簾卷海棠紅
A. 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 ——————朱自清這篇散文中某個句子的賞析
月的純凈,柔軟與平和,如一張睡美人的臉。
賞析:
1、運用比喻手法。
2、寫回出月色美麗。
3、表達答作者對月夜景色的喜愛,和愉快的心情。
描寫了一副畫的內容,又由此展開聯想,寫出畫很美,自己的喜愛。
(1)簾卷海棠紅擴展閱讀:
朱自清散文的主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言志表意散文。言志表意類散文在朱自清散文創作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這類散文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學和價值選擇。
其次,覽勝記游散文。《蹤跡》《歐游雜記》和《倫敦雜記》等散文集中有許多為人所稱道的覽勝記游的散文名篇。朱自清覽勝記游散文兼顧並重自然與人文地理的描述展示。如《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綠》《松堂游記》《揚州的夏日》《蒙自雜記》等即是將對自然風情的描寫和人文景觀的刻畫緊密融合在一起。
其三,書懷抒情散文。朱自清懷念家人友朋的書懷抒情散文有《給亡婦》《兒女》《哀韋傑三君》《懷魏懷青君》《我所見的葉聖陶》等。即興書懷抒情的散文有《匆匆》《春》《歌聲》《荷塘月色》《擇偶記》《飛》等等。
B. 月朦朧鳥朦朧 簾卷海棠紅朱自清的散文朗誦
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
朱自清
這是一張尺多寬的小小的橫幅,馬孟容君畫的。上方的左角,斜著一卷綠色的簾子,稀疏而長;當紙的直處三分之一,橫處三分之二。簾子中央,著一黃色的,茶壺嘴似的鉤兒棗就是所謂軟金鉤么?「鉤彎」垂著雙穗,石青色;絲縷微亂,若小曳於清風中。紙右一圓月,淡淡的青光遍滿紙上;月的純凈,柔軟與平和,如一張睡美人的臉。從簾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纏的海棠花。花葉扶疏,上下錯落著,共有五叢;或散或密,都鈴瓏有致。葉嫩綠色,彷彿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著,微微有淺深之別。花正盛開,紅艷欲流;黃色的雄蕊歷歷的,閃閃的。襯托在叢綠之間,格外覺著妖嬈了。枝欹斜而騰挪,如少女的一隻臂膊。枝上歇著一對黑色的八哥,背著月光,向著簾里。一隻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兒半睜半閉的,似乎在入夢之前,還有所留戀似的。那低些的一隻別過臉來對著這一隻,已縮著頸兒睡了。簾下是空空的,不著一些痕跡。
試想在圓月朦朧之夜,海棠是這樣的嫵媚而嫣潤;枝頭的好鳥為什麼卻雙棲而各夢呢?在這夜深人靜的當兒,那高踞著的一隻八哥兒,又為何盡撐著眼皮兒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麼來著?捨不得那淡淡的月兒么?捨不得那疏疏的簾兒么?不,不,不,您得到簾下去找,您得向簾中去找棗您該找著那捲簾人了?他的情韻風懷,原是這樣這樣的喲!朦朧的豈獨月呢;豈獨鳥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著千呼萬喚;你能夠出來么?
這頁畫布局那樣經濟,設色那樣柔活,故精彩足以動人。雖是區區尺幅,而情韻之厚,已足淪肌浹髓而有餘。我看了這畫,瞿然而驚;留戀之懷,不能自已。故將所感受的印象細細寫出,以志這一段因緣。但我於中西的畫都是門外漢,所說的話不免為內行所笑。——那也只好由他了。
原來古有名句「月朦朧,鳥朦朧,一樹梨花細雨中」的迷濛美景,馬孟容還以「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為題作了幅獨具匠心的花鳥畫。而南唐李王景(jing)則有 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結雨中愁。 有情芍葯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 紫薇朱槿初殘,斜陽卻照欄桿。 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
C. 求小說《清風簾卷海棠紅》全本!謝謝~
您好
青衫落拓作品集
已發至您的郵箱
發件人:聞人水月
請查收
祝您閱讀愉快~
..................................
共9本有你要的還有6本其他的.
D. 「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是什麼意思
朱自清一散文名
這篇散文為朱自清先生溫州之作。「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為畫題。作者觀畫,將畫中之物描述得細致入微,頗有情韻。
E. "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出自誰的筆下
一、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出處
大部分人熟知這句話源自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其實原出處應該是下面幾首詞。
這應該是原始出處:《虞美人》黃昏有約君知否,
對月頻呼酒.
纖纖簾卷海棠紅,
舊夢難尋隻影卧花叢.
清風作伴香塵路,
空把佳期誤.
青春雖美不多時,
多少紅顏垂淚病相思.
這些是有關的:
卧聽疏雨梧桐,雨餘淡月朦朧.晏幾道《清平樂》
何況酒醒夢斷,花謝月朦朧 張先《訴衷情》
殘月朦朧,小宴闌珊 柳永《宣清》
暮雨不來春又去,花滿地,月朦朧 賀鑄《江城子》
二、朱自清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原文
這是一張尺多寬的小小的橫幅,馬孟容君畫的。上方的左角,斜著一卷綠色的簾子,稀疏而長;當紙的直處三分之一,橫處三分之二。簾子中央,著一黃色的,茶壺嘴似的鉤兒棗就是所謂軟金鉤么?「鉤彎」垂著雙穗,石青色;絲縷微亂,若小曳於清風中。紙右一圓月,淡淡的青光遍滿紙上;月的純凈,柔軟與平和,如一張睡美人的臉。從簾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纏的海棠花。花葉扶疏,上下錯落著,共有五叢;或散或密,都鈴瓏有致。葉嫩綠色,彷彿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著,微微有淺深之別。花正盛開,紅艷欲流;黃色的雄蕊歷歷的,閃閃的。襯托在叢綠之間,格外覺著妖嬈了。枝欹斜而騰挪,如少女的一隻臂膊。枝上歇著一對黑色的八哥,背著月光,向著簾里。一隻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兒半睜半閉的,似乎在入夢之前,還有所留戀似的。那低些的一隻別過臉來對著這一隻,已縮著頸兒睡了。簾下是空空的,不著一些痕跡。
試想在圓月朦朧之夜,海棠是這樣的嫵媚而嫣潤;枝頭的好鳥為什麼卻雙棲而各夢呢?在這夜深人靜的當兒,那高踞著的一隻八哥兒,又為何盡撐著眼皮兒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麼來著?捨不得那淡淡的月兒么?捨不得那疏疏的簾兒么?不,不,不,您得到簾下去找,您得向簾中去找棗您該找著那捲簾人了?他的情韻風懷,原是這樣這樣的喲!朦朧的豈獨月呢;豈獨鳥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著千呼萬喚;你能夠出來么?
這頁畫布局那樣經濟,設色那樣柔活,故精彩足以動人。雖是區區尺幅,而情韻之厚,已足淪肌浹髓而有餘。我看了這畫,瞿然而驚;留戀之懷,不能自已。故將所感受的印象細細寫出,以志這一段因緣。但我於中西的畫都是門外漢,所說的話不免為內行所笑。——那也只好由他了。
三、朱自清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賞析
全文僅七百字,三大段,可謂惜墨如金,脈絡清晰明快,讓人有臨畫親賞之快感。
第一段交待了畫幅 大小,作者其人,分別濃墨重彩地描述了畫中綠色的簾子,一輪圓月 和月光之純凈與柔軟平和,還有錯落有致、紅艷欲流的海棠,以及兩只八哥的動態。細細品賞,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多麼生動而細膩的畫面,色調五彩繽紛,不但有簾的綠,鉤彎雙穗的石青色,還有月的朗,花的紅,蕊的黃以及鳥的黑,這一切在朦朧的月色中如夢如幻,寧靜而又生機勃勃,所有的美都在這夜色中時隱時現,讓人浮想聯翩而不能自禁。
最絕的是對兩只八哥的描寫,一高一低,背著月光,向著簾里,那高些的小眼兒似乎要閉上了,卻又有點兒不舍,那低些的睡著,卻別過臉對著另一隻,頸還是縮著的。這些點墨成金的字句,讓人看到了鳥的動態美、情態美,可謂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過目難忘,也為下文的抒發埋下了藝術的伏筆。
第二段完全是作者情感的升華,接二連三的問句,使畫的藝術品位有了直接的表露,也是對畫家構圖主題的挖掘與猜測。圓月朦朧,月光如水,海棠花開著,枝葉扶疏,四周是靜而又靜的夜色,一對雙棲的鳥夫妻卻在各做各的夢。這一段的文字,是全文的精華,催生了讀者豐富的聯想。那隻眼兒半睜半閉的八哥,看似即將睡去,卻不想入夢,當然是簾兒的阻隔,使它們無法回到簾內的籠里。那末卷簾人為何不把簾兒捲起呢?是夜出未歸,還是醉卧未醒?是有意讓鳥兒賞月,還是忘之腦後?其實,看到這里,我也頗費思量,最後在朱自清說給馬孟容的話中才知道,原來屋裡還有「一個玉人」。怪不得文中有了「他的情韻風懷,原是這樣的喲!朦朧的 豈 獨月呢;豈獨鳥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著千呼萬喚,你能夠出來么?」的調侃與戲謔了。
第三段,則是朱自清對這幅畫贊美之情的再次表達,也是對撰寫此文的動因的表白。
文中所說的「以志這一段因緣」,源於與孟馬容的一段交往。
1923年春,朱自清迫於生計,舉家來到浙江省第十中學任教。遍找住處卻無著落,最後終於在王宅住了下來。(2006年11月下旬,他的這一舊居遷建落成,其兒朱潤生一身紅裝榮耀出席)。
馬孟容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大師,也是朱自清在溫州十中的同事與摯友。在溫州任教一年,因時局動盪,朱自清只得離校赴寧波任教。臨走前,朱自清請馬孟容贈畫。幾天後,朱來到馬家,正見馬孟容揮毫作畫,馬孟容之弟馬公愚笑著對朱說,其兄之作正是贈畫,朱大喜,攜畫回家反復端詳。
又過數日,朱自清帶著寫好的「月朦朧 鳥朦朧 簾卷海棠紅」來到馬家,並說出了畫中的意韻,馬孟君聽罷笑而點頭。馬孟君欣賞了朱自清的文章,不禁為他的文筆深深折服,便免了題詩之請,成了一段「以文換畫」的佳話。
這篇文章題目的出處,當是馬的畫題,似是從「暮雨不來春又去,花滿地,月朦朧」和「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詩中套用而來,然整個標題打了引號,不免又想起南唐詩人李王景的名作:「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結雨中愁。有情芍葯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紫薇朱槿初殘,斜陽卻照欄桿。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我想,這幅畫作的題目應該是引用此詩的最後一句了吧,若不是---那也只好由他了。
F. 誰知道「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原詩作的出處,題目及作者
「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①
--------
①畫題,系舊句。
這是一張尺多寬的小小的橫幅,馬孟容君畫的。上方的左角,斜著一卷綠色的簾子,稀疏而長;當紙的直處三分之一,橫處三分之二。簾子中央,著一黃色的,茶壺嘴似的鉤兒——就是所謂軟金鉤么?「鉤彎」垂著雙穗,石青色;絲縷微亂,若小曳於輕風中。紙右一圓月,淡淡的青光遍滿紙上;月的純凈,柔軟與平和,如一張睡美人的臉。從簾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纏的海棠花。花葉扶疏,上下錯落著,共有五叢;或散或密,都玲瓏有致。葉嫩綠色,彷彿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著,微微有淺深之別。花正盛開,紅艷欲流;黃色的雄蕊歷歷的,閃閃的。襯托在叢綠之間,格外覺著妖嬈了。枝欹斜而騰挪,如少女的一隻臂膊。枝上歇著一對黑色的八哥,背著月光,向著簾里。一隻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兒半睜半閉的,似乎在入夢之前,還有所留戀似的。那低些的一隻別過臉來對著這一隻,已縮著頸兒睡了。簾下是空空的,不著一些痕跡。
試想在圓月朦朧之夜,海棠是這樣的嫵媚而嫣潤;枝頭的好鳥為什麼卻雙棲而各夢呢?在這夜深人靜的當兒,那高踞著的一隻八哥兒,又為何盡撐著眼皮兒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麼來著?捨不得那淡淡的月兒么?捨不得那疏疏的簾兒么?不,不,不,您得到簾下去找,您得向簾中去找——您該找著那捲簾人了?他的情韻風懷,原是這樣這樣的喲!朦朧的豈獨月呢;豈獨鳥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
我拚著千呼萬喚;你能夠出來么?
這頁畫布局那樣經濟,設色那樣柔活,故精彩足以動人。雖是區區尺幅,而情韻之厚,已足淪肌浹髓而有餘。我看了這畫。瞿然而驚:留戀之懷,不能自已。故將所感受的印象細細寫出,以志這一段因緣。但我於中西的畫都是門外漢,所說的話不免為內行所笑。——那也只好由他了。
G. 《簾卷海棠紅》txt全集下載
簾卷海棠紅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H. "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的出處
《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出自朱自清的一部散文。
《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是他評論馬孟容贈畫的唯一佳作。數十載的時光彈指一揮間,然而大師熾熱的情懷,優美的筆調,對人生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一如他的胸襟開闊而坦盪。
文句色調婉委,樸素淡雅,像春風楊柳,薄霧輕煙,絲絲入扣,耐人尋味;文章雖小,體現的卻是他一生渴求並努力實踐的「為人生的藝術」的創作大思想。
(8)簾卷海棠紅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文中所說的「以志這一段因緣」,源於與孟馬容的一段交往。
1923年春,朱自清迫於生計,舉家來到浙江省第十中學任教。遍找住處卻無著落,最後終於在王宅住了下來。(2006年11月下旬,他的這一舊居遷建落成,其兒朱潤生一身紅裝榮耀出席)。
馬孟容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大師,也是朱自清在溫州十中的同事與摯友。在溫州任教一年,因時局動盪,朱自清只得離校赴寧波任教。臨走前,朱自清請馬孟容贈畫。
幾天後,朱來到馬家,正見馬孟容揮毫作畫,馬孟容之弟馬公愚笑著對朱說,其兄之作正是贈畫,朱大喜,攜畫回家反復端詳。
又過數日,朱自清帶著寫好的「月朦朧 鳥朦朧 簾卷海棠紅」來到馬家,並說出了畫中的意韻,馬孟君聽罷笑而點頭。馬孟君欣賞了朱自清的文章,不禁為他的文筆深深折服,便免了題詩之請,成了一段「以文換畫」的佳話。
參考自來源:網路-朱自清散文
I. 「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是什麼意思
形容夜晚天上有雲,月亮穿梭雲中看不真切,因光線暗近處林中鳥也看不清,古時窗戶用卷簾,把窗簾捲起看見海棠紅了
J. "簾卷海棠紅"出自哪首詩詞啊
一、可找到的說法有二:
1、出自古詞:《虞美人》
黃昏有約君知否,
對月頻呼酒.
纖纖簾卷海棠紅,
舊夢難尋隻影卧花叢.
清風作伴香塵路,
空把佳期誤.
青春雖美不多時,
多少紅顏垂淚病相思.
但這一詞查不到作者。
2、出自朱自清散文:《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這個比較可考。
二、朱自清《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簡介:1924年,馬孟容執教今溫州中學,與當時逃兵亂來溫的散文家朱自清,又同事又好友。馬孟容先生精心製作一幅 尺多寬的《月夜八哥海棠圖》贈送朱自清先生。朱先生愛不釋手,細細品味,整整看了兩天,並回贈《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見朱自清散文集《溫州的蹤跡》首篇)散文一 篇,恭敬地說:「以文換畫,自是文雅之事,只是你的畫是傳神妙品,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寫的僅得其萬一,貽笑大方了。」一時成為文界藝壇的美談。
三、《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原文:
這是一張尺多寬的小小的橫幅,馬孟容君畫的。上方的左角,斜著一卷綠色的簾子,稀疏而長;當紙的直處三分之一,橫處三分之二。簾子中央,著一黃色的,茶壺嘴似的鉤兒棗就是所謂軟金鉤么?「鉤彎」垂著雙穗,石青色;絲縷微亂,若小曳於清風中。紙右一圓月,淡淡的青光遍滿紙上;月的純凈,柔軟與平和,如一張睡美人的臉。從簾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纏的海棠花。花葉扶疏,上下錯落著,共有五叢;或散或密,都鈴瓏有致。葉嫩綠色,彷彿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著,微微有淺深之別。花正盛開,紅艷欲流;黃色的雄蕊歷歷的,閃閃的。襯托在叢綠之間,格外覺著妖嬈了。枝欹斜而騰挪,如少女的一隻臂膊。枝上歇著一對黑色的八哥,背著月光,向著簾里。一隻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兒半睜半閉的,似乎在入夢之前,還有所留戀似的。那低些的一隻別過臉來對著這一隻,已縮著頸兒睡了。簾下是空空的,不著一些痕跡。 試想在圓月朦朧之夜,海棠是這樣的嫵媚而嫣潤;枝頭的好鳥為什麼卻雙棲而各夢呢?在這夜深人靜的當兒,那高踞著的一隻八哥兒,又為何盡撐著眼皮兒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麼來著?捨不得那淡淡的月兒么?捨不得那疏疏的簾兒么?不,不,不,您得到簾下去找,您得向簾中去找棗您該找著那捲簾人了?他的情韻風懷,原是這樣這樣的喲!朦朧的豈獨月呢;豈獨鳥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著千呼萬喚;你能夠出來么? 這頁畫布局那樣經濟,設色那樣柔活,故精彩足以動人。雖是區區尺幅,而情韻之厚,已足淪肌浹髓而有餘。我看了這畫,瞿然而驚;留戀之懷,不能自已。故將所感受的印象細細寫出,以志這一段因緣。但我於中西的畫都是門外漢,所說的話不免為內行所笑。——那也只好由他了。 1924年2月1日,溫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