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海棠辛和
① 帶「不為」的七言詩句
「不為」開頭的七言詩句
1、江山自為離人好,不為離人數往還。——出自陳東《與士繇游金山翌日分袂二絕》
2、宦情客況俱牢落,不為鱸魚也合歸。——出自仇遠《思歸寄張仲達崔進之》
3、生平愛覽忠臣傳,不為吾身亦陷車。——出自南宋·文天祥《題蘇武忠節圖》
4、至今門外青青柳,不為東風肯折腰。——出自無名氏《陶公醉石》
5、清標自是人難泯,不為區區一劍傳。——出自陳宓《題延平張相公廟》
6、那似鮑昭空寫恨,不為不粲只消憂。——出自北宋·王安石《雜詠》
7、梵王豈是無甘露,不為君王致蜜來。——出自楊萬里《讀梁武帝事》
8、且喜賓筵得同道,不為篇什欲何為。——出自王禹偁《唱和暫停霖淫復作因書四韻呈仲咸兼簡宋從事》
9、可憐久立梅樑上,不為豨光只為魚。——出自樓鑰《它山》
10、不為新晴宜著句,擬將幽事破除閑。——出自南宋·陸游《秋霽》
11、人生到處須行樂,不為尋梅亦自來。——出自胡仲弓《游水樂煙霞二洞三絕》
12、行藏無意但隨時,不為人知我者稀。——出自蘇頌《走筆次韻察推見別二篇》
13、不為途窮身易老,百年回首總堪哀。——出自南宋·陸游《夢題驛壁》
14、不為拂光謁韓愈,問君何事出山來。——出自釋重顯《送僧入城》
15、碧海鯨魚快一逢,不為夜雨泣秋蟲。——出自釋寶曇《和張寺簿功父得祠》
16、更攜尊酒看修竹,不為前坡得意花。——出自孫嵩《春日武康游望過孟東野故居》
17、所期力濟生民福,不為名存信史褒。——出自金君卿《和曾子固聞言事謫官者》
18、已聞佳士過從約,不為東風返畫橈。——出自陳舜俞《青龍江醉眠亭》
19、初心未歇憶錢塘,不為間游再渡江。——出自釋雲岫《憶錢塘》
20、不為好音輕俗耳,自逢真賞動詩情。——出自韓維《和子華兄方惜鶯聲之晚今忽聞之》
21、掀髯一笑吾真足,不為無錐更嘆貧。——出自南宋·陸游《夏日》
22、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出自曹翰《內宴奉詔作》
23、東來西去人情薄,不為清陰減路塵。——出自唐·李商隱《關門柳》
24、不為含愁啼粉淚,只因貪愛濕行雲。——出自宋·沈瀛《浣溪沙》
25、白鷗生意在滄波,不為風塵有網羅。——出自北宋·王安石《寄致政吳虞部》
26、書生迂闊多如此,不為吟詩兩鬢華。——出自方岳《次韻鄭司理時以掌故贅梱幙歸未能也》
27、此時刻意言頗牧,不為雲中首級差。——出自宋祁《和人禁中作》
28、天邊新月從來細,不為人間愛畫眉。——出自邵雍《代書答開封府推官姚輔周郎中》
29、三年苦霧巴江水,不為離人照屋樑。——出自唐·李商隱《初起》
30、不為劉家賢聖物,愁翁笑口大難開。——出自唐·白居易《藍田劉明府攜酌相過與皇甫郎中卯時同飲醉後贈之》
31、此君長得籜龍兒,不為供人口腹資。——出自王炎《將使送玉堂春花江南竹筍次韻二絕》
32、良魚好人深淵去,不為鳴榔到次驚。——出自朱長文《華亭吳江道中偶作十絕》
33、談笑謝金何所愧,不為偷買用兵符。——出自唐·李紳《憶過潤州》
34、遙思上下登山屐,不為溪頭桃李花。——出自李洪《同子永和貝元復春日韻》
35、不為朝天愁路澀,夜窗燈火要尋盟。——出自南宋·陸游《病中數辱曾無逸架閣見問今日忽聞徙居走筆奉》
36、從來兩髀雕鞍側,不為兒童營玉食。——出自項安世《夔州永安宮詞》
37、愁多自是難成醉,不為天寒酒力微。——出自南宋·陸游《雪中懷成都》
38、看花獨往尋詩客,不為經時謁丈人。——出自唐·劉商《上崔十五老丈》
39、始知張翰思歸意,不為秋風只為鱸。——出自方岳《謝人致蟹》
40、不為犬羊殘士類,肯教曹操識盧龍。——出自陳普《詠史上·田疇》
41、不為孤囚死嶺海,君恩如天豈終極。——出自南宋·陸游《曉嘆》
42、只應歌罷王自走,不為虞兮一回首。——出自舒岳祥《虞美人草》
43、須知天子娛親意,不為乘春事燕遊。——出自趙湘《太皇太後合春帖子》
44、陰山側畔月如霜,不為吟猿斷殺腸。——出自李璉《題金陵雜興詩後十八首》
45、殷勤底事登臨去,不為山僧苦見招。——出自張栻《和元晦馬跡橋》
46、後人繼此非難事,不為公家慮久長。——出自陳宓《端午日楓亭道中》
47、重梅雙杏巧相將,不為遊人只自芳。——出自陳師道《酬王立之二首》
48、不為披圖來侍寢,非因主第奉身迎。——出自唐·楊師道《闕題》
49、不為宰相渾閑事,只作名醫也自賢。——出自劉克庄《贈崇安吳醫德安》
50、甘作一麾山吏部,不為三敗管夷吾。——出自姜特立《陳德承致政病後得詩且以見賀》
51、不為龍鍾頭半白,好拋泉石從軒車。——出自魏野《喬職方將赴闕詔領河東轉輸再成長句送之》
52、到此欲知真玉性,不為圓折本來方。——出自張伯玉《題玉泉》
53、不為思歸對妻子,道人有約徑須還。——出自宋·蘇軾《贈莘老七絕》
54、閣束衣冠聊一笑,不為耐辱司空圖。——出自魏了翁《於用宋兵部韻送劉左史》
55、不為白公為太守,霓裳一曲暮回還。——出自康孝基《春遊》
56、不關殘醉未醒松,不為春愁懶散中。——出自楊萬里《垂絲海棠二首》
57、詩情惱得渾無那,不為龍涎與水沉。——出自楊萬里《木犀初發呈張功父》
58、縱無夜雨何曾寐,不為秋風也自愁。——出自南宋·陸游《書嘆》
59、白鷗去盡還堪恨,不為幽人暖釣磯。——出自宋·陸游《晚歸》
60、不為尋芳出錦城,偶隨吟杖繞山行。——出自胡仲弓《春遊》
61、君王下詔求傾國,不為琵琶略斷魂。——出自李流謙《信口十絕》
62、丈夫出處有常度,不為黃金顏色低。——出自舒岳祥《正仲有詩因次和再別》
63、行台自昔書林寵,不為傷離更黯魂。——出自宋祁《轉運李宥學士》
64、不為深根生觸石,定應高幹上摩天。——出自蘇頌《和奚山偃松》
65、淚沾雙袖血成文,不為悲身為別君。——出自唐·元稹《送致用》
66、不為瀛洲復相見,阿戎翻隔萬山雲。——出自南宋·文天祥《河間》
67、晚風一陣無端急,不為山人惜柚花。——出自劉克庄《深村》
「不為」結尾的七言詩句
1、扁舟短策尋常事,肥馬輕裘我不為。——出自蘇泂《次韻知縣三兄》
2、讀書萬卷裂儒衣,黃金可成棄不為。——出自南宋·陸游《寄黃龍升老》
3、乃知無為非不為,道化自行而已矣。——出自強至《還府推楊學士無為編》
4、兒女傷悲土不為,健行童僕遠相依。——出自朱繼芳《和顏長官百詠·客路》
「不為」在中間的七言詩句
1、直不為楹圓不輪,斧斤亦復赦渠薪。——出自楊萬里《榕樹》
2、守著趙桐不為香,翩如鳳子往來忙。——出自舒岳祥《同正仲賦趙桐彩蝶》
3、歲月略如飛鳥過,賓朋不為看花來。——出自方岳《熙春台用王簿韻》
4、憶我移官惶恐灘,肯來徒步不為難。——出自趙蕃《贈別耆英二首》
5、輕生奉國不為難,戰苦身多舊箭瘢。——出自唐·施肩吾《贈邊將》
6、況我學不為買祿,直欲到死攀軻雄。——出自梅堯臣《高車再過謝永叔內翰》
7、江海悠悠不為名,年深識盡世間情。——出自戴錶元《再寄曹居士》
8、屢戒譯門老馬走,門前驛弟不為疏。——出自趙蕃《簡陳擇之索詩》
9、瘦盡腰圍不為詩,良辰流落自成衰。——出自南宋·陸游《聞猿》
10、功名會底不為難,莫把登科作等閑。——出自宋伯仁《送楊提干過淮求辟》
11、酒盞慚痚朋舊少,紙簾不為俗人開。——出自王諶《病起》
12、不須重此生別離,淚不為此生別滋。——出自元·王冕《結交行送武之文》
13、勝日難逢宜樂此,好山多買不為饕。——出自朱翌《題翠波亭》
14、頌聲諧激不為難,君王早訪平戎策。——出自胡寅《題浯溪》
15、要使祈招歌德意,君恩不為遠人輕。——出自晁補之《送曹子方福建轉運判官二首一》
16、能省燕津真有味,會言龍肉不為珍。——出自釋惟清《偈二首》
17、幸留此像不為少,福聚萬紀兼千總。——出自宋·陳與義《陳叔易賦王秀才所藏梁織佛圖詩邀同賦因次其》
18、到得珠襦金碗出,始知舏葬不為非。——出自劉克庄《同鄭君瑞出瀨溪即事十首》
19、石門之役萬金耳,首鼠不為吾已隘。——出自蘇軾《與葉淳老、侯敦夫、張秉道同相視新河,秉道有詩,次韻二首》
20、畎畎余忠劉子政,也應全不為修名。——出自區仕衡《喜聲伯謫還》
21、何當歸骨先人墓,千古不為丘首慚。——出自南宋·文天祥《寒食》
22、歲華不為衰翁駐,且付餘生一笑中。——出自南宋·陸游《夏日》
23、移得名花手自栽,花知不為老人開。——出自姚孝錫《花前獨酌二絕句》
24、妙存湛湛不為無,真照靈靈不為有。——出自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25、解印本非嫌薄祿,掛冠殊不為高年。——出自邵雍《賀人致政》
26、本是白鷗隨浩盪,野田漂泊不為孤。——出自南宋·文天祥《龍霧洲覺海寺次李文溪壁間韻》
27、菱浪豈緣風袞袞,荷珠不為露涓涓。——出自楊簡《石魚樓》
28、黃金白璧豈非好,子直視之不為寶。——出自司馬光《風林石歌》
29、我昔不為二千石,四方異物固應無。——出自蘇轍《讀樂天集戲作五絕》
30、嵇康巨源不為絕,戴崇彭宣本相得。——出自宋·敖陶孫《思古人》
31、百萬僧中不為僧,比君知道僅誰能。——出自唐·徐夤《依韻贈南安方處士五首》
32、川原變化無終極,一氣不為常寂然。——出自司馬光《河北道中作》
33、朝來好語成快讀,匕籌驚投不為雷。——出自陳造《贈趙丞四首》
34、當時雖不為天子,文選猶傳萬世名。——出自徐鈞《昭明太子》
35、子陵不為光皇屈,要識君王有故人。——出自姚勉《題嚴子陵釣台》
36、芳潔不為塵土涴,瓊英跕跕墮雲根。——出自馬廷鸞《山中梅花》
37、南鄰居士卿之孫,豐悴相從不為異。——出自陳師道《謝寇十一惠端硯》
38、夜嘆不為絺綌單,晝嗟不為薇蕨少。——出自曾鞏《嘆嗟》
39、紅粉蓮娃何處在,西風不為管餘香。——出自宋·賀鑄《攤破浣溪沙》
40、信得平生稽古力,初心不為履朝靴。——出自李伯圭《挽胡季昭二首》
41、玉水迸流山石裂,有靈初不為刳腸。——出自陳岩《白龜泉》
42、百歲興衰已如此,爭教東海不為田。——出自宋祁《過摩訶池二首》
43、時決時瀦能自力,轉成沃壤不為難。——出自熊克《勸農十首》
44、笑雲鮐老不為禮,飄蕭雪鬢雙垂頤。——出自唐·鄭嵎《津陽門詩》
45、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出自明·文嘉《今日詩》
46、美璞未成終是寶,精鋼寧折不為鉤。——出自王化基《句》
47、正令選壯不為用,筆墨尚可輸微忠。——出自南宋·陸游《夜觀秦蜀地圖》
48、端向歲寒觀雅操,須知冰凌不為災。——出自廖行之《再次武公望雪梅韻五首》
49、飲處偕酬未央樂,旱餘新紀不為災。——出自陳造《喜雨燕致語口號》
50、長星不為英雄住,半夜流光落九垓。——出自唐·胡曾《詠史詩·五丈原》
51、人生六帙不為夭,家累千金能享成。——出自許應龍《潘上舍父輓詩》
52、卻笑顏回不為夭,又道彭鏗未是老。——出自白玉蟾《快活歌二首》
53、折枝要是不為爾,長劍在手無蛟鯨。——出自李流謙《送楊嗣清國錄出倅廣漢》
54、妖蟆不為中秋地,老兔先奔昨夜寒。——出自方岳《八月十四月食中秋遂無月》
55、一字七字三五字,萬象窮來不為據。——出自釋重顯《答忠禪者》
56、當為不為為蝦蟆,爬沙腳手何陋歟。——出自陳普《青蛙辭》
57、懷綬不為明日計,登樓且散異鄉愁。——出自南宋·陸游《官居戲詠》
58、如何零露方滋菊,豈得東風不為梅。——出自宋白《花》
59、不分兩窗窗外月,如何不為別人明。——出自楊萬里《夜泊平望終夕不寐三首》
60、尊前張膽不為屈,生彘臠割吞群凶。——出自汪宗臣《鴻門舞劍歌》
61、如今悲不為塗窮,病雁孤飛失老鴻。——出自楊萬里《濠原路中》
62、面對靈龜最上峰,舟中活計不為窮。——出自陳文蔚《舟行望龜峰》
63、西望長安路幾千,遲回不為別家難。——出自唐·李咸用《投知》
64、能知管仲不為諒,便識殷賢都是仁。——出自魏了翁《次韻知常德袁尊固監丞送別四詩》
65、念昨與君俱隨書,貧賤不為人比數。——出自晁補之《湯村逢陳安性》
66、流光過隙偏驚駟,危睫沾衣不為琴。——出自宋庠《得許六書》
67、詩禮向來堪發冢,孫劉能使不為公。——出自陳師道《送王元均貶衡州兼寄元龍二首》
68、山色長供青蒻笠,春光不為白髭須。——出自楊萬里《丙申歲朝》
69、回頭一弔箕山客,始信逃堯不為名。——出自唐·李商隱《覽古》
70、但嗟不為貧人計,未動秋砧雁已來。——出自宋·陸游《嘉泰辛酉八月四日雨後殊凄冷新雁已至夜復風雨不止是歲八月一日白露》
71、罾羅不為彨羆設,果應龜墨收奇才。——出自張閏《渭川獵》
72、熏沐不為杯酒污,飛揚未許老夫量。——出自陳師道《次韻答學者四首》
73、輕身羨爾能隨鶴,薄味從來不為魚。——出自戴錶元《送僧無等游華亭》
74、數本不為吾輩設,風煙之句水雲身。——出自方岳《贈算數汪生》
75、國恩當報敢不勤,但願不為世所醺。——出自宋·蘇軾《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
76、勁節暫因君子移,貞心不為麻中直。——出自唐·李咸用《小松歌》
77、伯倫嗜酒還因亂,平子歸田不為窮。——出自唐·韋庄《將卜蘭芷村居留別郡中在仕》
78、向來天公不為人,市人半是溝中瘠。——出自蘇轍《春無雷》
79、世間不為蛾眉誤,海上方應鶴背吟。——出自唐·司空圖《雜題二首》
80、鵠至安能令弈善,羊亡豈不為歧多。——出自劉克庄《題方楷一軒》
81、顧指不為天下化,排進靡使人心僨。——出自蘇頌《暇日游逍遙台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無香火對之歆然起懷古》
82、拋來簪紱都如夢,泥著杯香不為愁。——出自唐·吳融《憲丞裴公上洛退居有寄二首》
83、徑歸不為麒麟楦,多病竟孤鸚鵡杯。——出自方岳《次韻林同年見寄》
84、鹿門三峴率如此,何者不為積陰阻。——出自陳造《寄程安撫》
85、宵衣旰食明天子,日伏青蒲不為言。——出自唐·杜牧《聞開江相國宋下世二首》
86、轅下已疲猶戀主,道邊寧死不為鉤。——出自宋祁《得杭州鄭資政書》
87、銀龍行酒送歸客,丈夫不為兒女情。——出自戴復古《琵琶行》
88、許國從來徹廟堂,連年不為在疆場。——出自唐·高適《九曲詞三首》
89、舅甥身退不為遲,肥遯猶當未老時。——出自樓鑰《次韻十詩·老態》
90、授館不為他日計,解衣真出故人情。——出自陳師道《送王定國通判河南》
91、昔壯今衰殆不如,吾恐未必不為福。——出自北宋·黃庭堅《新寨餞南歸客》
92、蓮莖把玩不為腹,羨殺逢人飲上池。——出自陳造《次韻楊宰食蓮戲作》
93、遺藁不為他日計,佳城尚及此丘藏。——出自陳傅良《挽薛季益尚書》
94、門下書生知此意,戀戀不為兒女計。——出自舒邦佐《送張倉移漕廣西》
95、求理由來許便宜,漢朝龔遂不為疵。——出自唐·戴叔倫《撫州被推昭雪答陸太祝三首》
96、掛劍自知吾已許,脫驂不為涕無從。——出自北宋·黃庭堅《李濠州輓詞二首》
② 海棠樹葉上這是什麼害蟲,怎麼殺蟲
海棠樹上是這是什麼害蟲怎麼殺可以不要打點農葯就好了。
③ 古典園林常用植物有哪些
中國古典園林常用的花木種類,按觀賞植物學分,大致如下:
1.觀花類
因花色艷麗而芬芳,是園中主要觀賞對象。常綠的有山茶,桂花、廣玉蘭、月季、杜鵑、夾竹桃、梔子花、金絲桃、六月雪、瓶蘭、探春、黃素馨、含笑等;落葉的有牡丹、玉蘭、梅。桃、杏,李、海棠,紫薇、丁香、木槿,木芙蓉,辛夷、蠟梅,紫荊、綉球、錦帶花,迎春、連翹,珍珠梅、棣棠、郁李、榆葉梅等。其中牡丹有「花王」之稱,花大色艷,是園中花台上的主要花種。海棠,紫薇因兼有姿態花色之美,山上、水濱、庭院等處無不相宜。海棠又有西府,垂絲、貼梗、木瓜之分,雖樹形各異,都具有相當觀賞價值,垂絲海棠花枝婆娑,園中栽植尤多。山茶與桂花既為常綠,又可耐陰,而且茶花色艷,桂花芬芳,故亦較多採用。蠟梅花香色美,是冬季的重要觀賞對象,常作為院落種植的樹種。
2.觀果類
此類花木主要作為夏秋觀賞之用,或作為冬季點綴。常綠的有枇杷、桔、
香椽,南天竹、枸骨、珊瑚樹等;落葉的有石榴、花紅、柿、無花果、枸杞、棗等。其中枇杷果實金黃,既能觀賞,又可供食用,各園頗多採用。南天竹亦稱天竹,冬季結紅果,常與蠟梅合栽,也是園中常用的重要樹種。
3.觀葉類
是園中不可缺少的樹木。常綠的有瓜子黃楊、石榴,桃葉珊瑚、八角金盤、女貞、絲蘭、棕櫚等;落葉的有槭,楓香、烏桕、垂柳,山麻桿、檉柳、紅葉李等。其中槭樹種類很多,葉色姿態均有不同,是單株觀賞或群植的較好題材。
4.林木、蔭木類
這類樹木是構成園中山林與綠蔭的主要因素,也是園林植物配置的基礎;常綠的有羅漢松、白皮鬆、黑松,馬尾松、檜柏、柳杉、香樟等;落葉的有梧桐、銀杏、榆、榔榆、櫸,朴、糙葉樹、槐、楓楊、臭椿,楝、合歡、梓、黃連木、皂莢等。其中楓楊生長較速,枝幹盤曲,樹冠有濃蔭,容易形成蔥蘢的佳境,園中應用頗多。
5.藤蔓類
是園中依附於山石、牆壁、花架上的主要植物。因其習性攀緣,故有填補空白,增加園中生氣的效果。常綠的有薔薇、木香、薜荔、絡石、常春藤、金銀花、匍地柏等;落葉的有紫藤、凌霄、爬牆虎,葡萄等。其中紫藤除攀緣外,還可修剪成各種形態。木香花千枝萬條,香馥清遠,園中頗喜採用。
6.竹類
性喜溫暖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姿態挺秀,經冬不凋,與松柏並重。由於生長快,不擇陰陽,牆根池畔,皆可種植,常用的有象竹、慈孝竹、箬竹、石竹,觀音竹、壽星竹、斑竹、紫竹、方竹、金鑲碧玉竹等。其中象竹竿大且直,多成片種植,綠意盎然。箬竹葉闊,低矮成叢,多植於山上、石間,增添山林野趣。紫竹,方竹竿葉纖細,多植於牆陰屋隅,或用以填補空白,遮擋視線。
7.草本與水生植物類
草本植物常見的有芭蕉、芍葯、菊花、萱草、書帶草、諸葛菜、鳶尾(蝴蝶花)、紫萼、玉簪、秋海棠、紫茉莉、鳳仙花、雞冠花、蜀葵、秋葵、鴨趾草、虎耳草等。其中芭蕉多植於庭院,窗前或牆隅,姿態扶疏,綠蔭如蓋。水生植物常用的有荷花、睡蓮、蘆葦等。
④ 古書山海經中有哪些植物
1、桂樹:為木樨科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者可達7米。葉對生,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 全緣或上半部疏生細鋸齒。終年常綠,秋季開花,花簇生於葉腋,呈聚傘狀,黃色或黃白色,極芳香,有'獨佔三秋壓群芳'的美譽。
2、迷榖(gǔ):傳說中異木名。狀如榖(構樹),卻呈現黑色的紋理,其花光華四射,人們佩其枝葉或花不迷失方向。
3、棪(yǎn)木:為一種喬木,結出的果實像蘋果,表面紅了即可吃。「棪木」即是今柿樹科柿樹屬君遷樹,後來由於「棪木」之的讀音為「君」字和「遷」字的合音,致使後人以君遷為名,而「棪木」字為人所忘,既而不知 「棪木」為何物。
4、怪木:生長在猨翼山,十分險惡,人上不去。
5、梓樹:即梓,為紫葳科梓屬喬木植物,高達15米。樹冠倒卵形或橢圓形,樹皮褐色或黃灰色。喜光,稍耐陰,耐寒,適生於溫帶地區,在暖熱氣候下生長不良,深根性。喜深厚肥沃;濕潤上壤,不耐乾旱和瘠薄,能耐輕鹽鹼土。抗污染性較強。梓樹樹體端正,冠幅開展,葉大蔭濃,春夏黃花滿樹,秋冬莢果懸掛,是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樹種。可作行道樹、綠化樹種。嫩葉可食;根皮或樹皮、果實、木材、樹葉均可入葯;木材亦可作傢具。
6、枏:楠木。為我國特有,是馳名中外的珍貴用材樹種。常綠大喬木,高達30餘米,胸徑 1 米。主要產於四川、雲南、廣西、湖北、湖南等地。《博物要覽》記載:'楠木有三種,一曰香楠,又名紫楠;二曰金絲楠;三曰水楠。南方者多香楠,木微紫而清香,紋美。宮殿及重要建築之棟梁必用楠木。楠木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也是我國的特產樹種。楠木皮可入葯。
7、牡荊:灌木或小喬木。小枝方形,密生灰白色絨毛。葉對生,掌狀5出復葉,小葉片邊緣有多數鋸齒,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無毛或稍有毛。圓錐狀花序頂生;花萼鍾形,頂端有5齒裂;花冠淡紫色,頂端有5裂片。果實球形,稱「黃荊子」,黃褐色至棕褐色,作葯材用,也可提取芳香油。花果期7~11月。
8、枸杞:茄科枸杞屬的多分枝灌木植物,高0.5-1米。枸杞全身是寶,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春采枸杞葉,名天精草;夏採花,名長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嫩葉亦稱枸杞頭,可食用或作枸杞茶。現枸杞子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並能抗動脈粥樣硬化。
9、松:常綠樹。絕大多數是高大喬木。高20~50米,最高可達75米。極少數為灌木狀,如偃松和地盤松。松樹為輪狀分枝,節間長,小枝比較細弱平直或略向下彎曲,針葉細長成束。松樹的種類有很多,觀賞林木有羅漢松、白皮鬆等等;工業林木則有赤松、白松、黃花松等等;常見的還有雪松、黑松、馬尾松。世界上松樹種類將近115種,葉形大都細長似針,通稱松針。
10、文莖:傳說中的一種樹。《山海經》中記載,文莖生長在西山山系中的符禺山上,結的果實像棗,人吃了可以治療耳聾。
11、白gāo:一種植物名稱,具體不詳,待考。形狀像一般的構樹卻是紅色的紋理,枝幹流出的汁液似漆,味道是甜的,人吃了它就不感到飢餓,還可以解除憂愁,名稱是白gāo,可以用它把玉石染得鮮紅。
12、杻(niǔ):杻樹,長得近似於棣樹,葉子細長,可以用來喂牛,木材能造車輞。
13、橿(jiāng):橿樹,木質堅硬,古人常用來製做車子。
14、箭媚(méi):一種節長、皮厚、根深的竹子,冬天可以從地下挖出它的筍來吃。
15、棕樹:即棕櫚。常綠喬木,高達15米。無主根,須根密集。干圓柱形,直立,不分枝,干有殘存不脫落的老葉柄基部,並被暗棕色的葉鞘纖維包裹。葉大,簇生於樹干頂端,掌狀分裂成多數狹長的裂片,裂片堅硬,頂端淺二裂。葉柄極長。雌雄異株,花期5月,淡黃色,肉穗花序,排列成圓錐花序。核果腎形,初為青色,11~12月果熟,熟時黑褐色。 多為觀賞用。
16、樗(chū):即臭椿樹,長得很高大,樹皮灰色而不裂,小枝粗壯,羽狀復葉,夏季開白綠色花。
17、枳:枳樹,也叫做「枸橘」、「臭橘」,葉子上有粗刺。復葉,小葉三片,有透明腺點。
18、盼木:長著枳樹一樣的葉子卻沒有刺。
19、竹箭:即篠。細竹。
20、棫(yù):棫樹,長得很小,枝條上有刺,結的果子像耳璫,紅紫色,可以吃。
21、柞:古人說就是櫟樹。它的木材可供建築、器具、薪炭等用。
22、構樹:楮(chǔ)樹。落葉喬木,高達16米;樹冠開張,卵形至廣卵形;樹皮平滑,淺灰色或灰褐色,不易裂,全株含乳汁。單葉互生。椹果球形,熟時橙紅色或鮮紅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其葉是很好的豬飼料,其樹皮是造紙的高級原料材質潔白,其根和種子均可入葯,樹液可治皮膚病,經濟價值很高。
23、桔梗:橘樹的莖干。
24、桃枝:一種竹子,它每隔四寸為一節。
25、鉤端:屬於桃枝竹之類的竹子。
26、檀(tán):落葉喬木,木質堅硬,用於制傢具、樂器(亦稱「青檀」)。可入葯。
27、jì:水松,有刺,木頭紋理很細。
28、豫章:古人說就是樟樹,也叫香樟,常綠喬木,有樟腦香氣。
29、棠:這里指棠梨樹,結的果實似梨而小點,可以吃,味道甜酸。
30、無名樹:圓圓的葉子白色的花萼,紅色的花朵上有黑色的紋理,結的果實與枳實相似,吃了它就能使人多子多孫。
31、嘉果:結出的果實與桃子很相似,葉子卻很像棗樹葉,開著黃色的花朵而花萼卻是紅紅的,吃了它就能使人解除煩惱憂愁。
32、丹木:紅紅的莖幹上長著圓圓的葉子,開黃色的花朵而結紅色的果實,味道是甜的,人吃了它就不感覺飢餓。有人說是槭樹,種類較多,秋天葉子變紅。
33、若木:神話傳說中的樹,具有奇異而神靈的特性。
34、榣(yáo)木:特別高大的樹木。
35、沙棠:形狀像普通的棠梨樹,開黃色的花朵,結紅色的果實,味道像李子卻沒有核,可以用來辟水,人吃了它就能漂浮不沉
36、桑樹:落葉樹,桑葉是喂桑蠶的主要匍食料;桑樹木材可以制傢俱、農具,並且可以作小建築材;桑皮可以造紙;桑條可以編筐;桑葚可以釀酒。
37、榛樹(zhēn):落葉灌木,結的果實叫榛子,近球形,果皮堅硬。
38、楛(hù)樹:形似荊而赤莖似蓍。木材可以做箭。
39、漆樹:落葉喬木,從樹干中流出的汁液可作塗料用。
40、柏樹:常綠喬木,樹高一般可達20米。樹皮紅褐色,縱裂。小枝扁平。葉鱗片狀,小形。雌雄同株,球花單生枝頂。球果近卵形。壽命極長。種子、根、葉和樹皮可入葯;用種子榨油,供製皂、食用或葯用。
41、木瓜樹:果樹也叫楙(mào)樹,落葉灌木或喬木,果實在秋季成熟,橢圓形,有香氣,可以吃,也可入葯。
42、櫰(huái)木:形狀像棠梨,葉子是圓的,結紅色的果實,果實像木瓜大小,人吃了它就能增添氣力。
43、丹樹:葉子像構樹葉,結出的果實像瓜大小,紅色的花萼卻帶著黑色的斑紋,人吃了它就可以治癒黃疸病,還可以辟火。
44、機木:即榿(qī)木樹,長得像榆樹,把枝葉燒成灰撒在稻田中可作肥料用。榿木又名水冬瓜樹、水青風、榿蒿, 為樺木科,榿木屬植物。落葉喬木,葉倒卵形,小堅果卵形或倒卵形,果期11月。
45、椐(qū)樹即靈壽樹:也就是靈壽木,樹幹上多長著腫節,古人常用來製做拐杖。
46、梧桐:落葉喬木,高達16米;樹皮青綠色,平滑。葉心形,掌狀3-5裂,直徑15-30厘米。葉柄與葉片等長。圓錐花序頂生,花淡黃綠色;種子圓球形,表面有皺紋,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47、桃:山桃,又叫榹(sì)桃,也叫毛桃,一種野果木。果子很小,核與果肉粘結一起,桃仁多脂,可入葯。
48、李樹:落葉果樹。中國現有李屬植物資源8個種、5個變種, 800餘個品種和類型。
49、柘(zhè):柘樹,也叫黃桑,奴柘。落葉灌木,葉子可以喂蠶,果子可以食用,樹皮可以造紙,根皮入葯。
50、枳(zhǐ)木: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多刺,春天開白花。果實黃綠色,味酸不可食,可入葯。
51、棘木就是叢生的小棗樹,即酸棗樹,枝葉上長滿了刺
52、柳樹
53、無名樹:葉子像柳樹葉而有紅色的紋理。
54、三桑樹:樹高百仞,無枝,樹葉如花團,簇擁在樹冠頂部。通常,此樹每三棵生長在一處,葉子似桑葉,因此名為三桑。三桑樹南面的那棵樹,樹葉通紅如火;中間那棵,葉子金黃;南邊那棵,樹葉湛青如藍。
55、栒樹:古人常用樹幹部分的木材製做拐杖。
56、芑:「杞」的假借字。形狀像一般的楊樹卻有紅色紋理,樹干中的液汁與血相似,不結果實,名稱是芑,把液汁塗在馬身上就可使馬馴服。
57、類楊樹:形狀像普通的楊樹,開紅色花朵,果實與棗子相似但沒有核,味道是酸中帶甜,吃了它就能使人不患上瘧疾病》
58、楨木:即女楨,一種灌木,葉子對生,革質,卵狀披針形,在冬季不凋落,四季常青。初夏開花,是白色,果實橢圓形。
59、楝:楝樹,也叫苦楝,落葉喬木,春夏之交開花,淡紫色,核果球形或長圓形,熟時黃色。木材堅實,易加工,供傢具、樂器、建築、農具等用。又據古人說搗碎楝樹的子實可以洗衣,而服食它可以益腎。
60、杤(lǐ)木:這種樹木,莖干是方形的而葉子是圓形的,開黃色花而花瓣上有絨毛,果實像楝樹結的果實,人服用它可以增強記憶而不忘事。
61、雕棠樹:葉子像榆樹葉卻呈四方形,結的果實像紅豆,服食它就能治癒人的耳聾病。
62、舉:即櫸柳,落葉喬木,生長得又快又高大,木材堅實,用途很廣。
63、蔓荊:一種灌木,長在水邊,苗莖蔓延,高一丈多,六月開紅白色花,九月結成的果實上有黑斑,冬天則葉子凋落。
64、野棗樹
65、柞(zuò):柞樹,也叫蒙子樹、鑿刺樹、冬青,常綠灌木,初秋開花,雌雄異株,花小,黃白色,漿果小球形,黑色。
66、槐:落葉喬木。木材可供建築和制傢具。花蕾可做黃色染料。
67、櫄(chūn)木:與高大的臭椿樹相似,樹干可以作車轅。
68、酸棗樹:酸棗樹屬灌木科木本植物,很難成樹,長到杯口粗細便自然乾枯,由根部再生嫩芽。
69、柳樹:落葉喬木,柳枝細長,性喜濕地,高可達 20--30米 ,莖50 -60 公分,生長迅速;樹皮組織厚,縱裂。
70、竹子:禾本科的一個分支竹亞科的總稱,又稱竹類或竹子。有低矮似草,又有高如大樹。通過地下匍匐的根莖成片生長。多年生植物。有一些種類的竹筍可以食用。已知全球約有150屬,1225種。
71、五倍子樹:鹽膚木,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2-10米。小枝棕褐色,奇數羽狀復葉互生,是五倍子葯源植物,所以稱「五倍子樹」。
72、橚(xiāo):同「楸」。楸樹落葉喬木,樹形高大,樹干端直。夏季開花,子實可作葯用,主治熱毒及各種瘡疥。
73、簳(gǎn):小竹子,可用做箭桿。
74、天匾:方方的莖干而像葵菜形狀,服用了它就能使人吃飯不噎住。
75、蒙木:葉子與槐樹葉相似,開黃色花不結果實。服用了它就能使人不糊塗。
76、帝休:葉子的形狀與楊樹葉相似,樹枝相互交叉著伸向四方,開黃色花結黑色果實,服用了它就能使人心平氣和不惱怒。
77、栯(yū)木:葉子的形狀像梨樹葉卻有紅色紋理,人服用了它就沒了嫉妒心。
78、椒:有三種,一種是木本植物,即花椒;一種是藤本植物,即胡椒;一種是蔬類植物。這里指花椒,枝幹有針刺,葉子堅而滑澤,果實紅色,種子黑色,可以入葯,也可調味。
79、帝屋:葉子的形狀與花椒樹葉相似,長著倒勾刺而結紅色果實,可以辟凶邪之氣。
80、亢木:一種樹木,葉子的形狀像臭椿樹葉而結紅色果實,人吃了它可以驅蟲辟邪。
81、薊(jì)柏:一種樹木,形狀與牡荊相似,開白色花朵而結紅色果實,吃了它的果實就能使人不怕寒冷。
82、櫾(yòu)樹:同「柚」。柚子與橘子相似而大一些,皮厚而且味道酸。
83、橘樹:常綠喬木,初夏開花,白色。在深秋的時候結果。果實叫橘子,味甜酸,可以吃,果皮可入葯。
84、桃枝竹:竹的一種。《酉陽雜俎·廣動植序》:「桃支竹以四寸為一節。」
85、鉤端:竹名。
86、柤:柤樹的形狀像梨樹,而樹干、樹枝都是紅色的,開黃色花朵,結黑色果子。
87、栗:落葉喬木,果實叫栗子(板栗子),果仁味甜,可以吃。木材堅實,供建築和制器具用;樹皮可供鞣皮及染色用;葉子可喂柞蠶。
88、梓樹:紫葳科梓屬喬木植物,高達15米。樹冠倒卵形或橢圓形,樹皮褐色或黃灰色。喜光,稍耐陰,耐寒,適生於溫帶地區,不耐乾旱和瘠薄,能耐輕鹽鹼土。抗污染性較強。葉大蔭濃,春夏黃花滿樹,秋冬莢果懸掛,是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樹種。可作行道樹、綠化樹種。嫩葉可食;根皮或樹皮、果實、木材、樹葉均可入葯;木材亦可作傢具。
89、桃:薔薇科落葉喬木,樹皮黑色,為常見的果樹及觀賞花木。果肉清津味甘,果、葉均含杏仁酣,均可入葯。
90、李樹:薔薇科落葉喬木。果樹。
91、梅子樹:薔薇科喬木,干呈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綠色。葉片廣卵形至卵形,邊緣具細鋸齒。果實球形,味酸。
92、杏樹:果樹,屬於薔薇科落葉喬木,分布在我國北方。
93、寓木:又叫宛童,即寄生樹。又分兩種,葉子是圓的叫做蔦木,葉子像麻黃葉的叫做女蘿。因這種植物是寄寓在其它樹木上生長的,像鳥站立樹上,所以稱作寄生、寓木、蔦木。俗稱寄生草。
94、海棠樹:屬薔薇科植物,葉片為橢圓形,花瓣呈倒卵形,既有草本也有木本,有西府海棠、貼梗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四季海棠等多種。具有生津止渴、健脾開胃等功效。
95、栒(xún):木名,可以作為策與杖。
96、楢(qiū):一種木材剛硬的樹木,可以用作製造車子的材料。
97、棷(zōu):不詳何樣樹木。
98、椫(shàn):也叫白理木。木質堅硬,木紋潔白,可以製做梳子、勺子等器物。
99、楊樹:楊柳科楊屬植物落葉喬木的通稱。全屬有100多種,中國有50多種。木材用作民用建築材料,生產傢具、火柴梗、鋸材等,同時也是人造板及纖維用材。葉是良好的飼料。
100、弞(shěn)杻:杻樹的樹干都是彎曲的,而弞杻的樹干長得比較直,不同於一般的杻樹。
101、櫧:櫧樹,結的果實如同橡樹的果實,可以吃,木質耐腐蝕,常用來作房屋的柱子。
102、桓:桓樹,樹葉像柳葉,樹皮是黃白色。古人說它又叫無患子,可以洗滌衣服,除去污垢。
103、椆:據古人說是一種耐寒冷而不凋落的樹木。
104、櫄:又叫杶樹,形狀像臭椿樹,樹干可製做車轅。
105、櫐(紫藤樹):又叫做滕,古人說是一種與虎豆同類的植物。虎豆是纏蔓於樹枝而生長的,所結豆莢,成熟後是黑色,有毛刺外露,像老虎指爪,而莢中豆子有斑點,像老虎身上的斑紋,所以又叫虎櫐。虎櫐,即今所說的紫藤。櫐,同「蘽」,蔓生植物。
106、帝女桑:一種桑樹,樹干合抱有五十尺粗細,樹枝交叉伸向四方,樹葉方圓有一尺多,紅色的紋理、黃色的花朵、青色的花萼。
107、楊桃:羊桃,形狀像一般的桃樹卻是方方的莖干,可以用它醫治人的皮膚腫脹病。
108、桂竹:竹子的一種。古人說它有四、五丈高,莖干合圍有二尺粗,葉大節長,形狀像甘竹而皮是紅色。
109、扶竹:即邛竹。節桿較長,中間實心,可以製做手杖,所以又叫扶老竹。
110、筀竹:就是桂竹。據古人講,因它是生長在桂陽地方的竹子,所以叫做桂竹。
111、菌竹:一種小竹子。
112、檿:即山桑,是一種野生桑樹,木質堅硬,可以製做弓和車轅。
113、雒(luò)棠樹:不知是何樹。
114、據樹:據古人解說,是憑依桑樹一邊吃桑葉一邊吐出絲,像蠶似的。這大概是圖畫上的形狀。
115、甘柤(zhā):傳說中的一種樹木,枝幹都是紅色的,花是黃色的,葉子是白色的,果實是黑色的。
116、甘華:傳說中的一種樹木,枝幹都是紅色的,花是黃色的。
117、建木:形狀像牛,一拉就剝落下樹皮,樣子像冠帽上纓帶、黃色蛇皮。它的葉子像羅網,果實像欒樹結的果實,樹干像刺榆。
118、欒:傳說中的一種樹木,樹根是黃色的,樹枝是紅色的,樹葉是青色的。
119、苉:即刺榆樹。
120、鳥秩樹:不詳。
121、甘木:即不死樹,人食用它就能長生不老。
122、楓木:古人說是楓香樹,葉子像白楊樹葉,圓葉而分杈,有油脂而芳香。
123、朱木樹:紅色的枝幹、青色的花朵、黑色的果實。
124、櫃格之松:樹名。不詳。
125、白木:一種純白色的樹木。
126、朱木:樹皮、樹枝、樹干都是紅色的,葉子是青色的。
127、槃(pán)木:盤旋彎曲一千里的大樹。
128、牡丹:多年生落葉小灌木,生長緩慢,株型小。木本名貴花卉,根皮入葯,花朵顏色眾多,有粉色,紅色,白色等等。
拓展資料:
《山海經》是中國志怪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庄》、《列》 、《離騷》 、《周書》、《晉乘》以成者」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葯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誇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
《山海經》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其中的礦物記錄,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
《山海經》版本復雜,現可見最早版本為晉代郭璞《山海經傳》。但《山海經》的書名《史記》便有提及,最早收錄書目的是《漢書·藝文志》。至於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認為是禹、伯益、夷堅,經西漢劉向、劉歆編校,才形成傳世書籍,現多認為,具體成書年代及作者已無從確證。
對於《山海經》的內容性質,古今學者有著不同的認識,如司馬遷直言其內容過於荒誕無稽,所以作史時不敢以為參考,如魯迅認為「巫覡、方士之書」。現大多數學者認為,《山海經》是一部早期有價值的地理著作。
參考資料:網路—《山海經》
⑤ 海棠有哪些常見的幾種病蟲害
海棠褐斑病
在南方,垂絲海棠褐斑病是最常見的病害之一,也是導致垂絲海棠提早落葉的主要原因。該病在垂絲海棠整個生育期均可危害。
發病初期,葉片正面呈白色斑塊,隨後斑塊不斷擴大,20多天後,白色斑塊轉為褐色斑塊,葉片逐步焦枯脫離。如不防治,海棠可能在7月份葉片就落光,並可能出現二次開花;如防治及時,海棠葉片可保留到霜凍期。因此,海棠整個生育期都需要防治該病。
防治方法:
1.培密度要適當,不可栽培過密,也不宜在背風向陰地塊栽植,否則發病重。
2.據浙江氣候特徵,一般4月上中旬預防一次,此後每隔20至30天預防一次。初期施葯以保護性殺菌劑為主,後期改用治療性殺菌劑。建議用葯如下:4月15日之前,結合防治蚜蟲用碧卡葉面肥+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5月上中旬,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50倍液防治;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防治;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用43%戊唑醇懸浮劑3000倍液防治;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用25%咪鮮胺乳油1000倍液防治;8月下旬至9月份,根據生長情況再決定是否繼續防治,如需要可繼續用戊唑醇與咪鮮胺交替噴霧。
3.冬季落葉後至早春發芽前噴一次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或等量式波爾多液,能有效降低越冬病菌。
海棠銹病
垂絲海棠銹病一般初現在4月下旬,早期出現橙色圓點,隨後圓點擴大,病部組織變厚,繼而葉背隆起,5至6月份隆起處長出黃白色毛狀孢子器,並借氣流轉移到檜柏、龍柏等柏科樹上,來年4月再次轉回。孢子器轉出後病部變褐色,似炭疽病或褐斑病,隨後葉片枯死。
防治方法:
首先避免和龍柏、檜柏等柏科苗木栽培在一起,以免銹病不斷循環出現。
其次,常規防治海棠褐斑病的葯劑一般都能有效兼治海棠銹病。但如果病害仍大面積發生,可用特效葯如12.5%腈菌唑乳油600倍液、40%氟硅唑水分散劑7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500倍液等葯劑交替治理,連用兩次一般就能有效控制。
蚜蟲
海棠蚜蟲危害嫩梢嫩葉,吸取汁液,造成新梢停止生長、葉片扭曲回縮,同時還帶來煤污病和傳播病毒病,是早春時期海棠主要害蟲。該蟲一般4月上旬開始出現,6月中下旬之後逐漸減少,8月中下旬蟲口數逐漸上升,直到落葉結束。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剪去出現害蟲嫩梢(但要考慮對苗木生長有無不利影響)。
2.化學防治:可用70%吡蟲啉水分散劑5000倍液、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800倍液、20%丁硫克百威乳油1000倍液、70%啶蟲脒水分散劑4000倍液(早春低溫時不宜使用)等葯劑防治。
薊馬
薊馬危害嫩梢嫩葉,特別是嫩尖,危害初期,嫩尖葉片一直不展開,薊馬躲在裡面吸食汁液,此時不易被發現;後期嫩梢嫩葉變黃褐色油漬狀並逐漸焦枯,似火燒狀,常被誤以為是乾旱缺水或日灼。 薊馬是纓翅目害蟲總稱,個頭很小,肉眼較難觀察,加上危害部位較為隱蔽,因此很難發覺,需要認真察看。 該蟲耐高溫能力很強,一般5上旬出現,7至8月高溫季節危害嚴重。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該蟲只危害嫩梢,剪去嫩梢可短時間控制危害(但需考慮對苗木生長有無不利影響)。
2.化學防治:可用70%啶蟲脒水分散劑4000倍液、70%吡蟲啉4000倍水分散劑倍液、50%吡蚜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10%烯啶蟲胺水劑1500倍液等葯劑防治。
網蝽
網蝽一般在葉背刺吸葉脈汁液,受害葉片正面初現蒼白的斑點,後連接成斑塊,葉背成鐵銹色,變厚,並引發落葉,嚴重時甚至落光,造成二次開花。該蟲全生育期均可出現,但以7月份之後危害更大,是海棠夏秋季節主要害蟲。
防治方法:
網蝽雖危害很大,但生命卻較脆弱,一般殺蟲劑都能致死,無需特別農葯。考慮綜合治理原則,可用以下幾種葯劑:70%啶蟲脒水分散劑5000倍液、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750倍液、70%吡蟲啉水分散劑5000倍液、25%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1000倍液等防治。
莖蜂
莖蜂屬膜翅目莖蜂科害蟲,該蟲幼蟲危害嫩梢,造成樹梢乾枯死亡。
該蟲成蟲一般4月份產卵,4月下旬至5月初幼蟲開始蛀食嫩梢,被害後嫩枝很快下垂枯死,後該蟲繼續危害兩年生枝條,直到8至9月份才逐漸停止。
防治方法:
1.剪去被蛀枝條。
2.該蟲需要用較強的內吸或滲透葯才能達到理想防治效果,如用1.8%阿維菌素乳油500倍液、50%殺螟丹可溶性粉劑700倍液、20%丁硫克百威乳油500倍液、3%高滲苯氧威乳油1000倍液等。
刺蛾
刺蛾身上有很多毒刺,人若不小心碰觸會立馬引起紅腫疼痛、難受無比,甚至引起淋巴發炎。因此,該蟲不僅會給苗木帶來危害,也給日常管理帶來極大麻煩。
該蟲低齡幼蟲取食老葉背部葉肉,留下透明網狀筋脈,高齡幼蟲取食全部葉片,具有群食性,常十幾只集中一起危害。
該蟲一般6月份出現,8至9月危害重,嚴重時能將葉片吃光。
防治方法: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劑700倍液、25%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1000倍液、2%甲維鹽乳油15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300倍液等葯劑防治。
紅蜘蛛
紅蜘蛛以危害下部老葉為主,一般寄生在葉背,以幼、若、成蟲吸食葉背汁液,受害後葉面呈白色失綠小斑點,嚴重時整株葉片呈灰白色,最終葉片大量脫落。該蟲危害程度與氣候、種植密度關系密切。乾旱、密植狀態下危害嚴重,南方地區一般下半年危害重於上半年。
防治方法:
可用15%噠蟎靈乳油1500倍液 5%噻蟎酮乳油1000倍液、24%螺蟎脂3000倍液、50%苯丁錫乳油2000倍液、20%三唑錫可濕性粉劑750倍液、20%雙甲脒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葯劑防治。
天牛
天牛是最重要的蛀干類和最具毀滅性的害蟲之一,被其危害的苗木輕則樹勢衰弱,重則死亡。
該蟲一般能在樹體里生活3年,頭兩年幼蟲都在樹體里蛀食,第三年羽化出孔交配產卵。長江流域成蟲出孔交配產卵一般在5至9月,其中6至7月是交配盛期,此時是預防的關鍵時期。
防治方法:
1.5月中下旬根據天牛出孔情況在樹干及樹干分支點附近噴一次8%氯氰菊酯觸破式微膠囊劑(綠色威雷)200倍液殺滅出孔成蟲,間隔40至50天後再噴一次。
2.對於樹干內天牛幼蟲,人工注入5倍敵敵畏乳油或毒死蜱乳油,並用泥土封口,從而殺死幼蟲。
3.對於成片種植的苗木,可釋放天敵管氏腫腿蜂,嚴重時可用管氏腫腿蜂攜帶白僵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