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烤焦了
1. 盆栽橘子樹的葉子向烤焦了一樣,皺巴巴的不知道啥原因請教各位
在猜測上,應是所謂來卷葉蚜或者是葉自薊馬所危害,兩者害蟲之判定很簡單,只要將捲曲的葉片拆開,看看躲在裡面的蟲體即可知道,每片葉的卷葉蚜害蟲數量可能會很多,但葉薊馬則可能只有1~2隻。
防治方式得視害蟲密度決定,倘若卷葉的數量少,直接將捲曲的葉片摘下後,帶至他處焚毀即可。倘若說卷葉的數量很多很多,個人會建議使用紙箱覆蓋盆栽,並於紙箱內點燃蚊香,以蚊香煙的除蟲菊成份來嗆死害蟲試試,方便有效。
倘若盆栽高度甚高,則建議使用液體葯劑做全株噴灑,這液體葯劑非是使用農葯,僅一株即使用農葯,並不符合經濟效益,可建議使用溶解於水的肥皂清液(濃度愈高愈好)來做全株噴灑,後期及時噴施 沃葉葉面肥,補充營養
。
此法之好處有別於使用其他介面活性劑,其餘油性介質或介面活性劑有殘留之可能,將可能導致氣孔阻塞,肥皂清液容易清洗,全株噴灑後1~2小時,可再以清水淋洗植株,即可避免殘留,給你參考。
2. 多肉葉尖發黃,跟烤糊了似的,是怎麼回事
讓多肉葉子發黃的原因有許多:若是土壤排水性不足導致的,那就更換透水性好的土壤,若是澆水太多導致的,那就用鏟子松一鬆土,並減少澆水的頻次。若是光照不足導致的,那就殲高衫將它搬到光線充足的地方養護。氏腔
3、增加光照,科學施肥
原因:若是平時將它放到了過於陰暗的地方,沒有充足的光照,它就無法正常的合成葉綠素,也會導致植株葉子發黃,可以噴施一些沃葉氨基酸葉面肥,補充營養。
解決方法:將多肉搬到光線充足的地方進行養護。
4、注意事項
不要一發現多肉黃葉就將它們全都拔掉。因為多肉的葉片儲存了不少的養分,直接拔掉,這些養分就白白浪費念攔了。一兩片葉子確實沒有多少養分,但是數量一多,養分的總量也很大。可以等到它們的養分別吸收掉開始發癟的時候再將它們拔除。
3. 我養的粉掌葉子似乎被燒焦了似的,想請教大家是怎麼回事啊應該怎麼養呢
粉掌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70-80%,不應低於50%。 放置場所:室內盆栽宜放在有一定散射光的明亮之處,千萬要注陵旦行意不應將粉掌放在有強烈太陽光直射的環境中。 1、控制好室溫。夏季應採取措施把室溫降至35℃以內,冬季如室內溫度低 於12℃,可採用套塑料袋,制保溫箱等方法提高室溫。 2、保持遲檔相對高的空氣濕度,這是室內養護關鍵,一定要採取辦法提高粉掌放置環境的空氣濕度,可採用葉面噴霧(注意一定要保證葉面晚上沒水)等方法。 3、經常保持葉面清潔。 4、肥水供應充足。春、秋季一般每3天澆肥水一次,如氣溫高,視盆內基質干濕可2-3天澆肥水一尺嘩次。夏季可2天澆肥水一次,氣溫高時可加澆水一次,冬季一般每5-7天澆肥水一次。
4. 盆栽萍果樹施復合肥葉子燒焦了,可以清水過濾這個方法補救嗎
盆栽萍果樹施復合肥葉子燒焦了可以多澆水以便稀釋肥力,多沖幾次,然後剪掉焦了的葉子,放散光通風處緩苗
5. 平安樹葉子尖發黑枯萎像燒焦
施肥燒傷。
當施肥燒傷茶樹的檔尺或根系時,會在短時間內造成葉尖焦黃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肥料太強,或者肥料的使用不適當兩個方面。特別是在夏季,由於困雹溫度已經很高,施用茶花後,肥行伍料的分解更容易導致盆栽土壤溫度過高的現象
6. 我的綠蘿整體是好的,但有幾片葉子葉尖部死了,像燒焦的狀態似的,大概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缺素了親,缺氮肥,可以去附近的花鳥市場買點復合肥,薄肥多施。
7. 新買的薄荷草盆栽,曬了一早上太陽好像曬焦了
新買來的薄荷草盆栽如果是栽種好的是不會有問題的,但是我看你是和之前的種在一起了專,如果有移盆換土屬之類的操作的話,植物會有一個服盆的過程,根系需要重新適應環境,這個時候的吸收能力沒有那麼好,可以先在明亮通風處養一周左右再移到太陽下,本身薄荷是不怕太陽曬的,家裡院子里種過薄荷,平時什麼都不用管都長瘋了,盆栽的話適當的時候澆點水就可以。
8. 上個月我買了一盆紅掌,現在葉子出現燒焦的現象,開的花也慢慢的出現燒焦的現象,請問這是怎麼回事
紅掌亦有人稱之火鶴花、安祖花。原產於中、南美洲熱帶地區,花期可達6周,花型獨特,花色多且艷麗,而且是四季常綠的,可終年開花。通常野生的紅掌是在樹上附生的或附在岩石上、地面上,其根不僅從樹皮石塊上吸收營養,還從潮濕的空氣中吸收水分。家庭要想養好紅掌必須做好以下4方面的工作。1、栽培基質的選擇。本人在規范化大面悶粗積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基質主要以泥炭土為主加小量珍珠岩同粗河砂,並用小量插花泥鋪墊盆底。家庭中小量建議在園藝店購買配製好的培養土再加陶粒或干樹皮混合(比例2:1)做基質交易亦相當理想。配製好的基質一定要進行消毒喚臘處理。2、栽培環境的要求。由於紅掌是一種半陰生植物,紅掌的生長適溫在14℃—35℃之間,當溫度低於10℃時會出現冷害;當溫度高於35℃,植株也會受到傷害,在這種情況下,應及時向植株及周圍噴水,一定程度上,高溫情況下濕度也很高時,就不會那麼容易造成傷害。3、肥水的管理。紅掌植株對「鎂肥」的需求通常都高於其他的觀葉植物,建議施用P:N:K=1:1:1的完全肥料。一般家庭小量蒔養可到園藝店購買15—15—15+3Mgo(魔力康)顆粒狀的緩效性肥料配合葉面肥一起施用,或者購買寶力豐2號,花多多通用型等全水溶性復合肥稀釋成800—1000倍液肥定期施用(每周不少於1次)。紅掌施肥的宗旨是寧稀勿重,小食多餐,否則容易造成傷根,影響植株生長並直接造成植株死亡。紅掌喜濕(相對濕度高),但基質要求偏干,因此淋水最好是結合淋液肥一起進行,平時多向葉片及周圍噴水,以達到增加栽培環境的相對溫度。4、病蟲害的防治。紅掌最多發生的蟲害是紅蜘蛛、線蟲、菜青蟲、白粉虱、薊馬、蝸牛、介殼蟲,其中尤以紅蜘蛛、線蟲、菜青蟲為主。紅掌對殺蟲劑非常敏感,使用時濃度一定要正確,其濃度也通常比用於其他花卉的低。特別注意含銅的農葯及樂果、甲胺磷、敵敵畏、馬拉硫磷、對硫磷等會對紅掌產生毒害。
紅掌別名花燭、火鶴花、安祖花,是天南星科花燭屬多年生附生和罩滑性常綠草本植物。
紅掌原產於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中。性喜溫暖、潮濕和半陰的環境,但不耐陰,喜陽光而忌陽光直射,不耐寒,喜肥而忌鹽鹼。盆栽紅掌宜選用排水良好的基質,規模化生產用泥炭、珍珠岩、沙的復合基質,其比例為,1立方米泥炭:4至5公斤珍珠岩:0.15立方米沙。其pH值保持5.5 -6.5 之間。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 ℃,最高溫度不宜超過35℃,最低溫度為14℃,低於10℃隨時有凍害的可能。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70%-80%,不宜低於50%,因為保持栽培環境中較高的空氣濕度,是紅掌栽培成功的關鍵。因此,一年四季應多次進行葉面噴水。紅掌不耐強光,全年宜在適當遮陰的環境下栽培,即選擇有保護性設施的溫室栽培。春、夏、秋季應適當遮陰,尤其是夏季需遮光70%。陽光直射會使其葉片溫度比氣溫高,葉溫太高會出現灼傷、焦葉、花苞褪色和葉片生長變慢等現象。
上盆
1、花盆規格不同階段對盆的規格要求不同,小苗階段一般已在育苗公司完成,生產時所購買的紅掌苗均是中苗(15厘米左右)以上。所以,在上盆種植時,可選擇一次性使用的160×150毫米的紅色塑膠盆種植。
2、栽培基質栽培基質必須具有保水保肥能力強、通透性好、不積水、不含有毒物質並能固定植株等性能。種植前,基質還必須經徹底的消毒處理,以殺滅病蟲害,保持其正常生長。
3、上盆種植紅掌是喜陰植物,種植時需要有75%遮光能力的遮光網,以防止過強的光照。採用雙株種植優於單株種植,上盆種植時很重要的一點是使植株心部的生長點露出基質的水平面,同時應盡量避免植株沾染基質。上盆時先在盆下部填充4-5厘米顆粒狀的碎石物,然後加培養土2-3厘米,同時將植株正放於盆中央,使根系充分展開,最後填充培養土至盆面2-3厘米即可,但應露出植株中心的生長點及基部的小葉。種植後必須及時噴施菌劑,以防止疫霉病和腐霉病的發生。
水分
紅掌屬於對鹽分較敏感的花卉品種,因此,應盡量把基質pH值控制在5.2 -6.1 之間,最適紅掌生長。如果pH值過小,花莖變短,就會降低觀賞價值。自來水適宜栽植紅掌,但價格貴;天然雨水是紅掌栽培中最好的水源。
盆栽紅掌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水分要求不同。幼苗期由於植株根系弱小,在基質中分布較淺,不耐乾旱,栽後應每天噴2-3次水,要經常保持基質濕潤,促使其早發多抽新根,並注意盆面基質的干濕度;中、大苗期植株生長快,需水量較多,水分供應必須充足;開花期應適當減少澆水,增施磷、鉀肥,以促開花。 然而,規模化栽培紅掌成功的關鍵是保持相對高的空氣濕度。尤其在高溫季節,可通過噴淋系統、霧化系統來增加溫室內的空氣相對濕度。但要注意傍晚不要噴霧葉面,一定要保證紅掌葉面夜間沒有水珠,以避免高溫灼傷葉片,出現焦葉、花苞致畸、褪色現象。在澆水過程中一定要干濕交替進行,切莫在植株發生缺水嚴重的情況下澆水,這樣會影響其正常生長發育。在高溫季節通常2-3天澆水一次,中午還要利用噴淋系統向葉面噴水,以增加室內的相對濕度。寒冷季節澆水應在上午9時至下午4時前進行,以免凍傷根系。
肥料
根據荷蘭栽培的經驗,對紅掌進行根部施肥比葉面追肥效果要好得多。因為紅掌的葉片表面有一層蠟質,不能對肥料進行很好的吸收。
液肥施用要掌握定期定量的原則,秋季一般3-4天為一個周期,如氣溫高,可以視盆內基質干濕程度可2-3天澆肥水一次;夏季可2天澆肥水一次,氣溫高時可多澆一次水;秋季一般5-7天澆肥水一次。施肥時間因氣候環境而異,一般情況下,在上午8時至下午17時前施用;冬季或初春在上午9時至下午16時前進行。每次施肥必須由專人操作,並嚴格把好液肥(母液)的稀釋濃度和施用量。把稀釋後液肥的pH值調至5.7左右,EC值為1.2 ms/cm 時施用。
此外,在液肥施用兩小時後,用噴淋系統向植株葉面噴水,沖洗殘留在葉片上的肥料,保持葉面清潔,避免藻類滋生。 光照
紅掌是按照「葉→花→葉→花」的循環生長的。花序是在每片葉的腋中形成的。這就導致了花與葉的產量相同,產量的差別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如果光照太少,在光合作用的影響下植株所產生的同化物也很少;當光照過強時,植株的部分葉片就會變暖,有可能造成葉片變色、灼傷或焦枯現象。因此,光照管理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紅掌產生同化物的多少和後期的產品質量。為防止花苞變色或灼傷,必須有遮陰保護。溫室內紅掌光照的獲得可通過活動遮光網來調控。在晴天時遮掉75%的光照,溫室最理想的光照是20000 Lux 左右,最大光照強度不可長期超過25000 Lux ,早晨、傍晚或陰雨天則不用遮光。
然而,紅掌在不同生長階段對光照要求各有差異。如營養生長階段(平時摘去花蕾)時光照要求較高,可適當增加光照,促使其生長;開花期間對光照要求低,可用活動遮光網調至10000 Lux 至15000 Lux ,以防止花苞變色,影響觀賞。
溫度
紅掌生長對溫度的要求主要取決於其它的氣候條件。溫度與光照之間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陰天溫度需18-20 ℃,濕度在70%-80%之間。晴天,溫度需20-28 ℃,濕度在70%左右。總之,溫度應保持在30℃以下,濕度要在50%以上。
在高溫季節,光照越強,室內氣溫越高,這時可通過噴淋系統或霧化系統來增加溫室空氣相對濕度,但須保持夜間植株不會太濕,減少病害發生;也可通過開啟通風設備來降低室內濕度,以避免因高溫而造成花芽敗育或畸變。在寒冷的冬季,當室內晝夜氣溫低於15℃時,要進行加溫;當氣溫低於13℃時更需要用加溫機進行加溫保暖,防止凍害發生,使植株安全越冬。
濕度
紅掌生長需要比較高的溫度和相當高的濕度,所以,高溫高濕有利於紅掌生長。溫度與濕度甚為相關,當氣溫在20℃以下時,保持室內的自然環境即可;當氣溫達到28℃以上時,必須使用噴淋系統或霧化系統來增加室內空氣相對濕度,以營造紅掌高溫高濕的生長環境。但在冬季即使溫室的氣溫較高也不宜過多降溫保濕,因為夜間植株葉片過濕反而降低其禦寒能力,使其容易凍傷,不利於安全越冬。
生產
紅掌經過一段時間的栽培管理,基質會產生生物降解和鹽漬化現象,從而使其基質pH值降低、EC值增大,從而影響植株根系對肥水的吸收能力。因此,基質的pH值和EC值必須定期測定,並依測定數據來調整各營養元素的比例,以促進植株對肥水的吸收。
另外,大多紅掌會在根部自然地萌發許多小吸芽,爭奪母株營養,而使植株保持幼齡狀態,影響株形。摘去吸芽可從早期開始,以減少對母株的傷害。
9. 小葉紫檀盆栽,有幾顆葉子焦了是咋回事早晚葉子都噴水,三四天澆一次水,營養液一周一次
小葉紫檀,葉子焦枯,主要盡量不要隨意使用營養液。施肥過多就容易燒根,造成葉片乾枯、甚至根系腐爛死亡。小葉紫檀種類繁多,生長速度緩慢,多產於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
一般野生林木,都是在沒有人工養護施肥等條件下,完全可以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的。因此盆栽需停止施肥、控制澆水,保持盆土微潮即可。
10. 小葉紫檀盆栽,有幾顆葉子焦了是咋回事早晚葉子都噴水,三四天澆一次水,營養液一周一次
小葉紫檀盆栽,有幾顆葉子焦了,可能是得了葉枯病。
可用波爾多液、托布津、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苯萊特、代森鋅等處理。
小葉紫檀栽培技術
1、小葉檀根系發達且有根瘤,能固氮,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作豐產林應選肥沃土地,陽光充足。
造林為3至5月,各地根據雨季作相櫻廳應調整,以30至40公分高的容器苗造林效果好,苗木太高應截干後造林。
植穴50乘50乘30公分,以鈣鎂磷復合肥作基肥,每穴250克左右,株行距為2乘2米。
2、撫育管理
幼林加強護林,禁止放牧。每年追施復合肥2次,每次每株200克,前3年在施肥前除草,修直樹干。
3、主隱頌辯要害蟲防治
苗期及幼樹易得黑痣病(葉片褪色後變黑),可用1比100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防治。對金花蟲,金龜子等灶缺食葉害蟲可用敵百蟲防治。
此外,小葉檀喜濕熱氣候,年平均氣溫25度以上,極端最低氣溫2度,年降水1100至2200MM。
幼苗在低於3度易凍害。
不耐遮蔭,種植後6至8年開花結果,花期4至5月,果期9至10月。
小葉紫檀,是蝶形花科紫檀屬喬木。密度大棕眼小是其顯著的特點,且木性非常穩定,不易變形開裂。
小葉紫檀多產於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以印度邁索爾邦地區、緬甸地區所出產的紫檀最優。
小葉紫檀質地堅硬,盤玩後色澤從橘紅色到紫黑色,變幻多樣,紋理細密。
紫檀有許多種類,紫檀生長速度緩慢,5年才一年輪,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為木材之首,非一般木材所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