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的五絕
❶ 關於西湖荷花的古詩
夜泛西湖五絕
【宋】 作者:【蘇軾】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版月黑看湖光權.
憶與唐公游西湖
【宋】 宋祁
荷花深處放舟行,棹觸荷珠碎又成.
莫道使君迷醉曲,分明認得采蓮聲.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荷花】 清. 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❷ 蘇軾描寫西湖荷花的詩句
《夜泛西湖五絕》(其四)
【宋】蘇軾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翻譯:
湖泊一望無垠,漂泊渺然,一片白茫茫的樣子;荷花的幽香慢慢飄來,在夜間迎風綻放。
我悄然看到遠處的寺廟里燈火明亮,正在等待淡得穢暗時欣賞秀麗的湖光山色啊。
賞析:前兩句寫船過菰蒲:菰蒲無邊,湖水茫茫,荷花夜開,清香撲鼻。月夜泛舟於這樣的荷花叢中,更加令人陶醉。周密《癸辛雜識》載:「西湖四聖觀前有一燈浮水上,其色青紅,自施食亭南至西冷橋復回。風雨中光愈盛,月明則稍淡。雷電之時,則與電光爭閃爍。」詩中的「漸見燈明出遠寺」即寫此,「漸」、「出」二字,正暗示了船在行進中。以上所寫都是月下湖光景色。「更待月黑看湖光」,提示組詩中的後文寫月落之後的湖光景色。此詩山水意象所含有的哲理內容是極不明的,確詩人取「月黑」才好「看湖光」這一充滿理趣的現象,提供了可供讀者深掘的哲理境界。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後追謚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寫作背景:這首詩作於熙寧五年(1072年)七月,當時蘇軾任杭州通判,此時正與任察推的呂仲甫攜妓夜遊。這首詩就是為這次夜遊而作。
❸ 100首荷花詩句五言絕句
荷花詩句五言絕句:
1、詠芙蓉
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2、子夜吳歌
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3、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4、詠同心芙蓉
作者: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5、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謝靈運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清暉能娛人,遊子憺忘歸。
出穀日尚早,入舟陽已微。
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
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6、折荷有贈
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7、曲池荷
盧照鄰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