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泰初盆景圖片
❶ 盆景中的大樹型是什麼意思
盆景中縮龍成寸的技法,用細葉或者古奇的小樹樁模仿大自然參天大樹的景觀。見圖
❷ 中國盆景流派的八大派
蘇州、揚州、嶺南、四川、安徽、上海 、浙江、南通
嶺南盆景:蒼勁自然
四川盆景:蟠曲多姿
蘇州盆景:清秀古雅
揚州盆景:嚴整莊重
安徽盆景:古樸奇特
上海盆景:明快流暢
浙江盆景:雄偉挺秀 造型特點:圓片式
傳統造型:「六台三托一頂」,屏風式、垂風式、垂枝式、劈乾式、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粗扎細剪
常用樹種:松、柏、雀梅、榔榆、黃楊、三角楓、石榴、鳥不宿等
代表人物:周瘦鵑,
流傳地域:蘇州
特點:嬌媚。缺點:樹形變 化不大,形態嬌柔做作,十年以上才能完成。
虎踞龍盤(雀梅,樹齡400餘年)
醉卧(雀梅) 造型特點:要求「樁必古老,以久為貴;片必平整,以功為貴」。
傳統造型:「游龍彎」 ,雲片式(一至三層的稱「台式」,三層以上的稱「巧雲式」 ),疙瘩式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精扎精剪
藝術特點:嚴整而富有變化,清秀而不失壯觀。
常用樹種:松、柏、榆、黃楊(瓜子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萬覲棠
流傳地域:以揚州為中心,包括嘉州、泰州、興化、高郵。
揚州盆景製作歷史悠久。早在唐代,盆景已成為宮苑裝飾、觀賞的珍品,作為東南第一大都會的揚州,也受到京都影響流傳盆景;宋代蘇軾任揚州太守時,曾親自製作盆景;明代,揚州盆景形成地方風格;清代,揚州鹽商為迎合帝王南遊,廣築園林,大興盆景,有「家家有花園,戶戶養盆景」之說,明代形成的盆景風格,經不斷提高,形成了流派。
黃楊盆景《巧雲》、《騰雲》、《行雲》、《凌雲》、《碧雲》等榮獲一等獎,實現五連冠 造型特點:要求「樁必古老,以久為貴;片必平整,以功為貴」。
傳統造型:以「兩彎半」(或「三彎半」)為主要特色。兩彎半」又稱「獅式」盆景,相傳為明代畫家所創,造型上有極嚴格的要求,必須構成三彎九片一頂(三彎半),意態如獅。但「三彎半」的造型難度太大,很不容易達到標准,以後逐漸簡化為「兩彎半」。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精扎精剪
常用樹種:松、柏、榆、黃楊(瓜子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徐朗屏
流傳地域:南通、如皋 造型特點: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強調主題性、層次性和多變性,在製作過程中力求體現山林野趣,重視自然界古樹的形態和樹種的個性。講究枝片造型,但枝片不但數量較多,沒有固定規格
主要造型:微型,自然型
技法特點:鐵絲蟠扎,扎剪並重
常用樹種:松柏類為主
代表人物:殷子敏、胡榮慶、汪蠡鼎、胡運驊
流傳地域:上海 造型特點:薄片結扎,層次分明。擅長直干或三五株栽於一盆,以表現莽莽叢林的特殊藝術效果
主要造型: 「高幹」、「合栽」為造型基調
技法特點:金棕並用,扎剪並重(針葉樹以扎為主,闊葉樹以剪為主)
常用樹種:松柏類(五針松)為主
代表人物:潘仲連,胡樂國
流傳地域:杭州、溫州兩地為中心 造型特點:徽派盆景風格獨特,形式多種多樣,造型技法受揚、蘇、滬諸派影響,以古傲蒼勁、奇峭多姿為主要特色主要造型: 「高幹」、「合栽」為造型基調
傳統造型:規則類主要有「游龍式」(多見於梅樁)、「扭旋式」、「三台式」、「屏風式」、「疙瘩式」
技法特點:粗扎粗剪(棕皮樹筋纏繞)
常用樹種:以梅樁最為著名,稱為「徽梅」。黃山松,檜柏,檵木
代表人物:宋鍾鈴
流傳地域:以歙縣賣花漁村(雄興鄉洪嶺村)為代表,包括績溪、休寧、黟縣等廣大地區。 造型特點:樹樁以古樸嚴謹,虯曲多姿為特色;多懸根處理。山石盆景則以氣勢雄偉取勝,高、懸、陡、深,典型地表現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風貌。
傳統造型:規則類為主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講究身法
常用樹種:川派樹樁盆景一般選用金彈子、六月雪、羅漢松、銀杏、紫薇、貼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鵑等花木。
代表人物:李宗玉等。
流傳地域:四川成都重慶等地。
川派盆景藝術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在造型上從簡到繁、再從繁到簡的過程,前一個「簡」是簡單,後一個「簡」是簡練。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樣,根據「樹姿近畫」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類,後來經過模仿老樹的姿態和變化,不斷總結出了表現這種姿態和變化的技法規律,通過歷代盆景藝術家的創造和完善,最後歸納為10種身法和3式、5型。盆景藝術大師陳思甫在他的專著《盆景樁頭幡扎技藝》一書中寫道:「若以規律類平技式樁頭論,成都和川西地區的主幹彎曲、校視下傾的造型,乃是仿照峨山高寒之地長期被積雪壓抑的松柏的低矮老態,雪融化後,樹梢直立,枝椏由垂轉手或略帶傾斜狀。故爾平枝式規律類型樁頭,枝盤漸至盤端往下斜而平整,或技盤基部下傾、盤略下斜而平整。「在藝術形式上,它以嚴謹的格律作為基本的結構原則,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詩』。」(唐春來:《規律類樹樁美的探索》,載《成都盆景研究》) 風格特點
1)雄偉蒼勁,古樸自然;
2)截干蓄枝(主幹截斷,長側枝,當側枝長到主幹小一點又截去,這樣不斷去致下部粗壯);
3)分段培育。
代表人物:孔泰初
傳統造型:大樹型,高幹型
常用樹種:九里香、福建茶、朴樹、榆、雀梅、榕、黃楊、羅漢松、五針松、杜鵑、水梔子、梅、銀杏等
流傳地域:廣州
傳統的廣東盆景,形似北派的「游龍彎」式,樹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橫出,作五托或七托,樹頂扁平,稱「古樹」,又叫「將軍樹」,這種盆景很費功夫、時間,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成型。嶺南派盆景藝術風格的真正形成,則是本世紀30年代以後的事。 這時的廣東盆景分作三個流派:一是以盆景藝術家孔泰初為首的一派,樹形蒼勁渾厚,樹冠秀茂稠密,構圖嚴謹,表現曠野古木的風姿;二是以廣州三元宮道士為首的一派,主要利用將要枯死的樹樁作材料,經過精心培育,從某一部分長出新芽,以瀟灑流暢為貴;三是以廣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為首的一派,扶疏挺拔,兀立雲霄,技托雖少而不覺空虛,含蓄簡括,高雅自然,很有點鄭板橋「冗繁削盡留清瘦」,「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詩意 。
❸ 矮霸盆景是怎麼培育的
矮霸型小微盆景是大家都喜愛的一種盆景類型。一般來說,要製作矮霸型盆景需要老樁,也需要較好的截干蓄枝技藝和時間沉澱。適合居家養植的矮霸型素材首先要生長勢頭好、速度快,適應土壤、溫度能力強,耐修剪、耐移植。如海棠、火棘、山榆、郎榆、朴樹、衛矛、雀梅、金豆、女貞、枸骨、枸杞、金桔等素材都能適應北方室內養植;如三角梅、平枝荀子、金錢榕、金門榕、金雀都能適應南方氣候。
矮霸錐度過渡自然
做成矮霸型盆景,一定不要有速戰速決的心態。因為無論是大型盆景還是小微盆景,都需要時間積累。尤其是精品矮霸盆景,錐度順延要過渡自然,細枝末節都要精雕細琢,更是不能馬虎。所以入手一盆矮霸型盆景,就要慢慢來,不經意間小老樁就成了。現在讓我們一起看看有哪些造型方式可供選擇。
曲乾式黑松矮霸
1、選擇合適的矮霸型小微盆景素材。這種小微盆景的素材,一般多是落葉類雜木,選擇常綠針葉樹種風險高。可以選擇觀果類的海棠、火棘、金彈子(可用君遷子嫁接),觀葉類的紅楓、金葉榆(山榆老樁嫁接),觀型類的可以選擇金錢榕、朴樹。
蘋果矮霸干身馬眼形成自然
2、選擇矮霸型小微毛坯的方法。入手矮霸型小微盆景,可以選擇素材的方式較多。一是購買2-3年生半成品小苗;二是對已有盆栽進行高壓生根。其方法類似扦插苗,只不過把扦插方式挪到盆栽的上部枝條。把需要高壓的枝條環剝1-2cm,稍乾燥後使用袋子或者礦泉水瓶包住環剝部位,加入摻有生根粉的河沙或者水苔。如4月份高壓,5月中旬根系萌發。但如果剪截下來,還需要兩個月健全根系才能成活;三是使用截根養坯法。截根養坯手法如能成功,對後期造型減小許多難度,最低是根部造型僅使用除沙就能做成懸根露爪。具體方法可參考筆者截根做小型盆景的文章。四是上山採挖生樁。這個辦法對大多數非專業人士來說難度較大,不建議大家自己採挖老樁。
精品紅楓矮霸
3、做成小微盆景的具體做法。小微盆景毛坯,筆者建議不要直接上盆,還是要先養坯育樁。因為上盆後,在較小的花盆內無法快速獲得營養物質,促進根毛發育的乳酸、硝酸等若干菌群沒有穩定的生存環境。一是使用較大的花盆或者木箱、袋子養坯。養坯使用的腐殖土要沙質不積水,如果不是高壓生根,可以不使用純河沙。與其它花卉盆栽正常養護一樣,生長季節要充足的光照、通風和肥水。選留2-3個主幹,其他萌孽全部抹去;也可以留下一個主幹,其它枝條全部剪除。二是對主幹基部3-5cm拿彎,骨幹枝上部無須扭曲,因為這些枝條都是撫養枝(犧牲枝),來年春天還要繼續修剪。小微型矮霸素材拿彎要急、要低。急就是拿小彎,小到不能再小;低到不能再低,最好是貼著盆面,否則以後還要高壓截干或者是埋沙生根截樁,以避免形成腰細頭大的葫蘆娃。有盆友曾經把細腰用沙永久的埋起來,那樣做導致無法形成提根。
截干蓄枝法做成的海棠矮霸
三是拿彎後生長一年,來年春天截干。原有毛坯無論是幾個主幹,都要在彎曲部位上端重短截,短截部位外側只留一個芽眼,短截後生長一年,次年攀扎半木質化分枝。這就是截干蓄枝法做斜乾式、曲乾式大型盆景時,使用的一級枝、二級枝、三級枝製作枝托的技法,用來製作矮霸型小微盆景,如此做法2-3年基本形成矮霸小老樁。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把握攀扎主幹基部的彎曲度,彎曲部位要緊湊感。上部枝條屬於犧牲枝,無須攀扎,休眠期剪除,然後繼續放養。此間可以結合圓筒沙培或者河沙套栽施展提根手法,具體做法可關注筆者的提根文章。矮霸型毛坯什麼時候達到我們的設計粗度,什麼時候上盆。
直乾式小型盆景
4、矮霸型小微毛坯上盆時注意事項。矮霸型盆景,培育毛坯時要注意布局緊湊,不能顯得過於鬆散。首先是製作一級枝、二級枝的枝托時,一定不要求快而多留枝條長度,只留一個芽的長度;其次是把根系修剪成一個平面,凡是向下生長的主根全部剪除,並做好消毒、癒合措施;最後是花盆底部一定要打孔。除了原有的一個滲水孔,還要打四個孔眼。把鋁絲與棕絲連接,棕絲一端固定根系,鋁絲一端穿過孔眼上緊,防止矮霸小樁移位晃動。
夏鵑矮霸
總結:做好矮霸型小微盆景,本文僅是介紹了選坯、養坯、製作的過程,沒有提及上盆後的養護辦法、保持造型的做法。但是小微盆景,無論是矮霸型還是懸崖式、曲乾式,最好是每年都要換盆。如果嫌麻煩,可以讓盆土稍乾燥,分期進行換土。最後要提醒一下,養護小微盆景,如同北方室內養植熱帶花卉一樣,溫度、光照、通風必須充足。
❹ 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廣州的歷史
廣州自古以來是廣東乃至嶺南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建築、藝術、宗教、戲劇、音樂、文學、繪畫、工藝、飲食、園林、風俗等各個文化領域,處處表現出悠久的歷史淵源和鮮明的個性。
1、文學
東漢,廣州漢議郎學者楊孚寫出了我國第一部地區性的物產專著《異物志》,是廣東最早著書立說的學者。
宋代,珠三角成為嶺南文學中心,廣州的崔與之、李昴英是有全國影響的人物,崔與之更是開嶺南宋詞之始。
明代,廣州以南園前五子、南園後五子詩社為代表的文人社團盛行,代表人物有孫蕡、黃哲、歐大任、梁有譽、黎民表、吳旦、李時行、鄺露、陳子壯、黎遂球等。
清代,廣州出現了以「嶺南三大家」和「嶺南七子」為代表的一批詩人,包括屈大均、陳恭尹、梁佩蘭、程可則、王邦畿、方殿元、方還、方朝、張維屏、梁鼎芬等,使嶺南詩壇與中原、江浙詩壇三足鼎立。「嶺南三大家」的詩作在清代詩壇享有極高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居於重要地位。
2、繪畫
嶺南畫壇從明清起有較大發展,人才輩出,廣州有林良、顏宗、何浩、張譽、黎簡、謝蘭生、羅天池、居巢、居廉、蘇六朋、陳璞等。
20世紀初,在廣東產生了「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均為番禺人。他們在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合東洋、西洋畫法,自創一格,著重寫生,章法、筆墨不落陳套,色彩鮮艷,學者甚眾,與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為20世紀主宰中國畫壇的三大畫派之一。
代表人物有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關山月、趙少昂、黎雄才、楊善深、盧傳遠、何香凝、方人定、伍嘉陵、黃獨峰、司徒奇、何磊、黎葛民、黃幻吾、黃少強、陳凝丹等。另外通草畫是19世紀起源於廣州的一種繪畫藝術。
3、工藝
「三雕一彩一綉」是廣州傳統工藝美術的主要代表,即廣州象牙雕刻、廣州玉雕、廣州木雕、廣彩、廣綉。
廣雕還包括廣州欖雕、石雕、磚雕、骨雕、貝雕等。清代以來,廣州工匠根據西方客戶的要求,選擇各種名貴材料,精鏤細刻,形成了新穎、生動逼真、精巧細膩的廣雕藝術品,更成為朝廷貢品,故宮博物院均有收藏,代表人物有陳祖章、翁昭、翁榮標、李定寧等。
廣彩是廣州特有的釉上彩瓷工藝品,已有300多年歷史。作為外銷瓷,廣彩在清代享有崇高的國際聲譽,有「世界官窯」之稱,歐洲許多國家的皇室用瓷都是廣彩瓷品。
廣綉是中國四大名綉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成為朝廷貢品,到明代中期已揚名海外,18世紀風靡了英國皇家及上流社會,英、法、德、美各國博物館均有收藏,故宮博物院也收藏有不少廣綉的優秀作品。
4、園林
在18至19世紀初期,廣州海珠區、西關一帶曾涌現出由十三行商人興建的規模宏大、雍容華麗的私家園林,包括潘家花園、伍家花園、海山仙館在內的眾多名園,被稱為「行商庭園」。它們不僅是嶺南園林的巔峰之作,還引發了清代時期歐洲各國模仿「中國式」園林的盛況。
廣州現存的清代古典式嶺南園林有餘蔭山房,是嶺南四大園林之一。
5、民俗
廣州迎春花市在南漢時就已有之,到19世紀中葉,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幾天舉行,花木湧入城市,十里長街,市民結伴「行花街」,熱鬧非凡,越辦越旺,發展到珠江三角洲的許多城市都有此俗。
廣州民俗還有飄色、醒獅、龍獅、鰲魚舞、黃閣麒麟舞、市橋水色、魚燈、乞巧、鳳舞、八音鑼鼓、木魚書、龍舟、北帝誕、生菜會、波羅誕、鄭仙誕、金花誕、何仙姑誕等。
(4)孔泰初盆景圖片擴展閱讀: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所在地,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
廣州是廣府文化的輻射中心,從公元三世紀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明清時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世界唯一兩千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廣州市
❺ 嶺南盆景的嶺南盆景簡介
盆景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種園林藝術珍品,而嶺南盆景則是中國盆景藝術五大流派(蘇派、揚派、川派、徽派和嶺南派)之一。嶺南盆景的創作,多就地取材,選用亞熱帶和熱帶常綠細葉樹種,一般以廣州人稱之為「樹仔頭」的樹樁為主,其品種多達30餘種,如九里香(月橘)、榕樹、福建茶、水松、龍柏、榆樹、滿天星、黃楊、羅漢松、簕杜鵑、雀梅、山桔、相思樹等。嶺南盆景的構圖形式有單干大樹型,或雙乾式、懸崖式、水影式、一頭多乾式、附石式和合槙式等。除樹樁盆景外,還有石山盆景。石山盆景的材料是英石、方解石、珊瑚石、砂積石等。其中英石是廣東英德的特產,具有皺、瘦、透的特點,故多被石山盆景製作選用。近年來廣州盆景藝術家們又發展了雄奇秀茂的大樹造型、挺拔扶疏的高聳型、含珠滴翠的疊翠型以及野趣天然的自然型。
說到嶺南盆景,要向大家介紹嶺南盆景的三個特點、三種風格和盆景三傑。 嶺南合是成果累累,人才輩出。廣州盆景界常把孔泰初、素仁、莫抵府稱為「盆景三傑」。他們創作的盆景崇尚自然又高於自然,符合畫意又高於畫意。孔泰初從稟盆景創作長達60餘年,創作出雄偉蒼勁的「大樹型」盆景,首創「蓄枝截干」造型藝術,樹干嶙峋蒼勁,樹冠豐滿,枝條疏密有致,呈現出曠野巨大風姿,1990年被評為全國盆景大師。素仁是廣州海幢寺主持、佛教界大師。他創作的盆景多仿前人倪雲林和八大山人畫意,取法乎上,於條清瘦,因樹取勢,不求枝茂,形成扶疏挺拔的「高聳型」盆景。莫珉府是「自然型」盆景的創建者,他善於借鑒國畫構圖創作盆景,構圖活潑多樣,野趣盎然,虛虛實實,對比鮮明,別具一格。如果把盆景比作繪畫,則孔泰初的盆景就是工筆畫,素仁和莫珉府的盆景就是寫意畫。他們三人是廣州栽培和製作盆景的優秀代表,號稱「盆景三傑」。他們的作品各具特點和風格,均體現了嶺南盆景的鮮明特色。
廣州園林盆景聞名全國,不僅廣州和珠江三角洲城鄉居民幾乎家家陽台、天台、客廳陳設各種千姿百態的盆景,而且遠涉重洋,在港澳、歐美、東南亞許多華人家庭也喜歡擺設嶺南盆景。廣州芳村是廣東最早、最著名的嶺南盆景之鄉。位於芳村的廣州花卉博覽園中的藝翠花和「南國水鄉」兩處展出許多嶺南盆景的優秀作品。位於廣州流花湖畔的西苑建於1956年,面積5000平方米。它是廣州一個以栽種和陳列盆景為主的公園,風景優美,富有詩情畫意,是名聞中外的「嶺南盆景之家」,也是海內外盆景藝術,愛好者和遊客嚮往的景區之一。1982年在西苑舉辦了全國盆景展銷會,展品多達5000盆,品種300多個。1986年西苑選送50盆展品參加在義大利熱那亞舉行的第五屆國際園藝花卉博覽會,獲得金質獎3個,銀質獎1個。1986年10月18日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參觀西苑,葉選平贈送1盆有60多年樹齡的九里香盆景給她。西苑參展盆景獲獎和獲得英女王的青眯,為國家,也為嶺南盆景藝術贏得了榮譽
❻ 以盆景藝術家孔泰初為首的盆景流派有哪些特點,製作方法是怎樣的
以盆景藝術家孔泰初為首的盆景流派有特點:樹形蒼勁渾厚,樹冠秀茂稠密,構圖嚴謹,活內現曠野容古木的風姿。
製作方法是:在樹木的第一節枝(即主幹上的側枝)長到所需要的粗度時,進行強度剪截;同時選留角度、位置適合的第二節枝(或芽),待第二節技蓄養到所需要的粗度時,又加剪裁,以下第三節、第四節……都按此法進行。一般每一節枝上留兩個左右的小技(或芽)一長一短,經多年修剪後,枝乾的比例勻稱,曲折有力,其枝托「上翹如鹿角,下垂如雞爪」,古拙入畫,有躍枝、飄枝、攤枝之分,每一枝托的第二、三、四層的枝爪,要求逐漸減細,分布均勻。
❼ 中國著名盆景大師有幾個
第一批盆景大師名單(10人)
萬覲堂 孔泰初
王壽山 朱子安
朱寶祥 李忠玉
陸學明 陳思甫
周瘦鵑 殷子敏
第二批盆景大師名單(2人)
賀淦蓀 潘仲連
第三批盆景大師名單(15人)
王選民 呂 堅
伍宜孫 蘇 倫
陸志偉 汪彝鼎
林鳳書 胡樂國
趙慶泉 胡榮慶
賀淦蓀 徐曉白
盛定武 梁悅美
潘仲連
❽ 嶺南盆景是怎樣起源的
嶺南盆景產生於明清,清朝廣東借著名詩人屈大均,在其所著的《廣東新語》中就有較回詳細的記載,但真正答形成嶺南盆景的獨特風格則是在建國後,本世紀30年代。到上世紀末,隨著社會的變革,文化藝術的發展,特別是受到嶺南畫派的影響,一部分廣東畫家既善於繪事,又愛玩盆景,在造型上進行了大膽改革,以畫意為本,逐步擴大樹種范圍,成為當今嶺南盆景的雛型。30年代以後,廣東盆景分作三個流派:一是以盆景藝術家孔泰初為首的一派,樹形蒼勁渾厚,樹冠秀茂稠密,構圖嚴謹,表現曠野古木的風姿;二是以廣州三元宮道士為首的一派,主要利用將要枯死的樹樁作材料,經過精心培育,從某一部分長出新芽,以瀟灑流暢為貴;三是以廣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為首的一派,扶疏挺拔,兀立雲霄,技托雖少而不覺空虛,含蓄簡括,高雅自然,很有點鄭板橋「冗繁削盡留清瘦」,「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詩意。
❾ 簡述嶺南盆景的特點和代表人物及風格
嶺南盆景的特點:其一是創作手法獨特,師法自然,突出枝幹技巧,整形或構圖布局來源於自然又高於自然,力求自然美與人工美的有機結合。其二是著重景與盆的造型和選擇,力求盆與景和諧協調。其三是善用修剪又不露刀剪痕跡。
代表人物及風格:一是以佛山市葉恩甫為代表的造型藝術。擅長附石樹樁盆景,愛用英石和透水石與星樹、黃楊、菖蒲合位於一盆,令植物根群攀附於石隙岩旁,從而使盆景顯得盤根錯節,枝繁葉茂,古色古香。
二是以孔泰初為代表的造型藝術。以山水風景畫為象意,按照植物的自然生態為基礎進行藝術創作,格調雄渾剛毅,構圖嚴謹,疏密有致、還以「大樹縮影」首創蓄枝撤乾的手法,使經過千裁百剪的樹樁呈現大樹的本來風貌,更顯得氣勢雄渾,蒼勁有力。
三是以廣州海幢寺素仁和尚為代表的造型藝術。藝術風格像中國畫中的寫意派,只用淡墨描出幾筆,並無茂葉繁枝,僅以幾枝樹丫形成扶疏挺拔的「高聳型」盆景,創造出清高脫俗、悠然飄逸、如詩如畫的意境。
品種介紹:
嶺南盆景則是中國盆景藝術五大流派(蘇派、揚派、川派、徽派和嶺南派)之一。嶺南盆景的創作,多就地取材,選用亞熱帶和熱帶常綠細葉樹種,一般以廣州人稱之為「樹仔頭」的樹樁為主,其品種多達30餘種,如九里香(月橘)、榕樹、福建茶、水松等。
嶺南盆景的構圖形式有單干大樹型,或雙乾式、懸崖式、水影式、一頭多乾式、附石式和合槙式等。除樹樁盆景外,還有石山盆景。石山盆景的材料是英石、方解石、珊瑚石、砂積石等。
❿ 九里香什麼時候開花 九里香盆景怎麼養
九里香的盛花期在5-8月份,九里香開花期間需要足夠的光照條件,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給予它適宜的散射光,我們只需要夏季光照強烈的時候做好遮陰措施,避免強光曬傷植株,其他時期都應當給給予它充足的光照。
九里香對土壤要求不嚴,宜選用含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地栽盆植均適宜,由於其葉細、根露、干粗、耐修剪、壽命長等特點,是培育樹樁盆景的理想材料。剛栽種或翻盆的九里香,要澆透水,先置於蔽蔭處10天左右,然後再放置陽光充足、通風良好處養植。
九里香喜溫暖,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0~32℃,不耐寒。是陽性樹種,宜置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地方才能葉茂花繁而香。開花時可移至窗檯上,滿室芳香,花謝後仍需置於日照充足處,在半陰處生長不如向陽處健壯,花的香味也淡,過於蔭蔽則枝細軟、葉色淺、花少或無花。
冬季當最低氣溫降至5℃左右時,移入低溫(5~10℃)室內越冬。室溫過低易掉葉,影響翌年生長,低於0℃就可能凍死,而室溫過高,植株不能很好休眠。冬季室溫過高,消耗植株營養,對翌年生長開花不利。生長期間切忌陽光直射,應放在疏蔭下培養,這樣才能使九里香花繁味濃。
(10)孔泰初盆景圖片擴展閱讀:
九里香的繁殖方法有:
1、種子繁殖,採摘飽滿成熟的朱紅色的鮮果,在清水中揉搓,去掉果皮以及浮在水面上的雜質和癟粒、晾乾備用。春、秋均可播種。一般多採用春播,春播為3~4月,5月亦可,氣溫16~22℃時,播後25~35天發芽;秋播以9~10月上旬為宜。
2、壓條繁殖,在5~6月生長期中,採用環狀剝皮,包白色薄膜,50天左右生根,即可下樹假植。壓條生根容易,須根發達,效果很好。
3、嫁接繁殖,用九里香實生苗作砧木,在生長期中用腹接、切接、小芽接均可。嫁接時應注意:因九里香的皮層特別厚,一定要剝離皮層,現出黃白色的形成層,否則不易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