還自抱,何事斗群芳?

清鄭燮

峭譬一千尺,蘭花在空碧。

下有採樵人,伸手摘不得。

清鄭燮

蘭草與三台,無人敢筆栽。

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來。

清鄭燮

元日畫蘭竹,遠寄郭雲亭。

萬水千山外,知余老更新。

清蔣士銓

鑒空無我相,水靜波亦止。

手拈幽蘭花,妙香乃如此。

清智永

一片空山石,數莖幽穀草。

寫寄風塵人,莫忘林泉好。

清黃任

何來爾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獨。

清黃任

沅澧多所思,遠道我心。

紙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清黃任

磁斗寄綺石,源清者香遠。

君從輞川來,而得此粉本。

清馬駘

叢蘭發幽崖,托根近霄漢。

泉水自流出,天風吹不斷。

清曹寅

冬草漫碧寒,幽蘭亦作花。

清如辟穀士,瘦似琢詩家。

叢秀幾釵股,頂分雙髻丫。

夕窗香思發,風影欲箐紗。

清姚燮

香粟佛天飯,蕊珠仙界衣。

託名應自貴,含蕾再難微。

盪子甘心與,村娘愧發稀。

一春清素願,消受露華霏。

清何紹基

蕙抱蘭懷只自憐,美人遙在碧雲邊。

東風不救紅顏老,恐誤青春又一年。

清譚嗣同

雁聲吹夢下江皋,楚竹湘起起暮濤。

帝子不來山鬼哭,一天風雨寫離騷。

清孔尚任

過雨江城濕,探梅野寺寒。

往來敦古處,吟嘯慰閑官。

不信詩全警,常愁字未安。

相將情話久,臭味比幽蘭。

清孫原湘

離騷一種舊根苗,湘水湘雲綠共搖。

認取春風雙影子,不聞香氣也魂銷。

《空谷幽蘭圖》清汪士慎

蘭草堪同隱者心,自榮自萎白雲深。

春風歲歲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清李方膺

問天莫笑總無知,也惜幽蘭鬢漸絲。

當戶已愁鋤已盡,入山又恐負芳時。

清黃任

如畫山城小濱,樓台一半枕通津。

縱然不達瀟湘路,香草名溪更感人。

清李友棠

憔悴江潭賦九歌,楓林葉下洞庭波。

蛾眉自古傷謠諑,獨采秋蘭吊汩羅。

清鄭燮

春雨春風寫妙顏,幽情逸韻落人間。

而今究竟無知己,打破烏盆更入山。

清馬駘

昨日街頭賣菜翁,見我寫蘭說寫蔥。

我有株蔥曾失卻,被君偷入畫圖中。

清•鄭燮

此是幽貞一種花,不求聞達只煙霞。

采樵或恐通來徑,更寫高山一片遮。

清•鄭燮

屈宋文章草木高,千年蘭譜壓 *** 。

如何爛賤從人賣,十字街頭論擔挑。

清•鄭燮

春蘭未了夏蘭開,萬事催人莫要呆。

閱盡榮枯是盆盎,幾回拔去幾回栽。

清•鄭燮

秋蘭一百八十箭,送與焦山石屋開。

曉月敲門傳簡帖,煙帆昨夜過江來。

清•鄭燮

一片青山一片蘭,蘭芳竹翠耐人看。

洞庭雲夢三千里,吹滿春見不覺寒。

清•鄭燮

東風昨夜入山來,吹得芳蘭處處開。

唯有竹為君子伴,更無花卉許同栽。

清•鄭燮

日日臨池把墨研,何曾粉黛去爭妍。

要知畫法通書法,蘭竹如同草隸然。

清•鄭燮

此花不是世間花,好與青山翠竹遮。

借問畫工何妨佛,先生心地發靈芽。

清•鄭燮

揮毫已寫竹三草,竹下還添幾筆蘭。

總為本源同七穆,欲修舊譜與君看。

清•鄭燮

蘭竹芳馨不等閑,同根並蒂好相攀。

百年兄弟開懷抱,莫謂分居彼此山。

清•鄭燮

石上披蘭更披竹,美人相伴在幽谷。

試問東風何處吹,吹入湘波一江綠。

清•鄭燮

老夫自任是青山,頗長春風竹與蘭。

君正虛心素心客,岩阿相借又何難。

清•鄭燮

昨宵神女降雲峰,折得花枝灑碧空。

世上凡根與凡葉,豈能安頓在其中。

清•鄭燮

烏皮小幾竹窗紗,堪笑盆栽幾箭花。

楚雨湘雲千萬里,青山是我外婆家。

清•鄭燮

身在青山頂上頭,突岩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清•鄭燮

一盆蘭草一盆芝,心地栽培幾許時。

掛取竹枝何用處,拂塵灑露最相宜。

清•鄭燮

習得沙壺花正開,化為空谷不凡材。

耳聞鼻臭同心語,先在王朝御史台。

清•鄭燮

葉少花稀根亦微,風前也有暗香飛。

何人種我砂盆缽,固本添泥雨後肥。

清•鄭燮

芳蘭才向盆中植,便有靈芝地上生。

寄語青陽司節候,好春先送濟南城。

清•鄭燮

峭壁垂蘭萬箭多,山根碧蕊亦婀娜。

天公雨露無私意,分別高低世為何?

清•鄭燮

唯君心地有芝蘭,種得芝蘭十傾寬。

塵世紛紛誰識得,老夫拈出與人看。

清•鄭燮

烏衣子弟何其盛,酷似南朝王謝家。

百歲老人多種德,自然九畹盡開花。

清•鄭燮

九畹蘭花江上田,定來八畹未成全。

世間萬事何時足,留取栽培待後賢。

清•鄭燮

山頂蘭花早早開,山腰小箭尚含胎。

畫工立意教停蓄,何苦東風好作媒。

清•鄭燮

天上文星與酒星,一時歡聚竹西亭。

何勞芍葯誇金帶,自是千秋九畹青。

清•鄭燮

銀鴨金猊暖碧沙,瑤台硯墨帶煙霞。

一揮滿幅蘭芽茁,當得君家頃刻花。

清•鄭燮

不容荊棘不成蘭,外道天魔冷眼看。

門徑有芳還有穢,始知佛法浩漫漫。

清•鄭燮

蘭花本是山中草,還向山中種此花。

塵世紛紛植盆盎,不如留與伴煙霞。

清•鄭燮

蘭花不合到山東,誰識幽芳動遠空?畫個盆兒載回去,栽他南北兩高峰。

清•鄭燮

相思無計托花魂,飄入西湖叩墓門。

為道老夫重展筆,依然蘭子又蘭孫。

清•鄭燮

宿草栽培數千年,根深葉老倍鮮妍。

而今歸到山中去,滿眼名葩是後賢。

清•鄭燮

萬里關河異暑寒,紛紛灌溉反摧殘。

不如歸去匡廬阜,分付諸花莫出山。

清•鄭燮

山中覓覓復尋尋,覓得紅心與素心。

欲寄一枝嗟遠道,露寒香冷到如今。

清•鄭燮

山中蘭草亂如蓬,葉暖花酣氣候濃。

出谷送香非不遠,那能送到俗塵中。

清•鄭燮

寫得芝蘭滿幅春,傍添幾筆亂荊榛。

世間美惡俱容納,想見溫馨淡遠人。

明•李日華

從風不獵香,俯溪自憐影。

空山狼藉春,半屬野樵領。

明•李夢陽

采蘭湘北芷,搴木澧南潯。

淥水含瑤彩,微風托玉音。

雲起蒼梧夕,日落洞庭陰。

不知篁竹苦,惟見淚斑深。

明•李日華

江南四月雨晴時,蘭吐幽香竹弄姿。

蝴蝶不來黃鳥睡,小窗風卷落花絲。

明•陳獻章

陰崖百草枯,蘭蕙多生意。

君子居險夷,乃與恆人異。

明•文彭

偶培蘭蕙兩三栽,日燠風微次第開。

坐久不知香在堂,開窗時有蝶飛來。

明•李日華

懊恨幽蘭強主張,開花不與我商量。

鼻端觸著成消受,著意尋香又不香。

明•陳繼儒

年來空谷半霜風,留得遺香散草叢。

只恐樵人溷蘭艾,紅顏收在束薪中。

明•董其昌

綠衣青蔥傍石栽,孤根不與眾花開。

酒闌展卷山窗下,習習香從紙上來。

明•史鑒

國香零落佩空,芳草青青合故宮。

誰道有人和淚寫,托根無地怨東風。

明•董其昌

無邊蕙草裊春煙,穀雨山中叫杜鵑。

多少朱門貴公子,何人消受靜中緣。

明•徐渭

綠水唯應漾白蘋,胭脂只念點朱唇。

自從畫得湘蘭後,更不閑題與俗人。

元•揭斯

幽叢不盈尺,空谷為誰芳。

一徑寒雲色,滿林秋露香。

滄海一笑任逍遙~~

楊浩山遠 (楊浩山遠)

天下聞名

UID 887937

精華 0

積分 199800

帖子 9989

活躍 9988 點

龍幣 0 個

閱讀許可權 80

注冊 2004-4-17

狀態 離線

#2

大 中 小

使用道具

發表於 2006-11-18 03:49 資料 個人空間 短消息 加為好友

《蘭棘同芳圖》元•李祁

幽蘭既叢茂,荊棘仍不除。

素心自芳潔,怡然與之俱。

墨蘭 元•元梅

飛瓊散天葩,因依空岩側。

守墨聊自韜,不與眾芳碧。

元•倪瓚

伙風蘭蕙化為茅,南國凄涼氣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元•張翥

鵜鴣聲中花片飛,楚蘭遺思獨依依。

春風先自悲芳草,惆悵王孫又不歸。

宋•蘇軾

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丹青 *** 色,欲補離騷傳。

對之如靈均,冠佩不敢燕。

宋•蘇軾

蕙本蘭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為水仙佩,相識楚辭中。

幻色雖非實,真香亦竟空。

雲何起微馥,鼻觀已先通。

幽蘭花》蘇轍

李徑桃蹊次第開,穠香百和襲人來。

春風欲擅秋風巧,催出幽蘭繼落梅。

珍重幽蘭開一枝,清香耿耿聽猶疑。

定應欲較香高下,故取群芳競發時。

《蘭》劉克庄

深林不語抱幽貞,賴有微風遞遠馨。

開處何妨依蘚砌,折來未肯戀金瓶。

孤高可把供詩卷,素淡堪移入卧屏。

莫笑門無佳子弟,數枝濯濯映階庭。

兩盆去歲共移來,一置雕闌一委苔。

我拙扶持令葉瘦,君能調護遣花開。

隸人挑蠹巡千匝,稚子澆泉走幾回。

亦欲效顰耘小圃,地荒終恐費栽培。

幽蘭 宋•釋文兆

遠與村橋接,深春積雨時。

蘭芳人未捋,花發蝶先知。

草密封閑徑,林疏露短籬。

別來鋤久廢,身老恨歸遲。

《詠蘭》劉克庄

蕭艾榮枯各有意,深藏芳潔欲奚為。

世間鼻孔無憑托,且伴幽窗讀楚辭。

幽蘭 宋•釋文兆

遠與村橋接,深春積雨時。

蘭芳人未捋,花發蝶先知。

草密封閑徑,林疏露短籬。

別來鋤久廢,身老恨歸遲。

蘭 宋•丁謂

彼羨南陔子,其誰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紺綠泛風光。

屢結騷人佩,時飄鄭國香。

何須尋九畹,十步即芬芳。

《蘭》陸游

南岩路最近,飯已時散策。

香來知有蘭,遽求乃弗獲。

生世本幽谷,豈願為世娛。

無心托階庭,當門任君鋤。

《蘭花》楊萬里

雪徑偷開淺碧花,冰根亂吐小紅芽。

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

政坐國香到朝市,不容霜節老雲霞。

江籬圃蕙非吾耦,付與騷人定等差。

《詠蘭》楊萬里

健碧繽繽葉,斑紅淺淺芳。

幽香空自秘,風肯秘幽香。

《朱朝議移法雲蘭》王安石

幽蘭有佳氣,千載閟山阿。

不出阿蘭若,豈遭乾闥婆。

宋•張詠

種蕭芳蘭中,蕭生蘭亦瘁。

它日秋風來,蕭蘭一齊敗。

自古賢者心,所憂在民泰。

不復夢周公,中夜獨慷慨。

宋•晏殊

紅白薇英落,朱黃槿艷殘。

家人愁溽暑,計日望盂蘭。

宋•釋重顯

極目生晚照,幽情眷蘭芷。

白蘋葉里風,不在秋江起。

宋•梅堯臣

楚澤多蘭人未辯,盡以清香為比擬。

蕭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聲襲衣美。

宋•梅堯臣

石言曾非石上生,名蘭乃是蘭之類。

療痾炎帝與書功,紉佩楚臣空有意。

楊浩山遠 (楊浩山遠)

天下聞名

UID 887937

精華 0

積分 199800

帖子 9989

活躍 9988 點

龍幣 0 個

閱讀許可權 80

注冊 2004-4-17

狀態 離線

#3

大 中 小

使用道具

發表於 2006-11-18 03:51 資料 個人空間 短消息 加為好友

宋•趙湘

紫蘭紅蓼簇香盤,曉逐金壺下太官。

朝罷三宮歸已晚,日華明麗雪消殘。

唐•王勃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不覺鳥啼喧。

唐•唐彥謙

清風搖翠環,涼露滴蒼玉。

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

唐•唐彥謙

謝庭漫芳草,楚畹多綠莎。

於焉忽相見,歲宴將如何。

朱熹

秋至百草晦,寂寞寒露滋。

蘭皋一以悴,蕪穢不能治。

端居念離索,無以遺所思。

願言託孤根,歲晏以為期。

朱熹

秋蘭遞初馥,芳意滿沖襟。

想子空齋里,凄涼楚客心。

夕風生遠思,晨露灑中林。

頗憶孤根在,幽期得重尋。

《詠蕙》朱熹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適意欲忘言,塵編詎能老。

《蘭澗》朱熹

光風浮碧澗,蘭杜日猗猗。

竟歲無人采,含薰只自知。

朱熹

謾種秋蘭四五莖,疏簾底事太關情。

可能不作涼風計,護得幽香到晚清。

陳子昂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

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秋思 唐•馬戴

亭樹霜散滿,野塘鳧鳥多。

蕙蘭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芳蘭 唐•李世民

春暉開禁苑,淑景媚蘭場。

映庭含淺色,凝露泫浮光。

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

會須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褚朝陽

中禁仙池越鳳凰,池邊詞客紫薇郎。

既能作頌雄風起,何不時吹蘭蕙香。

感遇 唐•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蘭 唐•無可

蘭色結春光,氛氳掩眾芳。

過門階露葉,尋澤徑連香。

畹靜風吹亂,亭秋雨引長。

靈均曾采擷,紉佩掛荷裳。

蘭 唐•李嶠

虛室重招尋,忘言契斷金。

英浮漢家酒,雪麗楚王琴。

廣殿清香發,高台遠吹吟。

河汾應擢秀,誰肯訪山陰。

幽蘭 唐•崔塗

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春風到每遲。

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

蘭溪 唐•杜牧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

楚國大夫憔悴日,應尋此路去瀟湘。

唐•劉禹錫

西北秋風凋蕙蘭,洞庭波上碧雲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詩合掌看。

唐•劉商

萬傾荒林不敢看,買山客足擬求安。

田園失計全蕪沒,何處春風種蕙蘭。

唐•劉谷

蘭蕙芬芳見玉姿,路傍花笑景遲遲。

薴蘿山下無窮意,並在三鄉惜別時。

韓愈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採而佩,於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貿,薺麥之茂。

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薺麥之茂,薺麥之有。

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幽蘭》宋•釋文兆

遠與村橋接,深春積雨時。

蘭芳人未捋,花發蝶先知。

草密封閑徑,林疏露短籬。

別來鋤久廢,身老恨歸遲。

唐•施肩吾 蘭渚泊

家在洞水西,身作蘭渚客。

天晝無纖雲,獨坐空江碧。

唐•馬戴 秋思

亭樹霜散滿,野塘鳧鳥多。

蕙蘭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宋•張詠 蕭蘭

種蕭芳蘭中,蕭生蘭亦瘁。

它日秋風來,蕭蘭一齊敗。

自古賢者心,所憂在民泰。

不復夢周公,中夜獨慷慨。

唐•馬戴 秋思

亭樹霜散滿,野塘鳧鳥多。

蕙蘭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明•李夢陽 湘妃怨

采蘭湘北芷,搴木澧南潯。

淥水含瑤彩,微風托玉音。

雲起蒼梧夕,日落洞庭陰。

不知篁竹苦,惟見淚斑深。

清•馬駘 蘭

叢蘭發幽崖,托根近霄漢。

泉水自流出,天風吹不斷。

清•孔尚任

過雨江城濕,探梅野寺寒。

往來敦古處,吟嘯慰閑官。

不信詩全警,常愁字未安。

相將情話久,臭味比幽蘭。

清錢謙益

新妝才罷采蘭時,忽見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妝成斂拜喜盈眉。

清秋瑾 蘭花

九畹齊栽品獨優,最宜簪助美人頭。

一從夫子臨軒顧,羞伍凡葩斗艷儔

張學良《詠蘭》

芳名譽四海,落戶到萬家。

葉立含正氣,花妍不浮華。

常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風姿寄高雅。

鄧拓——《題畫蘭》

天涯何必訂同心,一卷離騷到處吟。

行看江南春草綠,莫愁空谷少知音。

齊白石《蘭》

一春谷口雨如麻,水洗風吹葉倒斜。

移入室中須坐久,自聞香氣勝群花。

陳毅——《幽蘭》

幽蘭在山谷,本自無人識。

只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朱德《詠蘭》

幽蘭奕奕待冬開,綠葉青蔥映畫台。

初放紅英珠露墜,香盈十步出庭來。

仙人洞下產蘭花,覓得依山小道家。

采上新名三五棵,洞前小憩看紅霞。

朱德《詠蘭》

春日學栽蘭,大家都喜歡。

諸君請動手,每人栽三盆。

朱德《詠蘭》

尖峰嶺上產幽蘭,古木林中草樹邊。

多費專家勤采掇,新種移出認人觀。

幽蘭吐秀喬木下,仍自盤根眾草傍。

縱使無人見欣賞,依然得地自含芳。

朱德《詠冬》

東方解凍發新芽,芳蕊迎春見物華。

淺淡梳妝原國色,清芳誰得勝蘭花。

朱德《游越秀公園》

越秀公園花木林,百花齊放各爭春。

唯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

楊浩山遠 (楊浩山遠)

天下聞名

UID 887937

精華 0

積分 199800

帖子 9989

活躍 9988 點

龍幣 0 個

閱讀許可權 80

注冊 2004-4-17

狀態 離線

#4

大 中 小

使用道具

發表於 2006-11-18 03:55 資料 個人空間 短消息 加為好友

魯迅——《詠蘭》

椒焚桂折佳人老,獨托幽岩展素心。

豈惜芳馨遺志者,故鄉如醉有荊榛。

楊傑——《蕙花》

蕙本蘭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為水仙佩,相識楚詞中。

楊傑——《春蘭》

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杜牧——《蘄州蘭溪》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

楚國大夫憔悴日,應尋此路去瀟湘。

白居易——《問友》

種蘭不種艾,蘭生艾亦生。

根亥相交長,莖葉相附榮。

香莖與臭葉,日夜俱長大。

鋤艾恐傷蘭,溉蘭恐滋艾。

蘭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

覺吟意不決,問君合何如?

李白——《於五松山贈南陵贊府》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

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

李白——《贈友人》

蘭生不當戶,別是閑庭草。

夙被霜露欺,紅榮已生老。

謬接瑤華枝,結根君王池。

顧無馨香美,叨沐清風吹。

餘芳若可佩,卒歲長相隨。

李白——《孤蘭》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陳子昂——《感遇》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遲遲百日晚,裊裊秋風生。

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李世民——《芳蘭》

春暉開紫苑,淑景媚蘭場。

映庭含淺色,凝露泫浮光。

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

會須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屈原詠蘭詩

綠葉兮素權,芳菲菲龔余。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熱點內容
榆樹疤盆景 發布:2025-01-23 22:14:21 瀏覽:794
關於梔子花的傷感短句 發布:2025-01-23 22:06:56 瀏覽:66
荷花有幾層 發布:2025-01-23 22:06:04 瀏覽:100
鮮花在河邊 發布:2025-01-23 22:04:49 瀏覽:597
鮮花預定了 發布:2025-01-23 21:59:11 瀏覽:505
日本紅茶花 發布:2025-01-23 21:46:59 瀏覽:1
櫻花原創小說 發布:2025-01-23 21:46:04 瀏覽:44
杜醬荷花真偽 發布:2025-01-23 21:46:03 瀏覽:653
菠蘿蜜果核怎麼種盆栽 發布:2025-01-23 21:40:02 瀏覽:169
梔子花能剪枝插活嗎 發布:2025-01-23 21:39:23 瀏覽: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