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如東荷花

如東荷花

發布時間: 2024-10-24 12:29:03

⑴ 如東特產的資料

作為南黃海之濱的如東,呈現了怎麼樣的特產呢
如東特產當然以海鮮為主黃泥螺,文蛤,黃魚,米魚,梳子蟹…

如東近海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最大的文蛤和條斑紫菜生產和出口基地。2007年,如東縣被評為全國海鮮之鄉。近海內有各種淺水貝類50餘種,其中被譽為「天下第一鮮」的文蛤,年出口6000多噸,是全國最大的生產和出口基地。此外還有「西施舌」、竹蟶、泥螺、蚶子、蛤蜊、相思螺、角螺等。常見魚類則有百種以上,而以黃魚、鯧魚、馬鮫魚、鰳魚、鯔魚、鮸魚、刀魚、板魚、箭頭、河豚等最為知名。蝦蟹類出名的則有紅蝦、白蝦、對蝦、金鉤蝦以及梭子蟹、大青蟹、關公蟹等。被譽為「軟黃金」的鰻魚苗以及以海產為原料深加工的紫菜、烤鰻、蝦米、文蛤干(粉)、「醉八鮮」等則更是風靡海內外。在如東綿長的海岸線上,大汛海潮直抵岸腳,海水水質在2.7~3.8波美度之間,一立方米海水可產鹽27.5公斤。全縣1.6萬畝鹽田,年產高品質原鹽3萬噸

⑵ 圓葉、厚葉、有主幹的植物盆栽有哪些

圓葉植物:荷花、旱金蓮、王蓮
厚葉植物:厚葉木蓮、玉樹、寶石花、蘆薈、虎皮蘭。

荷花:屬山龍眼目蓮科,是蓮屬二種植物的通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是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紋、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 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其出淤泥而不染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就是對荷花之美的真實寫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歷來為古往今來詩人墨客歌詠繪畫的題材之一。 1985年5月荷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印度、泰國和越南的國花。

旱金蓮:(學名:Tropaeolum majus)又名金蓮花,十字花目旱金蓮科旱金蓮屬植物,為多年生的半蔓生或傾卧植物。株高30cm-70cm。基生葉具長柄,葉片五角形,三全裂,二回裂片有少數小裂片和銳齒。花單生或2朵-3朵成聚傘花序,花瓣五,萼片8枚-19枚,黃色,橢圓狀倒卵形或倒卵形,花瓣與萼片等長,狹條形。葉肥花美,花色有紫紅、橘紅、乳黃等,金蓮花蔓莖纏繞,葉形如碗蓮,乳黃色花朵盛開時,如群蝶飛舞,是一種重要的夏季觀賞花卉。旱金蓮的花可以入葯。其嫩梢、花蕾及新鮮種子可作辛辣的調味品。旱金蓮原產於南美玻利維亞至哥倫比亞的安地斯山脈中,而在台灣俗稱的金蓮花,實際上就是旱金蓮。

王蓮:為睡蓮科王蓮屬植物的統稱,屬睡蓮科多年生或一年生大型浮葉草本,是熱帶著名水生庭園觀賞植物,具有世界上水生植物中最大的葉片。有直立的根狀短莖和發達的不定須根,白色。王蓮包括原生種亞馬遜王蓮(Victoria amazonica)、克魯茲王蓮(Victoria cruziana)和兩者雜交而成、葉片最大的長木王蓮(Longwood)。

厚葉木蓮:厚葉木蓮,木蘭科木蓮屬植物,國內分布於廣東中南部。喬木,高達16米,花期5月.果期9、l0月。

玉樹:景天科青鎖龍屬,又名燕子掌、景天樹、玻璃樹、八寶、看青、冬青、肉質萬年青,胖娃娃。玉樹花,原產於非洲,不耐寒,怕強光,稍耐陰,一般生活在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環境,冬季溫度不低於7℃。栽種玉樹花的土壤以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好。

寶石花:石蓮花又名寶石花,民間泛指蓮花座造型的多肉植物,例如東美人、玉蝶、朧月、黑王子等。其中玉蝶是景天科石蓮花屬的代表。石蓮花肉質厚實葉片形狀恰如寶石一般,多枝葉片重疊簇生在一起,蓮座狀葉盤酷似一朵盛開的蓮花而得名,被譽為「永不凋謝的花朵」。形態獨特,養護簡單,很適合家庭栽培。置於桌案、幾架、窗檯、陽台等處,充滿趣味。石蓮花容易受到根結線蟲和蚧殼蟲的侵害。

蘆薈:是一種百合科草本植物,原產於非洲,據考證的野生蘆薈品種300多種,它是多年生百合科肉質草本植物。含有豐富的多糖、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活性酶及對人體十分有益的微量元素。

虎皮蘭:又名虎尾蘭、千歲蘭,拉丁文名: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 為百合科、虎尾蘭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莖呈匍匐狀生長,無莖。植株高度可達1米左右,葉片叢生並直立,肥厚革質,兩面均有不規則的暗綠色雲層狀橫紋,如虎尾而得名。有橫走根狀莖。葉基生,常1~2枚,也有3~6枚成簇的,直立,硬革質,扁平,但家庭中栽培常不見花開,以欣賞葉片為主。適應性強,性喜溫暖濕潤,耐乾旱,喜光又耐陰。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性較好的砂質壤土較好。

⑶ 如東有哪些習俗

如東過年習俗:
忙年
從「臘八」到臘月二十四日前,為過年的先期准備。農家開始做酒,店家開始進年貨(特別是香燭紙馬等祭祀用品)以備旺市供應。手工業者則瞄準市場加工春節所需物品,如香爐、燭台、烀漏兒、碗架、鍋圈以及小孩玩具等。
普通百姓要添制或定做新衣新帽之類也須及早准備。市面上漸漸熱鬧起來。為防火、防盜,集鎮上夜間開始有人「打更」,過年的氣氛一天濃似一天。

臘月二十四開始「撣塵」。即將庭院內外、傢具用具全面清掃洗刷干凈。撣去屋頂牆角的蜘蛛網、吊吊灰。銅錫制的香爐、燭台也用香灰擦得鋥亮。室內窗明幾凈,家居煥然一新。從二十四到除夕夜的清掃衛生工作要做到「四四(事事)如意」,即撣塵、換衣、理發、洗澡4件事。
「撣塵」過後,便正式「忙年」。農家開始宰殺豬羊雞鴨、起溝捕魚,蒸饅頭、倒年糕、做酒。市鎮人家也開始准備過年的菜餚。無論城鄉貧富,幾乎家家都要炒「福菜」。也有的煮魚凍豆,為小孩炒花生、蠶豆,爆米花,炒炒米以及做花生炒米糖等等。
舊俗商店從正月初一到初五關門息業。年底前人們都要把節日期間各類物品采購齊全,俗謂「辦年貨」。首先是敬神祭祖用的香燭紙馬之類,名曰「請大發」,然後是門神、對聯、喜箋、鞭炮以及米、面、油、鹽、醬、醋、煙、酒、糖等。過年是茶食的旺銷季節。不少人都想用較少的錢購得盡可能多的花色茶點。茶食店家為適應群眾需要,將各種花色茶食組合包裝,質量高的組合叫「上雜」,一般的叫「中雜」,價廉物美,加上一種元寶形的竹簍包裝,人見人愛。
從臘月二十四起,商店開始結帳、收債,直收到除夕午夜。親朋好友之間也開始互相饋贈禮品,無非是魚肉糕饅煙酒之類,名曰「送年禮」。毛腳女婿則必送禮給岳父、岳母,且禮物多有考究。主要是酒、糖、魚、肉,其餘則取其吉利,酌情添加,而收禮者亦有回贈。
倒糕
農家把蒸年糕稱之為倒糕。蒸糕有糕模,糕模為正方形,內中又分若干長方形小格,底板上刻有凹陷的字,一般為「福、祿、壽、喜、財」以及「狀元及第」、「五子登科」之類。這糕模鄉間少有農家自備,大多為蒸糕師傅為農戶倒糕時帶去的。市鎮居民則自帶米粉到蒸糕店加工。蒸糕師傅首先取一點食用「洋紅」(一種紅色添加劑)拌上米粉屑,撒在糕模的凹槽內,然後在每個字模上面套上相等大的框格,倒入米屑,直至框格填滿為止。再用一根細木條將其刮平蓋上蓋,就可移到鍋上蒸了。幾塊糕模疊放在蒸鍋上,鍋中熱水沸騰,待蒸氣升至最上格,俗稱圓了氣。略等片刻便可落甑了。此時在案板上攤一塊大濕布,將糕倒扣在濕布上,「倒糕」的名稱即由此而來。一塊塊小長方形的黏糕上面都凸現著紅字,四邊有紅框框。待熱氣出盡,就手沾冷水,將兩塊糕無字的一面合在一起,就是一聯糕。此糕又稱磕粉花糕、磕箱糕。
還有一種甑子糕,是本縣曹埠、新店一帶農家過年常蒸的一種糕。長長方方的,兩端嵌有兩道紅紋杠杠,極像昔日農戶家織的本布手巾,故又名「手巾糕」。另外,掘東地區農戶常蒸一種甑糕,糕體很大,約長40厘米,橫截面也有15厘米見方,重約2公斤。蒸一條糕,能吃好多時候。
蒸饃頭
臘月初,農家就著手把小麥磨成麵粉。到臘月下旬,自選一個日子起饅頭酵,即把准備好的酵水拌到麵粉中去。這酵一定要起好。鄉村有句俗話:要吃好饅頭,多揣幾拳頭。意思是說起酵時一定要捏緊拳頭用力拌揉,有的乾脆用腳踩踹,以使面酵發得好,蒸出饅頭圓渾,筋韌好吃。冬日天氣冷,起好的酵面要放在澡盆或缸壇內,上面加棉衣、被絮焐好。到了這天晚上面酵「長」了上來,就可蒸饅頭了。民間習俗認為,蒸饅頭最忌的就是來人。一來人蒸出的饅頭就不那麼圓渾松爽了,甚至結實夾生。所以在鄉間,知道誰家在蒸饅頭,一般人是不到這戶人家去的。如實在非去不可,也只站在場邊喊一聲主人,從不進屋。鄉村人家蒸饅頭也有左鄰右舍合在一起蒸的。前一天,大家把麵粉稱好帶來,在一戶寬敞人家起酵。到蒸饃時,帶來燒鍋柴草。婦女們捏面酵,做饅頭。若蒸帶餡的包心饅頭,就自帶拌好的餡來。每一戶的饅頭落籠,都要拿出幾個讓大家品嘗,看誰家蒸出的饅頭松爽好吃。
鄉村人家蒸饅頭大多是向別人家借的蒸籠,十幾戶人家中只要有一戶有蒸籠就可周轉了。到了臘月,備有蒸籠的農戶就早早地把閑擱了一年的蒸籠洗刷干凈,准備鄰居們借用。籠主根據各戶的預約排好時間表,一直蒸到臘月二十八九日。每戶人家歸還蒸籠時都不忘放滿一屜籠的饅頭,以表謝意。
請大發供紙馬
所謂「紙馬」是舊時的一種祭祀用品,即用木刻版印在紙上的菩薩像,亦稱菩薩紙。過去遍布掘港老街的「紙馬店」,也是當地商業的一大特色。每年春節前,每家每戶都要到「紙馬店」請年貨,又稱「請大發」。農村大戶人家,臘月初就專程上街請年貨。而鎮上的商戶一般在臘月二十四日前「請大發」。一些老字型大小「紙馬店」都有相對穩定的老主顧。這些店鋪對主顧客戶有一份明細清單,有針對性地及早准備,而且還根據需要主動為其配全相應的香燭祭品。
請大發時,農村大戶一般由兩個人上街,請好後兩人正好抬回家。中午紙馬店還要請吃一頓豐盛的午飯。鎮上大都是晚上打著燈籠請回家的。有的人家用笆斗抱回家,還有的人家用竹籮抬回家。所請的「紙馬」有3種規格:油光紙做的為「上表」,六五邊紙做的為「洋表」,最好的一種叫「描金龍表」,下邊用「上額」做為腳子裝好,供在聖櫃上,甚為壯觀。也有一種簡易的只有二分之一大小,下邊不用「上額」,而是用一點紙襯,這是普通百姓家所請經濟型的「紙馬」。
請紙馬的數量、品種因人而異。平時也有一些行業的祀神誕辰,則是各請所需。如正月初五「趙公元帥」生日,請財神;五月十三請「關帝」;五月十八請「都天」;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請觀音;六月二十四請雷神等等。平時對號入座請「紙馬」,同樣大香大燭供奉,鞭炮齊鳴祈禱神靈保佑,消災降福。除了「紙馬」,還要配齊供神的香、燭、元寶、黃元等祭品。晚上請到家門口,先要把標有堂名的燈籠掛在堂屋門口。然後把所請的大發放在聖櫃(擺有祖先牌位、佛龕的櫥櫃)當中。
到除夕晚上首先掛好祖先的遺容,稱為「掛容」(祖先的遺容由長房長孫沿襲保管)。同時按規矩擺好「紙馬」,「家堂」必須供在正當中,其它按序擺放。再供上棗兒、柿餅、紅糕、聖饅,點上大香大燭,燃放鞭炮,頂禮膜拜。第一次祭祀全家族都要按輩份參拜。如果本家族有人在外生活,即便交通緊張,也要在春節前趕回老家,合家團聚,「慎終追遠」。「掛容」後的祭祀,還要由長者細說家史。這不同於「清明」、「七月半」燒經的祭祀,而是一年之中的最隆重的「祭祖」儀式。
一般的人家供奉紙馬到正月十八(小落燈),即謝神。其時,先把祖先的遺容拿下來交由長房長孫保存好,然後把供在聖櫃上的全部「紙馬」放在天井當中火盆內,用柏樹枝兒和黃表送其升天(焚化)。也有的人家到二月初二大落燈之日才謝神送紙馬。
春聯
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貼春聯。舊時農村老百姓往往請識字的人現寫春聯。小鎮時近年關,則常有私塾先生當街擺一小條桌,紙張筆硯置於案上,身後用細繩懸掛通用型的各式春聯與福字供人自選,更多的則按買家要求當場代寫春聯。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貼春聯俗稱「貼對子」,一般大年三十(或二十九)張貼。「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農家室內的米櫃、糧囤,屋外的豬圈、羊舍,則大多倒貼一個正方菱形的「福」字,或將「招財進寶」四字(均用繁體)以「進」字為依託,合成一個字,也有將「黃金萬兩」(均用繁體)上下鉤連合成一個字,表達祈福求財的願望。
門神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壘。後來,人們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荼、郁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因為古人認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服百鬼。鄉間的門神,大多是石版或木版印製,秦叔寶白臉,喜相,手執鐵鐧,貼於左;尉遲敬德黑臉,怒相,手執鋼鞭,貼在右。除了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武將門神還有趙雲、馬超、薛仁貴等。武將門神之外還有文官門神和祈福門神。文官門神大都與陞官發財有關,而祈福門神卻與多子多福、福壽延年掛鉤。二者有時也配雙成對,如天官(或狀元)門神,常與送子娘娘匹配。此外,還有喜神、和合二仙、劉海、招財童子等。門神的繪制也多姿多彩,有的頭戴虎盔,有的穿袍掛戴,有的即為年畫,還添加一些吉祥物,如爵鹿、蝠喜、寶馬、瓶鞍等喜慶圖案,諧音"爵祿福喜,馬報平安",以祈求吉祥。門神、春聯都是從桃符演變發展而來,從最早驅鬼避邪逐漸成為人們表達美好願望的一種特殊形式。
喜箋
是如東頗具特色的春節喜慶點綴之物,屬剪紙類,人工刻制。用紅紙裁成長方形制,下呈穗狀。小的寬約半尺,長近一尺,大的寬至一尺三,長可二尺,上邊留出約四分之一不刻制,左右兩邊各留約八分之一不刻制,其餘部分即為喜箋版心,所刻圖案大多為菱形或雲紋連續紋樣,中間鏤空,喜箋下緣刻成一排鼓鼓的菱形,如同一個個小燈籠。版心正中刻有「福、祿、壽、喜、財」、「新年大吉」、「五穀豐登」、「吉慶有餘」、「招財進寶」等字樣,一張一般只刻一字,四五張配成一套。除一般鐫刻祈福求財、迎福納祥之語外,喜箋也有刻制人物及吉祥物之類的圖案。大的喜箋用於當街門樓、正屋大門、堂屋中堂等處,小喜箋一般貼於一般大門或房門門楣下緣,隨風飄拂,與春聯、門神相呼應。
除夕守歲除夕,如東人稱為「三十晚上」。這天上午要對過年准備工作「查漏補缺」,中午要燒經祭祖。下午開始貼福字、貼對聯、掛喜箋。晚上慶典活動則進入高潮。當天晚餐可算是全年最豐盛的。早就准備好的菜餚統統搬上桌,全家人吃團圓飯。當地人除夕夜多煮「元寶飯」,煮熟後,將飯盛起,再用文火熯鍋巴至金黃色,狀如元寶,亦謂「元寶鍋巴」,留待明年享用,以圖吉祥。
除夕這天當地農家往往在灶盆中點芝麻秸「烤元寶火」,用豬頭三牲燒「田頭利市」,還到田頭將曬乾的稻根、雜草點燃,謂之「煨百蟲」,使來年蟲少而豐收。市鎮上人家則於門前點「天燈」 (直到正月十八「落燈」才停止) ,在院內燒柏枝、插芝麻秸(謂之「搖錢樹」、「節節高」),並點寶塔香,放鞭炮,祈求平安吉祥。一些大戶人家還點「大香」(實際上是檀香木,亦稱印度香),香氣濃郁醉人。
過去舊俗,除夕日家家還要「打囤子」,用特製的圓底小蒲包裝洋灰在屋裡和院中打上一個個白色洋灰印,即囤子,寓意錢糧滿囤,同時也有鎮宅避邪之意。
晚飯後,長輩要給小孩壓歲錢。過去壓歲錢以紅紙包裹,放於枕邊,次日即可隨意花用,同時藏於枕邊的還有花生、棗兒之類,謂之壓歲果子。發過壓歲錢,大人則吩咐小孩從明天(大年初一)起,要說順遂話,其他話不準瞎說。有些人家還用草紙於臨睡前擦拭小孩的嘴巴,為封其口。意思是萬一小孩在新年頭說漏了嘴,講了不吉利的話,也等於放屁。而且春節期間「童言婦語,百無禁忌」,也沒人去追究,對小孩更不打罵。
春節
初一的早晨,當家的男人首先起床。洗漱之後,在除夕晚上供奉的紙馬神像及祖宗喜容(畫像)前點香、明燭,擺上供品,開門放爆竹,謂之「開財門」、「接天地」。接著,女人、小孩先後起床,穿上新衣、新鞋,戴上新帽,在香煙繚繞中,晚輩向長輩依次下跪拜年。
這些儀式過後,合家人吃團圓飯。大多數人家團圓飯為素食。薺菜、豆腐是必不可少的,寓含「聚財」與「代代富」之意。吃過團圓飯,小孩們就上街玩耍。街道上一些平日熱鬧的場所,這天都聚滿人群,唱西洋景兒的,套無錫泥人兒的,捏麵人兒的,扯扯籠兒(抖空竹)的,顯得十分熱鬧。
大人們吃過團圓飯之後,則在家裡或打牌玩耍,或聊天閑侃,一般不外出串門,不探親訪友。如若出門,在路上與人相遇,都要互道「恭喜」,互祝「新年發財」。初一這天,女人不縫衣補衫,不拿笤帚,不灑掃庭院,不潑倒污水,不出爐灰,名曰「聚寶」。
到了正月初二,一些行業與店鋪(如魚行、雜貨店)的老闆一大早就到店堂內燒利市,燃高香、點大燭,供奉財神。燒利市時,要供元寶雞(公雞),雞頭、雞翅、雞尾上均留有一小撮雞毛,表示吉慶,另有豬頭、鯰魚(取其諧音「年年有餘」之意)。老闆向財神像磕頭、跪拜,祈求新年新歲財運亨通。大的店鋪在擺好供品之後,老闆與管事賬房及全體員工向著利市菩薩紙馬三叩首,同時燃放鞭炮。中午聚餐,吃利市酒(魚行則在晚上聚餐)。這一天,學徒進店首先要向師傅、師母拜年,師傅、師母分別發給紅包兒。有些人家,初二早晨敬過神後便開始走親戚,上門拜年,吃年酒。到親友家拜年要帶禮物,比如茶食、糕點、煙酒之類。上門拜年吃年酒可一直持續到正月半前。有些平日不常走動的親戚朋友,此時也通過拜年、吃年酒的機會互相敘舊,表示親情友誼。
正月初三,少數店鋪陸續開門營業,但只有半天,下午便關門。做的第一筆生意,不管大小都叫「進財」,要用紅紙包著,點燃香燭,敬供於財神像前。
戲園與劇場大多也在初二、初三開始唱戲。為增加過年氣氛,提高賣座率,常常上演的是《龍鳳呈祥》,連唱好多天。
正月初四商家盤貨,為正式開張做准備。記錄時首先要稱草繩(象徵千金)。雜貨店先清點紙元寶,接下來才是盤點庫存商品。
初五為財神日。各店家一大早到店敬財神點大香大燭,燒芝麻秸兒搖錢樹(即松柏樹枝)、黃元、紙元寶,將過年請回的財神紙馬一同焚化送上天,並撤除年三十供奉財神的桌位。過年的祭神活動就此結束。同時正式開門營業,晚上請店中員工與合家老小一同吃財神酒。
店鋪開了門,就來了舞蒼龍、跳財神、唱道情、跳加官的上門乞討之人。這些人頭戴用紙糊的財神帽,身穿財神衣,有的面戴加官臉兒 (面具) ,或單獨一人,或兩三人結伴,手執寫有「招財進寶」、「日進斗金」的金元寶、銀元寶,到店鋪前邊跳邊唱邊舞。唱詞大多為「主家發財如漲潮,金銀財寶動擔挑」之類,唱得店鋪老闆心花怒放,忙拿出銅錢來施捨。這些人手接銅錢,口中道一聲「恭喜老闆發財」,再到另一家店鋪繼續討要。
上燈、落燈與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三開始一直到正月十八,整個過程叫鬧元宵或鬧花燈,也有人稱之為燈節。「上燈圓子落燈面」,這是如東地區歡慶元宵的飲食風俗。
正月十三俗稱「上燈」,從這一天到正月十八晚上都要在供奉的菩薩前點燈或在門上掛燈籠。上燈這天要吃圓子,表明鬧元宵的序幕已拉開;正月十五是正日,各家都要設晚宴,吃熟茨菇、荸薺。傳說吃了一年不生喉病。元宵節吃元宵,「元宵」製作分為兩種:一種為實心,不帶餡兒;另一種是帶餡兒的,可水煮、油炸或蒸。餡兒有葷有素、有甜有咸。甜的有豆沙、棗泥、芝麻屑、花生酥,加上糖、豬油及桂花等;鹹的則是菜或是鮮肉的餡,別具一格。如用無餡元宵的做甜食,則要加入桂花糖、酒釀或赤豆、藕粉,入口甜糯噴香,還可驅寒。總之,元宵節吃元宵,意在祝福一家團團圓圓,和和睦睦。晚飯後,吃花生、百果,兒童騎馬燈、拉兔兒燈或手持各式彩燈,這是鬧元宵的極盛。鄉間則燒田野雜草,名曰「放哨火」。到正月十八日為止,始稱「小落燈」。晚上以面條敬神祭祖,將平時不再供奉的菩薩紙焚化掉,供奉的東西撤下來。落燈這天要吃面,落燈吃的面,一定要是長條細面,是希望元宵長駐,且有延年益壽之意。
到二月初二為「大落燈」。這一天只以面條敬神祭祖,然後把天燈落下來焚化,至此過年的活動全部完畢。
元宵期間,如東城鎮街頭巷尾,到處歡聲笑語,人頭攢動。民諺「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說的是看燈的人特別多,人、鬼 、神共樂的情形。燈彩的品種繁多,有人物燈,如「鍾馗戲蝠」、「劉海戲蟾」、「天女散花」,等等;有動物燈如孔雀開屏、麒麟送子等;還有荷花等花卉燈,各種花燈爭奇斗艷,美不勝收。伴隨著彩燈還有許多雜耍,如盪湖船、花擔兒、踩高蹺、潑花籃、漁翁斗蚌精等等。

⑷ 請問如東有哪些特產

1、蝦公;
2、相思螺;
3、王小二蟶湯;
4、鹽水梭子蟹;
5、如東狼山雞;
6、如東大米;
7、文蛤;
8、如東泥螺;
9、如東條斑紫菜;
10、荷花吉利魚片。

熱點內容
鄖西七夕有人被打死 發布:2024-10-24 14:02:04 瀏覽:22
廣場舞紫蝶親親的茉莉花口令 發布:2024-10-24 14:01:43 瀏覽:455
小紋身的花語 發布:2024-10-24 13:59:21 瀏覽:435
玫瑰酒代理 發布:2024-10-24 13:31:27 瀏覽:932
無油慕斯盆栽 發布:2024-10-24 13:29:17 瀏覽:958
獵戶座盆栽 發布:2024-10-24 13:25:01 瀏覽:663
花卉情蝶蓮 發布:2024-10-24 13:12:35 瀏覽:605
情人節閑逛 發布:2024-10-24 13:00:32 瀏覽:879
神聖紫羅蘭 發布:2024-10-24 12:57:16 瀏覽:513
七夕不掉羽毛 發布:2024-10-24 12:51:44 瀏覽: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