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賣木蘭花

賣木蘭花

發布時間: 2025-02-11 12:40:54

1. 如何簡單理解李清照的名篇《減字木蘭花

這一年春天,李清照與趙明誠新婚燕爾。李清照出門遇到賣花之人,在花擔上精挑細選,得到了一枝含苞欲放、滿載春意的鮮花後,便小心翼翼地返回,讓整個春天在她掌中綻放,於是有了她的這樣一首詞。

《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郞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此首詞寫盡新婚蜜月里初婚美婦的嬌艷、嬌嗔、俏皮與可愛,顛覆了我們對她以往的認知:原來千古第一才女也有這么接地氣的普通的一面。

(李清照與丈夫的圖片)

都說「會哭的小孩有糖吃」,「撒嬌的女人最好命」,李清照似乎也深諳此道:會撒嬌、會嬌嗔的女人,更容易得到丈夫的憐愛。

事實也證明,李清照與趙明誠琴瑟和鳴、恩愛有加,讓世人艷羨了千年。直到如今「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夫妻日常,仍為人們津津樂道。

李清照在才華和婚姻方面的聰穎通透,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所以,好的婚姻一直就離不開用心的經營,幸福也都是自己奮斗出來的。

大家怎麼理解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END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侵則刪)

2. 李清照的減字木蘭詩的名句是什麼

名句:
買得一枝春欲放
奴面不如花面好

李清照——《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
買得一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
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雲鬢斜簪,
徒要教郎比並看。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造詣。
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並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辭海》1989年版)

【注釋】:
一枝春欲放:此指買得一枝將要開放梅花
淚染:眼淚濡濕,這里指露水浸染之意。
彤霞:紅色彩霞。這里指梅花之色彩。
簪:名詞作動詞,即插於發中。
徒:只。
比並:放在一起比較。

【賞析】:
此詞,當是李清照年輕時所作,表現女主人對春花的喜愛,對容貌美及愛情的追求。遠用心理描寫、擬人等手法。語言活潑、清新。

3. 減字木蘭詩賞析李清照的減字木蘭詩的賞析。急。。。在線等。。

李清照——《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
買得一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
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雲鬢斜簪,
徒要教郎比並看。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造詣。
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並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辭海》1989年版)

【注釋】:
一枝春欲放:此指買得一枝將要開放梅花。
淚染:眼淚濡濕,這里指露水浸染之意。
彤霞:紅色彩霞。這里指梅花之色彩。
簪:名詞作動詞,即插於發中。
徒:只。
比並:放在一起比較。

【賞析】:
此詞,當是李清照年輕時所作,表現女主人對春花的喜愛,對容貌美及愛情的追求。遠用心理描寫、擬人等手法。語言活潑、清新。贊同0| 評論

4. 減字木蘭花 李清照賞析

減字木蘭花 李清照賞析,這是一首別有滋味的描寫少女情懷的詞,格調清新帶有調皮的氣息。本文減字木蘭花 李清照賞析由大學高考編輯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歡!



導讀:
減字木蘭花是一個著名的詞牌名,以這個詞牌名寫的詞當中最著名的,當屬納蘭容若的那一首,當然這一首也是不錯的。其原文如下

減字木蘭花
李清照
賣圓衫枝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橘敏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減字木蘭花 李清照翻譯:
在賣花人的擔子上,買得一枝含苞待放的花。那晨曦的露珠也在那花色之中留下痕跡,讓花顯得更楚楚動人。我怕丈夫看了花之後犯猜疑,認為我的容顏不如花的漂亮。我這就將梅花插在雲鬢間,讓花與我的臉龐並列,教他看一看,到底哪個比較漂亮。

減字木蘭花 李清照字詞解釋:
⑴減字木蘭花:詞牌名。
⑵一枝春欲放:此指買得一支將要開放的梅花。
⑶淚:指形似眼淚的晶瑩露珠。
⑷奴:作者自稱。
⑸雲鬢:形容鬢發多而美。
⑹“徒要”一句:意謂自己比花更好看。徒:只、但。郎:在古代既是婦女對丈夫的稱呼,也是對她所愛男子的稱呼。這里當指前者。比並:對比。

減字木蘭花 李清照背景:
此詞作於公元1101年(建中靖國元年),其時詞人與夫君趙明誠新婚燕爾,心中充滿對愛情的熱情執著。陳祖美《李清照簡明年表》:“公元1101年,(李清照)18歲,適趙明誠。是年,李格非(李清照父)為禮部員外郎,趙挺之(趙明誠父)為吏部塌老侍郎。趙李兩家均居汴京。《減字木蘭花》《慶清朝》諸闋當作於是年前後。

減字木蘭花 李清照賞析:
這首詞上片主旨是買花。宋朝都市常有賣花擔子,一肩春色,串街走巷,把盎然生趣送進千家萬戶,詞人買下一枝最滿意的鮮花。整個上片便是截取了買花過程中最後一個畫面,所寫的便是女主人公手執鮮花,滿懷深情地進行欣賞。一開頭寫在賣花擔上買得一枝花,但不說買得一枝花,卻說“買得一枝春欲放”,就寫得有含意。“春欲放”三字,表達了她對花兒的由衷喜愛,其中“春”字用得特別好,既可以指春色、春光、春意和春天,也可以借指花兒本身。“春” 字境大,能給人以無窮的美感和聯想。用個“欲”字,有將要的意思,說明春意還沒有蓬勃。從沒有蓬勃中看到春意的將要蓬勃,這正是詞人的敏感。接下來筆鋒一轉,轉到另一方面。下面“淚染輕勻”二句,寫花的容態。這花兒被人折下,似乎為自己命運的不幸而哭泣,直到此時還淚痕點點,愁容滿面。著一“淚”字,就把花擬人化了,再綴以“輕勻”二字,便顯得哀而不傷,嬌而不艷,其中似乎滲透著女主人對它的同情與愛撫。前一句為虛,出自詞人的想像;後一句屬實,摹寫了花上的露珠。“猶帶彤霞曉露痕”,花朵上披著彤紅的朝霞,帶著晶瑩的露珠,露水像珠,正好同美好的花朵結合。不僅顯出了花之色彩新鮮,而且點明時間是清晨,整個背景寫得清新絢麗,透露了詞人的愛花感情,恰到好處地烘託了新婚的歡樂與甜蜜。“淚染”的“染”,四印齋本《漱玉詞》作“點”,“點”不如“染”。因為“猶帶彤霞曉露痕”,把露水寫成帶著紅霞的痕跡,好象帶著紅色,所以稱“染”。作“點”,就把這個含意忽略了。露水是無色的,看作有紅霞色,染在花上,又染得輕勻,說明這枝花是紅的是輕勻的,所以說成“淚染輕勻”了。把“曉露”同“彤霞”聯系,顯出詞人的富有想像力。這個想像,不是空想,是跟花的紅色相結合的。由花的紅色想到淚染,由淚染想到淚帶紅色,想到給紅霞染紅,這個想像就這樣自然形成了。

下片主旨寫戴花。首先,作者從自己一方說起,側重於內心刻畫。“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這樣說,好象與上文無關,其實是暗中相關的。上面已經用擬人化手法把花說成有淚,這里用花面比奴面,正是擬人化寫法的自然發展。此句活活畫出一位新嫁娘自矜、好勝甚至帶有幾分妒忌的心理。她在青年婦女中,本已感到美貌超群,但同“猶帶彤霞曉露痕”的鮮花相比,似乎還不夠嬌美,因此懷疑新郎是否愛她。這里表面上是說郎猜疑,實際上是她揣度郎心,曲筆表達,輕靈有致。同上片相比,前面是以花擬人,這里是以人比花,角度雖不同,但所描寫的焦點都是新娘自己。如此寫的原因是要在平淡的作品中引起一個波瀾。這樣設想,就引起一個微波,產生比美的想法。通過這個想法,引出她和郎心靈的美好,透露出兩人的愛美,透露出兩人相愛的感情來。借這個插花的事,來寫出兩人的愛情來,這首詞就有了意義了。接著二句,是從人物的思想寫到人物的行動。為了爭取新郎的歡愛,詞人就把花兒簪鬢發上,讓新郎看看哪一個更美。然卻終未說出誰強,含蓄蘊藉,留有餘味。“雲髻斜簪”,豐神如畫。這里李清照,寫出了一點閨房的樂趣。

全篇通過買花、賞花、戴花、比花,生動地表現了年輕詞人天真、愛美的心情和好勝的脾性。可謂達到了“樂而不淫”的藝術境界,全詞語言生動活潑,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是一首獨特的閨情詞。

後世評價:
1,趙萬里輯《漱玉詞》:“案汲古閣未刻本《漱玉詞》收之,‘染’作‘點’,詞意淺顯,亦不似他作。”
2,王學初《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按以詞意判斷真偽,恐不甚妥,茲仍作清照詞,不列入存疑詞內。”
3,劉長賀《宋代詩詞典選》:“語言活潑生動,並不是李清照大部分作品的特點,但情感仍十分動人,是一首很好的閨房詞。”

詞牌名了解:
《減字木蘭花》,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簡稱《減蘭》。《張子野詞》入“林鍾商”,《樂章集》入“仙呂調”。雙調四十四字,與《木蘭花》相比,前後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又有《偷聲木蘭花》,入“仙呂調”。五十字,只兩片並於第三句各減三字,平仄韻互換,與《減字木蘭花》相同。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早期生活優裕,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
2,
3,
4,
5,

以上這篇減字木蘭花 李清照賞析為您介紹到這里,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分享給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詩詞盡在:!
搞笑謎語,腦筋急轉彎,祝福語,每日驚喜不斷,盡在大學高考!可通過掃描本站微信二維碼或者添加微信號:miyu_88,即可進行體驗!

5. 李清照 減字木蘭花

《減字木蘭花》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注釋:

1、一枝春欲放:此指買得一枝將要開放梅花。
2、淚染:眼淚濡濕,這里指露水浸染之意。
3、彤霞:紅色彩霞。這里指梅花之色彩。
4、簪:名詞作動詞,即插於發中。
5、徒:只。
6、比並:放在一起比較。

賞析:

這首詞作於建中靖國年間,其時詞人與夫君趙明誠新婚燕爾,心中充滿對愛情的熱情摯著。全篇截取了作者新婚生活的一個側面,顯示她放縱恣肆的獨特個性。

上片主旨是買花。宋朝都市常有賣花擔子,一肩春色,串街走巷,把盎然生趣送進千家萬戶。似乎小丫環入報以後,女主人李清照隨即作了吩咐,買下一枝最滿意的鮮花。整個上片便是截取了買花過程中最後一個畫面,所寫的便是女主人公手執鮮花,滿懷深情地進行欣賞。春欲放三字,表達了她對花兒的由衷喜愛,其中春字用得特別好,既可以指春色、春光、春意和春天,也可以借指花兒本身。春字境大,能給人以無窮的美感和聯想。下面淚染輕勻二句,寫花的容態。這花兒被人折下,似乎為自己命運的不幸而哭泣,直到此時還淚痕點點,愁容滿面。著一淚字,就把花擬人化了,再綴以輕勻二字,便顯得哀而不傷,嬌而不艷,其中似乎滲透著女主人對它的同情與愛撫。前一句為虛,出自詞人的想像;後一句屬實,摹寫了花上的露珠。猶帶彤霞曉露痕,花朵上披著彤紅的朝霞,帶著晶瑩的露珠,不僅顯出了花之色彩新鮮,而且點明時間是清晨,整個背景寫得清新絢麗,恰到好處地烘託了新婚的歡樂與甜蜜。

下片主旨寫戴花。首先,作者從自己一方說起,側重於內心刻畫萋。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活活畫出一位新嫁娘自矜、好勝甚至帶有幾分嫉忌的心理。她青年婦女中,本已感到美貌超群,但同猶帶彤霞曉露痕的鮮花相比,似乎還不夠嬌美,因此懷疑新郎是否愛她。這里表面上是說郎猜疑,實際上是她揣度郎心,曲筆表達,輕靈有致。同上片相比,前面是以花擬人,這里是以人比花,角度雖不同,但所描寫的焦點都是新娘自己。接著二句,是從人物的思想寫到人物的行動。為了爭取新郎的歡愛,她就把花兒簪鬢發上,讓新郎看看哪一個更美。然卻終未說出誰強,含蓄蘊藉,留有餘味。雲髻斜簪,豐神如畫。這里李清照,寫出了一點閨房的樂趣。

全篇通過買花、賞花、戴花、比花,生動地表現了年輕詞人天真、愛美情和好勝的脾性。可謂達到了樂而不淫的藝術境界,全詞語言生動活潑,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是一首獨特的閨情詞。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李清照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賞析】
這首詞作於建中靖國年間,其時詞人與夫君趙明誠新婚燕爾,心中充滿對愛情的熱情摯著。全篇截取了作者新婚生活的一個側面,顯示她放縱恣肆的獨特個性。
上片主旨是買花。宋朝都市常有賣花擔子,一肩春色,串街走巷,把盎然生趣送進千家萬戶。似乎小丫環入報以後,女主人李清照隨即作了吩咐,買下一枝最滿意的鮮花。整個上片便是截取了買花過程中最後一個畫面,所寫的便是女主人公手執鮮花,滿懷深情地進行欣賞。春欲放三字,表達了她對花兒的由衷喜愛,其中春字用得特別好,既可以指春色、春光、春意和春天,也可以借指花兒本身。春 字境大,能給人以無窮的美感和聯想。下面淚染輕勻二句,寫花的容態。這花兒被人折下,似乎為自己命運的不幸而哭泣,直到此時還淚痕點點,愁容滿面。著一淚字,就把花擬人化了,再綴以輕勻二字,便顯得哀而不傷,嬌而不艷,其中似乎滲透著女主人對它的同情與愛撫。前一句為虛,出自詞人的想像;後一句屬實,摹寫了花上的露珠。猶帶彤霞曉露痕,花朵上披著彤紅的朝霞,帶著晶瑩的露珠,不僅顯出了花之色彩新鮮,而且點明時間是清晨,整個背景寫得清新絢麗,恰到好處地烘託了新婚的歡樂與甜蜜。
下片主旨寫戴花。首先,作者從自己一方說起,側重於內心刻畫萋。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活活畫出一位新嫁娘自矜、好勝甚至帶有幾分嫉忌的心理。她青年婦女中,本已感到美貌超群,但同猶帶彤霞曉露痕的鮮花相比,似乎還不夠嬌美,因此懷疑新郎是否愛她。這里表面上是說郎猜疑,實際上是她揣度郎心,曲筆表達,輕靈有致。同上片相比,前面是以花擬人,這里是以人比花,角度雖不同,但所描寫的焦點都是新娘自己。接著二句,是從人物的思想寫到人物的行動。為了爭取新郎的歡愛,她就把花兒簪鬢發上,讓新郎看看哪一個更美。然卻終未說出誰強,含蓄蘊藉,留有餘味。雲髻斜簪,豐神如畫。這里李清照,寫出了一點閨房的樂趣。
全篇通過買花、賞花、戴花、比花,生動地表現了年輕詞人天真、愛美情和好勝的脾性。可謂達到了樂而不淫的藝術境界,全詞語言生動活潑,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是一首獨特的閨情詞。

張先 木蘭花


《木蘭花》

張先

相離徒有相逢夢。門外馬蹄塵已動。
怨歌留待醉時聽,遠目不堪空際送。
今宵風月知誰共?聲咽琵琶槽上鳳。
人生無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賞析:

原題作和孫公素別安陸。此詞言送別,沒用一般寫景傷懷或凄楚哀怨的苦調,而是以諳盡別離況味的超然態度,從虛處著筆,靠對慣常送別程式之否定,以突出自己體驗到的離愁。首句寫離別,卻用別後盼相逢已是徒勞魂夢,將再相逢的意願及難再逢的事實點明,以少勝多,思力驚力。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有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表示目送去帆,久久佇立,直至看不到,還不忍離去的痴情。但詞人卻用翻案技法,否定這種送別方式,認為遠目不堪空際送,寫出不忍心望行人遠去的心情,更其幽咽。今宵句與柳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有異曲同工之妙。人生無物比多情認為多情是最可珍貴的,無物可比,與沈邈情多是病(《剔銀燈》)語意相悖,意旨卻同。江水不深山不重,一反前人詠愁言情以水、山類比的俗套,亦屬避俗就生之法。全詞一處用無,三處用不,此種謀篇布局,可稱為否定式結構。

木蘭花慢·中秋


洪皓 木蘭花慢中秋

屬三秋正半,暮雲斂、月舒圓。誤警鶴鳴皋,棲烏繞樹,魑魅驚旋。尋常對三五夜,縱清光、皎潔未精妍。須是風高氣爽,一輪絕後光前。

無偏。故國迢迢,千萬里、共嬋娟。但陟屺瞻馳,高樓念遠,寧不凄然。天涯更新雁過,□哀嗷、出塞影聯翩。空俾騷人嘆羨,向隅耿耿無眠。

熱點內容
盆栽用蒜頭水 發布:2025-02-11 20:18:45 瀏覽:976
牡丹亭壁紙 發布:2025-02-11 20:07:55 瀏覽:390
小葉梔子花怎麼過冬 發布:2025-02-11 20:03:04 瀏覽:589
鮮花火車站 發布:2025-02-11 20:02:55 瀏覽:914
茶花老巷 發布:2025-02-11 20:00:29 瀏覽:600
新昌杜鵑花 發布:2025-02-11 20:00:17 瀏覽:107
紫羅蘭種子1克質量 發布:2025-02-11 19:45:55 瀏覽:920
索隆情人節 發布:2025-02-11 19:44:19 瀏覽:963
舞蹈梅花搖 發布:2025-02-11 19:39:38 瀏覽:190
沒有情人的情人節句子 發布:2025-02-11 19:30:36 瀏覽: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