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五連荷花剪紙

五連荷花剪紙

發布時間: 2024-01-09 07:22:36

A. 剪紙的歷史,流派,創作,裝裱,象徵意義

民間剪紙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士所喜愛。
剪紙的主要材料是紙。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過去一直公認造紙術是蔡倫於公元105年前後發明的。後來陝西省扶風縣出土了西漢時期的紙,專家們認為紙在我國出現的時間要提前到漢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時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不管結論最後怎麼定,在紙發明之前,不會有真正的剪紙。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於剪刻鏤花,卻在有紙之前。讓我們查看一下有關文物和史料記載:

戰國(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① 1950一1952年在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用銀箔鏤空刻花的弧形裝飾物。
② 湖南長沙黃泥壙出土的晉代金片裝飾物。 這些用銀箔鏤空而成的裝飾物,雖然不能說就是剪紙,但在刻制技術和藝術風格上,可以說是已經形成了剪紙藝術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
用紙剪成美麗的圖案花紋,目前最早發現而且有據可查的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先後出土了五幅團花剪紙。三大流派:

山東民間剪紙:

山東民間剪紙從造型風格上大致可分兩類。

一類是渤海灣區域粗獷豪放的風格,與黃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剪紙一脈相承。一類則是更有特點的山東膠東沿海地區以線為主,線面結合的精巧型剪紙,它似乎與山東漢代畫像石細微繁縟的風格一脈相承,以其花樣密集的裝飾手段,使單純爽快的外型更飽滿豐富。

山東膠東稱手巧的女子為「伎倆人」,「伎倆人」不管出在哪個村,都是人們引以為榮的事。她們的花樣子常常用煙火熏在土紙上到處流傳,成為遠近鄉村剪花的樣子。剪紙用途最多的是打扮窗戶。膠東的窗戶多是細長條形的格子,一般只能貼一些小的花,婦女們開發自己的創意,運用化整為零的方法把大的構圖分割成條形剪出,再貼到窗上組合成一個完整的畫面。這種稱為「窗越」的剪紙一般貼在「窗心」。另有「窗角花」、「窗旁花」以及懸掛在窗前會活動的「斗雞花」等,構成了系列性的「欞間文化」。與節慶的居室布置相適應,剪紙還用於牆圍及天頂仰棚的裝飾,以及器皿的貼花。

山東剪紙從古發展到今,越來越多地顯示出它獨具有審美功能,因此,民間的「伎倆人」也就更加註重技巧的精熟。那若斷若連的線條和細如蚊足的毛刺,往往叫人感到一種凡人難以達到的絕妙。

安徽民間剪紙:

安徽的民間剪紙較早地形成了行業性的藝人隊伍,以其藝術商業的雛形狀態替代了民眾普遍的審美創造。

但是,我向來以為匠人型剪紙作品的民間與否主要在於所面向服務的對象。如果是基於勞動者集體審美意識的普遍水準,又依附於民間美術的范疇。反之如果已在迎合貴族階層的閑情逸趣而賣弄絕技的工藝之作,則是與皇宮中僱傭的御用匠人雕龍刻鳳為他人做嫁衣裳的沒什麼兩樣。安徽的「花匠」多屬於前者,而阜陽的程建禮人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程建禮從小喜歡剪花,並跟祖母勤學,靈性極好,起初為村人義務剪花,後來把技藝作為謀生手段,挑起花擔周遊江湖,練出一身好手藝,口中唱著花歌,手中剪著婦女們點的花樣。對於他來說,已不需要冥思苦想的經營構圖,達到胸有成竹才開始動手。任何形狀的紙片之中都已蘊藏著形象,只需要用手中的剪刀輕叩它的靈性之門。

「三叉口」一幅尤其如此。概括的外形輪廊像是天然而成的幾筆正在浸化著有濃墨,而略用心計剪出兩只相對灼灼的眼睛,恰如其分地剪出「畫眼」,也點准「戲眼」——黑暗中,兩個互相搜尋著的人警覺的眼睛。

揚州民間剪紙:

揚州是剪紙流行最早的地區之一。隋唐時期,人們就把剪紙作為一種樂趣,點綴和美化生活。說起來,這和隋煬帝楊廣有一定關系。楊廣當皇帝後,從大業元年(605年)開始營建揚州,至邗溝修竣,運河通航,便在這里大興土木,廣築離宮別館。他三下揚州,恣意游樂。

在揚州城西的上林苑中,有全國各地的奇花異卉,寶獸珍禽,他每當夜間和宮女們游園,不張燈火,令人捕捉許多螢火蟲送來,螢光漫山遍谷,照耀如同白晝。到了冬天,園苑中花樹凋零,池水結冰,煬帝游興不減,卻令宮女們仿照民間剪紙,用彩錦剪為花、葉點綴枝條,掛於樹上,並剪成荷花、菱芰、藕芡等物,去掉池中冰塊、逐一布置水上,如同春夏之交艷麗景色,以賞心悅目。這種「螢苑」、「剪樂」,同那「迷樓」、「龍舟」一樣,反映了隋煬帝奢侈荒唐的罪惡生活,但從剪綵為花這個側面來看,卻說明揚州剪紙的源遠流長。

在唐代,揚州已有剪紙迎春的風俗。立春之日,民間剪紙為花,又剪為春蝶、春錢、春勝,「或懸於佳人之首,或綴於花下」,相觀以為樂。唐詩人李商隱所寫「鏤金作勝傳荊俗,剪綵為人起晉風」之句,稱贊了剪紙之美為人們所喜愛。那時的剪紙還是具有迷信色彩。揚州民間剪紙人、紙馬及紙錢等,就是用於祭奠鬼神的。大詩人杜甫在《彭衙行》詩中寫有「暖湯濯我足,剪紙招吾魂」之句,就是這種民情風俗的反映。1980年春,揚州各界迎接「鑒真大師像」回故鄉「探親」,揚州藝人作了一套《鑒真大和尚》剪紙,趙朴初先生為之寫「憶江南」詞一首,中有「明月滿城歌過海,神工剪紙與招魂」之句,愛引了千年風俗,以神來之筆,表達了故鄉故國親人對鑒真大師懷念之情。

唐代造紙業興盛,揚州有較大的造紙作坊,唐宋時已大量生產質量很高的貢紙。作為雄厚的物質條件,也促進了剪紙藝術的發展。揚州自古多奇花異卉,唐宋以來歷代揚州的文章太守、詩人墨客,莫不寄情花木,裝飾風雅,演出許多的事,寫下多少名篇。這對剪紙表現的題材,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揚州剪紙向以花卉為主,確是千年傳統的一個重要體現。

民間藝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揚州的民間刺綉就和剪紙有不解之緣。刺綉的圖案先畫出底樣,剪成紙型,再粘貼在面料上,進行刺綉。這種方法在揚州延續了很久,直到現在民間刺綉還有沿用此法的。刺綉又叫綉花,以前揚州人一直稱剪紙藝人為「剪花樣子的」,就緣於這兩種藝術的密切關系。

清代揚州,由於江淮鹽業的發展,帶來城市的繁榮。鹽商巨賈固然生活奢靡,市井民家也還講究穿戴。居室之內大至門簾帳沿、被服枕套,小至鏡袱香囊、絹帕筆袋,都以綉花為美。至於結婚做壽、年節喜慶,所用綉品花樣更多。這些綉品以剪紙為底樣。剪紙藝人用一把剪刀,幾張素紙,憑著心靈手巧,剪出生動活潑、寓意吉祥的各式花樣,因而揚州城內賴剪紙為生的民間藝人頗多。據傳,嘉、道年間,著名藝人包鈞就以一剪之巧而聲名遠揚。在包鈞的剪下,花、鳥、魚、蝶無不神形兼備,引人入勝,因有「神剪」之譽。時人對他的剪藝甚為贊賞,給以「任他二月春風好,剪出垂楊恐不如」的高度評價。
方法:1、起稿:
構思確定後,起稿布局,對畫面進行具體的描繪,畫出黑白效果。修改部分可用白粉。對初學者來說,稿子越細,刻起來越省事。若刻對稱的稿子,畫一半即可。

2、剪、刻:

如用刀子刻.須將畫面和紙用訂書機訂好,將四角固定在蠟盤上,為了保證形象的准確,人物先刻五官部分,花鳥先刻細部或緊要處,再由中心慢慢向四周刻,刀的順序如同寫字一樣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小到大,由細到粗,由局部到整體。盡量避免重復刀,不要的部位必須刻斷,不能用手來撕,否則,剪紙會帶毛邊而影響美觀。

3、揭離:

剪刻完畢後需要把剪紙一張張揭開,電光紙、絨面紙,因紙面光滑,比較容易揭開,單宣紙和粉連紙,因紙質輕薄,又經悶潮和上色,容易互相粘連,較難揭開,所以在揭離之前,必須先將刻好的紙板輕輕揉動,使紙張互相脫離,然後先將第一張紙角輕輕揭起,一邊揭一邊用嘴吹,幫助揭開。

4、粘貼:

揭離完畢後還需把成品粘貼起來,便於保存。方法有兩種,第一是把剪紙平放在托紙上,用毛筆或細木條蘸漿糊由里向外一點點粘住,這種方法不能使剪紙全部粘平,速度也比較慢,優點是比較簡便;第二是把剪紙反過來平放在紙上,然後用排筆蘸調稀了的漿糊,輕輕地平刷在要托的紙上,注意不要把紙刷皺起來,刷子上的漿糊一定要少,然後很快地把刷好漿糊的這一面扣合在剪紙的背面,用手輕輕壓平,使剪紙全部平粘在托紙上。輕輕揭起晾乾夾平保存。粘劑除漿糊外,白乳膠也可以。

5、成品修改:

在剪刻時有時會走刀剪壞,特別是刻紙。如果屬大面積刻壞,就不易修好,如小面積刻壞,可把局部刻去,補上一塊重新刻。彩色剪紙染錯了是不能覆蓋的,所以也只好將染壞部位刻去,重新補上一塊再染。修改時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後再下刀。

6、復制——薰樣——曬樣

復制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將剪紙樣放在白紙上,一起平放在水中,待水浸透紙面,而又不含水珠時,將刻紙和白紙同時拉出水面,貼在木版上,然後將紙朝下放在油燈上蒸,但不要離燈頭太近以免燒焦。如果需要多量製作,可採取曬藍圖的方法:把原槁和刷好一層葯液(赤血鹽和水的溶液)的白紙,粘合在一起,用兩塊玻璃夾緊,放在陽光下曬3一4個小時,待顯影後用清水洗凈紙上的葯液,即可復制。

B. 中國剪紙

下面是剪紙的來歷和資料 還有參考資料里地址是很詳細的民間藝術介紹 希望對你有用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紀,但人們認為它的實際開始時間比這還要早幾百年。剪紙常用於宗教儀式,裝飾和造型藝術等方面。

在過去,人們經常用紙做成形態各異的物像和人像,與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禮上燃燒,這一習俗在中國境外有時仍可見到。剪紙藝術一般都有象徵意義,也是這種儀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紙還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裝飾物。

現在,剪紙更多地是用於裝飾。剪紙可用於點綴牆壁、門窗、房柱、鏡子、燈和燈籠等,也可為禮品作點綴之用,甚至剪紙本身也可作為禮物贈送他人。人們以前還常把剪紙作綉花和噴漆藝術的模型……

C. 幼兒手工剪紙花朵的教程最簡單

幼兒手工剪紙花朵的材料

剪刀、卡紙

幼兒手工剪紙花朵的方法

從角對折,

右邊的一個角向左折135度,

左邊的角向後折,

折完之後的效果,

在上面用筆畫上形狀,

用剪刀剪下畫完的形狀,

7打開,就變成了小花。

描寫花的優美句子

1. 那紅色的花瓣微張著,大部分藏在綠色的花苞中。細看才發現一絲絲紅色的花蕊,頂著黃色的尖探出頭來。遠遠看去,一朵朵小花就像一顆顆珍珠撤在雕刻著花邊的紅盤中,一隻只小蜜蜂飛落在花蕊中。

2. 我在那矗立著的石碑下面發現了一叢雞冠花。它是從墓道中間那一個手指寬的泥縫里長出來的,也像是誰特意在這里栽種供奉似的。它那粗大的莖子已經脹滿了整個泥縫,幾乎把兩旁的混凝土也給擠裂了。

3. 玫瑰樹籬笆上有一朵花,一朵所有的鮮花中最美麗的花。夜鶯對它唱出他的愛情的悲愁。但是這朵玫瑰一句話也不講,它的葉子上連一顆作為同情的眼淚的露珠都沒有。它只是面對著幾塊大石頭垂下枝子。

4. 昔日的小小牽牛花蔓,如今已爬滿了旁邊一株花的枝頭,綠得是那樣的繁茂,那樣的生機勃勃。它們互相簇擁著,緊挨著,微風輕輕拂過,葉子就像一群群的蝴蝶撲打著翅膀,漾起一陣陣的波紋。煞是好看。

5. 小小的油菜花中,還散發著一種迷人的.,淡淡的清香。那清香雖不如玫瑰芬芳撲鼻,但它的香味淳樸沁人心脾,令人聞後十分舒適。如果早晨能在這片美麗的清香迷人的油菜花地旁讀書,可真是一種享受!

6. 白白的梔子花像一顆顆銀亮銀亮的星星掛滿了梔子樹的枝頭。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躲在綠葉哥哥身後,像一位位羞羞答答的小姑娘;有的花瓣全展開了,像一位美麗的少女;有的還是花骨朵兒,像熟睡的嬰兒。。

7. 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美的花。只見其頂端是粉紅的,而越到裡面越淡,花蕊處幾乎是泛白了。花心筆挺筆挺的,呈現黃色,就如一根旗桿,高高聳立在人們心中。每一朵花都如一隻小船,揚起了大帆,在向遠方行進。

8. 荷花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象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含苞待放,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9. 只見花盆裡的八朵曇花,原先柔軟下垂的筒型花托向上翹升,像白天鵝徐徐抬頭。花瓣緩緩展開,如玉女提裙起舞,這八朵曇花正在竟爭開放,還有十幾朵花蕾也在迎風擺動。盛開的曇花送來縷縷清香,真是沁人心脾。

10. 啊!開了,五朵曇花都開了!花瓣那麼多,分為兩層,一片片重疊地圍在一起,毫無縫隙,花心中眾多的雌蕊簇擁著一枝挺拔特長的雄蕊,從這里看絨絨的富有毛感,站在那邊看似乎十分光潔,瑩瑩欲滴地顯得格外鮮嫩。


D. 沔陽雕花剪紙的剪紙分類

沔陽是水鄉澤國,民謠曰:「沙湖沔陽州,十年九不收,若有一年收,狗子不吃糯米粥」。這既是水患頻仍的悲歌,又是湖鄉富饒的寫照。在這里剪紙藝術根生葉茂。其民俗剪紙可分為婚俗、喪俗、服飾、宅居裝飾、歲時節令五類。
1、婚俗剪紙
自古人生重禮儀,對婚俗尤為重視。結婚被人們視為終身大事,剪紙在其中應用也最為廣泛。結婚時,男方要舉行告祖儀式(俗稱行大禮),向列祖列宗稟告,祈求祖上保佑。在大堂八仙桌上擺10碗葷菜,每碗菜上覆蓋紅雙喜字剪紙,再插柏樹枝於菜碗之中,意即:松柏長青,祝夫妻百(柏)年合好,家庭百事順遂。堂屋正中牆壁上懸掛巨幅奪目的鮮紅雙喜字,配以寓意吉祥和瑞慶圖案的剪紙,如龍鳳呈祥、鴛鴦戲水、喜鵲登梅、金魚鬧蓮、鳳穿牡丹、連(蓮)生貴子等等,分別貼於大門、洞房門及玻璃窗戶上。此外,男方過禮的豬肉、魚、酒等一切禮品上和女方陪嫁品上均蓋有紅喜字。還有衣箱封口和彩轎封門用的紅喜花。
傳說彩轎(又名花轎),古時候是不封門的。自從《梁山伯與祝英台》悲劇故事出台後,為防止類似事情發生,沔陽民間就興起彩轎封門來。不僅貼喜花剪紙,還要上銅鎖,以保新娘的絕對平安。新娘在娘家辦嫁妝時,綉的壋枕、圍裙、襪底、雲肩、花鞋等綉品。都少不了剪紙花樣的裝飾。一般來說,綉花辦嫁妝,姑娘們特別重視,因為它是姑娘們心靈手巧的見證。結婚新人入洞房後,親友們特別是那些大嫂小姑在鬧房時,要翻箱拿出新娘自作的綉品,評議欣賞,有如新娘舉辦的一次個人剪紙和刺綉展覽,使參觀者大飽眼福。2、喪俗剪紙
昔日,沔陽流行請道士為亡人做道場的陋俗,即為死人超度亡魂。道士身著法衣,手執引路幡,有節奏地擺動,口裡念念有辭,揚言為死人招魂、引路。在道土的法衣上綉有壽字和浮雲、蓮花、萬字格等花樣;引路幡全系縷空的長條形素色紙剪貼而成,上有三角形紋樣,下有二方連續花邊及篦齒紋的垂須。中段有寶相花。婦女死後,家人要給她穿綉花鞋。鞋上綉一蟾一鶴,或者是雙狗喝血。據說,只有如此。才能讓死者順利抵達陰曹地府。
3、服飾剪紙
俗話說三分人材,七分打扮,可見服飾之重要。沔陽人尤其是婦女、兒童在豐收之年特別重視服飾的美化,因此綉花用的花樣需求量很大。據載,解放初期,全縣賣花樣的貨郎就有一百幾十人。剪紙內容豐富多彩,如老嫗頭帶的勒子,腳穿的花鞋;中青年婦女用的圍裙、綉花鞋、包被堂心、襪底、手帕;兒童的獅子帽、虎頭鞋、長命鎖、涎兜、香包(又稱香囊)、綉花衣褲;青壯年男子的布草鞋、拖鞋、鞋墊、箍帶等均有綉花。花樣子多系祈福、添壽、發財、喜慶、愛情、多子、辟邪、消災等吉祥內容,如富貴有餘、多福多壽、松鶴延年、長命百歲、荷花鯉魚、金玉連發、一本萬利、百事如意、丹鳳朝陽、麒麟送子、獅子滾綉球、鯉魚跳龍門等。還有一帆風順、二龍戲珠、三羊(陽)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合同春、七夕相會、八仙上壽、九路來財、十全齊美等。人們特別重視兒童服飾,花樣品種甚多,如獅子帽、虎頭鞋、荷花涎兜、五毒香包等,寓意希望孩子象獅於那樣勇猛;象老虎那樣虎虎有生氣;象荷花那樣出污泥而不染;願五毒化為香包,叫長命鎖保平安,讓孩子長命百歲,足見慈母愛子之心。服飾綉花剪紙,根據著衣者的年齡、身份和用途不同而異。計有嫁衣、壽衣、嬰兒服等,其表現手法趨於程式化、常見的花樣有團花、角花、領花、胸花、袖口花、鞋頭花、鞋邊花、帽頭花等。婦女們剪紙以技藝高超為榮,男家也以新媳婦的精巧刺綉和善長剪紙引以為驕傲。
4、宅居裝飾剪紙
它是人民群眾憑藉自我生活感受經驗和對美的追求,創造出的樸素大方的民間剪紙藝術。剪紙在宅居裝飾的運用,體現了民俗生活中平民百姓的審美心理。沔陽除窗花剪紙外,還有門簾花、門鼓花、帳檐花、帳飄花、壋枕花、頂棚花等等。5、歲時節令剪紙
每年春節,除舊布新,換上新的剪紙,其圖案內容大都由吉祥詞語或圖案組成。常用諧音、象徵、寓意等手法表現民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企盼,從而使其審美情趣得到滿足。除了常見的「年年有餘」、「四季平安」、「萬事如意」、「鹿鶴同春」之外,亦在神櫃四扇門上貼「福」、「祿」、「壽」、「喜」(或配以圖案)。也有的在神櫃兩旁貼「福」、「壽」或「五福捧壽」剪紙。元宵節俗話說「年小月半大」,沔陽南部有吃「元宵」,北部有吃「團子」的風俗,最熱鬧的是賽花燈。彼時是剪紙藝人們大顯身手的極好時機。花燈上多有剪紙吉祥圖案,尤其是走馬燈上,四季花鳥、各種人物故事,如劉海砍擦、八仙過海、文王訪賢等,百看不厭。三月清明節俗稱「踏青」,家家上祖墳。在墳上插吊錢(用白紙剪成鏤空的長條形狀,近似引路幡,中間剪有內方外圓的銅錢圖案),表示對先輩亡人的懷念。在時人心目中,凡是墳上插有吊錢的,說明死者家裡有後人,且講孝心。否則即是後人無孝心或絕了後塵。民間曾流傳道:「養兒不祭祖,猶如喂豬狗」。可以說,除文化革命時期之外,沔陽清明節祭祖一貫盛行。四月二十八城隍菩薩的生日。沔陽縣城一帶民眾做城隍會。前面抬城隍菩薩遊街,後面緊跟獅子、龍燈、高蹺、采蓮船以及各店鋪扎出的「故事」人物和不戴面盔的「急腳子」。最引人注目的是「舉天星」,即用一丈五尺長的竹竿,底部用棍捧紮成架子,以防止傾斜。竹竿頂部置一小座椅,上面坐有不足一歲的嬰兒兩名,穿古戲服裝,扮演戲劇和「故事」角色等。多僱傭貧窮人家的小孩裝扮,由人們抬著出遊。坐在上面的嬰兒穿的古戲服以及踩高蹺的人物服裝上均有綉花,采蓮船及各種故事中均有剪紙圖樣。五月端陽節農歷初五為小端陽,十五為大端陽,二十五為末端陽。民間有五月端陽,諸神下凡帶來災難,毒氣大的傳說,必須高度重視驅邪避災,因此給孩子們額上擦雄黃,家裡門角落豎艾草,煮棕子的鍋里放蒜坨,以之解毒、消災、去疾。還給孩子們胸前掛香包(囊)。香包上綉有五毒。意在以毒攻毒,可以抵禦一切毒氣。表達了家長願孩子清吉平安的審美意識。鬼節七月初一鬼門開,十五鬼門關。各家各戶都要給亡人燒紙錢和「袱包」,「叫飯」。據說那些孤魂野鬼若無人管,就會在四鄉害人。為保一方平安,那些有錢人家出錢,請道土做齋。煮稀飯潑灑在野外,供野鬼們吃。夜裡,還要放路燈與河燈,將扎的紙船和蠟燭、紙錢在河邊一起燒掉。「紙船明燭照天燒」,意即為孤魂野鬼照路,送他們回陰曹。道土穿的法衣上有綉花用的剪紙寶香花、萬字格、壽字等圖案;河燈、路燈,也是剪成荷花瓣形狀,中間點的油燈;扎的紙船上也少不了剪紙花樣。

E. 剪紙資料

20世紀初「五四」新文化運動,在先進知識分子蔡元培、魯迅、劉半農、周作人等倡導下,建立了中國民俗學的雛形。

他們廣泛收集民間文學資料,同時也努力收集民間美術作品,其中就有民間剪紙這一項。30年代,藝術家陳志農在北京開始了民間剪紙的研究與創作。他用速寫和剪影的形式描繪了老北京大量的風俗民情,串街小販、作坊工匠、食攤茶挑、集市廟會、市井閑人等。

20世紀40年代,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剪紙開始出現。1942年,毛澤東發表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文藝方針。

此後,延安魯藝的藝術家陳叔亮、張仃、力群、古元、夏風等人開始學習當地具有深厚群眾基礎的民間剪紙,對民間剪紙進行了搜集、發掘、整理和研究,並創作出了一大批反映邊區人民生產、生活、戰斗的新剪紙。



(5)五連荷花剪紙擴展閱讀:

單色剪紙是剪紙中最基本的形式,由紅色、綠色、褐色、黑色、金色等各種顏色剪成,主要用於窗花裝飾和刺綉的底樣。主要有陰刻、陽刻、陰陽結合三種表現手法。

用於刺綉底樣的剪紙,常用剪刺結合的手法。刺是以針尖在花紋的細部刺出小型圓點,在一些部位留出「暗刀」,可以作為刺綉時套針換線的依據。折疊剪紙、剪影、撕紙等都是單色剪紙的表現形式。

F. 關於剪紙的藝術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紀,甚至更早。在過去,人們經常用紙做成形態各異的物像和人像,與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禮上燃燒,還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裝飾物。現在,剪紙更多地是用於裝飾,也可為禮品作點綴之用,甚至剪紙本身也可作為禮物贈送他人。
剪紙不是用機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剪刀剪和刀剪。顧名思義,剪刀剪是藉助於剪刀,剪完後再把幾張(一般不超過8張剪紙粘貼起來,最後再用鋒利的剪刀對圖案進行加工。刀剪則是先把紙張折成數疊,放在由灰和動物脂肪組成的松軟的混和體上,然後用小刀慢慢刻劃。剪紙藝人一般是豎直握刀,根據一定的模型將紙加工成所要的圖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個優勢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個剪紙圖案。
剪紙的題材

民間剪紙的題材是很廣泛的,它既反映現實生活中群眾喜聞樂見的事物,也表現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剪紙藝術的題材中,我們可以看出勞動人民那種朴實、純真的思想感情。

剪紙題材的范圍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實際生活題材 因為剪紙的作者大多來自農村,所以她們的作品題材大部是取材自己的實際生活,如喂雞、養豬、牧羊、放牛、騎驢趕車走娘家和抱胖娃娃,搞家庭副業,參加田間勞動,有的直接表現自己伺養的家禽、家畜,如雞、鴨、鵝、牛、馬、羊、駱駝、狗。貓等。也有的表現生活中常常見到的植物,如:梅、蘭、竹、菊、牡丹、荷花、水仙,還有各種瓜果、蔬菜等。因為這些題材都來自生活,所以剪紙作品表現的內容生活氣息就十分濃厚。

2.吉慶寓意的題材

民間剪紙在題材上的一大特點是採用托物寄情的寓意手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諧音法——以音象形的表現手法。比如花公雞,就在公雞身上刻兒朵花;梅花鹿,就在鹿身上刻幾朵梅花;刻上蓮花和鯉魚就寓意「連年有餘」,這里以蓮諧「連」,以魚諧「余」。

諧形法——將某一形象進行簡化作為代表。比如:刻上一朵雲彩,就表示是天空,刻上一朵雪花,就表示是冬天下雪了。

象徵法——借某一物象來表示一個概念,使人產生聯想。如桃子象徵長壽、石榴象徵多子、鴛鴦象徵愛情、松樹象徵長青不老、牡丹象徵富貴、喜鵲登梅象徵喜事臨門……

3.戲曲人物和傳說故事

民間流傳的神話故事,通過戲劇等形式在全國各地廣泛地流傳著,人們不僅相互傳誦著,而且還用剪紙這一形式來表達自己對這些故事中的人物的愛與憎。如越劇之鄉的江浙一帶,民間剪紙在題材上大部分取材於當地流傳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紅摟夢」、「西廂記」等故事的情節。京劇的發源地在北京,岡此,京劇險譜剪紙就以臨近北京的蔚縣最為著稱。此外諸如「八仙過海」、「上八訕」,」下八仙」。「嫦娥奔月」、」天女散花」。「老鼠嫁女」等民間傳說故事更是剪紙普遍表現的題材。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紀,甚至更早。在過去,人們經常用紙做成形態各異的物像和人像,與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禮上燃燒,還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裝飾物。現在,剪紙更多地是用於裝飾,也可為禮品作點綴之用,甚至剪紙本身也可作為禮物贈送他人。 字




其他

十二生肖
窗花

在農村,剪紙通常是由婦女、姑娘們來做。在過去,這可是每個女孩所必須掌握的手工藝術,並且還被人們來品評新娘的一個標准。而職業的剪紙藝人則常常是男人,因為只有男人才能在作坊里一起勞作並掙工錢。
剪紙的文化背景

據考證,從商代始(公元前1600—1100年)就有人用金銀箔、皮革或絲織品進行接空刻花製作裝飾品。西漢時,人們用麻纖維造紙,傳說漢武帝的寵妃李氏去世後,帝思念不已,卧不安度,食不甘味,於是請術士用麻紙剪了李妃的影象為其招魂,這大概是最早的剪紙。公元105年,蔡倫改進和推廣前人的經驗開始大量造紙,這種鏤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從而誕生了剪紙藝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唐宋時期,流行「鏤金作勝」的風俗。「勝」,就是用紙或金銀箔、絲帛剪刻而成的花樣,剪成套方幾何形者,稱為「方勝」;剪 成花草形者,稱為「華勝」,剪成人形者,就稱之為「人勝」。南朝梁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七日為人日,(《東方朔傳·歲時節》:天地初開,一日雞,二日狗,三日豬, 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盛,陰則災。 八日之中,尤以人日為重,又稱「人勝節」)以七種菜為羹;剪綵 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於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

唐代大詩人杜甫以《人日》為題作詩:「此 日此時人共得,一談一笑俗相看。尊前柏葉休隨 酒,勝里金花巧耐寒。」另一位唐代著名詩人李 商隱也作有《人日》詩,詩中說:「鏤金作勝傳 荊俗,剪綵為人起晉風。」唐代李遠《剪綵》詩寫 道:「剪綵贈相親,銀 綴鳳真,雙雙御綏 鳥,兩兩度橋人,葉逐金刀出,花隨玉指新,願 君千萬歲,無處不逢春。」 六十年代在新疆出土的文物中,還有一件唐代的人勝剪紙,七個女子人形排列成行,此勝用於圍飾發髻。

在日本的正倉院,保藏有兩枚唐代華勝,據日本齊衡三年(公元856年)《雜財物實錄》載:「人勝二枚……天平寶字元年閏八月二十四日獻物」,日本天平寶字元年即為唐代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其中一枚為羅地金箔字,上面剪祝頌吉語:「令節佳辰,福慶惟新,曼和萬載,壽保千春。另一枚則用金箔刻了復雜的邊飾,並飾以紅綠羅的花葉,中心是一兒童在竹林下戲犬。

當時,還流行著一種用雙絲絹帛剪成的小幡,叫做春幡, 或稱幡勝、春勝,在立春那天,作為節日禮物,或簪於頭上,或掛在柳枝上,亦或貼於屏風。李商隱在《驕兒詩》中寫:「請爺書春勝,春勝宜春日。」意為驕兒袞師請父親在剪綵製成的春幡上寫「宜春」二字。因為立春之日為春天的首日,象徵萬物復甦欣欣向榮,所以唐宋時期,人日剪綵這一民俗活動漸漸集中到立春這天,人們剪制各種幡勝、春幡、春燕、春蝶等等,作為節日禮物。皇帝在這一天也接見群臣,並分別賜以金銀幡勝或者羅幡勝。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一首「菩薩蠻」中寫道:「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有一種鳥,因頭項長有金黃色大羽冠很像插著一枝幡勝,而被命名為戴勝鳥,韋應物《聽鶯曲》中「伯勞飛過聲局促,戴勝下時桑田綠」,勝成為春歸大地的象徵。

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載:「元旦以鴉青紙或青絹剪四十九幡,圍一大幡,或以家長年齡載之,或貼於門媚。

在宋代,隨著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許多工藝美術應運而生,並出現了專業剪紙藝術家。周密《志雅堂雜鈔》載:當時京城沛梁「向舊天都街,有剪諸色花樣者,極精妙,隨所欲而成。又中瓦有餘敬之者,每剪諸家書字皆專門。其後,忽有少年能於袖中剪字及花朵之類。更精於二人,於是獨擅一時之譽。

明清人的筆記和地方誌中也有記載剪紙名家的。如《蘇州府志》載:「趙萼,嘉靖中制夾紗燈,以料紙刻成花竹禽鳥之狀,隨輕濃暈色。溶蠟塗染,用輕綃夾之。映日則光明瑩徹,芬菲翔舞,恍在輕煙之中,與真者莫辨。」

《嚴州建德縣志》載:「林文耀,字綱齋,幼即工書,中年失明,乃剪紙為字,勢飛動若龍蛇,點畫不差毫發。室人裝璜成軸,……人稱之日「林剪。」《保定府志》載:「名女,張蔡公之女也。有巧思,與人接談,袖中 細剪春花秋菊、細草垂楊.罔不入神;其剪制香(大+區),絕巧奪目,得之者珍藏焉。

清代陳雲伯《畫林新詠》說:「剪畫,南宋時有人能於袖中剪字,與古人名跡無異。近年揚州包鈞最工此,尤之山水、人物、花鳥、草蟲,無不入妙。」並有詩曰:「剪畫聰明勝剪書,飛翔花鳥泳瀕魚;任他二月春風好,剪出垂楊恐不如。」清康熙時,有位宮廷畫家鄒元斗,畫有一幅祝福新年伊始的風俗畫《歲朝圖軸》畫的上端繪有垂掛著的五枚彩色剪紙「門籠」。門箋的形式即是由春幡演變而來。在清代,因滿族人有剪紙的習俗,致使剪紙進入宮廷。在故宮,歷代皇帝舉行婚禮作洞房的神寧宮,牆壁按滿族習俗裱紙,四角貼著黑色的雙喜字剪紙角花,頂棚中心貼著龍鳳團花的黑色剪紙;在宮殿兩旁的過道壁上也貼有角花。據說有人用紙剪成有鹿。鶴、松的「六合春」圖案,加以彩繪,貼於朝服上,連西太後都以為是綉出來的。

可以說剪紙藝術自誕生以來,就沒有中斷過。她流傳面之廣、數量之大、樣式之多、基礎之深比任何一種藝術都更加突出。在各種民俗活動中,她無時不在、無處不有,附麗於生活,充實了生活,以她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喚起人們對生命的追求,對生活的信念,對國富民康的企盼;她將人們平凡的生活點綴得如此瑰麗多姿,充分寄託和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嚮往;她為滿足人們更高的社會性的精神需要而茁壯成長。

如今,剪紙的天地更為廣闊了,它早已走出了庄戶人的小院,走入現代設計的廣闊天地,在產品包裝設計、商標廣告、室內裝演、服裝設計、書籍裝幀、郵票設計、報刊題花、連環畫、舞台美術、動畫、影視等各個方面都有她的清影;她也走向世界,名揚四海,成為全人類的文化財富與藝術瑰寶。隨著歷史的進程,許多民族的、傳統的東西被漸漸淡化、湮沒了。然而,真正文明的標志應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並存,共同發展。願這棵古老的藝術之樹常綠常新。

G. 曲池荷花剪紙作品創作思路是什麼

1、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剪紙的方法和步驟;提高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能運用不同的手法剪出窗花。

3、情感與態度目標:敗廳喚起並激發學生對民族剪紙藝術的熱愛,繼承並發揚民族藝術,讓學生從小培養對民族剪紙的了解和興趣,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進一步提高對形式美的認識和感知、創造美的能力培養。

教學重點:通過練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剪紙的剪、刻的基本技能技巧。

教學難點:對剪紙藝術的信心與興趣,剪紙外形設計 。

教具准備:示範作品、各種規格的彩色紙、剪刀、刻刀,訂書釘。

教學過程:

提問導入:大家知道我手裡拿的是什麼嗎? (剪紙) 剪紙:剪紙是我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 你能說說我國的民間藝術還有哪些嗎?讓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我國民間藝術工藝品歷史悠久,內容豐橋裂富多彩。有陶瓷、泥塑、布藝、風箏、剪紙、麥桿畫、年畫、燈彩、吊飾、木刻 、漆器工藝、 獸皮工藝、 硯石工藝、竹編工藝、漆器陶具、玉器工藝、大理石工藝、鉛筆屑畫、唐卡、拓真畫、銀飾、紙編畫、蘇綉、魚皮衣等。 這些民間藝術品,內容大都是精神活潑向上、吉祥如意、長命健康、富貴有餘、兒孫滿堂等。用於民間傳統節日、傳統宗教和民族飾品用等。這些民間工藝品流傳廣泛,生動有趣,代表了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和日常活動。 今天我們就學習這其中的一種民間傳統藝術:《剪紙》

一、 情境創設:

(掛圖)出示紅「雙喜」字。
師:這個字,大家熟悉嗎?(熟悉)太熟悉了!這個「喜」字,也是老師帶給你們的祝福:願你們每一天都喜笑顏開!這個字誰會剪?(總結學生的方法)現在請用大家用最短的時間,最巧的手, 把這雙喜剪下來,好嗎? (學生剪,老師巡視指導)

(創設剪「雙喜"這樣一個情境,激起學生活動興趣,讓他們對課堂感興趣,都躍躍欲試,渴望自己動手,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師:剪好的同學,請把雙喜舉起.(看一下)很多同學都已剪好,而且很漂亮!誰願意說說你是怎麼剪的?

老師歸納步驟::對!可以先把紙對折,畫上線,再剪. (折疊、畫線、剪裁)。因為喜也是軸對稱圖形, 對折一次,畫上一個喜再剪下;對折兩次只要剪喜的一半就可以了 。(生答師演示折疊雙喜,以及喜字的其它形式。 板書:剪紙的折法:1.對稱折)

(通過教師演示雙喜的折疊過程,形象生動,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

探索活動: 仿例製作
師:下面請同學們拿出另一張紙,看下一幅圖(蝴蝶),按照剛才的三個步驟,動手在自己的紅紙上剪剪看,能不能得到這個蝴蝶的圖形.老師將取優秀的作品展示. (師巡視指導學生製作)。

作品展示:老師指導學生進行交流、評析,將優秀的作品貼在黑板上並在黑板上畫出各作品對稱軸.(很好!這是對折兩次剪出的兩只蝴蝶:這是對折這一次得出的一隻蝴蝶。)

二、 體會設計思路:、

師:人的智慧是無盡的,簡單的事物里往往蘊涵著不平凡.我教同學們幾種折法:(板書:2.三角折 :3.四角折 4.五角折 5.六角折)(如:五角折 ①將方形色紙對角或對邊對折,要折整齊。②把折好的紙再平均分五等分折。要注意這樣折好很重要。 ③在折好的紙上畫上簡單的花紋,花紋的線條要接連。把要剪去的地方畫上記號④按敏枯閉照紋樣剪出,小心揭開,美妙的圖案出來了)。

小結:窗花剪法的步驟;特別要注意什麼,看圖講述。

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試試在這張基礎上,你能剪出什麼圖案?比比看,哪位同學的思路更獨特、更有創意! (生剪師巡視)
(生上講台講述並展示自己的作品)

師:沒想到同學們有這么多種不同的剪法!真了不起!剪紙可以有多種剪法,折疊的次數多,要畫的線、要剪的線就會少一點.但不管哪種剪法,能創作出好作品就是好方法。

剪紙的分類 :

1.剪紙從地域上分:可分為北方剪紙和南方剪紙。因此,各地區,各民族的剪紙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出示掛圖 北方剪紙:以粗獷豪放,造型簡練著稱。南方剪紙:以構圖繁茂,精巧秀美聞名。)

2.剪紙按製作方法分類:主要有剪紙和刻紙(出示工具剪子、刀子。)

3.剪紙按色彩表現分類:主要有單色剪紙和套色剪紙(圖片)

三、了解「窗花「

很久以前,人們就用一張薄紙,一把剪刀。剪出精美的圖案點綴和美化著生活。咱們總是到過年時,家家窗戶上都貼出用彩紙剪出的圖案,貼到窗戶上,俗稱「貼窗花「。這就是剪紙迎春的風俗,它寄託著對生活的美好願望。「窗花」的圖案花樣很多,有花卉、鳥獸、蟲魚及圖案紋樣等。它既有畫意,又有裝飾趣味,很受群眾喜歡。

(掛圖:這些剪紙還都有它獨特的意蘊在裡面如:連年有餘、喜鵲登梅、喜上眉梢、富貴吉祥、花開富貴、花好月圓、吉慶有餘等等、、、、、、)

這些窗花都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以來智慧的結晶,充分表現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嚮往。增添了節日喜慶氣氛。

四、創作設計:(刻紙練習)

師:用剪子剪紙我們都嘗試了,那麼,咱們用刀子練習一下刻紙好不好! 下面同學們自己用刀子刻一幅剪紙作品吧。(事先准備好刻紙樣稿工具)

師:好!老師期待著更多精彩的作品!每位同學還要給作品起個名稱!開始!(生操作,師放音樂,巡視指導。)
師講評:刻完的同學把作品舉起來,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同學們創作的喜悅!(略停)大家最喜歡哪一幅作品?老師都喜歡!我們有請xx作品的主人談一談,你的作品名稱是什麼?

師總結:藝術是博大精深的,在簡單中呈現了美,更多的是呈現了美的深度,讓我們一起走進剪紙世界!來感受美!(展示老師收集的漂亮剪紙)

五、課堂拓展 :

同學們用這一節課,就掌握了剪紙的基本技法。很好!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誰來告訴大家,剪紙為什麼能成為民間廣為流傳的藝術?

(學生答:

1、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而普遍受歡迎

2、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閑暇製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3、剪紙不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並含蘊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所以剪紙能成為民間廣為流傳的藝術。 4、需要的材料和工具簡單,容易搞到;產品有實用性;傳授和學習具有隨時性;不耗費體力。 5、因為那是傳統的手工藝術。) 老師總結:

關於剪紙的歷史,應該從紙的出現開始。漢代(西漢)紙的發明促使了剪紙的出現、發展與普及。

唐代剪紙已處於大發展時期,杜甫詩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紙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紙招魂的風俗當時就已流傳民間。

宋代造紙業成熟,紙品名目繁多,為剪紙的普及提供了條件。如成為民間禮品的「禮花」,貼於窗上的「窗花」,或用於燈彩、茶盞的裝飾。

明、清時期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並達到鼎盛時期。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的運用范圍更為廣泛,舉凡民間燈彩上的花飾,扇面上的紋飾,以及刺綉的花樣等等,無一不是利用剪紙作為裝飾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國民間常常將剪紙作為裝飾家居的飾物,美化居家環境,如門棧、窗花、櫃花、喜花,棚頂花等都是用來裝飾門窗、房間的剪紙。以至最後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樣來。

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猶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長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實用性、審美性成為了符合民眾心理需要的象徵意義。

剪紙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吉祥幸福的期盼。

這些極普通的剪紙作品,雖不象珍珠翡翠那樣華貴輝煌,卻牽連著每個人的心靈,伴隨著千家萬戶的生活,具有牽心動魄的藝術魅力。

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我國傳統民間藝術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並把我國的民間藝術繼續發揚光大。

課後反思:

一、從課堂引入:我用直觀的剪紙作品引入,由此讓學生們了解我國民間藝術有哪些種類。(師生有互動,用參觀法,以直接感知的方法,引入本課)。

二、情境創設:我創設剪「雙喜"字這樣一個情境,是為了激起學生活動興趣,讓他們對課堂感興趣,都躍躍欲試,渴望自己動手,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師生也有互動,生生有互動)

三、探索活動:仿例製作「蝴蝶」圖案(這個環節是對上個知識點的鞏固,和延伸)(這里運用了練習法)

四、體會設計思路:學生根據老師講的幾種剪紙折法,自己創作一幅剪紙作品。(培養了創作能力,讓思路獨特、有創意的作品就出來了,)(這里運用了發現法、探究法:以引導探究為主)

五、 了解窗花:這個環節,讓學生再次知道了,原來窗花還有這么多獨特的、意蘊深長的含義。(用陶冶法:以欣賞為主的教學方法)

六、 刻紙練習:讓學生了解剪紙製作方法有兩種:剪紙和刻紙(並對刻紙親自動手嘗試)(這里運用了練習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

七、課堂拓展:剪紙為什麼能成為民間廣為流傳的藝術?原因是什麼?(師生互動)(這運用了講授法、討論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讓學生對剪紙的歷史演變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把剪紙教學引入課堂,是為了喚起並激發學生對民族剪紙藝術的熱愛,繼承並發揚民族藝術,讓學生從小培養對民族剪紙的了解和興趣,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進一步提高對形式美的認識和感知、創造美的能力培養。

剪紙可以使學生們安靜下來,專心致志的干一件事,剪紙進課堂不僅促進了學生的身心發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美的熏陶,而且還發展了同學們的創造力,更重要的是保護並繼承了我國的傳統藝術。

熱點內容
手工牡丹花製作方法 發布:2025-01-22 20:33:38 瀏覽:306
新會盆景園 發布:2025-01-22 20:33:24 瀏覽:79
臚雷茉莉花 發布:2025-01-22 20:31:33 瀏覽:697
情人節蹦極 發布:2025-01-22 20:30:52 瀏覽:924
武漢櫻花感謝 發布:2025-01-22 20:25:28 瀏覽:604
情人節之吻中文歌詞 發布:2025-01-22 20:12:21 瀏覽:172
假花干樹枝和鬱金香搭配 發布:2025-01-22 20:00:42 瀏覽:292
小班粘貼畫插花教案 發布:2025-01-22 20:00:39 瀏覽:959
花店促銷策劃方案 發布:2025-01-22 20:00:35 瀏覽:616
梅花女表哪個系列最好 發布:2025-01-22 19:59:45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