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詠白海棠賞析
㈠ 如何理解 「偷來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縷魂」
1:這是林黛玉的一首詩,原文奉上: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回。
偷來答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2:具體解釋:這兩句,意思為海棠的白凈如同梨花,風韻可比梅花.但說的巧妙別致.
借白海棠花自比,歌頌白海棠的冰清玉潔
表現了林黛玉志向上的高潔和超凡脫俗的境界
㈡ 紅樓·詩詞鑒賞(四)黛玉詠白海棠
文/南城以南hong
湘簾:湘竹製成的門簾。
月窟:月中仙境。因仙人多居洞窟之中,故名。
縞袂:蘇軾曾用「縞袂」喻花,有《梅花》詩說:「月黑林間逢縞袂。」這里借喻白海棠。
怨女:已到結婚年齡而無合適配偶的女子。
【譯文】
半卷著竹簾半閉著屋門,碾碎冰霜當作泥土又用白玉做成花盆。偷來了梨花花蕊的三分潔白,又借來梅花的一縷芳魂。既像是月宮的仙子在縫制白色縞衣,又像是秋天閨房裡的幽怨女子在擦拭淚痕。嬌弱羞怯默默無言不知道心事同誰訴說,疲倦地倚在窗前看天色漸晚西風漸起。
【背景】
這首詩出自《紅樓夢》第三十七回: 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蘅蕪苑夜擬菊花題 。寶玉剛剛挨打,其父「假正經」 又點了學差,擇於八月二十日起身 。賈政走後, 寶玉每日在園中任意縱性的曠盪,真把光陰虛度,歲月空添 。這一天寶玉的「兒子」賈芸給寶玉送了兩盆「 不可多得 」的白海棠,同日探春詩興大發,寫信給寶玉說明要辦詩社。「寡婦」李紈提議:「 方才我來時,看見他們抬進兩盆白海棠來,倒是好花。你們何不就詠起他來? 」於是他們便藉此成立了海棠社。
別人都交卷了,黛玉還沒作。李紈催她,她提筆一揮而就,擲給李紈等人。李紈道:「 若論風流別致,自是這首,若論含蓄渾厚,終讓蘅稿。 」李紈的評價未必公允,但她的評論確也指出了林、薛二人詩的特點。所謂「風流別致」,就是構思新巧,瀟灑通脫;所謂「含蓄渾厚」,就是溫柔敦厚,哀而不傷。李紈從「大家閨秀」的標准來衡量,自然要把四平八穩的寶釵的詩評為第一了。
【賞析】
與寶釵的「 珍重芳姿晝掩門 」相反,黛玉是「 半卷湘簾半掩門 」,任性任情,並不特別珍視貴族小姐的身份,「半卷」、「半掩」與末聯的嬌羞倦態相呼應。比起來寶釵的穩重端方,黛玉性格中更多的是眼高於頂、目無下塵。
「 碾冰為土玉為盆 」,表明她玉潔冰清,目下無塵。因花的高潔白凈而想像到栽培它的也不該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所以用冰清玉潔來側面烘染。
「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她以白海棠自比,有梨花的潔白,有梅花的馨香,說得巧妙別致。
「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這里的「月窟仙人」不就是「絳珠仙子」嗎?在清冷的月窟里縫白色的縞衣,多麼頹喪;在秋天的深閨里悄悄哭泣,又多麼可憐。
「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滿腹的心事不能向任何人傾訴,只好在西風落葉的季節,凄凄涼涼地送走一個又一個寂寞的黃昏。
㈢ 紅樓·詩詞鑒賞(三)寶釵詠白海棠
文/南城以南hong
珍重:愛惜,保重
手瓮:大概是同花灑差不多的一種用來盛水澆花的器具
洗出:洗掉所塗抹的而顯出本色
冰雪:用來形容海棠花的質地和顏色
露砌:帶著露水的階台邊沿
痕:指淚痕,其實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態或含露的樣子
白帝:傳說中西方之神,掌管秋事
婷婷:人或草木裊娜的姿態
【譯文】
珍惜自己的美好姿容在白天也要關上院門,親自提著手瓮來澆灌滿是青苔的花盆。擺在秋階前的海棠好像洗去胭脂的美人般潔凈,冰雪一樣的品質招引來露水堆砌成你(海棠花)的精魂。淡雅到極點才知道本色分外嬌艷,無限的愁思怎能不使美玉落下斑痕。要想報答秋神(的恩賜)就應當保持自己的純潔,亭亭玉立默默無語地又到了黃昏。
【背景】
這首詩出自《紅樓夢》第三十七回: 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蘅蕪苑夜擬菊花題 。寶玉剛剛挨打,其父「假正經」 又點了學差,擇於八月二十日起身 。賈政走後, 寶玉每日在園中任意縱性的曠盪,真把光陰虛度,歲月空添 。這一天寶玉的「兒子」賈芸給寶玉送了兩盆「 不可多得 」的白海棠,同日探春詩興大發,寫信給寶玉說明要辦詩社。「寡婦」李紈提議:「 方才我來時,看見他們抬進兩盆白海棠來,倒是好花。你們何不就詠起他來? 」於是他們便藉此成立了海棠社。
【賞析】
這首詩是蘅蕪君——薛寶釵所作。寶釵是封建階級典型的大家閨秀,幾乎到了「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地步。雖然小時也偷讀過《西廂記》一類的書,但在人前絕不流露;聽到黛玉行酒令時說出《西廂記》中的詞語,立即在背後提出善意的告誡;大觀園出了「綉春囊」事件,她立即借口母親有病搬出大觀園,等等,都是她「珍重芳姿」的表現。她筆下的白海棠顯然不同於探春的自負和英爽,而是凝重端莊、潔身自好的淑女的化身。詩的首聯完全是寶釵恪守封建婦德的自我表白,珍重「芳姿」到了白天也掩著門的程度,其人可想而知。她平日不愛花兒粉兒的,穿著的也是半新不舊的衣服,這是她「洗出胭脂」的注腳。「淡極始知花更艷」,表明她對自己內在和外在的美都充滿了矜持和自信。
「愁多焉得玉無痕」這句詩表面上是說海棠帶露像是因愁而落淚,暗中譏諷寶黛二玉,以其多愁善感,好像美玉微瑕一樣。
寶釵的詩深意尤為明顯,「珍重芳姿晝掩門」,可以看出她恪守封建婦德、對自己豪門千金的身份十分矜持的態度。「洗出胭脂影」、「招來冰雪魂」,都與她的結局有關:前者通常是丈夫不歸、婦女不再修飾容貌的話,後者則說冷落孤寂。「淡極始知花更艷」,寶釵之「罕言寡語」、「安分隨時」能籠絡人心,得到上下的誇贊。「愁多焉得玉無痕」,話里有刺,是對林黛玉愛哭的譏諷。全詩充分表達了薛寶釵作為豪門望族的千金大小姐的高貴矜持的態度。
㈣ 如何賞析林黛玉的詠白海棠
這首詩節奏明快,氣韻生動,感情較為直白。詩的首聯交待了季節、場景。開頭的「斜陽」二字,與詩尾的「黃昏」二字遙相呼應,定下了全篇蕭瑟、感傷的基調。「寒草」點明季節是在秋天。「苔翠盈鋪」形容年深月久,生長海棠的花盆表面已經布滿了青苔。
而一番新雨的洗刷,使景色在煥然一新的同時,又多了幾分凄涼,為寫海棠之「白」作了鋪墊。總的來看,這一聯描寫由遠及近,由大到小,從「斜陽寒草」寫到「重門」,再對生長海棠的花盆加以細致描寫,雖然沒有直接描寫海棠,但海棠已經呼之欲出了。
同時,這一聯也暗示出賈府這個大家族已經日薄西山的命運。
頷聯寫海棠之白,以白玉、冰雪比喻花的顏色的素白和品格的純潔。它的精神如玉,但是用玉來形容仍嫌不足,難以比擬其高潔;它的肌骨如雪,使人迷戀陶醉。這其實是探春的自我寫照。生長在日趨沒落的家族中,探春依然不屈不撓,極想有一番作為。
頸聯用比喻,透過環境,寫出花的嬌美無力的身姿和月下映出的麗影,寫出了海棠之柔。海棠雖然生機勃勃,但是終究嬌柔無力,它那下垂的細小花蕊彷彿正在嘆息。
那美麗的身姿在深夜的月光中,投下心事重重的陰影。這一聯暗含著探春的傷感。探春身為女兒之身,無力扭轉家族的命運,只能在暗中擔憂。
尾聯中,是說但得白海棠多情相伴,就不必理會飛升遠去的事了,「多情」的海棠與憂患的詩人融為一體。「縞仙」是將海棠形容為白衣仙子,它本有羽化成仙的可能,卻不願離去,而是留下來倍伴在黃昏中吟詠的詩人。
(4)林黛玉詠白海棠賞析擴展閱讀:
林黛玉的《詠白海棠》詩中也有借海棠花來表明自己清新高潔的品質,她有梨花的三分潔白,也有梅花的一段香魂。她的「秋閨怨女拭啼痕」之句,表明無限心事難以訴說。
她的感情就如「半卷半掩」的窗門,那打開的半扇門代表著她想追求愛情,那關閉的半扇門就是世俗禮法的條條框框,在那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里,她上無父母做主,下無媒人牽線。
林黛玉是最後交稿的,而且是在看了薛寶釵和賈寶玉的詩作後提筆寫詩的,這或許是她故意與薛寶釵唱反調,又或者這本來就是她內心的真實情感。關鍵還是看首句,薛寶釵是「珍重芳姿晝掩門」,她把大門關嚴實,而林黛玉稍有不同,她是「半卷湘簾半掩門」。
她把窗簾捲起一半,把門開掉一半。林黛玉對窗外新奇的世界有些嚮往的,對美好的愛情還是滿懷憧憬的,況且這個想叩開她心扉的人是她最心愛的賈寶玉,這個更符合少女的真實性情。
㈤ 林黛玉: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探春向寶玉提議說園內應當結個詩社。
正好這時候賈芸來向寶玉請安,帶來了兩盆白海棠。
物盡其用,他們詠起白海棠來。
黛玉的這首「詠白海棠」詩作還是等大家都展示完自己的作品之後提筆一揮成的:
李紈論這首詩是「風流別致」為上。
在黛玉的眼裡,白海棠就像是被貶謫到人間的仙子,不食人間煙火,不沾染半分俗世塵埃。
在《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 死金丹獨艷理親喪》中,湘雲抽到的花簽就是「海棠花」。
只是這「海棠花」雖然令湘雲香夢沉酣,但卻是寓意著「春光短促」、「好景難留」的。
而湘雲最終的結局也是「春光短促、好景難留」,還沒當上新嫁娘多久,丈夫就一病死了。
題詞「只恐夜深花睡去」出自蘇軾的《海棠》詩:
這是蘇軾被貶黃州時寫的,夜長也是夢多,表達了文人的失意傷懷。
海棠花開得如此嬌艷美麗,我又怎麼捨得讓它睡去?可是孤寂冷清無人欣賞,只有和我自己相伴。
惜花也是在憐惜自己的處境遭遇。
而黛玉筆下「仙化」的海棠花同樣也是她自我心境的真實寫照。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半卷湘簾半掩門」,這應該是指人的動作。
(人們)半卷著湘竹製成的簾子半關著門。
這時候的那些海棠花在簾子和門後面,是看不著全貌的。
就像看帶著面紗的美麗女子,霧里看花。因為有距離感,所以也有朦朧美。
而且往往這樣子出場的也是尊貴的事物,所以不讓人一下子看真切,而是要引起人們的好奇心。
「碾冰為土玉為盆」,(海棠花盆子里)是用碾碎的冰塊做的泥土,而且花盆還是用玉石做成的。
玉石做的花盆,碎冰做的泥土,感覺上就不是一盆普通的盆栽了,就像一件藝術品一樣金貴了。
那麼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下長成的海棠花也就不是普通的海棠花了。
「冰」、「玉」總給人帶來「冰清玉潔」、「冰魂雪魄」之感,也比喻人品高尚純潔。
那也就是黛玉追求的高潔品性。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用「偷來」和「借得」顯得有幾分俏皮。
(它的白色)是從梨花的花蕊那裡偷來的三分白色,(它的神韻)是從梅花那裡借來的一縷香魂。
這樣寫也是從側面寫出了海棠花的神韻和形態。
這樣寫不落窠臼,如果改成「恰似梨蕊三分白,又得梅花一縷魂」就不如「偷」和「借」來得好。(換詞比較法賞析)
而且,看似是贊美「梨花的潔白」和「梅花的神韻」,實際上是用它們的優點來贊美了海棠花。
「梨花」潔白,「梅花」傲骨,往往也是詩人們用來抒發自己追求高尚不屈人格的意象。
所以,黛玉就很巧妙地把這些優點賦予給了她筆下的海棠花。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這就開始點明了將海棠花擬人化了,直接就把它們寫成了從天上下凡而來的仙女。前面的「冰」、「玉」描寫也是為了在後面寫它們的不同凡俗做的鋪墊。
彷彿來了一陣輕煙,花神化為了人形。
黛玉原本也是天上的絳珠仙子,是得了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才由草木之身修煉成的人形。
「月窟」就是指「月宮中仙人居住的仙境」,「縞袂」就是指「白色的衣服」,也用來借喻白色花卉。
黛玉平時穿的衣服一般也都是淡雅素凈的。
這白海棠就像在月宮中縫補衣物的仙女,也像深秋在閨中擦拭淚痕的幽怨女子。(傷春悲秋)
一個在天,一個在地;一個出塵,一個入世。
就像是她自己身在塵世之中,在深閨中暗自垂淚。
身在滄海心在青山外,她的來處也是從仙閣之中而來,可是卻要在塵世中受盡相思離別之愁和世態炎涼之苦。
在黛玉的詩作里這「海棠花」是「仙神」,只是在《紅樓夢》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賈母賞花妖 失寶玉通靈知奇禍》中,海棠花卻是成了「花妖」。
因為海棠這花兒應在三月里開的,卻在十月十一月這應著小陽春的時候開了。(小陽春:中國在較長時間里使用的「夏歷」 是把十月作為一年之開始,叫「陽」。習慣上把農歷十月叫「十月小陽春」,時長一個月)。
眾人都覺得是天氣和暖,花開報喜事來了。
甚至連黛玉聽到「喜事」都心內一動,還以為自己和寶玉的事情可能會有個著落了。
這時候只有探春雖不言語,心內卻想:「此花必非好兆。大凡順者昌,逆者亡。草木知運,不時而發,必是妖孽。」
只不好說出來。
而探春是大觀園里為數不多的清醒明白人,她總是能透過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質,是一個厲害的角色。
所以說這「海棠花」美麗歸美麗,但它有時候卻是「報憂不報喜」啊,它的「不時而發」不就是預示著賈府走向衰敗的徵兆嘛。
同樣也是證明了花兒是通人性的。
或許也是因為花兒通人性,所以黛玉才把自己的滿腔哀怨寄託在它上面,希望它能懂自己,理解自己吧。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海棠花兒啊),你嫵媚嬌羞的話語要悄悄地跟誰訴說呢?(怕是無人可以說得,所以你就)在這昏昏沉沉的夜色中倦怠地倚靠著西風(任憑它吹去了)。
黛玉自比這冰清玉潔的海棠花兒,我的心事,「脈脈此情誰訴?」
沒人可以說得的時候,我就一個人在這昏昏沉沉的夜裡倚樓也好,倚欄桿也罷,默默放在心上。
倒有些「獨自莫憑欄」的意味。
只是縱使有萬種風情,最終也不過落得個風流雲散的結局。
死的死,走的走。
惜花也好,自比也罷,終究還是只能「顧影自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