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紙扎荷花

紙扎荷花

發布時間: 2025-02-09 01:31:52

A. 荷花的生日

人有生日,是當然的,不道花也有生日,真是奇聞!農歷二月十二日,俗傳是百花生日;而荷花卻又有它個別的生日,據說是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在前清時,每逢此日,畫船簫鼓,紛紛集合於蘇州葑門外二里許的荷花盪,給荷花上壽。為了夏季多雷雨,遊人往往被淋得像落湯雞一般,甚至赤腳而歸,因此俗有「赤腳荷花盪」之謠,足見其狼狽相了。

其實所謂荷花生日,並無根據;據舊籍中說,這一天是觀蓮節,昔晁采〔晁采〕唐大歷年間江南吳郡才女。與其夫,各以蓮子互相饋送;曾有人扶乩〔扶乩(jī)〕一種迷信活動,在架子上吊一根棍子,兩個人扶著架子,棍子就在沙盤上畫出字句來作為神的指示。叩問,晁降壇〔降壇〕神仙下凡在乩壇上寫字。賦詩雲:「酒壇花氣滿吟箋,瓜果紛羅翰墨筵;聞說芙蕖初度日,不知降種自何年?」連這無稽的神話,也以荷花生日為無稽,而加以諷刺了。

不管是不是荷花的生日,而蘇州舊俗,紅男綠女總得挑上這一天去逛荷花盪,酒食徵逐,熱鬧一番,再買些荷花或蓮蓬回去。其見之詩詞的,如邵長蘅〔邵長蘅(1637—1704)〕清朝詩人。《冶遊》雲: 「六月荷花盪,輕橈泛蘭塘;花嬌映紅玉,語笑熏風香。」舒鐵雲①〔舒鐵雲〕即舒位(1765—1815),清朝詩人。鐵雲是他的字。六月二十四日《荷花盪泛舟作》雲: 「吳門橋外盪輕艫,流管清絲泛玉鳧;應是花神避生日,萬人如海一花無。」高高興興地趁熱鬧去看荷花,而偏偏不見一花,真是大殺風景;那隻得以花神避壽解嘲了。詞如沈朝初〔沈朝初〕清朝詩人。《憶江南》雲: 「蘇州好,廿四賞荷花。黃石彩橋停畫,水晶冰窨劈西瓜。痛飲對流霞。」張遠南《歌子》雲: 「六月今將盡,荷花分外清。說將故事與郎聽。道是荷花生日,要行行。粉膩烏雲浸,珠勻細葛輕。手遮西日聽彈箏。買得殘花歸去,笑盈盈。」記得二十餘年前,我與亡妻鳳君也曾逛過荷花盪,扁舟一葉,在萬柄荷葉荷花中迤邐而過,真有「花為四壁船為家」的況味。鳳君買了幾只蓮蓬,剝蓮子給我嘗新,此情此景,歷歷在目,可惜此樂不可復再了!

清代大畫家羅兩峰〔羅兩峰〕即羅聘(1733—1799),清朝畫家,「揚州八怪」之一,兩峰是他的字。的姬人方婉儀,號白蓮居士,能畫梅竹蘭石,兩峰稱其有出塵之想。方以六月二十四日生,因有生日偶作一詩雲:「冰簟疏簾小閣明,池邊風景最關情;淤泥不染清清水,我與荷花同日生。」詩人好事,又有作荷花生日詞的,如計先一絕雲: 「翠蓋亭亭好護持,一枝艷影照清漪;鴛鴦家在煙波里,曾見田田最小時。」徐閬齋兩絕雲:「荷花風前暑氣收,荷花盪口碧波流,荷花今日是生日,郎與妾船開並頭。」 「金壇段郎官長清,臨風清唱不勝情;怪郎面似荷花好,郎是荷花生日生。」荷花生日雖說無稽,然而比了什麼神仙的生日還是風雅得多;以我作為《愛蓮說》作者周濂溪先生的後人來說,倒也並不反對這個生日的。

******

荷花,不爭嫵媚,不慕權勢,是花中的高潔者,自古以來受到人們的喜愛。所以,荷花的生日,盛況空前,萬人慶賀,也就不足為奇了。

荷花的節日,也是熱愛生活的人們的節日。互贈蓮子,花酒荷擔,剝蓮嘗新,雅詞相和,臨風清唱。作者寫荷花的生日,流露了他怎樣的情感?

積累下列詞語

饋送叩問無稽徵逐迤邐風雅

有關資料

荷花在新中國的郵票上也曾多次亮相,1980年8月4日(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在荷花的生日時,我國專門發行了一套《荷花》郵票(T54),全套4枚,分別展示了食用蓮中的「白蓮」和觀賞蓮中的「碧絳雪」「佛座蓮」「酒錦」三種名品的形象,另有小型張一枚,描繪了早上荷塘的景象。

B. 荷花舞的由來

「荷花舞」原名「雲朵子」、「地遊子」,又稱「地飄兒」、「雲影子」、「地雲回子」等,隨著歷史答的變遷也叫「跑花燈」、「蓮花燈」、「荷花舞」。源於周族的賽社祭祀活動,在巫文化的影響下變成一種「乞雨」的巫神活動。西峰區內廟宇較多,道教文化盛行,每逢廟會或春節時,社火隊都排演「雲朵子」。它是民間社火中長期保留的娛樂節目。
荷花舞集曲藝、音樂、紙扎、民間美術於一體,從「雲朵子」、「雲影子」、「蓮花燈」等民俗觀念醞釀成的漢族民間舞蹈,不僅僅是西峰區域歷史,也是中國農耕文化源頭地的歷史遺存,也是中國農業文明在漢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特殊產物。它的特徵是道具別致,由雲盤、雲朵、油燈、蓮花構成的舞具,民俗意味性極強,反映了周代農耕活動的文化內容。雲盤象徵甘霖,雲朵象徵四海太平,油燈象徵五穀豐登,蓮花象徵祥和潤澤。由此構成的意念來自周代祭祀中的賽社活動,象徵遠古農耕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生存的企盼,期冀風調雨順,太平盛世的民間觀念。

C. 手工荷花製作最簡單方法

手工荷花簡單製作方法如下:

1、材料准備:粉色及綠色的正方形彩紙若干、一段細繩。

2、選取一張彩紙,將彩紙對折後,再將兩邊向中間折疊。

D. 鬼節各地有什麼習俗

中元鬼節的活動習俗,人們最熟悉的莫過於招魂祭祖、做法事道場和放河燈三項了。

這里的招魂不同於人剛死的招魂,後者是人死之後,為了使其魂魄歸於屍體和墓穴,不至於游離在外成為孤魂野鬼而進行的儀式。前者的招魂則更加世俗化和具有親切感,是對死去親人的深情呼喚。祭祖一般在招魂後開始,各地的習俗都不一樣,但大部分都有設祭祀酒菜、點香燃燭、燒紙錢等儀式,在祭祀完畢,全家人方可食用祭祀用過的酒菜。

做法事道場,佛家就是「盂蘭盆會」,這場超度勝會是佛家普渡眾生思想的具體展現,往往辦得極為隆重,高僧雲集,場面浩大。還往往在期間請戲班上演有關冥界神鬼故事的大戲,比如《鍾馗嫁妹》、《白蛇傳》等,頗得農村群眾的喜愛。

第三項便是放河燈了,這項古老的習俗大約起源於南北朝梁武帝時期,當時只是僧人在放生池裡放河燈,後來流傳到民間。成為人們表達對死去親人的思念,對活著的人們祝福的美好習俗。每當中元節的夜晚,人們用紙紮成荷花燈,金魚燈、小鬼燈、觀音燈、元寶燈等各式彩燈,順流而下,星星點點,閃閃爍爍,把整條河面裝扮得美麗如詩。可惜的是,到了現在,除了少數民風古樸的鄉鎮,人們已經很難看到放河燈的活動了,這些美麗的畫面也只能留在記憶里。

中元節的其他習俗,還有跳鍾馗、發平安米等,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活動。

中元「鬼節」又稱「孝子節」,因為佛家的目連救母,本來就是個孝子故事,巧的是道教的中元地官舜帝也是一個大孝子,加上我國儒家一向注重孝道,百德孝為先,所以使中元鬼節蒙上了濃濃的孝教色彩。孝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一,而佛家的盂蘭盆會,也是華夏民族博愛、仁慈精神的體現,在這兩點上,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中元鬼節無疑具有其積極意義。

熱點內容
盆栽紫藤種植 發布:2025-02-09 04:07:46 瀏覽:942
守望先鋒黑百合白天鵝 發布:2025-02-09 03:55:39 瀏覽:854
茶花白棉蚧 發布:2025-02-09 03:32:26 瀏覽:229
買牡丹畫 發布:2025-02-09 03:22:17 瀏覽:223
紫色百合花圖片 發布:2025-02-09 03:22:09 瀏覽:150
適合盆栽的木本植物 發布:2025-02-09 03:18:32 瀏覽:688
南溪花卉公園 發布:2025-02-09 03:16:21 瀏覽:640
冬天紫羅蘭枯萎 發布:2025-02-09 03:07:07 瀏覽:667
三花卉寫生 發布:2025-02-09 03:05:21 瀏覽:504
櫻花紅破之笑紅塵 發布:2025-02-09 02:45:34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