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澱詩情語

荷花澱詩情語

發布時間: 2024-07-08 05:30:05

『壹』 《荷花淀》是怎樣的意境

追求意境之美是孫犁散文的一個突出特色。

孫犁非常強調散文作家的時代責任感,認為散文創作應當熱切參與和推動現實生活前進。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帶有濃郁生活氣息的美好境界。他的前期散文,如《織席記》、《采蒲台的葦》、《服裝的故事》等,就是現實生活的美好意境的提煉和反映。對孫犁來說,冀中平原上的一片荷花,一根蘆葦都深深地浸潤著作者的情愫。《采蒲台的葦》寫的是白洋淀人民同敵人一次斗爭的故事,它把葦的「骨性」和人民的斗爭性緊密地融合在一起。白洋淀里是水養活了葦草,人們依靠葦生活。這里到處是葦,人和葦結合的是那麼緊。人好像寄生在葦里的鳥兒,整天不停地在葦里穿來穿去。「我漸漸知道,葦也因為性質的軟硬、堅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其中,大白皮和大頭栽因為色白、高大,多用來織小花邊的炕席;正草因為有骨性,則多用來鋪房、填房鹼。」因此,「在戰爭的炮聲還不斷傳來,人民的創傷並沒有完全平復時候。關於葦塘,就不只是一種風景,它充滿火葯的氣息,和無數英雄的血液的記憶。如果單純是葦,如果單純是好看,那就不成為冀中的名勝。」經過作者的鋪排描寫,「采蒲台的葦」就有了不同尋常的意境。在《服裝的故事》中,作者記敘了一段他從延安到冀中途中的故事,他的任務是給女同志趕毛驢。「那些嬰兒們,裝在兩個荊條筐里,掛在母親們的兩邊。小毛驢一走一顛,母親們的身體一搖一擺,孩子們象雛燕一樣,從筐里探出頭來,呼喊著,玩鬧著,和母親們愛撫的聲音混在一起,震盪著漫長的歡樂的旅途。」在這種情景中趕路,雖有旅途的勞累,也自有悠然舒暢的樂趣。

孫犁還從對往事的回憶中勾畫出鄉村風俗的雋永意境。《度春荒》一文,在寫了家鄉父老鄉親挖野草度春荒的艱難情景之後,又寫下了充滿生趣的美好情景:「在春天,田野里跑著無數的孩子們,是為飢餓驅使,也為新的生機驅使,他們漫天漫野地跑著,尋視著,歡笑並打鬧,追趕和競爭」。「春風吹來,大地蘇醒,河水解凍,萬物孽生,土地是松軟的,把孩子們的腳埋進去,他們仍然快樂地跑著,並不感到跋涉。」 這位經歷過戰爭硝煙洗禮、經歷過人生大悲大喜的老人,以一種返樸歸真的深沉心境,把目光重新投向身邊那些平凡的事物,那些記憶深處偏僻的角落,凝神思索,並從中發現某種朴實而永恆的意蘊。他寫花、寫果、寫河、寫自己曾有過的書的夢與畫的夢,寫鋼筆的故事、牲口的故事、報紙的故事,寫晚秋的白蠟樹、故居的老屋,也寫自己的病期經歷、亡妻無比珍愛的一塊包袱皮。他曾這樣描寫身旁一株普普通通的白菜花心:
「……一過清明節,有些菜頭就會膨脹起來,俗話叫做菜懷胎。慢慢把菜幫剝掉,裡面就露出一株連在菜根上的嫩黃菜花,頂上已經布滿像一堆小米粒的花蕊。把根部鏟平,放在水盆里,安置在書案上,是我書房中的一種開春景觀。」「菜花,亭亭玉立,明麗自然,淡雅清凈。它沒有香味,因此也就沒有什麼異味。色彩單調,因此也就沒有斑駁。平常得很,就是這種黃色。但普天之下,除去菜花,再也見不到這種黃色了。」(《菜花》)

楊朔本質上是一個詩人。早期的鑽研古典詩詞、酷愛詩歌創作,是他個性和氣質最真實、最自然的流露與顯現。他自己曾悅過:「我該是個詩人!」但革命戰爭把他推向了小說和通訊。他在他創作的前三個階段里一直是交叉並進地寫作著這兩種文體,基本上抑制著他的「詩魂」。從《香山紅葉》等文章的創作開始,他才找到了自己詩情的噴吐口,一發而不可收地釀制了一篇篇貯滿詩意的散文,使作家和作品、為人和為文、氣質和風格得到了比較的一致,相對的統一,使他的創作躍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楊朔散文的突出貢獻,在於他創造了一種楊朔式的「詩體散文」。他第一次明確提出了「以詩為文」的藝術主張,這在散文寫作上是獨樹一幟的。他說:「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詩」;「我在寫每篇文章時,總是拿著當詩一樣寫,……常常在尋求詩的意境。」「動筆寫時,我也不以為自己是寫散文,就可以放肆筆墨,總要象詩那樣,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文字,然後寫成文章。」這不啻是他在散文藝術王國里的勇敢宣言!散文,歷來就是「直說」,所謂「直陳其事」,「直抒其情」,只是講究「情文並茂」而已;現代散文大家朱自清雖寫出了不少情境交融的佳作,相當注重煉意和錘句,開始使散又貯滿了詩意,但他並沒有提出明確的藝術主張,也沒有把這種傾詢貫徹於他的全部作品。楊朔則不同,他努力標新,大膽走自己的路,揭出了「以詩為文」的大旗,並以自己豐厚的藝術實踐證明了它的可行與成功——這正是他比他的前輩們高明、出新的地方。

楊朔散文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是其境界優美、詩意盎然。

他是造「境」的能手。場面、對話、景觀、氛圍,他只消精練的幾筆白描就能使意境全出,神情畢肖。如在《海市》中,他寫奇異的海上幻景,把個海市蜃樓寫得影影綽綽、飄飄緲緲,使人讀之大有仙風撲面之感;在《泰山極頂》中,他寫山是「眉目分明」,寫古松是顏色「濃得好象要流下來」,在他的筆下,天光山色,流水松濤,「整個山河都在歡騰著」;在《雪浪花》中,姑娘們嬉戲海邊觀賞浪花擊打礁石、「老泰山」妙語解疑的場面,是那般歡快、奇警,富有境界;而在《荔枝蜜》中,「我」沉吟地望著遠方,辛勞的農民們正在水田裡俯身插秧,畫面又是那般開闊、靜謐,令人邏想,楊朔的散文,篇篇都有它獨異的藝術天地,而且往往是開篇即能引人入勝,這是很不容易的。在當代散文家裡,象他這樣具有很強造「境」腕力的作者似難尋覓。

由於他的散文是「當詩一樣寫」的,所以很自然地它們就詩意盎然。這個「詩意」,主要表現在作品的整體構思上。象《泰山極頂》里,以「倒展」開來的「一幅規模驚人的青綠山水畫」為貫穿線索,當它「露出畫卷最精彩的部分」時,文勢突然翻跌,點出「我們分明看見另一場更加輝煌的日出」的主題,首尾圓合,渾然一體,在思想升騰中溢滿了濃郁的詩意;在《香山紅葉》里,「越到老秋,越紅得可愛」的雙關寫法,使香山「紅葉」和「老向導」隨著文章內容的漸次展開而逐步靠攏、貼近,終於相互溝通,融為一體,在象徵的巧用中漾出了新清的詩意;《茶花賦》中,一句「童子麵茶花開了」象詩眼一樣,使畫出「祖國」面貌特色的「難題」迎刃而解,全文詩意頓生;《櫻花雨》中,君子「忍不住」悄聲所說的「敢情是罷工吧」一句話,以及她柔和眼神中跳出來的」兩點火花」,使「我」深感「錯看」了她,「想不到在這個怯生生的心靈里,也隱藏著日本人民火一樣的願望」,在一「抑」一「揚」中使思想升華為動人的詩章。其它,象一隻蜜蜂,一堆蟻山,一顆寶石,一盞小燈,一簇浪花,一彎夜月,一尊「鶴首」,一泓泉水,在楊朔筆下也都抹上了「詩」的色彩。他曾這樣說過:「你在斗爭中,勞動中,時常會有些東西觸動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歡樂,使你憂愁,使你深思,這不是詩又是什麼?凡是遇到這樣動情的事,我就要反復思索,到後來往往形成我文章里的思想意境。」楊朔總是這樣在生活中尋覓「詩意」的:他一旦動情就苦苦思索內里的「底蘊」,並憑著他「自有詩心如火烈」的氣質、意匠,把它「化」為作品的詩思、境界,這樣,自然就「散文亦是好詩篇」了,」

除了上述特點之外,楊朔的散文多寫得往復三折,布局精巧。他的文章講究「起筆」,一般總是先聲奪人,起勢不凡;然後就波瀾跌宕,往復三折,極盡「轉彎」之能事,以收「曲徑通幽」之妙;最後,多是「卒章顯志」,認識驟然升華,順勢翻出新意,從容「點睛」,含蓄止筆。他的這種嚴謹的結撰功夫,使他的散文作品酷似精心修剪的盆景藝術。

另外,他的散文的語言是清新俊逸、雅俗共賞的。他寫慣了小說,所以「口語」是其文章的底色;他又精通古典,擅長外語,因而又不時地糅入一些頗為雅緻的書面詞語。這樣,就形成了他作品可讀、耐讀的特有語言風格。

但楊朔散文也是有其明顯缺點的。這個缺點我們可以從更高的美學的層次上來認識它。他的散文除了人們常常說到的具有「詩魂」之外,實際上,它還同時具有通訊性和小說化傾向。這是和他由寫通訊、小說(而且寫了那樣長時間)走向寫散文分不開的。藝術散文的題村多為往事回憶(或「回憶」與「現實」的交織),楊朔則不然,他的散文的題材都是相當「現實」的,不是「憶舊」而是「追新」,是未經沉澱的新生活的掠影。早先的《滇池邊上的報春花》、《石油城》是這樣,後來的《香山紅葉》、《雪浪花》還是這樣。這一方面固然增強了藝術散文的現實感,使它保持了和生活同步的「新」面貌(這是非常可貴的,是楊朔散文的一大優長);但另一方面卻留下了報道氣的痕跡。如《海市》,總感到它是報道長山列島今昔巨變的。《雪浪花》,總感到它是記寫「老泰山」遭際、性情的。這樣,文章的客觀性就會擠壓主觀性,「它」或「他」就勢必會排斥「自我」。這種殘存的通訊性,不能不影響藝術散文個性和感情的充分發揮。小說化傾向也是如此。《雪浪花》最典型,它發表後曹禺最早評論這篇作品,就說它是一篇「好小說」①。象這樣刻畫人物、講究故事的文章還有《香山紅葉》、《海天蒼蒼》、《百花山》、《黃海日出處》等。即使是象《茶花賦》、《荔枝蜜》這樣的作品,那裡面也有「普之仁」、「老梁」這樣的人物(其實,他們是完全何以更加「淡化」、「虛化」的)。多出現人物,多使用對話,這幾乎成了他散文的一個特點。這些,和詩化傾向結合起來,就較多、較重地偏離了藝術散文的內在軌跡。可以說:楊朔散文是獨特的、新穎的、有創造的;但它並沒有全面體現、充分發揮藝術散文的美學特質。表現「自我」的不足(他幾乎沒有一篇寫「主體」,寫「內宇宙」的作品),這是通訊性所造成的:作品人工氣的存在,這是小說化的必然影響;文章雕鑿痕跡較重、失之太「做」,這又是詩化主張帶來的結果——看來,他在進行大膽藝術探索的同時,也付出了相當昂貴的代價。

散文雖然與詩毗鄰,但它永遠是散文而不是詩。把散文寫成詩(楊朔散文實際上是以「詩」為主導的「多聲部」大合唱,交響樂),並不是散文的坦途。但楊朔畢竟是大手筆,所以他還是大致把握住了作品的「火候」、「度量」,做到了獨辟蹊徑、自成一體;那些學步者也走此「途」(這本非「正道」),則「東施效顰」,了無成就,這是楊朔不能負責的。至於指斥楊朔「粉飾」,更加離譜,既乏「知人」,又未「論世」。評價這樣一位有才華、有創新而又有勇氣、有操守的優秀藝術家,是應該更嚴謹、科學,實事求是的。

秦牧是一位當代傑出的散文大家,他的文章搖曳多姿,光彩照人。藝術特徵鮮明,風格獨具,與眾不同。

秦牧散文特點之一,是言近旨遠,哲理性強。贊頌新中國,新生活,鞭撻丑惡現象是貫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條主線,在闡述觀點,講明道理時,絕不枯燥。

秦牧的散文格調高昂,立意深刻,寓共產主義思想教育於閑談趣聞之中,贊美祖國和人民,歌頌社會主義,用高尚的思想和高雅的格調統帥作品,使讀者在字里行間中得到心靈的凈化。宣傳真善美,鞭撻假惡丑,充滿了對一切腐朽、污穢、醜陋事物的憎惡之情。他的作品充分調動聯想和想像的藝術手段,用清新流暢的語言在講古論今中闡述主題。
秦牧的作品取材廣泛,大到大千世界,小到一粒種子,容量大,幾乎無所不包,能夠精心地運用材料,各個題材都充滿詩情畫意,艷麗繽紛,多種表達方式的巧妙運用,寫景抒情,敘事議論巧妙融合,景中有情,景中生議,議中升華,敘中產議,敘中融情,秦牧的散文運用表達方式獨具匠心。譬喻、警句精彩紛呈,許多內容知識性、趣味性十足,滿足了廣大讀者的求知慾望,獲得新鮮的美感,他的散文給予讀者的教育、影響是獨樹一幟的。

劉白羽的散文創作洋溢著濃厚的時代氣息。他曾說過:「一個報告文學作家應該是一個最富有時代感的人」。①他正是一個熱烈地追尋著「時代感」的作家。他常常是站在歷史發展的角度,從中國革命的廣闊背景之上,去觀察生活、反映現實,力求節奏清晰地勾勒出中國革命的足跡。這樣,祖國由「黑暗」而「黎明」,而「日升」,而「大放光明」的歷史性巨變,就成了他全部作品的主旋律。他說:「從英雄的戰爭到沸騰的建設生活,我的心隨同時代脈搏而躍動,我也就一直繼續寫下來。現在收集在這里的一些篇只是我寫的一部分,不過從中還略微看得出中國血的戰斗的一點歷史脈絡、火熱建設的一點閃光。」②劉白羽是一個不倦的戰士。他不僅親眼目睹了「一個舊世界的崩潰,一個新世界的壯大」的過程,而且親身投入了這場震撼大地的血與火的戰斗。因此,他和這戰斗的時代是聲息相通、結為一體的。時代鑄就了劉白羽的創作。他創作中的全部優長及缺憾,都是時代的准確反映和真實記錄——了解這一點,是了解劉白羽創作「奧秘」的一把鑰匙。

他的散文的突出特色之一,是他總是以斗爭的生活取材,善於表現生活的壯美。

他喜歡我們這個充滿了新與舊、美與丑、光明與黑暗、方生與垂死的尖銳斗爭的「革命大時代」,認為只有「勇敢,搏鬥,急流勇進才是我們的生活」(《怒海》)。因此,他在選取寫作題材時,總是愛剪取那能以振奮人心、鼓舞鬥志的「大時代」的一角。這樣,熾熱的戰斗,勇猛的進軍,沸騰的工地,雄壯的歡歌,差不多成了他作品的主要內容。特別是對於革命戰爭,他更是充滿了難以抑止的親近感情。他有相當一部分作品都是革命戰爭的熱情禮贊,《燈火》就是其中寫得最濃烈的一篇。即使是寫景,他最喜歡寫的也是高山、大海,日出、黎明,不滅的燈光、奔瀉的江河,以及那在風狂浪險中拚搏奮進的一葉扁舟。他之所以喜愛這種陽剛之美,雄壯之美,自然不是偶然的。他說:

當我接受了馬列主義思潮影響,投入革命的激流,沖入戰斗的搏鬥,我有了崇高的理想與信仰,我受到血與火的鍛煉,我的情感思想變了,美的觀點也變了。自然,不是舊的一切都拋棄了,而是經過了揚棄,我所愛的,我所寫的,就不同了。於是,我的經歷、我的修養、我的人格、精神、氣魄,熔而為一,成為我的風格。一道萬里長江,古今誦詠者何止萬千,「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是一境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又是一境界,我寫長江自不敢跟人比,但我寫長江激流勇進之美,這是我所得之長江,我所愛的長江,我的長江之美。①

這段話不僅是對他力作《長江三日》的一個極好的說明,更是對他全部散文創作風格的一個最好的概括——贊頌「激流勇進之美。——這,就是他心中的人生,筆下的主題!

他的散文的另一突出特色,是其作品裡充溢著作者的革命激情。

他認為:「如果作者不把血、感情流注到文章里,文章又怎能有燃燒的熱情,有光彩呢?」①這是一個很深刻的創作體會。他的散文既不象楊朔的巧借人、事,「以詩為文」,也不象秦牧的談天說地、「知識」密集,他看重的是感情與體驗的傾吐。他的作品,一般以感情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以親聞親歷的事實的聯想作為全文的內容,在縱橫開闔之中流注以激情的議論,從而使其「燃燒」著一種哲理的光彩。就寫法而言,劉白羽的散文是比較道地、比較純正的。譬如他的《平明小札》中有一篇《急流》,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今天,當我靜靜的望著深遠的夜空和燦爛的星群時,我理解到:那江流上有一條平安的道路,這道路是屬於勇士的。勇士乘那奔騰澎湃之勢,追風逐電,翱翔自如,轉瞬千里;而懦夫還沒有進入激流,早已為那顯赫的聲勢所威懾,丟魂喪膽,低頭徘徊,而結果也只能使自己和自己所駕駛的船隻一道擊沉撞碎。

……是急流勇進,還是急流勇退?是知難而進,還是知難而退?生活在革命斗爭浪濤中的人,應當作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能手,因為急流是永遠奔騰前進的。

這里有的只是激情、感受。其中的「熱度」,讀之可見。一些論者所說的他作品的「政論」色彩,其實,很多時候、很大程度上就是由這種激情所引出的思想的光芒,是「血」和「感情」在注入事實敘述中的一種燃燒。象這樣的激情議論,在他的作品中隨處能見。他的文章,總是盪漾著這種「戰士的豪情」。

最後,和上述兩點相適應,他為文的筆觸粗放、雄健,善於以鋪排的句式來造成磅礴的氣勢,長於以絢麗的詞彙來顯示文採的煥發。他在遣詞造句時,往往是筆酣墨飽,任情揮灑,以求其能縱橫恣肆、淋漓盡致。在他看來,這壯美的時代正應該配以這壯美的文風。

作為「進軍的號角」、「嘹亮的戰歌」,劉白羽的散文自有它的價值、地位;但毋庸諱言,他的散文的缺點也是相當明顯的:取材的相近使文章的思想主旨較為單調、重復;激情的奔放使作品顯得直露、散長;壯美的文風有時又帶來了內容的空泛、虛誇。特別是這一切在當時嚴重「左」傾的整體氛圍影響下,他因未能分清跟形勢與跟時代、空洞的豪言壯語與科學的求實精神的區別而變得較為嚴重了。

『貳』 荷花澱為何詩情畫意的手法來表達血雨腥風的戰爭

以孫犁為代表的荷花澱派。此派一般都充滿浪漫主義氣息和樂觀精神語言,清新樸素,描寫逼真,心理刻畫細膩,抒情味濃,富有詩情畫意。孫犁小說的獨特藝術風格就是追求散文式的格調,追求詩歌般的意境《荷花澱》是一篇特殊文體的詩化小說,它重在創造一種繪畫之美,在一種純粹美的極致中,蘊涵著一種健旺明凈的人的精神,一種民族精神。《荷花澱》不是為寫景而寫景,不只描繪出了一副副美麗的風景畫,而是通過寫景來烘託人物,做到了情景相生,或寓意深刻,或暗示象徵。小說之所以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成功地運用了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孫犁先生終生追求的就是真善美的極致,他的藝術所極力表現的也是真善美的極致。他力圖以真善美去自然抗擊邪惡,這是比直接說教更有力量和恆性的,因而,《荷花澱》並未直接貫注進多少既成的觀念化的理性內容,而只是盡力地去創造一種藝術之美。此種寫法正是這篇小說的藝術魅力所在,具有更高的藝術審美價值。

『叄』 荷花澱佳句並賞析5句

1.《荷花澱》美句 賞析

細節一: 女人們到底有些藕斷絲連。

過了兩天,四個青年婦女聚在水生家裡,大家商量。 「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

水生的女人說:「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 「哪裡就碰得那麼巧,我們快去快回來。」猜拍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啊!」 於是這幾個女人偷偷坐在一隻小船上,劃到對面馬庄去了。

在這一小小的細節中,孫犁老先生巧妙地運用了襯托和對比,幾個女人的性格相映成趣,各有理由,各具千秋,令人忍俊不禁。其中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水生的女人,她顯然是最聰明的。

「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這里有擔心,有深思熟慮,作為水生的女人,她掌握有更多的一手情報,所以更有發言權。但是,這里是否也有一些小陰謀、小手腕?你們不就是想自己的丈夫嗎?我也想。

你們不是都在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嗎?我也需要找一個理由。但我不會像你們那麼沒心沒肺,不知羞恥,今天落下話柄,被人取笑。

我只說出我的擔心,我和你們這些拴在男人褲腰上的沒出息婆娘不同,我不贊成去,是你們非去不可的。這種含糊其辭的擔心,莫置可否的深思熟慮,不同於 「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的牽強托詞,也不同於「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的直奔主題;不同於「哪裡就碰得那麼巧,我們快去快回來」的迫不及待,也不同於「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啊」的此地無銀。水生女人,話說半句就被打斷,但她卻沒有再堅持,顯然也是非常想去,可謂一慎態拍即合,但她技高一籌,來了個順水推舟。

半句話,一個省略號,水生女人細膩沉穩、含而不露的個性特點就躍然紙上。 這就是荷花澱的女人們: 那樣勤勞。

在公公和兒子入睡後,一個人在院子里編葦席。 那樣賢惠。

在丈夫回來之前不會關大門,丈夫一回來就要站起來去端飯。 那樣柔順。

丈夫參軍了,留下老人和孩子,把千斤的擔子交到妻子柔弱的肩上,並且沒有和妻子商量。而女人只是低著頭說:「你總是很積極的。」

有抱怨,藏在認可和稱許中;有不滿,隱在理解和支持中。 那樣情深意重。

為了去看望小別的丈夫,不怕被別人嘲笑,找了那麼弱智的理由;更不惜冒了風險,穿越鬼子的封鎖區;幾個女人好不容易湊齊了理由,冒著危險去看丈夫,卻撲了一場空,羞紅著臉出來,歸途中說的是失望和遺憾,流露的卻是對丈夫的愛戀和思念。 那樣好強爭勝。

「誰比誰落後多少呢?」然後就學會了射擊,參加警戒和戰斗。這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女性身上自古以來流淌著的好強、豪爽、無畏和犧牲精神,從花木蘭到穆桂英,從秋瑾到趙一曼,從紅色娘子軍到中國女排。

多麼勤勞、賢良、溫順、情深意重的妻子,這樣的妻子豈容野獸侵擾、蹂躪? 這樣,我們就能理解水生們為什麼要舍棄小家,拼著性命,參加這場保衛祖國,保衛家園的戰爭了。 相比之下,丈夫們的形象似乎就要單薄些。

所以有些論者說:孫犁更善於塑造女性形象。這話有幾分道理。

請看,在《荷花澱》中,這些多彩穗孝羨多姿的女子的丈夫們,只有作為代表的水生一個人在表現,他所展現的,則更多的是受黨教育多年,有相當的政治覺悟的戰士形象。和妻子談話時,他說: 「今天縣委召集我們開會。

假若敵人再在同口安上據點,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條線,淀里的斗爭形勢就變了。」 當妻子問家裡怎麼辦時,他說: 「家裡,自然有別人照顧。

可是咱的莊子小,這一次參軍的就有七個。莊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別人,家裡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華還不頂事。」

曉之以理。 安慰妻子,也只說了一句:「千斤的擔子你先擔吧,打走了鬼子,我回來謝你。」

動之以情。 但這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語言,相比妻子的情深意重,都太空洞、生硬了些。

這些丈夫們的形象,顯得缺乏立體感。可敬,但不可愛。

這樣一群不懂風情、不解人意的須眉蠢物、魯莽漢子,又怎麼會讓那些妻子們如此迷戀呢? 我們在讀這篇小說時,一方面看到妻子們情深意重,一方面看到丈夫們板著生鐵臉,真是無情之甚。尤其是在伏擊戰結束後: 小隊長回頭對水生說:「都是你村的?」 「不是她們是誰,一群落後分子!」說完把紙盒順手丟在女人們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遠的地方才鑽出來。

沒有安慰,沒有愛撫也就算了,還譏她們為「一群落後分子」!這樣的冷血動物,可惜了這些女人! 但是且慢。可不要小看了這個年輕的農(漁)民。

他在說出「不是她們是誰,一群落後分子」的同時,還有一個不引人注意的小動作: 把紙盒順手丟在女人們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遠的地方才鑽出來。 呵呵。

這就露出尾巴來了。 原來,白洋淀的丈夫們也有關注和深情,只不過不太愛表露罷了,或者說,只不過我們不了解他們的表達方式罷了。

這些男人們也許不善於在人前表達愛情,但不等於他們心中缺乏愛;他們也許不善於對妻子甜言蜜語,但不等於他們缺乏表達愛的手段。一個小小的動作,一盒精緻的日本餅干,似一枚小小的石子,足以在妻子們的心中激起愛的漣漪,在。

2.《荷花澱》好詞佳句有哪些

荷花澱好詞

1 . 潔白:指品行清白純正;純凈的白色。

2 . 薄薄:猶稍稍;略微。

3 . 藕斷絲連:藕已折斷,但還有許多絲連接著未斷開。比喻沒有徹底斷絕關系。多指男女之間情思難斷。

4 . 煙波: 煙霧籠罩的水面。

5 . 安安穩穩:形容十分安定穩當。

6 . 密密層層:比喻滿布得沒有空隙。

7 . 舒展:伸展;不卷縮。

8 . 銅牆鐵壁:原比喻防禦十分堅固,不可摧毀。也比喻團結一致。

9 . 震盪:震動。

10. 羞紅:臉上因羞愧而泛出的紅暈。

佳句

1 . 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2 . 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淀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

3 . 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

4 . 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

5 . 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荷花澱》是孫犁的代表作。選自《白洋淀紀事》,與《蘆花盪》是姊妹篇,是「白洋淀紀事之一」,是「荷花澱派」的代表作品。全文充滿詩意,被稱為「詩體小說」。在激烈殘酷的抗日戰爭這樣一個關系著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說選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現農村婦女既溫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戰火硝煙中,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開的荷花一樣,美麗燦爛。

孫犁的作品中不僅有戰爭與槍聲,還有淡雅疏朗的詩情畫意和樸素清新的泥土氣息,是值得在這個時代我們換個角度去重讀的經典。

3.荷花澱中描寫景物的句子並分析

一、故事的優美 《荷花澱》雖然取材於戰爭題材,是以戰爭為總體背景,並以一次激烈的槍戰作為故事的中心事件,但孫犁的審美趣味並不在於表現戰爭的殘酷性,而在於表現荷花澱的人民在生活和戰爭中所表現出來的種種優美,諸如兒女情長、農家歡樂等等。

我們知道,小說三要素包括情節、環境、人物三個方面,下面就從這三個方面來分析之。 1、情節的淡化 一般戰爭題材的小說,往往重點在於刻畫人物,凸現人物個性。

展現錯綜復雜的矛盾,敘述復雜的故事情節等,而《荷花澱》從自身的審美原則出發。為了更好表現優美,小說極大的抽離了戰爭的殘酷性元素,淡化了戰爭中的各種矛盾,從而大大的淡化了故事情節。

首先,小說簡化了戰爭場面。一場激烈的槍戰在《荷花澱》中變得非常簡潔而流暢。

沒有過細地描繪戰爭場面。試看以下兩段文字: 「但是那些隱藏在大荷葉下的戰士們,正在聚精會神瞄著敵人射擊,半眼也沒有看她們。

槍聲清脆,三五排槍過後,他們投出了手榴彈,沖出了荷花澱。」 「手榴彈把敵人那隻大船擊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團煙硝火葯味。」

這就是小說中激烈槍戰的全過程,可謂惜墨如金,相當輕描淡寫。戰爭場景的簡化,使作品更多地關注或凸現人性之美,更好地體現了作者的審美趣味。

其次,小說以很大的篇幅描繪了「夫妻話別」、「探夫遇敵」以及「戰後打掃戰場」等場景,從而以細膩的筆觸寫出了荷花澱人的質朴和純潔,勇敢和樂觀等等品質。 正因為如此的詳略安排,如此的匠心獨運,所以小說大大淡化了故事情節,從而在這純美的詩話的情節中去呈現優美的審美原則。

2、環境的優美 雖然是在戰爭年代,但是作者給小說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水生嫂」設置了一個非常的詩意的出場環境:月亮、女人、葦眉子。這些美的意象建構成一個和諧、優美的鄉村風情環境。

接著,作者又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白洋淀迷人的景象: 「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潔白世界。

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這段優美的文字,為人物活動設定了一個特定的氛圍。

小說以充滿詩情畫意的描寫替代了哀鴻聲聲、狼煙烽起的戰爭環境的描寫。縱觀小說各個部分,都是以美麗的白洋淀水鄉作為背景,蘆葦、蘆席、薄霧、清風、荷花、菱角、湖水、野鴨..這些意象構成了白洋淀的綺麗的風光,散發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和醉人的詩情畫意。

小說的幾個主要情節都安排在白洋淀旁,都穿插著這份美麗。而這些「美的極致」正好可以去反襯踐踏這份美麗的日本侵略者的「邪惡的極致」。

這是作者獨特的審美觀下所描繪出來的戰爭環境。 3、人物的人性美 小說對人物的刻畫並不因為情節的淡化而使人物形象模糊。

作品通過對話、細節設置等手段充分挖掘了人物的人性美。 如小說開頭「夫妻話別」的場景,其中對白精彩。

我們不妨分析一下。當水生說他第一個報名去部隊時,女人有兩句話,第一句是「你總是很積極的。」

第二句是「你走,我不拉你,家裡怎麼辦?」很簡單的話語,卻很形象地寫出了水生嫂既留戀丈夫,有點不舍,有點怨艾,又深明大義,有點自傲的復雜心態。接下去水生嫂一連串的「嗯」字也令讀者想像思考,更好地凸現水生嫂是個有血有肉、生氣盎然的女人。

通過簡短的對話,展示水生嫂的心理矛盾,不僅能從中觀照出她的心靈美,折射出崇高的人性美,而且,這個人物也更豐滿,令人信服,產生閱讀審美。 小說中設置的一些細節描寫,也同樣折射出人性美。

如戰爭結束後,有這么個細節:小隊長回頭對水生說:「都是你村的?」 「不是他們是誰。一群落後分子!」(水生)說完,把紙盒順手丟在女人們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去了,到很遠的地方才鑽出來。

這個細節內蘊豐富。它很好地表明了水生怨中有愛的微妙心理,但更多的是展現溫情,從而更好的地展示了水生們的人性美。

二、敘述的優美`8 很多小說的故事的不尋常也許是因為敘述的不尋常所致。相反,如果敘述得很平庸,可能令原本精彩的故事變得尋常。

1、行文的散文化 讀完《荷花澱》後的一個感覺即是行文的散文化。首先,小說結構的散文化。

小說採用縱剖面的方法,沿著時間的順序娓娓道來。敘述時圍繞著中心疏密有致的安排材料,「夫妻話別」、「探夫遇敵」、「助夫殺敵」等場景採用工筆描繪。

另外,荷花澱風光也採用工筆描繪,十分詳盡。而其它內容則採用粗線條的勾勒或側面暗示,給人以內在的節奏感。

這種節奏感打破了敘述的平鋪直敘,產生閱讀美感。 其次,小說結構的流暢性。

小說行文簡潔,尤其寫戰爭場面十分簡略,自不必多說。這里說一下小說對人物的刻劃。

小說的幾個人物都表現他們的人性美,所以沖突不明顯,大多靠對話凸現。幾種刻劃人物性格的手段中,最少用及的恐怕是肖像描寫了。

小說中只有一處提及水生肖像:「這年輕人不過二十五六歲,頭戴一頂大草帽,上穿一件潔白的小褂,黑單褲卷過了膝蓋,光著腳。」而且面部描寫不著一字。

而對水生嫂們的肖像描寫更。

4.《荷花澱》 摘錄並賞析環境描寫 分析人物言行描寫

1,語言特色

這篇小說的語言質朴、簡明,但又內涵豐富。

如水生告訴水生嫂自己參軍那一段:

水生小聲地說:「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水生沒有和妻子商量就報名參軍,怕妻子責怪,心裡有些忐忑不安,所以「小聲」地說話。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裡吮了一下。——沒有直接說水生嫂聽到丈夫要去參軍的心理反應,但是從她「叫葦眉子劃破了手」這個細微的動作,可以窺見她內心的波動。

再如婦女商量去探望丈夫的一段:

「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表明自己不是想拖丈夫的後腿,但是有去探望丈夫的「充足理由」。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沒有理由的理由,很「要緊的話」,當然必須當面囑咐。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啊!」——知道前兩位的話不能「自圓其說」,只好另想辦法,搬出「婆婆」做理由,最後還不忘加一句「有什麼看頭啊!」表白自己,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

作者就是通過這樣生活化的人物語言,含蓄而又委婉地表現了人物的性格。

2,這篇小說的語言很有特色。通過具體的語言分析,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

1.(1)水生說:「……我第一個舉手報了名的。」女人低著頭說:「你總是很積極的。」——「低著頭」表現水生嫂的性格,她是一個傳統的,很賢惠的農村婦女。她對丈夫是很順從的。她說:「你總是很積極的。」有一絲嗔怪,但並沒有反對丈夫第一個舉手報名的意思。

(2)女人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她才說:「你走,我不攔你。家裡怎麼辦?」——首先表明不反對丈夫參軍,但是「家裡怎麼辦?」表明她對丈夫的依戀。

(3)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並沒有哭,只說:「你明白家裡的難處就好了。」——水生嫂雖然捨不得丈夫離開自己,但她對丈夫的行為是支持的。水生表明自己知道她的「難處」(實際是她丈夫的依戀),她「鼻子里有些酸」,對丈夫體貼自己的心意感到寬慰。

(4)雞叫的時候,水生才回來。女人還是獃獃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說:「你有什麼話,囑咐囑咐我吧。」——「獃獃地」表明水生嫂對丈夫離開自己參軍感到一時還難以承受。

5.荷花澱環境描寫語句賞析

荷花澱>>的作者是孫犁,他的主要風格是充滿浪漫主義氣息和樂觀精神語言,清新樸素,描寫逼真,心理刻畫細膩,抒情味濃,富有詩情畫意。

從艱難的戰爭歲月中發現生活的美和人性之美。這篇小說主要寫,在激烈殘酷的抗日戰爭這樣一個關系著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說選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現農村婦女既溫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在戰火硝煙中,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開的荷花一樣,美麗燦爛。 小說中的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是:渲染一種氛圍,突出人物形象和性格做鋪墊「這女人編著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

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這幾段描寫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其一,作者選取的描寫對象本身的自然美感:月亮、女人、身下的葦席、遠處的荷花澱……其二,將描寫對象的特殊組合又進一步升華和豐富了美:月亮底下,女人編席,遠處一片飄著荷花荷葉香的白洋淀……其三,話語的修辭、裝飾更增加和擴充了無限的美感:涼爽得很、干凈得很、濕潤潤的、柔滑修長、「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再加上中間兩個自然段幾個設問引發的對白洋淀廣闊浩淼、物產豐美的聯想……這所有的文字中,哪裡有一點點戰爭的味道?又哪裡有一點點塵世的紛擾?作者正是要通過這種絕美的畫面,把讀者帶入一種純美的境界。

一般來說,小說的開頭都是為全篇確定基調的部分,《荷花澱》這樣的極富美感力度的開頭,顯然已把讀者帶入了一種特定氛圍,對全篇的閱讀籠罩性極強。與此類似的這種詩情畫意般的描寫,除了中間部分有段關於白洋淀水面的正面描寫,然後就是末尾處的對於荷花澱的直接描繪。

對荷花澱的描繪其動感更強一些,而且也有意將人與荷花荷葉融為一體。使人在領略荷花澱的無限美感的同時,更能深入把握其內在精魂。

人們都知道,畫家徐悲鴻畫馬,並不簡單地是為畫那些馬的形體,而是為貫注進一種人的精神,藉以表現一種民族精神。小說《荷花澱》這種畫面感極強的作品,其最終意味也正是為了體現一種民族的氣節,如同那滿淀的荷花荷葉一樣,蓬蓬勃勃、亭亭凈植、充滿生機,這也就是《荷花澱》所創造的全部純美境界的深層內涵。

實際上,這篇小說的每一幅主體畫面,都潛隱著這樣的一條基本指向,隱含著這樣一種內在精神,作品開篇的關於女人編席的畫面描寫,基本色調就是「潔白」「銀白」「透明」,有意把月色與淀水緊密關聯,雖然還沒能直接展示荷花澱的正面景色,卻通過女人的「眼光」,作了必要的引示,「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寫到女人們尋夫的一段,又特別突出地寫了正午陽光下的白洋淀「水像無邊的跳盪的水銀」。使其與開頭的色調保持著一致並逐步向荷花澱推進,最後終於直接展現了「那不知道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澱」,「那一望無邊擠得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到此,全部畫面融為一體,由朦朧逐漸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現,前後畫面遞進具有流動感,又層次分明,顯得意境深邃而高遠。 「她們奔著那不知道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澱去,那一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們向荷花澱里搖,最後,努力的一搖,小船竄進了荷花澱。幾只野鴨撲楞楞飛起,尖聲驚叫,掠著水面飛走了。

就在她們的耳邊響起一排槍聲! 」這里只有兩句話,一句寫荷葉,一句寫荷花,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寄託著作者強烈的感情。這里是荷葉荷花,也是銅牆鐵壁,是監視敵人的哨兵,也就是埋葬敵人的戰場。

用這樣兩句話,作為這一部分的收尾,也就暗示最後部分將是一場消滅敵人的戰斗。

6.荷花澱好詞好句

好詞:

纏絞 柔滑修長 又薄又細 飄飛 銀白雪亮 潔白 薄薄 紅脹 劃破 羞紅 跳盪 安安穩穩 密密層層

一望無邊際 舒展 銅牆鐵壁 震盪 寬厚肥大 噘著

好句:

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淀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

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

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

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這風從南面吹過來,從稻秧上葦尖吹過來。水面沒有一隻船,水像無邊的跳盪的水銀。

順手從水裡撈上一棵菱角來,菱角還很嫩很小,乳白色。順手又丟到水裡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穩穩浮在水面上生長去了。

她們從小跟這小船打交道,駛起來,就像織布穿梭,縫衣透針一般快。

她們奔著那不知道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澱去,那一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

冬天,打冰夾魚的時候,她們一個個登在流星一樣的冰船上,來回警戒。

7.荷花澱好詞好句有哪些

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潮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但是大門還沒關,丈夫還沒回來。

她們奔著那不知道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澱去,那一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

其實只要有感覺,每句話都是好詞佳句

8.荷花澱好句點評

這篇小說的語言質朴、簡明,但又內涵豐富。

如水生告訴水生嫂自己參軍那一段: 水生小聲地說:「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水生沒有和妻子商量就報名參軍,怕妻子責怪,心裡有些忐忑不安,所以「小聲」地說話。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裡吮了一下。

——這里是個細節描寫,作者通過這個細微的地方來反映人物的內心活動。丈夫要去大部隊,女人肯定是不舍和不願的,他的話給她的內心帶來了震動。

可是她心裡知道,丈夫是為了保衛這美麗的家鄉,因此他不得不去。所以她沒有表現出她的不願,而是掩飾了自己的內心,把「手指放在嘴裡吮了一下」。

從這一個小細節就可以看出她的深明大義和她對丈夫的理解 再如婦女商量去探望丈夫的一段: 「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

——表明自己不是想拖丈夫的後腿,但是有去探望丈夫的「充足理由」。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

——沒有理由的理由,很「要緊的話」,當然必須當面囑咐。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啊!」——知道前兩位的話不能「自圓其說」,只好另想辦法,搬出「婆婆」做理由,最後還不忘加一句「有什麼看頭啊!」表白自己,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

作者就是通過這樣生活化的人物語言,含蓄而又委婉地表現了人物的性格。

『肆』 浠ユ墦娌硅瘲鐨勬柟寮忔敼鍐欒嵎鑺辨穩

鑽峰彾钄芥棩鎯呬緷渚濓紝
鑽瘋姳鐐圭紑姘翠腑澶銆
娣涓婅交椋庡緪寰愯搗錛
鎽囨洺鐢熷Э鎰忔湭澶銆
緲犵考浣庨炴槧紕ф嘗錛
鑽瘋姳鍊╁獎鑸炲﹩濞戙
娓呴庡惞榪囪嵎鍙剁晹錛
鐣欎笅娓呰姮棣欐弧婀栥
鑺﹁媷涓涗腑姘撮笩鍟礆紝
鑽峰彾钄芥棩鎯呬緷渚濄
鑽瘋姳鐩涘紑榪庡懼錛
娓鎬漢璧忔櫙涔愭棤杈廣
椋庤嵎鑽℃季鏄犳櫄闇烇紝
姘翠埂椋庢儏鍒鏍蜂匠銆
鑻ラ棶鏁呬漢浣曞勫幓錛
鍙鍦ㄨ嵎鑺辨穩涓瀵匯

『伍』 《荷花澱》好詞佳句有哪些

荷花澱好詞

1 . 潔白:指品行清白純正;純凈的白色。

2 . 薄薄:猶稍稍;略微。

3 . 藕斷絲連:藕已折斷,但還有許多絲連接著未斷開。比喻沒有徹底斷絕關系。多指男女之間情思難斷。

4 . 煙波: 煙霧籠罩的水面。

5 . 安安穩穩:形容十分安定穩當。

6 . 密密層層:比喻滿布得沒有空隙。

7 . 舒展:伸展;不卷縮。

8 . 銅牆鐵壁:原比喻防禦十分堅固,不可摧毀。也比喻團結一致。

9 . 震盪:震動。

10. 羞紅:臉上因羞愧而泛出的紅暈。

佳句

1 . 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2 . 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淀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

3 . 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

4 . 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

5 . 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荷花澱》是孫犁的代表作。選自《白洋淀紀事》,與《蘆花盪》是姊妹篇,是「白洋淀紀事之一」,是「荷花澱派」的代表作品。全文充滿詩意,被稱為「詩體小說」。在激烈殘酷的抗日戰爭這樣一個關系著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說選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現農村婦女既溫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戰火硝煙中,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開的荷花一樣,美麗燦爛。


孫犁的作品中不僅有戰爭與槍聲,還有淡雅疏朗的詩情畫意和樸素清新的泥土氣息,是值得在這個時代我們換個角度去重讀的經典。

熱點內容
崑山花卉租擺 發布:2025-01-16 21:13:03 瀏覽:327
藝花吧珉豪打泰民文 發布:2025-01-16 20:52:14 瀏覽:223
通勢盆景 發布:2025-01-16 20:14:46 瀏覽:775
義烏花店訂花 發布:2025-01-16 20:14:46 瀏覽:976
茶花干長根 發布:2025-01-16 20:14:06 瀏覽:167
旱生花卉的 發布:2025-01-16 20:05:30 瀏覽:278
一朵小雲 發布:2025-01-16 20:02:10 瀏覽:993
皖曰盆景 發布:2025-01-16 19:58:06 瀏覽:817
櫻花姬資源 發布:2025-01-16 19:30:46 瀏覽:700
情人節醫院電話 發布:2025-01-16 19:30:32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