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徑腐

蘭花徑腐

發布時間: 2025-04-02 23:07:20

蘭花莖腐病、根腐病、軟腐病、黑腐病的區別和防治措施

蘭花莖腐病、根腐病、軟腐病、黑腐病的區別和防治措施

蘭花莖腐病、根腐病、軟腐病、黑腐病是蘭花根莖部腐化的主要病害類型,其防治措施各具特色。下面將分別介紹這四種病害的特徵及相應的防治策略。

一、莖腐病

蘭花莖腐病,又稱蘭花枯萎病,是國蘭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病害特徵表現為葉變黃而萎蔫,假鱗莖皺縮、變細扭曲,最終導致根系腐爛,嚴重時假鱗莖深度腐爛、發臭,植株幾周內死亡。此病在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最為多發。病原菌多為真菌半知菌亞門的尖胞鐮刀菌。該病原菌通過傷口或根毛細胞侵入,進而入侵維管束導管,引發植株感染。預防措施包括選用疏鬆透氣的顆粒基質,高溫高濕時期加強通風換氣,減少蘭室濕度。一旦發現莖腐病,可使用20%甲基立枯靈乳油或75%敵克松可溶性粉劑進行噴施和灌根,每周一次,連用2-3次。

二、根腐病

蘭花根腐病,又稱立枯病,是難以根治的病害。病害特徵表現為根產生褐色凹陷斑點,根肉壞死,嚴重時根系完全腐爛,新長出和幼根或假莖鱗也會受害腐爛。地上部植株會出現葉片發黃、乾枯,新葉不再生長。病原菌為真菌病害,由立枯絲核菌引起。病害特點為一年四季都可發生,春夏之交和夏天多發。根部病變不易觀察,可通過地上部植株生長狀態判斷根部受損。預防措施包括選擇透氣性好的蘭石進行栽培,加強通風降溫措施,合理澆水施肥,每月進行預防性消毒處理。對於已經發病的蘭株,採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灌根,每周1次,連續2-3次。對腐爛部分進行急救處理,如起苗翻盆,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塗抹葯粉預防腐敗感染。

三、黑腐病

黑腐病,又稱為疫病、猝倒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蘭花根部的葉基,導致葉基部產生褐色病斑,高溫高濕時迅速擴展成黑褐色軟腐狀。病原菌為鞭毛菌亞門的棕櫚疫黴菌和惡疫黴菌。病害特點為一年四季都可發生,高溫高濕環境易發,澆水過多、通風不良發病嚴重。防治措施包括加強通風降溫措施,降低濕度,使用25%甲霜靈、72%克露可濕性粉劑、50%安克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嚴重時需翻盆處理,切除腐爛組織,浸泡高錳酸鉀溶液,塗抹葯粉保護根莖部,連續噴淋2-3次。

四、軟腐病

軟腐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主要在新發幼苗上發病。幼苗發病時葉基部產生黑褐色水漬狀壞死斑塊,迅速腐爛。病原菌為胡蘿卜軟腐歐文氏菌,通過土壤或發病植株繁殖,藉助水、介體昆蟲或日常操作傳播。初期在芽基部出現綠豆大的病斑,迅速擴展,葉片脫水。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澆水,避免葉心積水,加強通風,合理施肥,使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噴施救治,嚴重時需翻盆消毒重新栽植。

綜上所述,軟腐病相對易於救治,而莖腐病、根腐病、黑腐病則比較難以根治。在植蘭過程中,應以預防為主,選用適合的土壤基質,加強通風降溫,合理澆水施肥,每月進行預防性消毒處理,以減少病害發生。通過科學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和減少蘭花病害的發生,保持蘭花健康生長。

❷ 蘭花莖腐病和軟腐病的治療方法(用什麼特效葯防治好)

蘭花莖腐病和軟腐病的治療方法如下

莖腐病的治療方法

  • 及時隔離與銷毀:蘭園中一旦發現有個別蘭盆發病,應立即移走並銷毀,防止感染其他蘭草。
  • 噴施葯劑:選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重點噴施於假鱗莖部位,以防傳染。
  • 處理病株:對於病情較輕或剛開始發病的蘭草,應及時脫盆,去除病苗,並將剩餘健康苗的假鱗莖和根部用殺菌葯劑浸泡20~30分鍾,晾乾後用新植料和新蘭盆重新種植,隔離養護。

軟腐病的治療方法

  • 預防用葯:在蘭花生長期,可施用放射狀土壤桿菌制劑、枯草芽胞桿菌制劑等微生物農葯,以預防病害的發生。
  • 隔離與銷毀:蘭室中如果有個別蘭草發病,應及時搬走並銷毀,防止病害擴散。
  • 噴施葯劑:使用20%噻菌銅懸浮劑400~500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進行噴施,以防止病害傳染給其他蘭草。

注意:在治療過程中,務必注意葯劑的濃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對蘭草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同時,加強蘭花的日常管理,提高蘭花的抗病性,也是預防和治療這兩種病害的重要措施。

❸ 蘭花新苗出現莖腐怎麼辦

蘭花新苗出現莖腐病時,應立即採取措施防止病害蔓延。首先,觀察到假鱗莖出現黑色,這是莖腐病的初步跡象。隨著病情的進展,假鱗莖會開始腐爛並枯萎。在此我們分享一盆已出現莖腐病的蕙蘭大一品案例,以便學習和應對此類問題。
在這盆蕙蘭大一品中,共有7株苗,其中4株已枯萎。剩餘的3株也受到感染。其中1株的病情已表現在葉片上,另外2株的病情雖不明顯,但細心觀察可發現它們的葉甲也出現乾枯跡象。當我們移除表面植料,暴露出的假鱗莖清晰地顯示出病情的嚴重性。
受感染的植株倒出表面植料後,可以明顯看到病菌已侵入葉片基部,導致葉片發黑。葉片上端保持健康,向下顏色逐漸變深,呈現黑褐色,內部透出紫紅色。褐色與黃色區域的界限分明,與上方葉片的綠色形成鮮明對比。受感染葉甲的外側已全黑,邊緣略顯白色。
盡管根系看起來健康,有白色水晶頭,但莖腐病並不 discriminate,它既可影響健康壯苗,也可影響新苗。因此,蘭花莖腐病的發生與植株的年齡和健康狀況無關。
移除枯萎的苗後,可見假鱗莖已嚴重受損,灰白色的傷口指示了感染的深度。枯萎葉片的上半部呈灰白色,假鱗莖上方5厘米左右的區域呈黑褐色。新苗底部的葉甲也出現黑褐色,無論是短葉甲還是長葉甲,都顯示出病情的存在。
特寫鏡頭下,可見假鱗莖內部的腐爛組織呈紅褐色。未枯萎的苗靠近假鱗莖的部分也變黑,表明病害已深入。
處理莖腐病的蘭花時,應果斷切割病株,防止病害繼續蔓延。同時,對植料和環境進行消毒,避免再次感染。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有效管理蘭花莖腐病,保護其他健康植株。

❹ 蘭花出現莖腐病怎麼辦(蘭花莖腐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在蘭花感染較輕的情況下,採用敵磺福美雙或甲霜_霉靈500~800倍液浸盆,使蘭株的根系和植料充分浸泡在葯液中,浸泡時間12~24小時為宜。如此長時間浸泡,會使植株吸收充分,達到最佳的殺菌效果;當蘭株感染的莖腐病較嚴重時,應立即翻盆分株,切除掉病患,以素養為宜。
蘭花莖腐病是世界性病害之一,它的病原菌為鐮刀菌。鐮刀菌是絲狀真菌,因其在無性繁殖階段產生的大型分生孢子形似「鐮刀」,所以稱其為「鐮刀菌」
蘭花在整個生長發育季節中,均有可能發病。
蘭株莖腐病防治辦法
1)分株時切除病患
對於蘭花莖腐病害的救治,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株。
當蘭花感染上病害時,應當機立斷,翻盆切除被感染的病株,選擇假鱗莖之間的「馬路」處切開,一直切到「馬路」處的橫切面新鮮無異常色則為止。
這也是迄今為止,治療蘭花莖腐病的最為有效的辦法之一。
2)救治以後宜靜養
救治後的蘭株應進行素培保養,植料以偏干為好,減少澆水次數;盆蘭宜擺放在陰涼、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待苗情好轉後,再逐漸給予星星點點的散射光照。
救治後的25天內,應澆施2~3次500~800倍的敵磺福美雙、甲霜_霉靈葯液,間隔使用為宜,以鞏固葯效。
需要提醒蘭友們注意的是:在救治後的2個月內,禁止澆施任何肥料,待新芽新根萌發後再適當追施一點清淡的肥液為好。
總之,蘭花莖腐病危害十分嚴重,需要提早進行防範。
在蘭花感染較輕的情況下,採用敵磺福美雙或甲霜_霉靈500~800倍液浸盆,使蘭株的根系和植料充分浸泡在葯液中,浸泡時間12~24小時為宜
如此長時間浸泡,會使植株吸收充分,達到最佳的殺菌效果;當蘭株感染的莖腐病較嚴重時,應立即翻盆分株,切除掉病患,並以素養為宜。

❺ 蘭花莖腐病用高錳酸鉀溶液配比多少請指教!

蘭花莖腐病用高錳酸鉀溶液配比千分之二左右合適,也可以選用廣普性的進口葯劑70%莖腐靈乳油。用該葯1毫升兌水600克即600倍液(用量多少可以根據自己蘭花數量多少而定)7—10天1次,連噴4次;

根據情況15—20天1次再進行預防;但是,在下面兩種情況下必須使用,在4月—10月的高溫時段,每次泡水(澆水)後第2天,應用該葯進行預防;

原因是此時蘭株上的溫濕度適宜,有利於病菌的繁殖,最易發病;新購進高檔蘭花時,應隔離一段時間,也應噴施該葯進行殺菌,減少因蘭花流動性大而傳播病蟲害。

(5)蘭花徑腐擴展閱讀:

發生規律

蘭花莖腐病發病期與蘭花的快速生長期是一致的,就是說蘭花生長的越快;

蘭花莖腐病也會爆發的越快,這同蘭花生長所需的最佳溫度和蘭花莖腐病爆發的最佳溫度相同有關(蘭花生長的最佳溫度是攝氏28--30度,而蘭花莖腐病爆發的最佳溫度也是攝氏28--30度)。

有時候獨苗發,有時候春夏發,有時候秋冬發(不過冬天是極少發的),而且發病多數都是從大草、壯草和新草開始的,少數從老草和小草開始發的。

熱點內容
晉中市康乃馨門診部 發布:2025-04-03 21:00:49 瀏覽:900
二月蘭花泡水 發布:2025-04-03 20:59:58 瀏覽:44
玫瑰紅紫薇 發布:2025-04-03 20:57:49 瀏覽:797
元牡丹花卉罐 發布:2025-04-03 20:37:48 瀏覽:555
梔子花能吸收甲醛喲 發布:2025-04-03 20:29:16 瀏覽:506
七夕鮮釋 發布:2025-04-03 20:19:08 瀏覽:803
盆景竹子品種 發布:2025-04-03 20:03:36 瀏覽:903
鮮花比作孩子 發布:2025-04-03 20:03:21 瀏覽:147
一朵海綿 發布:2025-04-03 19:30:40 瀏覽:924
一朵白蘭 發布:2025-04-03 19:26:14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