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名家畫蘭花
① 國畫四君子
「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
梅、蘭、竹、菊,中國畫中四種格外常見的主題,被古今文人高士用來表現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氣節、虛心的品質和純潔的思想感情,因此,素有「四君子」之稱。
然而,談起君子,總不免讓人更先想到「偽君子」之流。對清、明歷史好些細節都非常熟悉的高陽,也說公子有真假之分,紈絝子弟是假公子雲雲。好比在《明末四公子》里他說:「從詩經出現的公子開始追溯,古今四公子,除戰國四君子外,文采風流,冠絕一時的,非明末四公子莫屬。」言外之意,就分外明了了。
史上以「四君子」合稱的人物的確甚多,但花卉卻公認的就此一種。有時候,我想梅、蘭、竹、菊,與其說是「四君子」,不如說是中國古今所有君子的氣質凝結和精神寄託。正是這樣,我才會常常對它們充滿敬畏,好比蠻荒原人之於圖騰,虔誠善人之於神靈。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這是自號梅花屋主的畫梅大師王冕的《墨梅》。他的水墨梅畫一變宋人稀疏冷倚之習,而為繁花密蕊,給人以熱烈蓬勃向上之感。他的存世名作,便是他的這幅同名的 《墨梅圖》。他用單純的水墨和清淡野逸的筆致,生動地傳達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託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懷。他筆下的梅花,有的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有的顯示了孤傲正直的性格,有的表達了與統治階級不合作的精神,有的流露了愛國主義的熱忱,有的則表現出自己的不凡抱負和樂觀的感情。他想把自己的情感激流灌注在繪畫創作的園地上。
清代宜興吳仲倫在題鄭小僬 (淳)梅冊上說:「王元章喜寫野梅,不畫官梅。」(《竹波軒梅冊>)何渭野梅?凡生長在山野清絕的地方,梅干勁直,盡自然之本性,都叫野梅,有時也叫村梅。何謂官梅?凡由人工造作,失卻天真,干多盤曲,叫做官梅,也稱宮梅。有人往往以野梅比為「疏曠平遠」,以官梅比為」金碧庄嚴」,藉以隱喻不同環境中的不同人格。明朝孫長真往往摹仿王冕此種畫法,所以他題詩說:「梅花取直不取曲,此理世人多未推。詩人獨得梅清性,不畫官梅畫野梅。」(《畫梅辨難》)。
陸游29歲參加進士考試,雖名在前列,但因觸犯殲臣秦檜而被除名。孝宗時,他又被賜給進士出身,歷任夔州通判,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權知嚴州等地方官,還參贊王炎、范成大幕符軍事,後來做過朝議大夫,禮部郎中。65歲那年罷官,即回老家山陰閑居,死時年八十六。陸游一生堅持抗金主張,雖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擊,但愛國之志始終不渝,死時還念念不忘國家的統一,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所以,他的《卜運算元.詠梅》至今傳唱古今。「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元代以鄭所南畫蘭花最為著名,寓意也最為明確。據說他坐必向南,以示懷念先朝,恥作元朝貳臣;他畫的蘭花,從不畫根,就像飄浮在空中的一樣,人間其原因,他回答說:「國土已被番人奪去,我豈肯著地?」這樣堅貞的骨氣,才是真正的君子所要堅持的 。
到了宋朝,畫蘭花的人便多了起來,據說蘇軾就曾畫過蘭花,而且花中還夾雜有荊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南宋初,人們常以畫蘭花來表示一種宋邦淪覆之後不隨世浮沉的氣節,當時的趙孟堅和鄭思肖,被同稱為墨蘭大家。
蘭花名列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確有其獨到之處。蘭的形態賢淑,花香幽遠,被譽為「香祖」。《家語》中說:「孔子曰與人善交,如入藏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俱化。」就是說與正人君子在一起,如在養蘭花的房間里,被香氣所化。蘭花不驕不媚,氣質超凡脫俗,深受人們的鍾愛,尤其在我國人民心中,蘭花是真誠、美好的象徵。
竹,夏不畏酷暑,冬不屈霜雪,生不避貧壤,伐後可復生的頑強特點,對於以物明志的中華民族來說,人們可從竹得到多方面的思想啟迪。歷代文人騷客,詠竹的詩、文不計其數。賞竹、詠竹、寫竹、慕竹高清堅貞,成為長盛不衰的高雅風尚。他們或以竹喻品質氣節,或以竹喻事明理,或以竹抒情言志。宋代文豪蘇東坡喜竹成癖,留下「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的名句。歷代以竹為題的畫家數不勝數。這無數的竹詩、竹畫,展示了人們由竹而產生的豐富的聯想。
對於畫竹,鄭板橋曾寫下了自己的這樣的體會:「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此機也。獨畫雲乎哉!」因此,從竹子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啟示,激發情感,經過「眼中之竹」,轉化為「胸中之竹」,藉助於筆墨,揮灑成「手中之竹」即「畫中之竹」。這也成就了「胸有成竹」的一段美談。
菊花經歷風霜,有頑強的生命力,高風亮節,因陶淵明採菊東籬下,菊花由此得了「花中隱士」的封號。酩酊大醉的杜牧也有「 塵世難逢開口笑, 菊花須插滿頭歸。」的詩句。杜牧所著《孫子注》,滿篇珠璣;箴言政事,議論人物,俱能切中肯綮,尚有顯赫家世為蔭,他的人生籌謀、仕途騰達,本應無往而不利。然而,正如飛絮文中所雲,晚唐的藩鎮割據,巨宦當政,朋黨傾軋,有何政事可為?士人或趨炎附勢,作牆頭草;或噤若寒蟬,行事放誕。杜牧終不能免亦。但杜牧之才賦,卻不是那幾首青樓風流詩所能彰顯。《泊秦淮》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有多少國之將亡的士人為之翻唱?正是由此,他才被稱是一個情致豪邁,恃才疏直的君子。
無論是「不要人誇顏色好」的王冕,還是「鐵馬冰河入夢來」的陸游,都像梅花那樣,生就一身清肌傲骨,流淌滿腔的愛國熱血,這樣的君子才是真正的君子,這樣的君子,才會讓人心生敬畏。還有恥作元朝貳臣的鄭所南,以及君子能容小人的蘇軾和更多更多的人,他們喜愛「四君子」,是緣於他們是君子,這樣的喜愛,算是一種真正君子的真性情,而他們表達出來的氣質與精神,才是真正「四君子」要人們明白的東西。對它們充滿敬畏,也是任何一個立志於此的人自然而然的情愫。
② 歷代畫家如何畫蘭
大約自唐宋時開始,書畫家以蘭花為創作題材,歷代有數百上千位書畫名家,留版下了很多權畫蘭的傳世珍品。歷來畫蘭花不稱畫,而說寫。這是因為畫蘭花是以中國書法為功底,每一筆都是寫。作品的落款均署上「某某寫」,人們欣賞這些以蘭花為主題的國畫時,往往著重其書法的功力,並通過寫的水平欣賞他寫出了蘭花的多少精髓。 據說宋代文學家、書法家蘇東坡善寫蘭,可惜沒有寫蘭墨跡留傳下來。 而今可見的最早的畫蘭名作是宋趙孟堅的《墨蘭卷》。畫幅上的蘭都以墨色寫成,筆筆中鋒,線條流暢,柔中寓剛,寫出了中國蘭清麗、高潔、飄逸的風韻。 宋末元初的鄭所南,他的傳世名作《墨蘭圖》,濃墨寫葉廖廖數筆,雄健沉穩,淡墨點花,點滴如淚。寫出了他的愛國之情和蘭花堅貞不屈、高昂的風骨。
③ 中國畫畫蘭花誰最有名
感覺好像鄭思肖,文徵明,鄭板橋這幾個人畫蘭花比較出名,不過沒什麼印象了。詠蘭名句嘛,個人比較喜歡「蘭花十里照春水,山鳥無聲香自幽」兩句,好像是唐代唐龍的名句。
④ 被中國古代文人畫家譽為四君子的是
「四君子」,是我國古代繪畫中的一個傳統題材,也是古代畫家對梅、蘭、竹、菊四種花木的總稱。
據有關資料載,自唐宋起,特別是元代,一些畫家常以這些題材來描繪。起初,將這四種花木描繪在一起,稱「四友圖」。明萬曆年間,黃鳳池把這四種題材輯成為一本畫譜《梅蘭竹菊四譜》,後來被人譽之為「四君」。從此,這個稱謂便傳開了。何謂「四君子」?梅花的高潔、蘭花的幽香、竹子的挺拔、菊花的傲霜等自然屬性,象徵著人格高尚,學識淵博,舉止文雅的品德。
石濤《竹菊圖》
菊花在國畫題材中出現較晚,也涌現出許多畫菊名家。如清代畫家石濤、吳昌碩、近代畫家齊白石等。當代也有不少畫家以菊花為題材,贊美菊花傲雪迎霜的品格。欣賞著精彩的菊花圖,便會使我們想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著名詩句。
總之,在國畫中以梅、蘭、竹、菊來象徵人們的高貴品質,並將這些花木譽為「四君子」,是中國畫獨特的一種審美觀和表現方法。
⑤ 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轉載)蘭花的寫意畫法
一、關於蘭花
蘭花為附生或地生草本植物,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中國畫家畫蘭,始於宋末趙孟堅、鄭思肖(號所南)。也許是蘭花這種植物的生態很適合國畫的工具筆和墨的發揮,很適合中國歷代文人畫家普遍具有的清高、飄逸、雅興的。動態的表露,所以自宋後,畫蘭名家迭起輩出,相繼以蘭花為載體,把他們的理想、情趣、美感、個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回顧閱讀本號此前發送的素材,點擊此鏈接:《幽谷自芳——歷代名家畫蘭花》)。往往是五葉三花即形態畢現,情趣盎然。加上藝術書法的題文題詩題句,或寄情或寓意,筆簡意賅,意境邃深,輒成珍品。
如何畫蘭呢,很簡單,按照本教程的指導,很快就能學會!不信您試試看……
二、蘭花的寫意畫法步驟圖解
1、蘭花的花頭結構。蘭花有五個花瓣,一個圓形的唇瓣,花蕊長在唇瓣內里(如圖中勾線的蘭花)。通常我們畫蘭花時,將唇瓣省略,將花蕊放大誇張得以醒目與美觀(如圖中點厾的蘭花)。↓↓↓
2、蘭花分兩種:一徑一花為蘭,一徑多花頭的為蕙。↓↓↓
3、蘭花的生長姿態:由花苞到花瓣的開放。↓↓↓
4、蘭花的生長姿態:由盛開到衰老。↓↓↓
5、不提倡這樣的畫法,太僵硬死板,花瓣變化小。↓↓↓
6、花瓣不能這樣彎曲。↓↓↓
7、花瓣要有大有小、有主有次、有粗有細,各個花瓣之間夾角的大小要不同,花瓣的組合要有疏有密、有張有合。↓↓↓
8、花瓣的姿態要優美有動感。↓↓↓
9、多麼活潑、俏皮、舞姿可愛的蘭花。↓↓↓
10、畫蘭花時,要將筆洗凈,筆身先上好淡淡的墨(注意水分不要太大),筆尖舔一點濃墨,從合攏的兩小瓣畫起,再畫張開的三大瓣,注意每一片花瓣的墨色要有所變化。↓↓↓
11、各種姿態的花頭。↓↓↓
12、各種姿態的花頭。↓↓↓
13、各種姿態的花頭,不乏有一種古代美人的羞澀美。↓↓↓
14、各種姿態的花頭。↓↓↓
15、蘭花的葉子:一筆長。藏鋒起筆,中鋒運筆,漸提漸按(長葉至少要有兩次到三次的提按),回峰收筆。↓↓↓
16、蘭花的葉子:二筆短。第二筆(也要有一到兩次提按)與第一筆要相交於花的根部,構成鳳眼。↓↓↓
17、蘭花的葉子:三筆破鳳眼。三條葉子將畫面分成大小、形狀完全不同的八塊空白。↓↓↓
18、可以再添加幾片大小粗細不等的葉子,收攏在花的根部,花根成鯽魚頭狀。↓↓↓
19、注意每條葉子的起筆和收筆要有變化。收筆:可以回峰實收、回峰虛收、頓收。↓↓↓
20、畫蘭花用重墨先畫葉子。↓↓↓
21、葉子的用筆。↓↓↓
22、折葉要在提筆後轉折,轉折後再按筆。↓↓↓
23、葉子要畫得剛健挺拔有力度。↓↓↓
24、花頭的位置安排和方向要和葉子的取勢相同。↓↓↓
25、蘭花的配景參考。↓↓↓
26、蘭花的配景參考。↓↓↓
27、也可以用大塊的墨跡來平衡蘭花葉細花小的畫面。↓↓↓
28、蘭花小品欣賞。↓↓↓
總結:一筆長,二筆短,三筆成丹鳳。
⑥ 柏華明的藝術簡介
柏華明在皖北畫壇上,有「江淮一蘭」的美稱,被譽為當代蘭草大師,他創作的蘭草作品獨樹一幟,曾參加過全國和國際上多次畫展,獎項重多。在馬來西亞舉行個人畫展,被馬來西亞國家宣傳部授予「華人蘭草王」的美名,並頒發獎杯、獎狀。他的蘭草和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國際拍賣並被名人名家收藏。拍賣起價一平方尺均價在萬元人民幣以下,同時,他作為中國新一代蘭草大師,以其深厚的國畫功底、獨特的視角、淋漓的筆墨、超凡脫俗的藝術表現力而享譽江淮畫壇,尤其是他獨巨匠心、妙筆生花創作的「石縫生蘭草、百鳥戲蘭草、雄雞踏蘭草」栩栩如生。柏華明愛蘭如痴、畫蘭如痴、在墨蘭創作中出類撥萃,數十年潛心修研書畫,字畫交融,成就了他書法和繪畫的雙豐收。養成了他畫蘭必寫字,寫字必畫蘭的習慣。他博覽先人大家之作,學習先人的用筆技巧,領悟先人的用筆意境,他畫蘭草時筆筆有生意,揮灑自如,或聚或散,疏密有致,在墨色的處理上富有獨創性,以淡墨畫石、濃墨畫蘭,使整幅畫更覺墨彩繽紛和富有層次。持別他筆下的雄雞踏蘭草,層次分明,色彩明快,紅蘭黃三色搭配適當,整幅畫讓人心曠神怡,不知不覺走入了他的蘭草繪畫氛圍。
畫蘭要有「氣」和「勢」要表現蘭花的高貴氣和君子氣,沒有相當的繪畫功底是表現不出來的,蘭生幽谷,清雅幽香,質朴無華,被文人喻為孤傲、超凡脫俗的高尚品格,其體態較小,著名詩人屈原贊美蘭花曰:「秋蘭兮清清,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柏華明喜歡蘭花葉姿的柔美和清幽的蘭香。他畫蘭花構圖簡潔,舒展飽滿,筆法簡潔蒼勁,筆墨濃淡潤秀,墨色鮮活富有情致,他畫蘭花一氣呵成,一幅畫在疾速中完成,把他的情感、摯愛、心緒柔在畫里。他為人仗義蔬財善心交友,以德處事,待人溫和,平易近人,為人謙恭,皈依佛門拜師學佛修心,正式皈依中國佛教第一湖萬佛湖三皇寺主持滌凡法師,吃齋念佛,上殿誦經,恆修國畫,擅長研習蘭草繪畫藝術,他經常去名山大川采風,並研習名人名畫名帖,形成了自己的蘭草繪畫風格。其優秀作品被加拿大、泰國、馬來西亞、韓國、斯里蘭卡等國官員和富商收藏。部分作品被國內歌星、影星、新聞界、武術界、企業界名人名家收藏。
柏華明人到中年,在繪畫藝術殿堂里不斷追求和創新,筆墨漸勁、潛心鑽研,以成待人,作畫交友,和諧處事,他以蘭草抒寫襟懷,表達情感,描繪出剛柔相兼的飄逸灑脫,無人蘭自香的幽雅品格,富有禪意,這與他販依佛門,修心養性是分不開的,也充分表達一個畫家對藝術的理解與追求,他胸中有蘭草,則筆墨與物俱化,只有通過觀賞蘭草,摯愛蘭草,對蘭草的充分理解,執筆時才能不期而然地將胸中的蘭草融入筆端,創造出神入化的蘭草佳作。他筆耕不輟,持之以怛,贏得了「江淮一蘭」的美譽。祝柏老師不斷創新,創造出更多更美的蘭草、書法佳作。也期待著柏老師的優秀作品譽滿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