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景觀盆景網

景觀盆景網

發布時間: 2023-06-08 09:41:16

❶ 山水盆景製作方法介紹打造另類視覺世界


1.山石的選材與加工
一、山石選材:山水盆景是山、石、草、樹在盆盎中排列組合所構成的景觀,山石材料是山水盆景創作的主要素世孝材,山石種類繁多,大都從大渣埋自然中採掘而得,其質地、色澤、皴紋都具有天然本質。選材時,首先要注意應根據石材的自然特徵,確定其適合作那種自然景觀的造型,如果選擇的是一組皴紋直立簡煉、形狀長條、輪廓自然的砂積石為一盆盆景的素材時,肯定地說,這些素材最適宜作劍峰峻峭、高聳挺拔的造型景觀,選材時要注意,素材的質地、種類、皴紋一定要統一,一盆盆景,最好只用一種類別的素材,色彩不可差異太大。
二、山體輪廓的敲削:當我們在製作一盆山水盆景進行選材時,首先要對石材的頂部輪廓線進行觀察,引發構思,反復推敲,不論硬石、軟石,在輪廓線排列起伏不明顯時,都要對其進行敲削,使之起伏鮮明,富有節奏感。
三、截鋸與粘合:多數時候,一塊石材是不能構成一盆山水盆景完整畫面的,因此要進行多塊石材組合而形成景觀。而石材一般都是天然未經加工的,因此必須根據景觀要求進行對石材的鋸截、連接和粘合,鋸截石材用切割機或鋼鋸進行,也可用錘子敲斷理平的方式進行。然後再用水泥或水泥兌色,或其他粘合劑粘接成形。
四、搜梁稿理紋與錯落:一般說來一盆山水盆景要求在石體皴紋上達到大致一致,這樣顯得景觀畫面較為統一。但因石材本身的差異性,因此在盡量選擇紋理自然線條一致的前提下,有時要對一些紋理皴法不明顯或紋理差異較大的石材進行理紋,理紋一般用剔、掏、敲、鋸方式進行,視石材的軟硬性質而定,若有的紋理實在不能理出,則可用大致色澤一致的石材進行錯落拼接,形成大的塊面的皴紋明顯凹凸現象,達到景觀統一生動的要求。
2.山水盆景的造型與風格
創作立意,是盆景創作的重要的一環。盆景的創作立意,實際上是一個確定意境,並構思、表達這個意境的過程,一般說來有兩種表達方式:
①先立意並根據這一立意,經過構思選用適當的樹、石、山。草等素材,在盆盎空間中進行排列組合來完成這一立意。
②根據具體的山、草、樹、石的形狀特點,生發某種立意,然後構思並運用這些山、石、草、樹的形狀特點,進行排列組合來完成某一景觀和意境的構成。由於盆景景觀構成受到具形素材的限制,因此這種立意構思方法是山石及各組合類盆景造型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構思結合製作的方式。
山水盆景一般有景觀造型開合之說,山體構成復雜的山水盆景一般有一個開會或兩個開合或三個開合的取勢方法。開合,就是在山水盆景中具有主、客、散點石等完整山體的構成景觀,當山體擺放在盆盎中時,它能形成盆盎中具有空間位置的視覺單位,由於構成意義上的「張力」作用(全方位雙向輻射),因此人們的視覺心理上造成了一種擴張感(即「勢」),具有占據空間的效能。同時,因為它具有三度空間中的方向性(比如山體在盆盎中的朝向),並且非對稱地佔據空間,所以在人們的視覺心理上和畫面上,形成了一種動感。動感的造成,實際上就是點或塊面等視覺單位的展開線在畫面中輻射所造成的不平衡,這和山體決面在「完型空間」中的位置有關。
襯托與對比在山石盤景的造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襯托與對比的含義是比較寬泛的,是相對而言的。比如大與小的襯托與對比,主體和客體的襯托與對比,疏與密的襯托與對比,藏與露的襯托與對比等等,虛與實的襯托與對比,前與後的襯托與對比,石與樹的襯托與對比,這些都必須根據創作主題和創作手法來具體體現,只有掌握創作規律,才能「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3.散點石在景觀中的運用
山水盆景的主體和客體山石,在盆盎中的位置是相當重要的,它們的氣韻、體量、態勢,直接關繫到作品意境的高低。但它們的功能突出與否,又與通常被忽略的一種陪襯體——散點石的運用有關。
散點石,是一種散而有致的以群體形式放置在山水盆景的水面空白空間中的陪襯體,其本身具有構成意義上的「點」的性質,是一種具有空間位置的視覺單位。當人們的視線集中於它時,在人們的視覺心理上產生一種擴張感,因此,它本身就能起到占據空間和劃分空間作用。
散點石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作為盆景中主、客山體的陪襯物:盆景的特點是小中見大,但無論多大的盆景,其主、客山峰的體量都是有限的,為了使人們在欣賞時,心理上產生一種「一峰則太華千尋」的感覺,就必須用一些低小的陪襯物來突出主峰和客蜂,使它顯得比實際的存在要大得多,增大它的體積感,散點石在這方面起了極好的襯托作用。
作為山足水面空白空間的劃分物:盆景是三度空間造型,它不可能像山水畫那樣讓山懸浮在半空中,下面用雲或其它一些什麼省略而去。盆中山石必須生根座牢。當我們把主體和客體的山石在盆盎中立定的時候,剩下的空白空間就需要細致處理了。盆景界行話說,「峰好立,足子難處理」,就是指這一道工序。而散點石的擺布,就是對山足水面空白空間的處理和劃分。前面說過,散點石在人們的視覺心理上要產生一種擴張感,具有張力作用,使它能在空白空間中發揮占據空間的效能,所以散點石的布置若得當,則山足水面就能被合理劃分,富於變化。(散點石在一個開合格局中起結點作用)
在山水盆景中,特別以一個開合為格局的盆景中,起「結」勢的作用:我們知道,在盆景中,特別有主、客山體同時存在的,以一個開合為格局的盆景中,它們的走向安排,一般蘊含「起、承、轉、結」四個環節,所謂「層層得勢」就是指這四個環節的有機結合,而「結」就是這四個環節的完成點。散點石恰恰就是這樣一個「結點」,它在一幅氣韻生動的整體畫面中起收勢,以及對山體態勢的發展起最後交待作用。
4.植物的栽種與配件的點綴
山水盆景的山石組合造型完成之後,應當進行植物的配植和配件點綴。畫論上說:「山之體,石為骨,樹為衣,樓台亭橋為其點綴。」石是無生命的造型固體,而樹才是體現其景觀生命的象徵。行話說:「石好立,植物配植難,」可見植物在山石盆景中的重要性。內行的人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山石成型後,盆景景觀實際只完成了一半,要待植物配植後才能算完成,往往植物配植所花費的精力、時間,超過組合石材所用時間。
配植植物,以葉細枝矮為好,不同景觀配不同的植物。如孤峰式景觀,可選用技干較為蒼老粗壯植物;群峰壁立,可選用叢林繁茂的組合型配植;平緩山坡,點綴配植矮小植物。同時可運用烘托、點綴、穿插、飛出、重疊、密植等手法來具體操作,但要注意一般配植規律比例中的「丈山尺樹」的規律,總的說來還是以「起、承、轉、結、合」的構成原則配植為好。
配件是在山水盆景中起點題或襯托作用的,但要注意,山水盆景創作不應以點綴配件為主,而應以景觀造型為主。配件不可堆砌、亂放,要藏露、疏密適度,要講求「近大遠小」的法則和透視關系。
山水盆景製作不僅花心思,並且製作出來的美景也符合自己心目中的花樣。在製作山水盆景的過程中,用戶們首先就是要固定一個主題,然後尋找自己所喜愛的山石,不同的石頭代表了不同地區,將山石進行一些雕琢之後,搭配上流動的水源,不失為另一種美妙的風光。

❷ 盆景有哪些分類


其盆景種類包括樹木盆景、山水盆景、水旱盆景和花草盆景。普通樹木盆景比較常見,通過攀爬、修剪等造型技術,展現曠野、森林的景觀;而山水盆景則經過切割、拼接等工藝製作成各種險峻的景觀景觀。
樹木盆景
它以樹為主要材料,搭配山石、人物、鳥獸為小物件,通過攀扎、修整等工藝造型,將悄螞一隻簡單的花盆展現荒野、森林的景象。其盆景的原料多為採收,又被稱為樹樁盆景。
山水盆景
採用山石為主要材料,依據自然景觀造景,採用剪裁、拼接等工藝,搭配告老簡單的花草,營造出懸崖峭壁、險峰丘陵等各種險峻的景觀,同時也是山石盆景的理想啟友埋之地。
水旱盆景
旱澇主要以植物、山石、水、土為原料,部分主次,經過加工、布局,將山石與水土分開,在淺盆中呈現出水面、地、樹、石兼有的景觀。
花草盆景
以花草為主要材料,經過一定的修飾,搭配山石和小配件,表現出優美的花草景象。


❸ 盆景造型的盆景的種類

樹木盆景和山水盆景這兩大類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隨著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豐富,我國盆景的新類別也在逐步產生。可分為下列七大類:
第一類,樹木盆景:以樹木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鳥獸等作陪襯,通過攀扎、修剪、整形等技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中表現曠野巨木或蔥茂的森林景象者,統稱為樹木盆景。由於樹木盆景的材料常從山野曠地採掘而來,所以樹木盆景習慣上又稱為樹樁盆景。 第二類,山水盆景:以各種山石為主題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為範本,經過精選和切截、雕鑿、拼接等技術加工,布置於淺口盆中,展現懸崖絕壁、險峰丘壑、翠巒碧澗等各種山水景象者,統稱為山水盆景,又稱山石盆景。
第三類,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為材料,通過加工、布局,採用山石隔開水土的方法,在淺口盆中表現自然界那種水面、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種景觀盆景。
第四類,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為主要材料,經過一定的修飾加工,適當配置山石和點綴配件,在盆中表現自然界優美的花草景色的,稱為花草盆景。
第五類,微型盆景:一般樹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長不超過10厘米的這些盆景,稱為微型盆景。
第六類,掛壁盆景:掛壁盆景是將一般盆景與貝雕、掛屏等工藝品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創新形式。掛壁盆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山石為主體,稱為山水掛壁盆景;另一類以花木為主體,稱為花木掛壁盆景。
第七類,異型盆景:異型盆景是指將植物種在特殊的器皿里,並作精心養護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種別有情趣的盆景。

❹ 假山石盆景製作技巧

山石盆景的造型,大致分成獨立式、偏重式、開合式、散置式和重疊式五種。盆景製作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選盆 盆景很講究盆和架的襯托。盆,一般有紫砂盆、磁碟、大理石盤、鍾乳石「雲盤」、水磨石盤等。山石盆景常用的淺盤多為長方形或腰圓形,下有四個底腳,盤沿向外凸出而多棱,以增強裝飾性,白色或淺藍色,能顯示出水面。目前市場上的白色硬質塑料淺盤和白水泥磨石盤出售,價格便宜,也可選用。至於陳設盆的幾架,可就地取材,創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幾架。

(二)盆內布局 山石盆景是高度概括的加工藝術品,必須精心組合,仔細推敲,合理布局,因此在組合造型時,要遵循幾個原則。
1、源於自然,創造意境。
2、主次分明,相互顧盼。
3、層次清晰,對比烘托。
4、虛實相宜,似隱似現。
5、富於變化,統一協調。 (三)石料加工

1、鋸截:根據已繪的圖樣,確定主體位置和大小尺寸。然後用小鋸慢慢據平底部。接著選定紋理清晰,洞穴多的一面為正面,根據設想的效果進行加工。松石可用鋼鋸鋸截,硬石則需用電動金鋼砂鋸片鋸截。

2、雕琢:雕琢必須先從大處著眼,用錘子、鑿子等工具琢出山峰的大體輪廓,然後進行精細加工。切記:加工時盡量保持上水石的自然美態。

3、膠合:膠合能起到盡善完美的作用。它的要點: ①幾塊石料的石質、紋理、顏色及氣勢都要相仿。 ②為了不影響石峰的吸水,應橫向迭拼,不可上下拼接。

(四)小景點綴 小景點綴是為了達到眾星捧月的藝術效果。它的方法有:

1、上苔方法是:將蔭棚、或溫室中花盆外壁上生長的青苔,用刀刮下,輕輕搓碎,然後用毛刷蘸碎苔點種於山峰的縫穴內,接著置於陰處並經常噴水,青苔很快就能布滿石峰。

2、栽樹方法是:以「丈山尺樹」要求,選擇合適的樹種,並按照大自然的生長規律種植。石縫間宜植根系裸露、樹千彎曲、樹姿玲瓏的樹種,且枝細、葉小、根淺的植物。大型盆景可種小型五針松、羅漢松、虎刺梅等。中小型盆景常以景天科的一些細葉常綠草本來代替樹木。

3、擺件方法是:依形就勢,順其自然,巧妙地結合地形,或傍山,或依水,或靠洞,或凌空,配合盆景中的自然景物來表現風景意境。可參照國畫畫論中對風景建築及設施的位置來擺放。應注意:擺件大小,應掌握近大遠小,低大高小的透視原則。而數量,根據盆景主題、意境、規格等具體情況而酌定。

❺ 怎樣才能讓榕樹盆景的榕樹根長大

榕樹喜歡長氣根,在水份.濕度和氣溫有保證的春夏之交的條件下,可以注意回以下三點:


1.榕樹樹桿扎一條鐵答線上端就可長出氣根。


2.榕樹樹根.樹身割破皮也能長氣根且長出太多使人煩 。


榕樹的根與枝葉生長成正比,長勢越快越好根就越來越多。


3.管理上,土質既要松又要含有機質,平時水.肥要保證就行。

❻ 誰有ps素材是關於景觀的比如說盆景啊 樹啊的 有網站的也可以發給我啊

你在網路搜索520PS潮流,打開進去以後,里邊有個PSD類的版塊,你打開這個版塊就能看到了,有很多,都是PSD各式的,直接發網址我發不上來,所以你自己搜索下

❼ 盆景創造主要有哪幾種路徑這些途徑分別在么時候使用什

什麼叫盆景?盆景有什麼特點?

盆景是我國獨特的傳統藝術,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作為材料,經過藝術處理和園藝加工,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現大自然的優美景色,同時以景抒情,表現深遠的意義,達到「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猶如立體的山水畫。但盆景又不等同於山水畫,它以自然物本身為主要材料,具有天然的神韻和生命的特徵,它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季節的更替,呈現出不同的景色,因此盆景又是一種活著的藝術品,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

盆景藝術概括起來主要有下面幾個特點:

第一,盆景具有「小中見大」的特點。造園是把自然景物縮小在一定的范圍內,而盆景是把景物縮小於咫尺盆中,可以說是微觀造園。

第二,盆景是「活的藝術品」。樹木花草作為盆景造型的主要材料,具有生長發育的生命特徵,決定了它在製作加工上的連續性,藝術欣賞的可變性。

第三,盆景形式的多樣性。現代盆景藝術,正向著多元化發展,例如樹種和盆景類型的不斷增加、盆景的地方風格的不斷涌現等。

第四,盆景藝術的個性:由於盆景作者的生活閱歷、思想性格、藝術才能及文化素養的不同,其作品往往會出現與眾不同的個性,即所謂的「個人風格」。追求個性,推動了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發展。

第五,盆景藝術上的自然性:人類來自大自然,親近自然是人類的本性。雖然盆景是一種藝術,離不開人的創造,但是更多人希望盆景的自然,特別是在造型上的自然。

第六,盆景創作的藝術性。這是創作盆景的最基本要求。盆景造型要具有藝術美,而內涵意境更要深遠,使人們在欣賞的時候,不僅看到了景,而且通過景激發出感情,因景而產生聯想,從而領略到景外的意境。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02

盆景可分為哪幾類?

中國盆景主要分為兩大類:樹木盆景和山水盆景,這兩大類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隨著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豐富,我國盆景的新類別也在逐步產生。現在可分為下列七大類:

第一類,樹木盆景:以樹木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鳥獸等作陪襯,通過攀扎、修剪、整形等技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中表現曠野巨木或蔥茂的森林景象者,統稱為樹木盆景。由於樹木盆景的材料常從山野曠地採掘而來,所以樹木盆景習慣上又稱為樹樁盆景。

第二類,山水盆景:以各種山石為主題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為範本,經過精選和切截、雕鑿、拼接等技術加工,布置於淺口盆中,展現懸崖絕壁、險峰丘壑、翠巒碧澗等各種山水景象者,統稱為山水盆景,又稱山石盆景。

第三類,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為材料,通過加工、布局,採用山石隔開水土的方法,在淺口盆中表現自然界那種水面、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種景觀盆景。

第四類,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為主要材料,經過一定的修飾加工,適當配置山石和點綴配件,在盆中表現自然界優美的花草景色的,稱為花草盆景。

第五類,微型盆景:一般樹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長不超過10厘米的這些盆景,稱為微型盆景。

第六類,掛壁盆景:掛壁盆景是將一般盆景與貝雕、掛屏等工藝品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創新形式。掛壁盆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山石為主體,稱為山水掛壁盆景;另一類以花木為主體,稱為花木掛壁盆景。

第七類,異型盆景:異型盆景是指將植物種在特殊的器皿里,並作精心養護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種別有情趣的盆景。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03

我國樹木盆景有哪幾種流派?

盆景的藝術流派,就是在一定的時期內,由一些思想傾向、藝術觀點、創作方法及藝術風格相近的創作者所形成的藝術派別,通過作品顯示出其本身的特徵,而與其它流派相區別。我國樹木盆景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的江蘇、四川、安徽、上海、浙江等省市和南部沿海的廣東、廣西、福建等地,素有南北派系之分。目前,我國盆景界所公認的盆景流派,主要是指樹木盆景的流派,總共有八大流派。其中除了嶺南派屬於南方派系外,其它流派都屬於北方派系。

第一,揚派:揚派是以揚州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其藝術風格主要是嚴整壯觀。

第二,蘇派:蘇派是以蘇州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其藝術風格主要是清秀古雅。

第三,川派:川派是以四川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其藝術風格主要是虯曲多姿。

第四,嶺南派:嶺南派是以我國的嶺南地區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其藝術風格主要是蒼勁自然。

第五,徽派:徽派是以安徽徽州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其藝術風格主要是古樸奇特。

第六,海派:海派是以其中心產地——上海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其藝術風格主要是明快流暢。

第七,通派:通派是以南通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其藝術風格主要是庄嚴雄偉。

第八,浙派:浙派是以浙江命名的盆景藝術流派,其藝術風格主要是剛柔相濟。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04

盆景如何陳設?

在這里我們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談談盆景的陳設:

第一,不同類別盆景的陳設:樹木盆景以放在視平線上為好,可以欣賞樹景全貌和透視層次感。山水盆景、水旱盆景一般宜放在略低於視平線處,可以欣賞到山水深遠全景,以及山的腳坡、水面和布置的配件。

山水和水旱盆景都有明顯的正背面,所以宜靠近牆壁放置,樹木盆景的正背面不太明顯,陳設的位置可以自由一些。

第二,不同形式盆景的陳設:懸崖式的樹木盆景宜放置視平線以上的落地高幾架上,以符合在自然界的真實觀感;露根式的樹木盆景宜放在視平線稍下的台座上,可以欣賞其根部的優美姿態。

平遠式的山水盆景可放置在較低的台幾上,以欣賞其水面的開闊、山景的深遠;高遠式的山水盆景則可放置在略高的地方,以突出其山峰的雄偉。

第三,不同體積盆景的陳設:一般中小盆景宜放在不太大的空間里,讓欣賞者可以看到盆景的全貌;特大的盆景須放置在較大空間里,既可遠看,又可近賞,位置宜稍低些;微型盆景適宜放在室內案頭、幾座上。

第四,室內和室外的陳設:多數盆景植物喜陽光。在室內由於光線不足,所以要選擇耐蔭能力強、在弱光下能正常生長的盆景。如果把喜光的盆景放在室內,絕對不要放久,只能作為臨時性短時間擺放。喜陽光的盆景適宜擺放在室外能照射到陽光的地方。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05

樹樁盆景植物如何進行繁殖?

製作樹木盆景的材料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個是繁殖育苗,另一個是採掘樹樁。繁殖育苗方法可以採用播種、扦插、壓條、嫁接、分株等,繁殖出來後進行自幼培養,造型比較自由,樹木枝乾的粗細比較均勻,特別象播種繁殖,短期內可獲得大量的苗。但是用繁殖育苗法來製作樹樁盆景,需要的時間比直接採掘樹樁要長得多。在這里我們簡要介紹一下扦插繁殖和空中壓條繁殖。

第一,扦插繁殖:在扦插繁殖時應從較老的大樹上選擇那些表皮粗糙和天然扭曲的粗枝作為插條,把它們當作樹樁盆景的主幹來進行培育,從而縮短成形所需要的時間。

在扦插常綠樹種時,採下的老枝上應帶有小側枝和葉片,把它們淺淺地斜插在沙床上,放在蔭處保持90%以上的空氣濕度。闊葉樹插穗可用600ppm的萘乙酸溶液速沾處理,然後再進行扦插,以促進生根。

第二,空中壓條繁殖:在一棵較大的老樹上,當我們發現了一段符合樹樁要求的側枝時,如果該樹種扦插不容易生根,就可以用空中壓條的方法。首先要在高壓部分做一圈較寬的環狀剝皮,寬度不應小於2厘米,然後把木質部上殘存的嫩皮刮干凈,再用濕泥土、泥炭或青苔把環剝處包成一個圓球,外面再用塑料薄膜包住,上下都用繩綁緊。以後要經常保持包內濕潤,如果幹了,可以解開上部綁口進行澆水。等到透過薄膜看到根已長出來時,就可以把它剪下來,解去薄膜,保持泥團再上盆。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06

可作樹木盆景的樹種有哪一些?

適宜製作樹木盆景的材料很多,一般以盤根錯節、枝密葉細、姿態優美、花果艷麗的為佳。同時,要求具有萌芽性強、耐修剪、壽命長等生物學特性。

我國樹木盆景的取材,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在清代嘉慶年間一本叫《盆景偶錄》的書中就把盆景植物分為四大家、七賢、十八學士和花草四雅。由於不斷引種發掘,目前我國用來製作樹木盆景材料的樹種已有一、二百種之多,通常可以把它們分為下面幾大類:

第一類,松柏類:如日本五針松、黃山松、黑松、錦松、水杉、水松、松柏、金葉柏、翠柏、鋪地柏、絨柏、線柏、刺柏、羅漢松等等。

第二類,雜木類:如榔榆、黃楊、雀梅、赤楠、繼?木、九里香、朴樹、福建茶、小葉女貞等等。

第三類,葉木類:如三角楓、紅楓、銀杏、枸骨冬青、鳳尾竹、羅漢竹、佛肚竹、棕竹、蘇鐵等等。

第四類,花木類:如山茶、茶梅、金雀、貼梗海棠梅花、碧桃、紫薇、垂絲海棠、迎春、桂花、杜鵑、六月雪等等。

第五類,果木類:如火棘、果石榴、南天竹、金桔、佛手、山楂、枸骨、金彈子、紫金牛、柿、枸杞等等。

第六類,藤本類:如常春藤、凌霄、絡石、扶芳藤、紫藤、忍冬等等。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07

樹樁盆景怎樣採掘與培育?

採掘樹樁的時間,一般宜在樹木進入休眠期後,以初春樹木尚未萌發之前這段時間進行。選擇採掘的樹樁,要從樹種、樹齡、形態以及發展前途等方面綜合考慮。

在採掘時,一般可將主根截斷,但要多留些側根和須根。對於松柏類和某些直根樹種,則宜多留些主根,否則不易成活。樹樁在挖起後即可進行一次重修剪,修剪要根據樹樁的形態,並初步考慮到日後的造型。採掘的樹樁,根部不必帶土,最好放進泥漿里蘸一下,裝入筐簍,並填塞苔蘚,以保護須根不致因失水而枯萎。帶回後須盡快栽種。

山野採掘的樹樁,無論其自然形態如何優美,要製成盆景,還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培育,這個過程叫做「養胚」。養胚最好選擇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陽光充分的地方進行地植,或採取泥盆栽植,以便於結合造型加工。栽植要適當深埋,最好僅留芽眼於土外,主幹較高的樹樁,可用苔蘚包在主幹上。栽後要澆一次透水。夏季高溫時,要搭棚遮蔭,並經常噴水。平時要注意澆水,樹木生長旺盛期更不可缺水,但也要注意澆水不可過多,以防止爛根。在乾燥期最好經常往葉面上噴水。

要使樹胚盡快成型,施肥很重要,新栽的樹樁,根較幼嫩,宜薄肥勤施。肥料可用腐熟的餅肥或糞肥,稀釋後再用。養胚期間還要做好修剪、摘芽、防治病蟲害等工作。修剪主要指剪去日後造型時不需要的枝幹及枯枝、病枝等。摘芽主要指摘掉多餘的芽。等到保留的芽長成枝幹時,可作進一步選擇,剪去不用的枝幹,並摘去留下枝乾的頂芽,促使腋芽萌發側枝,增加枝葉的層次與密度。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08

樹樁盆景怎樣進行加工造型?

自幼培養的樹苗,一般在3—5年後開始加工造型;山野採掘的樹樁,大多在養胚後一年即可進行加工造型。加工前可將地栽的樹樁挖起來,臨時栽進大小基本適合的盆中,以便操作和造型。大型樹胚也可就地加工造型。

加工製作要遵循一系列盆景創作的藝術手法,對樹胚材料先進行仔細觀察和推敲,根據材料特點來決定表現什麼樣的題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處理」。將樹胚根、干、枝的骨架按盆景藝術的規律安排,使之成為具有協調勻稱、線條優美、意境深遠的有生命的盆景藝術作品。因材處理可以使盆景製作既節省人工,又有天然野趣。如果完全任其自然,就談不上盆景藝術了。但是人工的痕跡過多,卻又失去自然美。因此,對於樹樁的造型,切不可墨守成規,套用模式。

造型加工方法也有一定的程序性,通常是先主幹後枝條,由下而上的攀扎、修剪或雕鑿,具體可根據樹種和造型的需要來確定。不同地區由於習慣的不同,其加工方法也有所差異,例如一般對松柏類及萌發力弱的樹種,以攀扎為主;對於福建茶等萌發力強的樹種,可以修剪為主。南方地區濕度高,樹木生長快,適於修剪造型;北方則相反,適於攀扎造型。用攀扎法加工的樹樁,造型自如,曲折多變,且成型較快;用修剪法加工的樹樁,則蒼勁自然,但成型較慢。當然這些都是就一般情況而言,各地盆景的風格與流派不同,其造型方法差別很大,例如嶺南派採用「蓄枝截干」的修剪造型法;揚派採用「一寸三彎」的攀扎造型法等等。所以我們在造型加工盆景時,要在掌握修剪與攀扎的最基本方法基礎上,再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才能產生理想的效果。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09

樹樁盆景怎樣進行選盆?

造型優美的樹木,只有配上大小適中,深淺恰當,款式相配,色彩協調,質地相宜的盆缽,才能成為完美的盆景藝術品。下面主要從大小及深淺這兩個方面來作介紹。

在選擇盆缽時,首先要注意大小適中。用盆過大,則使盆內顯得空曠,樹木顯得矮小,同時盆大盛土多,就會蓄水過多,輕則引起樹木徒長,影響造型,重則造成爛根;用盆過小,又會使盆景顯得頭重腳輕,缺乏穩定感,且易造成水分、養分不足,影響樹木生長。一般來說,矮壯型樹木,孤植時所用的盆口面必須小於樹冠范圍,盆長必須大於樹乾的高度;合栽的宜稍大一些,以表現一定的空間環境。此外,用淺盆時,盆口面寧大勿小;用深盆時,則寧小勿大。

用盆的深淺對於盆景造型影響很大,對於植物的生長也有一定的影響。用盆過深,會使盆中樹木顯得低矮,同時不利於喜干植物的生長;用盆過淺,又會使主幹較粗高的樹木有不穩定感,並且難以栽種,不利於喜濕及花果類樹木的生長。一般來說,合栽式宜用最淺的盆;直乾式宜用較淺的盆;斜乾式、卧乾式、曲乾式宜用深度適中的盆;懸崖式宜用最深的千筒盆,但大懸崖式有時反而用中深盆,以對比顯示下垂枝的長度。此外,對於規則型的樹木盆景,習慣上用深一些的盆,而自然型的樹木盆景,特別是盆中放置配件的,用盆則不可深。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10

樹樁怎樣進行選土和栽種?

一般樹樁盆景植物喜好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透氣的沙質壤土。對於酸鹼度來說,不同的樹種有不同的要求,例如要求酸性的有杜鵑、 ji木等;要求中性或鈣質土的有榔榆、朴樹等;能耐鹼性的有怪柳、枸杞等。能用於構成盆景用土的基質有腐葉土、腐殖土、稻田土、山泥、塘泥、河沙等等。不同地方所用的配方並不一樣,例如廣東就常直接利用塘泥作為盆土。

在選好盆、准備好盆土准備栽種時,用碎瓦片或鐵絲網或塑料絲網先填塞盆底的排水孔。淺盆多用絲網,較深盆可用碎瓦片。樹木的位置確定後,就可將培養土放入盆內。如盆土有粗細之分,則先將粗粒土放在盆下,再放細粒土壅根填實。培土時一邊放入,一邊用竹桿將土與根貼實,但不要將土壓得太緊,只要沒有大的空隙即可,這樣有利於透氣透水。土放到接近盆口處,稍留一點水口,以利於澆水。如是淺盆,則可不留水口,有時還要堆土栽種。樹木栽種的深淺,也要根據造型的需要,一般將根部稍露出土面即可。

樹木栽種好後,即可澆水。新栽的土較松,最好用細噴壺噴水。第一次澆水,務必澆透。水澆好後,放置於無風半蔭處,注意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約半個月後,便生新根,這時才能按正常進行管理。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B0602011

樹樁盆景怎樣進行澆水和施肥?

澆水是樹木盆景的一項主要管理工作。生長在盆缽中的樹木,因盆土有限,很易乾燥,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缺水而枯死;但是澆水過多也不行,會引起徒長,如果盆土長期過濕,樹根呼吸不良,易引起爛根死亡。所以盆景澆水一定要適量,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另外,澆水還要根據樹種、季節、土壤質地等來加以考慮,如喜水的的樹種要多澆;高溫期早晚可各澆一次水,冬季可數天澆一次水;沙質土比粘質土更要經常澆水。盆土的干濕情況可根據樹葉的生長情況(樹葉萎蔫則缺水)、叩盆的聲音、盆土表面的顏色以及開裂與否等方面來進行判斷。

盆土的養分有限,為了供應盆景樹木生長的必需養分,應注意補充適當的肥料。一般樹木盆景生長緩慢,不需施肥太多,否則會導致徒長,影響樹姿的美觀。施肥時要掌握適時、適當和適量的原則,例如觀葉樹種宜多施些氮肥,觀花和觀果樹種宜多施些磷肥;在春夏秋生長季節可施肥,冬季休眠期停止施肥;剛上盆的樹木,新根還沒有長出,不能施肥;液肥不能過濃,一定要稀釋後才能使用,否則會產生肥害;有機肥、餅肥一定要經過充分腐熟後才能夠應用,否則會在盆土中發酵產生高溫而燒傷燒死根系;作為追肥的液肥水不要灑在葉片上;晴天施肥好,雨天和梅雨季節不宜施肥。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02012

樹樁盆景怎樣進行修剪?

盆景樹木不斷在生長,如果任其自然生長,不加抑制,勢必會影響樹姿造型而失去它的藝術價值。所以必須進行及時的修剪,長枝短剪,密枝疏剪,松類樹種在芽剛萌發時摘心摘芽控制新枝生長,以保持優美的樹姿和適當的比例。修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摘心:為了抑制盆景樹木長高,促使側枝發育平展,可摘去樹木的枝梢嫩頭。

第二,摘芽:在盆景樹木的干基或幹上生長出不定芽時,應當隨時把它們摘去,以免芽長成叉枝,影響樹形美觀。特別是象榆樹、雀梅、迎春、六月雪等樹種,容易產生不定芽,更要注意摘芽。

第三,摘葉:對於觀葉樹木盆景,它的觀賞期往往是新葉萌發期,如槭樹、石榴等新葉為紅色,通過摘葉處理,可以使樹木一年幾次發生新葉,從而延長觀賞時間和效果。榔榆、銀杏等樹木盆景,也可以通過摘葉法,欣賞它們的鮮嫩新葉。

第四,修枝:樹木盆景常常長出許多新枝條,為了保持樹木的造型美觀,必須經常進行修枝。修枝方式應當根據樹形來決定,如果是雲片狀造型,就把枝條修剪成平整狀。一般有礙美觀的枯枝、平行枝、交叉枝等枝條,都應該及時剪去。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13

樹樁盆景怎樣翻盆換土?

盆景樹木在盆中生長一定時間後,根會密布盆底,使得水分難以滲透排出,盆土養分也被利用完畢,從而影響到植株的正常生長,這時就要進行翻盆換土。翻盆換土的間隔期和次數可以根據下列幾個方面來決定:

第一,一般小盆景每隔1—2年翻盆換土一次,中盆景2—3年一次,大盆景3—5年一次。如果是老樹樁盆景,可多隔幾年才翻盆換土一次。

第二,生長旺盛而且喜肥的樹種,翻盆次數要多些,間隔年限要短些,而生長緩慢、需肥較少的樹種則相反,象松柏類老樁盆景就不宜多翻盆。

第三,枝葉茂盛、根系發達的樹種要勤翻盆換土。

翻盆換土可以通過根部的生長情況來決定:當盆土不幹和不濕時,把盆倒翻過來,用手拍打盆底,使樹木連根帶土全部倒出來,檢查土塊板結情況以及根系分布情況,如果土塊板結、根系密布土塊底面,就說明必須翻盆換土。

翻盆換土時需結合進行修根,例如對於根系密布土塊底面的,要疏剪密集的根系,去掉老根,保留少數新根;一些老樁盆景,可以修剪去老根和根端部分,在重新種植時,可適當讓根部提高一些以增加觀賞價值;松柏類樹種伸長的細根,可適當剪去根端部分;黃楊、竹類等須根發達,應剪去根端全部。

翻盆換土的時間以休眠期為好,大多在早春或晚秋進行,如果保留原土較多,則可隨時進行。翻盆換土時可以用原盆或者換稍大一點的盆,具體要根據樹木大小來決定。換土時的土壤必須適宜該樹種的生長要求。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14

樹樁盆景放置在什麼地方才好?

樹樁盆景放置的地方,除了需要通風透氣外,必須考慮到光線的問題。每一樹種對光線的要求都不盡相同,但是大體上可以把它們分為兩大類:喜光類和耐蔭類。因此要根據對光的要求來決定盆景是擺放在陽光下還是在有遮蔭的地方。例如對於喜光類,如果把盆景放在陽光充足和空氣流通的庭園或天井中,則樹木生長健壯,葉色翠綠,花繁果茂,盡顯盆景的觀賞性;反過來如果把它們放在樹叢濃蔭下或庭隅廊下,因為陽光空氣都不充分,也沒有雨露的滋潤,樹木往往生長不良,葉片發黃容易脫落,長時間可能會導致樹木死亡。而對於耐蔭類,例如羅漢松、山茶等,在夏季如果放在陽光下直射,就會使葉片尖端和邊緣枯焦,甚至整片葉枯焦脫落。

盆景樹木對光的要求可以根據下面幾個方面來進行判斷:

第一,針葉的松類樹種,大多為喜光類;而葉片呈扁片或鱗形的一些柏類樹種以及竹柏、羅漢松等,都是耐蔭類。

第二,常綠闊葉樹種如黃楊、冬青、山茶等,多是耐蔭類;而落葉闊葉樹種如梅、紫薇、石榴等,多為喜光類。

第三,葉質較厚或革質的闊葉樹,多為耐蔭類;葉質薄而較大的闊葉樹,多為喜光類。

第四,野生林下的小灌木如六月雪、南天竹等,多為耐蔭類;原生長在曠野或陽坡地的樹種如 ji木、雀梅等,多為喜光類。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15

山水盆景如何選石和選盆?

山水盆景選石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意選材」,也就是按題選石,即根據創作主題意圖選擇石料的種類、形狀和色澤等。因意選材,可以掌握創作的主動,有利於表現特定的主題和意境。但有時不一定能選到完全適合的材料,這就要進行適當的藝術加工,做到雕鑿不露人工痕跡,宛如天成。

另一種是「因材立意」,也就是按石創作,即根據石料的種類、形狀和色澤等因素來決定創作意境。因材立意,可以對山石材料因材致用,充分發揮天然的特性,但不足的是表現的意境內容常常受到一定的限制。

山水盆景一般採用無洞眼的水底盆,便於貯水,用來表現江河湖海的浩瀚。水底盆都很淺,除能表現出山峰的高聳雄偉和山麓坡腳的曲折起伏外,還便於安置船、橋、亭、榭等配件,可不必再用其它支撐物,這樣既美觀、方便,又接近真實。至於淺盆貯水少,山石易幹掉,只要注意經常噴水即可。

水底盆以漢白玉、大理石等材料鑿成的最好,其次是釉陶盆,一般不用紫砂盆。特大型山水盆景也可採用水泥盆。水底盆的形狀,一般以長方形或橢圓形最為常見和適用,偶有用正方形、圓形、船形、海棠形、六角形等式樣。水底盆通常用的色彩有白色、淡藍、淡綠、淡黃等淺色,要根據盆景的表現內容和山石的顏色來進行選用。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16

山水盆景怎樣進行布局?

布局是製作山水盆景的關鍵性的一步,山水盆景造型有無意境,表現什麼主題,全賴構思布局。布局主要是屬於藝術構思問題,它是通過運用各種藝術表現手法來實現的。

布局開始,要把各組成部分集中起來,根據表現主題和創作意境的需要作一全面考慮,包括布局的形式、植物的栽種、配件的安置等等問題。這里主要談談主峰的位置和配石的安排問題。

主峰是盆景的重心所在,最為突出顯眼,在布局中要首先確定。主峰位置通常放在盆長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處為宜,可略為偏前或偏後。主峰位置一般不宜放在盆的正中或邊緣。

主峰確定後便可安排配石。配石與主峰在風格上要統一,但形狀、大小又必須有所變化。配石只是起著襯托主峰的作用,本身不可突出。盆景中所有的山峰都要避免等高或形狀雷同的現象,也不可順次安排,而應高低起伏、參差不齊。整個布局要做到疏密得當,虛實相間,不可均勻安排,也不可處處填滿。

在山水盆景的意境構圖方面,有三種處理形式。第一種是高遠式:高遠式的主峰高聳險峻,配峰低矮,以襯托主峰,山石占盆面的三分之二左右;第二種是深遠式:深遠式多以一峰為主,群峰夾峙,從近景透視遠景,在前後峰的關繫上,宜前實後虛,顯得山巒重疊,層次豐富,忽隱忽顯,深不可測,山石占盆面的二分之一左右;第三種是平遠式:平遠式多為低矮平緩的山巒,延綿不斷,無明顯山峰奇石,排列錯落有致,山石占盆面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此方式水面遼闊,在低平曲折的山巒掩襯下,顯得地闊天廣。

還有一點要特別提出的,就是在布局時,要著意山腳的處理,特別是水岸線的處理,宜曲折多變,有隱有現,切忌平直無奇。

(華南農業大學 劉海濤)

A0602017

山水盆景怎樣進行管理?

盡管山水盆景以山石為主,但由於山石上點綴了植物,因此山水盆景與樹木盆景一樣也要進行管理,而且由於山水盆景的山石上栽植植物用土一般較少,更需要精心管理。山水盆景的管理方法與樹木盆景基本相同,但是應特別注意下面幾點:

第一,噴水:平時除了在盆中貯滿清水外,還必須經常對整個山石進行噴水,尤其是用吸水不良的硬質材料製成的盆景。山石上的植物全靠人工噴水養護,稍有疏忽,就造成植物枯萎。對於用吸水性能好的松質石料製成的盆景,可適當減少噴水次數。

第二,施肥:山石上栽植的植物不僅土少,而且不便換土,因此植物很容易缺乏養分,必須經常進行施肥,才能使植物生長良好。肥料選用稀薄的液肥,便於澆施。也可以把山石放在肥水中浸透,再將表面用清水沖洗干凈。

第三,放置:山水盆景上的植物一般土少、根淺,不宜暴曬,夏天必須進行遮蔭或者放置在半蔭處。其它季節應放在光線充足、通風良好、便於觀賞的地方。

除以上幾點外,山水盆景還要注意盆中的清潔,盆中的水經常進行更換,並將盆內清洗干凈,以增強觀賞效果。在搬動盆景時要注意小心輕放,特別要防止損壞山石的基腳部分。

❽ 盆景的種類有多少

盆景,漢族優秀傳統藝術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材料在盆內表現自然景觀的藝術品。
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達到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同時以景抒懷,表現深遠的意境,猶如立體的美麗的縮小版的山水風景區。
盆景源於中國,盆景一般有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盆景是由景、盆、幾(架)三個要素組成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統一整體。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

大類流派
五大流派為:五大流派:嶺南派、川派、揚派、蘇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閩派、桂派、京派、香港、台灣、魯新派。
兩大類為:樹木盆景和山水盆景,這兩大類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隨著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豐富,中國盆景的新類別也在逐步產生。可分為下列七大類:
第一類,樹木盆景:以樹木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鳥獸等作陪襯,通過攀扎、修剪、整形等技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中表現曠野巨木或蔥茂的森林景象者,統稱為樹木盆景。由於樹木盆景的材料常從山野曠地採掘而來,所以樹木盆景習慣上又稱為樹樁盆景。
第二類,山水盆景:以各種山石為主題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為範本,經過精選和切截、雕鑿、拼接等技術加工,布置於淺口盆中,展現懸崖絕壁、險峰丘壑、翠巒碧澗等各種山水景象者,統稱為山水盆景,又稱山石盆景。
第三類,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為材料,通過加工、布局,採用山石隔開水土的方法,在淺口盆中表現自然界那種水面、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種景觀盆景。
第四類,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為主要材料,經過一定的修飾加工,適當配置山石和點綴配件,在盆中表現自然界優美的花草景色的,稱為花草盆景。
第五類,微型盆景:一般樹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長不超過10厘米的這些盆景,稱為微型盆景。
第六類,掛壁盆景:掛壁盆景是將一般盆景與貝雕、掛屏等工藝品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創新形式。掛壁盆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山石為主體,稱為山水掛壁盆景;另一類以花木為主體,稱為花木掛壁盆景。
第七類,異型盆景:異型盆景是指將植物種在特殊的器皿里,並作精心養護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種別有情趣的盆景。

❾ 榕樹的資料

榕樹的資料
http://..com/question/15062437.html?si=9&wtp=wk
榕樹相關的典故、說法
http://..com/question/27169194.html?si=10&wtp=wk
【中文名】榕樹
【英文名】Ficus microcarpa
【別名】細葉榕、成樹、榕樹須

形態特徵
桑科椿屬常綠大喬木,高20-25米,生氣根。葉革質,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4-10厘米,寬2-4厘米。花序托單生或成對生於葉腋,扁倒卵球形,直徑5-l0毫米,乳白色,成熟時黃色或淡紅色; 癭花和雌花同生於一花托中。

生境分布
生長於村邊或山林中。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浙江南部、雲南、貴州。印度、緬習馬來西亞也有。

用途
可作行道樹。樹皮纖維可制漁網和人造棉。氣根、樹皮和葉芽作清熱解表葯。

桑科榕屬植物榕樹Ficus microcarpa L. f.,以葉和氣根(榕樹須)入葯。全年可采,曬干。

中葯特性

【性味歸經】

葉:微苦、澀,涼。

氣根:微苦、澀,涼。

【功能主治】

葉:清熱,解表,化濕。用於流行性感冒,瘧疾,支氣管炎,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百日咳。

氣根:發汗,清熱,透疹。用於感冒高熱,扁桃體炎,風濕骨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葉3~5錢,氣根0.5~1兩。

【摘錄】

《全國中草葯匯編》

榕樹——世界上樹冠最大的樹

榕樹。學名(Ficus microcarpa L.f.),桑科,常綠喬木。榕樹根據用途可分為綠化樹、榕樹樁盆景、榕樹瓜(地瓜榕、人參榕)盆景。由於榕樹根系發達,根部常隆起,並凸出地面,因她的要塊造型獨特,令漳州人對榕樹情有獨鍾。以植物生理學對榕樹進行科學的栽培,使榕樹根塊較快成長,並控制其枝椏的成長高度,栽培出不同規格、不同風格、形態各異的盆景,具有天然雕刻和美術加工相融並琢的培育方式。為榕樹盆景的觀賞價值提升,並成為漳州繼水仙花之後又一獨特花卉 。從最小50克的微型榕至2000克的不同規格盆景。形態自然、根盤顯露、樹冠秀茂、獨特風韻的人參榕,觀姿賞形,令人妙趣橫生,心情愉悅。適宜擺設居家、辦公室及公共場所。近年來風靡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是本公司的主要出口產品,占據盆景市場較大份額,是一種高檔的時尚花卉。

榕樹是桑科榕屬植物的總稱,全世界已知有800多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尤以熱帶雨林最為集中。我國榕樹屬植物約100種,其中雲南分布67種,西雙版納有44種,佔中國已知榕樹總數的44.9%,佔全世界的5.5%。

榕樹是熱帶植物區系中最大的木本樹種之一,有板根、支柱根、絞殺、老莖結果等多種熱帶雨林的重要特徵。生長在西雙版納的44種榕樹具有大板根的有17種,能形成各種氣生根或支柱根的有26種。絞殺現象是榕屬植物在東南亞熱帶雨林中的一個特殊現象;而獨樹成林則是某些榕樹由絞殺階段向獨立大樹過度轉變時長眾多的粗大支柱所形成的熱大雨林特殊景觀。

榕樹是野生食物的重要來源;在西雙版納地區被利用作蔬菜的榕樹主要有木瓜榕、蘋果榕、厚皮榕、高榕、聚果榕、突脈榕、黃葛榕等。木本野生蔬菜富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幫助人體消化的纖維素和苦味素。傣族人民普遍認為:常吃木本植物的嫩枝葉可使人健康長壽,也可為少女保持體態輕盈。也是重要的民族葯用植物,在榕樹中有9種植物被常用於治療多種疾病,葯用的部位包括根、樹皮、葉和樹漿等。

榕屬植物中,有17種為具有板根的大喬木,有26種具有氣生根或支柱根,有8個種具有老莖生花果現象,有24種在幼苗階段是附生植物,其中有21種隨著榕樹的生長,通過絞殺植物階段發展成為喬木或大橋木,以致形成獨樹成林,這些特殊的生態現象構成了園林景觀。許多榕樹有開展的樹冠、濃蔽的樹陰,一直是傳統的庭院植物,如高榕、菩提樹、垂葉榕、榕樹等。榕屬的一些種類已成為重要的園林觀賞樹種,培育出葉色、形態各異的園藝品種,垂葉榕、榕樹已有十多個園藝品種。

榕樹的很多種類具有板根現象、老莖生花、空中花園和絞殺現象,景觀奇特雄偉,反映了熱帶雨林的重要特徵;而一些種類被當地民族視為神(龍)樹和佛樹,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榕樹文化。該園佔地約15畝,已收集榕屬植物近103種,園內高榕、垂葉榕、菩提樹、鈍葉榕、木瓜榕等已形成樹包塔、獨樹成林、絞殺現象等景觀和豐富的科學內涵已使該園日趨成為一個接近於自然森林外貌的生態公園,給人們以奇而美的享受。
榕樹生長在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地區,這里氣候潮濕,雨水充足。
榕樹 ( Ficus microcarpa 又名:細葉椿、小葉榕)
形態特徵:桑科椿屬常綠大喬木,高20-25米,生氣根。葉革質,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4-10厘米,寬2-4厘米。花序托單生或成對生於葉腋,扁倒卵球形,直徑5-l0毫米,乳白色,成熟時黃色或淡紅色; 癭花和雌花同生於一花托中。
生長分布:生長於村邊或山林中。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浙江南部、雲南、貴州。印度、緬西馬來西亞也有。
用途:可作行道樹。樹皮纖維可制魚網和人造棉。氣根、樹皮和葉芽作清熱解表葯。
樹冠最大的樹--榕樹
常言道,獨木不成林。可是自然界唯有榕樹能"獨木成林"。 榕樹是屬於桑科的常綠大喬木,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它的樹冠 之大,令人驚嘆不已。 在孟加拉國的熱帶雨林中,生長著一株大榕樹,鬱郁蔥蔥,蔚然成林。 從它樹枝上向下生長的垂掛"氣根",多達4千餘條,落地入土後成為"支 柱根"。這樣,柱根相連,柱枝相托,枝葉擴展,形成遮天蔽日、獨木成 林的奇觀 。巨大的樹冠投影面積竟達1萬平方米之多,曾容納一支幾千人 的軍隊在樹下躲蔽驕陽。 在我國廣東新會縣環城鄉的天馬河邊,也有一株古榕樹,樹冠覆蓋面 積約15畝,可讓數百人在樹下乘涼。我國台灣、福建、廣東和浙江的南部 都有榕樹生長,田間、路旁大小榕樹都成了一座座天然的涼亭,是農民和 過路人休息 、乘涼和躲避風雨的好場所 。福州市的榕樹特多,所以稱為 "榕城"。 榕樹的果實扁圓形,生於葉腋,果徑不到1厘米,可以食用 。種子萌 發力很強,由於飛鳥的活動和風雨的影響,使它附生於母樹上,攝取母樹 的營養,長出許多懸垂的氣根,能從潮濕的空氣中吸收水分;入土的支柱 根,加強了大樹從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無機鹽的作用。這就是"獨木成林" 的奧秘。

小資料
福州市市樹——榕樹
福州植榕歷史悠久,據宋樂史(930~1007年)撰《太平寰宇記》載,「榕……其大十圍,凌冬不凋,郡城中獨盛,故號榕城"。
宋福州太守張伯玉為防旱澇又編戶植榕,呈現"綠蔭滿城,暑不張蓋"的景象。榕樹便成為福州古城風貌特徵之一。榕樹葉茂如蓋,四季常青,枝幹壯實,不畏寒暑,傲然挺立,象徵著開拓進取、奮發向上的福州人精神。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根據廣大群眾的舉薦,決定命名榕樹為市樹。1997年8月28日,福建省人大第八屆34次會議通過以榕樹為省樹的決議。
北宋福州太守張伯玉植榕

張伯玉(1003~約1068年),字公達,建安(今建甌縣)人。北宋天聖二年(1024年)登進士第。以後又登書判拔萃科。慶歷元年(1041年),出任吳郡從事兼郡學教授;接著以秘書丞為太谷令。他愛民勤政,廣興水利。慶歷四年(1044年),范仲淹以其敢言清節,薦於朝廷任職。皇佑元年(1049年)官侍御史。當時陳執中為相,伯玉說:「天下未治,未得真宰相故也。」因而得罪陳執中,出知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縣)。仁宗皇帝惋惜伯玉,離京前,賜銀錢五萬。至和年間(1054~1056年),伯玉任嚴州副知州。嘉佑八年(1063年),以度支郎中知越州(今浙江紹興)。伯玉興學育才,作出很大成績。治平二年(1065年),伯玉移知福州,即令編戶浚溝七尺,植榕綠化。數年後,「綠蔭滿城,暑不張蓋」,伯玉植榕聲名盛極一時。伯玉多學而博識,文章為曾鞏嘆服。他嗜酒善詩,有「張百杯」、「張百篇」之號。官終檢校司封郎中。著有《蓬萊詩》2卷,已佚。
http://ke..com/view/14805.html?wtp=tt
榕樹有什麼特別的意思
http://..com/question/39577209.html?si=1

熱點內容
戀櫻花溫泉 發布:2025-02-13 02:45:41 瀏覽:918
針縫梅花 發布:2025-02-13 02:37:05 瀏覽:692
夕屹盆景園 發布:2025-02-13 02:21:34 瀏覽:255
鴨子蘭花苗 發布:2025-02-13 02:17:25 瀏覽:266
梅花幣清洗 發布:2025-02-13 02:03:03 瀏覽:220
花卉小木頭 發布:2025-02-13 02:02:59 瀏覽:968
山茶花產自哪 發布:2025-02-13 02:00:49 瀏覽:368
盆景豆 發布:2025-02-13 02:00:08 瀏覽:766
陽光綠植書咖啡 發布:2025-02-13 01:46:30 瀏覽:931
葉子花語意 發布:2025-02-13 01:37:09 瀏覽: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