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花白色
1. 米蘭花葉子背發白,像是一層白色網狀,是怎麼回事
橙查葉片正、反面的情況,與介殼蟲蟲、白粉病、白蛾蠟蟬作對比,對症下葯:
一、介殼蟲
米蘭花極易受介殼蟲為害,介殼蟲在米蘭上繁殖很快,成蟲多為純白色,雌蟲占據葉腋處,幼蟲則棲身於葉柄、葉背、有時葉片正面也可能發生,幼蟲過多時可布滿整個枝幹。幼蟲選好居住地便可以靜卧結殼,形成成蟲,並長期固定一處吸食汁液,如果防治不及時,枝幹就如同附著一層白霜,久之受害枝幹就會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
檢查一下那白點是否能夠從葉上刮除,如小點可以整片剝落,就要立即採取措施,將蚧殼蟲殺滅。殺滅蚧殼蟲的方法,一是通過人工捕捉(刮除),將其一一殺死;二是用「新高脂膜」+氧化氯果40%乳液1500-2000倍液噴殺。每隔三至五天噴殺一次,連噴2-3次,要注意葉片的正反面都要噴到。枝幹上也已有很多附著,也會噴到。最好兩種方法重復進行,效果會好些快些。
二、白粉病
白粉病發生在葉、嫩莖、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為黃綠色不規則小斑,邊緣不明顯。隨後病斑不斷擴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後該處長出無數黑點。染病部位變成灰色,連片覆蓋其表面,邊緣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嚴重時葉片皺縮變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開。
小面積或家庭栽培,應仔細檢查病芽、病葉,及時剪除並銷毀。應該在病區或病株噴布化學殺菌劑如「護樹將軍」進行防治。發芽前噴布「新高脂膜」+波爾多液(1∶2∶100-200)、3-4波美度石硫合劑。生長期噴布50%代森鋅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靈800倍液、50%苯來特1000倍液。噴布「新高脂膜」乳液對於預防白粉病發生和治療初期白粉病斑都具有良好效果。用高脂膜防治後,葉面無葯痕,有利於觀賞和環境保護。
三、白蛾蠟蟬
成蟲體長18~20毫米,黃白色或碧綠色,體上披有白色蠟粉。頭圓錐形,觸角剛毛狀,位於復眼的下方。前翅黃白或碧綠色,翅脈網狀,翅外緣平直,頂角尖銳突出,這是其外形的最大特點。靜止時,四翅合成屋脊形覆蓋於體背上。
卵長橢圓形,黃白色,長約1毫米。卵塊長條形。
若蟲體長約8毫米,白色稍扁平,被白色蠟粉。翅芽末端平截;腹末有成束粗長的蠟絲。
成蟲盛發期用捕蟲網捕殺成蟲,若蟲發生期用掃把將若蟲掃落地面,放雞鴨將其吃掉。在成蟲羽化盛期和初孵若蟲盛期用「新高脂膜」+20%甲氰菊酯(敵殺死)乳油或20%的氰戊菊酯(速滅殺丁)乳油3000-40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或90%晶體敵百蟲樹冠防治。
2. 為什麼米蘭花的花莖上覆蓋很多白色物質,如何防治
你的描述很准確,應當有兩種情況:
1、細菌感染引致的白絹病。特徵就是在病症初發時,植株的莖基部或根部出現白色絹絲狀物質,其後葉片自下而上逐漸枯萎。氣溫過高、空氣過濕、土壤積水,易得此病。
你可以將白色物挑開,如果發現裡面有蟲,即可排出此病。
解決方法,是改善溫濕狀況、控制澆水,並用石灰粉治療及預防。
2、有吐絲功能的昆蟲幼蟲為害,如各種蟎蟲、蛾、粉蚧,特點就是在植物莖、葉基部、芽根部結成白色絮狀或網狀物質。
識別方法是用細樹枝、鐵絲等挑開白色物體,可以見到裡面有白、黑或肉紅色幼蟲蠕動。
殺滅方法:不建議用農葯,可以到花店選購針對性的或廣譜花卉專用殺蟲葯。初發時,一般可奏效。安全性會好些。
3、其實,以上兩種問題,在夏秋兩季較常見,尤其對木本花卉、樹木危害嚴重。我最近在一些小區、花圃種植的茶、桂、竹、果樹上也常見到。不過,在戶外大的空間里發生類似問題,隨著季節、氣候更替,植物一般可以自愈。
而你作為家庭盆栽,預防途徑是:將木本盆花盡量放置於通風好、光照足、有一定濕氣的地方擺放,基本上用見干見濕、澆則澆透的方法澆水,初春、秋末,修剪病枝、枯枝、弱枝、徒長枝。
4、介殼蟲大部分危害花葉的葉背,在莖部聚生時,形成的網、蛹糾結物,顏色為灰褐色;粉虱是停留在植物葉片生長,危害葉片,基本上不會在根、莖部。
3. 米蘭花有沒有白色的
沒有.
它的顏色是隨著花而變的.花蕾是綠色的.剛開是米色的.然後變成淺黃色.最後變成金黃色.然後變成土色就完了.
4. 米蘭花上長了白斑,新葉子沒有,老葉子有,這是什麼病怎麼辦
米蘭蚧殼蟲
網路可查看 網路有詳細防治方法,就不再給你粘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