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都荷花池
A. 太姥山的門票老人有沒有半票
1. 太姥山70歲以上老人要門票嗎
福鼎太姥山旅遊花費如下: 從秦嶼車站坐車到太姥山入口車費是8元。 門票成人115元、兒童(1.1-1.5米)、老人(60-70周歲)、學生(憑證)半票65元 。 福鼎本地遊客持有效身份證15元一次、30元辦年卡 。 其他身高1.1米以下的兒童、70周歲以上的老人、現役軍人免票 親情套票是295元 。 山上的賓館住宿費:單人間100元 雙人間150元 三人間180元。
2. 太姥山門票優惠政策老人優惠政策
福建太姥山瑞雲寺不另行收取門票。
瑞雲寺為太姥山六大游覽區之一,參觀門票已包含在太姥山景區門票之內,不再另行收取門票。
瑞雲寺為太姥山六大游覽區之一,寺院布局結構為園林式,打破了中軸線對稱常規。有大雄寶殿、法堂、鍾鼓樓、梅亭、葫蘆閣、賞花樓、觀魚台、半月湖、荷花池等,布局精巧。
3. 太姥山70歲以上老人要門票嗎多少錢
門票類型票面價
成人票(門票+車票)¥115同程價¥105
兒童票(門票+車票)¥65同程價¥60
老年票(門票+車票)¥65同程價¥60
1.景區開放時間:8:00-17:00
2.取票地點:太姥山售票處
3.特殊人群預訂標准:
A.免費政策:
①身高低於1.1米的兒童。
②持有國家現役軍人證的現役軍官和士兵。
③持有國家新聞總署頒發的記者證的新聞媒體記者。
④持有國家、省市部門頒發的離休證的離休幹部。
⑤持有國家旅遊局核發的導游證的導游員和持有福鼎市旅遊局核發的景區講解員證的講解員。
⑥持有國家旅遊局核發的旅行社經理資格證或旅行社經理上崗證的旅行社經理。
B.優惠政策:
① 身高為1.1米——1.5米的兒童購半票。
② 全日制學生憑學生證購半票。
③ 非福鼎籍60周歲以上老人憑身份證或老人證購半票
註:以上優惠需持個人有效證件,一證一人一票。
4.發票說明:網路預訂景區門票,旅交匯不提供發票
5.溫馨提示:
①景區門票包括入園門票價+環保車觀光價(15元/人)
4. 太姥山門票本地人40元
算,30元,辦個年卡也是30
5. 太姥山門票老年人價格
東獅山風景區是要門票的,門票價格為30元每人,60周歲以上老人門票半價。東獅山,形似獅而得名,位於福建省柘榮縣城東3公里處,總面積13.7平方公里,海拔1480米,為太姥山脈的主峰。東獅山群峰聳峙,雄偉挺拔,集太姥山的奇偉雄姿,兼武夷山的柔媚挺秀。環山之中有谷、泉、洞、岩、峰、石等自然景觀二百二十七處,步移景換,令人流連忘返。1998年7月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條萊垍頭
6. 姥山島景區門票多少錢老年人
收門票,26元。
姥山島位於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湖心,是湖中最大的島嶼,地處中廟鎮西南方向,地形橢園,周長約四公里,面積1平方公里,海拔115米。島上三山九峰,林木蔥郁,四季常青,如青螺浮水,為八百里巢湖唯一的「湖上綠洲」。
姥山島由結晶質凝灰岩、安山岩等組成,為巢湖水上天然避風港和水戰停泊處。山地植被覆蓋率達80%以上,以黑松、毛竹、杉木、板栗林為主。山巔有古塔、古塘、古船塘。山上建有「望姑」、「虎上」、「望姥」三亭。此山四面皆水,如同一葉飄於水中。山巔的文峰塔建於崇禎四年,塔身為條石壘砌而成,高51米,七層八角,共135級。塔內磚雕佛像802尊,石匾25幅。登塔憑欄遠眺,但見水天一色,驚濤擁雪,帆影點點,鷗鷺翔集,令人心曠神怡。 姥山島人文景觀豐富。南麓,有一天然避風良港,舊稱「南塘」,系元末抗元將領 俞通海、廖永安等率水師屯寨姥山時修。山腰,望湖而建的聖妃廟,祭祀主湖女神,始建於晉朝。唐詩人羅隱、宋詞人姜夔均有詩詞吟詠此廟,鐫刻於廊柱上。今日,聖妃廟香客如雲,熱鬧非凡。
7. 太姥山70歲以上老人要門票嗎現在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一一太姥(mǔ)山,位於福建省東北部,閩浙邊界的福建省福鼎市境內,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區四十五公里,約在東經120度與北緯27度的附近。北鄰浙江溫州118公里,南距福建福州200公里。挺立於東海之濱,三面臨海,一面背山。主峰海拔917.3米。它北望雁盪山,西眺武夷山,三者成鼎足之勢,閩人稱武夷、太姥為雙絕,浙人視雁盪、太姥為昆仲, 構成閩越三大名山。。相傳堯時老母種蘭於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後又改稱"太姥"。閩人稱"太姥"、武夷為"雙絕",浙人視"太姥"、雁盪為"昆仲"。據陸羽《茶經》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據考證,此"東"為"南"之誤,"南三百里"即太姥山。 萊垍頭條
8. 太姥山適合老人旅遊
917.3米
太姥山鎮
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下轄鎮
太姥山鎮,隸屬於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地處福鼎市東南部,背靠太姥山脈,東臨東海,東南瀕海與大嵛山隔海相望,南接硤門畲族鄉,西鄰磻溪鎮,北靠白琳鎮。轄區土地面積119.08平方千米,海域面積43平方千米。2018年末,太姥山鎮戶籍人口57938人。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太姥山鎮車牌代碼閩J地理位置福鼎市南部
歷史沿革
太姥山鎮原屬福寧州勸儒鄉望海里十都,清乾隆四年(1739年),置福鼎縣後,為福鼎縣七都;三十一年,始設秦嶼巡檢司。
民國元年(1912年)廢都為秦嶼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秦嶼鎮。
1968年,設秦嶼公社。
1987年,復稱秦嶼鎮。
2011年3月21日,更名為太姥山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太姥山鎮轄玉池、康湖、金麟、積石、寒碧5個居民委員會,秦嶼、建國、吉坑、太陽頭、瀲城、彭坑、才堡、瓜園、下尾、屯頭、斗門、日澳、小篔簹、方家山、太姥洋、孔坪、竹下、仙梅、巨口、樟岐、東星、蒙灣、東埕、洋里、牛郎岡、秦海26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太姥山鎮共下轄6個社區,26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金麟街133號。
太姥山鎮行政區劃詳情
秦嶼村
建國村
吉坑村
太陽頭村
瀲城村
彭坑村
才堡村
瓜園村
屯頭村
斗門村
日澳村
方家山村
太姥洋村
孔坪村
竹下村
仙梅村
樟岐村
東星村
蒙灣村
東埕村
洋里村
牛郎岡村
秦海村
小篔簹
玉池社區
康湖社區
金麟社區
積石社區
寒碧社區
巨口村
下尾村
/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太姥山鎮地處太姥山及其沿海丘陵地帶,地貌類型以山地、丘陵及沿海小平原構成。背山靠海,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最髙峰為太姥山主峰覆鼎峰海拔917.3米,濱海平原低地海拔僅3~5米。
氣候
太姥山鎮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光能充足,熱量豐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年均日照1840小時,年平均氣溫13.4℃~20.2℃,年平均降水量在1250~2350毫米,無霜期235~300天。
水文
太姥山鎮境內溪流縱橫,主要有吉溪和洋里溪兩大水系。
自然災害
太姥山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台風、洪澇、海潮、地質災害等。台風災害主要發生在7月至9月。本世紀最嚴重的次自然災害是發生在2006年8月10日的「桑美」台風。據不完全統計,房屋倒塌2056戶7676間,房屋損壞5133戶16392間。
自然資源
太姥山鎮境內地下礦藏有泥灰岩、建築用花崗岩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太姥山鎮總人口55675人,男性28763人,佔51.7%;女性26912人,佔48.3%。其中流動人口1萬人左右,以漢族為主,分布有畲、回、侗、壯、黎、仫佬6個少數民族。人口出生率9.47‰,人口死亡率8.62‰,人口自然增長率0.8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87人。
太姥山鎮
2018年末,太姥山鎮戶籍人口57938人。
2021年,福鼎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 ,太姥山鎮人口為56949人。[2]
經濟
綜述
2011年,太姥山鎮實現財稅收入2.29億元,比上年增長28.93%。
2018年,太姥山鎮有工業企業138個,其中規模以上1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
農業
太姥山鎮耕地面積2263多畝,人均耕地0.41畝,是福鼎主糧區之一,素有「福鼎米糧倉」之稱。2011年,糧食總產量7808噸,農業總產值4.69億元。森林覆蓋率達到68%,有紅豆杉、彈塗魚、紫菜、茶葉等特色種養殖業。農民人均純收人8715元,比上年增長18%。
工業
2011年末,太姥山鎮實現工業總產值31.33億元,比上年增長37.9%。工業經濟主要以水井頭工業集中區、文渡工業園區為載體,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企業科技創新,已落成投產企業58家,其中億元以上企業12家。「九洋」蝦皮、」綠雪芽」有機茶、「一雄」光學望遠鏡、「石蘭」紫菜等眾多的名優特產品躋身國家級、省級名牌行列。
商業
2011年末,太姥山鎮有商業網點2500多家,超市2家。
交通
太姥山鎮有省道沙呂線、福寧高速公路和溫福鐵路均貫穿境內,分別在轄區內設立太姥山高速互通口和太姥山火車站,緊鄰沙埕港和龍安碼頭,海陸交通便利,近通沙埕、三沙,遠出東海直到外洋。年末,鎮區橋梁7座,總長度150多米。
2011年末,太姥山鎮鎮區運行16條線路44輛公交車輛,日客運量3000人次。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太姥山鎮有幼兒園8所,幼兒1491人,專任教師98人;小學7所,小學生3440人,小學專任教師260人;初中1所,學生117人,專任教師119人;完中1所,學生2906人(其中高中生1964人,初中生942人),專任教師202人。福鼎四中被確認為福建省普通中學辦學水平二級達級高中,被確定為寧德市教師進修學院教科研基地學校、寧德市標准化義務教育學校;第一中心小學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文化事業
太姥山鎮有太姥娘娘文化、畲族文化、漁家文化、穆斯林文化與當地傳統文化多元並存。民間傳統社戲有閩劇、木偶戲、布袋戲等,台閣、魚燈、獅燈、老婆船、踏高蹺等民俗文化也獨具魅力,有省市級歷史文化遺產62處,藤牌舞、太姥娘娘傳說等非物質文化遺產20多處。唐靈峰古剎、明嘉靖瀲城抗倭古堡、南宋朱熹講學石湖書院、清定海保衛戰愛國將領張朝發墓等文物古跡眾多。2011年末,太姥山鎮廣播電視光纜已全面實現村村通,行政村光纜聯網覆蓋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太姥山鎮有甲級鄉鎮衛生院1所,在職人員176人,醫學專業技術人員124人,開放床位100多張,門診量為13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末,太姥山鎮有敬老院3個,五保幸福園4個設床位120張,供養老年人105人,全鎮享有城鎮低保戶298戶527人,農村低保戶1232戶2705人,五保戶415人。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太姥山鎮有郵政網點2個,農村通郵率100%。通訊企業3家;固定電話用戶8508戶;行動電話用戶4.1萬戶;寬頻接入用戶9806戶。
給排水
2011年末,太姥山鎮鎮區自來水普及率達100%。
供電
2011年末,太姥山鎮鎮區有太姥山110千伏變電站和文渡工業園變電站,年供電1.2億千瓦時,供電可靠率99.8%。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太姥山鎮鎮區綠化覆蓋率達28.4%,人均綠化面積28.88平方米。
文化
名稱來歷
太姥山鎮原名秦嶼鎮。據明萬曆《福寧州志》載,秦嶼為秦人避亂之所居。2011年,更名為太姥山鎮。
名優特產
四季香芹
秦嶼鎮秦嶼村蔬菜基地是福建省貿易廳的直控蔬菜基地,位於福鼎市秦嶼鎮國家級風景區太姥山下,距福寧高速公路1000米,面積2000畝,蔬菜品種達36個,一年四季周年供應,是福鼎市的菜籃子基地年產蔬菜9000噸。
福鼎四季香芹是秦嶼村的主栽品種。歷時20年,周年供應,該品種具有葉柄濃綠,植株形美,風味香翠可口,是上乘佳品,它被評為寧德市名牌產品的稱號。經過多年選育,已選育四季香芹一號和四季香芹二號出兩個品種。四季香芹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鹽外,還含有揮發性芹菜油,具有奇香,促進食慾,同時還有降血、明目、驅風利濕等作用。
晚熟荔枝
荔枝,又名丹荔、離枝,是我國的特產名果。因其果皮鮮紅,果肉香甜味美,營養豐富,醫葯用途廣,素有「果中之王」和「果中皇後」之稱。秦嶼屬亞熱濕潤氣候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造成了適宜晚熟荔枝生長的小區氣候環境,是閩浙邊界地區熱量條件種植荔枝最理想的地方。秦嶼晚熟荔枝經過科學的改良、選優。所以,秦嶼晚熟荔枝具有皮薄核小、肉脆計多、色澤晶瑩、細嫩化渣、酸甜適度、芳香四溢的獨特風格。該品種單果重20克,可食率65%,含糖量高達26%,比一般荔枝高出8%左右從七月初上市,八月中旬都有出售,比嶺南荔枝晚熟一個多月。
旅遊
景點
太姥山風景區
太姥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境內,北鄰溫州118公里、南距福州200公里,三面臨海,於東海之濱,有「海上仙都」之稱,景區總面積100平方公里。太姥山與雁盪山和武夷山成鼎足之勢。景區內共有三十六峰、四十五石、二十四洞、十岩、九泉、三溪、二嶺、一谷。
太姥山鎮
太姥山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遺產。2013年10月11日,國家旅遊局授予太姥山旅遊景區等10家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稱號。
景區恢復對外營業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全國醫護工作者(含港澳台地區)免費。
獲得榮譽
2018年,太姥山鎮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0月,太姥山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0年6月29日,太姥山鎮入選省級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
2020年7月29日,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太姥山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