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交天下荷花酒

交天下荷花酒

發布時間: 2025-04-29 07:43:04

A. 杜甫的四句詩

唐代詩人杜甫的四句詩詞有:

1、《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譯文:三國鼎立你建立了蓋世功績,創八陣圖你成就了永久聲名。江水東流推不轉你布陣石頭,千古遺恨你滅吳失策功未就。

2、《武侯廟》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

猶聞辭後主,不復卧南陽。

譯文:武侯廟的孔明先生的畫像早已遺落不知何處,整座山空寂只有草木徒長。站在這里好似還能聽到諸葛亮作辭別後主的聲音,可他壯志未酬,病死軍中,再也無法功成身退,回到故地南陽了啊。

3、《贈花卿》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譯文:錦官城裡的音樂聲輕柔悠揚,一半隨著江風飄去,一半飄入了雲端。這樣的樂曲只應該天上有,人間里哪能聽見幾回?

4、《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譯文:當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你的藝術。沒有想到,在這風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時節,能巧遇你這位老相熟。

5、《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譯文:黃四娘家周圍的小路旁開滿了鮮花,千朵萬朵鮮花把枝條都壓得低垂了。蝴蝶在花叢中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在花間不斷歡唱。

6、《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

7、《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譯文:秋天離別時兩相顧盼,像飛蓬一樣到處飄盪。沒有去求仙,真愧對西晉那位煉丹的葛洪。每天痛快地飲酒狂歌白白消磨日子。像您這樣意氣豪邁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為了誰?

B. 編一首關於荷花的詩句

1. 請幫我編一首關於荷花的詩句

3.花 語

吾本是,荷花女,

衷腸未訴淚如雨。

君若看到荷花淚,

可知荷花幾多苦?

吾本是,荷花女,

只是與君心相許。

今宵為君把歌唱,

句句都是傷心曲。

吾本是,荷花女,

朝朝暮暮為君舞。

看盡人間多少事?

知己只有吾和汝。

吾本是,荷花女,

夢里與君做詩侶。

但願天下有情人,

總有一天成眷屬。

吾本是,荷花女,

一片芳心請記取。

他年荷花盛開日,

朵朵帶去吾祝福。

2. 一首描寫荷花的古詩

寫荷花的詩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荷花】 清. 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愛蓮說》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3. 寫一首荷花的詩

1、小池

宋代: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泉眼悄然無聲是因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里柔和的風光。小荷葉才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隻小蜻蜓立在上頭。

2、昭君怨·詠荷上雨

宋代:楊萬里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急雨打篷聲,夢初驚。

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瀉清波。

譯文:夏日午眠,夢見盪舟西湖荷花間,滿湖煙水迷茫、荷花清香撲鼻。突然如篩豆般的陣雨敲擊船篷,發出「撲」、「撲」的聲音,把我從西湖賞荷的夢境中驚醒。

以為是在西湖賞荷,卻原來是在家中午休,遇急雨擊池中荷葉把我驚醒,夢醒後觀庭院荷池,急雨敲打荷葉,雨珠跳上跳下,晶瑩的雨點忽聚忽散,散了如斷線的珍珠,四處迸射,使人眼花繚亂,最後聚在葉心,像一窩泛波的水銀,亮晶晶的。

3、贈荷花

唐代: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譯文:世上人們對待花和葉的態度不一樣,把花栽在銅盆中,花葉只能落在土裡化為塵土。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相映,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荷花與荷葉長久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真是讓人愁苦至極。

4、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譯文:西湖風光好,荷花開後清香繚繞,劃船載著酒宴來賞玩,用不著旌旗儀仗,自有紅花為幢綠葉為蓋隨船而來。

彩畫遊船駛進了荷花叢的深處,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煙霧夾著微雨,在一片音樂歌聲里,船兒載著醉倒的遊客歸去。

5、采蓮曲

唐代: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譯文:菱葉隨著水波飄盪,荷葉在風中搖曳;荷花深處,采蓮的小船輕快飛梭。采蓮姑娘碰見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說話卻低頭羞澀微笑,哪想頭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4. 怎麼編一首夏天荷花荷葉的小詩句,一定要自己寫的啊

1、夏天來了,天氣很熱,我們脫去冬天、春天穿的外套,換上了漂亮的單衣。柳樹葉叢嫩芽變成了綠油油的枝葉,學校的杏樹長出了黃綠色的、小小的杏子。池塘里,荷花開了,荷葉綠了。

2、夏天來了,池塘里的小魚兒在快樂地嬉戲,小青蛙端坐在荷葉上大聲地歌唱。

3、夏天來了,每當下起雨,便會變得十分清爽。一陣陣輕柔的夏雨,「滴滴噠,滴滴噠」地下著,透明的夏雨是涼爽的,給人們一種清涼的感覺。雨點打在地上,濺起一朵朵水花;雨點落在水中,水中立即鼓起一個水泡;雨點落在屋頂上,像一道道瀑布落下。

4、夏天來了,天氣也變得越來越熱了,太陽火辣辣地照在大地上,發出耀眼的光芒,照得人們都睜不開眼睛,大家紛紛都搬了只椅子,拿了把扇子,坐在大樹底下乘涼,聊天呢!只有到了傍晚,才漸漸涼爽起來,風吹在身上,涼快極了!

5、夏天來了,荷塘里的荷葉遮天蔽日,碧綠如畫,荷花一望無際,在湖裡怒放著,有紅的、白的,立在荷葉中,在陽光的襯托下顯得分外好看。許多人在湖裡劃船采蓮、戲水,不時驚起一群水鴨,還有的人在岸邊溜狗,狗狗們走一會兒就伸伸舌頭散散熱,好不可愛。

6、夏天來了,荷葉長出來了,荷花開了,桂花也開了。在綠色的荷塘里,有的小魚在快活地游來游去,有的小魚在吐泡泡,做游戲,還有的小魚潛到了荷塘底下,看上去還真像個小潛水家呢!

7、夏天來了,是誰告訴你的呢?喲,原來是一顆顆掛滿枝頭的櫻桃,她晶瑩透亮,像是一顆顆紅寶石,在陽光的照耀下,更是耀眼,更是奪目,人們明知她味之美,果肉之潤,卻有點捨不得入口,怕把她可惜了。

8、夏天來了,是誰告訴你的呢?喲,原來是一陣陣輕柔的夏雨,滴噠噠,滴噠噠,透明的夏雨是涼爽的,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好似娃娃在打鼓,滴噠噠,滴噠噠……這種聲音真是柔、真是美呀!

9、夏天來了,是誰告訴你的?哦,原來是樹木。夏天剛到,樹木便「欣欣向榮」,長出了嫩綠的葉子,一陣雨過後,綠葉上露珠點點,晶晶瑩瑩,閃閃發光。到了盛夏,樹木們更是枝繁葉茂。小鳥在其中棲息,搭窩建巢。每天早晨,都能聽見小鳥在綠葉繁茂的枝頭「唧唧喳喳」唱歌,那是多麼的悅耳動聽!讓人陶醉!樹木,你是夏天的使者!

10、夏天來了,草木也長得特別茂盛,枝繁葉茂的大樹為人們撐起了一片濃濃的綠蔭。狗躲在陰涼處,伸出長長的舌頭,大口地喘著粗氣。魚兒也急忙露出了水面,吐著氣泡。池塘裡面開滿了荷花,它們在池塘里競相開放,飄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5. 幫我做一首關於荷花的詩

2 荷花古詩詞.

殘蓮花 唐·崔櫓

倚風無力減香時,

涵露如啼卧翠池。

金谷樓前馬嵬下,

世間殊色一般悲。

七律 蓮花 唐·崔櫓

影敧晴浪勢敧煙,

恨態緘言日抵年。

輕霧曉和香積飯,

片紅時墮化人船。

人間有筆應難畫,

雨後無塵更好憐。

何限斷腸名不得,

倚風嬌情醉腰偏。

七律 惜蓮花

唐·崔櫓

半塘前日染來紅,

瘦盡金方昨日風。

留樣最嗟無巧筆,

護香誰為惜熏籠。

緣停翠棹沉吟看,

忍使良被積漸空。

魂斷舊溪憔悴態,

冷煙殘粉楚台東。

新荷 唐·李群玉

田田八九葉,

散點綠池初。

嫩碧才平水,

圓陰已蔽魚。

浮萍遮不合,

弱荇繞猶疏。

半在春波底,

芳心卷未舒。

芙蓉 唐·溫庭筠

刺莖澹盪碧,

花片參差紅。

吳歌秋水冷,

湘廟夜雲空。

濃艷香露里,

美人清鏡中。

南樓未歸容,

一夕練塘東。

贈荷花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

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

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荷此葉常相映,

翠減紅衰愁殺人。

秋池一枝蓮 唐·郭恭

秋至皆零落,

凌波獨吐紅。

托根方得所,

未肯即隨風。

6. 關於荷花的古詩(一整首)

贈荷花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

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

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

翠減紅衰愁殺人。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蓮葉 唐。鄭谷

移舟水濺差差綠,

倚檻風搖柄柄香。

多謝浣紗人未折,

雨中留得蓋鴛鴦。

白蓮 唐。陸龜蒙

素花多蒙別艷欺,

此花真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覺?

月曉風清欲墮時。

C. 關於荷花的習俗有哪些

首先說下「蓮」的寓意:蓮又叫荷花、水芙蓉、芙蓉、水華、水芸、水旦等等。 蓮花是佛教的標志,我想這個大家都知道;同時它又被譽為「花中君子」,用以贊美「出淤泥不染」的君子品格;《群芳譜》也有說過「凡物先華而後實,獨此華實齊生。」即自然界中的花唯獨蓮的果實與花同在,加之蓮諧
音「廉」(潔)、「連」(生),民俗便有有「一品清廉」,「連生貴子」等諧音取意;蓮有一蒂二花者,稱並蒂蓮,以象男女好合,所以又比喻夫妻恩愛等等。

蓮有關的文化習俗與蓮的寓意是分不開的,有如下一些:

1、采蓮習俗
江南有舊俗就是采蓮、愛蓮、賞蓮,這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提及:「到了采蓮季節,青年男女打扮得整整齊齊,泛著一葉葉小舟,在湖面邊采邊唱,這也是情人約會,談情說愛的大好時機,那又是一個多麼熱鬧的場面!這可以從梁元帝《采蓮賦》中得到印證。」當然,這兒的「江南」在六朝或是更早遠的時期指的是長江以南,尤其指「兩湖」地區,後來在江浙之地也有此風俗。

在采蓮季節,古人還有泛舟游賞的習俗。采蓮時還會唱采蓮歌,大都是以蓮比興的情歌。因為蓮和它的地下莖有諸多生態特徵如「蓮開並蒂,藕貫七心」,「藕斷絲連」等,此外「蓮」、「芙蓉」等名稱又關顧著表示愛情的特定用語。
至今在泉州晉江安海一代還有端午節采蓮的習俗。午後,闔家老幼穿新衣,上街游賞,登白塔。俗曰:「投悌」。各境扛木刻龍頭,舉大旗,提鮮花籃,敲鑼鼓,奏管弦,唱采蓮歌(俗名「蘇魯連」)。迎於各戶。執旗者舞於各家廳堂,呼吉祥語,提籃者送戶主鮮花,人家以紅包勞之。是謂『采蓮』。

2、放蓮花燈
這是端午的傳統習俗。又叫「放河燈」。放了蓮花燈,象徵借著河神的力量,祈求當年風調雨順,水陸平安。
此外在北京等地七月十五中元節也有夜放河燈和點蓮花燈的習俗,也是繼正月十五元宵燈節後,老北京的又一個傳統燈節。
放河燈亦做放荷燈,是自古以來流傳下來超度亡人的一種習俗。荷花燈都是用天然的荷葉插上點好的蠟燭做成荷花燈。那時也有用西瓜、南瓜和紫茄子等,將其中心掏空,當中插上點好的蠟燭,將這些燈往河裡一送,排成一隊「水燈」。
七月十五前後的晚上,各家的孩子均呼伴結群,遊逛街市胡同,小孩們眾口一詞地喊道:「蓮花燈、蓮花燈,今兒個點了明兒個扔!」那時的孩子們要在夜晚相互比誰的燈更美更亮,當年謂此舉為「斗燈會」。

3、掛「蓮花燈」的習俗
元宵佳節,有掛「蓮花燈」的習俗,元宵節掛『蓮花燈』寓意旺丁旺財。「蓮藕代表『財運連連不斷』、蓮蓬裡面的蓮子和茨菰寓意『早生貴子』,而紅白兩色花代表男孩和女孩,剛好湊成一個『好』字,代表兒孫滿堂!」

4、年畫、荷包
一些民間繪畫中,一頭龍首、獅尾、鹿身,身披鱗甲、馬蹄細腿的麟麟,背上有的馱著一年輕女子,手中抱個胖娃娃,以示送子;有的背上騎個童子,懷抱蓮蓬和笙,取「蓮(連)笙(生)貴子」的諧音;畫面的背景「天宮」隱約展現,以示天賜貴子。

刺綉荷包的紋樣中常見有"蓮(連)生貴子"、"蓮里生子"、"魚戲蓮"、等。傳說這其中"魚"比喻男,"蓮"比喻女。"蓮"與"子"的關系就是母子關系。還有「連(蓮)年有餘(魚)」等。

5、祈蓮神
江西省廣昌縣是國家命名的「中國白蓮之鄉」。該縣赤水鎮太和村一帶素有「祈蓮神」的民間習俗。
相傳隋末唐初某年春,世代種蓮的廣昌縣白水寨西溪村(今名赤水鎮太和村)村民們正值搶季栽蓮之際,卻遇社會動亂,村民們被迫棄蓮外逃,避難於山林。當避難村民貧病交困的之際,七蓮童領王母之詣從天而降,幾經酣戰,除暴安良,解眾生於劫難。此日正是六月二十四日。全體村民決定將這一難忘的經歷以一種形式銘記下來,世代相傳,以感戴七蓮童恩德。於是,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定為「蓮花生日」(習慣簡稱為「蓮花節」 ),寓連生貴子之兆。
從此,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太和村的蓮農們便舉行「祈蓮神」活動。

6、佛教習俗
蓮花,又稱荷花。它是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經常提到和見到的象徵物。蓮花與佛教有著不解之緣,因為它與釋迦牟尼的許多傳說聯系在一起。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蓮花上,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後就成了佛教的「浴佛節」。釋迦牟尼覺悟成道後,起座向北,繞樹而行,「觀樹經行」,當時就是一步一蓮花,共18蓮花。每當他傳教說法時,坐的是「蓮花座」,坐姿也成「蓮花坐姿」,就是兩腿交疊,足心向上。
另外,按照佛教的說法:蓮花代表佛祖清凈的法身,庄嚴的報身,於是便成了佛教吉祥物。
藏傳佛教中更是有很多與蓮有關的習俗。

7、「食荷」習俗
用荷配兌其它食物製作節日食品進餐,稱之「食荷」。「食荷」的傳統食譜為蓮糕、蓮子粥、荷蒸飯、花瓣酒。
鶴慶白族的荷花節,人們觀蓮花、唱蓮歌、嘗蓮饌,堪算是一種獨具特色的花卉飲食文化。此外在南京也有「食荷」習俗,品種很多,荷花粥、荷葉粥、荷葉粉蒸肉等等、濟南等地也有食荷花瓣的習俗。

8、「碧筒飲」
荷花在濟南人的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在利用荷花方面,濟南還有一些特殊的習俗。其中最有意思的,要算碧筒飲。

據唐代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一書中記載:在古代,大明湖的荷花盛開之際,一些官吏、文人,常到湖邊避暑,他們把湖中的大蓮葉割下來,盛上美酒,然後用簪了將蓮葉的中心部分刺開,使之與空心的荷莖相通。人們從荷莖的末端吸酒喝,那滋味,用當時親身體驗過的文人的話說,就是「酒味雜蓮香,香冷勝於水」。這就是被唐宋文士傳為美談的「碧筒飲」。

在濟南荷葉矗盛酒外,用它還可以做成許多獨具風味的食品。如將鮮嫩碧綠的荷葉,用熱水略燙一下,煮粥時蓋在粥上,等煮好的粥涼後再加糖,色碧味香,名曰:「荷葉粥」,是濟南夏令著名的小食品;按做「米粉肉」或「粉蒸肉」的 做法,先切好豬肉,炒好米,拌上醬油,然後選用大明湖產的只有碗口大的嫩荷葉,洗凈,一張荷葉包起一塊豬肉和適量的炒米,攤放在碗里,再上蒸籠,蒸熟後即成「荷葉肉」。吃是連肉帶荷葉一起吃,即有豬肉的美味,又有荷葉的清香,特別鮮美。用同樣的方法,還可以做成荷葉雞、荷葉魚等上等佳餚。此外,用荷葉包裝食品,也是濟南特有的風俗。以前食品店裡賣的蒸包、鍋貼、熟肉以及腌菜等,許多都是用荷葉包裝,這樣即不透油、透水,又別有一番清香滋味很受人們歡迎。

另外,過去濟南人還有吃荷花瓣的習俗。其中「炸荷花瓣」就是濟南夏季特有的名菜。將新鮮、完整、干凈的荷花瓣洗凈之後,掛上一層薄薄的雞蛋糊,再放到油鍋里炸,炸好後撒上白糖,吃到嘴裡,清香可口,回味無窮,很為人們所喜愛。

8、「放河(荷)燈」

從上游向下游放荷燈
夏歷七月初七,是民間鵲橋會節日,又叫情人節、女兒節,人們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鵲橋,便在人間河流放燈,讓牛郎認路快步與織女相會。宋代以後不少文人詩文中有此記載。

「牛郎織女天河配,水上荷花燈傳情」

唐代有揚一益二之說,游賞之風冠於西南,聞名天下。後蜀孟昶的花蕊夫人百首宮詞中,有「法雲寺里中元節,又是官家降誕辰」記載,可見盛行中元節之早。「河燈亮,河燈明,牛郎織女喜盈盈」、「河燈一放三千里,妾身歲月甜如蜜」、「放河燈,今日放了明日扔」等民謠、竹枝詞,可證習俗的久遠。

D. 關於荷花花的古詩詞

如下,望採納:
荷花
【作者:杜衍】
芙蓉照水弄嬌斜,白白紅紅各一家。
近日新花出新巧,一枝能著兩般花。

荷花
【作者:陸游】
風露青冥水面涼,旋移野艇受清香。
猶嫌翠蓋紅妝句,何況人言似六郎!

荷花
【作者:釋行海】
圓綠風翻翡翠雲,嬌紅露淡石榴裙。
采蓮聲隔花深處,應有鴛鴦夢里聞。

荷花
【作者:任希夷】
翠蓋佳人臨水立,寂寞雨中相對泣。
漫泉浮出玉肌寒,檀婁不施香汗濕。
一陣風來碧澀翻,珍珠零落難收拾。

荷花
【作者:鄭剛中】
美艷向人花灼灼,青圓如鑒葉田田。
月明徙倚闌干處,細得真香憶去年。

荷花
【作者:張耒】
芙蓉花開秋水冷,水面無風見花影。
飄香上下兩嬋娟,雲在巫山月在天。

菡萏亭
【作者:文同】
日高過竹湖水光,風長入座荷花香。
交紅映綠滿渠下,各有意態隨低昂。

芙蕖
【作者:孫應時】
生來不著塵泥涴,天下何妨名字多。
一世炎涼獨風月,四時榮落付煙波。
自知根節全冰玉,人道豐姿照綺羅。
濯濯晨光香十里,為君敲槳叫吳歌。

南池荷花
【作者:羊士諤】
蟬噪城溝水,芙蓉忽已繁。紅花迷越艷,芳意過湘沅。
湛露宜清暑,披香正滿軒。朝朝只自賞,穠李亦何言。

西湖荷花
【作者:文同】
紅苞綠葉共低昂,滿眼寒波映碧光。
應是西風拘管得,是人須與一襟香。

卜運算元 為人賦荷花
【作者:辛棄疾】
紅粉靚梳妝,翠蓋低風雨。占斷人間六月涼,期月鴛鴦浦。根底藕絲長,花里蓮心苦。只為風流有許愁,更襯佳人步。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 菡萏軒
【作者:蘇轍】
開花濁水中,抱性一何潔。
朱檻月明時,清香為誰發。

詩句: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楊萬里《小池》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 李商隱《贈荷花》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 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
荷花嬌欲語,愁殺盪舟人。 —— 李白《淥水曲》
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嬌蕊。 —— 龔翔麟《菩薩蠻·題畫》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 王昌齡《采蓮曲二首》
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 —— 孟浩然《題大禹寺義公禪房》

E.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麼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下面是我整理的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1

蘇幕遮·燎沉香

作者:周邦彥

原文: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翻譯及賞析:

細焚沉香,來消除夏天悶熱潮濕的暑氣。鳥雀鳴叫呼喚著晴天(舊有鳥鳴可占雨之說),拂曉時分我偷偷聽它們在屋檐下的「言語」。荷葉上初出的陽光曬幹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潤圓正,荷葉迎著晨風,每一片荷葉都挺出水面。

(看到這風景)我想到遙遠的故鄉,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吳越一帶,長久地客居長安。五月,我故鄉的小時候的夥伴是否在想我,劃著一葉扁舟,在我的夢中來到了過去的荷花塘(詞中指杭州西湖)。

燎:燒。音,[liáo]

沉香:木名,其芯材可作熏香料。沈,現寫作沉。沈(沉)香,一種名貴香料,置水中則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惡氣。

溽(rù)暑:潮濕的暑氣。《休沐寄懷》:「臨池清溽暑,開幌望高秋。」溽,濕潤潮濕。

呼晴:喚晴。舊有鳥鳴可占晴雨之說。

侵曉:快天亮的時候。侵,漸近。

宿雨:昨夜下的雨。

清圓:清潤圓正。

風荷舉:意味荷葉迎著晨風,每一片荷葉都挺出水面。舉,擎起。《王官二首》詩:「風荷似醉和花舞,沙鳥無情伴客閑。」

吳門:古吳縣城亦稱吳門,即今之江蘇蘇州,此處以吳門泛指江南一帶。作者乃江南錢塘人。

長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後世每借指京都。詞中借指汴京,今河南開封。

旅:客居。

楫:[jí]劃船用具,短槳。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邊。有溪澗可通的荷花塘。詞中指杭州西湖。唐張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詩:「折桂芙蓉浦,吹蕭明月灣。」浦,水灣、河流。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別稱。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2

子夜吳歌·夏歌

作者:李白

原文: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翻譯及賞析:

鏡湖之大有三百餘里,到處都開滿了欲放的苛花。

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蓮,引得來觀看的人擠滿了若耶溪。

西施回家不到一個月,便被選進了宮中。

①子夜吳歌:六朝樂府吳聲歌曲。《唐書·樂志》:「《子夜吳歌》者,晉曲也。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樂府解題》:「後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謂之《子夜四時歌》。」的`《子夜吳歌》也是分詠四季,這是第三首《秋歌》。並由原來的五言四句擴展為五言六句。

②鏡湖:一名鑒湖,在今浙江紹興縣東南。

③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別稱。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

④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境內。溪旁舊有浣紗石古跡,相傳西施浣紗於此,故又名「浣紗溪」。

⑤回舟不待月:指西施離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時候,月亮尚未出來,就被帶邀而去了。這是誇飾的修辭手法。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3

折荷有贈

作者:李白

原文: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翻譯及賞析:

劃船到江中去盪漾秋天的江水,更喜愛這荷花的鮮艷。

撥弄那荷葉上為水珠,滾動著卻總不成圓。

美好的佳人藏在彩雲里,要想贈給她鮮花,又遠在天際。

苦苦相思而相見無期,惆悵遙望在凄涼的秋風里。

⑴涉:本義是步行渡水,這里有泛舟游歷之意。玩:賞玩、欣賞。秋水:秋天的江湖水,雨水。唐《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⑵紅蕖(qú):荷花盛開的樣子。蕖:芙蕖,荷花的別名。

⑶弄:有把玩、欣賞之意。

⑷盪漾:水波微動。《夢游天姥吟留別》:「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

⑸佳人:美女。《登徒子好色賦》:「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

⑹遠天:遙遠的天宇,說明空間距離之遠。

⑺相似:彼此想念。後多指男女相悅而無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漢《留別妻》:「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無因:沒有門徑,沒有辦法。

⑻涼風:秋風。《禮記·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李白《秋思》詩:「蕪然蕙草暮,颯爾涼風吹。」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4

贈荷花

作者:李商隱

原文: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翻譯及賞析:

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裡變為塵土。

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

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①不相倫:不相比較。意謂世人皆重花而輕葉。倫:同等,同類。

②金盆:銅制的盆。供注水盥洗之用。

③綠荷紅菡萏(hàndàn):綠荷是指碧綠的荷葉。菡萏是指未開的荷花。《經·山有扶蘇》之「隰有荷華」,《公宴》詩:「芙蓉散其華,菡萏溢金塘。」

④卷舒:形容荷葉的姿態。卷,卷縮。舒,伸展。開合:形容荷花的姿態。開,開放。合,合攏。

⑤天真:天然本性、不加雕飾的本來樣子。《憶江南》詞之一:「玉人貪睡墜釵雲,粉消妝薄見天真。」

⑥翠減紅衰:翠者為葉,紅者為花,翠減紅衰言花葉凋零。翠:指荷葉。紅:指荷花。

⑦愁殺(shà)人:令人愁苦至極。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5

采蓮曲

作者:李白

原文: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翻譯及賞析: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麗的采蓮女三三倆倆采蓮子。隔著荷花共人笑語,人面荷花相映紅。

陽光照耀采蓮女的新妝,水底也顯現一片光明。風吹起,衣袂空中舉,荷香體香共飄盪。

那岸上誰家遊冶郎在游盪?三三五五躺在垂楊的柳陰里。

身邊的紫騮馬的嘶叫隆隆,落花紛紛飛去。見此美景,騷人踟躕,愁腸空斷。

①采蓮曲:屬樂府清商曲辭。起於梁武帝父子,後人多擬之。

②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市南。

③袂:衣袖。全校:「一作袖。」

④遊冶郎:出遊尋樂的青年男子。

⑤紫騁:毛色棗紅的良馬。

⑥踟躕:徘徊。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6

采蓮曲二首

作者:王昌齡

原文:

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

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翻譯及賞析:

其一

像吳國美女越國嬌娘楚王妃嬪一樣美麗的采蓮女們,競相劃動采蓮船,湖水打濕了衣衫。來的時候蓮花把她們迎進河口,采完之後明月把她們送回江邊。

其二

采蓮女的羅裙綠得像荷葉一樣,出水的荷花正朝著采蓮女的臉龐開放。碧羅裙芙蓉面混雜在荷花池中難以辨認,聽到歌聲才發覺池中有人來采蓮。

⑴采蓮曲:古曲名。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采蓮女勞動生活情態。

⑵「吳姬」句:古時吳、越、楚三國(今長江中下游及浙江北部)盛尚采蓮之戲,故此句謂采蓮女皆美麗動人,如吳越國色,似楚王妃嬪。

⑶浦(pǔ)口:江湖會合處。浦,水濱。

⑷羅裙:用細軟而有疏孔的絲織品製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顏色的衣料剪裁的。

⑸芙蓉:指荷花。

⑹看不見: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綠葉紅花,哪是少女的綠裙紅顏。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7

淥水曲

作者:李白

原文: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愁殺盪舟人。

翻譯及賞析:

清澈的湖水在秋夜的月亮下發著亮光,我到洞庭湖采白蘋。

荷花姿態嬌媚好像有話要對我說,卻愁壞了我這個搖船人。

⑴淥(lù)水曲:古樂府曲名。淥水:即綠水,清澈的水。

⑵明秋月:在秋夜的月亮下發光。「明」字是形容詞用如動詞。月:一作「日」。

⑶南湖:即洞庭湖。白蘋:一種水生植物,又稱「四葉菜」「田字草」,是多年生淺水草本,根莖在泥中,葉子浮在水面之上。

⑷欲語:好像要說話。

⑸愁殺:即「愁煞」,愁得不堪忍受的意思。殺:用在動詞後,表示極度。盪舟人:這里指思念丈夫的女子。《史記·齊太公世家》:「桓公與夫人蔡姬戲舟中。蔡姬習水,盪公,公懼,止之,不止,出船,怒,歸蔡姬,弗絕。」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8

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作者:歐陽修

原文: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翻譯及賞析:

西湖風光好,荷花開後清香繚繞,劃船載著酒宴來賞玩,用不著旌旗儀仗,自有紅花為幢綠葉為蓋隨船而來。

彩畫遊船駛進了荷花叢的深處,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煙霧夾著微雨,在一片音樂歌聲里,船兒載著醉倒的遊客歸去。

①西湖:指潁州(今安徽省阜陽市)西湖。晚年退休後住在潁州,寫了一組《採桑子》(十首)。

②旌(jīng)旗:古代旌旗儀仗。

③幢(chuáng):古代的帳幔。

④蓋:古代一種似傘的遮陽物。

⑤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⑥笙(shēng):簧管樂器。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9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楊萬里

原文: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翻譯及賞析: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

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曉出:太陽剛剛升起。

凈慈寺:全名「凈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杭州西湖南北山兩大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秘書。

畢竟:到底。

六月中:六月的時候。

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

同:相同。

接天:像與天空相接。

無窮:無邊無際。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映日:太陽映照。

別樣:宋代俗語,特別,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及賞析十篇10

念奴嬌·西湖和人韻

作者:辛棄疾

原文:

晚風吹雨,戰新荷、聲亂明珠蒼璧。誰把香奩收寶鏡,雲錦紅涵湖碧。飛鳥翻空,游魚吹浪,慣趁笙歌席。坐中豪氣,看公一飲千石。

遙想處士風流,鶴隨人去,老作飛仙伯。茅舍疏籬今在否,松竹已非疇昔。欲說當年,望湖樓下,水與雲寬窄。醉中休問,斷腸桃葉消息。

翻譯及賞析:

雨打荷葉濺起一片水珠、可比明珠照蒼璧;湖中映月、恰似香奩收寶鏡;荷花相次開去、彷彿雲錦初織構出一幅濃淡相宜的畫卷。鳥在空中上下飛舞,魚在水裡游動吐泡,魚鳥己習慣於逐堡歌追遊人,嬉戲覓食了。與友人豪飲,突然聚焦在「一飲千石」的友人身上。

遙想那段風流的生活,現在鶴隨人去。林逋死後,上升仙界成為飛仙之長。茅舍疏散的籬笆現在還是那裡嗎,松竹已經沒有昔日的景色了。不禁感慨當年,望湖樓看到水天一色的景色。醉中休問,左等不來、右等也不來,期待的情人。

1.香奩(lián):古代盛梳妝用品的匣子。《驕兒》:「凝走弄香奩,拔脫金屈戌。」

2.寶鏡:借喻太陽。

3.雲錦:《和文與可洋川園池橫湖詩》:「貪看翠蓋擁紅妝,不覺湖邊一夜霜。卷卻天機雲錦段,從教匹練寫秋光。」

4.處士:林逋字君復,杭州錢塘人。結廬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號西湖處士。

5.鶴隨句:《詩話總龜》:「林逋隱於武林之西湖,不娶,無子。所居多植梅畜鶴。泛舟湖中,客至則放鶴致之。因謂梅妻鶴子。」

6.飛仙:《十洲記》:「篷萊山周回五千里,有圓海繞山,無風而洪波百丈,不可往來,唯飛仙能到其處耳。」

7.望湖樓:《臨安志》:「望湖樓在錢塘門外一里,一名看經樓。乾德五年錢忠懿。」

8.桃葉:《古樂府》註:「王獻之愛妾名桃葉,嘗渡此,獻之作歌送之曰: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

F. 贊美荷花、梅花、牡丹的詩句

10.題李迪牡丹圖
花後無語荒草肥,
焉知天外無驚雷?
囊括涯內群魔亂,
難忍鼠版輩稱強賊。

沖天權一怒寒星落,
十萬義士遙相隨。
長驅直入九萬里,
槍林彈雨奪金魁。
8.暗 香
不戀世間佳麗地,
獨上寒山稱驕子。
狂飆過盡絕勝處,
凌寒飄香九千里。

霞光照徹萬仞山,
節烈垂盡千秋史。
生來愛斗三冬雪,
報春報得萬民喜。
9.疏 影
世間何處尋奇葩?
一剪寒梅凌天涯。
仙客對此欲歸俗,
農夫嘆絕忘桑麻。

流芳千載任風雪,
獨呈丹心報中華。
誰道三冬無春色,
冰山高處萬里霞。
1. 詠蓮四季圖
蓮,
多少風雨若等閑?
新春到,
只把美名傳。

蓮,
多少愛心灑人間?
陽光下,
無人可爭艷。

蓮,
為誰一生送纏綿?
想起你,
夜半猶憑欄。

蓮,
為誰流芳到永遠?
只有我,
等你一萬年。
3.花 語
吾本是,荷花女,
衷腸未訴淚如雨。
君若看到荷花淚,
可知荷花幾多苦?

吾本是,荷花女,
只是與君心相許。
今宵為君把歌唱,
句句都是傷心曲。

吾本是,荷花女,
朝朝暮暮為君舞。
看盡人間多少事?
知己只有吾和汝。

吾本是,荷花女,
夢里與君做詩侶。
但願天下有情人,
總有一天成眷屬。

吾本是,荷花女,
一片芳心請記取。
他年荷花盛開日,
朵朵帶去吾祝福。

熱點內容
盆栽薄荷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發布:2025-04-29 11:25:59 瀏覽:790
唐嫣和白百合很像 發布:2025-04-29 11:22:59 瀏覽:801
蘭花像君子 發布:2025-04-29 11:17:57 瀏覽:640
決戰荷花池 發布:2025-04-29 11:17:19 瀏覽:710
心願花藝 發布:2025-04-29 11:15:28 瀏覽:81
荷花和忍冬 發布:2025-04-29 10:58:13 瀏覽:390
雲南山茶花的品種 發布:2025-04-29 10:56:58 瀏覽:10
寧波四明山櫻花在哪裡 發布:2025-04-29 10:43:24 瀏覽:239
高樁茶花 發布:2025-04-29 10:37:11 瀏覽:87
情人節炒什麼菜 發布:2025-04-29 10:28:33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