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花古
『壹』 安徽花鼓燈的流派
蘭花有馮派、陳派、鄭派三大流派比較受各大舞蹈院校推崇,還有楊派、唐派、王派、趙派等十幾個地方性影響較大流派。鼓架子和鑼鼓也有很多流派
『貳』 舞蹈音樂的器樂類歌舞音樂
花鼓燈:一種南方漢族歌舞,主要流行於安徽懷遠、鳳台等縣。每年春節至元宵節燈會期間,花鼓燈是必不可少的表演節目。據民間口碑資料,早在清光緒以前,花鼓燈就已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表演形式,有了較豐富的音樂和舞蹈。
1、燈班組織: 燈班的角色,男角統稱「鼓架子」,女角統稱「蘭花」或「包頭」。每「燈班」都有專門的鑼鼓樂伴奏樂隊。
2、表演形式:(1)開場表演:又可分為「上燈場」和「舞岔傘」等程序。(2)大場:又稱「亂場」,為花鼓燈的主體。(3)轉場:為大場和小場之間的過渡和銜接部分。(4)小場:有「小花場」、「雙花場」等不同節目,系由2、3人表演的情節舞蹈。(5)盤鼓:可分為地盤鼓、中盤鼓和上盤鼓。(6)後場:屬小歌舞劇部分,曲調為山歌和地方小調形成的「花鼓歌」。
3、花鼓燈器樂曲:花鼓燈音樂可分為花鼓歌和器樂曲兩個部分。花鼓燈的器樂曲以鑼鼓為主,吹管樂為
花鼓燈樂器三大件:「花鼓、大鑼、大鈸」 漢族歌舞的主要形式之一,根據記載,秧歌始於「南宋燈宵之村田樂」。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秧歌專指俗稱為「地秧歌」和「高蹺」的兩類節目。廣義的「秧歌」主要分兩類:一類指民間節慶集會時,可穿插或同時表演的各種歌舞節目等;(如《旱船》、《龍燈》)另一類指某些在秧歌基礎上向戲曲、曲藝過渡的藝術類型。(如二人台、二人轉)
1、秧歌的溯源
(清)吳錫麟《新年雜詠抄》 :「秧歌,南宋燈宵之村田樂也。……」 認為,南宋歌舞《村田樂》是秧歌的早期形式。
2、器樂類秧歌音樂
秧歌音樂也可分為器樂與聲樂兩類。一般情況下,器樂主要用於大場舞蹈,聲樂主要用於小場的民歌與小戲的演唱。 是一種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部、中南部的少數民族歌舞,可分為蘆笙舞和葫蘆笙兩大類。其中蘆笙舞主要分布在貴州、廣西和湖南等省的苗族和壯侗語族諸民族中;葫蘆笙舞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等省的藏緬語族彝族支各民族裡。
1、蘆笙舞的溯源
唐代,樊綽《蠻書》說:「少年子弟暮夜遊行閭巷,吹葫蘆笙,或吹樹葉,聲韻之中,皆寄情言,用相招乎。」
2、蘆笙舞的形制、組合及表演形式
蘆笙採用竹、木所制,由笙斗、簧片和共鳴器幾個部分組成。
演奏形式約分為四種:獨奏、對蘆笙、套蘆笙、芒筒蘆笙
表演形式上存在著一定的民族和地域性差別。(苗族)
(1)蘆笙排舞
(2)蘆笙隊舞
(3)踩蘆笙
(4)雙人舞與單人舞
3、蘆笙舞音樂
(1)體裁類型
蘆笙音樂可分為舞曲、禮樂、敘事曲和吹歌四類。
(2)織體類型
①單旋律型
②主調型
③復調型
(3)曲式結構
樂段:三截式、展衍式、帶變奏的反復
組曲:變奏體組曲、循環體組曲 (一)藏族囊瑪
藏族的一種民間舞蹈藝術品種,一度受到藏族知識分子和歌舞藝人加工、規范後,被藏族封建貴族納入宮廷,後又重性散步於民間。 「囊瑪」是藏語的譯音,原意是「裡面」、「屋裡」,也有人解釋為「集中」。
1、囊瑪的溯源
「囊瑪」的來由說法頗多:有說囊瑪一詞系外來借用語,是南亞大陸巴基斯坦一帶的「吶嘎瑪」(歌曲之意)的諧音,從拉達克傳進來的。
2、囊瑪音樂
囊瑪音樂由中速的器樂前奏、慢板歌曲樂段、快板舞曲樂段三部分組成,具有定型性、程式性較強的音樂和表演程序結構。 囊瑪音樂一般由笛子、扎木聶琴、揚琴、京胡、特琴、根卡、串鈴等七件樂器組成的樂隊演奏。
(二)象腳鼓舞
流傳在雲南省的一種傣族歌舞,採用象腳鼓、鋩鑼和鈸伴奏。五點鍾,帶有舞歌與打擊樂曲循環交替出現,歌時不舞(奏)、舞(奏)時不歌的表演形式特徵,又可分為象腳鼓舞、跟鼓舞、孔雀舞、十二馬舞等多種類型。傣族《跟鼓調》是「做擺」(集會)時賀客隊伍以歌舞酬謝、恭賀族人所唱的祝頌調,傣族稱為「喊半光」。
(三)維吾爾族木卡姆歌舞
木卡姆是流傳於中國新疆維吾爾族地區的傳統古典大麴,具有統一調式體系,以歌、舞、樂三者組合而成。
1、木卡姆溯源
一種觀點認為:「木卡姆」一詞源於木卡姆為古龜茲語,意為「大麴」。也有人認為阿拉伯語「瑪卡姆」的音轉,作為一般音樂用語有「聲音」之意,作為音樂術語,則有「特定的調式,旋律的模式及其即興演唱」。
2、木卡姆音樂
木卡姆音樂的兩種歌舞組曲結構形式:
其一是像十二木卡姆第一部分的歌舞組曲和第三部分麥西熱普那樣作為大型聲樂、器樂套曲的一個組成部分;其二是像多朗木卡姆那樣,其自身便是一個風格較為單純的民間歌舞組曲。
3,「麥西熱普」
(1)原意為「歡樂的晚會」,由三至六首節拍不同的舞蹈組成,沒有間奏,甚至沒有長於一個樂節的過門。
(2)唱詞
木卡姆的唱詞是一些內容不相關連的詩歌連綴起來的。
(3)音階調式
以自然七聲音階為主,兼有五聲、六聲音階。
(4)伴奏樂器
沙塔爾、彈波爾、獨它爾、手鼓、熱瓦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