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瓦種蘭花
1、盆栽種植蘭花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土壤選擇,蘭花喜歡在肥沃的土地里生長,可以使用泥炭土、田園土、苔鮮、腐葉等混合泥土使用。初次種植的時候可以在盆底鋪一層碎磚瓦石粒,增強透氣排水性。第一次種植後,需要將水澆透,放在涼爽的蔭蔽處養護;半月後再移置到向陽通風的環境中養護。
2、秋季是蘭花發芽的時期,土壤需要有一定的濕潤度,這個時期需要的水量偏多。在夏季高溫的時候,除了每日澆水外,還需要噴水數次。在冬季進入休眠期之後,就可以少量澆水了,只要讓盆土略濕就可以了。另外,在生長期,還需要適當的澆肥,一般使用腐熟的豆餅水、馬蹄醬渣水即可,每半月澆施一次。
3、蘭花對溫度要求比較高,在15-25℃之間可以健康生長。在冬季當溫度低於5℃時,需要將蘭花移入室內,保持室內溫度10攝氏度。夏季的時候,則需要進行適當的遮擋,將蘭花放在散光的地方進行養護即可,防止陽光直射,曬傷植株,不利於它的生長。
4、在生長期間還需要進行適當的修剪。需要把一些枯葉、病葉及時的剪去,避免養分的消耗。需要注意在剪除病毒病的葉子時,用的剪刀不要再來剪無病的葉子,以防病毒傳染。如果有一些長勢較高的葉子也可以適當修剪,避免徒長,影響整體的美觀。
5、注意事項:蘭花容易生介殼蟲,粉虱等害蟲,需要定期的使用葯劑噴灑,防止害蟲影響植株生長;在多雨高溫的季節,蘭花還容易發生白絹病,這個時候也需要使用專門的葯劑噴灑。平時也需要多注意觀察,防止病害的發生,才可以使蘭花保持一個健康的生長趨勢。
❷ 貼吧磚瓦粒和大顆粒珍珠岩哪個種蘭花好
磚瓦粒。
1、保水性方面,貼吧磚瓦粒比較細,保水性是很好的;大顆粒珍珠岩顆粒比較大保水性比較差。
2、營養方面,磚瓦粒接觸根部的有效面積比較多,營養方面比較好;大顆粒珍珠岩顆粒比較大,根部接觸面積會比較小,營養方面會相對差一點。
❸ 種植蘭花沒有火山石可以用磚瓦碎片代替嗎
實際上是可以的。只要保持根部疏鬆透氣就可以了。
現在種蘭花更流行的一種配土方式是用松樹皮。
❹ 蘭花怎樣栽
蘭花盆栽種植步驟:
1、選苗:將蘭株分成幾叢,一叢大概有三棵小苗即可。選好的苗叢要有高有低,有長有短,有嫩一些的也有稍微老一些的。這樣長出來的蘭株層次感會更好。
2、選盆:需要選擇一個直徑在十公分左右、稍微深一些的花盆,大概中等高度即可。並准備一份已經配製好的蘭花用土。
3、墊盆:在填入土壤之前需要墊盆。可以在盆底放一塊瓦片蓋住排水孔,然後逐次放入磚塊、瓦片等,留一些空隙。墊盆墊到大概有花盆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高即可。
4、上盆:上盆一般是在春季進行。上盆時直接將蘭株放入花盆中,讓根部和枝葉自然地舒展開,然後一手扶著植株一手填入土壤,並輕輕晃動蘭盆,讓植株的根系和土壤緊密貼合。最後用手壓實土壤,但是注意不要傷到根部。種植完成後還可以在盆土表面鋪一層小石子或者青苔,既能夠增強美觀,還能調節水分。
5、注意事項:給蘭花鋪面完後,需要澆一次透水,將土壤都濕潤,為植株提供充足的水分恢復生長。之後將蘭盆移到蔭蔽處養護。
❺ 蘭花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蘭花的養殖方法如下:
1、土壤選擇
蘭花種植主要用腐殖土,也可以用腐葉土、珍珠岩自製培養土,一般腐葉土和河沙以8:2比例混合。
2、適當施肥
想要蘭花長的好,肥料是不可少的,在用肥方面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氮磷鉀的比例,很多人喜歡用過多的氮肥,而氮元素容易使植物出現旺長,不要過量使用。具體施肥時間為每年開春,以磷鉀肥為主,少量氮肥。
3、澆水要求
澆水量需要根據蘭花生長情況和氣候來決定。春秋季每隔2-3天澆1次水,夏季平均1-2次,還需向周圍灑水來增加濕度。冬季氣溫比較低,一般一周澆1次水。水質也有一定的要求,以雨水或者雪水最好,自來水則應該先存放2-3天後再用。
4、生長環境
蘭花對溫度要求比較高,適合溫度在16-24攝氏度。當溫度低於5攝氏度時,需將蘭花移入室內,保持室內溫度10攝氏度。蘭花怕強光直射,所以春夏秋季都需要給它遮蔭,冬季可放在室內散射光處種植。
盆具
蘭盆:蘭盆是蘭花的居室,對蘭花生長影響較大。過去傳統養蘭用大瓦盆,種高檔蘭基本用小型喇叭盆。其中小型喇叭盆分陶盆和塑料盆兩種,各有各的優缺點。使用什麼盆好,要看各人的習慣和栽培品種而定。但在一個蘭棚內最好使用同一樣而有大小不同規格的蘭盆,顯得整齊便於管理。
植料:養蘭植料(基料)過去多用塘泥,種精品改用塘基石、浮水石、風化石、吸水石、陶料等植料。大田種家蘭多數用木屑、谷殼、葯渣、煤渣、海沙、花生殼等軟質植料,用泡沫塑料墊底等。
混合使用比較多。使用這些植料各有長處和短處。究竟使用什麼植料比較好,亦要看各人的習慣,栽培品種和使用的盆具(盆具與植料互相配合)而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蘭花養殖
❻ 蘭花的種植方法
盆土選擇:種植蘭花要使用腐葉土、珍珠岩、河沙配製基土,並選擇疏鬆多孔的花盆作為栽種器皿。 選苗種植:選擇長勢良好的株苗,修根處理後栽種在土壤中。 後期管理:生長期每隔半月澆一次豆餅水,盆土乾燥後及時補水。
蘭花 怎麼種植
1、盆土選擇
蘭花進入生長期後,對水分的需求增大,可以每隔半月澆灌一次豆餅水或麻醬渣液,促進植株的生長,而且蘭花喜水怕澇,要在盆土乾燥的情況下及時為其補水,潤濕全部的土壤。
❼ 蘭花的種植方法 蘭花怎麼栽種
蘭花栽種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播種法。首先盡量選擇選擇比較高、有排水孔的花盆,並配置疏鬆透氣有營養的土壤填入。然後將種子放在氯酸鈉溶液中浸泡七八分鍾,之後清洗干凈晾乾,灑在盆土表面,然後蓋一層薄土即可。第二種是分株法,將母株脫盆去除陳土後,找到分株點用剪刀分別剪下,然後將傷口消毒後分別栽種即可
1、播種方法
選盆:種植蘭花的盆可以選擇比較高的、有排水孔的陶盆,保證有一定保水性和透氣性。並用干凈的泡沫或大顆粒的砂石墊盆。然後在盆中填入按照1:1的比例用細沙和培養土配製的土壤。
浸種:將從尚未開裂的果實中取出的種子放在氯酸鈉溶液中浸泡七八分鍾。之後將其取出用清水清洗干凈,然後用干凈的衛生紙包裹種子吸干水分,將其放在陽光下晾曬。
播種:將曬乾的種子均勻地灑在盆土的表面,然後稍微蓋一層薄土,澆一些水潤濕盆土。保持溫度在25攝氏度左右。然後用塑料袋包住花盆保溫,在其上扎幾個小洞方便種子透氣。一般蘭花種子萌芽需要四到六個月的時間,耐心等待即可。
2、分株方法
採用分株方法種植蘭花,需要提前停止澆水,讓盆土恢復乾燥。然後將蘭株從原先的花盆中小心取出,把陳土去掉,梳理好根系,找到分株點後用消毒過的剪刀分別剪開。分株好後,要將植株的老根壞根和病葉剪掉,然後在每個傷口上噴塗殺菌葯劑進行殺菌消毒處理,放在陰涼處晾乾。晾乾後按照每盆三到五株的數量上盆栽種即可。
❽ 蘭花怎麼養: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200元以上一顆
猴面小龍蘭的養殖方法
濕度管理
猴面小龍蘭喜歡較乾燥的空氣環境,陰雨天過長,易受病菌侵染。怕雨淋,晚上保持葉片乾燥。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
40
~
65%
。
溫度管理
猴面小龍蘭喜歡冷涼氣候,怕酷熱,度夏困難;不耐霜寒,當溫度降到
10
℃
以下時會進入休眠。
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
15~28℃。
光照管理
猴面小龍蘭在晚秋、冬、早春三季,由於溫度不是很高,就要給予它直射陽光的照射,以利於它進行光合作用和形成花芽、開花、結實。若遇到高溫天氣或在夏季,需要給它遮掉大約50%
的陽光。
開花後放在室內養護觀賞的,要放在東南向的門窗附近,以盡可能地延長花期和增加開花數量。
肥水管理
對肥水要求不多,也怕亂施肥、施濃肥和偏施氮、磷、鉀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營養齊全」的施肥(水)原則:
春、秋二季
這兩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花寶」――清水――「花寶」――「花寶」――清水的順序循環(最起碼每周要保證兩次「花寶」),間隔周期大約為:室外養護的1
~
4
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放在室內養護的
2
~
6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夏季
是生長緩慢的季節,要適當地控肥控水。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
「花寶」――清水――清水的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室外養護的
1
~
4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
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放在室內養護的
2
~
6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在早晨或傍晚溫度低時澆灌,還要經常給植株噴霧。澆水時間盡量安排在早晨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
冬季
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7
~
10
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澆水時間盡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溫度較高的時候進行。
生長期多次摘心,促使分枝。冬季在低溫溫室栽培;春季待早霜過後,置於露地栽培觀賞。種子成熟時容易散落,應適時分批採收。也可扦插繁殖,切取嫩莖插於濕潤土壤中,很易生根;由於莖匍匐著地節處生根,切取生根的莖段另行栽植即可。栽培地最好選在防西曬的半陰處,同時增施有機肥促苗旺花繁。植株可耐-20℃低溫。播種繁殖。於9月盆播,播種用土可用壤土、腐葉土和沙等量混合。因種子細小,疆土宜薄,用盆浸法保持盆土濕潤。播種適溫12―15℃,7―14天發芽,生3―5片真葉時,移至7―9cm盆中,保持濕潤,經常追肥,適時調整盆距,不使擁擠。
冬季在低溫溫室栽培,春季待早霜過後,置於露地栽培觀賞。種子成熟時容易散落,應適時分批採收。也可扦插繁殖,切取嫩莖插於濕潤土壤中,很易生根;由於莖匍匐著地節處生根,切取生根的莖段另行栽植即可。栽培地最好選在防西曬的半陰處,同時增施有機肥促苗旺花繁。植株可耐-20℃低溫。播種繁殖。喜冷涼氣候,較能耐寒,但不能受凍害,冬季能耐2℃低溫。喜潮濕,喜光照充足。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土壤上生長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