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的荷花
『壹』 荷花的古詩
描寫荷花的古詩:
1、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2、《東林寺白蓮》唐·白居易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白日發光彩,清爽散芳馨。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
『貳』 鎮平旅遊景點哪裡最好
鎮平旅遊景點最好的有:絕告槐國際玉城、五垛山、菩提寺、太公湖、中原荷花博覽園。
1、國際玉城
位於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楊營鎮尹營村,園內各種荷花近萬畝,主要品種有觀賞蓮、香蓮、菜蓮等400多個品種,是一個集生態觀光、休閑、餐飲、購物為一體的中原荷花博覽園,是南陽鎮平人的休閑濕地花園。
『叄』 為什麼荷花沒有被評選為國花
首先,荷花的知名度很高,也有很多人喜歡,但是比起牡丹來說還差點,就像愛蓮說裡面寫的,李唐王朝之後眾人獨愛牡丹,陶淵明之後眾人獨愛菊花,就他一個人獨愛荷花,所以要跟梅蘭竹菊或者牡丹比,荷花並沒有那麼出名和受人喜愛。
尤其是北方,北方人多少四合院,盡管名門望族也有後花園和池塘可以種蓮花,但是普通百姓少有可以種蓮花的地方,而南方盡管水域頗廣,但是荷花總是到處都是,專門去關心他的反而也不多,所以它並沒有牡丹來的出名。
然後,事實上我國還沒有一個固定的國花,因為還沒有人專門評選過,不過還是梅花和牡丹呼聲最高的,畢竟牡丹在李唐王朝,尤其是武則天之後,天下之人都知道了洛陽牡丹甲天下,甚至還用專門的傳說證明洛陽牡丹的傲氣,所以洛陽牡丹歷年來都以他的雍容華貴被稱為國花,滿清天朝時也曾經把他定義為國花。
而梅花臨寒獨自開的傲骨仍舊是我國文人氣度的重要表現,在說荷花,他既沒有皇室的獨寵,也沒有太過傲骨的氣質,所以 他才呼聲不高,但是也並不是說他不可以做國花,畢竟我國還沒有定義過國花。
『肆』 蘇軾寄情於山水所隱含的思想
是蘇軾,因為他的山水詩在自然詩化的走向上表現出與前人迥然不同的總體傾向。這里所說的走出自然,是指蘇軾的山水詩不再把山水當作體道之物,媚道之形,或看作是情感的載體,而是將自然化作了自己求諸內心的媒介,他既不像魏晉六朝的人那樣站在自然之外,也不像唐人那樣站在自然之中,而是站在了自然之上,藝術地把握了自然,使之成為自己求諸內心的工具。
青年時代的蘇軾雖也寫過一些與前人相近的模山范水之作,但在王安石變法後,其詩風就發生了變化,這里說的山水詩,主要指他1071年「補外」出任杭州通判以後,特別是迭遭貶謫時的山水詩。這些詩或是富有禪意,或是把儒、釋、道三家融於一爐,並借禪宗的思維方式來表達他對人生的體味和感受。作為詩人的蘇軾,不僅達到了「萬象入我摩泥珠」的境界,還把自己的整個身心投射到山水自然之中,臻於「嗒然遺其身」的心物合一的化境。他用「智渡」的方式「返照」於自身,使自己的心靈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這些詩大致可分為四類:
(一)、借自然說禪,即從靜態和動態的自然山水中感悟禪理,在具體的表現形式上,描寫自然景物的詩句和感悟禪理的詩句往往分開。如《百步洪》(《詩集》卷17第891頁):
長洪斗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水師絕叫鳧雁起,亂石一線爭磋磨。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四山眩轉風掠耳,但見流沫生千渦。嶮中得樂雖一快,何異水伯誇秋河。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紛紛爭奪醉夢里,豈信荊棘埋銅駝。覺來俯仰失千劫,回視此水殊委蛇。君看岸邊蒼石上,古來篙眼如蜂窠。但應此心無所住,造物雖駛如吾何!回船上馬各歸去,多言嘵嘵師所呵。�
《百步洪》先用博喻的手法極力渲染了水流的湍急迅疾,以象徵人生的短暫。後十四句則是說禪,尤其「君看岸邊蒼苔上,古來蒿眼如蜂窩」一聯,形象而又精警地道出了多少舟人已逝,而流水依舊的禪理,並指出只要心無所在,上述的造物規律就無法成為生命的桎梏。這類詩在自然智慧化的走向上層次較淺,但已基本脫離了寄情於景的傳統模式。
(二)、從自然中悟禪,即除眼觀耳聞以外,尤其注重心靈的感受,表現在詩句中較少以議論的形式出現,往往以形象的方式表現出來,以《行瓊、儋間……》(《詩集》卷41第2246頁)為突出代表:「四周環一島,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此生當安歸,四顧真途窮。眇觀大瀛海,坐泳談天翁。茫茫太倉中,一米誰雌雄。幽懷忽破散,永嘯來天風。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鍾。安知非群仙,鈞天宴末終。喜我歸有期,舉酒屬青童。」全詩按心靈感悟順序分為三個境界:先是執著生計,梗塞未通,然後是神與天諧,幡然悔悟,最後是對自己的徹悟進行審美體驗。他對自己的合天音、詩語為一體的「妙聲」深為贊美,因為它以審美的方式搭起了通向永恆的橋梁。《西湖絕句》(《詩集》卷48第2654頁)也很典型:「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既是以禪意的眼光去審視自然,也是從自然中悟禪,雙向交匯。該詩若只有後兩句,美則美矣,但為死景,而前兩句看似閑筆,實為詩的結穴之處,它激活了整個畫面,頓悟之下,人的審美感受上升到一個鮮靈靈的層次。這類詩已比第一類深入了一步。
(三)、禪意與自然合一,心物合一。在這個層次中,往往很難分清哪是山水自然,哪是詩情禪意,二者冥然合一。山水自然,禪理詩情,互相融通,相互生發。山水自然完全成為心靈的外化,而心情意緒又以山水自然為形式,最終指向人的心靈。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選二)》(《詩集》卷7第339頁):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水枕能令山俯仰,風船解與月徘徊。
第一首由「黑雲翻墨」而「忽吹散」,最終進入了「水如天」的澄明的心境,實是借自然的變化過程來喻說心靈的變化過程,禪意的顯現過程與自然的變化過程相互生發,合二為一。第二首寫「魚鱉逐人」,「荷花」「無主」,實是無視外在客觀事物的存在,歸於心靈本位,至於「水枕能令山俯仰,風船解與月徘徊」,非儒家隨遇而安式的消解,而是「吾心淡無累,遇境即安暢」(《出峽》,《詩集》卷1第44頁)的任天而動的心靈的自由高蹈。它既是第一聯的必然結果,也是第一聯的形象的深化,使其不僅與「風動還是幡動」的禪宗公案聯系起來,更使人感受到了人的心靈對山水自然的「決定作用」。再如《飲湖上初晴後雨》(《詩集》卷9第430頁):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絕不是一般的山水詩,而是以一顆無往而不在的禪心去體味自然,觸處皆宜,無所不可,達到了「身與物化」的心物合一的境界。在這首詩中,分不清哪是山水自然,哪是心情意緒,其實根本就無需分辨,因為山水自然、詩意禪理、心情意緒三者都在審美的深處統一起來,山水自然早已不是外在的客觀存在,也不是情感的載體,而是超度人的梯航。
可以說,蘇軾的詩是借禪理來實現對自然的超越性的把握的。對詩中的禪意,詩人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說:「暫借好詩消永夜,每逢佳處輒參禪。」(《夜直玉堂,……》,《詩集》卷30第1616頁)但他決沒有潛身佛門,決沒有進入「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的禪境,他深悟道家的「齊一萬物」並由道入禪,但從未擺脫儒家的烙印,倒是更多地表現出「三教合一」的傾向。在一首短詩中,可看到三者的有趣的結合:「新浴覺身輕,新沐感發稀。風乎懸瀑下,卻行詠而歸。仰觀江搖山,俯視月在衣。步從父老語,有約吾敢違?」(《和陶歸園田居六首》,《詩集》卷39第2103頁)縱觀全詩,老莊的隱逸思想溢於字里行間,而五、六兩句又有禪宗體味自然時「瞬刻永恆」的意味。前四句卻是師承《論語�6�1先進》「風乎舞雩,詠而歸。」但這決非三者機械的拼湊,而是擷取了其精華,進行了多重超越。佛家走向內心否定人生,儒家走向社會忽視人生,道家走向自然簡化人生。蘇軾則是把佛教的走向內心當作探索人生的手段,把道家的走向自然化為豐富人生的契機,而對儒家的走向社會,他採取了「外涉世而中遺物」的做法,摒棄了其「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一面,使個體人格獨立於社會,充分重視人的個體生命。對上述三者的超越,都僅僅圍繞著心靈本位這一中心,指向了執著而又超越的審美人生。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論哪一類山水詩,都未將山水自然當作倫理道德的象徵物,也沒有把它作為主觀情感的依託物,而是詩人求諸內心的媒介。蘇軾沒有像前代任何一位詩人那樣,或是寫景,或是抒情,甚至並不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只是以禪意的眼光去審視自然,從自然中脫身而出,獲取了把握自然的自由。他在《超然台記》(《文集》卷11第351頁)中說:「彼游於物之內,而不游於物之外」,則「物有以蓋之矣」,「物非有大小,自其內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他對待外物的態度是「游於物之外也」。這里的「物」,既指滿足人的生理需要的外物,也指滿足人的審美需要的外物。他既取得了居高臨下的視角,也就能毫不費力地對外物進行整體把握,而不至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他「游於物外」,不為物滯,但又決非離物而去,他在《寶繪堂記》(《文集》卷11第356頁)中說的一段話,正好與此相互參補。他說:「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留意於物。寓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以為樂。」「寓意於物」,是物為我用,我佔主導,「留意於物」,是我為物役,物佔主導。兩種選擇會引發兩種不同的導向,蘇軾選擇了前一種。不論是「微物」還是「尤物」,他一概驅之以如椽的詩筆,使之「足以為樂」,使自己在追索外物的過程中得以發展。他的「游於物外」和「寓意於物」,正是走出自然的兩翼,他藉此實現對自然的升華和超越,並在更高的層次上復返和回歸。
『伍』 鎮坪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國際玉城
國際玉城位於鎮平縣石佛寺鎮玉雕灣主出入口,西臨玉源大道,南至柳盧公路,北到龍翔路,東接二龍路。總佔地面積約1300畝,東西寬約640米,規劃建築面積約71萬平方米。
首期開發用地為蘇庄以北約170畝,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結合國內及國際玉雕產業發展新形勢,採用高起點、高目標、高規格規劃建設,建築整體全部採用簡約、清秀、古樸的明清建築風格為主。同時高度重視園林景觀,斥巨資建造在國內外具有高度旅遊博覽價值的玉城大門、玉神廣場、玉神閣、玉神鵰塑、五蓮花石碑、角樓、牌坊、文化景牆、石佛寺院等。僅景觀園林一項就佔地500畝,其中有神州第一門之稱的玉城大門位於項目西側中部,為國際玉城主出入口。大門高約25米,整體跨度40米,為雙排六柱、五門五重檐超大牌樓。大門屋脊坐有一佛,兩財神,兩門神。佛像都採用高端熒光技術,白天吸光,夜晚放光,夜幕降臨時分,將整個國際玉城增添一份神秘色彩。
國際玉城內規劃重建的石佛寺院,投資5000餘萬元,佔地250畝,位於玉城中心位置,主體設有前殿、大雄寶殿、藏經閣、戒律院等。
夢憶庄園
「夢憶」之名取自明散文家張岱所著《陶庵夢憶》,也是張岱傳世中最著名的一部,《陶庵夢憶》將種種世相展現在人們面前,如茶樓酒肆、說書演戲、斗雞養雞、放燈迎神及山水風景、工藝書畫等等,構成了明代社會生活的一幅風俗畫卷,尤其可以說是江浙一帶一幅絕妙的《清明上河圖》。
中原荷花博覽園
其中雖有貴族子弟的閑情逸致、浪漫生活,但更多的是社會生活和風俗人情的反映。以此為名也是想追憶過去,重田農耕歲月,讓大家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健康生活。
夢憶庄園的天生麗質,它的地理植被等特點,以及在南陽周邊區域的稀缺性,決定了它最適合的功能定位,就是養心、養神、怡情、休憩。
夢憶庄園坐落在鎮平縣老莊鎮原生態村落之中,是南陽彭李坑水庫和鎮平陡坡水庫的結合點,內部林地包括一個南坡、一個北坡、一個西坡,而東邊緊靠彭李坑水庫,坡高約40米,坡度約為45度。中部有一個近20畝的魚塘,還有10多畝無公害蔬菜良田,另外還有一個2畝左右的荷花池,一個小小的甲魚池,整個庄園縱深約1.2公里,寬約1公里,在庄園入口就是村村通的公路,和周圍的小村落緊密連接,朝有炊煙犬吠,晴有湛藍天空,雨有翆葉滴水,形成一幅田園詩意環境優美的世外桃源,適合養殖、種植、休閑、養生等。
玉雕大師創意園
玉雕大師創意園位於鎮平縣南環路與玉源大道交叉口東側,計劃佔地面積600畝,總投資6億元,依蘇州園林風格而建,立意於構建大師研究、設計、加工、展示、生活於一體的大師創作基地及旅遊觀光區、主題公園、商業區。全部項目完成後,將成為中國玉文化研發、玉雕精品展示的高地及雕玉、賞玉、旅遊為一體的特色旅遊景區。
五垛山風景區
五垛山:位於二龍鄉北部,有祖師廟、青牛宮、大潭、二潭、三潭等10處景點,祖師廟由唐初道士吳筠創建,後因明朝皇帝朱允炆曾在此修道,被明成祖朱棣奉為真武祖師,遂更名為祖師廟,之後人們習慣稱五垛山為北頂,與南頂武當山齊名天下。
彭雪楓紀念館
彭雪楓將軍於1907年出生於鎮平城南七里庄,1944年在收復河南省夏邑縣八里庄的戰斗中以身殉國,年僅37歲。生前是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因其不朽的革命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質,被毛澤東、朱德、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譽為「中華民族英雄、共產黨人好榜樣」。
彭雪楓紀念館
彭雪楓紀念館始建於1984年,於1988年建成開館,館名是由當時的國家主席楊尚昆題寫的。2004年,為了紀念彭雪楓將軍殉國60周年,彭雪楓紀念館進行了擴建和整修,紀念館現佔地面積37畝,由主體建築和廣場組成,主體建築主要有瞻仰大廳和三個展廳組成,三個展廳用圖片、文字、實物的形式講述了雪楓將軍的生平事跡及殉國後各級各界對他的追悼紀念。每年都有大批遊人前來紀念館瞻仰、清明時節周邊縣市的中小學生還會來這里掃墓。
老莊萬畝櫻桃園
老莊櫻桃種植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這里的櫻桃個大、皮薄、核小、肉嫩,號稱迎春第一鮮。初春時節萬畝櫻桃園里,櫻花怒放,清香四溢,四月下旬櫻桃掛滿枝頭的時候,「鎮平老莊櫻桃觀光周」活動就開始了,這時,徜徉在櫻桃園中任你品嘗,善良朴實的果農決不會過來攔阻。
月亮灣游覽區
月亮灣游覽區位於中原名鎮--侯集鎮,這里是聞名世界的中國金魚之鄉。由南陽匯潤公司投資開發建設中的月亮灣一壩(橡膠壩)一湖(800畝鏡湖水面)一景觀(大型水上游樂設施)和西岸商業區工程,妝點了史上最亮麗的侯集鎮。月亮灣東岸分列著半島大酒店、金魚博物館、半島度假村和大型沙灘游泳場;在西岸分布著國際金魚港(金魚交易中心)的水街、太陽城購物中心和金魚休閑廣場。大規模清一色的徽派建築群,同碧波浩渺的鏡湖形成了中原獨有的金魚產業文化群和旅遊產業文化群。
千年古剎菩提寺
菩提寺是中原八大名寺之一,1982年被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唐高宗永徽年間,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佔地7078平方米,由於歷經破壞和重修,現有房舍82間,保持著清代建築風格。該寺依山勢逐步升高,位於中軸線上的建築有二佛殿、大雄寶殿、卧佛殿、藏經樓等,另有伽藍殿、千手觀音殿、送子觀音殿、地藏王殿等殿宇,整體結構嚴謹,參差錯落,檐牙高啄,雕梁畫棟,古樸典雅,置身其中,暮鼓晨鍾共簌齊鳴,藍天白雲與山水一體,使你忍不住要感嘆到大自然的造化與神奇。
菩提寺內有三奇:聲如鍾馨的鍾石碑,含苞十月才吐蕊的十月蘭,落雪即化的溶雪石。其鎮寺之寶貝葉經被國家確定為一級保護文物,是研究唐代佛教文化難得的實物資料,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宗教研究價值。
太公湖旅遊度假區
太公湖位於鎮平縣老莊鎮政府東3公里處,原名陡坡水庫,修建於1959年11月—1961年12月,總面積11.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5100餘畝。太公湖水質清澈,湖岸線曲折有致,半島星羅棋布,周圍群山環抱,松林茂密,交通便利,緊靠312國道、207國道,距南陽市僅20公里,距鎮平縣城24公里。
2007年根據鎮平為"謀聖"姜子牙祖籍地這一歷史文獻依據,將陡坡水庫更名為太公湖。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號熊飛,又稱太公望、呂望,是建立西周王朝的第一位功臣,後封為齊侯。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韜略家、軍事家和政治家,他的軍事謀略和治國思想對後世有很大影響,被後人尊為"謀聖".
「中原千島湖」——太公湖景區
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太公望者,其先祖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姓姜氏。夏商之時,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名呂尚。"又據《史記正義》引《括地誌》講"故呂城,在南陽縣西三十里,呂尚先祖封",而呂尚即姜子牙。南陽縣西三十里即屬現在鎮平地界。另外,據《鎮平縣志》記載,呂尚祖籍在鎮平縣北部一帶,太公湖生態度假區正處在鎮平縣北部,旅遊區內現有姜庄村落,傳為呂尚先祖伯夷的封地。
『陸』 多肉荷花怎麼養成老莊
時間。老樁都是養的久了就成樁了,有的人說讓多肉徒長成樁快,但徒長桿子會特別細,即使成樁也不好看,看著就不壯,一般都喜歡粗樁,比較結實,細的太容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