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盆栽室內
A. 川芎可以作為盆景栽在室內嗎
1、繁殖種栽 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將壩區未成熟、健壯的川芎(俗稱「撫芎或奶芎」)挖起,除去莖葉,須根及泥土,運到山上穴栽。撫芎最好是正山系培育的,忌用土苓子和細山系培育的。行株距24-27厘米,穴深6-7厘米,每穴1個,小撫芎可種2個,芽口向上,以利萌芽生長。每畝用撫芎150-250公斤。用腐熟堆肥或灰肥400-500公斤,油枯粉75公斤混合穴,施最後覆土平穴。苓種的收獲與貯藏:小暑後,當莖節盤顯著突出,略帶紫褐色,莖桿呈紫紅色時選陰天或晴天早晨及時收獲。一般連株拔起,剔除病株或莖桿腐爛的植株,去掉葉子,割下根莖,捆成小捆。置陰涼的山洞或室內,溫度不超過30℃,地上鋪一層茅草,把苓桿交錯堆放上面,再用茅草蓋好,每周上下翻動1次。立秋前後取出作種。苓種的切割、分級與處理:苓種按節割成3-4厘米長的段,每段中間有突出的節盤1個,即"苓子"。每根莖桿可割6-9個苓子。每100公斤撫芎產苓種200-250公斤。苓子按莖桿大小和部位分級:最大的叫「大當當」,較大的叫「大山系」較細的叫「細山系」,大小適中的叫「正山系」,靠近地面的叫「土苓子」。各種苓子要分別栽種,以保證出苗和生長整齊。實踐證明,正山系最好,土苓子次之。細山系和大山系再次之,大當當和纖子最次。苓子分級後,需進行挑選。選擇健壯飽滿、無病蟲害、大小一致、芽咀全的苓子作種。預防莖節蛾的危害,栽前要進行消毒。產區多用煙草水浸泡。每40公斤開水放入2.5-3公斤土煙桿(煙骨頭),蓋嚴悶,自然冷卻,用手搓揉土煙桿,再浸1天。取出土煙桿,浸泡苓子,30分鍾後,再取出苓子,晾乾即可栽種。或用煙骨頭和麻柳葉各5-6公斤,加水煮沸,濾液冷卻,浸泡苓子24小時,取出後清水洗,晾乾後栽種。亦可用敵百蟲150倍液浸泡苓子1小時後栽種。 2、種植 一般於立秋前後為宜,最遲不過處暑。選晴天,邊整地邊栽種。栽種時,按行距30-36厘米在畦上橫向劃溝,深2-3厘米。然後,順著溝的方向,用手將苓子斜放溝內,輕按土中,節盤上的芽咀向上或向側。入土不宜過深或過淺,每溝等距放苓子8個,行與行之間的兩端各栽苓子2個,稱"封口苓子"。每隔10行的行間再栽1行密苓子,約10個左右,稱「扁擔苓子」。「封口苓子」和「扁擔苓子」可作補苗或起挖撫芎用。每畝用苓子40公斤左右。栽後,每畝施細糞土或堆肥混合草木灰300-350公斤,以蓋住苓子的節盤為度。然後蓋1層谷樁或稻草,以免曬死或暴雨打實泥土影響出苗。無早稻而用中稻田栽種川芎,可在正常栽種川芎時期,把苓子密植於苗床上,讓其生根發芽,待中稻收獲之後,再按要求移植於大田。此種方法不爭地,成活率高,產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