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像君子
⑴ 蘭花為什麼是四君子之一
「四君子」指中國畫中的梅、蘭、竹、菊。在中國古代繪畫中,尤其是花鳥畫中,有不少以此為藍本的作品。它們經常被文人用來表達崇高的品味:正直、謙虛和純潔的思想感情。因此,他們被稱為「紳士」。先說五月。我們知道,梅花耐寒,開花很早。它可以在早春盛開。與松竹並稱「舊寒三友」。人們畫梅花主要是為了表現它不畏嚴寒,以霜雪為榮的獨特個性。那麼,梅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入畫的呢?從繪畫史來看,南北朝時期就有人畫過梅花。到了北宋,畫梅花成為一種潮流。最著名的和尚是任重,他創作了黑李,並把它們畫得沒有顏色,只有墨的深度。據說有一次,他看到梅花的影子被月光映在窗戶紙上,從中得到靈感,於是創作了用濃墨暈染的《烏梅》。此後,另一位畫家楊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這種繪畫方法。創造雙鉤法畫梅花,清純飄逸,野性十足。自明代以來,梅花被更多地用於繪畫。元代最偉大的畫梅大師王冕應該是第一個。他自稱梅花主人,他的水墨梅花畫一改宋代疏冷倚的習慣,而是繁花似錦,繁花密密,給人一種溫潤蒼勁的感覺。王冕的代表作是他的《木美圖》之一。他用簡單的筆墨和清淡的筆觸,生動地傳達了梅花的美麗與驕傲,寄託了文人的孤獨與狂傲的情懷。明清時期的梅花畫家不計其數,如劉、石濤、金農、王等。從風格上看,他們大體上繼承了宋元兩大畫風。但是,要畫好梅花,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梅子畫師也要有梅子畫師的品格。有人稱之為「梅子精神」,一種高尚的情操,一種清正廉潔的品格。正所謂「梅花畫師須有梅花精神,人如梅花清。」看看這些蘭花。人們在畫蘭花的時候,通常會寄託一種細膩高貴的情操。如楚國詩人屈原以《清,綠葉紫莖,滿屋美人》吟詠蘭。但蘭花入畫晚於梅花,大概始於唐代。到了宋代,畫蘭花的人越來越多。據說蘇軾曾經畫過蘭花,花里還夾雜著刺,意思是君子可以包容小人。南宋初,人們常以畫蘭花來表達一種宋、邦衰亡後不隨天下興亡的氣節。當時,趙和被稱為莫蘭家族。元代鄭鎖南畫的蘭花最為著名,寓意最為明確。據說他一坐就要往南走,為了表示對第一王朝的懷念,他羞於做元朝的第二大臣;他畫蘭花,從不畫根,就像飄在空中。原因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