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酒民賜

荷花酒民賜

發布時間: 2024-07-28 08:38:55

❶ 農村風俗習慣

破五節
(農歷)正月初五,俗稱為「破五」節。這一天不準婦女串門,串門不吉利。《清裨類鈔》載:「正月初五日為破五,婦女不得出門。」這天各家都吃水餃,意為用水餃包起來,以求吉利。如今雖說人們對婦女串門不講究了,但這天吃餃子卻成了各家習慣。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日,俗稱「元宵節」又叫「燈節」在濟南,一年一度的元宵燈會,景象極為壯觀。每到此時,各大公園、廠礦企業及大街小巷,均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花燈,入夜,宮燈、紗燈、魚燈、花籃燈、跑馬燈……光華四射,美不勝收。

尤其一年一度的趵突泉燈會,更是獨具特色。各式各樣的花卉燈、鳥獸燈、走馬燈、故事燈、謎語燈等或富麗堂皇,或古樸典雅,或靈巧別致,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這一天,家家戶戶盛行吃元宵。

此外,元宵節前後,濟南的街頭巷尾,到處是踩高蹺的,跑旱船的,舞龍燈的,舞獅子的。人們把一些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以及強烈的愛憎和美好的願望融入這種富有民族傳統的民間藝術中,增加了節日的歡快氣氛。

「龍抬頭」
農歷二月初二,春龍節,俗叫「龍抬頭」,意為龍興治雨,風調雨順。清朱蠡尊《日下舊聞考》載:「都人呼二月二日為龍抬頭。」這一天,市民早起,炒「蠍子爪」(即豆子腌泡後)吃,以避免蟲咬蠍蜇;老男少兒都理發,以視精神,免除災病;農村盛行用爐灰「打囤」,預祝豐收。這些習俗已被人們延續至今。

清明習俗
清明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第五個節氣。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氣,並留下了很多有趣的習俗。在濟南保留至今的有「踏青」、「掃墓」、「盪鞦韆」、「插柳」與「植樹」。

踏青
踏青,古時也叫遠足或遠游,現在則叫春遊或郊遊,它是「清明」時節的主要習俗。古代每逢這一天,人們聚親約友,扶老攜幼,承大好春光到郊外遊玩,然後圍坐野宴,抵暮而歸。濟南山清水秀,風景優美,每到清明節,春光燦爛,風和日麗,人們南登千佛,北游明湖,郊遊、泉邊,遊人如織。這種春遊的習俗,一直保留到現在。

掃墓
清明掃墓,在陽歷四月初五、六日,市民都攜紙、香和供品上墳祭祖,為祖墳添土,追念祖先。據說這一習俗由來已久,從秦代就開始了,漢代繼承秦制未變。到了唐代,掃墓才固定在清明舉行。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一詩中寫道:「丘墟郭門外,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就是描寫郊野掃墓情景的,到了宋代,人們都在清明日拜掃祖墓,京都人士傾城出郊,四野如市。在今天,清明節這天已成為人們緬懷英烈、掉念去世親人的日子。

盪鞦韆
清明時節,在濟南城鄉,還流傳盪鞦韆的習俗。清明節這天,男女老幼,身著新衣在綠楊深外,或在街前廣場,立木為架,上袈橫木,下懸二繩,繩下橫系一板,人在板上可坐可立,手握兩繩可前後上下飄盪,極富樂趣。相傳盪鞦韆本是北方胡人的一種游戲。戰國時期,劉桓公北征時,才將這種游戲帶到漢族中來。漢、唐以來,多用在皇帝的後宮和顯官貴族的園囿里,後來才漸漸傳到民間。

插柳和植樹
清明正是「綠柳才黃半未均」的時節。濟南城鄉,過去都有插柳於門,婦女,兒童頭戴柳枝、柳球的習俗。據說這種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農民祖師--神農氏,後來發現為記年和表示長壽的美好願望。如宋人趙元鎮的《寒食》詩中寂寂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記年華之句;農村有「戴個花活百八,插根柳活百九」的農諺。後來,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而插柳、栽柳卻盛行不衰,並推而廣之,繼而在清明時節演變成植樹造林。民國4年(1915年),清明節被定為植樹節。現在,每到清明前後,各地都展開大規模的植樹造林運動。青青的楊柳,不但給大地帶來無限生機,也寄託著人們無限美好的希望。

浴佛放生
浴佛放生是一個宗教節日。每年農歷四月初八為浴佛節。

我國宋朝時已有「裕佛會」。民間煎香葯糖水,相互贈送,到佛寺燒香施捨的,叫做「浴佛」。或買魚、龜、螺、蚌等水中動物放生。大廟宇內多辟有專用的放生池,供人們放養動物。傳說四月初八這天是釋迦牟尼佛的誕辰。濟南廟宇眾多,在過去,四月初八浴佛放生也相沿成習。這天,東岳廟、北極廟等寺廟的僧道,都設壇念經做法事,許多善男信女也都涌進廟里爭舍錢財。有些人還口誦放生咒,將買來的魚、龜、螺、蚌等水生動物投放水中,終日不絕,藉此表達他們的慈悲心懷與對宗教的虔誠。

端午節風俗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古人把五月也稱作「午月」,五日又常寫作「午日」,「端」又是「初」的意思,所以五月初五就叫「端午」;因「午月」和「午日」兩個「午」字重復,所以「端午」又叫「重午」又因古人常把「午時」當作「養辰」,故「端午節」也叫「端陽節」。

從唐代正式規定端午節為重要節日後,逐漸開始重視起來。濟南人過端午節主要有以下特點: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五毒」指(蠍子、蜈蚣、毒蛇、哈蟆、壁虎〕形象的剪紙做成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就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戴在身上,驅蟲避邪,保以安康。飲雄黃酒,吃粽子。端午節這天早飯前,要先飲一杯雄黃酒,然後再食用粘米、紅棗等包成的粽子,飲黃酒據說可以殺蟲害,避百邪,包粽子則是為了憑吊愛國詩人屈原。戴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襟上戴,娃娃逗人愛」。給孩子戴香包和在手腕上繫上五彩絲線,這也是濟南端午節普遍流行的習俗。香包是用棉織品和絲線綉成的,包里除了裝些雄黃、蒼術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綵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端午節這天,在濟南一些名士則在這一天泛舟明湖,聚會暢飲,作詩唱合。以上這些風習,有些一直延續至今天,如端午節這天插艾枝,包粽子等,今天在濟南依舊很興盛。

碧筒飲
荷花在濟南人的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在利用荷花方面,濟南還有一些特殊的習俗。其中最有意思的,要算碧筒飲。

據唐代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一書中記載:在古代,大明湖的荷花盛開之際,一些官吏、文人,常到湖邊避暑,他們把湖中的大蓮葉割下來,盛上美酒,然後用簪了將蓮葉的中心部分刺開,使之與空心的荷莖相通。人們從荷莖的末端吸酒喝,那滋味,用當時親身體驗過的文人的話說,就是「酒味雜蓮香,香冷勝於水」。這就是被唐宋文士傳為美談的「碧筒飲」。

在濟南荷葉矗盛酒外,用它還可以做成許多獨具風味的食品。如將鮮嫩碧綠的荷葉,用熱水略燙一下,煮粥時蓋在粥上,等煮好的粥涼後再加糖,色碧味香,名曰:「荷葉粥」,是濟南夏令著名的小食品;按做「米粉肉」或「粉蒸肉」的 做法,先切好豬肉,炒好米,拌上醬油,然後選用大明湖產的只有碗口大的嫩荷葉,洗凈,一張荷葉包起一塊豬肉和適量的炒米,攤放在碗里,再上蒸籠,蒸熟後即成「荷葉肉」。吃是連肉帶荷葉一起吃,即有豬肉的美味,又有荷葉的清香,特別鮮美。用同樣的方法,還可以做成荷葉雞、荷葉魚等上等佳餚。此外,用荷葉包裝食品,也是濟南特有的風俗。以前食品店裡賣的蒸包、鍋貼、熟肉以及腌菜等,許多都是用荷葉包裝,這樣即不透油、透水,又別有一番清香滋味很受人們歡迎。

另外,過去濟南人還有吃荷花瓣的習俗。其中「炸荷花瓣」就是濟南夏季特有的名菜。將新鮮、完整、干凈的荷花瓣洗凈之後,掛上一層薄薄的雞蛋糊,再放到油鍋里炸,炸好後撒上白糖,吃到嘴裡,清香可口,回味無窮,很為人們所喜愛。

「吃春」
濟南人喜食香椿。香椿是一種樹木,其嫩葉芳香可食。清代人稱春天採摘、食用香椿的嫩葉為「吃春」,有迎接新春之意。濟南近郊仲宮一帶盛產香椿。每年春季,香椿萌芽抽葉時,也正是濟南人「吃春」之時。此時,農民們把嫩紫或淡綠色的椿芽掰下來,拿到市場上叫賣;喜歡「吃春」的人們爭相購回家中,品嘗春天的香甜。香椿有多種吃法。而濟南的「香椿芽拌豆腐」遠外聞名。人們將香椿芽或嫩葉洗凈後用鹽稍腌,揉過,約腌一夜即可取用。用時將腌過的香椿芽切成末,再將蒸透後切小丁的豆腐與香椿芽末放入盤中,撒上精鹽,滴上香油拌勻即可食用。再一種做法是「炸香椿」---將嫩香椿洗凈,瀝凈水分,加鹽後揉搓均勻,再在調好的麵糊中沾勻,放入熱油中炸黃,取出食之,又酥又香。因整支香椿炸成後形似魚,所以濟南民間又叫「炸香椿魚」。

濟南蒲菜
濟南人愛吃蒲菜的習俗由來以久,蒲菜是一種水生草本植物。大明湖的蒲菜,是濟南的美蔬,早已馳名國內。《濟南快覽》一局中記載說:「大明湖之蒲菜,其味似筍,遍植湖中,為北方數省植物萊類之珍品。」《山東通志、物產》稱蒲菜為「蒲筍」,是濟南人「日用蔬菜」之常品。蒲菜的吃法有:「奶湯蒲菜」、「鍋塌蒲菜」(涼碟)等。至於濟南人鍾愛的蒲菜燙面餃、蒲菜扁食等,也是人們喜愛的常食。凡品嘗過這些美味佳餚的,無不交口稱贊。

七月三十放河燈
在濟南,過去每逢七月三十日晚,各佛寺舉行盂蘭盆會打醮育經。有的人家要燒上大批線香,沿院內牆根和甬路一根根插在地上,向地藏王表示虔誠;有的則用放河燈的形式超度死在河裡的鬼魂。據說,農歷七月三十日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薩成道的日子。他在成道時,曾發誓要普度有罪孽的眾生,使他們脫離苦海。因此,七月三十日便成了超度「亡魂」的日子。

河燈是用濕面做成的。晾乾後,在燈碗里倒上豆油,再用棉花搓成燈芯,點燃之後,放在河裡,讓它順流飄去。這時,只見滿河點點燈火,閃閃爍爍,飄飄盪盪,河水映得彤紅。據說河裡的溺死「鬼」見到燈火,就可以得到超生。放河燈是佛教的一種迷信活動。

當年濟南大明湖北岸北極廟里的道士們,也在農歷七月三十日這天打醮超度亡魂。他們白天念經,招待來廟里燒香的「施主」,並找扎紙工人和彩紙糊成大型的「法船」,放在廟前的湖水裡,吸引遊人。到了晚上,道士們穿上花花綠綠的錦綉法衣,敲響鐃鈸,吹起笙笛,從幾十層台階高的北極廟列隊出來,到法船前面焚化「疏頭」,同時,把彩紙扎的大型法船燒掉。一時間,烈火熊熊,照得滿湖通明,使整個濟南市為之轟動。以致廟內、湖畔,萬頭攢動,擁擠不堪。解放後,隨著封建迷信的破除,「放河燈」等活動已不復見。

明湖踩藕
濟南盛產蓮藕,明湖藕尤其聞名。解放前的大明湖,當時除歷下亭周圍及船行航道純為水路外,其餘水面阡陌縱橫,形成了一塊塊水田。水田上「東一塊蓮,西一塊蒲,土壩檔住了水,蒲葦又遮住了蓮,一望無際,因水較深,泥層又厚,所以只能栽種蓮藕、蒲萊等,要採摘蓮藕,只能下到水裡去用腳踩。因此,明湖踩藕成為濟南一種傳統習俗。

踩藕時,踩藕人身穿一件皮製的不透水的「連衣褲」。皮衣見水後質地變軟,穿者在水中手足可以運用自如。只見人頭或皮衣上口在水面上時沉時浮,很有節奏感。這是踩藕人用腳在水下探索找藕。找到藕枝後,還要找到合適的藕節,然後用力一踩,一枝鮮藕便從根上斷下,再用腳將藕挑出水來,抓一塊藕上的黑泥,塗在斷口外,以免灌進水去。因藕內有空氣,能夠浮在水面上,否則就會沉入水中。最後將飄在水面上的藕收集起來,再挑到市場上去出售。

除夕乞巧
農歷七月七日,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這是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日子。晚上,婦女們穿七孔針,先完者為得巧,故稱乞巧,七夕乞巧的習俗,在濟南十分流行。七夕乞巧,早在戰國時期的楚懷王時就開始了,據《考工記》的注釋中說:「以織女星之祥,因祭機之杼,以求工巧。」因為七夕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人們想從織女那裡求得更多的智慧和技巧,以織出更好的布來。傳說,這天夜晚的葡萄架下,可以聽見牛郎與織女談話。

在古代,每到七夕前,家家張燈結綵,搭乞巧樓,兒童女子,皆著新衣。在城裡「富貴人家,於高樓危榭,安排筵會,以賞節序。」以後,雖然這乞巧樓不一定搭了,但這一天活動仍很有趣。這天晚上,家家都「張錦綉,陳飲食,樹瓜果,焚香於庭」。其次,參加的人望月瞻斗,依次列拜,祭祀牛女二星,祭畢才正式乞巧。有的用七根針,五彩絲線,望月穿針。誰穿得快,誰乞得巧的就多。

有的在桌案上擺一盆水,水裡浸著瓜果,乞巧的人手裡拿著一面鏡子,誰把月光從鏡子里映到水盆的瓜果上,誰就算得了巧。有的捉一隻蜘蛛,放在首飾盒裡,第二天早晨,觀其結網之疏密或圓正,為得巧之多少。還有的於七月七日中午,把事前生好的「巧芽」(豌豆和綠豆)牙和手摘下來,投在水盆里,在太陽光下照影子,誰的巧芽影子象針、剪、花、鳥、蟲等,誰的手將來就會巧。正象一首民間歌謠唱的那樣:「巧芽芽,生的怪,盆盆生、手中蓋、七月七日摘下來。姐姐妹妹照影來。又象花,又象菜,看誰心靈手兒快。」

中秋賞月
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是我國民間又一重要節日。據史書記載,中秋節始於唐代,以後產生了中秋節祭月、拜月、賞月的習俗,到元代末年,民間才廣泛流傳著八月十五吃月餅的故事。

中秋祭月在濟南亦不例外。據1928年《歷城縣鄉土調查錄.習俗》載;「中秋月十五日夜,設月餅瓜果於院中以祭月,並集家人於月下餚醵飲以賞月。」

過去,每天中秋的晚上,當明月從東方升起的時候,人們便在庭院中設香案,擺供桌,供桌上陳以糖餅瓜果等。全家人團聚一起拜月、祭月。祭畢之後,由家中的長者主持,把祭品分給大家,並把象徵「團圓」的月餅分切成塊,大家分食之。

中秋食月餅的風俗流傳很廣。傳說元朝統治者統治了中國以後,為防止人民起來反抗,規定只能10家合用一把切菜刀,每10個家還要供養一個蒙古奴隸主的爪牙,這些爪牙,胡作非為,無惡不作,人民切齒痛痕。元末,各地災荒嚴重,災民顛沛流離,啼飢號寒,實在活不下去了,一年中秋節,泰州人張士誠暗中串聯,把寫著「殺韃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月光亮亮,齊齊排排,排到明朝好世界」等號召人們起來推翻元朝統治者的紙條,藏在月餅里,大家互相傳送,互相聯絡。到了中秋晚上,家家吃月餅,見到了那紙條,便齊心協力,一致行動,舉行了民族大起義,很快就把元朝統治者推翻了。元朝滅亡了,但這吃月餅的習俗,缺一直流傳至今。

千佛山「 九九」登高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佳節,每逢這天,古人都要頭插茱萸,手提菊花酒,登高遊玩。據說這樣可以除災避害,求得生活的安寧幸福。這種「九九」登高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在濟南,每逢重陽節這天,人們都要到千佛山登高。自元代開始,這一天又被定為千佛山廟會,所以就更為熱鬧。過去,九月九日這一天一早,濟南各階層人士,便身佩茱萸,趕來登山,時值深秋,天高氣爽,山前山後,盛開的野菊爛漫似錦,清香撲鼻。因此,戰在「賞菊岩」,上觀賞菊花,遂成登山的一大樂事。除賞菊外,濟南人還有吃菊花的習俗,將白色的菊花瓣採下,蘸上麵粉油炸食之;或者配上肉類做成菊花火鍋,配之以菊花浸泡的美酒,在山上野餐,真是別具風味,清香無比。詩人朱照曾在《重陽節同人挈酒歷山登高詩》中寫道:「閑招三兩友,把酒醉南山。靜喜高松下,香偎野菊間。」這首詩,正是古人重陽等千佛山的生動寫照。

除登山外,過去濟南人在重陽節這天,還要蒸棗糕吃。街上出售棗糕,多用糯米和棗或小豆和棗做成,蒸熟後在街上現切現賣。居民家中做的棗糕,用一層面一層棗疊壘成塔形,蓋者用面捍成的菊花形頂,蒸而食之,名為菊花棗糕。為什麼重陽節這天要吃棗糕呢?因為「糕」、「高」同音,吃棗糕即有登高之意。至於為什麼這一天要登高,據粱朝吳均《續齊諧記》載:東漢時有一個叫費長房的人,神通廣大,能呼風喚雨,遣神捉鬼。有一天,他對徒弟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家裡將有災禍降臨,須早作準備。」桓景問:「用什麼辦法可以免除這場災禍?」長房告訴他:「這天,你全家人各做一個紅色布袋,裝上茱萸,掛在胳膊上,再帶些菊花酒到高山上去飲,即可避免這場災禍。」桓景聽了師傅的話,在九月九日這天,全家人到山上度過了一天,晚上回家,才安全無事。從此,「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災」遂相沿成習。

近年來,千佛山廟會更是盛況空前。盡管人們登高已不再是為了避災除害,飲菊花酒、吃菊花火鍋的習俗也不多見,但來登山的人們照舊絡繹不絕。人們在瀏覽或挑選著琳琅滿目的土特產品時;總要等上山頂,縱目遠眺,觀賞著大好河山和如詩如畫的濟南新貌,不禁會浮想聯翩,感受到一種美的享受。

曲水流觴
從漢朝開始,農歷三月上旬的巳日,便被定為「上巳」。在這一天,人們要到水濱洗濯,以消除不祥,叫做「修」。巍晉以後,又把這一天確定為三月初三。在這天修 以後,人們順便要舉行野餐宴樂和「曲水流觴」的詩酒盛會。游樂的人們,列坐在環曲的水溪旁,把酒裝入觴杯中,置於托盤上,放在溪流上游的水面上,使之順流飄下。觴杯飄至曲折拐彎處,往往會停住不動;即使在前一轉彎處未停,也會在後一個轉彎處停下。酒杯停在誰的近前,誰就得將酒飲下,飲後還要作詩吟唱,作詩不成便是罰酒,這就叫「曲水流觴」或「流觴曲水」。晉代宗 在《荊楚歲時記》中,就有「三月三日,士民並出江渚池沼間,為流杯曲水之飲」的記載。

遠在北魏時期,濟南的士大夫及在現曲水亭街附近建起了曲水流杯池。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一書中寫道:「歷祠下泉源競發,北流經歷城東又北,引水為流杯池,州僚賓宴公私多萃其上」。流杯池既現在的王府池子,池水北出,曲折東流,至今曲水亭街。當時這里清流映帶,楊柳依依,岸平草軟,是曲水流觴的理想場所。

現在曲水亭街,座落在珍珠泉之北,大明湖畔的百花洲之南,曲水亭依在,流水依舊,但溪流已無曲折可言,水亭也早已折除。但如循流上溯 ,由王府池子至起風橋一帶,溪流回環曲折、曲水流觴之跡,還是依稀可尋的。尤其這一帶還保留了更多的「家家泉水,戶戶垂揚」的泉城風格,來此一游,盡管已看不到「曲水流觴」但這里的秀美景色,乃足以使人流連忘返。

除夕守歲
除夕,民間俗稱「三十晚上」,是陰歷一年的最後一天。除夕守歲,傳說是為驅除這時還纏在家裡的「百鬼」,好讓人們過一個平安年。過去在濟南,除夕這天,家家「易門神桃符春貼,遍地撒芝麻秸,陳設供果迎祖先。除夕辭歲,燃爆竹,家人設酒守歲」(《歷城縣鄉土調查表習俗》)其中有些風俗,一直沿襲至今。

除夕更換桃符的習俗起源較早,戰國時的一部史書記載著這樣一個神話:東海度朔山有一棵蟠曲3000里的大桃樹,其枝伸向東北方的鬼門,萬鬼皆由此出入。樹下有神荼、郁壘兩個神仙把守,專門監察鬼的行為,發現哪個鬼為非作歹,便用草繩捆起來喂老虎吃,故有鬼怕桃木之說。於是,自春秋以來,每逢過年,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擱在門兩旁代替神荼、郁壘,以示防鬼。到了戰國,又有人以桃木刻人,置於門側,或畫兩個神像(或寫上神名)來代替桃人。而桃符上的神荼、郁壘畫像也就成了「門神」。唐以後,又有了秦叔寶,尉遲敬德和鍾旭形象的「門神」。掛在門上,消滅納福,鎮妖避禍。

宋代以後,開始興起對聯,到明代,桃符才該稱春聯。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居金陵(南京),除夕之夜,令公卿士庶之家都貼春聯,並親自微服出行,逐門觀看,以此為樂。他還乘興親筆題聯,賜給大官陶農:「國朝謀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賜給某平民屠戶:「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從此,春聯在廣大城鄉普遍盛行起來。於是,除夕「換桃符、易門神、貼春聯」,在全國各地蔚成風俗,並一直沿襲下來。如今,多數人不再相信「門神」之類的封建迷信了,人們把貼春聯,掛年畫,賦予了新的思想內容,以此裝點美好的生活,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據說出席是天上眾神下凡,死去的祖先返家的日子,所以家家要遍地撒上芝麻秸、穀草等,點燃斗香,陳設供品,以迎接諸神和亡祖的魂靈光臨。除夕燃放爆竹,由來也很久遠。據說在古代,楚國兩方的深山中有一種叫「山 」的怪物,經常跟人打麻煩。一遇見了「山 」,人就會得病,發寒發熱,人們從長期的實踐經驗中,發現這種怪物最怕聽爆竹聲,於是便用青竹放在火上燒,借竹的炸裂聲嚇跑他們。後來大家為過一個平安年,便在過年時燃燒青竹筒,用爆竹聲來驅趕山 惡鬼,稱作「平安爆竹」。唐朝時,人們始將火葯裝在竹筒里燃放,響聲更大。從北宋開始,民間開始用紙裹著火葯製成「鞭炮」和「起火」。經過年復一年的改進,爆竹的品種越來越多,花樣也不斷翻新。如今,不但過年時燃放爆竹,每逢重大節日或遇到喜慶事時,人們都喜歡燃放爆竹,以增加歡樂氣氛。

如今已沒有人再把著項活動和驅除鬼怪聯系起來,而相沿成了闔家團圓、歡慶節日的傳統。這一夜,全家老幼,整夜不眠,大家圍坐一起,暢舒往事,吃年夜飯,飲屠蘇酒,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真是其樂無窮。

臘八節
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日,俗稱「臘八節」。這一天,市民黎明既起,家家戶戶做臘八粥。《歷乘》載:「十二月八日作臘八粥,好施者濟貧。」清《日下的聞考》也載:「十二月八日,賜百官粥。民間也作臘八粥,以米、果雜成之,品多者為勝,此蓋宋時故事。」同時,市民還將蒜瓣洗凈涼干,腌制在調好的糖醋壇子里,過些日子,即可食用,俗稱「臘八蒜」。

❷ 與蓮有關的文化習俗

蓮花
蓮為睡科水生宿根植物,別名很多:荷花、水芙蓉、芙蓉、水華、水芸、水旦,藕可食用,可葯用,蓮子可清心、解暑、藕能補中益氣。《本草綱目》說:「醫家取為服食,百病可卻」。除實用價值外,蓮花在中國有深邃的文化淵藪。唐代將佛教立為國教後,蓮花備受人們敬愛。佛祖釋迦牟尼的家鄉盛產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蓮花自喻。《本草綱目》載:「釋氏用為引譬,妙理俱存」。佛國也指蓮花所居之處。也稱「蓮界」。佛經稱「蓮經」,佛座稱「蓮座」或「蓮台」,佛寺稱「蓮宇」,僧舍稱「蓮房」,架裟稱「蓮衣」等等。蓮花圖案也成為佛教的標志。佛教的建築、裝修、器物也都有蓮花圖案。在中國,蓮花被崇為君子,《群芳譜》中說,「凡物先華而後實,獨此華實齊生。百節疏通,萬竅玲瓏,亭亭物華,出於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後有周敦頤的《愛蓮說》,影響深遠。《本草綱目》說:「夫蓮生卑污,而潔白自若;南柔而實堅,居下而有節。孔竅玲瓏,紗綸內隱,生於嫩弱,而發為莖葉花實;又復生芽,以續生生之脈。四時可食,令人心歡,可謂靈根矣!」蓮有一蒂二花者,稱並蒂蓮,以象男女好合,夫妻恩愛。喜聯常有「比翼鳥永棲常青樹,並蒂花久開勤儉家」等等。蓮諧音「廉」(潔)、「連」(生),民俗有「一品清廉」,「連生貴子」等諧音取意,但有的國家、地區的民俗文化不同,而不可忽視,如日本民俗對蓮花並不認為「出淤泥而不染」那麼貞潔,而視蓮花為「下賤」之花。

❸ 鑽瘋姳閰掓槸鍝閲岀敓浜х殑

璐靛窞鑼呭彴闀

姝e畻鐨勮嵎鑺遍厭鏄璐靛窞鑼呭彴闀囩敓浜х殑銆傝寘鍙伴晣鍩熷唴璧勬簮鐙鐗癸紝寰鐢熺墿浣撶郴濂囧紓錛屽叿鏈夊緱澶╃嫭鍘氱殑閰塊犵幆澧冿紝浠ョ洓浜х編閰掕岄椈鍚嶆搗鍐呭栵紝琚瑾変負鈥滀腑鍥界涓閰掗晣鈥濄佲滀笘鐣岄叡棣欏瀷鐧介厭涓諱駭鍖衡濄佲滀腑鍥介厭閮芥牳蹇冨尯鈥濄

閬典箟浠佹鑼呭彴閰掗晣鍫縐頒紭璐ㄩ叡棣欏瀷鐧介厭鐨勬憞綃錛岃瑾変負鈥滀腑鍥界涓閰掗晣鈥濄傝寘鍙伴晣涔嬫墍浠ョ洓浜х櫧閰掞紝鏄鍥犱負鍏跺叿鏈夌嫭鐗圭殑鍦扮悊鐜澧冨拰姘斿欐潯浠訛紝涓洪叡棣欏瀷鐧介厭鐨勯吙閫犲壋閫犱簡鑹濂界殑鏉′歡錛屽瓡鑲插嚭浜嗗浗閰掕寘鍙伴厭銆佽寘鍙板墠韜璧栬寘閰掔瓑涓澶ф壒娣卞彈鍏ㄥ浗娑堣垂鑰呮㈣繋鐨勭櫧閰掑搧鐗岋紝鍙璇磋寘鍙伴晣鏄澶ц嚜鐒惰祼浜堜漢綾葷殑鏉頒綔銆傛極姝ュ湪鍙ら晣鐨勮楅亾錛岃Е鎽稿彜闀囩殑鑴夌粶錛屾劅鍙楀瞾鏈堢殑韞夎穾錛岃拷瀵婚厭涔$殑鍘嗗彶錛屽井椋庡惞榪囷紝闃甸樀閰掗欐墤榧昏屽叆錛屾湭楗宸插厛閱夛紝韜鍦ㄩ厭涔¤磋寘鍙幫紝鑷鐒跺埆鏈変竴緲婚庡懗銆

鑼呭彴闀囦綅浜庝粊鎬甯傝丹姘存渤鐣旓紝緹ゅ北鐜宄欙紝褰㈠娍闄╄侊紝鏄宸濋粩姘撮檰浜ら氱殑鍜藉枆瑕佸湴銆傚湴澶勮吹宸為珮鍘熻タ鍖楅儴錛屽ぇ濞勫北鑴夎タ孌靛寳渚э紝鍖楅潬鍘嗗彶鍚嶅煄閬典箟錛屽崡涓村窛鍗椼傝丹姘存渤鑸榪愯瘡絀垮叏澧冿紝浠佽敽銆佽寘涓廣佽寘涔犮侀伒鑼呭叕璺奼囪仛浜庢わ紝鏄榪炴帴宸濋粩鐨勯噸瑕佹灑綰藉拰榪炴帴鍘嗗彶鍚嶅煄閬典箟鍜屽浗瀹剁駭椋庢櫙鍚嶈儨鍖鴻丹姘寸殑閫氶亾銆

鑼呭彴闀囧巻鍙叉偁涔咃紝婧愯繙嫻侀暱銆傚湪鍘嗗彶涓婏紝濂規湁榪囧嚑涓涓嶅悓鍚嶇О鐨勬洿鏇褲傛嵁璁拌澆錛氬彜浠f慨鍍氶儴钀戒笘灞呬簬鑼呭彴鍙ゅ湴錛屾ゅ湴椹妗戞爲婕灞遍亶閲庛傛晠寰楀悕鈥滈┈妗戞咕鈥濄傚悗鏉ュ湪璧ゆ按娌充笢宀稿彂鐜頒簡涓鑲$函鍑鐨勭殑娉夋按錛屾慨鍍氶儴钀界爩浜嗕竴鍙e洓鏂瑰艦鐨勬按浜曪紝鏂逛究鏉ュ線琛屼漢楗鐢錛屾繁寰椾漢蹇冿紝鏃墮棿闀誇簡錛屼漢浠渚跨О姝ゅ湴涓衡滃洓鏂逛簳鈥濓紝浠f浛浜嗏滈┈妗戞咕鈥濄

姝ゅ悗錛屾部娌沖湴甯︿漢綾繪椿鍔ㄩ戠箒錛岄愭ュ紑鍙戱紝鍘嗕唬嬋鍍氫漢鍦ㄨ楀悗絳戝湡鍙幫紝絝嬬伅鏉嗙キ紲紲栧厛錛屽瑰厛浜哄紑鑽掔牬鑽夎〃紺哄磭鏁錛屾儻縐扳滆寘鍙扳濓紝鑼呭彴浠庢ゆ湁浜嗗悕縐般傛湁鍦版湁鍚嶏紝浜烘皵鑱氶泦錛屽ぇ閲忔慨鍍氫漢鍦ㄦゅ畾灞呫傚埌浜嗚タ奼夋垚甯濆勾闂達紝澶滈儙鍦板尯鐢熶駭鍔涜繘姝ワ紝綺椋熺敓浜ф湁浜嗗墿浣欙紝涓洪吙閰掍笟鐨勫叴璧鋒彁渚涗簡鐗╄川鏉′歡銆

鍏冩湞浠ュ悗錛屽湪鍘誇互涓嬪垎璁懼ㄣ佹潙銆佸潽銆侀儴銆佹墠姝e紡瀹氬悕涓衡滆寘鍙版潙鈥濓紙鏈鏃╄拌澆鑼呭彴鑼呭彴鏉戣繖涓鍦板悕鐨勶紝鏄鍏冩湯鏄庡垵鎬寰峰徃瀹夋皬鏃忚氨錛夈傚悗鏉ュ張縐扳滆寘鏉戔濄傚埌浜嗘槑鏈濓紝鑼呭彴琛椾笂淇浜嗕竾瀵垮錛屽湪瀹澶栧緩鏈変竴搴ф瀬涓虹綍瑙佺殑鍗婅竟妗ワ紝褰撳湴灞呮皯錛岃繃寰瀹㈠晢榪囧崐杈規ˉ鍘誨閲岃繘棣欐嫓浣涳紝鍥犳や漢浠鍙堝彨鑼呭彴琛椾笂涓衡滃崐杈規ˉ鈥濄傛槑浠d互鍚庯紝鑼呭彴鏃ョ泭瀵岃曠箒鑽o紝鍙堝湪璧ゆ按娌充袱宀鎬慨寤轟簡涔濆駭澶у簷錛屽苟鍦ㄥ叾涓鐨勮傞煶瀵猴紝紱圭帇瀹鍐呯弽鈃忎簡涓夐潰涓滄眽閾滈紦錛堢幇鍦ㄥ凡緇忓嚭鍦熶竴闈錛夛紝鏁呰屽張鍙涓夐紦瀵猴紝鑼呭彴鏉戝洜姝ゅ張鍚嶁滀簯榧撻晣鈥濄傛竻鏈濅咕闅嗗嶮騫達紙1745騫達級璐靛窞鎬葷潱寮犲箍娉楀忚峰紑鍑胯丹姘存渤閬擄紝濮嬮氳垷妤銆

鍥涘窛椋熺洂緇忚丹姘存渤閬撹繍鍏ワ紝鑷寵寘鍙拌搗宀革紝縐扳滀粊宀糕濓紝鎴愪負宸濈洂鍏ラ粩鍥涘ぇ鍙e哺涔嬩竴銆傜敱浜庢按闄嗙晠閫氾紝鍏鏂瑰晢璐句簯闆嗭紝榪愮洂椹甯鍜岃垷妤緇滅粠涓嶇粷錛屽競鍦虹箒鑽o紝鎴愪負鈥滆渶鐩愯蛋璐靛窞錛岀Е鍟嗚仛鑼呭彴鈥濓紝鈥滃舵儫鍌ㄩ厭鍗栵紝鑸瑰彧杞界洂澶氣濈殑綣佸崕闆嗛晣錛屾槸榛斿寳鐗╄祫鐨勪富瑕侀泦鏁e湴銆傚洜鑰屼竴搴︽敼鍚嶁滅泭鍟嗛晣鈥濓紝綆縐扳滅泭闀団濄備絾緇堝洜浜轟滑涔犳儻縐拌寘鍙幫紝宸茬粡闅句互鏀瑰彉錛屽洜鑰屽啀搴︽敼涓衡滆寘鍙伴晣鈥濄傛竻鏈姘戝垵錛岃寘鍙伴晣鏄榛斿寳閲嶈佷氦閫氬彛宀革紝璐靛窞鐪佷笁鍒嗕箣浜岀殑椋熺洂鐢辨よ搗榪愬悇鍦幫紝鑼呭彴闀囧洜姝ゅ悕澹板湪澶栵紝闅忕潃鐩愪笟鐨勫彂灞曪紝閰掍笟涔熷叴鐩涜搗鏉ャ傝寘鍙伴厭闅忕洂涓閬撹椹甯榪愬線澶栧湴錛屽苟閫愭笎鍚嶅0澶ф尟錛屾笎娓愬0鏈涜儨榪囦簡鐩愪笟銆

❹ 有關蓮花的民風民俗

荷花節,每年8月舉辦的羊城荷花節,遊客們紛紛到番禺市觀賞荷花回,品嘗荷花植物類食答品,以及觀賞其他的綜合文娛游樂活動,其樂也陶陶。 番禺是個水鄉,河網縱橫交錯,池塘及河道多產蓮藕、蓮子。荷花也叫蓮花、芙蕖,是一種經濟類植物。荷花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花香百里荷塘,歷來受到人們稱贊。荷花結的籽叫蓮子,是一種優質食品;其莖為蓮藕,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與食用價值,可作蔬菜、藕粉、蜜餞食品等。 番禺新墾所產的蓮藕遠近聞名。該地原來是一片新圍墾的綠洲,土地肥沃,泥質松軟,土層深厚,種上蓮藕後產量很高。後又育出了"貓兒頭"和"壽星桃"等優質藕種,質量好,含澱粉多,生食爽甜,熟食粉香。 番禺便是在當地盛產蓮花基礎上舉辦荷花節的。通過舉辦這一類型的民間節慶活動,以經濟開路,商貿搭台,促進旅遊及經濟事業的發展。

❺ 關於荷花的習俗有哪些

首先說下「蓮」的寓意:蓮又叫荷花、水芙蓉、芙蓉、水華、水芸、水旦等等。 蓮花是佛教的標志,我想這個大家都知道;同時它又被譽為「花中君子」,用以贊美「出淤泥不染」的君子品格;《群芳譜》也有說過「凡物先華而後實,獨此華實齊生。」即自然界中的花唯獨蓮的果實與花同在,加之蓮諧
音「廉」(潔)、「連」(生),民俗便有有「一品清廉」,「連生貴子」等諧音取意;蓮有一蒂二花者,稱並蒂蓮,以象男女好合,所以又比喻夫妻恩愛等等。

蓮有關的文化習俗與蓮的寓意是分不開的,有如下一些:

1、采蓮習俗
江南有舊俗就是采蓮、愛蓮、賞蓮,這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提及:「到了采蓮季節,青年男女打扮得整整齊齊,泛著一葉葉小舟,在湖面邊采邊唱,這也是情人約會,談情說愛的大好時機,那又是一個多麼熱鬧的場面!這可以從梁元帝《采蓮賦》中得到印證。」當然,這兒的「江南」在六朝或是更早遠的時期指的是長江以南,尤其指「兩湖」地區,後來在江浙之地也有此風俗。

在采蓮季節,古人還有泛舟游賞的習俗。采蓮時還會唱采蓮歌,大都是以蓮比興的情歌。因為蓮和它的地下莖有諸多生態特徵如「蓮開並蒂,藕貫七心」,「藕斷絲連」等,此外「蓮」、「芙蓉」等名稱又關顧著表示愛情的特定用語。
至今在泉州晉江安海一代還有端午節采蓮的習俗。午後,闔家老幼穿新衣,上街游賞,登白塔。俗曰:「投悌」。各境扛木刻龍頭,舉大旗,提鮮花籃,敲鑼鼓,奏管弦,唱采蓮歌(俗名「蘇魯連」)。迎於各戶。執旗者舞於各家廳堂,呼吉祥語,提籃者送戶主鮮花,人家以紅包勞之。是謂『采蓮』。

2、放蓮花燈
這是端午的傳統習俗。又叫「放河燈」。放了蓮花燈,象徵借著河神的力量,祈求當年風調雨順,水陸平安。
此外在北京等地七月十五中元節也有夜放河燈和點蓮花燈的習俗,也是繼正月十五元宵燈節後,老北京的又一個傳統燈節。
放河燈亦做放荷燈,是自古以來流傳下來超度亡人的一種習俗。荷花燈都是用天然的荷葉插上點好的蠟燭做成荷花燈。那時也有用西瓜、南瓜和紫茄子等,將其中心掏空,當中插上點好的蠟燭,將這些燈往河裡一送,排成一隊「水燈」。
七月十五前後的晚上,各家的孩子均呼伴結群,遊逛街市胡同,小孩們眾口一詞地喊道:「蓮花燈、蓮花燈,今兒個點了明兒個扔!」那時的孩子們要在夜晚相互比誰的燈更美更亮,當年謂此舉為「斗燈會」。

3、掛「蓮花燈」的習俗
元宵佳節,有掛「蓮花燈」的習俗,元宵節掛『蓮花燈』寓意旺丁旺財。「蓮藕代表『財運連連不斷』、蓮蓬裡面的蓮子和茨菰寓意『早生貴子』,而紅白兩色花代表男孩和女孩,剛好湊成一個『好』字,代表兒孫滿堂!」

4、年畫、荷包
一些民間繪畫中,一頭龍首、獅尾、鹿身,身披鱗甲、馬蹄細腿的麟麟,背上有的馱著一年輕女子,手中抱個胖娃娃,以示送子;有的背上騎個童子,懷抱蓮蓬和笙,取「蓮(連)笙(生)貴子」的諧音;畫面的背景「天宮」隱約展現,以示天賜貴子。

刺綉荷包的紋樣中常見有"蓮(連)生貴子"、"蓮里生子"、"魚戲蓮"、等。傳說這其中"魚"比喻男,"蓮"比喻女。"蓮"與"子"的關系就是母子關系。還有「連(蓮)年有餘(魚)」等。

5、祈蓮神
江西省廣昌縣是國家命名的「中國白蓮之鄉」。該縣赤水鎮太和村一帶素有「祈蓮神」的民間習俗。
相傳隋末唐初某年春,世代種蓮的廣昌縣白水寨西溪村(今名赤水鎮太和村)村民們正值搶季栽蓮之際,卻遇社會動亂,村民們被迫棄蓮外逃,避難於山林。當避難村民貧病交困的之際,七蓮童領王母之詣從天而降,幾經酣戰,除暴安良,解眾生於劫難。此日正是六月二十四日。全體村民決定將這一難忘的經歷以一種形式銘記下來,世代相傳,以感戴七蓮童恩德。於是,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定為「蓮花生日」(習慣簡稱為「蓮花節」 ),寓連生貴子之兆。
從此,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太和村的蓮農們便舉行「祈蓮神」活動。

6、佛教習俗
蓮花,又稱荷花。它是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經常提到和見到的象徵物。蓮花與佛教有著不解之緣,因為它與釋迦牟尼的許多傳說聯系在一起。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蓮花上,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後就成了佛教的「浴佛節」。釋迦牟尼覺悟成道後,起座向北,繞樹而行,「觀樹經行」,當時就是一步一蓮花,共18蓮花。每當他傳教說法時,坐的是「蓮花座」,坐姿也成「蓮花坐姿」,就是兩腿交疊,足心向上。
另外,按照佛教的說法:蓮花代表佛祖清凈的法身,庄嚴的報身,於是便成了佛教吉祥物。
藏傳佛教中更是有很多與蓮有關的習俗。

7、「食荷」習俗
用荷配兌其它食物製作節日食品進餐,稱之「食荷」。「食荷」的傳統食譜為蓮糕、蓮子粥、荷蒸飯、花瓣酒。
鶴慶白族的荷花節,人們觀蓮花、唱蓮歌、嘗蓮饌,堪算是一種獨具特色的花卉飲食文化。此外在南京也有「食荷」習俗,品種很多,荷花粥、荷葉粥、荷葉粉蒸肉等等、濟南等地也有食荷花瓣的習俗。

8、「碧筒飲」
荷花在濟南人的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在利用荷花方面,濟南還有一些特殊的習俗。其中最有意思的,要算碧筒飲。

據唐代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一書中記載:在古代,大明湖的荷花盛開之際,一些官吏、文人,常到湖邊避暑,他們把湖中的大蓮葉割下來,盛上美酒,然後用簪了將蓮葉的中心部分刺開,使之與空心的荷莖相通。人們從荷莖的末端吸酒喝,那滋味,用當時親身體驗過的文人的話說,就是「酒味雜蓮香,香冷勝於水」。這就是被唐宋文士傳為美談的「碧筒飲」。

在濟南荷葉矗盛酒外,用它還可以做成許多獨具風味的食品。如將鮮嫩碧綠的荷葉,用熱水略燙一下,煮粥時蓋在粥上,等煮好的粥涼後再加糖,色碧味香,名曰:「荷葉粥」,是濟南夏令著名的小食品;按做「米粉肉」或「粉蒸肉」的 做法,先切好豬肉,炒好米,拌上醬油,然後選用大明湖產的只有碗口大的嫩荷葉,洗凈,一張荷葉包起一塊豬肉和適量的炒米,攤放在碗里,再上蒸籠,蒸熟後即成「荷葉肉」。吃是連肉帶荷葉一起吃,即有豬肉的美味,又有荷葉的清香,特別鮮美。用同樣的方法,還可以做成荷葉雞、荷葉魚等上等佳餚。此外,用荷葉包裝食品,也是濟南特有的風俗。以前食品店裡賣的蒸包、鍋貼、熟肉以及腌菜等,許多都是用荷葉包裝,這樣即不透油、透水,又別有一番清香滋味很受人們歡迎。

另外,過去濟南人還有吃荷花瓣的習俗。其中「炸荷花瓣」就是濟南夏季特有的名菜。將新鮮、完整、干凈的荷花瓣洗凈之後,掛上一層薄薄的雞蛋糊,再放到油鍋里炸,炸好後撒上白糖,吃到嘴裡,清香可口,回味無窮,很為人們所喜愛。

8、「放河(荷)燈」

從上游向下游放荷燈
夏歷七月初七,是民間鵲橋會節日,又叫情人節、女兒節,人們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鵲橋,便在人間河流放燈,讓牛郎認路快步與織女相會。宋代以後不少文人詩文中有此記載。

「牛郎織女天河配,水上荷花燈傳情」

唐代有揚一益二之說,游賞之風冠於西南,聞名天下。後蜀孟昶的花蕊夫人百首宮詞中,有「法雲寺里中元節,又是官家降誕辰」記載,可見盛行中元節之早。「河燈亮,河燈明,牛郎織女喜盈盈」、「河燈一放三千里,妾身歲月甜如蜜」、「放河燈,今日放了明日扔」等民謠、竹枝詞,可證習俗的久遠。

❻ 古代酒的叫法

杜康、歡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墮、凍醪、壺觴、壺中物、酌、酤、醑、醍醐、黃封、清酌、昔酒、縹酒、青州從事、平原督郵、麴生、麴秀才、麴道士、曲居士、曲櫱、春、茅柴、香蟻、浮蟻、綠蟻、碧蟻、天祿、椒漿、忘憂物、掃愁帚、釣詩鉤、狂葯、酒兵、般若湯、清聖、濁賢。

我國釀酒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自產生之日開始,就受到先民歡迎。人們在飲酒贊酒的時候,總要給所飲的酒起個饒有風趣的雅號或別名。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繹而成,或者根據酒的味道、顏色、功能、作用、濃淡及釀造方法等等而定。酒的很多綽號在民間流傳甚廣,所以文在詩詞、小說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詞。這也是中國酒俗文化的一個特色。

白墮:這是一個善釀者的名字。 蘇轍在《次韻子瞻病中大雪》詩中寫道,「殷勤賦黃竹,自勸飲白墮」。

凍醪:即春酒。是寒冬釀造,以備春天飲用的酒。據《詩·豳風·七月》記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壺觴:本來是盛酒的器皿,後來亦用作酒的代稱, 陶潛在《歸去來辭》中寫道,「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壺中物:因酒大都盛於壺中而得名。 張祜在《題上饒亭》詩中寫道,「唯是壺中物,憂來且自斟」醇酎這是上等酒的代稱。

酌:本意為斟酒、飲酒,後引申為酒的代稱,如「便酌」「小酌」。李白在《月下獨酌》一詩中寫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酤:據《詩·商頌·烈祖》記載,「既載清酤,齎我思成」。[傳」: 酤

(6)荷花酒民賜擴展閱讀

我國是酒的故鄉,也是酒文化的發源地,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酒的釀造,在我國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酒與文化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

大體上,古酒約分兩種:一為果實谷類釀成之色酒,二為蒸餾酒。有色酒起源於古代,據《神農本草》所載,酒起源於遠古與神農時代。《世本八種》(增訂本)陳其榮謂:「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少康(一作 杜康)作秣酒。」

儀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余以為此種酒,恐是果實花木為之,非谷類之酒。谷類之酒應起於農業興盛之後。陸柞蕃著《粵西偶記》關於果實花木之酒,有如下記載:(廣西)平樂等府深山中,猿猴極多,善采百花釀酒。

熱點內容
一束束鮮花像什麼造句 發布:2024-11-25 23:37:48 瀏覽:520
婚禮上用什麼綠植寓意 發布:2024-11-25 23:35:21 瀏覽:747
情人節給男朋友寫的情話 發布:2024-11-25 23:32:16 瀏覽:777
鮮花只為你開 發布:2024-11-25 23:31:07 瀏覽:483
風輪菊花語 發布:2024-11-25 23:29:06 瀏覽:874
歡樂鮮花 發布:2024-11-25 23:24:07 瀏覽:654
插花實習報告 發布:2024-11-25 23:17:17 瀏覽:866
盆栽長豆角 發布:2024-11-25 23:01:57 瀏覽:705
重慶花卉園輕軌 發布:2024-11-25 23:01:54 瀏覽:756
丁香能抗癌 發布:2024-11-25 22:53:25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