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禮佛蘭花

禮佛蘭花

發布時間: 2024-03-01 02:46:38

⑴ 禮佛可以送乾花嗎

可以。
1.禮佛不必立於中間,唯須虔敬禮拜即可。當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只要眾生起心動念,佛無一不知,是故只要出於至誠心、恭敬心,什麼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論佛殿內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禮佛以三拜即可,個人修行則聽其意願,若殿內大眾已集合時,但隨眾站立,合掌問訊即可,不可個人禮拜,以免影響大眾的秩序,且不合威儀。
3.禮佛三拜之含義:
※合掌手勢:雙手平舉當胸,五指合並向上。
(1)折伏驕慢心
(2)見賢思齊
(3)懺除業障:所謂「禮佛一拜滅罪河沙」滅罪當先整肅威儀,內外威儀具足,自能感應諸佛、菩薩之護持加被。
(4)其方法
第一拜:(發露實項)懺悔弟子○○願與眾生同修懺悔。
※發露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義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實相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妄,心妄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第二拜:發願修道弟子○○願與法界眾生
同消三障諸煩惱,同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第三拜:同普賢迴向弟子○○願與法界眾生同生極樂,共證真常。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5)禮三寶文
我弟子○○願與弟子多生、現在父母、師長、知識、檀越、法俗眷屬、冤親債主,乃至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各個得仗觀音菩薩、普賢菩薩,身、智、行、願威神之力清凈三業分身塵剎盡未來際,一心頂禮盡虛空界,微塵剎土中,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禮佛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諸佛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禮法
真空法性如虛空,常住法寶難思議,我身影現法寶前,一心如法歸命禮。
禮僧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十方菩薩影現中,我身影現聖僧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4.拜佛時必須內心恭敬三寶,如第一拜念贊佛偈(天上天下無如佛)....,第二拜念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寶不思議....,或第一拜念南無盡虛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禮佛主要在誠敬,故行觀想或念誦,則視個人修持而異,並無定規。
5.拜佛時,不可移動雙腳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時要將臀部置於腳上,不可翹起,如此才合乎禮儀。動作不緩不急、記憶體虔謹、外現恭敬,則能感應道交。禮佛時,應默念偈雲:「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縛日羅省」或雲:「法王無上尊,三界無倫匹,天人之導師,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滅三祗業,稱揚若贊嘆,億劫莫能盡。」
6.凡有人禮佛時,不得從其前逕行而過。
7.若有出家眾正在禮佛,不得與師並行,當位於師之後。
8.禮佛時,不可看似恭敬,實則內懷我慢或為求修行名譽,詐現威儀。
9.大殿正中央的拜墊是住持禮佛用的。
敬僧
(一)僧五敬德
1.發心離俗:謂出家人發勇猛心,脫離凡俗、修習菩提而為世間之福田。
2.毀壞形好:謂出家人剃除須發,毀壞相好,除去世俗塵衣而著如來之法服,具佛威儀而為世間之佛田。
3.永割親愛:出家之人割捨父母親情之愛,而一心積勤修道,以報父母生成之德,兼能為世間之福田。
4.委棄軀命:謂出家人委棄生命而無所顧惜,惟一心求證佛道,兼能為世間之福田。
5.志求大乘:謂出家之人,常懷濟物之心,專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脫一切有情,為世間之福田。
※由以上僧之五凈德,應當敬僧如敬佛。
(二)敬僧之法
1.路途中、靜坐中、誦經中、禪行中、剃頭時、以及洗澡、上廁所、乘車船、睡卧等時,勿禮拜大德。除誦經、生病、剃發、工作之時,不得見出家眾經過而不起立示禮。
2.遇大德入寺院中,當集合大眾,敲二鼓一鍾,直到大德進入大殿站好為止,由班首稱:「頂禮某大德」、或「向某大德接駕」,若大德要離開時,亦敲二鼓一鍾,直至上車為止,此乃迎來送往應有的禮節。若僅是個人慾行禮,則可進入佛殿後,向佛行禮,口稱:「頂禮某某大德」。
3.大德吩咐之事情,當奉命唯謹,盡力辦好。不可請師父幫我拿東西、帶東西,例如:有人知道師父要出國,即請師父幫忙帶化妝品、免稅煙、酒等物,這皆是不合理的現象,出家人若有出國的機會,也不要替人拿東西,因為有的行李中,可能藏有葯物、走私貨,這點要謹慎。
4.頂禮大德時,虔誠一拜即可,時間不宜過長。遇見師夫應以合掌問訊以示禮儀,若大德謙遜不受頂禮時,合掌問訊即可,莫執著己意。如果向大德說頂禮三拜,而大德未說「一拜即可」時,依然要拜三拜。頂禮大德要在佛殿時才行禮,不要在大路旁、水溝邊或火車站等不宜之處,遇師即頂禮,如此驚世駭俗之舉動,有失庄嚴、端正。合掌問訊時要雙手,如果手中持物,以鞠躬示禮即可,不可只用一隻手作揖,這是不合乎禮儀的。
5.手中持經時,碰到法師時,將經舉起與眉齊,向法師說:「阿彌陀佛」,或說:「師父好」即可。
6.不得直喚出家眾名諱。師父有呼喚時,應合掌答:「阿彌陀佛!!」
7.不得盜聽出家眾誦戒經。
8.不得說出家眾過失。不得出家眾結為父母、兄弟、姊妹。
9.不得與出家眾同堂,若非得已,即使同堂亦不得同榻。
(三)稱呼大德
1.不得單稱名字,對年長比丘當尊稱作「長老」、「某老法師」、「某老和尚」、「某某上人」、「某某大師」、或「師父」、「法師」。
2.對年長比丘尼當尊稱作「師太」、「尼師」、「法師」、「師父」等。若不知分辨是比丘或比丘尼,皆可一律尊稱作「師父」。
3.對年青比丘、比丘尼,則可僅稱「師父」、或於其名號下加稱「師」字,如有「○○師」即可。
4.請問大德名號,當先合掌,然後說「請問上下」、「請問師父尊號」、「法師尊上下」。
5.於大德前,不可自稱「我」字。當視關系而自稱「後學」、「門生」、「晚學」、「未學」、「學人」或「弟子」、「學生」等,不得稱不慧、不才、不佞等。
與大德談話
1.若有問題請問大德,應說「請開示」。
2.與大德談話,立處不可高於大德,亦不應站立路中。如果師父在樓上,要到樓上請師父開示,如果師父在樓下,不可在樓上扯開嗓門地叫喚師父,應該到樓下來請示。
3.請開示,應請大德自訂時間,以免影響大德修持,且應事先與師父約定時間,比較理想。
4.大德問話,當坦誠大方,據實回答。
5.大德與客人言談時,不可冒失打岔,有事投告,當則立靜候招呼,不得率爾插嘴,失卻敬意。若有重要急事,萬不得已時,要先說聲對不起,然候再請示。
6.大德看經、寫字及上課、休息時,不可上前與之談話。
7.若有比丘或優婆塞於深山崖洞獨修,女居士不得一人前往請法供養。即使是知其生病,亦不可獨自湯葯奉侍,應當請比丘或男居士奉侍之。

⑵ 不是為生氣種蘭花而我欣賞什麼

禪宗史上,有位知名的晉迨禪師。他有一個愛好,就是養植蘭花。在他住持的禪院里,人們到處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蘭花,品種繁多。香客遊人來到寺院聽法禮佛,看到滿架的蘭花暗香四溢,清幽甘暢,都不由得贊嘆不已。也由此,人們將喜愛蘭花的晉迨禪師叫作「蘭花和尚」。

某日,晉迨禪師應邀去寺院外講經說法。行前,他將一位弟子叫到跟前,對弟子說,我去講法,天黑才回來,你要替我好好照看這些蘭花,記住給它們澆水。

弟子知道禪師鍾愛蘭花,因而在他走後看護得很仔細,在給蘭花澆水時更是分外小心。真是怕處有鬼,越是小心就越是出差錯。他一個不留意,腳下一絆,竟將一個蘭花架子撞倒,整架的蘭花轟然一聲倒地,瓦盆破碎,花葉零落。看著一地的殘花爛泥,小沙彌嚇壞了,不知如何是好。晉迨禪師的其他弟子看到了,過來幫他收拾,並對這位弟子說,等天黑師父回來,你就照實認錯吧,師父是不會責難你的。

晚上,晉迨禪師回到了寺院,弟子向師父報告了白天發生的事情,他想師父知道心愛之物被毀,一定會生氣惱怒的,因此他請求師父懲罰自己。晉迨禪師聽後只是平靜地笑笑說,你既然不是故意的,又知道了東西被毀不是一件好事情,以後自會用心做事,我還怪你什麼?我的確喜歡蘭花,視蘭花為朋友。但我種植蘭花的目的是為了香花供佛,美化寺院和大眾心境,不是為了生氣煩惱的啊。世事無常,轉瞬即逝,沒有什麼東西是不滅不壞的,我怎會執著於心愛的東西而不知割捨?這可不是咱們的禪門家風呵!

弟子聽了禪師的一番教導,霍然有悟,更加勤於修持,終於也在佛學上有所成就。

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世上的任何東西,無論我們認為美好或是醜陋,喜歡還是不喜歡,都是有生有滅,不會永存的。所以不應拘泥於事物的外相,而應隨緣安心。這不但是一個禪者應有的風度,即便是普通的人,也應知道順應事物的變化,不讓外在事物改變內心世界的平靜。

⑶ 春天開的蘭花有什麼品種

1、大富貴:(又名,團荷)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在下海花窖中選出,版湖州雙林鄭同梅和餘姚權王叔平分養,復花後鄭同梅取名「鄭同和」,王叔平蒔養的命名「大富貴」(後日本蘭界引種,故日本只有「大富貴」這一名稱)。另一說:鄭同梅和杭州吳淳白分別得到。 2、 環球荷鼎: 公元1922年發現於浙江上虞大舌阜山中,當年上海郁孔昭以八百銀元買進培養。
3、蓋 荷:(又名:翠蓋、文荷 ) 清光緒庚子年(公元1900年)浙江紹興賈山頭蘭農胡七十在四明山挖得,後買給當時在上海經商的馮長生。另一說:浙江紹興縣棠棣鄉馮長生在山上採得,後杭州邵芝岩培肓。
4、端秀荷: 據說民國十五年,浙江寧波楊氏選肓。
5、憲 荷: 公元1917年上海王憲臣發現於王家花園。三十年代流入日本。
6、大魁荷: 民國年間選出。公元1930年引去日本。
7、鄭同荷: 1909年在上海花窖中選出,湖州雙林鄭同梅與杭州吳淳白分別得到。

⑷ 請問有一個關於蘭花和禪宗的故事是出自哪裡拜託了~

禪宗史上,有位知名的晉迨禪師。他有一個愛好,就是養植蘭花。在他住持的禪院里,人們到處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蘭花,品種繁多。香客遊人來到寺院聽法禮佛,看到滿架的蘭花暗香四溢,清幽甘暢,都不由得贊嘆不已。也由此,人們將喜愛蘭花的晉迨禪師叫作「蘭花和尚」。

某日,晉迨禪師應邀去寺院外講經說法。行前,他將一位弟子叫到跟前,對弟子說,我去講法,天黑才回來,你要替我好好照看這些蘭花,記住給它們澆水。

弟子知道禪師鍾愛蘭花,因而在他走後看護得很仔細,在給蘭花澆水時更是分外小心。真是怕處有鬼,越是小心就越是出差錯。他一個不留意,腳下一絆,竟將一個蘭花架子撞倒,整架的蘭花轟然一聲倒地,瓦盆破碎,花葉零落。看著一地的殘花爛泥,小沙彌嚇壞了,不知如何是好。晉迨禪師的其他弟子看到了,過來幫他收拾,並對這位弟子說,等天黑師父回來,你就照實認錯吧,師父是不會責難你的。

晚上,晉迨禪師回到了寺院,弟子向師父報告了白天發生的事情,他想師父知道心愛之物被毀,一定會生氣惱怒的,因此他請求師父懲罰自己。晉迨禪師聽後只是平靜地笑笑說,你既然不是故意的,又知道了東西被毀不是一件好事情,以後自會用心做事,我還怪你什麼?我的確喜歡蘭花,視蘭花為朋友。但我種植蘭花的目的是為了香花供佛,美化寺院和大眾心境,不是為了生氣煩惱的啊。世事無常,轉瞬即逝,沒有什麼東西是不滅不壞的,我怎會執著於心愛的東西而不知割捨?這可不是咱們的禪門家風呵!

弟子聽了禪師的一番教導,霍然有悟,更加勤於修持,終於也在佛學上有所成就。

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世上的任何東西,無論我們認為美好或是醜陋,喜歡還是不喜歡,都是有生有滅,不會永存的。所以不應拘泥於事物的外相,而應隨緣安心。這不但是一個禪者應有的風度,即便是普通的人,也應知道順應事物的變化,不讓外在事物改變內心世界的平靜。

熱點內容
何謂荷花 發布:2025-01-21 04:36:46 瀏覽:655
情人節叫床錄音 發布:2025-01-21 04:36:40 瀏覽:818
丁香互聯網 發布:2025-01-21 04:26:58 瀏覽:508
刑棘盆景 發布:2025-01-21 04:06:35 瀏覽:198
百合的tp 發布:2025-01-21 04:04:33 瀏覽:272
高山松盆景 發布:2025-01-21 03:59:57 瀏覽:311
又多了個情人節 發布:2025-01-21 03:42:36 瀏覽:440
丁香花有幾個花瓣 發布:2025-01-21 03:22:30 瀏覽:859
艾莎百合圖 發布:2025-01-21 03:20:05 瀏覽:298
儷緣花店靠譜嗎 發布:2025-01-21 03:07:44 瀏覽: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