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石畫荷花
㈠ 中國最有名的名畫是那幾幅
晉.顧愷之 《洛神賦圖》
唐.閻立本 《步輦圖》
唐.韓滉 《五牛圖》
唐.張萱 周昉 《唐宮仕女圖》
五代.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
宋.王希孟 《千里江山圖》
宋.張擇瑞 《清明上河圖》
元.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
明.仇英 《漢宮春曉圖》
清.郎世寧 《百駿圖》
㈡ 徐文長作品有哪些
徐文長 明清兩代,出現過不少多才多藝的文人。不過象徐文長那樣,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面都能獨樹一幟,給當世及後代留下深遠影響的,卻也頗為難得。他的詩,袁中郎尊之為明代第一,他的戲劇,受到湯顯祖的極力推崇,至於繪畫,他更是我國藝術史上成就最為特出的人物之一。鄭板橋對徐文長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稱「青藤門下走狗」。近代藝術大師白石老人,也對他深為傾慕。然而,徐文長的一生卻很不幸。他雖然有著強烈的功名事業心和報國願望,卻連舉人也不曾考取,中年因發狂殺妻而下獄七載,晚年靠賣字畫甚至賣書賣衣度日,終於潦倒而死。老百姓倒是十分喜愛他的,至今在浙江還流傳著許多徐文長的故事。他在紹興的故居——青藤書屋,歷盡四百餘年的人世滄桑,還依然保存,維系著後人對這位富有平民氣息的文學藝術家的長久懷念。
^^一、才名早揚屢試不售
徐文長,名渭,文長是他的字。又號青藤山人、天池生、田水月等。明正德十六年(1521)出生於山陰(今紹興)一個趨向衰落的大家族。他的父親徐鏓做過四川夔州府的同知,原配童氏,生下徐淮、徐潞兩個兒子,繼娶苗氏,不曾生育,晚年納妾生下徐文長,在文長出生百日後就死了。此後徐文長由嫡母苗夫人撫養到十四歲,苗氏死後,隨長兄徐淮生活,直到二十一歲入贅潘家。雖然出生在官僚家庭,但徐文長早年的生活並不愉快。他的生母是個婢女,在家中自然毫無地位。嫡母苗夫人將徐文長當作親骨肉撫養,寄予期望;但或許正因為這個緣故吧,在文長十歲那年,苗夫人就把他的生母逐出了家門。幼年奪母,對徐文長是一個很大的刺激。雖然二十九歲那年他得以把母親接回自己家中,但直到垂暮之年,他仍然不能忘懷這件事情。由於徐文長是庶出,而兩個嫡出的哥哥又比他年長二三十歲,所以徐文長在家中也沒有什麼地位。他年青時考秀才未取,在給督學官員要求復試的上書中這樣說道:「學無效驗,遂不信於父兄。而況骨肉煎逼,箕豆相燃,日夜旋顧,惟身與影!」顯得很悲憤。成年後家道中衰,徐文長入贅婦家,生活當然也不那麼自在。一個機警敏感的人,在如此坎坷的境遇中長成,自然容易養成執拗和偏激的性格。
徐文長生性極為聰慧。他六歲讀書,九歲便能作文,十多歲時仿揚雄的《解嘲》作《釋毀》,轟動了全城。當地的紳士們稱他為神童,比之為劉晏、楊修。二十來歲時他與越中名士陳海樵、沈鍊等人相交往,被列為「越中十子」之一。沈鍊曾誇獎他說:「關起城門,只有這一個。」據說在一次酒宴上,主人有意為難徐文長,指著席上一件小東西請他作賦,暗中卻命童僕捧上丈余長的紙卷。徐文長立身把筆,一氣寫盡,驚倒了滿座的人。
自幼以才名著稱鄉里的徐文長,一向頗有些自負自傲,對功名事業充滿了嚮往,然而在科舉道路上卻屢遭挫折。二十歲那年,他結結巴巴地考中了個秀才,此後一次又一次參加鄉試,直到四十一歲,考了八次,始終也未能中舉。其間二十六歲時喪妻,從潘家遷出,以教書糊口;三十七歲時應胡宗憲之邀,入幕府掌文書。徐文長在科舉中一再失敗,並不是偶然的。他少年時便喜歡博覽群書,討厭八股文字,加之個性顯露,情感張揚,恐怕確實寫不出合格的、規行矩步而陰沉死板的八股文來。不過徐文長雖然明知八股文毫無用處,對一些從科舉出身而絕無才學的官僚一向嗤之以鼻,但這畢竟是舊文人在政治上的唯一出路。屢試不售,前途無望,對徐文長是沉重的打擊。他暮年作《自作畸譜》,還特地記下了六歲入學時所讀的杜甫《早朝》詩句:「雞鳴紫陌曙光寒」,流露出無窮的人生感慨。
^^二、從戎幕到牢獄
徐文長通常給人以恃才縱誕的印象,不過他也是一個關心社會政治,富有愛國熱情的人。嘉靖時期,東南沿海遭受倭寇的頻繁侵擾,由於兵備鬆弛,官吏無能,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慘重損失。徐文長一方面以詩歌對此進行尖銳的抨擊,一方面滿懷熱忱地投入到抗倭戰爭中。他雖然身無一職,卻幾次換上短衣,冒險隨軍隊來到前線,觀察形勢,然後記錄下戰事的經過,分析成敗的原因,向有關官員提出破敵的方略。這些文章大都寫得比較切實,不同於一般的書生議論。
嘉靖三十六年(1557),徐文長以才名為總督東南軍務的胡宗憲所招,入幕府掌文書。這是徐文長一生中最得意的時期。入幕之初,他為胡宗憲作《進白鹿表》,受到皇帝的賞識。自此胡宗憲對他更為倚重,對他放任的性格,也格外優容。陶望齡《徐文長傳》記載說:徐文長常常與朋友在市井飲酒,總督府有急事找他不到,便深夜開著大門等待。有人報告胡宗憲,說徐秀才正喝得大醉,放聲叫嚷,胡宗憲反而加以稱贊。當時胡宗憲權重威嚴,文武將吏參見時都不敢抬頭,而徐文長戴著破舊的黑頭巾,穿一身白布衣,直闖入門,縱談天下事,旁若無人。在總督府中,徐文長究竟為抗倭戰事做了些什麼,已難以考實。不過,以徐文長的身份,以他好奇計喜談兵的性格,以他素來對於抗倭戰爭的熱情,可以斷定徐文長是參預了不少重要機謀的。在他留存的《擬上督府書》等文章中,也確實可以看到一些中肯的意見——雖然他所提出的治兵之術未免有些峻刻。
當然在幕府中也有許多不如意的事。胡宗憲出於各種原因,與權臣嚴嵩來往甚密,而徐文長是痛惡嚴嵩的,他最親近的友人沈鍊就因參刻嚴嵩而遭到殺害。但徐文長又不得不代胡宗憲寫了一些吹捧嚴嵩的文字,這真是文人的悲劇。
嘉靖四十一年(1562),嚴嵩被免職,徐階出任內閣首輔。在徐階的策動下,胡宗憲受到參劾,並於次年被逮捕至京(後來因平倭有功,只受到免職處分),徐文長也就離開了總督府。到嘉靖四十四年,胡宗憲再次被逮入獄,死於獄中,他原先的幕僚也有好幾人受到牽連。徐文長生性本來就有些偏激,連年應試未中,精神上很不愉快,此時他對胡宗憲被構陷而死深感痛心,更擔憂自己受到迫害,於是對人生徹底失望,以至發狂。他寫了一篇文辭憤激的《自為墓誌銘》,而後拔下壁柱上的鐵釘擊入耳竅,流血如迸,醫治數月才痊癒。後又用椎擊腎囊,也未死。如此反復發作,反復自殺有九次之多。嘉靖四十五年,徐文長在又一次狂病發作中,因懷疑繼妻張氏不貞,將她殺死,因此被關入監牢。
初入獄時,生活自然是痛苦的。徐文長身帶枷鎖,滿身蟣虱,冬天雪積床頭,冷得發抖,連朋友送來的食物也被搶走。後來他的許多朋友為解救他而四處活動,才使待遇有所改善。其中援助最為有力的,先是禮部侍郎諸大綬,後是翰林編修張元忭(他是明末著名散文家張岱的曾祖父),他們都是徐文長的至交,又都是狀元出身,頗有聲望。在這些朋友的解救下,徐文長坐了七年牢,終於借萬曆皇帝即位大赦之機獲釋。這是1573年的事,徐文長已經五十三歲了。
^^三、潦倒的晚年
經歷了如此多的磨難,徐文長已不再有什麼政治上的雄心,但他對國事的關注卻老而未衰。出獄後,他先在江浙一帶游歷,登山臨水,並交結了許多詩畫之友。萬曆四年(1576)夏,徐文長年輕時代的朋友,這時已經做到宣化巡撫、擔負北部邊防重任的吳兌邀他北上,他便欣然前往。徐文長在宣化幕府的時間不到一年,但留下了不少描寫北地風光、民俗和軍旅生活的詩文。在寫給許多官員的贈序中,他都喜歡議論政事,尤其是關於邊防的策略。當時張居正主持國政,對蒙古採取撫和的方針,徐文長對此表示贊賞。他在吳兌那裡受到敬重,無奈身體不好,只得於次年春經北京回到家鄉。
六十歲時,徐文長應張元忭之招去北京,但不久兩人的關系就惡化了。據張岱的記敘,張元忭是個性格嚴峻、恪守禮教的人,而徐文長卻生性放縱,不願受傳統禮法的束縛。張元忭常常以封建禮教約制徐文長,這使徐文長大為惱火。他曾對張元忭說:我殺人當死,也不過是頸上一刀,你現在竟要把我剁成肉糜!由於和老朋友的交惡,加上與官僚們交往受到不平等的對待,使徐文長情緒郁憤,舊病復發,便於居京三載後重歸家鄉。此後,徐文長就再沒有離開過山陰。
晚年鄉居的日子裡,徐文長越發厭惡富貴者與禮法之士,所交遊的大都是過去的朋友和追隨他的門生。據說有人來訪,徐文長不願見,便手推柴門大呼:「徐渭不在!」他一生不治產業,錢財隨手散盡,此時只得靠賣字畫度日。但手頭稍為寬裕,便不肯再作。倒是一班門生和晚輩的朋友,或騙或搶,常常得到他的傑作。徐文長似乎特別嗜蟹,許多題畫詩記載了朋友們用活蟹來換他畫蟹的經過。最後幾年,徐文長身患多種疾病,大約畫也不能常作,生活更為貧苦。《徐文長文集》中有《賣貂》、《賣磬》、《賣畫》、《賣書》諸詩,顯示出這位大文學家藝術家凄涼的晚境。1593年,徐文長去世,年七十三。
^^四、多方面的藝術成就
徐文長的文藝創作所涉及的領域很廣,但可以指出它們共同的特徵,就是:藝術上絕不依傍他人,喜好獨創一格,具有強烈的個性,風格豪邁而放逸,而且常常表現出對民間文學的愛好。
明代的詩壇,由於前後七子的提倡,出現了一股擬古的風潮。雖說他們也自有不可抹煞的成績,但這種擬古的風氣,顯然有礙於詩歌藝術的發展。徐文長對此深致不滿,並作了尖銳的批評。他說:鳥學人言,本性還是鳥;寫詩如果一意模擬前人,學得再象,也不過是鳥學人言而已,毫無真實的價值。他自己的詩歌創作,注重表達個人對社會生活的實際情感,風格略近李賀,問學盛唐,並雜取南朝,出入宋元,而終不失其為自我。這個傾向為稍後主張抒發性靈的公安派所繼承,對改變晚明詩風具有重要意義。公安派的主將袁中郎對徐文長的詩有一段精彩的評述:「文長既不得志於有司,遂乃放浪曲櫱,恣情山水……其所見山奔海立,沙起雲行,風鳴樹偃,幽谷大都,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之狀,一一皆達之於詩。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滅之氣,英雄失路、托足無門之悲,故其為詩,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泣,羈人之寒起。當其放意,平疇千里;偶爾幽峭,鬼語秋憤。」徐文長的散文,以《自為墓誌銘》一篇最為出色。此外許多尺牘也很有特色,潑辣機智,幽默多趣,文風遠啟金聖嘆一流,但總的來說,成就不及詩歌。
徐文長的戲劇創作有雜劇集《四聲猿》,其中包括《狂鼓史》、《翠鄉夢》、《雌木蘭》、《女狀元》四個獨立的戲。《狂鼓史》是有感於嚴嵩殺害沈鍊之事而寫的,表現出狂傲的反抗精神。後兩個戲都是寫女扮男裝建功立業的故事,反映了徐文長對婦女的看法,有一定的反封建意義。這些作品都打破了雜劇固定的格式,為戲劇形式上的多樣化開拓了門津。在戲劇理論方面,他主張「本色」,即戲劇語言應當符合人物的身份,應當使用口語和俗語,以保證人物的真實性,而反對典雅的駢語,過度的修飾,這些看法都是很有見地的。此外,他還作有《南詞敘錄》,這是我國第一部關於南戲的理論專著,在戲劇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徐文長曾說:「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這大概是文人慣用的詭計,即把自己最受人重視的藝術放在最末的位置,以抬高其它。其實,他是我國大寫意畫的宗師,影響及於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直至吳呂碩、齊白石,在美術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他最擅長花卉畫,用筆放縱,水墨淋漓,氣格剛健而風韻嫵媚,具有詩一般的抒情性和韻律感,極為人們所珍視。其書法則長於行草,徐文長雖自列為第一,但成就似乎遜於繪畫。
此外,雜劇《歌代嘯》,小說《雲合奇縱》(即《英烈傳》),據說也是徐文長所作。這是兩部很出色的作品,但它們的著作權看來很成問題,這里就不予評述了。
——————————
徐渭,初字文清,改字文長,號天池、清藤等,明代正德十六年(西元1521年)出生於浙江山陰縣(今紹興市)的一個小官僚家庭。他從水聰明過人,十多歲時仿楊雄《解嘲》作了一篇《釋毀》。稍長,師事同鄉學者季本。季本是心學創始人王陽明的學生。因此,陽明心學通過季本的傳授對徐謂的一生起著很大的影響。陽明心學的主要觀點是「心即是理,心外無理」。這是對良知與直覺的承認,它與佛教的思維與超脫的思想有關,與「禪意」亦有關。陽明心學的出現,本身就是對當時占統治地位的答7b、朱理學的一種反叛和挑戰。這時期哲學、文學、藝術界都出現了追求個性解放,直抒性靈的傾向。徐謂自然了捲入了這股潮流。
徐渭自二十歲中秀才後,雖屢試鄉舉不中,但廣交益師良友。這些師友中有在籍官員、退休鄉坤、山林隱逸、還有少年後進。他們相從談藝,相互砥礪。後來他與蕭勉、陳鶴、楊珂、朱公節、沈練、錢鞭、柳林、諸大綬、呂光升等並號「越中十子」。陳鶴的戲曲、繪畫,楊珂的書法,都曾對悚7d謂有一定的影響。
此外,他還結交蘇杭一帶的著名文人書畫家。如陳淳、謝時臣、沈仕、劉世儒、沈明臣等。徐謂就在與這些文人雅士的交往中,「泡」成了一位兼善詩、文、書、畫、戲曲乃至軍事韜略的天才。
徐渭三十多歲時所寫的雜劇《四聲猿》得到同代戲劇大師湯顯祖的贊賞。
徐渭富有軍事才幹,扛7d得到當時搞倭總督胡宗憲的賞識,他在三十七歲時被聘為胡宗憲府幕僚。並為胡宗憲設計誘擒盜魁汪直、悚7d海。一次,胡宗憲捕獲白鹿,請徐渭撰《進白鹿表》並獻於朝中,明世宗及學士董汾等對悚7d渭文章大為賞識,徐渭也因此更常受胡宗憲的器重。
胡宗憲因嚴蒿奸黨失勢受牽連,二度入獄,最後死於獄中。徐渭亦怕受胡牽連,竟「引巨錐刺耳,深數寸;又以椎碎腎囊,皆不死。」(《明史¨文苑傳》)自殺達九次之多。這時他內心的憤郁與痛苦只有在強烈的自虐中得到發泄,並真的發起瘋來。後來竟發展到誤殺其妻,並因此入獄。在獄中,他的精神才稍稍平靜,但是並未痊癒。這位瘋狂了的天才後經同鄉張元汴竭力保救才得倖免一死。出獄時已五十三歲。
出獄後,徐渭曾一度浪遊金陵、宣遼、北京等地。從出獄到七十三歲去世期間窮困潦倒、凄涼孤獨,這整整二十年中他是在時而清醒時而反常的情況下度過的。據他自記行實中說:「畸譜屢稱祟兆紛紜,蓋精神顛倒至老未已也。」他能自己如此記載,正說明他雖常常精神錯亂,但有時卻是十分清醒的。
徐渭繪畫,既有一定的師承,又能突破前規以適抒發已性。他的人物畫受宋代梁瘋子的減筆劃影響,概括洗煉,造型生動;山水畫受沈周、文徵明等影響;花鳥畫在林良、陳淳等人的寫意畫基礎上又向前推進了一步。畫史上把他與陳淳並稱為「青藤」、「白陽」,並把他視為大寫意畫派的創始人。
徐渭特別注重繪畫的「生韻」、「生動」。這正符合中國畫法中的第一法—氣韻生動。他曾在一首詩中提到:「不求形似求生韻,根撥皆吾五指栽。」又在《書謝時臣淵明卷為葛公旦》中指出:「畫病,不病在墨輕與重,在生動與不生動耳。」他認為畫家如果要表現自己某種特定的氣質、胸次、情性,就必須選擇相應的題材,以適合表現本人的那種氣質、胸次、情性。他在題一幅水墨牡丹時提到:「牡丹為富貴花,主光彩奪目。故昔人多以勾染烘托見長。今以潑墨為之,雖有生意,終不是此花真面目。余本窶人,性與梅竹宜,至榮華富麗,若風馬牛弗相似也。」從他的這些見解來看,他的確有時是相當清醒的。正是他這些清醒時的高見的論使他在瘋狂的作品中更顯示出超人的膽略。
在徐渭的繪畫中,最能表現他目空一切、無視古今而率意揮灑的還是水墨花卉。南京博物院、北京榮寶齋各藏有一卷徐渭的《水墨花卉圖》,據說美國現藏有三卷。其中最精的要數南博所藏的《雜花圖》長卷。此卷共畫有牡丹、石榴、荷花、梧桐、菊花、南瓜、扁豆、紫薇、葡萄、芭蕉、梅花、水仙和竹十三種,水墨淋漓、恣意汪洋,干濕濃淡、渾然天成。此卷曾多次發表並印有單行本。榮寶齋所藏的《墨筆花卉》卷共畫九種,其中《梅石圖》旁題有經常被人分們引用的一首詩:「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不信試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既透露出他不願墨守成規、大膽創造的精神,又流露出他能落筆成春的自慰心情。
徐渭晚年題畫詩中經常提及「春」字。如「墨染嬌姿淺淡勻,畫中亦是賞青春。」(《題水墨牡丹》)「五十八年貧賤身,何曾妄念洛陽春。」(《題墨牡丹》)「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青天。」「那能更駐游春馬,閑看兒童斷線時。」(《 風鳶圖詩》)等。還有一些「胭脂」、「朱唇」、「芳姿」之類的辭匯。這是否與徐渭晚年因鰥居而受到壓抑的性的潛意識通過藝術創作得到發泄有關。
徐渭憤懣、抑鬱、孤獨、凄涼的內心世界,在「墨葡萄圖」這幅作品上的題詩,正反應了他內心的傾訴:「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
徐渭死後,他的作品越來越為一些有識之士所贊賞。石濤、石溪、八大山人以至揚州八怪都深受其影響,並卓絕於當時畫壇。直到現代,套d渭的作品仍在不斷地放射出耀人的光彩。
清代鄭板橋曾以五百金換天池(徐渭)石榴一枝,並願作「青藤門下走狗」。
當代畫家齊白石自稱「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