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台灣蘭花技術

台灣蘭花技術

發布時間: 2025-02-18 04:21:49

① 台灣省花是什麼

台灣省花是蝴蝶蘭

台灣因其獨特的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植物種類。蝴蝶蘭作為一種常見的花卉,因其艷麗的花瓣和獨特的形態,成為了台灣的象徵之一。台灣人民對蝴蝶蘭有著深厚的感情,將其視為吉祥和純潔的象徵。因此,蝴蝶蘭被選為台灣的省花,代表了台灣的美麗和繁榮。

蝴蝶蘭是一種蘭花品種,其花瓣輕盈飄逸,形似蝴蝶,花色豐富多樣,從淡雅的白色到熱情的紅色都有。每年春季,當蝴蝶蘭盛開時,整個台灣島都會被五彩斑斕的花朵所裝點。這不僅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也促使了蝴蝶蘭產業在台灣的發展。

台灣的氣候條件對蝴蝶蘭的生長非常有利。台灣位於亞熱帶和熱帶之間,擁有充足的陽光和適宜的降水,為蝴蝶蘭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此外,台灣的土壤和水分質量也對蝴蝶蘭的生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些自然條件使得台灣成為蝴蝶蘭的主要產地之一。

蝴蝶蘭作為台灣的省花,不僅代表了台灣的美麗和繁榮,也體現了台灣人民對自然和環境的熱愛。台灣政府和個人都在努力保護蝴蝶蘭這一珍貴品種,推動其種植技術和保護方法的研究,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到蝴蝶蘭的美麗。同時,蝴蝶蘭也成為了台灣文化和藝術的重要元素,出現在了許多歌曲、畫作和文學作品中。

② 台灣的蝴蝶蘭是什麼樣的

蝴蝶蘭是聞名世界的名花,台灣是蝴蝶蘭的原生地之一,更被譽為蝴蝶蘭王國,台灣蝴蝶蘭曾連續奪得兩屆蘭展桂冠,艷絕群芳,使之台灣蝴蝶蘭聞名遐邇、風靡全世界。

蝴蝶蘭在台灣被稱為「蘭花之後」,是因為台灣蝴蝶蘭曾連續奪得兩屆蘭展桂冠,艷絕群芳,使之台灣蝴蝶蘭聞名遐邇、風靡全世界。
台灣是蝴蝶蘭的原生地之一,台灣自己有著優越的地理環境,它地處亞熱帶,陽光與濕度配合得當,適合蘭花培育,蝴蝶蘭,嘉德利亞蘭,文心蘭皆譽國際,台灣更被譽為「蝴蝶蘭王國」 。
台灣是目前全球蝴蝶蘭最大需出地,產值與產量之大,技術與品質之優,是最具代表性的農業生技產業。
台灣蝴蝶蘭產業之優良種原及品種數量居世界第一位,更因具有育種及組織培養技術、標准化的設施及栽培管理技術,適宜的氣候環境及專業精細的上中下游分工等競爭等優勢,使台灣蝴蝶蘭外銷量領先全球,主要銷往日本、美國、中國大陸及歐洲等地區。
台灣原生的蝴蝶蘭有兩種,一種是白花蝴蝶蘭,分布於恆春半島、台東等地的熱帶及亞熱帶闊葉雜木林中;一種是桃紅蝴蝶蘭,僅產於小蘭嶼。而蘭嶼本叫紅頭嶼,正因盛產蝴蝶蘭才於1946年改名。
由白花蝴蝶蘭培育而成的「台灣阿嬤」是台灣最出名的蘭花品種,1952年、1953年曾連續奪得國際蘭展冠軍獎杯。「現在改良出的蘭花更多,白色花瓣上點綴紅心、紫點、閃電等等都很常見。」[2]
台灣蘭花展已經和世界蘭花展和亞太蘭花展並列為全球三大蘭花展之一,本次台灣蘭花展,美國、日本、荷蘭、韓國、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南非、法國、新加坡、澳州、香港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將空運當地最具特色的各式品種到台參加這次國際盛展。
台東市將蝴蝶蘭作為市花。

③ 通過蘭花組培技術進行種植栽培,其產業化前景如何

植物組織培養前景

園藝植物組培苗工廠化生產能快速將優良品種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在遺傳育種、種質資源保護、次生代謝物利用上也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只要選好優良品種,合理布局、節約成本,組培產業將會有蓬勃的發展和廣闊的前景。

2.1 花卉種苗產業化生產 花卉業是21世紀的希望產業,是社會經濟發達與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我國目前花卉需求量以每年35%~40%的速度遞增。在花卉生產方面,種苗質量在栽培生產中的重要性日益明顯,因此花卉種苗工廠化生產是花卉種苗生產的主要途徑。

2.2蔬菜種苗生產及脫毒馬鈴薯、食用百合、大蒜等是人們餐桌上的主要蔬菜,消費量和種植面積均很大,也是我國出口創匯的主要品種。這些品種隨種植年限的增加,易受病毒感染,產量、品質逐年下降,運用組培脫毒技術可迅速恢復品種種性,提高生產力。

2.3瓜果組培苗產業化草莓果實中所含的鞣花酸具有抗癌效果,且草莓易栽培、產量高、經濟效益好,因此在江浙一帶發展迅速。但草莓易感染各種病毒病,感病的果實畸形、品質差,一般減產30%~80%。對草莓進行熱處理結合分生組織培養脫毒,去病毒苗可增產1000kg/667m2,品質有較大提高。甜瓜以肉質細脆、香氣濃郁、味道甘甜而深受人們喜愛,效益較高,但長期種植會使品質退化和混雜。可從大田健壯植株上取嫩梢,作為外植體組培生產出優良種苗,其生產性狀優於種子苗,雖具有緩苗時間較長,苗早期生長勢弱的特點,但緩苗以後的種子苗生長更日壬,後期能超過種子苗,且苗期較短,開花結果期提前,整齊度大大提高,性狀一致,瓜的成品率明顯提高,完全保持所采植株的優良性狀,無退化和變異現象發生。歐美葡萄是當前最熱門的葡萄品種,果粒大、甜度高、價格昂貴、經濟效益高,如運用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技術大量生產將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植物組織培養在園藝植物上的應用:
採用植物組織培養中的脫毒技術使園藝植物產量大幅度提高,且品質得到改善。很多作物因受病毒感染,產量和質量下降,有些創匯作物失去了國際貿易的競爭優勢,如大蒜、百合、薄荷等。利用脫毒技術,可大幅度提高產量。大蒜的蒜頭直徑由4.7cm增加到7.2cm,增長2.5cm,蒜頭重由29.2g/個提高到75.8g/個,平均增重近46g/個。草莓經脫毒後增產20%~30%,品質提高,脫毒苗生長快、長勢旺、莖葉粗壯、抗病耐高溫、抗寒性能強、壽命延長。美國在試管內生產脫毒馬鈴薯種子,1b種子可代替1t種薯,該項成果每年獲利2億美元。我國近兩年生產和推廣脫毒薯,解決了馬鈴薯退化,無毒種薯已在主產區普及,推廣種植面積達66.67萬hm2,增產幅度在30%~40%以上,每年增效2.5億元。脫毒馬鈴薯已在日本、荷蘭、越南等國大面積應用。日本脫毒草莓種植面積達11.33萬hm2,占生產總面積的80%以上,產量提高l 5%~30%,可增加產值11億日元。

植物組織培養及產業化生產發展迅速。由於試管苗繁殖周期短、繁殖系數高且不受季節限制,便於工廠化生產。20世紀80年代初在全世界范圍內,利用植物組織和細胞培養技術,形成了一個新興的產業,如美國的蘭花試管苗生產及荷蘭的花卉試管苗生產。
單倍體育種通過花葯或花粉的離體培養誘導產生單倍體植株,然後對它們進行染色體加倍,可得到純系。在作物育種上應用這一技術可以加快純合,降低誤選,縮短育種年限。花葯培養自20世紀60年代獲得植株以來,發展很快,取得很大成績。首先獲得小麥、玉米、橡膠、柑桔等10多種作物花培植株,並已培育出小麥、水稻、煙草等花培新品種50多個,例如水稻品種新秀、單豐1號、花育1號等及中科院作物所李梅芳等培育的中花號、北京市農科院培育的京花號、吉林農科院培育的吉粳號、遼寧省鹽鹼地所培育的花粳45等。小麥品種京花1號、花培l號、京花3號等均推廣應用於生產,其中小麥品種京花3號推廣面積達6萬hm2。
選育玉米自交系通常需要連續自交多代,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用花葯培養單倍體植株,再經染色體加倍即可得到純合的自交系。廣西農校1983年用該技術育成了自交系花83—2。我國已獲得100多個玉米花培純系,並已配製出優良組合應用於生產。
利用單倍體植株作為誘變材料,無論誘變突變是顯性還是隱性,在處理當代即可看到,優良變異一經選出,經染色體加倍就可得到純系,可以提高誘變育種的效果。
目前,花葯培養技術已成為加快育種進程的有效手段,人們正在對該技術進行更深入地研究。魏小平等試驗表明,在誘導愈傷組織階段加入CPPU可提早小麥花葯出愈時間,對於難培養的材料有顯著的誘導作用,所誘導的愈傷組織易分化綠苗。遼寧省鹽鹼地利用研究所試驗表明,水稻 MS分化培養基中加入適量MET可提高綠苗分化率及幼苗素質。王培等研究發現,染色體的加倍時期對冬小麥花粉植株的結實率有影響。
遠緣雜交育種 遠緣雜交的雙親由於遺傳特性有顯著差異,常造成雜交不親和或雜種胚發育不全、中途天亡等情況。通過子房和胚的離體培養與試管離體受精可以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如果在雜種胚發育的適當時期取出胚進行離體培養,可能獲得雜種幼苗,得到遠緣雜交後代。目前已有100多種植物培養成功,並應用於作物育種或生產。例如日本育成大白菜和甘藍雜種一白藍,該品種具有大白菜和甘藍雙親優點。中國農科院作物所用類似的方法得到了小麥與玉米的雜交植株。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方智遠等通過幼胚培養,已獲得蘿卜與甘藍的雜交1代和回交1、2、3、4代材料。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通過胚胎培養技術培育出早3號早熟桃,比親本早上市半個月左右。組織培養用於遠緣雜交來創造新的物種資源在小麥、蔬菜上開展的較好,在水稻上的研究尚少,應加強。
無性系變異的篩選體系胞在離體條件下及離體培養前會發生各種變異,篩選優良的無性系變異可育成新品種。如果植株的某一部分組織細胞中發生了變異,將該部分分離下來進行離體培養,可獲得再生植株,進而培育成品種。在培養基中施加某種選擇壓力,從中篩選無性系變異培養新品種已在許多作物上獲得成功,該技術特別適於抗性育種。河北師范大學生物系利用小麥成熟胚誘導愈傷組織,然後轉入含0.5%氯化鈉培養基上進行耐鹽篩選,繼而轉入含鹽分化培養基上獲得小麥耐鹽突變體RS8901—17,經鑒定連續3 a耐鹽力均為一級,且矮稈豐產;山東農科院原子能所利用γ射線照射小麥幼胚離體培養出愈傷組織,選育出體細胞無性系變異新品種核生2號,表現高產優質。篩選無性系變異在個體水平上的誘變與常規變異相比,具有變異頻率高、穩定快並可在室內有控制地進行,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提高選擇效率等優點。
組織培養應用於脫毒苗的培養與快速繁殖
利用植物生長點進行組織培養成幼苗,從而獲得無病毒植株,這在國外20世紀50年代已經育成並投人生產,我國70年代開始這方面的試驗。1990年馬鈴薯無病毒種苗栽培面積已佔全國總面積的1/10,脫毒苗一般增產50%~100%,表現為莖稈粗壯、葉色濃綠、光合效率高、抗病性強、產量高。目前,為了提高脫毒效果,降低成本,人們又在探索更有效的脫毒技術和種苗繁殖技術。

經濟作物及觀賞植物的快速繁殖日趨火熱。許多名貴花卉由於種子敗育,扦插成活率低而難以繁殖,應用組織培養可以快速繁殖,批量生產,提高經濟效益,也挽救了優良物種。美國、新加坡、泰國建立了幾十家蘭花快繁工廠,日本草莓試管苗種植面積超過11萬hm2,據1990年統計,我國快速繁殖的植物已達443種,已有100多個機構採用快速繁殖技術進行工廠化大規模商品生產,其中月季、菊花、非洲紫羅蘭、蝴蝶蘭、馬蹄蓮、朱頂紅等已用於生產。

組織培養應用於種質資源的保存和基因庫的建立
生命物質的保存,已引起許多科研工作者的興趣,其中包括原核生物、植物及動物材料的保存,種質保存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有用的種質能在任何時候都具有生命力。組織培養能安全地保存植物的細胞、愈傷組織或分生組織,且在儲藏幾年後,仍能穩定地產生再生過程。通過無性系繁殖保存作物已成為迫切要求,尤其對於熱帶作物。另外,由於自然和人為的破壞,許多具有或可能具有育種價值的能成為基因庫的品系在消失,作物栽培品種、親本植物品系以及突變種也通常需要保存。組織培養對於植物生長和基因型保存研究要比大田繁殖優越,節省土地、人工、能源。組織培養材料體積小,對於冷凍後解凍還能存活的細胞來說,利於在低溫或超低溫中長期保存。種質資源的保存和基因庫的建立在育種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
呵呵希望對你有幫助!
ief揣□h纓cvのawbㄋl∑

④ 余蝴蝶的故事

2002年彭州十二屆蘭博會上獲「金茂特別獎」的一盆「余蝴蝶」,據是由台灣省苗栗市的陳貴源先生栽培送展的,共六苗草,上兩劍,每劍花開三層,花大而幽香。關於這盆「余蝴蝶」也出現過爭論。當時某網站曾報導:
「據稱,台灣地區獲獎的這株稀有蘭花取名『余蝴蝶』,它是從來自全世界及中國大陸送往展會的6000餘盆精品蘭花中脫穎而出的。台灣代表團負責人陳貴源介紹,這株通過科技培植變異後的『余蝴蝶』,目前在中國數量極少,它以其特有的香、色、形在中國蘭花新品開發中獨樹一幟,它從傳統品種的1莖1花變成了1莖3花,據說,最多的一朵花可長出超過100餘片的花瓣,這在蘭花史上堪稱奇觀。
而誰也不會想到,這盆『余蝴蝶』是台灣人早年從日本人手中買回來的蘭花。當時,中國文化大革命結束不久,中國與日本初次恢復中日友好邦交,為紀念這一時刻,中國政府便把這盆『余蝴蝶』贈送給了日本政府。
陳貴源說:『我家三代都是養蘭人,這盆「余蝴蝶」從日本買回後,在幾代台灣人的科學培育下變得越發水靈』。」
台灣蘭家們的栽培技術確實令人刮目相看,但報導中說「這株通過科技培植變異後的『余蝴蝶』,目前在中國數量極少,它以其特有的香、色、形在中國蘭花新品開發中獨樹一幟,它從傳統品種的1莖1花變成了1莖3花,據說,最多的一朵花可長出超過100餘片的花瓣,這在蘭花史上堪稱奇觀。」這些說法是言過其辭的,一方面談不上什麼「科技培植變異」;另一方面「余蝴蝶」1莖雙花實為正常,1莖3花也不算什麼特別新鮮事。至於後面的「贈送給了日本政府」的話,更不知道根據來源於哪裡。
關於這盆「余蝴蝶」後來還有些傳言,說此種產於福建,轉展被台商購去後送展。這當然是傳聞,現在也沒有什麼根據。據說福建選出過一品類似「余蝴蝶」的菊瓣春蘭來,現在福建和江浙極少的蘭友手中有栽培,有人稱其為「綠綉球」。此種我手中也曾有過幾苗,一場軟腐病,盪然無存,甚是惋惜。有些蘭人認為「綠綉球」就是「余蝴蝶」,據觀察,兩種葉形是有點差異的。「綠綉球」葉幅顯得更細一些,葉質硬,很富彈性,新苗有明顯的蛇斑藝,葉端部更強烈,成材後留下蛇斑藝痕跡。我沒有見過實花,從彩照上看,一葶雙花,很象是「余蝴蝶」。近些年春蘭中選出類似「余蝴蝶」的菊瓣花也確實不少,2000年出版的姚毓平、徐碧玉《蘭花》一書中便有一品「新菊瓣蝶」等,都屬於這類花形。
提到蛇斑藝,「余蝴蝶」這些年確實出現葉藝品種,例如劉清涌先生在《蘭花花葉多藝品鑒賞》一書中介紹了葉出覆輪藝的「余蝴蝶」;《千禧蘭香》中的爪藝的「余蝴蝶」等。
融融女士曾有《余蝴蝶》詩一首:「莫問零丁風雨情,故園遙望悵潮聲。蘭馨點翠開雲霧,碧蕊還鄉蝶夢成。」

⑤ 國蘭怎樣養殖

國蘭的養護和管理
"三分栽,七分養",這是古人的養蘭經驗。養護好壞關繫到蘭花是否繁茂和能否開花,所以前人對此十分重視是有道理的。下面具體介紹養護和管理蘭花的方法。
一、 場所
蘭花放置的場所很重要,它直接影響蘭花的生長發育。蘭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蔭蔽處),冬季則放在室內。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曠,空氣濕潤。室內要有充足的光線,最好朝南。這樣,有利蘭花生長。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二、 蔽蔭
蘭花多屬於半陰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陽光促進其生長。4月下旬以後要適當遮蔭。夏蘭、秋蘭中直立性葉的品種最好放在蔭蔽處的南面,使其適當多受陽光;垂葉性的秋蘭和春蘭,每天以受兩小時的光照為好。從6月開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蔭,如用蘆簾可以用密簾或兩層稀簾。10月以後天氣轉涼,陽光較弱,可推遲蔽菜,但中午前後仍需注意做好蔽蔭工作。
三、 防雨
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陣雨或連續下雨。在霉雨季節,特別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陣雨。如下雨時間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應多澆水,使盆內熱氣排出,否則會使蘭花損傷,甚至爛根枯死。如果陣雨後接著又出太陽,需及時蔽蔭,以免地上熱氣上升影響蘭花生長。
雨水多的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的階段,如盆土太溫會引起葉芽生長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時,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調節盆土濕度。
四、 澆水
花諺說:"干蘭濕菊",這話有一定道理。一般說,蘭花以八分干,二份濕為最好。如果過濕,容易使花爛根而死。澆水的原則應是: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具體掌握時,一般應注意:在生長期(5-6月底)應適當多澆水,抽生葉芽期(約3-4月)和開花期(約3-4月)應適當少澆水,休眠期(冬季),則更應少澆水或不澆水。花盆大而蘭花植株小的應少澆水,盆小植株大的應多澆水。氣候炎熱乾旱時應適當多澆水,冷涼潮濕時(如霉雨季節等)應少澆或不澆水。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如果根系稀少或斷根較多,要少澆水,使盆土干一點,這樣不致爛根,有利於抽生新葉。
古人說的:"秋不幹,冬不濕"的經驗,是對春蘭、夏蘭怎樣澆水的很好總結。但在北方一些地區,由於冬季、春初氣候過於乾燥,也不有使蘭花過於乾燥。
澆水時間:夏秋兩季以在日落後澆水,使蘭花葉面在入夜前乾燥為宜,也可在清晨澆水;冬春兩季以在日出前後澆水為好。不可在太陽的灼曬後驟用冷水澆灌,以免土溫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生理平衡。澆水量不可過大,以利抑制病害發生。
澆水方法:澆水要從盆籩澆入,不可澆入花蕾內,以免引起腐爛。
前人對蘭花澆水,有很好的經驗總結,例如於照在《都門藝蘭記》中根據一年內二十四個節氣分別提出了不同的澆水方法,茲節錄如下,供參考。但需注意兩點:一是《都門藝蘭記》是以北京的氣候為標準的;二是文中的月份是指農歷而不是公歷,如"正月"實際上是公歷的二月。
1、 立春、雨水,春蘭已著花,土不宜太干,沿盆籩微微潤濕;秋蘭盆如未乾至底,不澆。
2、 驚蟄,春蘭盆干至半盆(上空下實)時,可以潤水,惟不宜多,秋蘭同前。
3、 春分,春蘭已花謝,忌潮濕,盆半干時可潤水。
4、 清明、穀雨,盆土勿使過干,每5天潤水。
5、 立夏,蘭開始出房,宜澆透水一次。
6、 小滿,盆土勿過乾和過濕,葉上生斑即為過濕,新芽枯尖即為過干,每4天澆水一升(約干茶杯),使盆土自下而上2/3濕潤為宜。
7、 芒種,氣候乾燥,更宜注意勿過干過濕。
8、 夏至,盆土忌過干,若遇大雨,只能忍受一日,如連朝陰雨需將盆移置通風處。
9、 小暑,此時空氣過濕,盆土不可過濕,盆宜放於通風處,若燥熱少雨,每2天澆水一升,大雨或大濕一次,必須俟干至盆土2/3,否則不宜再澆。
10、 大暑,盆土易一干到底,需注意每天只宜大雨或大濕一次。
11、 立秋,蘭於此時正需水分,每3天需澆水2升,並宜秒為避風。
12、 處署,每5天澆水一次,除連朝霾雨外,可令其受雨露。
13、 白露,秋蘭較春蘭尤需勤澆水,但水濕之後必須大幹,始可再濕。
14、 秋分,秋蘭若已出花,澆水宜稍少;若未出花,澆水宜稍增加。
15、 寒露,秋蘭宜澆透水,春蘭則不宜透宜潤。
16、 霜降,蘭宜入房,澆水時間改為日中,澆後需置日中曝1-2小時。
17、 立冬,只宜潤水,每5天約半升。
18、 小雪,花房忌暖,不宜過濕,若過潮濕可引起爛根、瘢葉以至枯萎,若盆不幹至底,只需稍潤土皮。
19、 大雪,秋蘭不需水,春蘭宜微潤
20、 冬至,均不宜灌溉。
21、 小寒,均忌澆水。
22、 大寒,秋蘭仍不需水,春蘭可微潤以水。
五、 施 肥
蘭花施肥要看蘭花生長情況來決定。凡是生長茂盛而無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長差的,則不可施肥或少量施肥。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新根未發前切忌用肥,需經1-2年的培養,待新根旺盛時才可施肥,否則易遭枯死。
一般說,在6-7月當蘭花葉芽伸長約1.5厘米時,可施用1-2次稀薄腐熟的液肥(不宜用化肥),但在高溫季節不宜施肥。到8-9月再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素心種的蘭花,可施用1-2次草木灰浸出液,效果甚好。施肥時間在傍晚進行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澆一次清水。
區別蘭花是否需要施肥,較簡便的方法是看葉色的深淺。葉現黃而薄是缺肥,應追肥;葉呈黑而葉尖發焦是施肥過多,應停止施肥。
肥料,可用上面介紹過的各種辦法自製肥料。施用這些肥料時,需加水8-9倍稀釋,切不可過濃。施肥時,要施入植株的根際,切不可施到葉面上。 蘭花主要施肥次數及日期
次數 日期類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備 注
春蘭類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夏蘭類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秋蘭類 六月上旬 六月下旬 七月下旬 八月中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六、 修 剪
在蘭花培養中要不斷進行修剪。在老葉枯黃時應及時剪去,以利通風,有些葉子的葉尖乾枯也應剪除。尤其是有病蟲為害的葉片需及時清除,以免傳染。在剪除病毒病的葉子時,用的剪刀不要再來剪無病的葉子,以防病毒傳染。如用同一把剪刀,則需進行消毒。
名貴蘭花花芽出土之後,如花芽太多,應留壯芽,將其餘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為宜。如花芽太多,既會使年當的花開不好,又要過多消耗母本養分影響下年開花。一般蘭花可不剪除花芽。
春蘭的花,約開半月,即需將花剪除;夏蘭的花,到花序上最後一朵後開放一周時,也應將花序剪除。名貴的品種不應使其受粉結實,否則影響翌年開花。如果作為雜交育種的,則另需加意培養,使其果實飽滿成熟。
七、 防 寒
秋蘭宜提早做好防寒工作,如氣溫在2-3℃時,即可搬入室內。寒蘭生長在南方更需提早防寒。春、夏蘭耐寒性較強,如有冰凍出現也要及時搬入室內。室溫能保持1-2℃即可越冬。萬一有嚴重寒流侵襲,室溫降到零度以下時,需及時進行加溫,一般能保持室內不結冰就好。
在室內,秋蘭需放在向南的一面,春、夏蘭放另一面。在中午前後,朝南和東南面要開窗通風(秋蘭在攝氏1-2℃的陰天,不可開窗,以防冷風吹襲凍傷葉子)。秋蘭冬季喜干一些,其餘蘭花盆土宜保持濕潤。
八、 摘 花
對生長差的蘭花,每叢葉子不多,或根部不好的,應進行摘花。對較好的品種,春蘭可適當地摘去1-2個花苞,夏蘭待花苞伸長時留1-2個花苞,其餘的可摘掉,這樣花可開久些,又可使新葉多抽,老葉也不易枯死。
名貴春蘭花開3-5天應摘掉,使葉芽生長茁壯;夏蘭的花開到頂上一朵時也可離盆面厘米處剪下。
九、 防 汛
栽培場所如四周空曠,地勢較高,夏季遇有大風或台風過境時,需做好防風工作,以免夏蘭或寒蘭的葉子被折傷。
十、 噴 霧
乾旱季節,每天傍晚在放置盆花的陽台上進行噴霧,主要使地面潮濕,增加空氣濕度。蘭花的盆面也要進行噴霧。噴霧時要向上噴,使霧點落下細勻,葉面濕潤,這樣可促使蘭花生長良好,葉面富有光澤。
十二、病蟲害防治
要進行殺菌處理(在烈日下曝曬即可),以防病害發生。蘭花在多雨高溫的季節最容易發生白絹病,可用托布津800倍液或波爾多液噴施預防。如發病嚴重可用托布津500-750倍釋,每隔7-10天噴一次。蟲害中以介殼蟲發生最多,此蟲附著在葉的基部,如發現介殼蟲,應及時剔除。如要避免介殼蟲侵襲,從4月份開始,可用"1059"2000倍液防治。
為了抑制蘭花病害的發生,除平時對盆土的干濕度應作適當的控制外,還應在花盆的選上盡可能多用泥盆,少用釉盆。特別對生長差的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必須用泥盆栽種。這樣做使盆土容易干,可促進蘭花生長,減少發病。

⑥ 蘭花是否能克隆

很少有人知道,人類在克隆出第一隻「多莉」羊以前,不會說話的植物早已被人類成功的克隆出世,部分名貴中國蘭花正是其中之一,它們通過人類克隆技術,用「無性繁殖」繁育著自己的子孫後代。今天在四川彭州閉幕的第12屆中國蘭花博覽會上,展示了30盆被克隆的幾種中國名貴蘭花,該項技術在此次蘭博會上獲得金獎。四川省農科院園藝所魏亞(金旁加術)教授告訴記者,目前,克隆的中國名蘭客觀上可以批量化走向市場,這項的技術的成功,為中國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開創了良好的前景。

據了解,魏亞(金旁加術)教授早在1983年就開始研究克隆蘭技術,堪稱中國名貴克隆蘭的創史人。這項研究經歷了6年時間,1988年魏教授成功地克隆出第一朵完整的「宋梅」,據說,這株「宋梅」的「原件」,至少「出生」於六十年前,當時其數量極少,如果按照蘭花每年只「生」一苗蘭草的傳統生育能力發展,這種名貴蘭花就很難走進尋常百姓家庭,很難更多地被人們欣賞。據說,蘭花並不是被人類克隆的第一種植物,在它之前,月季、非洲紫羅蘭等都是克隆的對象之一,但魏教授認為,被克隆的中國名蘭,不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同時它還有較好的市場前景。但由於種種經濟利益因素,克隆蘭一時間引起很多養蘭人的反對。在面對此次被展出的30盆克隆名蘭時,多數養蘭人為此驚嘆,他們認為,這種技術的發展可能使部份稀少而價值連城的蘭花,失去昔日百萬元的身價。因此,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台灣地區曾發生過多次燒毀試管蘭苗的事件。

中國蘭花協會秘書長何清正認為,把數量稀少的部份中國名貴蘭花,採用克隆技術適量繁殖,這條路是必然要走的,因為任何一個行業最終面對的都是廣大群眾,而不是少數的富裕階層。據了解,目前中國有關克隆蘭花的研究機構不下十多個,但多數都未能成功,或無法批量化生產。魏亞(金旁加術)教授拒絕透露已克隆的蘭草數量。但她表示,克隆名貴中國蘭,是為了讓更多人能欣賞到它的美麗;但這種克隆不能過多,否則將會導致蘭花市場的混亂。她認為,未來的中國蘭花市場,應該提倡健全的法律保護體系,抑制對天然野生蘭花的大量開采,提高對新品種蘭花的研究保護

熱點內容
2017年雲南蘭花展圖片 發布:2025-02-20 19:03:53 瀏覽:937
七夕我是謎 發布:2025-02-20 19:03:49 瀏覽:1000
四月份是什麼情人節 發布:2025-02-20 18:56:59 瀏覽:990
荷花昆明 發布:2025-02-20 18:42:49 瀏覽:447
黃粉色鬱金香 發布:2025-02-20 18:42:42 瀏覽:939
毒七夕發貨 發布:2025-02-20 18:33:42 瀏覽:501
最貴盆栽花 發布:2025-02-20 18:31:27 瀏覽:269
丁香屬特徵 發布:2025-02-20 18:29:45 瀏覽:68
如何開盆花花店 發布:2025-02-20 18:22:06 瀏覽:957
嫣紅海棠 發布:2025-02-20 18:14:15 瀏覽: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