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花開話劇
1. 童話劇馬蘭花簡介
馬蘭山巔,雲霧繚繞,仙人馬郎棲息於此,他培植了一朵美麗動人的馬蘭花。馬蘭山下專住著王老爹、屬老伴王大 媽和兩個外貌酷似的女兒一家人。姐姐大蘭,好逸惡勞。妹妹小蘭,勤勞善良,她很想一睹山巔那朵凡人從未 見過的馬蘭花。老爹心疼女兒,為滿足女兒的要求,不畏艱險,奮力攀登,終於來到馬蘭山巔,目擊馬蘭花閃 爍著奇異的光芒。由於興奮過度,老爹不慎失足墜下萬丈懸崖,幸被馬郎救起。當馬郎得悉老爹的來意後,欣然把花交與老爹。樹公公從旁點破了馬郎借花求親的用意,老爹到家後即征詢兩個女兒的意向。大蘭嫌深山野林生活清苦,婉言拒絕,而小蘭卻含羞接過鮮花。馬郎和小蘭成親以後,共事勞動,生活美滿。不久,小蘭帶著豐厚的禮物回家省親,引起姐姐的妒忌。大蘭聽信變成老貓的黑心狼的讒言,騙取了妹妹的衣飾。老貓將小蘭推入湖中,並奪走了馬蘭花。接著,大蘭又在老貓的威脅利誘下,試圖從馬郎口中騙取馬蘭花的口訣。大蘭逐漸認清了老貓的猙獰面目,深悔自己受騙上當。她終於不顧老貓的恫嚇,向馬郎坦陳真情。馬蘭山上布下天羅地網,這只偽裝成老貓的黑心狼終於死在棍棒之下。馬郎憑借馬蘭花的神力救活了小蘭,夫妻重又歡聚。
2. 馬蘭花開的劇目介紹
話劇《馬蘭花開》由清華大學出品,是以清華師生為主策劃創作的現代原創校園劇作,全部演員均為校學生。該劇以頌揚老一輩科學家實現「中國夢」為主題,定位為「大型科技英雄人物傳記話劇」,立足於中國核武器研製的宏大歷史背景,在采編人物真實事跡的基礎上,通過多形態的藝術加工,生動講述了「兩彈元勛」鄧稼先為祖國核武器事業嘔心瀝血、忘我奮斗的不平凡人生,刻畫了以鄧稼先為代表的科技人員「崇高偉大的愛國精神、嚴謹創新的科學精神、默默無私的奉獻精神、高尚純粹的人格魅力」。《馬蘭花開》秉持剛柔並濟、青春向上的藝術風格,融合音樂、舞蹈、影視、朗誦等藝術形式和多媒體元素,在娓娓道來的親切敘說中貫穿著跌宕起伏的節奏脈動,全視角、立體化地重現了鄧稼先成長成才、以身許國的壯麗生命華章:從青少年時期就立志報國、錚錚風骨,到與同事們一起艱難創業、勇攀高峰;從在大漠中身先士卒、鞠躬盡瘁,到最後一息仍心懷國家、致以永恆的敬禮;同時也細膩深入地描繪了主人公質朴大氣的英雄形象、豐富而赤誠的內心世界和對家人、對摯友、對夥伴們的深情厚誼。該劇以人物為中心、以事業和情感為載體、以國家命運為題旨,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既唱響主旋律、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又充滿戲劇本真的張力和別致的創新。劇中情節扣人心弦、亮點精彩鮮活、高潮層層推進,具有史詩般的風格和貼近時代的氣息,在藝術的魅力中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
3. 馬蘭花開讀後感350字以上
2013年4月27日下午,清華校友會組織畢業50周年的校友在新建的新清華學堂內觀看話劇《馬蘭花開》。聽說新清華學堂修得非常氣派,音響效果也很好,想進去體驗一下。話劇《馬蘭花開》演繹的是清華校友鄧稼先在研製原子彈與氫彈過程中的事跡。我們曾在鄧稼先的領導下工作過許多年,因此對他的音容笑貌、為人處事非常熟悉,深怕編導人為地拔高美化他,把他寫成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人」,打算看得下去就看,看不下去就走(此前我們也看過一些寫他的文藝作品,但往往叫人看不下去)。但隨著劇情的展開,自己似乎慢慢地融進了劇中,一直看到了終場。感到劇本編得不錯,展現的是一個真實的鄧稼先、可信的鄧稼先。文藝作品固然需要必要的集中、剪裁與提煉,但這些都應以生活的真實為依據,不能為了某種目的杜撰情節,把「假的」當成「真的」,其結果必然是「假作真時真亦假」,讓人感到受了愚弄。
1963年7月,我們班有6名同學,從清華大學工程力學數學系計算數學專業力303班畢業後被分到了二機部九所。那時理論部尚未成立,九所只有一個研究室叫一室,鄧稼先是室主任。第二年春天,14號樓建成後成立了理論部,鄧稼先任主任,周光召、周毓麟等為副主任。理論部成立之初,除少量專家與部分50年代畢業的技術骨幹外,最多的是62、63、64年畢業的年青人。如像劇中所顯演的那樣,全所充溢著青春的朝氣,與急於要為祖國的強盛貢獻自己力量的激情。其實我們到九所時,原子彈的理論設計方案已基本完成,最多隻趕上了一個尾巴。當時最急迫的任務是要突破氫彈原理、完成氫彈的理論設計方案,趕在法國人之前炸響我們自己的氫彈。如果說原子彈設計還多少有些蘇聯專家留下的殘缺不全的資料可參考,那氫彈則從無到有完全是靠我們中國人自己實現的。我們能參與這一過程真是莫大的幸運,如劇中人說的「做成了這件事就是死也是值得的了」。
話劇《馬蘭花開》勾起了我的許多回憶。我們與老鄧(不論他是理論部主任或後來成了九院院長、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我們從來都叫他老鄧)之間是領導與被領導、專家與一般科研人員的關系,但更是同事與朋友的關系。與他相處不需客套、沒有拘束和顧慮,可以在他面前大膽地說出你想要說的話。在這里我舉幾件親身經歷的事說說,從中可看出他的為人為事。
六十年代末,一次老鄧帶隊去院部交方案,坐的是空軍的專機。那專機其實是一架航測用的飛機,機倉內一個座位都沒有,臨時搬進了幾個沙發讓王(淦昌)院長、老鄧與科工委二局的領導們坐,我們幾個年青人則席地而坐甚或席地而卧。因西寧天氣不好飛機無法降落,只能在蘭州過夜。下機後我們去逛商店,想買一付軍棋在機上打發時間。正要付錢時老鄧看見了,他二話不說就把錢付了,第二天在機上還和我們一起下棋。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許多年青人到了「當婚當嫁」年齡,但單位住房十分緊張,一套房子要住上兩家甚或三家。我被安排住進了與老鄧同一套房中:他住兩間,我住一間。那是文革期間,老鄧已是院長,院部北京兩邊跑。老鄧夫人在幹校,偶爾才回來幾天。兩個孩子在外地插隊,無人做飯。他中午晚上吃食堂,早上啃麵包。有時麵包放的時間長了都發霉了,就讓我們幫他「處理處理」,我們只能把霉的部分去掉後烤一烤再給他吃。我母親每天晚上給他燒一暖壺開水,放在入門的桌上待他回來使用。1971年夏,楊振寧先生要來老鄧家看望他們夫婦。在我印象中,之前他們已見過一次,但是在賓館中見的,這次可能是楊先生提出要看看他們的家,所以就把我給「趕」了出來。房子讓出來後,往內搬了幾張沙發,可能還有地毯,算成了一個會客室。那天楊先生是晚上來的,請他吃「冰鎮」西瓜,但那時哪有冰箱,只是把西瓜泡在自來水中而已。好在70年代時北京自來水可能是地下水,所以倒是很涼的。
相當長的時間內計算能力不足是九所的一大困擾,老鄧對此當然十分清楚,也十分著急。70年代末80年代初,國內已有些單位從國外引進了一些性能較高的計算機。我們很想了解些情況,於是老鄧帶著我們去了石油部在涿縣的物探局,他們剛進了兩套系統。一共去了六七個人,當時九所沒有麵包車,只有一輛蘇聯產的老舊的嘎斯69吉普車。我們讓老鄧坐在副駕駛位置上,因為那個坐位稍軟些,我們則坐在車後部兩排相對的長條凳上。那時北京到涿縣的路況很差,車雖然走得不快,但仍顛簸得厲害。現在想來其實此時老鄧已經有病在身了。從涿縣回到北京已很晚,至少晚上八、九點鍾了,沒有吃晚飯,於是老鄧讓司機把車直接開到了西四丁字路口的一家小吃店,請大家吃了一頓餛飩與包子後再回的家。
老鄧過去已很多年了,但凡與他有過接觸的人都會對他留下深深的記憶。母校校訓中有一句話叫「厚德載物」,老鄧就是一個「厚德」之人。感謝話劇《馬蘭花開》的編劇、導演與演員們的辛勤勞動,塑造了一個讓人認可的鄧稼先!
4. 馬蘭花故事是誰寫的
馬蘭花開——中國童話劇
作者任德耀 。 根據同名童話故事改編,1956年 6月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公演,獲1956年全國話劇會演演出一等獎、1954 ~ 1979年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劇本一等獎。全劇共 3 幕10場,描寫勇敢的青年馬郎搭救了上山打柴墜入山崖的王老爹,並托他把一朵神奇的馬蘭花帶給他的女兒。懶惰的姐姐大蘭看不起這朵野花,妹妹小蘭接受了它並與馬郎成親。大蘭十分嫉妒,惡毒的老貓唆使大蘭帶它潛入山林,殺害了小蘭,奪走了馬蘭花。後馬郎在山林中朋友的幫助下把老貓推下懸崖,救活了小蘭,馬蘭花重新回到善良的人們手中,小蘭和山林中的動物小夥伴又過起幸福安寧的生活 。該劇民族特色和兒童情趣濃郁 ,情節簡潔。有不少國家的兒童戲劇團體演出過此劇 。
5. 馬蘭花 馬蘭花 風吹雨打都不怕 馬蘭花開幸福來 勤勞的人們熱愛它,馬蘭花電影里的歌曲是誰唱的歌名是什麼
童話劇 《馬蘭花》
幸福的人啊把花看 開花以後奇跡現 金色的花 淡黃的蕊 散發的清香使人醉版
馬蘭花權,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在說話,請你現在就開花。
馬蘭花,馬蘭花,清香淡雅人人知,城裡孩子在盼望,請你現在就開花。
馬蘭花,馬蘭花,品格高潔人人誇,城鄉和諧成現實,請你現在就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