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的手抄
1. 1~6年級一等獎荷花手抄報
2. 荷花手抄報模板
9、願每一顆生長在聖地的荷花,健康茁壯成長,遠離塵世的骯臟。
10、下更顯紅艷,微風吹過,宛如一群身著粉裙的舞女在綠毯上翩翩起
11、那粉似霞的荷花,真不知它是被天邊的晚霞映紅了臉,還是怕羞。
12、出水芙蓉—水面上初開的荷花。形容文章清新可愛或女子嬌柔清麗。
13、月的荷塘,微風送來縷縷清香。我興致勃勃地觀賞著荷花動人的姿態。
14、雨餘無事倚闌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萬瓊珠天不惜,綠盤擎出與人看。
3. 關於荷花的手抄報內容詩句
1. 關於荷花詩句的手抄報
關於荷花詩句的手抄報 1.關於荷花的手抄報內容
暑假裡的一天下午,我和幾個同學到金州向應公園賞荷花。
進了公園正門,荷花的清香就撲鼻而來,往裡沒走幾步,碧綠的荷葉和粉紅的荷花就映入我的眼簾。我趕忙向荷花池奔去。此時,我的心情很是興奮。
橢圓的荷葉,顏色各異,大小不同,葉子挨挨擠擠的,微風中,它們好像在和遊人們親切地點頭,葉子上的水珠也隨著微風搖著。綻開的荷花是粉紅色的,它們是那麼嬌嫩,那麼可愛,那麼美麗,像一盞盞寶蓮燈,隱藏在「綠毯中」。未開的荷花含苞欲放,挺拔向上,就像我們美好的童年。
古人曰:荷花出自淤泥而不染。我愛荷花的美麗,更敬佩荷花的根——藕。它雖總是埋在淤泥里,卻能抵抗細菌和害蟲的侵蝕,默默無聞的把營養供給荷花。荷葉和蓮子,使它們茁壯成長,而從不炫耀自己。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顯現出它的心靈是多麼崇高啊!這使我聯想到關向應等革命先烈們,為了建立新中國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紅。」這是詩人楊萬里的詩句,每當看到這句詩,我就會情不自禁的陶醉,思緒回一年前那個美麗的夏天。
那天,爸爸帶我到「三水荷花世界」遊玩。一進門,就被荷花的香氣給迷住了,便飛奔到荷池觀賞荷花。
看!荷池中長滿了綠油油的荷葉,一片片挨挨擠擠的,好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透過層層疊疊的荷葉,可見一根根墨綠的、長著小刺的荷梗在水面上昂首挺胸。荷梗上小扇子似的萼片襯著亭亭玉立白里帶紅的荷花,荷花千姿百態,各不相同。花兒們有的全都開了,露出了嫩黃色的花蕊和小蓮蓬;有的才展開幾片花瓣兒,像是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正在向行人微笑;有的還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的馬上要破裂似的……
正當我看的入迷時,爸爸突然問我:「玥玥,荷花是生長在怎樣的環境里的?」我仔細一看,不禁大吃一驚,潔白無瑕的荷花竟是生長在這樣骯臟不堪的泥水裡的。爸爸告訴我:「古代有一句話叫『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寓意是一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總要有荷花的秉性才好。」
望著一池隨風搖曳是荷花,我說:「荷花的精神與品質值得我去學習,所以,我要做一個具有荷花精神的人。」
只見爸爸欣慰的笑了。
荷花雖然看完了,但荷花的精神與品格卻深深的映在我是心中。
2.有關荷花的手抄報 要圖
荷別名有蓮、蓮花、芙蕖、芙蓉、菡萏、藕花、水芝、水芸、澤芝、玉環、水華、六月春等等,難以窮盡。詩經中有「彼澤之陂,有蒲菡萏」之句,離騷中有「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之句,爾雅中稱之為芙蕖,本草經中稱水芝。 ——你知道嗎
《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浣溪沙》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一剪梅》中寫道:「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衫,獨上蘭舟。
采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荷花
清. 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荷花的顏色有白色、粉紅、深紅、紫紅及黃、綠等之變化,古人詩畫中多以白色、紅色為多。在碧水翠葉的襯托下,荷花格外清純與脫塵,故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贊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在月光渲染下的荷花,因魚游而搖曳,形成清新而有生趣的美景,難怪南朝詩人謝眺留下了「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香」之句。每當夜雨初收,曉風拂過碧水,墨綠色的荷葉圓潤如拭,一朵粉紅的荷花出水而立,在風中微微顫動,顯得雍容嬌羞,宋朝的山水畫家米友仁為之吟出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紅」的妙詞,一個「弄」字得新荷含苞初放之神韻。 ——詩句
荷葉盛展時,又是這個楊萬里寫下了「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名句。荷葉的殘枯,是在唐代詩人來鵠的「一夜綠荷霜剪破」中開始,飛霜剪破了秋荷,秋雨在殘破的荷葉上留不住晶瑩的水珠,只能擊打出「留得殘荷聽雨聲」的枯荷聽雨的音樂之聲來,最後,池水乾涸,枯敗的荷葉在「藕葉枯香折野泥」中溶於大地,歸於大地。 ——荷葉
藕。荷的根莖,在土中生長後,形成甜而脆的藕,藕之色雪白,內部如網眼空心,形如美人潔白的素腕。若將藕折斷,則藕斷而絲連,纏綿不斷。藕既能食用又可觀賞,生於污泥中的藕,卻偏偏是「根是泥中玉」,讓人驚奇。驕陽似火的三伏天,人們覺得唇乾舌燥,心煩意亂之時,可去荷塘邊散步,臨池賞荷。 ——藕
「荷」被稱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 之一。
三、荷文化的發展---秦漢至南北朝時期的荷花文化 。
3.荷花的手抄報的內容
下面提供關於荷花的手抄報資料,是關於荷花的詩句,一共有17條,請看下文:1、詩經.國風 山有扶蘇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不見子都,乃見狂且。2、詩經.國風 澤陂彼澤之陂,有蒲與荷。
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
3、離騷(節選) 先秦.屈原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4、江南 漢.樂府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5、青陽渡 晉.樂府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6、采蓮曲 梁.蕭綱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7、采蓮曲 梁.吳均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
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
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8、詠同心芙蓉詩 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9、秋池一株蓮 隋.弘執恭秋至皆空落,凌波獨吐紅。托根方得所,未肯即從風。
10、曲池荷 唐 盧照鄰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11、樂府三首 唐.孟郊蓮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猶勝道傍柳,無事盪東風。
淥萍與荷葉,同此一水中。風吹荷葉在,淥萍西復東。
蓮花未開時,苦心整天卷。春水徒盪漾,荷花未展開。
12、淥水曲 唐.李白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荷花嬌欲語,愁殺盪舟人。
13、折荷有贈 唐.李白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14、采蓮曲 唐.李白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及第。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躇空斷腸。
15、采蓮曲 唐.白居易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16、新荷 唐.李群玉田田***葉,散點綠池初。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
浮萍遮分歧,弱荇繞猶疏。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17、北亭 唐.李群玉斜雨飛絲織曉空,疏簾半卷野亭風。荷花開盡秋光晚,零落殘紅綠沼中。
4.荷花的手抄報的內容
下面提供關於荷花的手抄報資料,是關於荷花的詩句,一共有17條,請看下文:
1、詩經.國風 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2、詩經.國風 澤陂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
有美一人,傷如之何。
寤寐無為,涕泗滂沱。
3、離騷(節選) 先秦.屈原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4、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5、青陽渡 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6、采蓮曲 梁.蕭綱
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
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
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7、采蓮曲 梁.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
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
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8、詠同心芙蓉詩 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9、秋池一株蓮 隋.弘執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獨吐紅。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從風。
10、曲池荷 唐 盧照鄰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11、樂府三首 唐.孟郊
蓮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
猶勝道傍柳,無事盪東風。
淥萍與荷葉,同此一水中。
風吹荷葉在,淥萍西復東。
蓮花未開時,苦心整天卷。
春水徒盪漾,荷花未展開。
12、淥水曲 唐.李白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愁殺盪舟人。
13、折荷有贈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14、采蓮曲 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及第。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躇空斷腸。
15、采蓮曲 唐.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16、新荷 唐.李群玉
田田***葉,散點綠池初。
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
浮萍遮分歧,弱荇繞猶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17、北亭 唐.李群玉
斜雨飛絲織曉空,疏簾半卷野亭風。
荷花開盡秋光晚,零落殘紅綠沼中。
5.關於荷的手抄報
你去搜索荷,然後找一些簡單的畫畫,把那個畫畫描下來,然後去找詩詞描寫荷的,一首就可以了,再找一些很有夏天意境的文章,荷塘月色不錯哦,最後是你自己像寫作文一樣,寫一篇有關荷的文章。手抄報你最好是用彩色鉛筆上色,尤其是你的主題,用淡綠為主色,荷是粉色的吧,你先畫出圖案的輪廓,然後輕輕的用彩色鉛筆塗一層,這樣很淡雅,最後你可以用最淺的綠色吧空白的地方淡淡的掃一層,比如你在你寫字的地方塗淡淡一層,再寫字,感覺不錯,我試過的!加油! 【方法】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荷花】 清. 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愛蓮說》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青陽渡~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詩詞材料】
【圖片資料和模範】
希望對你有幫助、、、
6.關於荷花的手抄報
蓮的歷史、品種、栽培、用途 蓮的品種 為北京傳統栽培品種。
單瓣花型。花蕾桃形,綠色,上部紅色,花白色。
花開較早,6月上旬始花,群體花期1個月左右。結藕較早。
7月下旬,將新藕二次翻盆,花期可延續到10初左右。有自然變異的紅娃蓮和粉娃蓮。
為廈門傳統栽培品種。單瓣花型。
花蕾桃形,綠色,尖部帶紅色,花粉白色,初開時類端微紅。6月上旬始花,群體花期1個月。
其花瓣細長,花托細小,葉茂花繁,極易開花。 為廣泛栽培的著名品種。
重瓣花型。花蕾圓桃形,紫紅色,著花較多,花紅色。
6月中旬始花,群體花期1個月。花色鮮艷,盆栽易開花。
古老的碗蓮品種。重瓣花型。
花蕾圓桃形,粉紅色,花粉白色,花瓣尖端邊緣為紅色。著花較繁,6月下旬始花,群體花期1個月,盆栽極易開花。
由浙江杭州花圃選育。植株矮小。
單瓣花型。花蕾長桃形,綠色,花小,白色。
非常適於在盆、碗中栽培。開花多,群體花期從6月中旬至8月中旬。
蓮的歷史: 荷花學名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屬睡蓮科(Nymphaeaceae)蓮屬(Nelumbo)。 蓮屬(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種屬之一。
據古植物學家研究化石證實,一億三千五百萬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許多水域地方都有蓮屬植物的分布。那時候,正植巨型爬行動物恐龍急劇減少的後期,它在地球上生長的時間比人類祖先的出現(200萬年前)早得多。
前蘇聯A.H.克里斯托弗維奇《古植物學》(1965)稱,蓮屬化石發現於北美北極地區和亞洲阿穆爾河流(即黑龍江)的白堊紀及歐洲和東亞(庫頁島)、日本的漸新世和中新世地層中。那年月,地球上氣溫比現在溫暖,蓮屬植物約有10~12種,五大洲均有分布。
後冰期(Ice Age)來臨,全球氣溫下降,使得不少植物滅絕,另一些植物被迫漂遷,完全打破了原來的地理分布狀況。遭此劫難,蓮屬植物倖存2種,分布范圍縮小了。
分布在亞洲、大洋州北部者為中國蓮(Nelumbo nucifera),漂遷至北美洲的為美洲蓮(N.lutea)古植物學家還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發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萬年前)的蓮化石,和現代的中國蓮相似;在中國柴達木盆地發掘的1000萬年前荷葉化石,和現代中國蓮相似。70年代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部石油勘探開發規劃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區早第三紀孢粉》一書記載:在遼寧省盤山、天津北大港、山東省墾利、廣饒及河北省滄州等地發現有兩種蓮的孢粉化石。
第三紀熱帶植物地理區內的我國海南島瓊山長昌盆地地層中,也發現有蓮屬植物的化石。現我國黑龍江省扶遠、虎林、同江、尚志等縣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蓮分布。
以上說明蓮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銀杏(Ginkgo biloba)、中國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紅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屬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倖存的孑遺植物代表。 二蓮葉防水和自潔之謎 荷葉的表面附著著無數個微米級的蠟質乳突結構。
用電子顯微鏡觀察這些乳突時,可以看到在每個微米級乳突的表面又附著著許許多多與其結構相似的納米級顆粒,科學家將其稱為荷葉的微米-納米雙重結構。正是具有這些微小的雙重結構,使荷葉表面與水珠兒或塵埃的接觸面積非常有限,因此便產生了水珠在葉面上滾動並能帶走灰塵的現象。
而且水不留在荷葉表面。 三 藕斷絲連的科學解釋 談到荷,自然就要提到藕。
荷屬睡蓮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種植在淺水塘中。其莖生於淤泥中,變態為根狀莖,即是藕,也稱蓮藕。
藕橫長在泥中,靠基莖節上的須狀根吸取養分。由於藕肉質肥厚,脆嫩微甜,含有大量的澱粉,營養豐富,所以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喜愛的食品。
當我們折斷藕時,可以觀察到無數條長長的白色藕絲在斷藕之間連系著。為什麼會有這種藕斷絲連的現象呢? 這就要觀察一下藕的結構了。
原來植物要生長,運輸水和養料的組織,叫導管和管胞。這些組織在植物體內四通八達,在葉、莖、花、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動物體內一樣暢通無阻。
植物的導管內壁在一定的部位會特別增厚,成各種紋理,有的呈環狀,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網形。而藕的導管壁增厚部卻連續成螺旋狀的,特稱螺旋形導管。
在折斷藕時,導管內壁增厚的螺旋部脫離,成為螺旋狀的細絲,直徑僅為3~5微米。這些細絲很像被拉長後的彈簧,在彈性限度內不會被拉斷,一般可拉長至10厘米左右。
藕絲不僅存在於藕內,在荷梗、蓮蓬中都有,不過更纖細罷了。如果你采來一根荷梗,盡可能把它折成一段一段的,提起來就像一長串連接著的小綠「燈籠」,連接這些小綠「燈籠」的,便是這種細絲。
這種細絲看上去是一根,如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會發現其實是由3~8根更細的絲組成,宛如一條棉紗是由無數棉纖維組成一樣。 細密纏綿的藕絲,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
唐朝孟郊的《去婦》詩中就有「妾心藕中絲,雖斷猶連牽」之句。後來,人們就用「藕斷絲連」的成語來比喻關系雖斷,情絲猶連。
四 千年古蓮發芽之謎 申女士是美國加州洛杉磯大學的植物學家,她的實驗室里培育著各種各樣的植物,但是她最珍愛的卻是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