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南麻海棠
Ⅰ 台風海棠的災害影響
由於珠江三角洲處於強台風海棠外圍,因此受到下降氣流的影響,加劇了廣東與香港的酷熱天氣。在香港,7月18日及7月19日都測得34℃-37℃的氣溫,其中香港天文台在7月19日測得35.4℃,是1990年8月18日香港測得歷史高溫36.1℃以來的最高氣溫。而澳門在7月19日更測得39.0℃的氣溫,是澳門氣象局自1901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溫度。在7月17日、7月20日及7月21日,因熱成雨影響,珠三角多次受局部地區性雷暴影響,下起大驟雨和雷暴,導致7月20日香港部分地區出現停電,九廣西鐵出現信號系統故障。7月20日及21日香港均有冰雹報告。
2005年17日08時~20日08時,福建有9個縣市降雨量超過200毫米,柘榮和福鼎超過400毫米,以柘榮664.7毫米為最大。18日08時~20日08時,浙江有61站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11站在400毫米以上,500毫米以上的有3站:蒼南昌禪672.6毫米、平陽梅溪527.8毫米、樂清砩頭513.6毫米。 據河南省有關部門統計,河南全省受災人口達到594.37萬人,因災死亡16人;倒塌民房3.67萬間,緊急轉移安置2554萬人;倒塌教室5132間;損壞道路1826公里。
據台灣災害應變中心2005年7月19日晚統計,台南縣3人不幸遇難,另台北市、台北縣、台中市各1人死亡;屏東縣有1人失蹤;受傷的30人中,以台北市11人最多,其次為高雄市5人。 受強台風影響, 福建寧德、福州、莆田、泉州共有36個縣市區受災,受災人口213萬多人,緊急轉移87萬多人, 受傷21人。福安、柘榮、霞埔、福鼎等四個縣城受淹,其中福安洪峰水位22.5米,超危險水位2.1米,城區水深最高4.5米, 受淹面積達四分之一。 受狂風暴雨影響,全省農作物受災面積10萬7千多公頃,水產養殖損失面積8千3百多公頃、6萬4千多噸,1000多家工礦企業停產,損壞的堤防、護岸、灌溉設施等水利設施直接經濟損失近3億元。福建省內的民航和公路交通也受到了強台風的嚴重影響,福州、廈門、武夷山等機場都出現大面積延誤和取消。同三高速福建段多個路段因為溜方交通一度封閉,省內多條國省道也因為山體滑坡導致交通中斷。
受海棠與副熱帶高壓梯度差的共同作用,從2005年7月18日傍晚開始,浙江省出現持續40小時10級以上大風,最大實測值41.3m/s,持續時間之長為近年來罕見。從17日晚上20時到20日晚上20時止,溫州市平均降雨量在300毫米以上。蒼南昌禪最大過程雨量達716.2毫米,為50年一遇;平陽、蒼南、永嘉、樂清等地大面積漫水;平陽水頭鎮的水位超過2米,最大浸水水深達4米,為百年一遇。降水強度較閩北大。海棠台風是繼9417號台風後影響溫州強度范圍最廣的台風。
Ⅱ 2007年最大的台風
2007年10月09日
8級大風來襲超過100小時
暴雨傾城影響多個地市
「羅莎」重創浙江 700多萬人受災
記 者 陳文龍
從昨天零時起,來勢洶洶的「羅莎」從福鼎再次進入浙江,當天凌晨2時即減弱為熱帶風暴,在溫台地區上空逗留15個小時後,於昨晚17時30分從三門灣入海,逐漸遠離。
昨天上午9時,省委副書記、省長呂祖善省領導趕到省防指,檢查部署防颱救災工作。呂祖善強調,當前,要密切關注雨情、水情,各地要特別注意防範強降雨帶來的次生災害,在接下來幾天內都要加強巡查、監測、預警,一旦出現危險信號,及時轉移群眾。溫、台等地連續遭受台風侵襲,要以生活困難群眾為重點,做好受災群眾的安置和救濟,要抓緊搶修水毀工程,防止災後疫情,幫助災區開展生產自救。
在省防指的統一調度指揮下,全省各地也積極投入防颱抗台各項工作中。如台州玉環,該縣2000多名機關幹部深入抗台一線,110支3200多人的搶險應急隊伍也全面進入臨戰狀態,准備了搶險車輛170輛、船隻120艘、搶險麻袋4.5萬只,以及合金網鋼管、木材等搶險物資,隨時投入搶險救災。
概況
8級大風影響浙江100小時以上
「羅莎」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大風大雨。
先說風況。
「羅莎」強度強,范圍大,因為其移動速度慢,所以8級以上大風對浙江影響持續時間已達100個小時以上。浙中南沿海最大風力達12-13級;沿海海面風力最大的站為洞頭虎頭嶼39.8米/秒,陸地風力最大的站為蒼南漁寮35.3米/秒。
省氣象台專家說,一個台風的風災持續時間如此之長,為近年所罕見。
再看雨情。
據省水文局統計,受「羅莎」影響,浙江從10月6日8時開始降雨,至8日17時,全省面平均降雨量166.8毫米。
地市面平均雨量大於150毫米的有溫州、台州、寧波、湖州、舟山、紹興、麗水;
縣市面平均雨量大於250毫米的有樂清市、溫州市本級、永嘉縣、瑞安市、青田縣、奉化、臨海市、寧海縣、蒼南縣。
初步估算,如此強的降雨量,可能要僅次於2005年「海棠」台風了。要知道,「海棠」的降雨量曾創下1949年以來的最高記錄。
影響
全省多個水位超危急
強降雨使浙江多個水位超危急或警戒水位。
省防指辦介紹,截止昨天17時,杭長橋水位3.19米,超過危急水位0.03米;小梅口水位2.46米,超過危急水位0.1米;拱宸橋水位3.18米,超過危急水位0.02米;臨平上水位4.34米,超危急水位0.487米;崇德站水位2.35米,超危急水位0.19米;烏鎮站2.11米, 超危急水位0.25米;嘉興水位1.95米,超過危急水位0.09米;紹興4.55米,超過危急水位0.15米;西山站水位3.7米,超危急水位0.05米;靈溪站水位5.37米,超過危急水位1.28米。
此外,梅溪、嘉善、平陽站水位達到危急水位;餘杭、瓶窯、平湖、歟城、紹興、樂清等站水位均超過警戒水位。
78條道路交通一度中斷
據省交通廳初步統計, 受「羅莎」影響,全省曾有78條道路交通中斷,其中:高速公路2條,國道1條,省道12條,縣鄉道63條。經公路部門奮力搶通,目前,全省除7條省道、48條縣鄉道外,其餘道路均恢復通行。各交通中斷路段已設置了交通標志,引導車輛繞行。
港航方面。全部水陸客運航線昨天停運,預計今天開始逐步恢復。
道路運輸方面。全省受台風、暴雨影響山區道路客運已基本停運;溫州市停運長途客運70條線、260個班車,短途停運50條班線、207個班車;寧波發往舟山方向桃花、岱山、花歧島的16個客運班次停運,發往象山的30個班次一律改走高速,發往溫州、蒼南、平陽水頭的班線已全部停班;舟山發往島外各地班車已全部停運。上述汽車班線預計今天上午起逐步恢復開行。
700多萬人受災 75億元被捲走
「羅莎」已給浙江造成農田受淹、電力中斷、公路受損、部分房屋倒塌、部分水利設施損毀等嚴重災害損失。
省防指昨天下午發布消息稱:根據各市防指辦報告,經初步統計,截止10月8日15時,受「羅莎」台風影響,全省11市68縣959個鄉鎮718.7萬人受災,轉移災區群眾117.8萬人。
全省因內澇或小流域山洪造成臨海、玉環、椒江和平湖等4個縣城局部受淹;倒塌房屋3392間;農作物受災農田面積359.5千公頃、成災面積190.8千公頃,絕收面積61.7千公頃,減收糧食63.8萬噸。
水產養殖損失面積36千公頃,損失水產品25.8萬噸;34898家工礦企業停產;749條公路中斷,毀壞公路路基(面)870.2公里;損壞輸電線路388.3公里;損壞通訊線路199.2公里;7座小型水庫受損,損壞堤防3210處417.3公里,堤防決口650處110公里,損壞水電站69座。
這次災害造成全省直接經濟損失達75億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35.1億元,工業直接經濟損失20.1億元,水利設施直接經濟損失10億元。
直接經濟損失較大的市有台州(22.9億元)、溫州(20億元)和寧波市(9.3億元),直接經濟損失超過3億元有臨海、蒼南、三門、奉化、安吉、瑞安等6個縣(市)。
截止昨天15時,省防指尚沒有接到因災死亡人員的報告。但因暴雨仍在持續,災情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分析
行動緩慢的「羅莎」
為什麼會對浙江影響這么大?
大家也許會有這種疑問:「羅莎」不是一直在溫台沿海地區徘徊嗎?怎麼會給遠在數百公里之外的杭嘉湖等地帶來狂風暴雨呢?
這主要有兩點原因。
首先,「羅莎」本身個頭大,強度強,其7級風圈半徑基本維持在400-500公里;而且「羅莎」在蒼南縣霞關鎮附近的浙閩交界處登陸後,喜歡停滯少動,其移動速度最慢甚至降到5公里/小時。
「受到引導氣流及台灣海峽復雜地形等多個因素的影響,『羅莎』的移動路徑緩慢復雜。」省氣象局專家說,這個逆時針方向旋轉的台風,就像一台巨大的灑水車,走得越慢,台風雲系逗留時間就越長,降雨就自然越多。
其次,「羅莎」登陸浙江後,在浙北和杭州灣一帶,其外圍雲系正好與北方的一股南下冷空氣交匯,這就使得杭州、湖州、紹興南部及金華部分地區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氣象專家總結說,「羅莎」的降雨特徵與2005年在福建登陸的第19號台風「龍王」有些相同,都是受台風和冷空氣的相遇影響,局部地方出現了強降雨。
隨著「羅莎」遠離,從今天起,浙江大部分地區的降雨將逐漸停止轉多雲。
根據省氣象台預測,由於今明兩天冷空氣將控制浙江大部,全省氣溫降幅度達4-6℃,像浙北地區最低溫度在16-18℃,早晚感覺會比較冷。
Ⅲ 中秋節的月餅有哪些
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月餅是古代中秋拜祭月神的供品,也是中秋節的時節食品。月餅圓又圓,又是合家分吃,象徵著團圓和睦。在古時候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水果等祭品。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月餅作為拜祭月神的供品,其由來歷史悠久。「月餅」一詞,在現存文獻,最早收錄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發展至今,中秋節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2]
月餅在古時也稱「小餅」和「月團」,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贊美月餅,從中可知宋時的月餅已內有酥油和糖作餡了。到了明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雜記》載:「士庶傢俱以是月造面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酌中志》說:「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餅、瓜果。如有剩月餅,乃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曰團圓餅也。」
經過元明兩代,中秋節吃月餅、饋贈月餅風俗日盛,且月餅有了「團圓」的象徵義。經清代到現代,月餅在質量、品種上都有新發展。原料、調制方法、形狀等的不同,使月餅更為豐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蘇式、廣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種。月餅不僅是別具風味的節日食品,而且成為四季常備的精美糕點,頗受人們歡迎。
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五仁餅等同時存在,並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吃。至於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已無從考證。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