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透底芽

蘭花透底芽

發布時間: 2025-04-07 14:51:52

① 各種茶葉的茶性和用途

2、 再加工茶類
①、花茶
又名窨花茶、香片茶等。因茶使用花的種類不同,可分為茉莉花茶、珠蘭花茶、玉蘭花茶、玫瑰花茶等。目前市場上都以茉莉花為主窨制。
A、 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是花茶的大宗產品,產區遼闊,產量最大,品種豐富,銷路最廣。
茉莉花茶既是香味芬芳的飲料,又是高雅的藝術品。茉莉鮮花潔白高貴,香氣清幽,近暑吐蕾,入夜放香,花開香盡。茶能飽吸花香,以增茶味。只要泡上一杯茉莉花茶,便可領略茉莉的芬芳。
茉莉花茶是用經加工乾燥的茶葉,與含苞待放的茉莉鮮花混合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其色、香、味、形與茶坯的種類、質量及鮮花的品質有密切關系。大宗茉莉花茶以烘青綠茶為主要原料,統稱茉莉烘青。
●共同的特點是:外形條索緊細勻整,色澤黑褐油潤,香氣鮮靈持久,滋味醇厚鮮爽,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勻柔軟。
花茶窨制原理
花茶窨制(熏制)是將鮮花與茶葉拌和,在靜止狀態下茶葉緩慢吸收花香,然後除去花朵,將茶葉烘乾而成為花茶。花茶加工是利用鮮花吐香和茶葉吸香兩個特性,一吐一吸,茶味花香水乳交融,這是窨制工藝的基本原理。
花茶加工術語
高檔茶坯,為增加花香濃度,需再窨2~3次,每次窨制工藝與以上基本相同,僅用花量和溫度、時間、水分含量等略有不同。
▲提花 在窨花完成的基礎上,再用少量鮮花復窨一次,出花後不再復火,經攤涼後即可勻堆裝箱,稱提花。目的是提高產品香氣的鮮靈度。提花用的鮮花,要選擇晴天採的朵大飽滿的優質花,鮮花的開放度略大些。
▲窨花 經過茶坯鮮花拌和、窨花、通花、出花、烘乾等一系列工藝技術處理後即成為花茶,稱窨花,或叫一窨花茶、單窨次花茶。有的為提高花香濃度,還需復窨一次,稱二害花茶或雙窨花茶。復窨二次的稱三窨花茶,依此類推。特種茉莉花茶有六窨一提、七窨一提的。
▲壓花 茉莉鮮花經過窨花或提花用過的花渣尚有餘香,可以再次利用於中低檔茶坯的害花,所以利用花渣進行窨花者,稱壓花。壓花可除茶葉粗老味。重壓花系指增加花渣用量。延長壓花時間,也能去除陳味、煙味、日曬味、青澀味等各種異口味。實踐證明,輕壓花,異味消除少,重壓花,異味消除多,其作用是顯著的。壓花工藝過程類同鮮花窨花,窨堆要低,窨時可長些,通常在10小時左右,中間必須通花一次。有的地方不通花。但試驗證明,壓花進行通花比不通花好。經壓花後起花分出的花渣,稱殘花渣。殘花渣另作其它處理,有時處理得好,還可重復利用一次。
▲打底 在窨花或提花時,配用少量第二種鮮花一起窨制,稱為打底。目的是調和香型,襯托主導花香,製造優質花茶。在窨制工藝中,除了要注意選擇能襯托花香的茶坯,能產生茶味花香相調諧的香花外,還需注意兩種香花的搭配使用,使主導花香有更為鮮濃幽雅之感。如窨制茉莉花茶時,配以1—1.5公斤的白蘭鮮花,分次用於窨花和提花,用白蘭花的濃郁香味來襯托茉莉花的清香芬芳。也有用珠蘭花或袖子花的。打底鮮花不僅要注意與主導花香相協調,還必須控制用量和用法。如窨制茉莉花茶用白蘭花打底,用量過多,或將白蘭切碎打底,均會透白蘭花香味,俗稱「透底」或「透蘭」,茉莉透蘭反會影響茉莉花茶的身價,不受市場歡迎。因此三級以上茉莉花茶用白蘭花打底不可切碎窨制。

窨花打底,要經過復火工藝,使白蘭花香味降低,變得柔和一些。鮮花打底,不經復火,容易透蘭味。因此生產中白蘭花打底,要掌握「窨花多用,提花少用」的原則。
B、玫瑰花茶
世界上的花卉大多有色無香,或有香無色。唯有玫瑰、月季、紅梅等,既美麗又芳香,除富有觀賞的價值外,還是窨茶和提取芳香油的好原料。
玫瑰(Rosa rouges)原名徘徊花,原產於我國、朝鮮及日本,是薔薇科的落葉灌木,其品種繁多,連同月季可謂花中最大家族。因玫瑰花中富含香茅醇、橙花醇、香葉醇、苯乙醇及苄醇等多種揮發性香氣成分,故具有甜美的香氣,是食品、化妝品香氣主要添加劑,也是紅茶窨花主要原料。我國廣東、上海、福建人嗜飲玫瑰紅茶,著名的有廣東玫瑰紅茶、杭州九曲紅玫瑰茶等。
C.玳玳花茶
玳玳花茶是我國花茶家族中的一枝新秀,由於其香高味醇的品質和玳玳花開胃通氣的葯理作用,因而深受國內消費者的歡迎,被譽為「花茶小姐」。暢銷華北、東北、江浙一帶。
②、非茶之茶
人們習慣把當茶飲用的都稱為「茶」。不一定非得有茶的成份,是「茶」概念的一種引申,故稱作「非茶之茶」。市場上非茶之茶甚多,均不屬於茶葉的范疇,但它卻以保健茶或葯用茶的形態出現。例如羅布麻茶、人參茶、杜仲 茶……。這些「茶」與真正的camellia Simooms是完全不同的植物種屬,可以說沒有一點親緣關系。它們雖不是茶,但又不能稱為假茶,其真正的含義是把這些植物葉或莖葉加工成千樣後當茶泡飲。因此,這些非茶製品在廣義上便成了茶家族中的「成員」。它們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具有保健作用的,故稱為「保健茶」,也叫「葯茶」,是以某些植物莖葉或花作主體,再與少量的茶葉或其它食物作調料配製而成,例如絞股蘭茶;另一類是當零食消閑用的「點心茶」,例如青豆茶、鍋巴茶等。現對這些似茶非茶的制 作方法與飲用,作一簡要介紹。
A.絞股藍茶
絞股藍又名七葉膽,為葫蘆科絞股藍屑植物。它在世界上已被鑒別的有13種之多,中國有11種。生長在田間的絞股藍與烏斂梅(葡萄科),在植物形態上很相似。鮮絞股藍是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莖細長,有1—3米,橫斷面呈五角形或多邊形,卷須生於葉腋,葉色墨綠,復葉,橢圓形小葉5—7瓣,有小葉柄,葉片皺縮,易破碎,邊緣有鋸齒,圓錐花序,長8~20厘米,果球狀小花,直徑5~6厘米,成熟後黑色,稍帶清香、微苦。在民間,將絞股藍用於治療咳嗽、痰喘、慢性氣 管炎、傳染性肝炎等疾病。1974年以來,日本學者從 該植物中分離出50多種皂甙,其中4種與人參皂甙 結構完全相同,11種相似。我國從1984年開始對絞 股藍的分布、資源進行調查、開發等工作。國內外的研究一致表明,絞股藍具有抑制腫瘤細胞繁殖、抗疲勞、保肝、抗胃潰瘍、調節脂質代謝等葯理作用。在每年5~8月這段時間內是收割期,將莖葉一起割下後,如帶有泥土的,應洗凈晾乾,再用鍘刀切成5厘米左右段狀莖葉,按制烘青綠茶方法加工,經殺青、揉捻、解塊,烘乾或炒干,即成為絞股藍茶的初 製品,再精製整形,包製成袋泡茶形式。有的絞股藍茶中拼入20%左右的茉莉花茶,使其香味更協調柔和。它的莖葉中可能不含多酚氧化酶,所以不易發酵後製成紅茶型的絞股藍茶。綠茶型的絞股藍茶,帶有芬芳的清香,滋味和淡 微苦,回味甘醇,湯色淡黃清澈。它素有「南方人參」之稱,故有的產品命名為「南參茶」。據有關資料報道,絞股藍確實具有滋補、安神的作用,對某些慢性病有輔助療效,常服無副作用,也不會成癮,是值得推薦的一味保健飲料。
B.人參茶
人參茶是用人工栽培的人參鮮葉,按制綠茶的方法,經過殺青、揉捻、烘乾等工序而製成的烘青型保健茶。
人參屬五茄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肥大,內質奶黃,掌狀復葉,根和葉都含有多種人參皂甙,具有抗疲勞、鎮靜,壯陽等作用。
人參茶非常適合於中老年人飲用,是價廉物美的一種保健飲料。其香味與生曬參很相似,初入口微帶苦,爾後回味甘醇。初飲人參茶,如口味嫌其不合,泡飲時加入少量蜜糖,能調和滋味的可口程度。
C.菊花茶
菊花為宿根草本植物,每年霜降後,花謝、地上部枯萎;地下部待翌年開春又發出新芽。菊花品種很多,用於當茶泡飲的菊花,叫「杭白菊」,產於浙江桐鄉縣與湖州市。
杭白菊具有健胃、通氣、利尿解毒、明目的作用。熱飲後,全身發汗,感到輕松,是醫治感冒的良葯,也是老少皆宜的保健飲料。泡飲時每杯放4—5朵乾花,香氣芬芳濃郁,滋味爽口,回味甘醇,喜愛飲用的人甚多,尤其是東南亞一帶的華僑更喜歡品飲。
杭白菊的加工比較簡單,在10月底採取潔白、飽滿開足的鮮花朵,經蒸汽殺青後曬干即為成品。其中以花朵肥大,色澤潔白,花蕊金黃,較為乾燥的為上品,花蕊灰褐,花瓣黃褐的是次品。對成品菊花的保存,最重要的是應保持花朵干 燥,含水率在7%以下,手捻花瓣能呈粉碎。故已受潮的要及時曬干,以防發霉和蟎類的滋生。
市場上的菊花茶,除上述杭白菊外,還有用從菊花中提取的成分,再加入糖、澱粉、奶粉一類製成的菊花晶、菊花可樂等菊花系列食品。
D、丹參茶
丹參為唇形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柱形,棕紅色,含丹參醌、皂甙元、維生素E等成分。它具有擴張冠狀動脈、鎮靜、降壓、降低血糖的作用。每次6克,切片後用開水沖泡代茶飲,喝至滋味清淡為止。每日1~2次,適用於冠心病的預防和治療,是性狀平和的一味保健飲料。
E、胖大海茶
乾果棕褐色,形似橄欖,吸水膨脹後,體積成倍增加,有似海綿。它含有胖大海素,服用後能改善粘膜炎症,適用於慢性咽、喉炎。每次3~4個,先用溫水洗凈,再加白糖少量,沸水沖泡代茶飲。
③、緊壓茶種類
古代就有緊壓茶的生產,唐代的蒸青團餅茶,宋代的龍團鳳餅,都是採摘茶樹鮮葉經蒸青、磨碎、壓模成型而後烘乾製成的緊壓茶。現代緊壓茶與古代製法不同,大都是以已製成的紅茶、綠茶、黑茶的毛茶為原料,經過再加工、蒸壓成型而製成,因此緊壓茶屬再加工茶類。如雲南沱茶、湖南磚茶等。
④、工藝茶
我們之所以把工藝茶獨立出來放入再加工茶的范疇,主要是基於我們近幾年來對「茶葉加工藝術化」傾向的考慮,各種富有詩意和美感的茶名不斷涌現,讓現代氣息撲面而來。不說早年的「牡丹綉球」、「出水芙蓉」等,就說如今的「貴妃環」、「千千結」、「金絲螺」、「金葫蘆」、「鳳眼」等,舉不勝舉。

② 想了解下關於茶的知識 嘎嘎嘎!!謝謝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在國內,也有關於茶樹的最早原產地的爭論,有好幾種說法。今人不少人認定在雲南,有一學者在認真研究考證以後斷言,雲南的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於西漢的蒙山茶。這在《四川通志》中有載。
http://www.taizhou.name/tea-knowledge/index.htm

熱點內容
假指甲梅花 發布:2025-04-08 01:07:06 瀏覽:832
家養海棠花好嗎 發布:2025-04-08 00:46:22 瀏覽:867
合肥公司花卉 發布:2025-04-08 00:44:16 瀏覽:623
匠世國荷花 發布:2025-04-08 00:42:45 瀏覽:731
七夕交友聯誼 發布:2025-04-08 00:17:57 瀏覽:904
花藝小朱 發布:2025-04-08 00:04:02 瀏覽:539
玫瑰鑽戒圖片 發布:2025-04-08 00:04:00 瀏覽:409
很香的花卉 發布:2025-04-08 00:00:56 瀏覽:550
下載櫻花轉 發布:2025-04-07 23:51:37 瀏覽:347
順義櫻花園租房 發布:2025-04-07 23:47:05 瀏覽: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