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川荷花
A. 杜牧描寫荷花的詩
秋日偶題
荷花兼柳葉,彼此不勝秋。
玉露滴初泣,金風吹更愁。
綠眉甘棄墜,紅臉恨飄流。
嘆息是遊子,少年還白頭。
郡齋獨酌 黃州作。
前年鬢生雪,今年須帶霜。
時節序鱗次,古今同雁行。
甘英窮四海,四萬到洛陽。
東南我所見,北可計幽荒。
中畫一萬國,角角棋布方。
地頑壓不穴,天迥老不僵。
屈指百萬世,過如霹靂忙。
人生落其內,何者為彭殤?
促束自系縛,儒衣寬且長。
旗亭雪中過,敢問當壚娘。
我愛李侍中,摽摽七尺強。
白羽八札弓,髀壓綠檀槍。
風前略橫陣,紫髯分兩傍。
淮西萬虎士,怒目不敢當。
功成賜宴麟德殿,猿超鶻掠廣球場。
三千宮女側頭看,相排踏碎雙明璫。
旌竿幖幖旗(火霍)(火霍),意氣橫鞭歸故鄉。
我愛朱處士,三吳當中央。
罷亞百頃稻,西風吹半黃。
尚可活鄉里,豈惟滿囷倉。
後嶺翠撲撲,前溪碧泱泱。
霧曉起鳧雁,日晚下牛羊。
叔舅欲飲我,社瓮爾來嘗。
伯姊子欲歸,彼亦有壺漿。
西阡下柳塢,東陌繞荷塘。
姻親骨肉舍,煙火遙相望。
太守政如水,長官貪似狼。
征輸一雲畢,任爾自存亡。
我昔造其室,羽儀鸞鶴翔。
交橫碧流上,竹映琴書床。
出語無近俗,堯舜禹武湯。
問今天子少,誰人為棟梁。
我曰天子聖,晉公提紀綱。
聯兵數十萬,附海正誅滄。
謂言大義不小義,取易卷席如探囊。
犀甲吳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馳鋒芒。
豈知三載凡百戰,鉤車不得望其牆。
答雲此山外,有事同胡羌。
誰將國伐叛,話與釣魚郎。
溪南重回首,一徑出修篁。
爾來十三歲,斯人未曾忘。
往往自撫己,淚下神蒼茫。
御史詔分洛,舉趾何猖狂。
闕下諫官業,拜疏無文章。
尋僧解憂夢,乞酒緩愁腸。
豈為妻子計,未去山林藏。
平生五色線,願補舜衣裳。
弦歌教燕趙,蘭芷浴河湟。
腥膻一掃灑,兇狠皆披攘。
生人但眠食,壽域富農桑。
孤吟志在此,自亦笑荒唐。
江郡雨初霽,刀好截秋光。
池邊成獨酌,擁鼻菊枝香。
醺酣更唱太平曲,仁聖天子壽無疆。
憶游朱坡四韻
秋草樊川路,斜陽覆盎門。
獵逢韓嫣騎,樹識館陶園。
帶雨經荷沼,盤煙下竹村。
如今歸不得,自戴望天盆。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秋聲無不攪離心,夢澤蒹葭楚雨深。
自滴階前大梧葉,干君何事動哀吟?
鵁鶄
芝莖抽紺趾,清唳擲金梭。
日翅閑張錦,風池去罥羅。
靜眠依翠荇,暖戲折高荷。
山陰豈無爾,繭字換群鵝。
送王十至褒中因寄尚書
闕下經年別,人間兩地情。
壇場新漢將,煙月古隋城。
雁去梁山遠,雲高楚岫明。
君家荷藕好,緘恨寄遙程。
華清宮
零葉翻紅萬樹霜,玉蓮開蕊暖泉香。
行雲不下朝元閣,一曲《淋鈴》淚數行。
張好好詩並序
牧太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
始以善歌來樂籍中。後一歲,公移鎮宣城,復置
好好於宣城籍中。後二歲,為沈著作述師,以雙
鬟納之。後二歲,於洛陽東城,重睹好好,感舊
傷懷,故題詩贈之。
君為豫章姝,十三才有餘。
翠茁鳳生尾,丹葉蓮含跗。
高閣倚天半,章江聯碧虛。
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
主公顧四座,始訝來踟躕。
吳娃起引贊,低徊映長裾。
雙鬟可高下,才過青羅襦。
盼盼乍垂袖,一聲雛鳳呼。
繁弦迸關紐,塞管裂圓蘆。
眾音不能逐,裊裊穿雲衢。
主公再三嘆,謂言天下殊。
贈之天馬錦,副以水犀梳。
龍沙看秋浪,明月游東湖。
自此每相見,三日已為疏。
玉質隨月滿,艷態逐春舒。
絳唇漸輕巧,雲步轉虛徐。
旌旆忽東下,笙歌隨舳艫。
霜凋謝樓樹,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塵土,樽前極歡娛。
飄然集仙客,諷賦欺相如。
[著作嘗任集賢校理。]
聘之碧瑤佩,載以紫雲車。
洞閉水聲遠,月高蟾影孤。
爾來未幾歲,散盡高陽徒。
洛城重相見,婥婥為當壚。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須?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無?
門館慟哭後,水雲秋景初。
斜日掛衰柳,涼風生座隅。
灑盡滿襟淚,短歌聊一書。
書情
誰家洛浦神,十四五來人?
媚發輕垂額,香衫軟著身。
摘蓮紅袖濕,窺淥翠蛾頻。
飛鵲徒來往,平陽公主親。
秋夕有懷
念遠坐西閣,華池涵月涼。
書回秋欲盡,酒醒夜初長。
露白蓮衣淺,風清蕙帶香。
前年此佳景,蘭棹醉橫塘。
秋夜與友人宿
楚國同游過十霜,萬重心事幾堪傷。
蒹葭露白蓮塘淺,砧杵夜清河漢涼。
雲外山川歸夢遠,天涯歧路客愁長。
寒城欲曉聞吹笛,猶卧東軒月滿床。
B. 大明湖關於荷花的詩句古詩
1. 大明湖關於荷花的詩句
大明湖關於荷花的詩句 1.描寫大明湖荷花的詩詞有哪些
臨江仙 李輔之在齊州,予客濟源,輔之有和》
年代: 元 作者: 元好問
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紅妝翠蓋木蘭舟。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負歡游。一尊白酒寄離愁。殷勤橋下水,幾日到東州!
《泛舟大明湖》
年代: 元 作者: 元好問
長白山前綉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
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蒼煙收不起。
山從陽丘西來青一彎,天公擲下半玉環。
大明湖上一杯酒,昨日綉江眉睫間。
晚涼一棹東城渡,水暗荷深若無路。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籍秋風與秋露。
蘭襟鬱郁散芳澤,羅襪盈盈見微步。
晚晴一賦畫不成,枉著風標誇白鷺。
我時驂鸞追散仙,但見金支翠蕤相後先。
眼花耳熱不稱意,高唱吳歌叩兩舷。
喚取樊川搖醉筆,風流聊與付他年。
《木蘭花慢 同濟南府學諸公泛大明湖》
年代: 元 作者: 張之翰
喚扁舟載酒,直轉過、水門東。正十里平湖,煙光淡淡,雨氣蒙蒙。回頭二三名老,望衣冠、如在畫圖中。但得城頭晚翠,何須席上春紅。清樽旋拆白泥封。呼作白頭翁。要與汝忘情,高歌一曲,痛飲千種。夕陽醉歸扶路,盡從渠、拍手笑兒童。官事無窮未了,人生適意難逢。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作者: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荷 唐·李嶠
新溜滿澄陂,
圓荷影若規。
風來香氣遠,
日落蓋陰移。
魚戲排緗葉,
龜浮見綠池。
魏朝難接采,
楚服但同披。
芙蓉 唐·柳宗元
有美不自蔽,
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
秋至風露繁。
麗景別寒水,
濃芳委前軒。
芰荷料難比,
反此生高原。
2.關於大明湖的詩句,比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除外)
1、唐詩人杜甫曾兩次來濟南遊歷與書法家李邕宴飲於歷下亭。留下了「東藩駐皂蓋,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的詩句。
2、久居大明湖的蒲松齡曾留下了非常著名的詩句:」大明湖上就煙霞,茆屋三椽賃作家。粟米汲水炊白粥,園蔬登俎帶黃花。」寫出了當年大明湖畔的這種非常景觀
3、雲霧潤蒸華不注,蔽蘆純波濤聲震大明湖」
4、《百花台》最為有名:「煙波與客同樽酒,風月全家上采舟。莫問台前花遠近,試看何似武陵游。」挾全家與友人登上采蓮舟,於清風明月間盪舟湖上,把酒臨風,品荷賞月,是何等的風雅氣概。
5、蘇轍在齊州三年,留下了大量的優秀詩文,其中寫大明湖的《環波亭》尤是上乘佳作:「鳧鷗聚散湖光凈,魚鯊浮沉瓦影涼。清境不知三伏熱,病身唯要一藤床。」一首詩,把大明湖的旖旎風光和沁人心脾的閑適清涼描寫得淋漓盡致。
3.有大明湖的及形容荷花的形容詞 成語 諺語 名言警句等宏咐
山東,不愧為齊魯故國、孔孟之鄉、「百家爭鳴」之福地。
徜徉在山東的名山勝水之間,常能讀到一些或寫景狀物、或抒情言志,或二者兼而有之的楹聯。寥寥幾個單音詞———名詞、動詞、形容詞與數量詞,一經巧妙的排列組合,便產生出抑揚頓挫的音韻之美,透露出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令人一見難忘,一唱三嘆。
比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是幼時讀《老殘游記》時難以泯滅的記憶。「一城山色」,指的是千佛山,從濟南城的任何一個角度,都可以望見它的滿山翠色。「半城湖」,自然是大明湖了。這一大片荷花飄香、岸柳飛翠,匯集了珍珠、黑虎、趵突、泮池諸名泉的灧灧碧波,自然是初訪濟南者的首游之地。我在小滄浪亭圓門內,找到了這對心儀已久的楹聯,並得知,它的作者乃清代嘉慶年間的山東提學使劉鳳浩。當時,他應朋友之邀來此飲酒賞景,酒酣耳熱之際,詩興大發,此佳句竟然脫口而出,跟在一旁的書法家鐵保隨即揮毫落墨,於是,此聯便成為濟南的代稱,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
泛舟大明湖,自然還要上湖心島。島上的歷下亭,有一副年代更為久遠的名聯:「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此聯作者為唐代大詩人杜甫。天寶四年 公元745年 ,他到山東臨邑看望胞弟杜穎,客次濟南。當時,北海太守李邕在歷下亭設宴歡迎,他便即席吟詠一首五言嘩答詩《陪李北海宴歷下亭》答謝,此聯就是詩中的頸聯。現存的對聯,為清代道光年間的大書法家何紹基所書。如此好詩,配上如此好字,自然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了。
據說,歷下亭始建於北魏。當年,在杜甫的眼中,它已經是「古」亭了,如今,自然古上加古。盡管它在外表上修葺一新,但骨子裡卻透出森森的古意。靜坐亭中,臨風默想,杜甫對「濟南名士多」的贊譽,不僅僅是針對唐以前齊魯故國文風之鼎盛吧 其中,恐怕也蘊含著他對唐以後山東大地英才輩出的一種期待,一種預言。果然不出所料,自唐以來,光是文學家,這里便先後出現了辛棄疾、李清照、蒲松齡……他們的文采華章,成為杜詩最有說服力的印證。
紀念辛棄疾的「稼軒祠」,就坐落在大明湖的南岸。其正廳前的抱柱楹聯,為郭沫若1959年親筆所題:「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此聯,對仗工整,氣勢磅礴,其上聯,高度評價辛棄疾追隨蘇東坡開啟豪放派詞風的文學成就,酣暢淋漓的筆墨,似一氣呵成。其下聯,卻又一筆一頓,沉鬱蒼涼,充分展示出一位英雄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默讀靜思,似有長江怒濤的驚雷之聲,金戈鐵馬的廝殺吶喊之聲遙遙傳來。
游罷大明湖,自然要上千佛山。千佛山古稱歷山。傳說舜帝曾在山上耕過田,故又稱舜耕山。如今,山肩處尚有舜祠,祠內立有比真人還高的舜帝及娥皇、女英二妃塑像。祠門又見一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卿雲爛兮,縵縵兮。」我一見此聯,立即振衣斂容,深深一拜。只因為身為帝王的舜,能親自在這里躬耕壠畝,為天下百姓作出了榜樣。這在今日中國,擁有13億子孫的中國,視農業為國民經濟基礎,但耕地面積卻日益減少的中國,仍然至關重要,豈能不拜 與舜祠毗鄰的,是興國禪寺。寺內有千佛洞崖,崖上有龍泉洞、極樂洞和黔婁洞三個天然洞穴,內藏大小60多尊佛像,皆隋唐時所造。古代的歷山之所以被後人改稱為千佛山,想必與此有關。興國禪寺的建築,順山依崖,倒也錯落有致。寺門兩側,又見一副石刻對聯:「暮鼓晨鍾,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此聯旨在勸世,但真正能喚醒「世間名利客」的,似乎不在「暮鼓晨鍾」與「經聲佛號」,而在於以法治國,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
離開禪寺,順盤山石磴道直上千佛山頂。極目四望,泉城濟南的大全景,包括城內的大明湖與城外的黃河,全都盡收眼底。山頂的北極台上,好一對長聯,用最口語化最通俗的群眾性語言,不僅描寫出眼前的大好景緻,還從中透露出耐人品味的人生哲理,不妨錄此與讀者共賞之 出門一瞧,數十里圖畫屏風,請看些梵宇僧樓,與丹楓翠柏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
歸台再想,幾千年江山人物,回溯那朱門黃閣,和白屋蓬扉接壤,名者爭名,利者奪利,聖者愈聖,庸者愈庸。
4.有大明湖的及形容荷花的形容詞 成語 諺語 名言警句等
山東,不愧為齊魯故國、孔孟之鄉、「百家爭鳴」之福地。
徜徉在山東的名山勝水之間,常能讀到一些或寫景狀物、或抒情言志,或二者兼而有之的楹聯。寥寥幾個單音詞———名詞、動詞、形容詞與數量詞,一經巧妙的排列組合,便產生出抑揚頓挫的音韻之美,透露出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令人一見難忘,一唱三嘆。
比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是幼時讀《老殘游記》時難以泯滅的記憶。「一城山色」,指的是千佛山,從濟南城的任何一個角度,都可以望見它的滿山翠色。「半城湖」,自然是大明湖了。這一大片荷花飄香、岸柳飛翠,匯集了珍珠、黑虎、趵突、泮池諸名泉的灧灧碧波,自然是初訪濟南者的首游之地。我在小滄浪亭圓門內,找到了這對心儀已久的楹聯,並得知,它的作者乃清代嘉慶年間的山東提學使劉鳳浩。當時,他應朋友之邀來此飲酒賞景,酒酣耳熱之際,詩興大發,此佳句竟然脫口而出,跟在一旁的書法家鐵保隨即揮毫落墨,於是,此聯便成為濟南的代稱,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
泛舟大明湖,自然還要上湖心島。島上的歷下亭,有一副年代更為久遠的名聯:「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此聯作者為唐代大詩人杜甫。天寶四年 公元745年 ,他到山東臨邑看望胞弟杜穎,客次濟南。當時,北海太守李邕在歷下亭設宴歡迎,他便即席吟詠一首五言詩《陪李北海宴歷下亭》答謝,此聯就是詩中的頸聯。現存的對聯,為清代道光年間的大書法家何紹基所書。如此好詩,配上如此好字,自然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了。
據說,歷下亭始建於北魏。當年,在杜甫的眼中,它已經是「古」亭了,如今,自然古上加古。盡管它在外表上修葺一新,但骨子裡卻透出森森的古意。靜坐亭中,臨風默想,杜甫對「濟南名士多」的贊譽,不僅僅是針對唐以前齊魯故國文風之鼎盛吧 其中,恐怕也蘊含著他對唐以後山東大地英才輩出的一種期待,一種預言。果然不出所料,自唐以來,光是文學家,這里便先後出現了辛棄疾、李清照、蒲松齡……他們的文采華章,成為杜詩最有說服力的印證。
紀念辛棄疾的「稼軒祠」,就坐落在大明湖的南岸。其正廳前的抱柱楹聯,為郭沫若1959年親筆所題:「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此聯,對仗工整,氣勢磅礴,其上聯,高度評價辛棄疾追隨蘇東坡開啟豪放派詞風的文學成就,酣暢淋漓的筆墨,似一氣呵成。其下聯,卻又一筆一頓,沉鬱蒼涼,充分展示出一位英雄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默讀靜思,似有長江怒濤的驚雷之聲,金戈鐵馬的廝殺吶喊之聲遙遙傳來。
游罷大明湖,自然要上千佛山。千佛山古稱歷山。傳說舜帝曾在山上耕過田,故又稱舜耕山。如今,山肩處尚有舜祠,祠內立有比真人還高的舜帝及娥皇、女英二妃塑像。祠門又見一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卿雲爛兮,縵縵兮。」我一見此聯,立即振衣斂容,深深一拜。只因為身為帝王的舜,能親自在這里躬耕壠畝,為天下百姓作出了榜樣。這在今日中國,擁有13億子孫的中國,視農業為國民經濟基礎,但耕地面積卻日益減少的中國,仍然至關重要,豈能不拜 與舜祠毗鄰的,是興國禪寺。寺內有千佛洞崖,崖上有龍泉洞、極樂洞和黔婁洞三個天然洞穴,內藏大小60多尊佛像,皆隋唐時所造。古代的歷山之所以被後人改稱為千佛山,想必與此有關。興國禪寺的建築,順山依崖,倒也錯落有致。寺門兩側,又見一副石刻對聯:「暮鼓晨鍾,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此聯旨在勸世,但真正能喚醒「世間名利客」的,似乎不在「暮鼓晨鍾」與「經聲佛號」,而在於以法治國,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
離開禪寺,順盤山石磴道直上千佛山頂。極目四望,泉城濟南的大全景,包括城內的大明湖與城外的黃河,全都盡收眼底。山頂的北極台上,好一對長聯,用最口語化最通俗的群眾性語言,不僅描寫出眼前的大好景緻,還從中透露出耐人品味的人生哲理,不妨錄此與讀者共賞之 出門一瞧,數十里圖畫屏風,請看些梵宇僧樓,與丹楓翠柏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
歸台再想,幾千年江山人物,回溯那朱門黃閣,和白屋蓬扉接壤,名者爭名,利者奪利,聖者愈聖,庸者愈庸。
如有幫助望採納
5.與大明湖有關的詩句
【泛舟大明湖(待杜子不至)】(元好問)
長白山前綉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
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蒼煙收不起。
山從陽丘西來青一灣,天公擲下半玉環。
大明湖上一杯酒,昨日綉江眉睫間。
晚涼一棹東城渡,水暗荷深若無路。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籍秋風與秋露。
蘭襟鬱郁散芳澤,羅襪盈盈見微步。
晚晴一賦畫不成,枉著風標誇白鷺
我時驂鸞追散仙,但見金支翠蕤相後先。
眼花耳熱不稱意,高唱吳歌叩兩舷。
喚取樊川搖醉筆,風流聊與付他年。
蒲松齡
大明湖上就煙霞,茆屋三椽賃作家。
粟米汲水炊白粥,園蔬登俎帶黃花。
蘇轍
鳧鷗聚散湖光凈,魚鯊浮沉瓦影涼。
清境不知三伏熱,病身唯要一藤床。
6.關於大明湖詩句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冬泛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蘆雪,春色楊煙,鼓枻其中,如游香國」;
「鷗鷺點乎清波,蕭鼓助其遠韻,固江北之獨勝也。」
杜甫「東藩駐皂蓋,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蒲松齡「大明湖上就煙霞,茆屋三椽賃作家。粟米汲水炊白粥,園蔬登俎帶黃花。」
「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
《百花台》「煙波與客同樽酒,風月全家上采舟。莫問台前花遠近,試看何似武陵游。」
蘇轍《環波亭》「鳧鷗聚散湖光凈,魚鯊浮沉瓦影涼。清境不知三伏熱,病身唯要一藤床。」
趙孟兆「雲霧潤蒸華不住,波濤聲震大明湖」
郭沫若 「聞有芙蕖待秋月,已看楊柳化鵝雛。 濟南民眾超名士,歷下樓台勝古都。 我欲舉杯邀杜李,問今佳興復何如?」
7.贊美大明湖的詩句都有哪些
1,《臨江仙·荷葉荷花何處好》元代 元好問
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紅妝翠蓋木蘭舟。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流。
譯文:荷葉荷花當數初秋大明湖上的最好。水蘭舟有如穿行於「紅妝翠蓋」之間,真是江山如畫,人更風流。
2,《游大明湖》明代 蘇濂
風物湖中好,家家白板扉。浮雲去水近,返照入林微。
譯文:還是湖中的風景宜人,家家戶戶都是白板門。浮雲離湖水越開越近,微弱的陽光反射到森林。
3,《劉函山招游大明湖》明代 王慎中
輕舟恣所往,適趣何必深。
譯文:一艘小舟就可以隨意前往大明湖,只要覺得有趣就不必太去深入。
4, 《游大明湖》清代 孔繼瑛
大明湖景似蘇堤,也向熏風策杖藜。歷下亭環流水曲,會波樓繞遠山齊。
譯文:大明湖的景色就像西湖蘇堤一樣,我住著拐杖走在這溫暖的和風中。經過的亭子周圍傳來流水的聲音,波浪匯聚在一起繞著城樓向著遠處的山流淌。
5《泛舟大明湖》元代 元好問
大明湖上一杯酒,昨日綉江眉睫間。晚涼一棹東城渡,水暗荷深若無路。
譯文:在大明湖上泛舟再飲上一杯酒,昨天錦秀的的江水似乎還掛在眉間。晚上微涼劃著船往東城去,水色漸暗荷花暗下來,前面像沒有路一樣。
8.贊美大明湖的詩句
1、宋代李清照——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限好。
意思:水光山色與人親近,唉!我也說不清這無比的美好。
2、宋代曾鞏——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
意思:問我到哪裡去避暑,很明顯就是去這么大的西湖。
3、瓊瑤——大明湖畔風光好,泰岳峰高聖澤長。
意思:大明湖畔的風光很優美,泰岳峰高皇上的聖恩長留久。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意思:四面都是荷花三面都是柳樹,一半的山城風光一半的大明湖的景色。
5、清湖凈水纖腰柳,倒影千佛日月明。
意思:清澈的湖面干凈的水纖長的柳樹,湖裡倒映著萬千景色。
(2)樊川荷花擴展閱讀:
大明湖,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是由濟南眾多泉水匯流而成,湖面58公頃,公園面積103.4公頃,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處達4.5米,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
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也是泉城濟南重要的風景名勝、開放窗口和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譽。
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湖水水色澄碧,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
2009年,大明湖榮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泉水湖」稱號。 2016年12月19日,經濟南市有關部門決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濟南大明湖風景區現收費開放區城(老區)將向社會免費開放。
大明湖一帶歷代建築甚多,素有「一閣、三園、三樓、四祠、六島、七橋、十亭」之說,所有建築均建造精美,各具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有:
1.海右古亭——歷下亭
歷下亭位於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湖心小島上,因處歷山之下而得名。它四面臨水,綠柳環繞,它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畫棟,是一座軒昂古雅的木結構建築。歷下亭年代久遠,幾多變遷。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詩人杜甫曾與北海太守李邕飲宴於歷下亭,並寫下《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
詩中「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廣為傳誦,歷下亭也因此名揚天下。不過,當時的歷下亭在五龍潭一帶,唐朝末年就傾塌了。北宋以後,歷下亭移建於今大明湖南岸,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才在湖心島上重建。
歷下亭雖幾經整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清代原貌。亭中匾額「歷下亭」三字,為清乾隆皇帝手書。亭北名士軒中,牆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畫像及濟南歷代名人的畫像,門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寫的對聯:「楊柳春風萬方極樂,芙渠秋月一片大明。」
2.道教廟宇——北極閣
北極閣又名北極廟,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真武廟,是一座道教廟宇。北極閣建於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明代永樂年間重修。
廟宇建在7米多高的石砌高台上,由前後殿、鍾鼓樓、東西配房組成。正殿內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龜蛇二將、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傳神。正殿兩側壁上繪有關於真武修煉成仙的壁畫,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後殿名啟聖殿,供奉著真武父母的塑像。
3.匯波樓
匯波樓位於大明湖東北岸北水門之上。北水門為曾鞏任齊州知州時,於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所建,是濟南唯一的北城門,既可設閘泄水、防水,又可通舟楫。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修建新城牆時,在北水門上建了一座兩層高的城樓,因城內諸泉水匯流入大明湖,再經北水門流出城外,故命名為匯波樓。匯波樓建成後,成為人們登臨游覽,集宴賦詩的好去處,歷代文人墨客多有題詠。
解放前,匯波樓毀於戰火。1982年,市政府在原址重建。新樓基本保持原貌,為重檐兩層城樓式建築,氣勢宏偉。登匯波樓,北可眺望鵲、華兩山秀色,南可俯看明湖美景,夕陽西下時,更可領略到濟南八景之一匯波晚照的壯麗景象。
參考資料:
大明湖_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