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偷盜

蘭花偷盜

發布時間: 2024-10-16 18:22:28

蘭花指、的傳說

蘭花指,現通常指大拇指和中指捏合,其餘三指展開的手勢。古時有多種指法,且為男子手勢,現多為女子所用或戲曲演出上使用。
在古代,翹蘭花指是男人的專利,是他們顯示男子氣概的標志,當時有人寫了一本《蘭花品藻》,專門教人如何鑒賞、錘煉和保養蘭花指。 據書中所載,蘭花指品鑒之口訣為:鉤、柔、白、瘦——鉤,即彎曲;柔,即柔軟;白,即白皙;瘦,即瘦削——達到如下標准方可稱為極品:鉤似圓月,柔若無骨,白如玉石,瘦勝麻稈。當時流行的蘭花指指法甚為繁復,有上翹下翹、前翹後翹、左翹右翹、正翹斜翹等等(有的難度極大,翹起來後可以仰貼在手背上),再輔以不同的角度和動作的快慢,當真是賞心悅目、曼妙多姿。惜乎絕大部分指法已然失傳,使得如今人們翹蘭花指的樣式極其單調且流於僵直、呆滯,絕無古時輕盈靈動的韻致,實在是中華古文化之一大損失。 在那個年代,如果一個男人有一翹就令人驚艷的蘭花指,就會身價百倍,無論是就業上崗、登踏仕途或談婚論娶,都會順順當當,無往不利。所以男人們不但想方設法使自己擁有符合標準的蘭花指,還很注重保養工作。許多人專門做蘭花套戴在指頭上,使之不受風塵雨露的侵蝕,為了讓蘭花指顯得白皙,他們甚至還在上面撲粉。就像今天的選美一樣,當時也有蘭花大賽:選手們臚陳擂台,一個個款款的取下蘭花套,各自擺出一個酷斃了的POSE,然後小指頭輕輕一彈,等漫天飛舞的粉塵落定,只見香噴噴、軟綿綿、白嫩嫩的蘭花指就翹然婉然的亮在那裡——其絕世風姿,令台下觀眾看得兩眼圓睜睜、渾身麻酥酥,立即有文人學士搖頭晃腦的贊嘆不已:「噫嘻!此蘭花指也,胡為乎美哉?」?」(譯成白話文就是:哎呦,這是蘭花指耶,好好漂亮噢!) 後來由於女權運動的風起雲涌,使得這一風氣漸漸移到了女性身上,翹蘭花指成了她們的特權之一。 不過蘭花指沒有更名為「淑女指」或別的什麼花指,而是沿用至今,以示承傳一脈,不忘本源。經意間翹起蘭花指,看上去顯得古意盎然,大概他們身上依然延續著上古君子的遺風罷?思之不禁令人憮然。 注:此亦舊文,純屬無聊之作。古今詞義有別,如「翹」,現今延伸出他意,可組詞如「死翹翹」,其意大抵與死或死的形狀相近。 所以現在人與人問候時,可曰「餐否」,絕不能說「翹乎」。 雪域: 哈哈,快去喊袖子來,她正想像不出「隨風」翹著「蘭花指」唱「小冤家」是個什麼男子,卻原來在這里等著這個詞呢~~~...深受啟發:當年符堅定是翹著蘭花指「投鞭斷流...武則天創造的「曌ZHAO」字,原來上面就是一個「翹著蘭花指」的「指」字。

游僧在菩提樹下參禪,看到一條蛇正在吞食一隻田鼠,他捉住蛇,用手指摳出田鼠放生。
那是條剛從冬眠中蘇醒的蛇,身體非常虛弱,如果不及時進食,可能被餓死。游僧想起佛祖剜肉喂鷹的故事,便自斷右手食指喂蛇充飢。他還告訴那條蛇,願意用剩下的手指,換取其它蛇捕到的田鼠。
棲息於菩提樹下的蘭花仙子,被游僧的行為所感動,便將自己的種子播在游僧的傷口處,長出的葉子立刻變成了可以重生的蘭花指。
佛祖知道後,封游僧為蘭花指佛,賜建蘭若寺,准其在人間遍植蘭花,修身養性,護鼠喂蛇,參經悟道。
有了蘭花指充飢,蛇不再捕食田鼠。失去了天敵,田鼠數量陡增,肆虐啃咬草莖、樹根和莊稼。有的進入農舍,偷盜糧食,咬壞傢具和衣物,成了人見人恨的家鼠。
鼠害令世人苦不堪言,他們不再供奉蘭花指佛,窮人都不種養蘭花。終於有一天,有人推倒了佛像,放火焚燒了蘭若寺。望著憤怒的人群和熊熊烈火,蘭花指佛很委屈,也很迷茫,自己在天上已經稱佛,在人間卻不能佈道,於是他向佛祖祈請詮釋。
佛祖說,為了讓世人珍惜糧食,我在田間撒下草種,令世人經過辛勤勞動,才能得到豐收的碩果。為了防止雜草叢生,我讓田鼠啃食它的根須;為了控制鼠疫成災,我讓蛇吞噬田鼠;為了杜絕蛇枉生貪欲,我讓它冬眠悔過,蛻皮自新,並讓鷹適當懲罰它;為了預防鷹嗜殺成性,滋生蔓延,我讓人製造弓弩射殺它;為了不讓人滅絕飛禽走獸,我賦予禽生雙翼以高遠,獸有四足以快慢,讓射出的矢有一定的距離和偏差••••••所以,眾生生死皆有定數輪回,萬物榮枯皆遵四季循環。
蘭花指佛幡然醒悟,原來佛法與人道起源於自然,成佛與得道關乎於法則,自己參禪不能順其自然,修性刻意違反法則,又怎能得到成佛?他縱身躍入火中,希望像鳳凰一樣涅磐重生。但蘭花指是無辜的,他入化前便將蘭花指轉移給其他的佛。
從此,人間再無蘭花指佛,但所有的佛手上都有一根蘭花指。

Ⅱ 梁平的風俗

@
重慶市梁平縣民俗風情

· 蘭印花布
梁平的蘭印花布,為梁平木版年畫、花紙、牛皮燈影的姊妹藝術。民間藝人在特製的油紙版上,繪畫雕刻成各種圖案花紋,套在白布上,用豆腐、石灰粉調製成的灰漿印刷,取紙版後放入蘭色顏料水中浸染,干後將灰漿擦掉即成。其圖案多為龍騰虎躍,丹鳳朝陽,凰穿牡丹,喜鵲鬧梅,雙獅呈祥,金鹿獻壽,彩蝶迎春等象徵著報慶壽喜、跡象康泰的內容,反映了人民盼望幸福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
梁平的蘭印花布,遍布城鄉,有蘭底白花和白底蘭花兩大類。以梁平城區、仁賢、雲龍、屏錦、袁驛為主要產地,祖傳雕刻繪畫技藝高的民間藝人李興順(1879—1966),赴湖南、湖北等地學習工藝美術後,回到家鄉隆街開「染坊」,畢生致力於改進搞好梁平蘭印花布,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精心創作的不少蘭印花布圖案,一直被省內外有關單位、個人視為藝術珍品。

· 玩龍舞獅劃綵船
玩龍舞獅
凡逢喜慶的日子,如生子、祝壽、節日,特別是每年春節期間,慶祝上元佳節(即舊歷正月十五),玩龍舞獅就更加鬧熱。其龍是竹編紙糊的,龍頭、龍身、龍尾有扎7節的,也有扎9節的。玩龍燈始於何時有待考證。
玩龍舞獅,是正月十四和十五兩夜,每夜從6點開始要玩到次日凌晨。龍燈先要到各廟宇參神,參神完畢,龍燈和玩龍的人都集中在鐵神仙廟稍事休息。獅子和羅漢以及兩名打牌燈(牌燈、長方形,內置蠟燭),就從上場口沿左右店鋪挨門挨戶參拜,祝賀新年吉祥。當羅漢獅子參拜到那家時,主人要鳴炮和焚化紙錢,表示歡迎。
獅子沿街參拜完畢後,才開始耍龍燈。這時家家戶戶都懸掛出不同形式的街燈。只見,華燈光芒耀眼,人流如潮,鑼鼓齊鳴,熱鬧非凡。耍龍的人頭包紅布,赤膊上陣,甚至有人把內短褲都用水浸濕,避免燃放花筒鞭炮時內褲著火。龍頭、龍身、龍尾內插「鴨腳板」(紙和竹篾編成,放在浸有松脂的油鍋內熬煮後取出,點燃後插在龍頭、龍身、龍尾內)。整個龍體五光十色,明亮剔透,加上耍龍人的技巧,搖頭擺尾,上下翻滾,非常壯觀。花筒(自製煙花,原料為生硝、鋼沫、硫磺、朝腦、木炭等)的燃放,很像現代的禮花。放花筒的人,將焰火始終是對著耍龍者身上。焰火其勢猛烈,射在身上燙人,有如螞蟻叮咬。但耍龍人真正怕的是鞭炮,貼身爆響時,輕者當時被爆之處麻木,重者可以肉開血流。還有極少數人將鞭炮掛在耍龍者身上後,再點火。在這種情況下,耍龍者都會有輕重不同的傷痕(因是土火葯所制,炸力不大,難造成大傷害)。有人說燃放花筒、鞭炮是把痛苦建立在別人身上,供少數人觀賞取樂。這種說法,也不全對,因為玩龍的人,都是愛好鬧熱自願參加者,往往還互相爭著玩,並不是用錢買這些人來玩。這些愛好者,還以能玩上第一、第二輪為榮,以證明自己身體素質好,既不怕冷,又能戰勝火炮和花筒襲擊,特別是玩龍頭和玩龍尾的人,左右翻滾,上下起伏。在鞭炮、花筒猛烈時,如何以龍護(身不能將龍死板地去抵擋花筒火炮,要用一種技巧擋住火炮不能近身)。還有長了疥瘡的人,也樂於參加玩龍,花筒鞭炮里有硫磺,受到花筒鞭炮的襲擊後,疥瘡自然就會痊癒了,所以說玩龍不是痛苦,而是皆大歡喜。當然放鞭炮搞惡作劇也不應該,尤其是現今的炸葯鞭炮,更不能直爆玩龍者,否則造成大事故。
正月十四、十五是限於街上玩,此前從正月初九(甚至還有提前的)便由會首下鄉打牒子,用紅紙寫上青獅黃龍定於 月 日前來貴府祝賀。事先預約日期,收到牌子的人家就安排花筒鞭炮。到鄉下玩龍的規矩就比街上講究,牌燈和龍把子都不準落地。先是獅子到堂屋參神,牌燈和龍燈,排隊站立地壩,必須用腳背墊著牌燈把和龍燈把。否則,不但得不到當晚主任的招待,會首還得向主任賠禮道歉,掛紅放鞭炮才行。極少數主家,還在地上鋪上一層豌豆,讓玩龍人走動不便,花筒鞭炮一放,玩龍者往往很容易摔交。這看似惡作劇,實際是考察玩龍人的技巧。還有一種龍叫看龍,玩時不準燃放煙花爆竹。這種龍製作精細,外表是用紅綾糊的,裡面安的不是普通蠟燭,而是特別的礦燭,避免著火燒綾,龍頭上還嵌有金、銀、玉石類的什物。玩龍者盡都裝扮成各種人物,一般是扮八仙或三國、水滸人物。參加玩龍的人都是富家子弟,一般是十歲左右的男孩,不但供觀賞,更大的作用是保護燒龍。見到花筒鞭炮猛烈時,看龍就立即趕去,燃放花筒鞭炮的人,見看龍來了,就趕快調頭,正在放花筒的,就立即向天上放,這樣既燒不到玩的人,也燒不到看龍,放鞭炮的也就不再放了。花筒鞭炮燒到了看龍,可就麻煩了,看龍損失有價可估,可這批玩龍的少爺身價就不可估了….…梁平玩龍燈和放花筒久負盛名。

車燈、綵船
車燈、綵船本是同一類型,都是車內或船內一人,車外船外數人。這就比玩龍要文明得多,不燃放花筒鞭炮,只是車燈或綵船到了某一家時,主人燃放鞭炮表示歡迎。車燈、綵船是寓教於樂,宣傳當前形勢或中心任務,唱詞因時而異,而調譜也是多樣的。例如解放初期是宣傳推翻三座大山,控訴國民黨罪行的唱詞:「推翻三座大山喲喲,人民翻了身喲呀哈嗨……母雞捉去喲喲,無蛋下喲呀哈嗨,鄉長保長將爸捉去喲喲,兩手吊得起瘡疤喲呀哈嗨」。掃盲時的唱詞是「錯把硫酸亞喲喲,當鹽巴喲呀哈嗨」。「大躍進」「四清」「文革」時期,都是各種唱詞,唱詞間隙有鑼鼓,有幫腔穿插其間,群眾喜聞樂見,久傳不衰。
車燈、綵船娛樂的一面則表現在坐車、坐船人和架車劃船人身上。坐車、坐船人,多是妙齡姑娘(舊社會是男扮女妝),她們打扮得花枝招展,「坐」在車內、船內含羞帶笑,美麗動人;唱詞婉轉動聽,人人喜聞樂見。而架車人(前有拉車者,後有架車者,側有搖著蒲扇的護娘)、劃船人(或兩個或四個拿著「船漿」的船夫),頭戴禮帽或草帽,身穿奇裝異服,全是笑星打扮。他們學男學女插科打諢,配合坐車、坐船人的唱詞,說些雅而不俗的笑話,常使觀者捧腹大笑,樂不可支。
在當年農村,電影、電視還沒普及的時候,過年或其他喜慶時的車燈綵船,不但烘託了節日氣氛,帶給人民歡樂,還宣傳了當時的政策法令。

· 偷青、偷燈籠、偷冬瓜

「偷青、偷燈籠、偷冬瓜」,是梁平的民俗,並非道德敗壞的那種「偷盜」。
一、 偷青
老年人說:元宵節「偷青、吃青,一年無災星,越活越年輕。」「偷青」的民俗出自什麼年代,有待考證。「偷」什麼呢?那是象徵性的,青菜一棵兩棵,其他菜也只能是一根幾根。「偷」多了便不是「偷青」,而是真正的小偷偷菜了。「偷」什麼人的呢?專選家裡女人比較「惡」,會罵人的,偷了讓她罵,就把「災星」罵掉了。什麼時候「偷」呢?多是正月十五晚上,在街上或其他地方看了花燈、花筒、獅子之類回家時,按預先選定的目的地,「順手牽羊」偷了回來。這時多是深夜一兩點鍾,早已肚餓,便燒火洗菜,和著元宵節吃剩的肉湯、酥肉、盤子菜之類,煮得燙燙的,鬧鬧熱熱地吃完才上床睡覺,這個年也就快快樂樂過完了。
至於「偷青」遭人罵,卻是很少有的事,因為大家都明白,「偷青」只不過是種樂趣。有時被偷家也有人去偷別家的,他還罵什麼!這一民俗盛行之時,多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之時。
二、偷燈籠、偷冬瓜
「偷燈籠、偷冬瓜」,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別人祈子嗣。「偷」以後,接著還要「送」,送給那結婚幾年無子嗣的年輕夫婦。這兩項民俗既有喜慶意味,也有戲劇性樂趣。偷送之前一般以開玩笑的方式取得「受家」同意。如鄉鄰中有結婚幾年還無子嗣的年輕夫婦,在相聚時,有人說「你兩口子也該生個兒子了!」有人在旁幫腔道「要不要,我們給你送個「燈籠兒」?(或「冬瓜兒」)如果年輕夫婦笑而不答,那就說明他們願意接受。於是說者來了勁,語言變成行動,幾個人一商量,某某家兒孫滿堂,福氣好,就偷他家的燈籠(或冬瓜)。偷燈籠、送燈籠,一般是偷送的人在冬臘月作出決定,第二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行動。當年農村的習俗是「30晚上的火,15晚上的燈」。偷送者作好准備,等下半夜燈籠的主任熟睡以後,由幾個動作敏捷的年輕人,偷偷把主人的燈籠摘下來,貼上寫有「早生貴子」的紅紙,然後找兩個童男(八九歲的男孩)舉著,後面跟著一群祝福的男女,喜氣洋洋地給受家送去。有時還加放一掛鞭炮。接受燈籠的年輕夫婦,然後熱情地用煙茶招待。祝福一陣,說笑一陣,才愉愉快快地散去。
「偷冬瓜」與「送冬瓜」和「偷燈籠」、「送燈籠」的過程基本相同,只是與受家說「送兒子」的時間在六七月間,偷、送冬瓜的時間是8月15日晚上。8月5日晚,偷到兒孫滿堂的主人的冬瓜以後,用寫好「早生貴子」的紅紙包上,讓一個已有兒女的年輕人抱著,後面跟著一群祝福的男女,鞭炮連天,熱熱鬧鬧給受家送去。年輕的夫婦雙手接下,放到床上,同樣用煙茶招待,然後歡歡喜喜散去。
凡是接了燈籠或冬瓜的年輕夫婦,當他們添了兒女後,大家自然又是歡喜,又是笑鬧。做「三朝酒」(孩子出生十來天後,招待慶賀客人)時,對當年送燈籠(或送冬瓜)的全請坐席,而對原燈籠(冬瓜)的主人,特請坐上席,表示感謝。並將孩子取與燈籠或冬瓜有關的名字,以示紀念。這兩項民俗也多在太平年代發生。

· 做對歲
嬰兒滿一周歲,謂之「對歲」,照例家長要為嬰兒生日慶賀一番。外婆家除送衣服鞋帽等生活用品外,還要推粑粑,蒸熟後點紅點,有的要送二、三十斤粑粑(每個約五錢)。
生日那天,用一個籃盤,放著算盤、尺子、筆、紙和雞蛋,讓嬰兒拿東西,預測嬰兒成人後的愛好,但一般是先拿雞蛋的嬰兒較多,往往預測不準確,不過是大人的願望,反映了古老民俗的遺意。
散客時,主人家要個客人贈粑粑若干個,讓其帶回家分贈親友,謂之「免災」。

· 開葷
「開葷」是嬰兒第一次食,約在出生五個月以後,這項儀式簡單,是由長輩執行的。開葷時, 僅是象徵性的給嬰兒喂一、二片肉。家長們希望娃兒長得健壯,將來有力氣,除用豬肉開葷外,選用牛肚喂嬰兒,因為牛肚大,意味著吃得多,娃兒就長得健壯。現在
農村裡仍在流行「開葷」的習俗。

· 取乳名
嬰兒出世後要取乳名。也叫「小名」。一個人一身中有:乳名、學名、字、號、別名等,也有的人從小到老只取一個名字的。這個取名的任務,由長輩擔任,名字的含義,代表長輩的希望,如「來喜」、「來福」「進財」等,也有的人家為了嬰兒健康成長,取個賤名,如「豬、牛、羊、狗」等,女娃兒取「英、碧、珍、玉、翠、芬」等,不過,男娃兒末一個字要加一個「兒」字,女娃兒來一個字要加一個「妹」字,也有用疊字的,如「翠翠」、「琴琴」等。
舊時取名要看生辰八字,如果命中五行「金、木、水、土、火、土」缺一,就要用名字來補,缺啥補啥,如用「鑫、樹、洪、炎、地」,也有用農歷年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癸」取名,如「文甲」「開丁」「癸祥」「辛毛」等。女娃兒按出生月份取名的有「春蘭」「菊花」「冬梅」等。
建國初期,嬰兒取名,具有時代色彩,如:「翻身」、「解放」、「擁軍」、「熱華」、「建國」等,也有取外國名字,如「菲菲」、「蘇軍」等;大躍進時,取名「躍進」、「永剛」、「衛星」、
「超英」等;四清時,取名「四清」、「四新」、「反修」、「永紅」等;文革時,取名「衛東」、「向東」、「永忠」、「繼紅」等。在梁平縣出生的嬰兒,愛用「平」字取名,如「川平」、「西平」、「魯平」等,也有單名叫「夏平」、「王平」、「黃平」等。

· 打三朝:
舊時稱結婚、生子和死亡的第三日為「三朝」。這里指嬰兒出生後,親友們前來慶賀,謂之「打三朝」。
民間風俗,妻子產頭胎嬰兒後,丈夫要到岳母家報喜。走攏家門先燃放鞭炮,如果提只公雞,便是男孩,或是提一塊肉,便是女孩,岳母家不用詢問,便知嬰兒的性別。
所謂「打三朝」,並不是嬰兒出生後三天舉行,而是在坐月子期間,選擇「黃道吉日」,再通知親友,女方的家長及親屬要籌辦嬰兒的四季衣服、帽鞋等用品,以及雞蛋、紅塘、甜酒、雞、豬肉、臘肉等食品。禮品的多寡,視家庭的經濟情況而定。一般用籮筐裝成五、六付挑子挑著走,到女婿家門口要燃放鞭炮,以示慶賀。一般親友和四鄰,也有送糯米、乾麵、雞蛋等食品,數量不限。
正午坐席。來客每人有一個染紅的雞蛋,謂之「吃喜蛋」。有多少客煮多少蛋。都是外婆家送的,酒過三巡,嬰兒由奶奶抱出,叩拜外婆家的來客,討見面禮錢。於是,姨姨、舅母、外婆等人紛紛賞賜。少則五角,多則一元,三天以後,外婆家的來客才告辭返家。

Ⅲ 浙江男子採挖銷售野生蘭花被刑拘,如何從根源上遏制這種行為的發生

警方如果想從根源上遏制偷挖野生蘭花行為的發生,一定要嚴厲打擊偷挖偷採的行為,需要加大懲罰力度。

一,浙江男子非法採挖銷售野生蘭花。

雖然非法採摘野生蘭花的劉某已經被刑事拘捕,可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從源頭上去遏制非法採挖的這種行為!我認為要想從源頭上遏制,必須要嚴厲的打擊。首先,我們可以在當地進行宣傳,讓群眾們意識到哪些植物是不能夠採挖的。其次,就是要加強打擊力度,一定要讓這些偷盜者意識到,不能夠為了所謂的利益去以身試法,因為後果他們根本無法承擔。最後,還是讓他們從意識上明白野生植物的珍貴性,這樣才能夠從源頭保護野生植物。

熱點內容
73玫瑰 發布:2024-10-16 20:20:01 瀏覽:319
花鬱金香圖片 發布:2024-10-16 20:17:13 瀏覽:361
花果茶茉莉花 發布:2024-10-16 20:16:27 瀏覽:150
預定鮮花石景山 發布:2024-10-16 20:15:46 瀏覽:119
燈照盆景 發布:2024-10-16 20:15:41 瀏覽:507
情人節忌嫁娶 發布:2024-10-16 20:10:54 瀏覽:603
盆景細支僵硬 發布:2024-10-16 20:01:16 瀏覽:422
插花鬍子老師 發布:2024-10-16 20:00:46 瀏覽:216
盆栽姜花圖片 發布:2024-10-16 19:54:10 瀏覽:799
北京插花藝術博物館 發布:2024-10-16 19:53:32 瀏覽: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