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創作達人
① 松柏長青【待到山花爛漫,迎來松柏長青】
李軍,漢族。1963年10月28日出生,安徽省淮南市人。現任安徽省盆景協會謹辯名譽會長,安徽鑫誠集團董事長,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副主席,安徽省房地產商會副會長,安徽省總商會副會長,安徽省工商聯直屬商會常務副會長,祥鉛缺淮南市工商聯副主席。
李軍先生青年時期在創業的同時,慢慢地接觸到了徽派盆景,被盆景的人工美和藝術美所吸引,在閑暇之餘以盆景會友,交流盆景栽培的技藝。李軍先生為人忠誠、正直、勤奮,堅持自學,向書本學,向周圍的朋友學,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勇於實踐,勤於探索。經過十餘年的探索與研究,李軍先生集齊了包括樹木盆景、樹石盆景、山水盆景等在內的一系列比較完整的徽派精品盆景,其種類非常豐富。在發展淮南當地的盆景藝術中成為骨幹,有相當的造詣。
李軍先生對安徽徽派盆景的復興、創作和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對散落在民間的盆景作了收集、清理,修建了自己的盆景展出園,並潛心研創盆景技藝。私下裡李軍先生與安徽省盆景協會會長王恆亮是好朋友,兩人見面經常談論盆景的相關話題,思考如何讓微派盆景文化得到發展。李軍先生還和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理事長甘偉林、世界盆景友好聯盟會主席胡運驊等人交流心得,使其盆景創作從實踐到盆激洞藝理念得到升華,為其盆景形成獨特風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繼承和推動微派盆景藝術的進步、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2011年5月28日,我省盆景愛好者在從事園林花木、盆景技藝的生產經營管理單位、科研教育及熱愛盆景事業的單位和個人的組織下,自願組成了一個全省性、專業性、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安徽盆景協會。協會宗旨:利用豐富的花木、盆景資源,研究和促進安徽盆景的發展,弘揚徽派盆景文化。我集團董事長李軍先生被聘為該協會「榮譽會長」的稱號。
② 美國國家博物館的盆景「守望者」的創作人到底是誰
美國已故傳奇盆景大師Naka創作的叢林式盆景Goshin。這件作品的樹最早是Naka在1948年種的,從1953年開始製作,至今已有70年依然在這個博物館活的好好的,有專業的盆景師照顧。
③ 想製作一盆盆景,不知道該怎麼製作,製作盆景第一步要做什麼
做出好盆景,造型是關鍵,做出好造型,第一步就是要先做好立意構圖。一盆盆景在創作之前,有合適的立意構圖,在後續的造型製作上才能少走彎路,加速創作的作品成型。做出好的構思,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創作盆景的最大特徵就是要因材施教,根據素材來創作造型。
④ 最簡單的盆景製作方法
如何自己製作小盆景?方法如下:
第四,盆景就種好了,然後在生長的過程中,可以自己通過修剪加上蟠扎,打造出自己喜歡的造型來,不管是什麼造型,只要自然美觀就好。夏季注意不要暴曬,給它一定的遮陰降溫,冬季則要放入室內陽台保暖防寒,春秋季每個月澆灌一次有機肥水,提供充足的養分,這樣它一年長勢比一年旺盛,越看越美。
⑤ 盆景如何做出滿意的造型有什麼創作技巧嗎可以具體解說下嗎
⑥ 那些花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去買盆景的都是些什麼人
大把花錢什麼人?
肯定是人不是神!
凡是花錢不心痛:
非是浪子也貪臣!
花上百萬去買盆景的人都是土豪,企業家,各行各業中的精英。好的盆景觀賞性強,也是精神的滿足吧 ,好的盆景能給他們帶來好的心情,千金難買好心情。再說,財富大佬們秒秒鍾人民幣進賬都是千萬以上,對於百十萬的盆景來說比金錢更具欣賞價值。
真應現在流行的一句話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窮人群體還在為一日三餐在日曬雨淋,想破腦袋什麼時候能讓自己財務自由。幾十上百萬也是有的人一輩子的積血,身處位置不同,所需求的不同吧。人生短短幾十載,難得有自己喜歡的,自己開心最重要。等我實現財務自由了也去弄盆來看看是什麼感覺??
各位友友你們這么看?
盆景跟文玩的屬性極其相似,價格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能買的起的人當然是一些土豪了,而且上了一定年紀的老者頗多,他們對盆景都有著極高的追求,擺在屋內也頗顯主人的品味與身份。
那肯定就是太有錢了,錢多的花不完,還有就是有錢人盆景愛好者。
大家好,我是多來米。今天借友友的問題,發點小牢騷!
那些花幾萬幾十萬甚至百萬的人,會是什麼樣的人呢?很明顯通通都是有錢人,有經濟實力的人。沒錢怎麼買呢?連房子都買不起的人怎麼回去買呢?盆景畢竟不是生活必須和剛需。除了有錢,或許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如下:
一、有強烈的佔有欲,看到喜歡的盆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想據為己有。如果是我,有錢也不會買,逛個園藝場,偶爾欣賞一下就可,不必搬回自己家。
二、資深盆景領域專業大師,以盆景創作或買賣為職業。對盆景的經濟價值行情有研究,就像股票的買賣,入手是為了後市的增值,賺錢。
三、當然也不排除有純粹的愛好者。他們事業成功,閑情雅緻,既然經濟允許,買回家時時觀賞陶冶情操,也做到了錢盡其用。
四、會不會還有一種,為了某種原因,買回家投某些人之所好?純屬臆斷,不可當真!呵呵!
總之,以上都是我胡鄒鄒的,友友們千萬不要罵我啊!
謝謝題主,邀請楓林,楓林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說明自己的觀點,認真回答那些花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去買盆景的都是些什麼人?這個問題。看完請點個關注,同時也歡迎更多花友,邀請楓林答題。 首先,作為普通,養花愛好者,是不可能去,購買如此昂貴,盆景植物,進行居家養護的。根據楓林多年的從業經驗,這種動輒幾萬,到上百萬的盆景植物,它們的去處,有以下幾個地方:
1. 大型節日會場臨時擺放:
比如,大型發布會、節日慶典、臨時會場布置等。為了營造氣氛,都會擺放一些上檔次的盆景、綠植。這些價格昂貴的盆景從花盆拉到需要擺放的位置,收費標准基本都是按小時或者按天來收費的。慶典結束後,這些寶貝又會被拉回花圃進行養護。現在做這方面生意的人特別多。有時候,甚至比,買一盆,盆景賺的錢,都多。
2. 城市形象工程、綠化需要:
現在很多,大城市在綠化過程當中,都特別注重「門頭效應」,為了營造標志性景觀效果,往往在這方面特別願意花錢,什麼景石擺放啊、噴泉廣場啊、中心湖面啊、景觀廣場啊,在這些節點上用的都是價格不菲的材料。一個綠化工程,造價幾百萬、上千萬,你以為,它們是栽植,普通品種嗎?利潤全在,這些名貴的樹木,或者盆景上呢。尤其在,一些景觀節點上,大門口、景石周圍、等特別,引人注目的位置,栽植一些,造型奇特,生長年限,特別長的「造型盆景」,例如直徑30厘米的紫薇盆景、直徑30厘米的皂角樹盆景、直徑30厘米的桂花樹盆景等。隨便拿出來一個,售價都在10萬元起步呢。
3. 家住別墅、事業成功人士在家把玩:
一些成功人士和退休幹部,很多人都喜歡,把玩一些上檔次的「精緻盆景」,這類盆景的售價,一般在千元到萬元之間,擺放在家裡面,不論是家裡,來客人談事情,還是宴請賓客,吃飯聚會,都顯得特別上檔次,有品位。至於能不能養活,就另當別論了。一般這樣的家庭都會請,專門的園藝大師,上門進行,付費養護管理,或者,家裡安排保姆,給花澆水。
4. 行賄受賄,關系走動送禮:
上檔次的盆景,能入手買的人,都不是自己去養的,為了承接工程、為了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有些人,絞盡腦汁的在研究,領導的各種「喜好」,過年送花、家裡院子樹死了,幫忙給更換最好的品種,俗話說:盆景無價!能不惜花費重金,給領導送禮的人。他們得到的利益都特別大。
以上經驗,純手打,無復制,都是來自「楓林」個人經驗,如有疏漏敬請指正;如果你覺得楓林,答案寫的可以,請隨手,轉發給,更多好友,謝謝!我是【楓林教你學養花】,每天都會分享實用性養花知識!
大家好,很高興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那些花幾萬甚至幾百萬買盆景的都是些什麼人?我想他們至少是買東西不用在乎價格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會去買這么名貴的盆景,當然了還有就是愛好了,如果不喜歡誰會去買呢,誰的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都是付出了勞動才有的。
其實這就是一種愛好罷了,有的人買古玩那些真品動不動就上千萬的,這也是愛好所致,當然也有很多人是工作需要才會去買這些東西,比如說你合作公司的老總就對這些物品比較偏愛,你為了能和對方有共同的話題也是會去選擇買,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系不能只限於工作上,應該是可以融入到對方的生活中去,這樣就會有更廣闊的空間。
往往很多生意都是在非工作時間內達成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高爾夫球了,很多商人都是去那一邊玩一邊談生意的,等你經濟達到一定的高度,你也會喜歡上高爾夫球的。
其實有多少人是真正喜歡高爾球呢,只不過是喜歡那個環境罷了。
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肯定有錢花不了的。大款,發財爺,資本人,肯定不是窮人,草民。
你知道嗎?一個老的石盆得上萬甚至幾十萬元。石質好,年代久,又是有工藝,名人題款的更貴了。
你想各貴的盆景,盆最值錢。有身份上講的人玩這個。
吃飯都難,何談玩,那些石頭那些盆景不是下鍋的米呵。
能養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去買盆景的人都是非富即貴的富人、貴人、土豪、煤老闆、企業家、成功人士等,這些人的共性是攀比、炫富、一擲千金、揮金如土,純屬顯擺和攀比心在作怪。拋棄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勤儉節約。
雖說錢是人家賺的,想怎化是有錢人的事,與Ta人無關。但我覺的,沒必要這么大肆揮霍。若真有錢那就用在刀刃上,為國家建設做點貢獻吧。把買花的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捐給研發抗擊疫苗的研究院;國家正在打脫貧攻堅戰,捐給貧困區的貧困家庭及需要讀書的貧困兒童等,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嘛,意義更大。不更好嗎?
當然物質生活富裕了,追求精神享受養養花,無可厚非,養花本身也是冶情悅心的。但個人認為沒必要化那麼多錢。養養發財樹、金錢樹、招財樹等之類的也很好啊。我養的花,都是移栽的,不化一分錢,心情也一樣很好啊!
也許是我不富有,用貧窮的眼光看問題。也許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也限制了本人化錢的觀點吧。總之不贊成揮金如土的富豪們的做法。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因為他(她)們錢太多了沒有地方放,買一盆景放那裡觀嘗。這些都是土豪一類人。
⑦ 簡述嶺南盆景的特點和代表人物及風格
嶺南盆景的特點:其一是創作手法獨特,師法自然,突出枝幹技巧,整形或構圖布局來源於自然又高於自然,力求自然美與人工美的有機結合。其二是著重景與盆的造型和選擇,力求盆與景和諧協調。其三是善用修剪又不露刀剪痕跡。
代表人物及風格:一是以佛山市葉恩甫為代表的造型藝術。擅長附石樹樁盆景,愛用英石和透水石與星樹、黃楊、菖蒲合位於一盆,令植物根群攀附於石隙岩旁,從而使盆景顯得盤根錯節,枝繁葉茂,古色古香。
二是以孔泰初為代表的造型藝術。以山水風景畫為象意,按照植物的自然生態為基礎進行藝術創作,格調雄渾剛毅,構圖嚴謹,疏密有致、還以「大樹縮影」首創蓄枝撤乾的手法,使經過千裁百剪的樹樁呈現大樹的本來風貌,更顯得氣勢雄渾,蒼勁有力。
三是以廣州海幢寺素仁和尚為代表的造型藝術。藝術風格像中國畫中的寫意派,只用淡墨描出幾筆,並無茂葉繁枝,僅以幾枝樹丫形成扶疏挺拔的「高聳型」盆景,創造出清高脫俗、悠然飄逸、如詩如畫的意境。
品種介紹:
嶺南盆景則是中國盆景藝術五大流派(蘇派、揚派、川派、徽派和嶺南派)之一。嶺南盆景的創作,多就地取材,選用亞熱帶和熱帶常綠細葉樹種,一般以廣州人稱之為「樹仔頭」的樹樁為主,其品種多達30餘種,如九里香(月橘)、榕樹、福建茶、水松等。
嶺南盆景的構圖形式有單干大樹型,或雙乾式、懸崖式、水影式、一頭多乾式、附石式和合槙式等。除樹樁盆景外,還有石山盆景。石山盆景的材料是英石、方解石、珊瑚石、砂積石等。
⑧ 盆景藝術五大流派分別是什麼
盆景藝術五大流派分別是:
1、海派
以廣州為代表,代表樹種: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朴、榕、滿天星。藝術風格:師法自然,或效仿嶺南畫派的筆法,將自然界參天大樹的風姿神韻,用「縮龍成寸」的手法,精心栽培,經過千百次銳意裁剪,把優美的自然景物「濃縮」在咫尺小盆之中,酷似自然,又高於自然。
⑨ 盆景製作入門教程
第一、選材
在野外或者說花鳥市場上尋找適合的樹樁,樹樁的尋找要遵循以下原則,不要腐根、不要幼根。因為這三種樹樁都不利於盆景的健康生長,所以不採用以上三種樹樁。尋找到適合的樹樁以後,要進行根部處理,將那些壞死的根部或者根部太長的根全部去除,然後在修剪的地方噴灑防腐劑,以防病毒的侵擾。
第二、嫁接
盆景的嫁接無非就兩種,一種是對根部的嫁接,另一種是盆景枝葉的嫁接。在根部嫁接的時候注意所選取的嫁接原材料,一定是沒有被病毒入侵過或者是被病蟲侵害過的跟,正常選取幼根。旺盛的根部可以讓盆景的穩定性大大增加。特別是製作露根盆景必須要保證它根部持續穩定。再者就是枝葉的嫁接,對於枝葉的嫁接和平時的嫁接方式是完全一樣的。嫁接完畢後,記得要噴灑一點營養液,這么做是為了保證剛剛嫁接完成的根部和枝葉可以快速癒合傷口,及早的進行發育。
第三、上盆
這個過程基本有下列幾個步驟組成,首先是花盆和土壤的選擇。其次填土,土壤記得要選擇較為肥沃和濕潤的。然後就是每一種盆景選擇的花盆都是不一樣的,例如懸崖式盆景的花盆一定要選取那種又淺又大的。最後在進行填土的時候,沙子和土壤的比例正常情況下是1:1。
第四、根部的調整以及枝葉的剪切
對於非露根盆景在上盆之前必須要對根部進行調整。調整的意思就是梳理盆景的根部,枝葉的修剪一定要將那些發黃枯萎的葉子和枝條全部處理。修剪完成之後,要對根部噴灑高錳酸鉀以防滋生病菌。
第五、日常養護
基礎步驟完成之後,就剩下一些日常的狐狸,例如澆水、施肥以及環境溫度。不同種類的盆景在日常的養護工作中自然會有變化。
⑩ 從互聯網轉行做盆景 32歲的他把興趣「玩」成了專業
錢江晚報
互聯網,一個唯快不破的行業,跑過競爭對手,更要跑過用戶的喜新厭舊;盆景,卻需要耐得住寂寞,是精雕細琢、敲敲打打里流淌的慢時光。
兩個毫無關聯性的行業,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串聯起金建勝的35年。他的人生,以2018年一次手術為分水嶺。此前,他在互聯網行業里摸爬滾打,打造過門戶網站,銷售過漁具,還干過8年職業競釣;此後,他置身山林,鑽研盆景,在古畫、山水中,讓一棵棵不起眼的小樹,煥發新的生機。
前段時間,他突然被人民日報官方微博點名,概括為一句話:互聯網員工辭職回鄉做古畫風盆景。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人:做喜歡的事,什麼時候都不晚。
從互聯網投身盆景創作
第一件作品就獲獎
金建勝的工作室臨湖而建,這里就是四年前夢開始的地方。
「2018年,我生了一場大病,胸腔里長了一個腫瘤,做了手術,身體大不如前。」
此前,金建勝在互聯網打拚,做過食品包裝網站,也從事過漁具銷售,全國各地跑,耗時耗力,身體明顯吃不消。
那一年,他想到了轉行,但投身盆景行業,純屬偶然。
金東區盆景種植的氛圍很濃厚,有一次他和朋友逛園區,感覺盆景作品就像是濃縮的大自然,山林野趣的氣息,和小時候生活的環境很相似,他一下子就產生了共鳴。盆景這一行,不管是樹材養護還是造型打造,都需要積淀。彼時32歲的金建勝在這個領域一切為零。去網上找優秀盆景作品欣賞,到各地看盆景展覽,到園子里動手實踐,找老師提點技藝,相互探討進步……就這樣一點點,他將夢想變成現實。
2019年6月,金建勝找到了現在這片田地。經過簡單改造,植信園投入使用。4個月後,他的第一件對節白蠟盆景作品《楠溪江畔》,就在武義一次比賽中獲得金獎,在第一屆「浙江杯」盆景藝術展上獲得銀獎;2019年11月,在浙江省盆景技能操作比賽中,他又拿到了一個金獎。
此後,他的盆景作品獎項不斷。最貴的一件作品,曾賣出40多萬元的高價,很多優秀作品,售價也可達20多萬元。
把愛好變成職業,金建勝做到了。
在山林水岸尋找靈感
一件作品常構思兩三個月
金建勝做事,喜歡追究極致。比如銷售漁具時,他硬是把自己練成了國家一級運動員,成為職業釣魚人,在全省、全國的比賽里拿過大大小小100多個獎項。
做喜歡的盆景,他曾從晚上9點做到次日凌晨4點,從切石頭、組合、上膠、修建,最後成型,絲毫不覺得疲憊。他享受這種不言一語的獨處,對於突如其來的火出圈,反而有些拘謹。
為什麼突然火了?金建勝自己都摸不著頭腦。
其實金建勝更早出圈,是在「快手」平台上。2019年10月24日,他給自己取名「阿信愛玩樹」,發布第一個盆景作品視頻。兩年多來,從最初單純的盆景作品展示,變成了更為復雜的製作過程展示,積累了12.8萬粉絲,獲贊25萬。
「阿信」這個名字,來自故鄉溫州永嘉的方言。記憶中老家岩頭鎮,是楠溪江畔山清水秀之地。10歲那年,金建勝父母離世,16歲他就跟著姐姐來金華求學、工作。故鄉特有的氣息,留存在記憶深處,直到遇到盆景,被再一次喚醒。
「所以一開始,我想從事水旱盆景,有山有水的感覺和故鄉很像。」他第一件獲獎作品《楠溪江畔》,靈感就來自於故鄉。
看起來,金建勝在盆景這一行,一切都那麼水到渠成。4年多來,他已經打造2000多件盆景,看不見的背後,是他為達到精益求精的不斷自我加壓。
為了更好地打造石頭,他買來玉石切割機;為了作品更貼合自然,他穿梭山林,觀察長在懸崖峭壁之上的樹木;為了作品更有意境,在深山、叢林、水系岸邊,他細細觀察記錄溝壑、石頭的排列……
「盆景製作,技藝是熟練可達,難的是構思。」創作一件盆景作品,金建勝常需要花兩三個月,絕大部分時間都用於構思,真正實操只需短短四五天,「每一件優秀作品,都能以小見大,是能引起觀者共鳴的孤品,這就是盆景的意境表達。每一棵樹都有獨特的個性,設計創作時既要符合自然規律,又要包含作者的獨特匠心。」
將山川文化融入盆景
讓民族特色走向世界
他已經習慣了獨處,要說改變,就是植信園里找上門的人多了起來。采訪的、采購的,還有來請教的。
從2020年開始,金建勝嘗試在網上直播。
直播不是為了熱鬧,而是交流,尋找志同道合的網友,一起探討進步。
「慢慢有了粉絲,還有一些網友看到我的盆景創作,會提供一些建議。」還有人特地從海南、北京、四川、山東等地趕來,有的為了求購一件盆景作品,還有的就像粉絲追星。
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一個海南客戶。40歲左右,退休後也想從事盆景設計,卻沒有信心。「他得知我短短幾年就出圈,給了像他這樣的愛好者很大的希望。」客戶特地趕來植信園,跟著金建勝擠了十多天草房。
讓更多年輕人喜歡上盆景,是金建勝樂意看見的事,而他更希望,將中國山川文化融入其中,讓民族特色走向世界。
「盆景起源於中國,唐代就有實錄,宋代已有較高水平。日本的盆景,其實就是從中國傳入的。」相比日本盆景的「飽滿」,金建勝更欣賞中國的留白。他的創作,也常常從古畫中找尋靈感,一幅《富春山居圖》就被反復展開,「中國古畫講究線條美。求滿是很容易的,難的是做減法,在取捨之間體現造型變化,細微至樹幹上的點滴印記、一片樹皮,都有獨特的意境。」
初春,萬物復甦,也是金建勝一年中忙碌的時光。移栽樹木、修剪枝條……新一年的創意和靈感也在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