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景觀綠植繪畫

景觀綠植繪畫

發布時間: 2023-05-28 21:37:24

Ⅰ 如何畫植物

要了解所畫植物的生長環境 形態 植物特徵

Ⅱ 園林景觀的配色技法

園林景觀的配色技法:
一、整體性
在園林景觀中,植物一般與其他景觀要素一起出現,即和建築、小品、鋪裝、水體等景觀元素一起出現,此時植物有處於支配地位或是次要地位兩種情況。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植物大面積或小面積作為單獨觀賞對象時出現。這里我們要分析的是當植物處於支配地位和作為單獨觀賞對象時,它的配色處理。但不管任何情況,我們的植物色彩設計都不能單獨進行,要從整體色彩效果出發。
1、園林植物與建築小品的搭配概況
(1)園林植物與亭的搭配
亭一般小巧玲瓏,四面敞開,通風透氣,屬於一種敞開式的小品建築,主要供遊人嘗芄,登臨眺望、賞景的功能。基於亭的這種特點,在實現其實用功能的基礎上,可以在休息亭以濃郁、成片的樹林為背景或以常綠樹叢隱亭其中,比單獨放在一片草坪或者硬地上,內容上愈加豐富,在景觀上要顯得愈加自然、愈加能吸引人們的眼球、也不突兀,同時,它又是遊人駐足觀景休息之處,憑欄可觀賞環亭四面之景,滿足了看與被看的雙重需要。 (2)園林植物與廊的搭配
廊的結構形式比較簡單、構件尺寸小、組合靈活的特點。廊主要是起連接和分隔空間的作用,通過對單體建築的連接,將單休建築組合為層次變化豐富、高低錯落的組合體建築,可此時的視覺效果還顯硬直,可以在廊旁種植單株孤植,通過植物本身的形體、姿態、色彩,不僅是烘托陪襯廊,點綴庭園空間,還可以作為視線開朗空間的主景或焦點。對於橫跨溪流之上的廊,其還具有橋的特點,秀麗輕巧,本身就是一道優美的風景,如廊頭種些垂柳搭配,在垂柳掩映之下的詩情畫意很濃,頗能發人幽思,引發人們意境的聯想。如此植物與廊的搭配,正像點線相連,形成了一條優美的曲線,自然與人工的完美結合。
(3)園林植物與榭的搭配
榭是臨水或局部或全部建築於水上的建築,用以休憩和觀賞水景。水榭是在水邊架一平台,一半伸入水中,一半架於岸邊,上建亭形建築物,四周柱間設欄桿,臨水一面特別開敞。水榭的主要功能是用來點綴水景,供遊人觀賞水景,在旅遊中亦常作茶室之用,遊人在此一方面可休息嘗芄,另一方面還可品茗觀景,一舉多得,所以它是駐足觀賞水景的理想之地。在通往榭的小道上可以種植些竹子, 竹的形態自然,栩栩如生, 給人一種自然美, 微風過處,竹梢如釣絲在空中飄揚,讓單調的榭產生了美麗的音響,坐在院子中間,可聽到竹子飄風擺動的沙沙響聲,讓人回味著山村田野風光的野趣生活。榭,水,竹三合一,體現出了我們古典園林文化的內涵,有原於自然高於自然的意境.
(4)園林植物與花架的搭配
花架一般由剛性材料構成一定形狀的格架供攀緣植物攀附的園林設施,其主要用於供人歇足休息、欣賞風景和創造攀援植物生長的條件.單獨的花架是一個單調的建築小品,需要選擇一些植物與其搭配以達到和諧,植物的選擇應根據花架本身的顏色而定,這樣既可以增強美感, 增添一種生動活潑的生命氣息,攀緣在花架上的植物還可以有嘗芄之用,這樣通過建築對自然的適應達到了建築與自然景觀的統一。
(5)園林植物與雕塑的搭配
雕塑是一種可觸的空間造型藝術,雕塑的形象本身不存在透視關系,圓雕可以從四面⑧方去欣賞。因視點、放置地點和光線的不同,以及採用的材料不同,雕塑能使人們產生各種不同的感受。從與園林植物搭配的角度出發,雕塑可以配置於園林的花壇、林蔭道上,也可點綴在自然式園林的草地中。在園林中設置雕塑,其主題和形象均應與環境相協調,雕塑與所在空間的大小、尺度要有恰當的比例,並需要考慮雕塑本身的朝向、色彩以及與背景的關系,使雕塑與園林植物互為襯托,相得益彰,形成一副雕塑與園林植物於一體的空間圖畫。
2、園林景觀與水景的搭配
(1)水邊植物配置應講究藝術構圖
我國園林中自古水邊主張植以垂柳,造成柔條拂水,同時在水邊種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氣根的小葉榕等,均能起到線條構圖的作用。水邊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種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畫意。在構圖上,注意應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邊大喬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層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2)駁岸的植物配置
駁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其植物配置原則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體,又對水面的空間景觀起著主導作用。土岸邊的植物配置,應結合地形、道路、岸線布局,有近有遠,有疏有密,有斷有續,曲曲彎彎,自然有趣。石岸線條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則是露美、遮醜,使之柔軟多變,一般配置岸邊垂柳和迎春,讓細長柔和的枝條下垂至水面,遮擋石岸,同時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變色鳶尾、黃菖蒲、燕子花、地錦等來局部遮擋(忌全覆蓋、不分美醜),增加活潑氣氛。
(3)水面植物配置
水面植物低於人的視線,與水邊景觀呼應,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觀賞。水面植物配置用荷花,以體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意境。但若岸邊有亭、台、樓、閣、榭、塔等園林建築時,或設計種有優美樹姿、色彩艷麗的觀花、觀葉樹種時,則水中植物配置切忌擁塞,留出足夠空曠的水面來展示倒影。
(4)堤、島的植物配置
水體中設置堤、島,是劃分水面空間的主要手段,堤常與橋相連。而堤、島的植物配置,不僅增添了水面空間的層次,而且豐富了水面空間的色彩,倒影成為主要景觀。島的類型很多,大小各異。環堤、島以柳為主,間植側柏、合歡、紫藤、紫薇等喬灌木,疏密有致,高低有序,增加層次,具有良好的引導功能。
(5)與水體搭配植物種類
水生植物造景最好以自然水體為載體或與自然水體相連,這樣流動的水體有利於水質更新,減少藻類繁殖,加快凈化,不宜在人工湖、人工河等不流動的水體中做大量布置。種植時宜根據植物的生態習性設置深水、中水、淺水栽植區,分別種不同植物。通常深水區在中央,漸至岸邊分別製作中水、淺水和沼生、濕生植物區。考慮到很多水生植物在北方不易越冬和管理的方便,最好在水中設置種植槽,不僅有利於管理,還可以有計劃的更新布置。與水體搭配常用以下各類植物覆蓋、穩固土壤,抑制因暴雨徑流對駁岸形成的沖刷。
二、色彩基調
1、暖色系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暖色系象徵熱烈、歡快,是園林設計中常用的色彩,多用於慶典場面,如廣場花壇、門廳、主要入口等,給人朝氣蓬勃的歡快感,一般不在高速公路兩邊及街道的分車道中大面積使用,以免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
2、冷色系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對一些空間較小的環境邊緣,可採用冷色,以增加深遠感。在花卉組合上,冷色與白色和適量的暖色搭配,能產生明朗、歡快的氣氛,適當增加冷暖色的比例,還可以給人以寧靜和庄嚴感。如各朝皇陵種植雪松及柏樹,庄嚴肅穆。
3、對比色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對比色特別是補色的對比,效果強烈、醒目,給人歡快熱烈的感覺,常用於節日花壇擺放。常用的對比花卉組合有藍色與黃色三色堇組成的花壇,橙色鬱金香加黃色風信子組成的花壇,在綠草坪上種植紅葉李或紅楓等。
4、同類色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同類色組合能體現層次感與空間感,在心理上產生柔和、寧靜的高雅感覺,如在大片綠地上點綴造型各異的深綠、淺綠色樹木和植物,顯得寧靜、明朗.。
5、綠色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不管任何季節,植物都不會缺乏綠色,在植物色彩中綠是絕對的主角。雖然由於季節和光線的原因,植物的綠色也會有深淺、明暗、濃淡的變化,但這些綠色也只是存在著一些明度和色相上的微小差距,當作為一個整體而出現時,是一種因為微差的存在而產生的調和效果。所以布置植物材料尤其是大面積時,要以綠色為基調。當我們布置花壇時,綠色的葉由於明度較低而會作為底色出現,彩度和明度較高的花朵作為亮點而跳了出來,這時,綠色的基調效果會有所減弱。
三、點綴色
如果不是為了追求特殊的效果,其他色彩一般作為點綴色而出現,點綴的方式有以下幾種:成片塗抹,即把各種植物當作顏料一樣在綠色的背景上揮灑,這種情況一般會用花卉或花灌木作為色彩的載體以少勝多,即在綠色基調上的合適部位適當地點綴些對比色。這時,我們也可以將建築、小品的色彩加進來,從明度上劃分層次,營造空間效果。
四、背景效果
背景色對植物色彩配置起著重要的作用。遠山、藍天、大面積的水面均可以充當植物色彩的背景,這3種背景色都屬於灰色系,當配置植物作為前景時明度高的色調比較合適,但前景和背景之間應該有適當中明度或低明度的色彩過渡,還要考慮色彩空氣透視的效果。園林景觀中的一些垂直景物,如牆面、綠籬等也會充當植物的背景。這時,要根據背景的色彩特性,來配置植物色彩。如果是暖色調,在磚紅色的牆根或屋底時,作為前景的植物色彩應是暖色。反之,當背景是冷色調時,前景應冷色調。
總之,影響園林景觀色彩設計的因素是多樣的,隨著社會進步和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園林綠化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在需求多彩、靚麗的綠化效果的同時,也追求色彩豐富的時尚園林景觀在園林設計中,園林植物是園林色彩構建的主體,也是最活躍的因素。植物景觀設計遵循著繪畫藝術和造園藝術的基本原則。在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色彩對比和協調尤為重要,要充分利用植物色相變化,達到最佳的視覺感觀效果,最終形成「春花、夏蔭、秋實、冬翠」完美景象,從而構成一幅和諧的天然畫卷。

Ⅲ 藤蔓纏繞的畫法

藤蔓纏繞的畫法如下:

1、首先用筆勾勒出藤蔓的形狀。

知識拓展:

藤蔓(téng wàn),藤本植物,根生於土壤中的一種易彎或柔軟的木本或草本的攀緣植物。莖細長,不能直立,具有憑借自身的作用或特殊結構攀附他物向上伸展的攀援習性;沒有他物可攀附時,則匍匐或垂吊生長盯御。

藤蔓植物通常也稱為攀援植物,這一植物的共同點為莖細長,不能直立,但均具有借自藉自身的作用或特殊結構攀附他物向上伸展的攀援習性。

藤本植物是指凱棗岩根生於土壤中的一種易彎或柔軟的木本或草本的攀緣植物。藤蔓植物也是亞馬孫熱帶雨林中的一大景觀,千姿百態的藤蔓分布在熱帶雨林中的各個角落。

藤的形態多變,有圓圓的,筆直地從樹冠垂下來;有扁扁的,纏綿地環繞在樹上;有的光滑,彷彿歷經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有的粗糙,好像是天工棄下來的舊鋸齒;有的又粗又長,彎彎曲曲,既尋不見根源,也找不到盡頭。

有的則纏成一團從此樹攀緣到彼樹,把樹冠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還有的藤蔓上纏繞著無數色彩斑斕的寄生花,遠遠望去,宛如叢林岩念巨蟒懸游在一棵棵巨樹之間,令人毛骨悚然。

Ⅳ 植物園路線圖怎麼畫

植物園路線圖的畫法如下:

在製作植物園的游覽路線圖時,我們需要採取以下步驟:首先,對植物園進行整體的規劃,並根據不同的主題進行分區。

其次,根據各個分區的主題,確定各個區域的要點,包括植物、景觀等方面。最後,結合每個中豎區域的主題和要點,設計出各個區域的游覽路線。在路線圖中,我們要註明各個景點的位置、名稱、簡介以及路線指引等信息,同時也要考慮遊客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總的來說,游覽賣跡大路線圖的編制需要全面、准確地反映植物園的景點和特色,讓遊客更好地游覽,充分領略其中的精華。

拓展:

植物園主要景點有:展覽溫室、自然科普館和盆栽博物館等。

1、展覽溫室。

位於太原植物園的中部,是由3個單體溫室組成的溫室群。三大單體溫室以植物為主題,引進各具獨特地域風格的熱帶植物,模擬其生長環境,營造出不同於本地域環境的景觀,能夠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3、盆栽博物館。

太原植物園的盆栽博物館採用虛與實的結合,通過傳統與現代化的多種展示手段,全面展現盆景的源遠歷史、獨特技藝、創新成就和文化內涵,將盆栽博物館打造成為一個特色鮮明的盆景文化展示中心;一處底蘊深厚的盆景州逗文化科普基地;一座靜氣凝神的盆景文化體驗空間。

Ⅳ 山怎麼畫馬克筆

山用馬克筆的畫法如下:

1.首先,植物組合注意喬木的前後關系。使用鉛筆輕輕地畫出山水畫的大致輪廓紋理。痕跡不要太重。

景觀植物著色表現如下:

景觀園林的植物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喬木、灌木、草本植物。這種分法主是從植物的大小來區分。但有些植物會界於他們之間,棕櫚科植物屬於喬木,但有的也屬於灌木或藤本棕櫚科植物。除了喬木、灌木、草本植物。

「山」字最早見於商殷時代的「癸山敦」中(金文),是三座峰巒相接的形狀,有山陰樹影,使人一望便知是「山」。至於是三峰相接而不以其他數量的峰相接則是因為「三清埋」在古代經常用來表示多次或多,用三峰列而為「山」,便表示多個峰巒相接的意思。

熱點內容
3枝盆景樹 發布:2025-04-28 04:30:24 瀏覽:184
花卉展廳布置 發布:2025-04-28 04:21:02 瀏覽:862
裱花玫瑰花教程視頻 發布:2025-04-28 04:20:52 瀏覽:332
樂山初遇花店 發布:2025-04-28 04:09:20 瀏覽:326
櫻花瑪瑙開口 發布:2025-04-28 04:08:30 瀏覽:302
山茶花曬傷 發布:2025-04-28 03:38:15 瀏覽:231
網紗玫瑰花的做法 發布:2025-04-28 03:38:07 瀏覽:547
茶花樹生命力 發布:2025-04-28 03:29:31 瀏覽:185
夢美花藝 發布:2025-04-28 03:22:48 瀏覽:354
一米多的蘭花 發布:2025-04-28 03:22:03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