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海棠這首詩

海棠這首詩

發布時間: 2024-08-09 14:11:35

海棠古詩蘇軾翻譯

海棠,這首絕句寫於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海棠」,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這是一處曲筆。下面是海棠古詩蘇軾翻譯,歡迎參考閱讀!

海棠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

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字詞解釋:

海棠:昔明皇召貴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此詩戲之。

裊裊:微風輕輕吹拂的樣子;

泛:搖動;

崇光:指高貴華美的光澤;

故:於是;

紅妝:用美女比海棠;

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贊楊貴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

作品翻譯:

裊裊的東風吹動淡淡的雲彩,露出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作品賞析:

本詩第一句寫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潔美麗。第二句寫夜間的海棠,作者創造一個散發著香味、空空濛蒙的、帶著幾分迷幻的境界。略顯幽寂,與海棠自甘寂寞的性格相合。後兩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為花著想,十分感人,表明作者是一個性情中人。 作者要燒紅燭陪伴、呵護海棠,另一方面創造一種氣氛,讓海棠振作精神,不致睡去。後兩句極賦浪漫色彩。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認為此詩「造語之工」「盡古今之變」。

「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

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當然你也可從中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

「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轉折一筆,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她太傷心失望嗎?夜闌人靜,孤寂滿懷的我,自然無法成眠;花兒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獨自打發這漫漫長夜?不成,能夠傾聽花開的聲音的,只有我;能夠陪我永夜心靈散步的,只有這寂寞的海棠!

一個「恐」寫出我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我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

一個「只」字極化愛花人的痴情,現在他滿心裡只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餘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這是一種「忘我」、「無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記載: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於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日:「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此句運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轉而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

「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於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艷,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台;那就讓我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吧!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俠義與厚道。

「照紅妝」呼應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極寫海棠的嬌艷嫵媚。「燒」「照」兩字表面上都寫我對花的喜愛與呵護,其實也不禁流露出些許貶居生活的鬱郁寡歡。他想在「玩物」(賞花)中獲得對痛苦的超脫,哪怕這只是片刻的超脫也好。雖然花兒盛開,就向衰敗邁進一步,盡管高蹈的精神之花畢竟遠離現實的土壤,但他想過這種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的生活的積極心態,又有誰可以阻撓呢?

全詩語言淺近而情意深永。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出身於一個有文化教養的家庭,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進士。蘇軾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擅長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在散文方面,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同屬「唐宋八大家」之列;在書法方面,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他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同為豪放派詞人。有《東坡全集》傳世。

拓展內容: 《海棠花》閱讀理解答案

海棠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

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1)詩歌的開頭兩句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答:詩歌的開頭兩句的景物描寫有兩點作用:

A、作者用正面和側面結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種空濛迷離的境界和氣氛。「裊裊」寫其微風吹拂的動態,崇光是高潔美麗的;B、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獨的心理。

(2)古人對於後兩句詩曾有「造語之奇,構思之巧」的評價,請結合三、四兩句詩來賞析一下。

答:「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被譽為「造語之奇,構思之巧」,「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而作者卻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在詩人的想像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樣,會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點燃高燭,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痴語。同時,也化用了李商隱的「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照殘酒」(《花下醉》)卻又無斧鑿之跡。故這首絕句流傳千古。

② 海棠詩句蘇軾

海棠詩句蘇軾:

作品原文:

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一個「恐」寫出了作者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了作者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一個「只」字極化了愛花人的痴情,此刻他滿心裡只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餘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了:這是一種「忘我」、「無我」的超然境界。

③ 蘇軾寫的海棠這首詩表達出作者的什麼情感

整首詩使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既表現了海棠優雅脫俗的美,也抒發了回詩人愛花惜花的感情,更答書寫了懷才不遇的人生感慨。

這首絕句作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時作者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已經五個年頭。

全詩語言淺近而情意深永。寫此詩時,詩人雖已過不惑之年,但此詩卻沒有給人以頹唐、萎靡之氣,從「東風」「崇光」「香霧」「高燭」「紅妝」這些明麗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觸到詩人的達觀、瀟灑的胸襟。

(3)海棠這首詩擴展閱讀:

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白話譯文

裊裊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④ 蘇軾《海棠》這首詩怎麼讀

宋代蘇軾所作的《海棠》全詩及注音如下:

《海棠》hǎi táng

東風裊裊泛崇光,dōng fēng niǎo niǎo fàn chóng guāng,

香霧空濛月轉廊。xiāng wù fēi fēi yuè zhuǎn láng。

只恐夜深花睡去,zhī kǒng yè shēn huā shuì qù,

故燒高燭照紅妝。gēng shāo gāo zhú zhào hóng zhuāng。

這首詩的白話文意思是裊裊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4)海棠這首詩擴展閱讀

這首詩首句「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用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

後兩句,作者由花及人,生發奇想,深切巧妙地表達了愛花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不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通過寫作者對花的喜愛與呵護,其實也不禁流露出些許貶居生活的鬱郁寡歡。

⑤ 海棠花的花語詩句

海棠花的詩有《海棠》、《蜀中賞海棠》、《海棠塢》等。

3、《海棠塢》(宋)楊萬里

細雨初憐濕翠裳,新晴特地試紅妝。

無人會得東風意,春色都將付海棠。

賞析:下過小雨之後,海棠的嫩葉更是青翠欲滴,待余埋梁到太陽出來,那鮮艷的海棠花就一朵一朵地開放了。有誰懂得東風的用意呢?造物主是最公液畝平的,無論是誰都會有在春天的舞台上展露才華的機會。現在百花凋零,就到了海棠花占盡春光的時候了。

⑥ 蘇軾《海棠》翻譯

《海棠》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白話內譯文:裊裊的東風容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海棠》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被選入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語文六年級教科書。這首絕句作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時作者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已經五個年頭。

(6)海棠這首詩擴展閱讀:

此詩開頭兩句,並不拘限於正面描寫,首句「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

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

暗示夜已深,人無寐,從中還可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這兩句把讀者帶入一個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艷麗,然而略顯幽寂。

⑦ 《海棠》古詩 蘇軾

蘇軾的古詩《海棠》原文及翻笑指譯如下:

原文: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翻譯:裊裊的碰派配東風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濃。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只害怕夜深人靜花兒獨自開放無人欣賞,特意點燃蠟燭來照亮海棠的美麗姿容。

作品賞析:

這首詩通過寫對海棠的喜愛之情,表現了詩人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的生活的積極心態,沒有誰可以阻撓,寫的是作者在花開時節與友人賞花時的所見。第一句寫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潔美麗。

第二羨高句寫夜間的海棠,作者創造了一個散發著香味、空空濛蒙的、帶著幾分迷幻的境界。後兩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為花著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個性情中人,極富浪漫色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海棠》

⑧ 蘇軾的《海棠》是什麼意思

1、原詩:
海棠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2、譯文:
東風輕拂著海棠,花透出美妙的光華,迷茫的夜霧中彌漫著花香,朦朧的月光轉過迴廊。夜很深了,因為擔心海棠會像人一樣而睡去,所以趕忙點燃蠟燭,照耀著海棠。
3、賞析:
這首絕句寫於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海棠」,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這是一處曲筆。「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當然你也可從中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
「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是全的關鍵句。此句轉折一筆,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她太傷心失望了嗎?夜闌人靜,孤寂滿懷的我,自然無法成眠;花兒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獨自打發這漫漫長夜?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此句運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轉而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於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艷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台;那就讓我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吧!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俠義與厚道。「照紅妝」呼應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極寫海棠的嬌艷嫵媚。

熱點內容
蘭花豆營養 發布:2025-01-16 00:11:11 瀏覽:895
唯美七夕祝福 發布:2025-01-16 00:08:53 瀏覽:634
插花怎麼查 發布:2025-01-15 23:47:59 瀏覽:534
香雪蘭盆栽圖片 發布:2025-01-15 23:42:52 瀏覽:812
陳寨花卉市場搬遷了沒 發布:2025-01-15 23:37:38 瀏覽:654
牡丹江混子 發布:2025-01-15 23:37:35 瀏覽:312
牛勁盆景 發布:2025-01-15 23:36:24 瀏覽:147
梔子花越冬需要剪枝嗎 發布:2025-01-15 23:30:08 瀏覽:272
牡丹江去寧安 發布:2025-01-15 23:26:07 瀏覽:351
假山流水盆景 發布:2025-01-15 23:25:52 瀏覽: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