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娘山蘭花
❶ 2019深圳旅行時間表深圳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新的一年開始了,今天小編就是要來和大家說說深圳2019年的遊玩攻略,在不同的時間可以去遊玩不同的項目,總之在這一年都會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項目是可以遊玩的。
一月份
1.歡樂燈會
地址:深圳歡樂海岸椰林沙灘
這一屆燈會有十大特色景區,有生肖主題彩燈「金豬鬧新春」、甜蜜夢幻的「糖果城」、年味兒十足的「財神」、知名IP「會說話的湯姆貓」、「故宮」等正版授權形象也首次以花燈形式亮相燈會。
除了賞燈,現場還有美食、親子沙灘、VR互動游戲哦。
深圳錦綉中華、觀瀾湖生態體育園也可以賞燈,散巧而且深圳每晚還有燈光秀呢。
2.賞梅花
天氣越冷梅花開的越盛,深圳福田梅園、馬巒山梅園、中心公園等地都可以賞梅花。其中梅園的梅花是最出名的,現在應該都開了吧。
3.蓮花山桃花
今年蓮花山公園的桃花開得挺早,才一月初就已經開了,經常會遇見穿漢服的小姐姐哦。
4.摘草莓
草莓的採摘期其實還挺久的,從每年12月份到次年的3、4月份都可以,不過呢1、2月份會比較火一點,大多數草莓園都是在這期間開放。
二月份
1.迎春花市
北方有廟會,南方有花市,深圳人春節前喜歡逛逛花市,深圳各個區都有花市。今年還在會展中心設,一個大型的市級的中心花市,時間是2019年1月31日至2月4日,每天從白天開到晚上哦。
和家人去買點花裝飾一下屋子吧~
2.春節花展
每年春節期間,人民公園月季花展、園博園茶花展都會如期舉辦。今年在寶安區燕羅街道燕山大道寓樂園還將舉辦蘭花展。
3.錦綉中華廟會
如果想感受年味兒,去錦綉中華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這里會舉辦春節大廟會,醒獅表演、川劇變臉、年畫剪紙、自貢花燈發等等。今年春節廟會時間:2019年1月13日-2月19日
4.寺廟祈福
春節、元宵節和家人一起去寺廟祈福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弘法寺是深圳香火比較旺盛的寺廟之一,燒完香後海可以順便逛一逛仙湖。
地址:深圳市羅湖區蓮塘仙湖路160號仙湖植物園內
三月份
1.聚龍山公園櫻花
地址:深圳市坪山區青松路聚龍山公園
3月正是櫻花紛飛的時候,聚龍山公園里有一個櫻花谷,去的朋友們要記得自備水和干糧哦,因為那裡沒什麼店鋪。大鵬美麗鄉村、觀瀾湖生態體育公園也有櫻花可以賞。
2.深圳時裝周
深圳時裝周每年3月舉辦,目前已舉辦過四屆了,時尚潮服、精彩走秀,想Get潮流的小夥伴可不要錯過。地點:每年的地點不一樣,今年在歡樂海岸
四月份
1.公園踏青
四月春意黯然,是特別適合出遊、賞花踏青的季節。在馬巒山幽谷賞瀑布,去塘朗山郊野公園看禾雀花,到蓮花山公園放風箏、筆架山公園野餐、東湖公園騎行。
2.梧桐山毛棉杜鵑花會
杜鵑花的花期主要在清明節前後,梧桐扮掘塌山的杜鵑花品種繁多,開放之時將整座山映得非常絢麗。
地址:深圳市羅湖區梧桐山村梧桐山
五月份
1.採摘游
進入五月,各種應季水果也相繼成熟,楊梅、火龍果、荔枝、龍眼、楊桃等等可以在周末的閑暇時光,來一場親近大自然的鄉村採摘游。
2.鳳凰花
鳳凰廳圓花就是鳳凰木的花,5月的深圳,很多地方都能欣賞到滿樹如火,富麗堂皇,被譽為世上色彩最艷麗的樹木之一。
去處:華僑城生態廣場、錦綉中華民俗文化村、東湖公園、蓮花山公園、農林路、觀瀾河等
六月份
1.洪湖公園荷花
6月的深圳最不可錯過的一件事,一定是去洪湖公園賞荷花,滿池的荷花盛開,幸運的話還能看到並蒂蓮哦。
地址:深圳市羅湖區文錦北路2023號
2.摘荔枝
有一句話說的是,「世界荔枝在中國,中國荔枝在深圳,深圳荔枝在南山」,正宗的南山荔枝,一般在6月中旬就會上市,深圳有很多荔枝園,西麗果場那邊的荔枝比較出名。
七月份、八月份
1.水上樂園狂歡
炙熱的夏天,哪能少得了戲水呢。深圳歡樂谷瑪雅水公園、觀瀾山水田園水上樂園、東部華僑城大峽谷水公園,都是深圳人氣比較旺的水上樂園。
2.陽光沙灘
陽光、沙灘、海浪、冰飲、比基尼吹著怡人的海風躺在沙灘上盡情享受。
去處:大小梅沙、較尾場、東西涌、桔釣沙、金沙灣、背仔角、玫瑰海岸,等等
3.錦綉中華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在錦綉中華每年夏天都會舉辦潑水節,現場還會有酷炫的舞台燈光與動感音樂,去體驗一下也是不錯的。
4.大梅沙
夏天不能不提大梅沙,深圳最大的免費海濱浴場,看海游泳,享受亞熱帶海濱風光,;可以說非常愜意了;不過受台風「山竹」影響,大梅沙目前處於閉園狀態。
有新消息出來:鹽田區正在研究2019年5月先行開放部分區域,
地址:深圳市鹽田區鹽葵路大梅沙段148號
5.圓山風景區
圓山植被基本保留原生態,蟲鳴鳥叫,溪流潺潺,很適合夏天避暑遊玩。裡面還有農庄可以野炊吃農家菜,還可以摘水果、玩項目,也有一個水上樂園哦。
地址:深圳市橫崗大康村公園路
門票:15元
6.馬巒山瀑布
都說馬巒山有深圳最大最美的瀑布群,也許相對游覽過,國內其他大瀑布的來說不過爾爾,但山林植被濃郁,野花遍地,使此地更顯靜謐,這是在繁華都市中難得的,夏天去,很清涼。
地址:深圳市坪山區碧嶺社區
7.深圳動漫節
每年7月份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很多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每天會有專場比賽,還有一些咖位比較大的嘉賓也會來。
九月份
1.光明農場
深圳的9月,還是熱火朝天!這時候去光明農場玩玩吧。這里有全國最大的滑草場地,可以體驗無拘無束的滑草樂趣,還可以自己親手擠牛奶、採摘水果蔬菜哦。
地址:位於深圳西北部,屬於光明區
2.蓮花山賞月
9月份還有一個傳統節日:中秋節,蓮花山是深圳賞月佳地,可選擇去山頂觀賞,或直接在風箏廣場。距離近,交通也方便,在這里還能看到深圳美麗的夜景,還能看到市民中心的燈光秀呢。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紅荔路6030號
十月份
1.爬山
十月是登高的好季節,邀上三五好友,去征服一些海拔較高的山峰,去看山頂上最美麗的風景,去體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激懷。
去處:梧桐山、七娘山、羊台山、梅沙尖、排牙山、鳳凰山、鵝公髻、馬巒山等
2.騎行
秋高氣爽,騎上小單車去看山看海看風景。羅湖綠道5號線是深圳顏值較高的綠道,從東湖公園起,沿著深圳水庫,一直可以抵達梧桐山,一路山水相依。
3.深圳國際電玩節
每年10月份舉辦,不僅僅有cosplay、精彩賽事,還可以體驗到各種互動性極強的游戲,還可以試玩新游戲。
十一月份
1.蓮花山_杜鵑
11月的北方開始飄雪,11月的深圳溫度剛剛好,不會太冷也不會太熱,蓮花山_杜鵑每年這個時候盛開,每年都會舉辦_杜鵑展。另外,蓮花山草地音樂節也是在11月份舉行哦。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紅荔路6030號
2.東湖公園菊花
菊花也是深圳11月份的主角,東湖公園菊花久負盛名,花展期間很熱鬧,各種種類的菊花絕對讓你大開眼界。
地址:深圳市羅湖區愛國路4006號
3.高交會
有著「中國科技第一展」之稱,你可以感受行業最新發展趨勢,還可以現場參與互動,體驗當下最新的高科技。
十二月份
1.深圳灣觀鳥
去深圳灣看大片飛回來的冬候鳥吧,深圳灣公園可以說是全市最知名的觀鳥地,常有大群鳥類列隊飛行,很適合近距離觀賞和拍照。在觀鳥季,這里每周末還會舉辦免費的觀鳥活動哦。
2.泡溫泉
天氣漸漸涼起來,溫泉又可以泡起來了,深圳東部華僑城、觀瀾山水田園有溫泉哦。
3.參加各種活動
年底了,各種活動也扎堆來了。深圳公園文化季、深圳灣草地音樂會草莓音樂節、創意十二月、WTA網球公開賽...
❷ 如何上山采野生蘭花
上山采野生蘭花秘訣是多去陰涼的地方,蘭花非常喜歡陰,多生長在背陽光一面的山裡,也就是山的陰面。
蘭花主要集中在樹林里、水邊或者高草叢中,少數也可以生長在山頂,在採集野生蘭花之前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備工作,主要包括對於野生蘭花的資源調查、工作器械以及采後栽培場所的准備絕族等等,採集的時候,若土壤松軟,可以雙手從下方拔起,但是不可以傷害到根部,因為蘭花根系分布比較廣,最好用小鐮刀挖松四周的土壤。
(2)七娘山蘭花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栽前護養:並念弊剛採集或買回的野生蘭要及時放置陰涼處解開,避免發熱燒壞。若暫時不栽植於盆,可鋪平放在地皮上,用濕沙和潮土臨時掩埋根部,見干時可適當在葉面上噴水。
2、除雜消毒。修剪掉假鱗莖上的植物、腐爛的空根以及染有病蟲害的葉片,用清水洗凈,晾乾後再用0.2%的高錳酸鉀,淋灑全草,待晾乾後栽種。
3、盆土配製高悔:盆土以山基土、竹根泥、山紅土、山坳灰黑表土為好,也可少量摻一些河沙混合使用。如能經過蒸氣、日光曝曬消毒更好。
❸ 如何上山采野生蘭花
上山采野生來蘭花秘訣是多去自陰涼的地方,蘭花非常喜歡陰,多生長在背陽光一面的山裡,也就是山的陰面。
蘭花主要集中在樹林里、水邊或者高草叢中,少數也可以生長在山頂,在採集野生蘭花之前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備工作,主要包括對於野生蘭花的資源調查、工作器械以及采後栽培場所的准備等等,採集的時候,若土壤松軟,可以雙手從下方拔起,但是不可以傷害到根部,因為蘭花根系分布比較廣,最好用小鐮刀挖松四周的土壤。
(3)七娘山蘭花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栽前護養:剛採集或買回的野生蘭要及時放置陰涼處解開,避免發熱燒壞。若暫時不栽植於盆,可鋪平放在地皮上,用濕沙和潮土臨時掩埋根部,見干時可適當在葉面上噴水。
2、除雜消毒。修剪掉假鱗莖上的植物、腐爛的空根以及染有病蟲害的葉片,用清水洗凈,晾乾後再用0.2%的高錳酸鉀,淋灑全草,待晾乾後栽種。
3、盆土配製:盆土以山基土、竹根泥、山紅土、山坳灰黑表土為好,也可少量摻一些河沙混合使用。如能經過蒸氣、日光曝曬消毒更好。
❹ 深圳的歷史
深圳市歷史文化簡述
深圳擁有約150處的先秦文化遺址,證明已有6000多年的社會發展史、約3000-2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史,有屋背嶺商時期墓葬群的發掘成為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深圳有1670多年的城市發展史、600多年的南頭古城和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鵬古城的城堡史。深圳擁有1324處古建築,有清代各時期的近200座雄冠贛閩粵三省的龍崗城堡式客家圍和許多廣府式村落及民居,有成為中國近代史縮影的被已故國家主席楊尚昆稱為「天下第一鎮」的「一街兩制」的中英街。還有1839年的九龍海戰等8次戰斗以全勝戰績拉開了鴉片戰爭的序幕,有孫中山領導的1900年三洲田起義打響了資產階級武裝革命的第-槍,有東江縱隊在抗日戰爭中立下的不朽功勛,有改革開放的光輝歷程。自古以來的移民文化是深圳文化的特色和優勢。……這些豐富的內涵,已極大提升了深圳歷史文化的地位。
一、先秦時期
1983-1984年的第一次文物普查就發現了先秦文化遺址103處,2000年底結束的第二次全市文物普查又新發現54處,這在全國大、中城市內都極為罕見。而且在內涵方面(無論是新石器時代還是青銅時代)呈現出古越族土著文化的鮮明地方特色。此外,以咸頭嶺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以屋背嶺墓葬區為代表的商時期文化,以大梅沙遺址為代表的春秋時期文化,以疊石山遺址為代表的戰國晚期文化,在珠江三角洲乃至整個嶺南地區,都具有典型性即代表性,它們有的填補了嶺南考古編年的空白,有的被專家命名成考古學文化,有的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重要性和重大學術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1.新石器時代文化
考古資料表明,早在距今67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期,人類就已經在深圳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深圳境內發現和探明了近40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它們主要分布在海邊沙丘和較大河流兩旁的山崗上。
咸頭嶺遺址
察看原圖 發送到手機
位於大鵬鎮咸頭嶺村的海邊沙堤上。遺址面積13000平方米,文化層厚40-60厘米。1981年發現,1985年、1989年、1997年三次發掘1241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陶質生活用具,錛、斧、鑿、鏟、刀等磨製石器74件以及16件打制石器和98件天然工具。咸頭嶺遺址的文化面貌在珠江三角洲新石器時代中期沙丘文化遺址中具有代表性,從而被命名為"咸頭嶺文化",並在全國的同時代文化中也享有一席之地。
2.夏商周時期文化
我市考古工作者在深圳地區發現了60餘處此時期的文化遺址,數量較之新石器時代為多,而且各個區均有發現。遺址數量的增加和分布面積較廣,說明此時本地區人口增多,而且各處都有先民居住。全市第二次文物普查,在南山區的西麗鎮地區和寶安區的石岩鎮地區,共發現了34處文化遺址,且每個遺址的面積都在10000平方米以上。在不大的范圍內,遺址如此密集而且面積較大,正是族群數量增多及每一個族群人口增長較快的證明。
屋背嶺商時期墓葬區
位於南山西麗屋背嶺村屋背嶺山頂。1999年發現。2001年4月發掘,發掘面積1400平方米,共發現商時期墓葬94座,皆為豎穴土坑墓。隨葬品以陶器為大宗。墓葬約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早期,二、三期從商中期至西周早期。該墓葬區的二、三期材料,填補了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區考古編年的空白,為中國商時期邊疆考古作出了貢獻,並被評為"2001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大梅沙2區春秋時期墓葬
位於鹽田區大梅沙海邊沙提上。發掘面積2405平方米,發現了10座墓葬。共出土隨葬品39件,其中有11件青銅器(在6座墓中出土,為劍、矛、鉞等)、21件陶器(瓮、罐、盤、缽、杯、豆等)、7件石器(斧、錛等)。該遺址在當時是廣東發掘面積最大的沙丘遺址,發現的墓葬和青銅器數量在廣東沙丘遺址中也是空前的,並填補了廣東考古編年的空白,為研究此時期的社會狀況及古越族民俗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察看原圖 發送到手機
疊石山戰國晚期遺址
位於南山西麗茶光村南面。遺址面積30000平方米。揭露面積330平方米,出土8000多片陶片,另有石錛等石器5件,鍤等青銅器2件。該遺址的發現和發掘,在當時填補了廣東考古編年的空白,提供了夔紋陶在廣東地區存在的下限時間,更重要的是出土4件鐵斧,為廣東地區早期鐵器的使用及來源等問題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二、秦漢至隋唐時期
深圳的歷史在此時期有三大變化:一是至少從西漢中期開始,文化面貌已從土著文化變為與中原趨於一致,二是城市的建立和發展。據文獻記載,東晉咸和六年(331年),東官郡郡治和寶安縣縣治同設於今南山區南頭一帶,深圳的城市歷史迄今已有1671年。這兩大變化使深圳的經濟與社會步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三是唐代建立了屯門鎮,駐軍2000,從此確立了古代深圳成為廣東地區軍事重鎮的地位。另外,在南山區南頭古城附近及與之緊鄰的寶安區西鄉一帶,發現和清理了12座漢墓、22座東晉墓、88座南朝墓,它們是深圳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佐證。
第一次移民高潮漢代墓葬
第一次移民高潮
《史記·秦始皇本記》載,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平定嶺南,《資治通鑒》卷七曰"以謫徙民五十萬人戍五嶺,與越雜處"。後來秦王朝又給了南海郡(當時深圳歸屬南海郡)15000個未婚的女子。這是嶺南歷史上第一次移民高潮,民族交融和文化交流的情況,可從南越王墓得到充分體現。
漢代墓葬
在南山區南頭古城附近及與之緊鄰的寶安區西鄉一帶發現的12座漢墓,其形制與中原墓葬形制完全一樣。出土的罐、鼎、壺、碗、盆、杯、尊、熏、燈、灶、案、井等,其組合和形制也與中原相同。其中,在東漢墓中出有"熹平四年"(175年)紀年磚、人面印紋磚(類似漢畫像石中用於驅邪的蹶張圖)和乘法口訣磚,而乘法口訣磚為全國漢墓中首次發現,這對研究中國數學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東官郡城的遺跡---濠溝東晉墓葬、第二次移民高潮
東官郡城的遺跡---濠溝
完成於崇禎十二年(1639年)張二果著的《東莞縣志·建制沿革》載:"晉成帝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分南海(為四郡)立東官郡,治寶安(在東官場北,即城子崗,今為東莞守御千戶所)。"可知,東官郡包括了今廣東的東北和東南的廣大地區,其郡治和寶安縣的縣治同設在今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古城一帶。所以迄今有明確記載的深圳城市歷史已有1671年。
在古城南門外廣場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有幸發現了東晉時期的濠溝。在濠溝的5-7層出土了不少魏晉時期的文物。按上述引文中東官郡治的方位,此濠溝可能為東晉古城的護城濠。誠此,只要基本摸清濠溝的走向,就可確定東官郡城的方位;若只是給水或排水溝,從其長、寬和深度推測,也應與東官郡城有關。
東晉墓葬、第二次移民高潮
在南頭古城附近和寶安區西鄉清理了22座東晉墓。西鄉鐵仔山古墓地中出土了3座東晉紀年墓,分別是晉元帝司馬睿的"大興二年"(319年)、"大興四年"(321年)和晉明帝司馬紹的"太寧二年"(324年)。皆在晉成帝司馬衍咸和六年即公元331年之前。紀年的內容為"大興二年六月"、"大興四年辛巳歲宜封侯"、"太寧二年歲甲申宜子孫"等。須指出的是,西晉永嘉年間(307-313年)發生了所謂的"五胡亂華"後,大量漢民南遷,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二次移民高潮,史籍雖然沒有移民深圳的記載,但是,基於迄今深圳還未發現西晉墓,而從東晉初年其墓的形制及出土的陶瓷器、鐵器、銅鏡及裝飾品等又都與中原同步這兩點來看,應不排除此時不少北方移民進入深圳的可能性。這22座墓葬至少表明,深圳南頭一帶在公元331年前後人口增長較快,經濟、文化也有相當的發展,此為深圳地區曾一度能夠成為粵東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和軍事重鎮的根本原因。
南朝墓葬唐代屯門鎮宋代墓葬、塔和窖藏銅錢
南朝墓葬
在南頭古城附近及寶安區西鄉一帶清理了88座南朝墓。
唐代屯門鎮
為防海盜侵擾,保護來往商船,於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新設置-個軍事衛戌區--屯門鎮。明崇禎<<廣東通志·外志載>>:「按東莞南頭城,古之屯門鎮」,說明屯門鎮設在今南山區南頭古城,駐軍人數為2000名,直屬嶺南節度使。屯門鎮不僅是嶺南地區的軍事重鎮,而且在我國東南沿海-帶也具有重要的軍事作用。
宋代墓葬
發現較多,共清理了13座。墓葬形制可分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和瓦室墓(即長方形豎穴土坑內用瓦片疊砌墓壙)兩種。
深圳目前地面上發現的最早的建築有:
--南宋黃默堂居士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福田區蓮花山西北坡,建於南宋淳佑八年(1248年)。祭台為石作須彌座,墓碑嵌於六邊形墓塔(上部己毀)的正面,碑上刻"默堂黃居士塔。……"其須彌座和單層墓塔的形制有唐代遣風,而-般民間居士使用墓塔這樣的葬制,目前在全國其他地方似無第二例,在嶺南地區更為僅見。
--南宋龍津石塔(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寶安區沙井鎮沙四村建於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石塔為紅砂岩雕成。葫蘆形塔頂。正方形塔身,塔身正面和左、右兩側各有-個佛龕。正方形須彌座四角浮雕竹節角柱。
窖藏銅錢
先後發現了10餘處,其中最大的-宗是1995年10月在寶安區松崗鎮沙埔尾村發現的4000公斤窖藏銅錢,其中最早的是秦半兩.漢五銖,絕大部分為兩宋錢幣。
第三次移民高潮
兩宋尤其是南宋時期,深圳地區迎來了第三次移民高潮。連年的戰爭正是大量北方移民進入深圳的根本原因。前述的黃墨堂就是南宋初從東莞遷入,是今福田區黃姓大族的-世祖。還有寶安區沙井鎮陳氏是北宋時從江西廬陵遷入,等等。大量移民首先進入的是深圳西部地區,因為這里是深圳最早發展起來的地區,他們又為深圳的的進-步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個地區又是以廣府文化為主,是他們遷入該地區後與當地文化相融合的結果。
三、明清時期
這是深圳歷史上最重要的時期。深圳軍民在抗擊倭寇、葡萄牙殖民主義、英國殖民主義的斗爭中,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這時期的地上文物古跡保留甚多,第二次文物普查共發現古建築1324處(有的-處是-個村莊),其中99%屬於這一時期。主要種類有城址、民居、祠堂、廟宇、碑坊、塔閣、私塾(書院)、橋梁、古井等。它們中最重要的是明洪武年間建立的東莞千戶守御所城和大鵬千戶守御所城,即南頭古城和大鵬古城。民居大致可分為客家式、廣府式、廣府客家混合式及中西合璧式等,它們烙下了來源於不同地方的移民所帶來的本土文化特色以及各文化之間的交融、變遷的歷史印記,為研究深圳自古以來的移民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南頭古城和大鵬古城
南頭古城(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的南頭古城即東莞守御千戶所,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兩個千戶所駐軍總數達2200人。前述東晉東官郡郡治就在這里,東官郡的寶安縣縣治也設在這里。隋開皇九年(589年)廢東官郡,寶安縣改屬南海郡,縣治仍在這里。唐至德二年(757年)寶安縣改名為東莞縣,縣治從南頭遷至沖(今東莞),但前述的屯門鎮署也設在這里。從唐一直到明清,曾多次改制。南頭古城是深圳城市歷史的見證。
現古城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城垣范圍東西長為680米,南北寬為500米。城牆用黃泥沙土夯築,內外包磚。現除北城牆尚存一段高低不等、斷斷續續的城牆遺跡外,余皆已無存。1997年找到了北門,南城門也保存完好。城內道路有六縱三橫共有九條,俗稱「南頭九街」。城內尚保存部分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建築,如紀念文天祥的信國公文氏祠、東莞會館、報德祠、育嬰堂等,還有39處明清時期具有嶺南及南洋建築風格的民居。
1983—1985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了位於南頭古城內的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南頭古城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待公布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南山區委.區政府投入1個億整治南門廣場,整治規劃己通過論證,目前考古和拆遷工作尚未結束。
大鵬古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今龍崗區大鵬鎮鵬城村。為防禦海盜、倭寇侵擾,洪武二十七年,大鵬所城開築。清初改「大鵬守御千戶所城」為「大鵬所防守營」,官兵500名。康熙四十年(1704年)改「大鵬所防守營」為「大鵬水師營」,兵員增931名,這時大鵬水師營已是一個管轄珠江外洋東部海路的海防軍事機構。在海上要塞設立九營汛:東涌口、水陸塘、大嶼山、紅香爐、鹽田、關湖塘、老大鵬、上沙塘、下沙塘,與南頭的新安營遙相呼應。道光十九年(1939年)將大鵬改營為協。大鵬守御千戶所在抗擊倭寇和英殖民主義的入侵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功勛卓著的英雄城堡。
城內有3條主要街道,分別為東門街、南門街、正街(西門至南門街相交)。現明清時代城內建築縣丞署、關帝廟、趙公祠、晏公廟等基址尚存。東、南二城門仍保留明代原樣,北門清末已廢塌。城內還有建於清嘉慶、道光年間的「振威將軍第」,即廣東水師提督賴恩爵府第、福建水師提督劉起龍「將軍第」等,規模宏大,還有許多清代民居也保存完整。
1983年和1984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將大鵬城東、南兩城門及賴恩爵「振威將軍第」、劉起龍「將軍第」分別列入深圳市第一、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大鵬古城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0月成立了大鵬古城博物館,負責大鵬古城及其周圍文物的保護和管理工作。2001年6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代抗擊倭寇和葡萄牙殖民者的斗爭
抗擊倭寇的斗爭
明初就有倭寇騷擾。明永樂(1403——1424年)以後,倭寇在中國沿海燒殺擄掠逐漸猖獗,並從東海移至南海一帶。正德五年(1510年),明王朝派在東莞、大鵬兩守御千戶所之上設立了「備倭總兵府」,府署設在東莞守御千戶所即今南頭古城內。後「參將署」改為「南頭寨」,駐地在今南頭半島的尖端處,下轄東至惠州碣石寨,中至香港地區,西至中山地區,衛戍著今整個深圳地區和沿珠江口,擁有大小戰船50至100多艘,兵員1000至2000多人。隆慶元年(1567年)倭寇與海盜曾一度勾結攻入東莞守御千戶所城,千戶李茂材奮力抗擊,追擊倭寇至雷州港,因無援而戰死疆場。隆慶五年(1571年)倭寇圍攻大鵬守御千戶所城,在萬分危急中,舍人康壽柏挺身而出,率領軍民浴血奮戰40餘天,迫使倭寇狼狽逃竄,寫下了抗倭斗爭史上光榮一頁。
抗擊葡萄牙殖民者的斗爭
正德九年(1514年),葡萄牙殖民主義者的頭目阿爾瓦雷斯率艦船搶占東莞縣的「屯門海澳」,即今深圳南山區的後海灣、蛇口、內伶仃島和香港青衣一帶,並在這里修築堡壘、搭建營寨、劫掠財物,甚至刻石立碑,以示永久占據。這是西方殖民主義者強佔中國領土的嘗試和前奏。
正德十六年(1521)八月底,廣東按察副使汪鋐親赴東莞守御千戶所城(今南頭城),組織起一支四千餘軍民和五十餘艘船隻的反侵略隊伍,從陸地和海上英勇討伐占據「屯門海澳」的葡萄牙侵略者。汪鋐率領深圳軍民取得了「屯門海戰」大捷,收復了被葡萄牙殖民主義者占據七年的失地,顯示出深圳軍民捍衛祖國領土完整的英雄氣概,揭開了中國人民反擊西方殖民侵略的序幕。
深圳人民為紀念護國有功的汪鋐以及在隆慶六年(1572年)為民請命恢復新安縣有功的廣東按察副使劉穩,於萬曆元年(1573年)在南頭城關口村修建了「汪劉二公祠」,現僅存後殿和前殿牆基。這是反抗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歷史見證,1998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初的移民高潮及移民文化
深圳的移民文化,主要由西部的廣府文化和東部的客家文化組成。清代原新安縣居民主要是廣府人,廣府文化成了強勢文化,1958年人民公社化後,將原屬惠陽縣(清代以前為歸善縣)的龍崗、橫崗、坪山、坪地、坑梓等客家地區劃歸寶安縣,構成今深圳龍崗區,從此客家文化與廣府文化可謂「平分秋色」,共同成為深圳歷史文化或移民文化的底蘊。現存的廣府民居、客家民居和其它式樣的民居,是深圳移民文化的重要標志,是深圳明清以來經濟和文化發展的歷史見證,是一部磚石壘築和泥土夯築起來的史書,是研究社會歷史和民情風俗的活化石。
第四次移民高潮、「遷界」與「復界」
清初形成深圳的第四次移民高潮,它源於沿海地區的「遷界」與「復界」事件。清世祖順治初年統一全國後,鄭成功一直在閩、粵沿海進行「反清復明」活動。為切斷大陸沿海人民對鄭成功的支援,順治十三年(1656年)朝廷就頒布了「禁海令」,嚴禁江、浙、閩、粵等地沿海商、漁民出海。隨著鄭成功抗清的不斷失敗,自清康熙八年(1669年)廣東新安等縣開始「展界」,允許原沿海居民遷回原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全面復界,除原居民回遷外,有些粵東地區的客家人也開始遷入。雍正五年(1727年),由於官府招募政策的落實,各地農民特別是客家人,主要是從粵東興梅地區,還有潮州以及江西、福建等地舉家遷來。移民高潮延至乾、嘉時期,今龍崗地區的客家大圍屋便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掀起今深圳東部恢復和發展生產的歷史新高潮。
龍崗客家圍
龍崗客家圍的建築形式可謂集各地客家之大成,主要是粵東地區的圍龍屋與四角樓的結合,並特別強化了城堡的防禦功能,故我們可稱之為「城堡式圍樓」。它的主要特徵是前有月池(半圓形池塘)和禾坪(曬谷場),圍樓前開有-大門、兩小門,大門兩側為二層的倒座,其後是長條形的前天街,中軸線上置上、中、下「三堂」為宗祠,「三堂」兩側附兩橫或四橫屋,其後為長條形的後天街和後圍樓(原型為半月形圍龍屋),-圈圍樓的四角建有碉樓即角樓,有的在後圍樓中間還建有高大的望樓(龍廳頂),有的四周圍樓屋頂連成通道,稱「四角走馬樓」,而其內部給、排水設施齊全。這種帶月池、禾坪、圍屋、碉樓且宗祠與住宅合一的城堡式客家圍樓,給人以氣勢雄偉、森嚴壁壘的感覺。客家圍強調「天圓地方」、「陰陽合一」及與自然和諧,講究風水和龍脈的走向。這是在農業社會中血緣聚族而居,不斷遷徙移動,在和自然與社會斗爭中滾動發展的產物。其建築技術和形式,屋內的堂聯、壁畫.灰塑和雕刻等,保存著以反映儒家思想為主的豐富的中原傳統文化,是研究民族傳統文化和客家社會歷史與民俗風情的寶庫,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是深圳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龍崗地區現存較大型的客家城堡式圍樓有100多座。令人矚目的是,佔地面積達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近15000平方米,號稱「九廳十八井,十閣走馬樓」(八碉樓二望樓)的龍崗羅氏鶴湖新居,以及同等規模的坪山曾氏大萬世居(兩處均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待公布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分別建於嘉慶和乾隆年間,可稱為贛、閩、粵客家圍之冠,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
廣府式民居
今深圳的西部是廣府民系的聚居地。典型的廣府圍村,民居多用青磚壘築,其前無月池和禾坪,四角無角樓,宗祠偏在一隅或建在圍外,圍牆內是以巷道隔為若干 橫排,每一橫排又分成若干單元。每一單元一般為二進一天井布局,罩式大門,天井的一側或兩側有廊房(作廚房、廁所),正房一般為三開間的一層或二層,底層明間一般一隔為二,前為客堂,後為卧室或供祖神。
何氏「元勛舊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羅湖區筍崗村,始建於明初,為嶺南名賢何真的舊居,是深圳現存最古老的廣府寨堡式圍村的典型建築。
廣府、客家混合式民居
所謂廣府與客家混合式民居,有兩種形式:
其一,是以廣府式民居為主,吸收客家式民居的某些因素。如南山區西麗塘朗村老圍,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現存建築為清代重建。其圍牆內有六條橫巷與進門樓後的縱巷交叉,多為一間一套或二間一套單元式民居,船形式屋脊,且鄭氏宗祠在西北角,不在中軸線上,這是廣府式民居的重要特徵。但圍前又有禾坪和大月池,顯然是客家民居的配套設施。
其二,是以客家式的圍樓或圍屋為主,吸收了廣府民居的某些因素。它主要表現為典型的客家圍屋內,住房卻由傳統圍龍屋的通廊式單間,變為廣府式單元套房,即為一天井、兩廊、一廳、兩房的組合,增添了舒適性與私密性。龍崗於乾嘉以後建築的圍樓,許多都屬於這種情況。
中西合璧式民居
現存最早的是位於寶安區沙井鎮新二村建於道光四年(1824年)的康楊二聖廟,其琉璃屋脊雕飾西式建築和人物。-般所謂中西合璧式,往往是廣府或客家民居的格局,而外觀形式和裝飾是西式的,真可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表現。集客家、廣府和西洋建築特點於一身,是不同民系和不同國家建築文化的融合,獨具匠心,充分體現出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綜上所述,從深圳的各式民居,可見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生動而具體地反映出深圳移民文化的特色,以及頗為深厚的深圳歷史文化的源流。可以說深圳是研究在國內外久負盛名的客家民系和廣府民系的歷史文化、民情風俗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典型地區,其影響播及港澳地區和東南亞與世界各國,無疑具有不可磨滅的重要歷史地位。
四、近代深圳和今日深圳
深圳是-座英雄的城市。除上述在反擊倭寇和葡萄牙殖民者的斗爭中曾作出的巨大貢獻外,深圳近代史上又發生了兩件大事,並都對中國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第-件是1839年的九龍海戰拉開了鴉片戰爭的序幕;第二件是1900年孫中山領導和發動的三洲田武裝起義,打響了資產階級革命從改良主義真正走上了武裝革命的第-槍。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在其領導下的寶安縣農民運動和工人運動開展得轟轟烈烈,尤其是東江縱隊在廣東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卓越功勛。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的地位、作用和貢獻是人所共知的,她在中國的當代史上又寫下了值得驕傲的光輝篇章。
九龍海戰拉開了鴉片戰爭的序幕
九龍海戰拉開了鴉片戰爭的序幕
鴉片戰爭並非一開始就是失敗的,頑強不屈的中國軍民,曾有一段抗英斗爭勝利的光榮歷史。道光十九年(1839年)7月7日「尖沙村中有民人林維喜,被夷人酒醉行凶,棍毆斃命」(?林則徐使粵兩廣奏稿?第107頁), 林則徐於8月15日下令義律交出兇手,義律則違抗拒交,於是林則徐遵照嘉慶十三年之例,採取了不準他們逗留澳門,斷絕柴米食物等措施。9月4日中午12點,義律率「路易沙」號(裝備10門迴旋炮和4門三磅長統炮).巡洋艦「珍珠號」(裝備6門6磅炮)等5艘艦船,以「求為買食」為名接近我方,下午2點30分下令開炮轟擊我水師船,正在巡洋的大鵬營守將賴恩爵受到出其不意的攻擊後,隨即指揮水師船和九龍炮台開炮反擊,不久英軍「就近掩埋者已有十七具」,「疊見夷屍隨潮漂淌」,「此外夷人受傷者尤不勝計」,下午6點30分英船逃回了尖沙咀,九龍海戰以我方的大勝而告終。此戰意義重大:這是鴉片戰爭的起點,「-般地說來,中英第-次鴉片戰爭是從這次海戰開始的」。這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系列反侵略戰爭中的第-仗,充分體現了中國人不畏強暴的英雄氣概。
由於賴恩爵英勇善戰,道光皇帝賜賴恩爵「呼爾察圖巴圖魯」(勇士)稱號,晉升副將(從二品)。1843年任廣東水師提督、正一品,封「振威將軍」。現大鵬城內有御題「振威將軍第」的賴恩爵將軍府仍保存十分完好。
九龍海戰後的兩個月即11月3日,發生了穿鼻洋(位於虎門外30里)之戰。同-天(或後-天),又在尖沙嘴洋面發生了官涌之戰(至11月13日,10天內共打了6仗)。這7仗中除11月11日由我方主動開炮襲擊外,余都為英軍挑起,並以其失敗而告終。
「天下第一鎮」——中英街的歷史變遷
中英街及界碑是中國貧困落後,清王朝腐朽沒落和帝國主義瘋狂侵略中國的歷史見證;是中國革命勝利和改革開放,香港回歸祖國,實行「一國兩制」和「一街兩制」,以及中國邁向社會主義繁榮富強的歷史見證;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內含的中英街,是中國乃至世界僅見的歷史文化奇觀,有獨特的意義。正因如此,1992年1月24日,已故國家主席楊尚昆蒞臨沙頭角中英街視察時,興致勃勃地用英語說:「The most famous town in the world」(天下第一鎮)。中英街界碑已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英街歷史博物館成為廣東省和深圳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孫中山領導的三洲田庚子首義
孫中山領導的三洲田庚子首義
孫中山、鄭士良等人,在1895年廣州起義失敗後,便策劃新的反清武裝起義。經聯絡准備,1900年4月,決定選擇三洲田作為起義地點,不久便開始招兵買馬,以義合小鋪為據點,僅4個月時間,便發展到六、七百人,成為起義的主力軍。清光緒庚子二十六年農歷潤八月十三日(1900年10月6日),義軍在今深圳鹽田區的三洲田舉行祭旗起義,把矛頭直指封建腐朽的清王朝。以黃福為元帥,鄭士良、何松為參謀,黃耀庭、廖慶發、林海山為先鋒,分兩路出發。東路從馬巒村、金龜洞出禾崗,打新圩,直撲鎮隆,在佛子坳伏擊清軍大捷;西路從橫崗出沙灣攻打蘭花廟,大獲全勝,進一步攻打深圳、南頭受阻。東路義軍在永湖、崩岡圩連戰皆捷,勢如破竹,22日乘勝進入三多祝,在白沙扎營,隊伍迅速發展到二萬人,其中不少是富有革命傳統的當地客家人,聲勢浩大。後因形勢急劇變化,原擬突擊至廈門時獲得接濟的計劃無法實現,後援不繼,陷入困境,孫中山電令鄭士良「可自決進止」,義軍不得不解散,剩下千餘洋槍手分
❺ 如何區分野生珍貴蘭花與普通蘭花
1、外觀不同
野生蘭的葉片大多沒有蘭園的漂亮,專業蘭園可以控制溫度與濕度,加上定期噴灑葉面肥料等,所以葉片賣相會很好;而野生蘭則可能會有一些瑕疵。
野生珍貴蘭花:
2、根須不同
野生蘭多為橫根,這是因為它們在野外的腐殖層中汲取養分而生成的;普通蘭花蘭根則是順著盆的豎根。
3、價值不同
野生蘭因生長地海撥不一、土壤不同、氣候差異而有多種變化。很難發現一模一樣的蘭花,這就是野生蘭花的獨一性,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普通蘭花只能算是一種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