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何時下種
㈠ 睡蓮怎麼種啊
睡蓮是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花卉。葉圓形,全緣,叢生,浮在水面。花單生,直徑專3~5厘米,花瓣8~15枚,屬萼4枚,雄蕊多數,有白、黃、粉等色。花謝後沉入水中結果。漿果球形,徑2.0厘米,種子多數橢圓形。花期從夏至秋,每花盛開2~7天。
原產日本、俄羅斯及美國。
性喜陽光、高溫及水濕。喜肥沃黏性土壤。
主要用分株繁殖,5月將地下莖切成6~10厘米長莖段,平栽於泥中,使莖上新芽與土面平齊,稍曬太陽再放淺水,氣溫升高,新芽萌動,再加深水位,水不宜流動太快,水位不得超過30~40厘米。宜用稻田泥曬干壓碎,加入腐熟的豆餅、骨粉栽種。
也可採用播種,從泥底撈取種子,放水中貯存。春季從水中取出,播於淺水泥中,種子萌芽後,再加深水位。
地下莖必須在濕泥中越冬,北方多用盆栽,冬季將盆放於溫室或家中。栽種2~3年,可挖出分栽。
生長期應經常剪去殘葉、殘花。施1次豆餅粉和河泥混合的泥塊,追肥要均勻投入池中。
睡蓮花大、色美、葉光亮油綠,浮在水面上,適栽於平靜的淺水池中供觀賞。也可養於缸中美化庭院和廣場。
㈡ 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全文(推薦其他類似美文)
荷塘月色 作者: 朱自清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盪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於是妖童媛女,盪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欋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於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畢,字佩弦,號秋實,江蘇東海人,中國現代散文家、詩人。主要作品有詩歌散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等。
素淡朦朧的《荷塘月色》的主題在中學課本里歷來是這樣敘述的:
「《荷塘月色》寫於1927年7月。當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在欣賞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悅之中,夾雜著不滿黑暗現實但無法超脫的哀愁。這正是那個黑暗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我最喜林清玄
用歲月在蓮上寫詩
那天路過台南縣白河鎮,就像暑大里突然飲了一盅冰涼的蜜水,又涼又甜。
白河小鎮是一個讓人吃驚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蓮花種植地,在小巷裡走,在田野上閑逛,都會在轉折處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蓮花。那些經過細心栽培的蓮花競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風好景里毫無愧色,夏日裡格外有一種欣悅的氣息。
我去的時候正好是蓮子收成的季節,種蓮的人家都忙碌起來了,大人小孩全到蓮困里去采蓮子,對於我們這些只看過蓮花美姿就嘆息的人,永遠也不知道種蓮的人家是用怎麼樣的辛苦在維護一池蓮,使它開花結實。
「夕陽斜,晚風飄,大家來唱采蓮謠。紅花艷,白花嬌,撲面香風暑氣消。你打槳,我撐篙,乃一聲過小橋。船行快,歌聲高,採得蓮花樂陶陶。」我們童年唱過的《采蓮謠》在白河好像一個夢境,因為種蓮人家採的不是觀賞的蓮花,而是用來維持一家生話的蓮子,蓮田裡也沒有可以打槳撐篙的蓮肪,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蓮田的爛泥里。
采蓮的時間是清晨太陽剛出來或者黃昏日頭要落山的時分,一個個采蓮人背起了竹簍,帶上了斗笠,涉入淺淺的泥巴里,把已經成熟的蓮蓬一朵朵摘下來,放在竹簍里。
採回來的蓮蓬先挖出裡面的蓮子,蓮於外面有一層粗殼,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剝開,晶瑩潔白的蓮子就滾了一地。蓮子剝好後,還要用細針把蓮子里的蓮心挑出來,這些靠的全是靈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懶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蓮蓬可以賣給中葯鋪,還可以掛起來裝飾;潔白的蓮子可以煮蓮子湯,做許多可口的菜餚;苦的蓮心則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我在白河鎮看蓮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覺得種蓮的人就像蓮子一樣,表面上蓮花是美的,蓮田的景觀是所有作物中最美麗的景觀,可是他們工作的辛勞和蓮心一樣,是苦的。采蓮的季節在端午節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蓮子採收完畢,接下來就要挖土裡的蓮藕了。
蓮田其實是一片污泥,采蓮的人要防備田裡游來游去的吸血水蛙,蓮花的梗則長滿了刺。我看到每一位采蓮人的褲子都被這些密刺劃得千瘡百孔,有時候還被刮出一條條血痕,可見得依靠美麗的蓮花生活也不是簡單的事。
小孩子把蓮葉捲成杯狀,捧著蓮子在蓮田埂上跑來跑去,才讓我感知,再辛苦的收獲也有快樂的一面。
蓮花其實就是荷花,在還沒有開花前叫「荷」,開花結果後就叫「蓮」。我總覺得兩種名稱有不同的意義:荷花的感覺是天真純情,好像一個潔凈無瑕的少女,蓮花則是寶相庄嚴,彷彿是即將生產的少婦。荷花是宜於觀賞的,是詩人和藝術家的朋友;蓮花帶了一點生活的辛酸,是種蓮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來我對蓮花的無知,只喜歡在遠遠的高處看蓮、想蓮;卻從來沒有走進真正的蓮花世界,看蓮田背後生活的悲歡,不禁感到愧疚。
誰知道一朵蓮蓬里的三十個蓮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誰知道夏日裡一碗冰凍的蓮子湯是農民多久的辛勞?
我陪著一位種蓮的人在他的蓮田梭巡,看他走在佔地一甲的蓮田邊,娓娓向我訴說一朵蓮要如何下種,如何灌溉,如何長大,如何採收,如何避過風災,等待明年的收成時,覺得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許是我們永遠難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蓮子,部有一套生命的大學問。
我站在蓮田上,看日光照射著蓮田,想起「留得殘荷聽雨聲」恐怕是蓮民難以享受的境界,因為荷殘的時候,他們又要下種了。田中的蓮葉坐著結成一片,站著也疊成一片,在田裡交纏不清。我們用一些空虛清靈的詩歌來歌頌蓮葉何田田的美,永遠也不及種蓮的人用他們的歲月和血汗在蓮葉上寫詩吧!
——一九八一年九月二日
秋聲一片
生活在都市的人,愈來愈不了解季節了。
我們不能像在兒時的鄉下,看到滿地野花怒放,而嗅到春風的訊息;也不能在夜裡的庭院,看揮扇乘涼的老人,感受到夏夜的樂趣;更不能在東北季風來臨前,做最後一次出海的航行捕魚,而知道秋季將盡。
都市就是這樣的,夏夜裡我們坐在冷氣房子里,遠望落地窗外的明星,幾疑是秋天;冬寒的時候,我們走過聚集的花市,還以為春天正盛。然後我們慢慢迷惑了、迷失了,季節對我們已失去了意義,因為在都市裡的工作是沒有季節的。
前幾天,一位朋友來訪,興沖沖的告訴我:「秋天到了,你知不知道?」他突來的問話使我大吃一驚,後來打聽清楚,才知道他秋天的訊息來自市場,他到市場去買菜,看到市場里的蟹兒全黃了,才驚覺到秋天已至,不禁令我啞然失笑;對「春江水暖鴨先知」的鴨子來說,要是知道人是從市場知道秋天,恐怕也要笑吧。
古人是怎麼樣知道秋天的呢?
我記得宋朝的詞人蔣捷寫過一首聲聲慢,題名就是「秋聲」:
黃花深巷,
紅花低窗,
凄涼一片秋聲,
豆雨聲來,
中間夾帶風聲。
疏疏二十五點,
麗譙門不鎖更聲。
故人遠,
問誰搖玉佩,
檐底鈴聲。
彩角聲隨月墮,
漸連營馬動,
四起茄聲。
閃爍鄰燈,
燈前尚有砧聲。
知他訴愁到曉,
碎噥噥多少蛋聲!
未了,
把一半分與雁聲。
這首詞很短,但用了十個「聲」字,在宋朝輩起的詞人里也是罕見的;蔣捷用了風聲、雨聲、更聲、鈴聲、笳聲、砧聲、蛩聲、雁聲來形容秋天的到來,真是令人感受到一個有節奏的秋天。中國過去的文學作品裡都有著十分強烈的季節感,可惜這種季節的感應已經慢慢在流失了。有人說我們季節感的迷失,是因為台灣是個四季如春的地方,這一點我不同意;即使在最熱的南部,用雙手耕作的農人,永遠對時間和氣候的變化有一種敏感,那種敏感就像能在看到花苞時預測到它開放的時機。
在工業發展神速的時代,我們的生活不斷有新的發現。我們的祖先只知道事物的實體、季節風雲的變化、花草樹木的生長,後來的人逐漸能穿透事物的實體找那更精細的物質,老一輩的人只知道物質最小的單位是分子,後來知道分子之下有原子,現在知道原子之內有核子,有中於,有粒於,將來可能在中子粒子之內又發現更細的組成。可嘆的是,我們反而失去了事物可見的實體,正是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話「只見秋毫,不見輿薪」。
到如今,我們對大自然的感應甚至不如一棵樹。一棵樹知道什麼時候抽芽、開花、結實、落葉等等,並且把它的生命經驗記錄在一圈圈或松或緊的年輪,而我們呢?有許多年輕的孩子甚至不知道玫瑰、杜鵑什麼時候開花。更不要說從聲音里體會秋天的來臨了。
自從我們可以控制室內的氣溫以未,季節的感受就變成被遺棄的孩子,盡管它在冬天裡猛力的哭號,也沒有多少人能聽見了。有一次我在紐約,窗外正飄著大雪,由於室內的暖氣很強,我們在朋友家只穿著單衣,朋友從冰箱拿出冰淇淋來招待我們,我拿著冰淇淋看窗外大雪竟自呆了,懷念著「紅泥小火爐,能飲一杯無」那樣冬天的生活。那時,季節的孩子在窗外探,我彷彿看見它躡著足,走入了遠方的樹林。
由於人在室內改變了自然,我們就不容易明白冬天午後的陽光有多麼可愛,也不容易體知夏夜庭院,靜聽蟋蟀鳴唱任涼鳳吹拂的快意了。因為溫室栽培,我們四季都有玫瑰花,但我們就不能親切知道春天玫瑰是多麼的美;我們四季都有杜鵑可賞,也就不知道杜鵑血一樣的花是如何動人了。
傳說唐朝的武則天,因為嫌牡丹開花太遲,曾下令將牡丹用火焙燔,嚇得牡丹仙子大為驚慌,連忙連夜開花以娛武後的歡心,才免去焙燔之苦。讀到這則傳說的時候,我還是一個不經事的少年,也不禁掩卷而嘆;我們現在那些溫室里的花朵,不正是用火來烤著各種花的精靈嗎?使牡丹在室外還下著大雪的冬天開花,到底能讓人有什麼樣的樂趣呢?我不明白。
萌芽的春、綠蔭的夏、凋零的秋、枯寂的科在人類科學的進化中也逐漸迷失了。我們知道秋天的來臨,竟不再是從滿地的落葉,而是市場上的蟹黃,是電視、報紙上暖氣與毛氈的廣告,使我在秋天臨窗北望的時候,有著一種傷感的心清。
這種心情,恐怕是我們下一代的孩子永遠也不會知道的吧!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咸也好,淡也好
一個青年為著情感離別的苦痛來向我傾訴,氣息哀怨,令人動容。等他說完,我說:「人生里有離別是好事呀!」他茫然的望著我。
我說:「如果沒有離別,人就不能真正珍惜相聚的時刻;如果呋有離別,人間就再也沒有重逢的喜悅。離別從這個觀點看,是好的。」
我們總是認為相聚是幸福的,離別便不免哀傷。但這幸福是比較而來,若沒有哀傷作襯托,幸福的滋味也就不能體會了。
再從深一點的觀點來思考,這世間有許多的「怨憎會」,在相聚時感到重大痛苦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沒有離別這件好事,他們不是要永受折磨,永遠沉淪於恨海之中嗎?
幸好,人生有離別。
因相聚而幸福的人,離別是好,使那些相思的淚都化成甜美的水晶。
因相聚而痛苦的人,離別最好,霧散雲消看見了開闊的藍天。
可以因緣離散,對處在苦難中的人,有時候正是生命的期待與盼望。
聚與散、幸福與悲哀、失望與希望,假如我們願意品嘗,樣樣都有滋味,樣樣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高僧弘一大師,晚年把生活與修行統合起來,過著隨遇而安的生活。有一天,他的老友夏丐尊來拜訪他,吃飯時,他只配一道鹹菜。夏丐尊不忍的問他:「難道這鹹菜不會太咸嗎?」「咸有鹹的味道。」弘一大師回答道。吃完飯後,弘一大師倒了一杯白開水喝,夏丐尊又問:「沒有茶葉嗎?怎麼喝這平淡的開水?」弘一大師笑著說:「開水雖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我覺得這個故事很能表達弘一大師的道風,夏丐尊因為和弘一大師是青年時代的好友,知道弘一大師在李叔同時代,有過歌舞繁華的日子,故有此問。弘一大師則早就超越鹹淡的分別,這超越並不是沒有味覺,而是真能品味鹹菜的好滋味與開水的真清涼。
生命里的幸福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
情愛中的離別是鹹的,咸有鹹的滋味。
生活的平常是淡的,淡也有淡的滋味。
我對年輕人說:「在人生里,我們只能隨遇而安,來什麼品味什麼,有時候是沒有能力選擇的。就像我昨天在一個朋友家喝的茶真好,今天雖不能再喝那麼好的茶,但只要有茶喝就很好了。如果連茶也沒有,喝開水也是很好的事呀!」
——一九八二年六月二日
大悲殿的燕子
住在佛寺里,為了看師父早課的儀禮,清晨四點就醒來了。走出屋外,月仍在中天,但在山邊極遠極遠的天空,有一些 早起的晨曦正在雲的背後,使灰雲有了一種透明的趣味,灰色的內部也彷彿早就織好了金橙色的襯里,好像一翻身就要金光萬道了。
鳥還沒有全醒,只偶爾傳來幾聲低啞的短啾.聽起來像是它們在春天的樹梢夜眠有夢,為夢所驚,短短地叫了一聲,翻個身,又睡去了。
最最鮮明的是醒在樹上一大簇一大簇的鳳凰花。這是南台灣的五月,鳳凰的美麗到了峰頂,似乎有人開了染坊,就那樣把整座山染紅了,即使在灰濛的清晨的寂靜里,鳳凰花的色澤也是非常雄辯的。它不是純紅,但比純紅更明亮,也不是橙色,比橙色更艷麗。比起沉默站立的菩提樹,在寧靜中的鳳凰花是吵鬧的,好像在山上開了花市。
說菩提樹沉默也不盡然。經過了寒冷的冬季,菩提樹的葉子已經落盡.僅剩下一株株枯枝守候春天,在冥暗中看那些枯枝,格外有一種堅強不屈的姿勢,有一些生發得早的,則從頭到腳怒放著嫩芽,翠綠、透明、光滑、純凈,桃形葉片上的脈絡在黑夜的凝視中,片片了了分明。我想到,這樣平凡單純的樹竟是佛陀當年成道的地方,自己就在沉默的樹與精進的芽中深深地感動著。
這時,在寺廟的角落中響動了木板的啪啪聲,那是醒板,庄嚴、沉重地喚醒寺中的師父。醒板的聲音其實是極輕極輕的,一般凡夫在沉睡的時候不可能聽見,但出家人身心清凈,不要說是行板,怕是一根樹枝落地也是歷歷可聞的吧!
醒板拍過,天空逐漸有了清明的顏色,但仍是沒有聲息的,燕子的聲音開始多起來,像也是被醒板叫醒,准備著一起做早課了。
然後鍾聲響了。
佛寺里的鍾聲悠遠綿長,猶如可以穿山越嶺一般。它深深地滲入人心,帶來了一種驚醒與沉靜的力量。鍾聲敲了幾下,我算到一半就糊塗了,只知道它先是沉重緩慢的咚嗡咚嗡咚嗡之聲,接著是一段較快的節奏,嗡聲滅去,僅剩咚咚的急響,最後又回到了明亮輕柔的鍾聲,在山中余韻裊裊。
聽著這佛鍾,想起朋友送我們一卷見如法師唱念的《叩鍾偈》,那鍾的節奏是單純緩慢的,但我第一次在靜夜裡聽叩鍾偈,險險落下淚來,人好像被甘露遍灑,初聞天籟,想到人間能有幾回聽這樣美的音聲,如何不為之動容呢?
晨鍾自與叩鍾偈不同,後來有師父告訴我,晨昏的大鍾共敲一百零八下,因為一百零八下正是一歲的意思。一年有十二個月,有二十四個節氣,有七十二候,加起來正合一百零八,就是要人歲歲年年日日時時都要驚醒如鍾。但是另一個法師說一百零八是在斷一百零八種煩惱,鍾聲有它不可思議的力量。到底何者為是,我也不能明白,只知道聽那鍾聲有一種感覺,像是一條飄滿了落葉塵埃的山徑,突然被鍾聲清掃,使人有勇氣有精神爬到更高的地方,去看更遠的風景。鍾聲還在空氣中震盪的時候,鼓響起來了。這時我正好走到「大悲殿」的前面,看到逐漸光明的鼓樓里站著一位比丘尼,身材並不高大,與她面前的鼓幾乎不成比例,但她所擊的鼓竟完整地包圍了我的思維,甚至包圍了整個空間。她細致的手掌,緊握鼓槌,充滿了自信,鼓槌在鼓上飛舞遊走,姿勢極為優美,或緩或急,或如迅雷,或如飈風……
我站在通往大悲殿的台階上看那小小的身影擊鼓,不禁痴了。那鼓,密時如雨,不能穿指;緩時如波濤,洶涌不絕;猛時若海嘯,標高數丈;輕時若微風,撫面輕柔;它急切的時候,好像聲聲喚著迷路歸家的母親的喊聲;它優雅的時候,自在得一如天空飄過的澄明的雲,可以飛到世界最遠的地方……那是人間的鼓聲,但好像不是人間,是來自天上或來自地心,或者來自更邈遠之處。
鼓聲歇止有一會兒,我才從沉醉的地方被叫醒。這時《維摩經》的一段經文突然閃照著我,文殊師利菩薩問維摩詰居士:「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當場的五千個菩薩都寂靜等待維摩詰的回答,維摩詰怎麼回答呢?他默不發一語,過了一會兒,文殊師利菩薩贊嘆地說:「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後來有法師說起維摩詰的這一次沉默,忍不住贊嘆地說:「維摩詰的一默,有如響雷。」誠然,當我聽完佛鼓的那一段沉默里,幾乎體會到了維摩詰沉默一如響雷的境界了。
往昔在台北聽到日本「神鼓童」的表演時,我以為人間的鼓無有過於此者,真是神鼓!直到聽聞佛鼓,才知道有更高的世界。神鼓童是好,但氣喘咻咻,不比佛鼓的氣定神閑;神鼓童是苦練出來的,表達了人力的高峰,佛鼓則好像本來就在那裡,打鼓的比丘尼不是明星,只是單純的行者;神鼓童是藝術,為表演而鼓,佛鼓是降伏魔邪,度人出生死海,減少一切惡道之苦,為悲智行願而鼓,因此妙響雲集,不可思議。最最重要的是,神鼓童講境界,既講境界就有個限度;佛是不講境界的,因而佛鼓無邊.不只醒人於迷,連鬼神也為之動容。
佛鼓敲完,早課才正式開始,我坐下來在台階上,聽著大悲殿里的經聲,靜靜地注視那面大鼓,靜靜地,只是靜靜地注視那面鼓,剛剛響過的鼓聲又如潮洶涌而來。
殿里的燕子也如潮地在面前穿梭細語,配著那鼓聲,殿里的燕子也如潮地在面前穿梭細語。我說如潮,是形影不斷,音聲不斷的意思。大悲殿一路下來到女子佛學院的走廊、教室,密密麻麻的全是燕子的窩巢,每走一步抬頭,就有一兩個燕窩,有一些甚至完全包住了天花板上的吊燈,包到開燈而不見光。但是出家人慈悲為懷,全寶愛著燕子,在生命面前,燈算什麼呢?
我仔細地看那燕窩,發現燕窩是泥塑的長形居所,它隆起的形狀,很像舊時鄉居土鼠的地穴,看起來是相當牢靠的。每一個燕窩住了不少燕子,你看到一個鑽出來,一剪翅,一隻燕子飛遠了,接著另一隻鑽出頭來,一個窩總住著六七隻燕,是不小的家庭了。
幾乎是在佛鼓敲的同時,燕子開始傾巢而出。於是天空上同時有了一兩百隻燕子在啁啾,穿梭如網,那一大群燕子,玄黑色的背,乳白色的腹,剪刀一樣的翅膀和尾羽,在早晨剛亮的天空下有一種非凡的美麗。也有一部分熟練地從大悲殿窗戶里飛進飛出地戲耍,於是在庄嚴的誦經聲中,有一兩句是輕嫩的燕子的呢喃,顯得格外地活潑起來。
燕子回巢時也是一奇,俯沖進入屋檐時並未減緩速度,幾乎是在窩前緊急煞車,然後精準地鑽進窩里,看起來饒有興味。大悲殿里燕子的數目,或者燕子的年齡,師父也並不知。有一位師父說得好,她說:「你不問,我還以為它們一直是住這里的,好像也不曾把它們當燕子,而是當成鄰居。你不要小看了這些燕子,它們都會聽經的,每天早晚課,燕子總是准時地飛出來,天空全是燕子。平常,就稀稀疏疏了。」
至於如何集結這樣多的燕子,師父都說,佛寺的庄嚴清凈悲喜舍是有情生命全能感知的。這是人間最安全之地,所以大悲殿里還有不知哪裡跑來的狗,經常蹲踞在殿前,殿側的大湖開滿紅白蓮花,湖中有不可數的游魚,據說聽到經聲時會到水面來。
過去深山叢林寺院.時常發生老虎、狐狸伏在殿下聽經的事。聽說過一個動人的故事,有一回一個法師誦經,七八隻老虎跑來聽,聽到一半有一隻打瞌睡,法師走過去拍拍它的臉頰說:「聽經的時候不要睡著了。」
我們無緣見老虎聞法,但有緣看到燕子禮佛、游魚出聽,不是一樣動人的嗎?
眾生如此,人何不能時時驚醒?
㈢ 水生花卉有分類有哪些
1.荷花(蓮花、水芙蓉)
1.形態特徵為睡蓮科落葉宿根挺水草本植物。根狀莖橫生於水下泥土中,叫做藕,藕肥胖呈圓柱狀,節部較細,中間有7~9個孔洞,用來通氣;須根自節部生出。葉柄長,外被短剛刺,中間有隧洞,挺出水面。葉片巨大,盾狀,表面被有蠟質,不濕水;葉片中央與葉柄相連處叫做「荷鼻」,用來吸收氧氣供給水下器官進行呼吸。
花梗自地下莖的節部和葉柄一起伴生而出,單花著生在花梗頂端。花型大,直徑可達15厘米;花瓣倒卵形至闊紡錘形,粉紅色略帶紫色,有白、乳白、紅、紫、灑金等許多花色品種,花瓣數目因品種不同有多有少。花托膨大後長成蓮蓬,內有蜂窩狀孔洞,小堅果含在裡面,叫做蓮子。夏季開花。
2.種類和品種按照荷花的實用價值可分藕用型、籽用型和觀賞型三大類。觀賞型主要有以下10個品種:
(1)佛座花重瓣,粉紅色,盛開後好似佛像的底座,俗稱「蓮座」。
(2)紅干葉花蕾桃形,花瓣多達150片以上,深紅色。
(3)碧降雪花重瓣,白色上帶紫暈。
(4)大灑錦花白色,花瓣邊緣具玫瑰紅的寬邊,內瓣邊緣具玫瑰紅色斑。
(5)大碧蓮花重瓣,白色並帶有綠色暈。
(6)重台蓮花蕾桃形,初開時粉紅色,盛開後粉白色;雌雄蕊退化不能結實。
(7)並蒂蓮花重瓣,粉紅色,雙花背靠背開放。
(8)四喜蓮花重瓣,深紅色,四朵花同時向4個方向開放。
(9)娃娃蓮花單瓣,白色,植株矮小。
(10)碗蓮葉片直徑僅5.6厘米,藕細小,花也小,白色或粉色。
3.習性荷花要求充足的陽光,在蔽蔭和疏蔭下均生長不良,更不能開花。它們只能在平靜的水面上生長,如果池水過深或水流過急而將荷葉沖倒,葉片就會腐爛,但不怕濁水。喜富含腐殖質的肥沃泥土,能耐輕鹼和弱酸。怕霜凍。
荷花的生長發育和溫度有密切關系。春季氣溫升到8~10℃時種藕開始萌芽,同時抽生幼小的錢葉;氣溫升到14℃時種藕開始萌生出指頭般粗細的地下莖,我們把它叫做藕鞭。由藕鞭節部初期抽生出來的小葉不能挺出水面而浮在水面上,叫做浮葉。氣溫升到23~30℃時藕鞭加速生長,每長一節就由節部抽生出一片大型立葉,也就是荷葉。立葉抽生後,藕鞭上的不定芽很快萌發而長出地下分枝,這些分枝伸長後也能抽生立葉,使株叢不斷擴大。當氣溫長到30℃時抽生花梗並陸續開花。
1.錢葉;2.種藕;3.浮葉;4.不定根;5.蓮蓬;6.子藕;7.荷花;8.立葉;9.後把葉;10.終止葉;11.孫藕入秋以後,當最高氣溫降到25℃以下時,在每根藕鞭的最後一節抽生出一枚狀似錢葉的小葉,叫做後把葉;後把葉出現後就不再抽生立葉也不再抽葶開花了。這時,藕鞭的先端頂芽向下鑽入較深的泥層中轉入結藕階段。當氣溫降到10℃時立葉枯黃,蓮藕也停止生長,開始休眠。
4.栽培和養護(1)盆養荷花清明前3天將冬存的荷花缸搬到室外,防止因室溫回升使種藕提前萌芽。在清明節過後的3~4天內將種藕從盆中脫出;脫盆時將荷花缸翻扣在土地上,把缸提掉後用水把泥坨沖散,取出種藕,剪掉藕鞭,再把種藕從分枝處剪開,每段應有3~4節,先端應帶有完好的頂芽,隨著將它們泡入水中,上面壓上木棒,以防漂浮上來而乾枯。
荷花缸的口面直徑至少應在60厘米以上。為便於觀賞,栽藕前先把缸放在60厘米高的磚台上,然後在缸內鋪上3厘米厚的一層粘土或塘泥,上面撒上一層馬蹄片或豬羊蹄角、毛發等遲效性肥料,也可用雞鴨糞來代替,在肥料上面鋪一層肥沃的田土或塘泥,鋪至盆深的一半。
栽藕時沿著缸邊擺放3~4根種藕,讓它們頭尾相接。栽時必須讓種藕的先端頂芽向斜下方埋入土中,讓尾部和土面相齊,叫做「藏頭露尾」,以防抽生出來的藕鞭拱出土面。上面再覆蓋3~5厘米厚的一層泥土。上水時用噴壺自盆的中央澆灌,以防將種藕沖出土面。初期水位不要太深,以3~5厘米為宜,這樣可使水下泥土多吸收一些太陽能來提高土溫,可促使種藕的頂芽盡早萌發。
盆養荷花不需特殊管理,但必須保持滿水。浮葉抽生後應將它們塞入泥土,否則會布滿水面,影響通氣和光照。花謝後千萬不要停止澆水,當水深不足10厘米時立葉就會枯黃,會嚴重影響新藕的發育;霜降後再把枯葉剪掉。上凍前連缸移入不結凍的冷室或樓道貯存,室溫不要超過8℃,缸內始終都應有水。
(2)池栽荷花在我國南方,鄉鎮居民的房前屋後多有一些天然或人工池塘,可用來栽種荷花。栽藕前先把池水抽干,然後撒施有機肥料,翻耕後少灌些水讓鬆土下沉,再按照種藕的長短挖出10~15厘米深的栽植穴,株行距1米×1.5米,將藕頭朝下埋入穴內。
栽後先保持15~20厘米的水深,以後逐漸加深水位,最深不要超過60厘米,以防下雨時淹沒荷葉而窒息死亡。
在我國南方如不挖藕,入冬後可加大水深,只要水下泥土不結凍,種藕就不會受凍。等它們生長幾年後,當荷葉布滿水面時再挖藕重栽。北方冬季嚴寒,如果不能把水加到1.5~2米以上,應在入冬前挖回種藕,用干凈的濕沙將它們屯放在不結凍的冷室中,或用濕麻袋分層蒙蓋,或浸入水缸,來年再種。
(3)碗蓮的栽培方法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廣大居民不斷向高樓大夏中搬遷,胡同、里弄內的院落越來越少,要想養育荷花只能在陽台上栽種碗蓮來陳設觀賞。
栽前先選擇品種。應選株高不到35厘米,立葉直徑不超過10厘米的微型品種,可將它們栽入小瓷盆或大海碗中。常見的老品種有娃娃蓮、碗兒紅、錦邊蓮、廈門碗蓮等。近年來園藝工作者為家庭養花又培育出白雪公主、童羞面、霞光染脂、案頭春、嬰兒紅等許多微型品種。
栽種碗蓮應當用口徑25~30厘米、高20厘米,上下口徑差不多的瓷盆。栽前最好到郊外的魚塘池畔挖些塘泥,先把它們曬干然後打成碎面,再將馬蹄片、豬羊蹄角等用修枝剪剪成碎塊,與打碎的塘泥相混合。每盆只栽一段種藕,每段種藕至少應有3節。栽種方法和盆栽荷花基本相同。
碗蓮不能在室內培育,應放在陽台前口充分見光;每天早晨澆水一次,午後補一次水。抽葶前應當追肥,可將手指肚大小麻醬渣或豆餅塊自瓷盆中央慢慢塞入泥土,以防傷害新生藕鞭。入冬後將碗蓮移入冷室或樓道,注意添水和防寒,來年清明前後重新栽種。
2.睡蓮(子午蓮、水浮蓮)
1.形態特徵為睡蓮科宿根浮水草本植物。因種類不同,有的地下具橫生的根莖,有的具塊狀莖。塊莖呈不規整的菠蘿狀。葉柄肉質,長而柔軟,不能挺出水面,僅葉片浮在水面上。葉圓形或心形,幼葉紫紅色,出水後濃綠色,葉背暗紫色。花單生於花梗頂端,花梗似葉柄,僅花朵浮在水面上。花瓣8~15片,三角狀寬披針形,有白、黃、粉紅、紅、淺藍等花色品種。花謝後花萼卷縮,整個花托沿入水中結實。漿果球形,成熟後裂開將種子彈入水中;早熟的種子當年即可在水中萌芽,入冬前能形成幼小的塊莖。花期很長,夏、秋兩季開花不斷。
2.種類和品種(1)不耐寒類原產於非洲熱帶及東南亞熱帶地區,為常綠草本植物,地下為根狀莖,花大而美麗。在我國除華南地區外,其它地區無法栽培。主要有埃及藍睡蓮、埃及白睡蓮及印尼紅花睡蓮等。
(2)耐寒類原產於溫帶及亞寒帶地區。為落葉宿根草本植物。常見的有我國東北原產的厚葉睡蓮、墨西哥原產的黃睡蓮、北美原產的香睡蓮、美國原產的塊莖睡蓮等等。
我國北方水池中盆栽的多為塊莖睡蓮,主要品種有大瓣粉、大瓣白、大瓣黃、娃娃粉等。
3.習性為強陽性植物,在蔽蔭處只見長葉不能開花。喜通風良好、溫暖和平靜的水面,水質應當清潔,否則葉片容易腐爛。水深以50~80厘米為好。要求富含腐殖質的粘土,地下莖不能在結凍的泥土中越冬。
4.繁殖方法可播種來繁殖花苗,每年秋季落葉後將池水抽干,把種子拾回,泡在水中貯藏越冬,不能幹放;來年清明前後播入花盆,覆土要淺,然後把花盆浸入淺水缸中,萌芽後形成塊莖,培育3年才能開花。如果繁殖量不大,應採用分割地下莖的方法來繁殖盆株。
5.栽培和養護在我國北方,常用睡蓮來美化噴水池,這就需將塊莖栽入花盆,連盆沉入池水中,入冬前連盆撈出,放在不結凍的冷室貯存,來年重新上盆栽種。
每年清明後10~15天,將去年冬存的塊莖從原盆中脫出來,用砍刀自每個塊莖的基部將它們切開,上面必須帶有幼芽和新生小葉;砍開後的傷口雖然很大,但因塊莖本身木質化,不會因浸水而腐爛。然後用加肥培養土栽入40厘米口徑的桶狀深盆中,把土填滿,讓頂芽和幼葉露出土面,用噴壺把水澆透,讓盆土落實,立即將花盆沉入池水中,以防將幼葉曬枯。
池內擺放時盆距不得小於2米,也不要均勻擺放,葉片長成後覆蓋的水面不得超過池水面積的1/3,葉片如果將池水遮滿反而不美。初期池水不要太深,隨著葉柄的加長生長再逐漸加大水深。如果池水深,可在栽種睡蓮的花盆下面墊上倒置的花盆,把盆體抬高。池水一旦混濁,應在夜間換水,同時剪掉殘敗的花梗和枯葉。
3.千屈萊(水柳、水枝柳)
1.形態特徵為干屈萊科落葉宿根亞灌木類花卉。株高1.5~2米,地下具粗壯的木質化假根莖,地上莖直立生長,中空,多分枝,淺褐色,上被柔毛。葉三角狀寬披針形,全緣無齒,基部抱莖,對生或輪生。花著生在莖稈的上半部分,多數小花組成長穗狀花序,紫紅色,花筒長管狀,花被6片,花徑僅1厘米。夏秋開花。
2.種類和品種主要有紫花干屈萊、大花千屈萊、桃紅千屈萊和毛葉千屈萊4種。
3.習性原產於歐亞兩洲溫帶地區。是半水生植物,可在沼澤地、水溝旁和濕潤的草叢中生長。喜陽光及濕潤和通風良好的環境條件。野生植株較矮,多不超過1米,開花也少;人工栽在淺水中則生長茂盛,花穗大,花期也長。耐寒能力強,地下宿根可露地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
4.繁殖方法可播種,也可分株和扦插,以分株繁殖為主。分株應在早春進行,脫盆後用砍刀自上而下將一墩宿根劈成數份分別栽種,當年均可開花。也可在6~7月間剪嫩枝扦插,插條長15~20厘米,剪掉葉片,插入積水的盆土中,放在疏蔭下養護,30天左右生根,第二年開花。播種應在4月進行,下種要淺,盆土應始終處於飽和狀態,在15~20℃的氣溫下10天左右即可出苗。
5.栽培和養護可成片栽在陽光充足的淺水、湖畔和濕地上。家庭養花均進行盆栽,用加肥培養土栽入無排水底孔的大花盆中,填土至盆深的2/3,栽後把水加滿,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任其自然生長,每天補水一次。10月下旬葉落莖枯後將它們剪掉,然後移入冷室或樓道貯存,溫度不要超過6℃,盆土應始終保持濕潤。
4.鳳眼蓮(水葫蘆、水玉蘭)
1.形態特徵為雨久花科常綠挺水草本植物。肉質根上生有短而細的根毛,能淺淺地扎在水下泥土中,也能漂浮在水中生長。具橫生的匍匐莖,可擴大蔓延並萌生新的株叢。葉直立而挺出水面,株高30~40厘米;葉片下部膨大成氣囊,在深水中可使須根脫離泥土而直立漂浮;葉片呈菱狀寬卵圓形,直徑約12厘米,葉脈明顯下凹,有光澤。花葶單生,高約30厘米,每葶著花6~12朵;花冠堇藍色,上部有較大的裂片,中央有藍斑,斑中有黃點,非常美麗。蒴果卵圓形,種子無發芽力。花期7~9月。
2.習性原產於南美洲,在我國江南湖泊中能大量繁衍,常常阻塞河道。耐寒能力差,遇霜後葉片枯萎,根系和匍匐莖也怕凍,需保護越冬。喜陽光,也較耐陰,最適水溫為18~23℃。自然繁衍力很強,在江南的水池中一棵鳳眼蓮一年可蔓延十幾平方米的水面。
3.繁殖方法將匍匐莖自節間切開,帶上葉叢栽在淺水泥土中或投入深水中就能生長蔓延。
4.栽培和養護風眼蓮適合在淺水和靜水中生長,家庭培育可栽入深桶裝的水盆中。每年早春將冬存的母株取出來,帶根切取母株基部滋生出來的小茅,將它們投入水盆就能自然生根並抽生新葉。栽前應在盆底墊一層粘土,讓根毛扎入泥土中,這樣有利於生長和開花。當株叢布滿全盆後應適當巰剔。入冬前移回室內貯存,盆內不得缺水。
5.香蒲(水燭、尊黃、鬼蠟燭)
1.形態特徵為香蒲科落葉縮根挺水草本植物。地下具粗壯的橫生根莖;地上莖直立,細棒狀,高1.5~2.5米。葉著生在莖稈基部,長條帶形,細長如劍,光潔淡雅,長0.8~1.5米,寬7~12厘米,基部抱莖。雌雄同株異花,穗狀花序蠟燭狀,淺褐色,雄花著生在花葶上部,雌花在下部,中間間隔一小段空擋,花序曬干後可做插花使用。以觀葉為主,花期5~7月。
2.種類和品種(1)寬葉香蒲株高1米,葉寬1~1.5厘米;雌雄花序在花葶上無間隔。
(2)小香蒲植株低矮,莖細弱,葉線形,不明顯,具細長的大型葉鞘。
3.習性原產於我國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適應性強,耐寒不耐陰。喜充足的陽光和深厚肥沃的土壤,適宜在淺水和沼澤地中生長。
4.繁殖方法均採用分株繁殖。春季取出地下根莖,將它切成10厘米長的小段另行栽種。
5.栽培和養護應當用25厘米口徑的無底孔瓷盆栽種,上面留出5厘米的沿口以便汪水。每盆可栽1~2段根莖,栽後根莖上的芽在土中水平延伸,伸長30~60厘米時頂芽才向上伸展並抽生莖葉。地下根莖則不斷延伸,不斷抽生莖葉,使植叢擴大。2~3年後根系和地下莖布滿全盆,長勢衰退,應淘汰老株進行更新。養護時應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盆內不能缺水,不必追肥。
㈣ 怎樣種植蓮花
很多花友都喜歡夏季的水生植物,特別是荷花(詳情介紹),非常有特色。於是花友們想到了用蓮子來種荷花的方法,那麼蓮子是真的可以種出荷花嗎?成活率有多高呢?應該如何操作呢?
荷花(詳情介紹)
在四月中旬的時候,挑選籽粒飽滿,無傷含芽的蓮子(市場上賣一種已揀去芽心的蓮子,不能用),放在溫水中浸泡,三四天後即可出芽。此時選一個口徑30厘米以上的花盆,把底部的漏水孔堵死,盆底上鋪七八片馬掌片和一些雞鴨毛當做底肥,蓋上半尺左右厚的稻田土或種花的老土,再把發芽的蓮子栽上,讓芽露出土面,灌上距土面半尺左右高的清水,待蓮子長出兩三片葉子後,可再增加水面的高度。蓮子種好後,要將盆放在背風向陽的地方。芽葉長出後,若氣溫較高,中午可在盆上蓋上竹簾之類的遮擋物,以避烈日。若長出的葉子色淺且薄,可六七月間往泥中塞入適量豆餅或麻醬渣。
照上述方法,蓮子當年即可開花。待「霜降」過後,將荷花殘花剪去,移入較涼(勿結冰)的室內過冬,只要不斷水保持土壤濕度,來年移出室外(四月中旬)灌水施肥,還可以生芽、長芽,再次爭芳吐艷。
㈤ 描寫荷花的古詩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描寫荷花的.古詩,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寫荷花的古詩 篇1
1、《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暮熱游荷池上》(其三)
宋·楊萬里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4、《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唐·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
5、《贈荷花》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6、《暮秋獨游曲江》
唐·李商隱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7、《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8、《夏歌》
唐·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9、《淥水曲》
唐·李白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愁殺盪舟人。
10、《別儲邕之剡中》
唐·李白
借問剡中道,東南指越鄉。
舟從廣陵去,水入會稽長。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
辭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描寫荷花的古詩 篇2
1、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楊萬里【朝代】宋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六月里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2、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作者】李清照【朝代】宋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譯文:
應是常常想起一次郊遊,一玩就到日暮時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一直玩到沒了興致才乘舟返回,卻迷途進入藕花池的深處。
怎麼出去呢?怎麼出去呢?嘰喳聲驚叫聲劃船聲驚起了一灘鳴鷺。
3、贈荷花
【作者】李商隱【朝代】唐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譯文:
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裡變為塵土。
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
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4、狂夫
【作者】杜甫【朝代】唐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風含翠篠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
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凄涼。
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譯文:
萬里橋西邊就是我的破草房,沒幾個人來訪,百花潭與我相伴,隨遇而安,這就是滄浪。
和風輕輕擁著翠綠的竹子,秀美光潔,飄雨慢慢洗著粉紅的荷花,陣陣清香。
當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闊就變臉,早與我斷的來往,長久飢餓的小兒子,小臉凄涼,讓我愧疚而感傷。
我這老骨頭快要扔進溝里了,無官無錢只剩個狂放,自己大笑啊,當年的狂夫老了卻更狂!我就這么狂!
5、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作者】歐陽修【朝代】宋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譯文:
西湖風光好,荷花開後清香繚繞,劃船載著酒宴來賞玩,用不著旌旗儀仗,自有紅花為幢綠葉為蓋隨船而來。
彩畫遊船駛進了荷花叢的深處,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煙霧夾著微雨,在一片音樂歌聲里,船兒載著醉倒的遊客歸去。
描寫荷花的古詩 篇3
1、《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2、《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唐·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東林寺白蓮》
唐·白居易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
白日發光彩,清爽散芳馨。
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
4、《荷花》
清·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5、《愛蓮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6、《古風》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
7、《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8、《蓮花》
唐·溫庭筠
綠塘搖灧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草。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9、《蓮》
唐·唐彥謙
新蓮映多浦,迢遞綠塘東。
靜影搖波月,寒香映水風。
金塵飄落蕊,玉露洗殘紅。
看著余芳少,無人問的中。
10、《詠雙開蓮花》
唐·劉商
菡萏新花曉並開,濃妝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畫迦陵鳥,早晚雙飛池上來。
11、《芙蓉》
唐·溫庭筠
刺莖澹盪碧,花片參差紅。
吳歌秋水冷,湘廟夜雲空。
濃艷香露里,美人清鏡中。
南樓未歸容,一夕練塘東。
12、《獨芙蓉》
唐·王貞白
方塘清曉鏡,獨照玉容秋。
蠹芰不相采,斂蘋空自愁。
日斜還顧影,風起強垂頭。
芳意羨何物,雙雙鸂鳥游。
13、《夏日南亭懷辛大蓉》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14、《惜蓮花》
唐·崔櫓
半塘前日染來紅,瘦盡金方昨日風。
留樣最嗟無巧筆,護香誰為惜熏籠。
緣停翠棹沉吟看,忍使良被積漸空。
魂斷舊溪憔悴態,冷煙殘粉楚台東。
15、《重台蓮》
唐·皮日休
欹紅媠婑力難任,每葉頭邊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見,兩重元是一重心。
16、《蓮花》
唐·郭震
臉膩香熏似有情,世間何物比輕盈。
湘妃雨後來池看,碧玉盤中弄水晶。
17、《古意》
唐·韓愈
太華峰頭玉井蓮,開花十丈藕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痾痊。
我欲求之不憚遠,青壁無路難夤緣。
安得長梯上摘實,下種七澤根株連。
18、《采蓮曲》
唐·王勃
采蓮歸,綠水芙蓉衣,秋風起浪鳧雁飛。
桂棹蘭橈下長浦,羅裙玉腕輕搖櫓。
葉嶼花潭極望平,江謳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駐,塞外征夫猶未還,江南采蓮今已暮。
今已暮,采蓮花,渠今那必盡倡家。官道城南把桑葉,何如江上采蓮花。
蓮花復蓮花,花葉何稠疊;葉翠本羞眉,花紅強似頰。
佳人不在茲,悵望別離時。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
故情無處所,新物徒華滋。不惜西津交佩解,還羞北海雁書遲。
采蓮歌有節,采蓮夜未歇。正逢浩盪江上風,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蓮浦夜相逢,吳姬越女何豐茸!共問寒江千里外,征客關山路幾重?
19、《蓮葉》
唐·鄭谷
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搖柄柄香。
多謝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
20、《白蓮》
唐·陸龜蒙
素花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墮時。
描寫荷花的古詩 篇4
1《荷花》
清代·石濤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2《蓮花》
唐代·溫庭筠
綠塘搖灧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3《詠同心芙蓉》
隋代·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4《折荷有贈》
唐代·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5《念奴嬌·鬧紅一舸》
宋代·姜夔
余客武陵。
湖北憲治在焉:
古城野水,喬木參天。
余與二三友,日盪舟其間。
薄荷花而飲,意象幽閑,不類人境。
秋水且涸。
荷葉出地尋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見日。
清風徐來,綠雲自動。
間於疏處,窺見遊人畫船,亦一樂也。
朅來吳興。
數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絕。
故以此句寫之。
鬧紅一舸,
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
翠葉吹涼,玉容消酒,更灑菇蒲雨。
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
日暮,青蓋亭亭,
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風南浦。
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
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
6《疏影·詠荷葉》
宋代·張炎
碧圓自潔。向淺洲遠渚,亭亭清絕。猶有遺簪,不展秋心,能卷幾多炎熱。鴛鴦密語同傾蓋,且莫與、浣紗人說。恐怨歌、忽斷花風,碎卻翠雲千疊。
回首當年漢舞,怕飛去、謾皺留仙裙折。戀戀青衫,猶染枯香,還嘆鬢絲飄雪。盤心清露如鉛水,又一夜、西風吹折。喜靜看、匹練秋光,倒瀉半湖明月。
7《洞仙歌·荷花》
宋代·劉光祖
晚風收暑,小池塘荷凈。獨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時有香氣吹來,雲藻亂,葉底游魚動影。
空擎承露蓋,不見冰容,惆悵明妝曉鸞鏡。後夜月涼時,月淡花低,幽夢覺、欲憑誰省。且應記、臨流憑闌干,便遙想,江南紅酣千頃。
8《燕歸梁·鳳蓮》
宋代·蔣捷
我夢唐宮春晝遲。正舞到、曳裾時。翠雲隊仗絳霞衣。慢騰騰、手雙垂。
忽然急鼓催將起,似彩鳳、亂驚飛。夢回不見萬瓊妃。見荷花、被風吹。
9《祝英台近·荷花》
宋代·高觀國
擁紅妝,翻翠蓋,花影暗南浦。波面澄霞,蘭艇采香去。有人水濺紅裙,相招晚醉,正月上、涼生風露。
兩凝佇。別後歌斷雲間,嬌姿黯無語。魂夢西風,端的此心苦。遙想芳臉輕顰,凌波微步,鎮輸與、沙邊鷗鷺。
10《法曲獻仙音·秋晚紅白蓮》
宋代·吳文英
風拍波驚,露零秋覺,斷綠衰紅江上。艷拂潮妝,澹凝冰靨,別翻翠池花浪。過數點斜陽雨,啼綃粉痕冷。
宛相向。指汀洲、素雲飛過,清麝洗、玉井曉霞佩響。寸藕折長絲,笑何郎、心似春盪。半掬微涼,聽嬌蟬、聲度菱唱。伴鴛鴦秋夢,酒醒月斜輕帳。
㈥ 哪些描寫荷花的詩句和詞語
1.你還知道哪些描寫荷花的詩句和詞語
1、《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2、《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唐山盯·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東林寺白蓮》 唐·白居易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 白日發光彩,清爽散芳馨。
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 4、《荷花》 清·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5、《愛蓮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6、《古風》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 7、《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8、《蓮花》 唐·溫庭筠 綠塘搖灧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草。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9、《蓮》 唐·唐彥謙 新蓮映多浦,迢遞綠塘東。 靜影搖波月,寒香映水風。
金塵飄落蕊,玉露洗殘紅。 看著余芳少,無人問的中。
10、《詠雙開蓮花》 唐·劉商 菡萏新花曉並開,濃妝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畫迦陵鳥,早晚雙飛池上來。
11、《芙蓉》 唐·溫庭筠 刺莖澹盪碧,花片參差紅。 吳歌秋水冷,湘廟夜雲空。
濃艷香露里,美人清鏡中。 南樓未歸容,一夕練塘東。
12、《獨芙蓉》 唐·王貞白 方塘清曉鏡,獨照玉容秋。 蠹芰不相采,斂蘋空自愁。
日斜還顧影,風起強垂頭。 芳意羨何物,雙雙鸂鳥游。
13、《夏日南亭懷辛大蓉》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14、《惜蓮花》 唐·崔櫓 半塘前日染來紅,瘦盡金方昨日風。
留樣最嗟無巧筆,護香誰為惜熏籠。 緣停翠棹沉吟看,忍使良被積漸空。
魂斷舊溪憔悴態,冷煙殘粉楚台東。 15、《重台蓮》 唐·皮日休 欹紅媠婑力難任,每葉頭邊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見,兩重元是一重心。 16、《蓮花》 唐·郭震 臉膩香熏似有情,世間何物比輕盈。
湘妃雨後來池看,碧玉盤中弄水晶。 17、《古意》 唐·韓愈 太華峰頭玉井蓮,開花十丈藕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痾痊。
我欲求之不憚遠,青壁無路難夤緣。 安得長梯上摘實,下種七澤根株連。
18、《采蓮曲》 唐·王勃 采蓮歸,綠水芙蓉衣,秋風起浪鳧雁飛。 桂棹蘭橈下長浦,羅裙玉腕輕搖櫓。
葉嶼花潭極望平,江謳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駐,塞外征夫猶未還,江南采蓮今已暮。
今已暮,采蓮花,渠今那必盡倡家。官道城南把桑葉,何如江上采蓮花。
蓮花復蓮花,花葉何稠疊;葉翠逗橋和本羞眉,花紅強似頰。 佳人不在茲,悵望別離時。
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 故情無處所,新物徒華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還羞北海雁書遲。 采蓮歌有節,采蓮夜未歇。
正逢浩盪江上風,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蓮消磨浦夜相逢,吳姬越女何豐茸!共問寒江千里外,征客關山路幾重? 19、《蓮葉》 唐·鄭谷 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搖柄柄香。
多謝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 20、《白蓮》 唐·陸龜蒙 素花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墮時。亭亭玉立 清香襲人風姿綽約 玉潔冰清碧盤滾珠 皎潔無瑕紅菏菡萏 嫩蕊凝珠出水芙蓉 蓮開並蒂。
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荷花的詩句和詞語
1、《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2、《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唐·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東林寺白蓮》 唐·白居易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 白日發光彩,清爽散芳馨。
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 4、《荷花》 清·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5、《愛蓮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6、《古風》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 7、《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8、《蓮花》 唐·溫庭筠 綠塘搖灧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草。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9、《蓮》 唐·唐彥謙 新蓮映多浦,迢遞綠塘東。 靜影搖波月,寒香映水風。
金塵飄落蕊,玉露洗殘紅。 看著余芳少,無人問的中。
10、《詠雙開蓮花》 唐·劉商 菡萏新花曉並開,濃妝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畫迦陵鳥,早晚雙飛池上來。
11、《芙蓉》 唐·溫庭筠 刺莖澹盪碧,花片參差紅。 吳歌秋水冷,湘廟夜雲空。
濃艷香露里,美人清鏡中。 南樓未歸容,一夕練塘東。
12、《獨芙蓉》 唐·王貞白 方塘清曉鏡,獨照玉容秋。 蠹芰不相采,斂蘋空自愁。
日斜還顧影,風起強垂頭。 芳意羨何物,雙雙鸂鳥游。
13、《夏日南亭懷辛大蓉》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14、《惜蓮花》 唐·崔櫓 半塘前日染來紅,瘦盡金方昨日風。
留樣最嗟無巧筆,護香誰為惜熏籠。 緣停翠棹沉吟看,忍使良被積漸空。
魂斷舊溪憔悴態,冷煙殘粉楚台東。 15、《重台蓮》 唐·皮日休 欹紅媠婑力難任,每葉頭邊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見,兩重元是一重心。 16、《蓮花》 唐·郭震 臉膩香熏似有情,世間何物比輕盈。
湘妃雨後來池看,碧玉盤中弄水晶。 17、《古意》 唐·韓愈 太華峰頭玉井蓮,開花十丈藕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痾痊。
我欲求之不憚遠,青壁無路難夤緣。 安得長梯上摘實,下種七澤根株連。
18、《采蓮曲》 唐·王勃 采蓮歸,綠水芙蓉衣,秋風起浪鳧雁飛。 桂棹蘭橈下長浦,羅裙玉腕輕搖櫓。
葉嶼花潭極望平,江謳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駐,塞外征夫猶未還,江南采蓮今已暮。
今已暮,采蓮花,渠今那必盡倡家。官道城南把桑葉,何如江上采蓮花。
蓮花復蓮花,花葉何稠疊;葉翠本羞眉,花紅強似頰。 佳人不在茲,悵望別離時。
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 故情無處所,新物徒華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還羞北海雁書遲。 采蓮歌有節,采蓮夜未歇。
正逢浩盪江上風,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蓮浦夜相逢,吳姬越女何豐茸!共問寒江千里外,征客關山路幾重? 19、《蓮葉》 唐·鄭谷 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搖柄柄香。
多謝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 20、《白蓮》 唐·陸龜蒙 素花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墮時。亭亭玉立 清香襲人 風姿綽約 玉潔冰清 碧盤滾珠 皎潔無瑕 紅菏菡萏 嫩蕊凝珠 出水芙蓉 蓮開並蒂。
3.有哪些描寫荷花的詩句和短語
1、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
元·薩都刺《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2、園翁莫把秋荷折,因與游魚蓋夕陽。宋·周密《西..1、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
元·薩都刺《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 2、園翁莫把秋荷折,因與游魚蓋夕陽。宋·周密《西塍廢園》 3、綠荷多少夕陽中。
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宋·秦觀《虞美人》 4、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南唐·李璟《浣溪沙》 5、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唐·竇鞏《秋夕》 6、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唐·來鵠《偶題二首》 7、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府·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8、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南朝齊·蕭愨《秋思》 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代 楊萬里《小池》 10、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1、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王昌齡《采蓮曲》12、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清. 石濤 《荷花》13、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愛蓮說》宋·周敦頤 14、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晉·樂府 《青陽渡》15、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
南朝·梁·沈約 《詠芙蓉》16、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南朝·梁·吳均《采蓮》 17、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南朝·梁·吳均 《采蓮》18、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
江洪《詠荷詩》19、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隋·杜公瞻《詠同心芙蓉》20、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
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隋·殷英童 《采蓮曲》21、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唐·李白 《古風(其二十六)》22、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
南朝梁·劉孝威《采蓮曲》23、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唐·李白《折荷有贈》 24、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 李商隱 《荷花》25、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溫庭筠 《蓮花》26、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 文徵明 《錢氏池上芙蓉》27、十里錦香看不斷,西風明月棹歌還。
明·黃瓊《蓮塘》28、藕田成片傍湖邊,隱約花紅點點連。李亞如 《采蓮曲》29、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孟浩然 《夏日南亭懷辛大》30、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李商隱 《無題·其二》31、遠憶荷花浦,誰吟杜若洲? 徐璣《夏日懷友》【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荷花】 清. 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愛蓮說》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青陽渡~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詠芙蓉~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采蓮~南朝·梁·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
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
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詠荷詩~江洪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
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 ◇詠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采蓮曲~隋·殷英童 盪舟無數伴,解纜自相催。
汗粉無庸拭,風裙隨意開。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
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古風(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 ◇采蓮曲~南朝梁·劉孝威 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
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
露花時濕釧,風莖乍拂鈿。 ◇折荷有贈~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荷花~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
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
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蓮花~溫庭筠 綠塘搖灧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晚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錢氏池上芙蓉~文徵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盤金殿冷,風吹羅帶錦城秋。
相看未用傷遲暮,別有池塘一種幽。 ◇一。
4.關於荷花的詞語和詩句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5.描寫荷花的詞語和成語或語句
荷花詩句
曹植《芙蓉賦》:
覽百卉之英茂,
無斯華之獨靈,
結修根於重壤,
泛清流而灈莖.
蘇轍《菌萏軒》詩:
開花濁水中,
抱性一何潔!
朱檻月明中,
清香為誰發
周敦頤《愛蓮說》: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詩: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6.描寫荷花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荷花的詩句包括:
1、唐代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原文: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譯文:
鏡湖之大有三百餘里,到處都開滿了欲放的苛花。
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蓮,引得來觀看的人擠滿了若耶溪。
西施回家不到一個月,便被選進了宮中。
2、唐代李商隱《贈荷花》
原文: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譯文:
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裡變為塵土。
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
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3、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原文: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譯文:
山上夕陽慢慢向西落,池塘上的月亮漸漸東升。
我披散著頭發盡享清涼,推開窗戶我悠閑地躺著。
微風吹拂荷花清香怡人,築業滴落露水聲音清脆。
想要取出鳴琴彈奏一曲,可惜沒有知音前來欣賞。
如此美景更加思念老友,日夜都在夢中想念著他。
4、南宋楊萬里《小池》
原文: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陰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隻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5、北宋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原文: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譯文:
還記得那次在溪邊亭中遊玩日色已暮,沉迷在優美的景色中忘記了回家的路。盡興以後大家乘著夜色趕快掉轉船頭,卻不料走錯了路小船劃進了藕花深處。怎麼出去呢?怎麼出去呢?嘰喳聲驚叫聲劃船聲驚起了一灘鳴鷺。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子夜四時歌四首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贈荷花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夏日南亭懷辛大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小池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7.描寫荷花的詩句有哪些
江南曲 晉·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荷花 元·葉梅嶠 未花葉自香,既花香更別。 雨過吹細風,獨立池上月。
采蓮曲 明·常倫 棹發千花動,風傳一水香。 傍人持並蒂,含笑打鴛鴦。
荷 明 徐渭 鏡湖八百里何長,中有荷花分外香。 蝴蝶正愁飛不過,鴛鴦拍水自雙雙。
蘇幕遮 宋·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 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一剪梅 北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溪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青陽渡 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詠芙蓉 南朝,梁 沈 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采蓮 南朝梁 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 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 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夏歌 南朝,梁 蕭 衍 江南蓮花開,紅花覆碧水. 色同心復同,藕異心無異. 詠荷詩 江 洪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 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 詠同心芙蓉 隋 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采蓮曲 隋 殷英童 盪舟無數伴,解纜自相催. 汗粉無庸拭,風裙隨意開. 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 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秋池一株蓮 隋 弘執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獨吐紅.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從風. 古風 (其二十六) 唐 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 采蓮曲 南朝梁 劉孝威 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 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 露花時濕釧,風莖乍拂鈿. 折荷有贈 唐 李 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子夜吳歌(其二) 唐 李 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詠江南可采蓮 南朝梁 劉 緩 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 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紅. 楫小宜回徑,船輕好入叢. 釵光逐影亂,衣香隨逆風. 江南少許地,年年情不窮. 賦得涉江采芙蓉 南朝陳 祖孫登 浮照滿川漲,芙蓉承落光. 人來間花影,衣渡得荷香. 桂舟軾不定,菱歌引更長. 采采嗟離別,無暇緝為裳. 越 女 唐 王昌齡 越女作桂舟,還將桂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葉. 將歸問夫婿,顏色何如妾.。
8.有哪些描寫荷花的詩句
寫荷花的詩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荷花】 清. 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㈦ 睡蓮什麼時候開
3~4月萌發長葉,5~8月陸續開花,每朵花開2~5天。花後結實。10~11月莖葉枯萎。翌年春季又重新萌發。在長江流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發,4月下旬或5月上旬孕蕾,6~8月為盛花期,10~11月為黃葉期,11月後進入休眠期。生於池沼、湖泊中,一些公園的水池中常有栽培。
睡蓮(學名:NymphaeaL.),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狀莖肥厚。葉柄圓柱形,細長。葉橢圓形,浮生於水面,全緣,葉基心形,葉表面濃綠,背面暗紫。葉二型:浮水葉圓形或卵形,基部具彎缺,心形或箭形,常無出水葉;沉水葉薄膜質,脆弱。花單生,浮於或挺出水面;花萼四枚,綠色;花瓣通常八片。果咐哪胡實倒卵形,長約3厘米。花大形、美麗,浮在或高出水面,白天開花夜間閉合;萼片近離生;花瓣白色、藍色、黃色或粉紅色,成多輪,有時內輪漸變成雄蕊;葯隔有或無附屬物;心皮環狀,貼生且半沉沒在肉質杯狀花托,且在下部與其部分衡攔地癒合,上部延伸成花柱,柱頭成凹入柱頭盤,胚珠倒生,垂生在子房內壁。漿果海綿質緩納,不規則開裂,在水面下成熟;種子堅硬,為膠質物包裹,有肉質杯狀假種皮,胚小,有少量內胚乳及豐富外胚乳。
從東北至雲南,西至新疆皆有分布;朝鮮,日本,印度,蘇聯,北美也有。生於池沼、湖泊等靜水水體中。許多公園水體栽培作為觀賞植物,根狀莖食用或釀酒,又入葯,能治小兒慢驚風;全草可作綠肥。
㈧ 百荷花的種植方法
一、習性
百合花品種很多,現觀賞栽培的多是人工雜交種,主要有亞洲百合、麝香百合和東方百合3個種系。近年流行的切花品種多數是從荷蘭、日本進口的。如麝香百合,又名鐵炮,花期6—7月,株高75—90厘米,葉短而厚實,每株花蕾3—4朵,花色乳白色,喇叭形,花朵多,價格亦高。麝香百合喜涼爽潮濕環境,日光充足的地方、略蔭蔽的環境對百合更為適合。忌乾旱、忌酷暑,耐寒性稍差些。生長、開花溫度為16—24℃,低於5℃或高於30℃生長幾乎停止,10℃以上植株才正常生長,超過25℃時生長又停滯,冬季夜間溫度低於5℃持續5—7天,花芽分化、花蕾發育會受到嚴重影響,推遲開花甚至盲花、花裂。麝香百合喜肥沃、腐殖質多深厚土壤,最忌硬粘土;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為好,土壤pH值5·5—6·5。
二、繁殖方法
百合繁殖有分球繁殖,鱗片扦插、播種繁殖和組織培養等方法。分球繁殖:地下部鱗莖或接近地面的莖節上會長出許多新鱗片,讓其長大後剝下貯藏或直接盤栽。一般每球栽1年後可分生1—3個或更多小球。小球在秋季收獲後用沙藏至第二年春天種植,也可當年秋植於深土。
鱗片扦插:將花期的成熟莖切成小段的鱗莖陰干,或剝下鱗片埋於沙中,插後30天,自葉腋間長出球莖,再培育成小鱗莖。在4—5月進行下種,扦插深度以頂端略露為宜。一般春插經2—4個月後,大部分鱗片可生根發葉,長出小鱗莖,此時可移植盆栽或露地種植。
播種繁殖:播種前種子放在燈光前,揀出胚發育充實的種子供播種,發芽適溫為12—15℃,15℃以上種子發芽快,但幼苗瘦弱,低於5℃不發芽;25℃以上使種子休眠,不發芽。春、秋季均可播種,播後覆土,0·5—1厘米,約20—30天子葉出土。春播苗,秋季栽植,經2—3年後才開花。
組織培養:利用百合花的不同部位,如花絲、花柱、子房、鱗片基部的腋芽組織培養成試管苗,然後移植於苗床護理長大,供生產種球。
三、栽培要點
1、肥水管理:麝香百合在華南溫暖地區可露地栽培,或盆栽、大棚等方式。露地或大棚栽培百合,地栽應選擇氣候冷涼、濕潤通風及半蔭環境,最忌連作地,以選新地種植為好。肥沃、透氣性好、土層深厚的沙壤土。在種前深耕1—2次,施足基肥,畝施腐熟優質農家肥2500—3000公斤,花生麩50公斤,骨粉25公斤,草木灰200公斤,磷肥和鉀肥各30公斤,深翻30厘米,細碎、疏鬆泥土,整成壟高20—25厘米,壟面寬80厘米,壟底寬30—40厘米,溝深25厘米。植前要進行土壤消毒.百合花露地種植適期為8—9月。盆栽宜在9—10月。盆栽培養土用腐葉土、粗沙、菜園土按3∶2∶5比例混合而成,可施適量草木灰、腐殖雞屎、鴿屎、豬屎,或施3—5克復合肥。露地大球種,種植深度為12厘米,株行距為10—15厘米×20厘米,定植後土壤應保持濕潤,20—30天新芽破土。盆植底用粗沙或煤渣塊鋪墊3—4厘米厚作排水層,宜用深盆,盆口徑20—25厘米花盆可種2—3個球。盆植或箱植盡可能放置涼爽環境下管理,也可用遮光網或草簾遮陽避直射陽光,並適當澆水,乾乾濕濕為宜。高溫乾旱或春夏乾旱時,要鋪設稻草防止乾旱,保持土壤濕潤,畦溝應灌水1—2次或噴一次透水。苗期及剪花後適當控水,防土溫過低和水分多而使鱗莖腐爛。注意通風,使幼苗生長健壯。秋季高溫季節,每天中午向葉面噴水2—3次,以防土溫超過30℃而影響生長。栽後20天追肥2—3次。生長期每隔15天施一次,以腐熟花生麩液肥為宜,或施合成肥或尿素,每100平方米1—1·5公斤,氧化鉀—氧化鎂的硫酸鹽1—2公斤。在2—3月和花後要各施合成肥,忌施含氟和鹼性肥,否則易發生燒葉。若發現缺鐵現象,應及時噴0·2%—0·3%硫酸亞鐵溶液。現蕾至開花期,每15天噴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一次,剪花後要追肥1—2次富含磷鉀的速效肥。盆栽自2—7月之間,每2個月施一次肥,用肥與露植相同。盤口徑20厘米,盤施用量約5克,施後要淺松盤土,將肥混入盤土。可用漚過的洗米水兌水根施,還可施0·1尿素、花卉專用肥液,每月施2次。冬季溫度降至5—8℃每月施1次,低於5℃停止施肥,以待溫度回升再施。2月下旬至3月初在盤邊表土施8—10克過磷酸鈣或骨粉。現蕾至開花每月施2次0·2%磷酸二氫鉀、少量硼砂、硝酸鎂等或花卉專用肥根施壯花肥,花期不宜施用,花後可每月薄施2次營養液肥,可保莖葉翠綠,促地下新鱗莖生長。
2、花期調控:
①促成栽培:11月翌年2月上旬開花。用中球先在13℃處理2周(14天),再在3℃下處理4—5周(28—36天),這樣可在11—12月開花。如要求1—2月開花,可先在13℃處理2周,以8℃處理4—5周(28—36天),這時定植後夜間溫度較低,應加溫保持15℃左右即可。百合在促成栽培中,當花芽長到1—2厘米時,如光照不足,容易發生消蕾現象。消蕾常發生在10月底至翌年3月中旬,可通過人工照明補光,方法是每8—10平方米懸掛一盞40瓦高壓鈉燈,或普通防水白熾燈,補光始期由花芽0·5—1厘米前開始加光一直持續到採收為止。溫度16℃條件下,大約維持6周光照,每天從夜間8時至翌晨4時,對防止消蕾、提早開花和提高切花品質效果甚佳。
②光溫控制:為獲得優質百合切花,適宜的光溫條件非常重要,尤其在花芽分化和發育期,如麝香百合花芽分化適溫為15—20℃,此時若小於10℃或大於30℃,生長較慢,極易發生裂萼現象。亞洲百合在蕾後若出現低溫會發生消蕾現象,光照不足也會消蕾。生長過程中,以白天溫度21—23℃,夜間溫度15—17℃最好。促成栽培的鱗莖必須通過7—10℃低溫貯藏4—6周。生長初期控制低溫(9—13℃)有利發根。但強光的月份,應用50%遮光網遮蔭至開花,以免溫度超過30℃而造成花莖過短,花朵品質下降。
四、病蟲害防治
百合花病蟲害較多,百合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灰霉病、立枯病、鱗莖爛病等,發病初期應立即拔除病株,用50%多菌靈500—600倍液噴施或灌根,50%代森銨300克混合使用。栽種時應選健康種球及抗病品種,栽前對土壤和種球要嚴格消毒,實行輪作,栽後定期噴施波爾多液預防發病。對於炭疽病用75%百菌清800倍、50%炭疽福鎂可濕性粉劑500倍,每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灰霉病發病初期用80%代森錳鋅500倍,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75%百菌清800—1000倍或1%波爾多液,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立枯病發病初期清除病葉,用1%等量波爾多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每7—10天噴1次,連噴3—4次,有防治效果。鱗莖腐爛病在栽種前,可用0·5%五氯硝基苯拌種,可達預防病害發生,發病初期可澆灌50%代森銨300—500倍液或噴施。有蚜蟲、蠐螬危害,可用50%敵敵畏乳油1000倍噴施,或20%殺滅菊酯乳劑10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