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樁頭盆景
學名MurrayaPanicuataJack,別名千里香,木萬年青,為芸香科九里香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奇數羽狀復葉,葉軸不具翅,小葉3-9枚,互生,變異極大,由卵形、倒卵形至近菱形,全緣。聚散花序,頂生或生於枝條上部的葉腋內,有花數朵,白色極芳香。5-8月開花。九里香四季常青,樹形端正,花濃香而持久,色潔白而美麗。地栽盆植均適宜,由於其葉細、根露、干粗、耐修剪、壽命長等特點,是培育樹樁盆景的理想材料。九里香性喜溫暖的氣候和比較充足的陽光,不擇土壤,但以中性土壤為最好。要九里香開花多,要注意三條:(1)栽培地點要選不積水的向陽地段。(2)施肥應注意氮、磷、鉀配合施用,不能光施氮肥;在開花孕蕾前,多施磷、鉀肥,有利於多開花,花香濃。如氮肥過多,缺少磷、鉀肥,則徒長枝葉而不孕蕾。(3)在孕蕾前,應適當少澆些水,讓其孕蕾。開花期及已孕蕾後則應正常澆水,正常施肥。盆栽九里香應放些含磷、鉀肥的遲效性肥料做基肥。九里香老樁頭栽培製作樹樁盆景,在上盆已成活後,一般澆水不宜多,不施肥或少施肥。因水、肥過多,極易萌發無用的嫩枝梢,影響美觀。九里香一種常綠灌木,具有矮壯蒼勁,葉細枝勁,盤根錯節的特性,盆景愛好者仿效繪畫技法,通過修剪、整形、蓄枝截干,可使之變得蒼勁雄渾或瀟灑輕盈的盆景藝術珍品。廣東的九里香盆景名聞遐邇。1962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途經廣州出國訪問,特意選取了孔泰初的一盆九里香和一盆雀梅佳作,饋贈給埃塞俄比來國王塞拉西陛下;198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來廣州訪問,原廣東省省長葉選平也用九里香盆景送給她作為紀念。九里香在原產地印度極多,在我國南部山野疏林中也不時可見。清初,嶺南詩人屈大均就有"風俗家家九里香"的名句,可見廣東各地在清代已培植九里香,在民間還有許多人家喜歡把它擺在天井裡,取其吉祥長壽之意。九里香性喜溫暖潮濕的氣候,冬季畏寒怕旱,北方只能盆栽,冬季移進室內,南方可露天過冬。它發芽力強,生勢粗壯,極耐修剪。除了盆景要用心護理外,一般綠化栽培均易於管理。常見的九里香盆景,樁頭多是野生,取其野趣,枝條比例,不甚嚴格。歷年發展為栽培種,自幼培養,用人工塑造出優良作品。不過,對初學製作盆景者,注意避免選錯樹種。同科的"十里香"外貌酷似,所不同的是它葉大而尖,葉質較薄。樹皮褐黃,大多為粵北所產,不宜製作盆景。九里香生長速度快,枝條柔軟、蟠扎也不易斷折。它的繁殖可採用播種、插枝、壓條等方法。採用播種法,於4月至7月采成熟的紅果取出種子,播於苗床,月余發芽。扦插枝條可在4月至5月進行,選用2年生枝條,剪成15厘米至20厘米的插穗,地下端葉片除去,只留頂端3片至4片葉子,用泥包插穗下端,插於苗床或盆中,保持土壤濕潤,置蔭涼處,經至50天左右可生根長葉。壓條繁殖,將接近地面的母株枝條,壓入土內,使其萌發新根,然後剪斷,而成為獨立生活的新植株。高壓法,用於枝條不易彎曲到地面的較高大的植株,在發芽前,選用強健枝條,環狀剝皮,寬約2厘米至3厘米,然後沙質壤土和培養土捏成糊狀,包在愈傷的外面,再以濕潤的青苔裹扎,外面再用塑料膜套好,兩端以塑料繩扎緊,有利保濕,待其長出新根,從根下方切離母株,上盆定植。
2. 我的茶花不見長啊。怎麼辦呢
茶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土壤的需求。首先我們要知道,土壤是山茶花生長的根本條件,因此對於土壤的選擇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一般我們在選擇土壤的時候,應該選擇含有腐殖質較高的土壤,偏微酸性的土壤,一般土壤的PH值為5-6.5之間為佳;
適宜的生長溫度。一般山茶花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25度,環境的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利於山茶花的生長,特別要注意的是冬季的時候,將植物移至室內生長,一搬中午的時候將植物移動到陽台上去,夏季也要注意防曬,防止溫度過高;
適量的澆水。一般山茶花都喜歡在濕潤的環境中生長,所以要主要給山茶花澆水,但是要注意的是要保持土壤不要太干或者太濕為好,一般在春夏季多澆水,這也有利於山茶花的生長,冬季的時候要注意少澆水,兩到三天澆一次水為好;
適量的施肥。山茶花是喜肥的植物,因此在養殖的過程中,注意記得施肥,一般在生長期的時候,加入磷鉀肥,這也有利於山茶花的生長,從而也使花開的更加茂盛一些,同時也要主要施肥不要過多;
定時的進行花枝修剪。修剪工作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一般等到山茶花花蕾密集的時候,建議進行定期的修剪工作,剪掉弱枝、整理花蕾,同時也能夠促進山茶花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防止病蟲害。茶樹花也是很容易生病蟲害的,一般有黑霉病、炭疽病這兩種病蟲害,注意在病蟲害期間注意給山茶花噴灑一些除病蟲害的葯物為好,能夠起到很好的促進生長的作用;
3. 茶花老樁怎麼種植和養護
茶花正名山茶,別名茶花。古稱海榴,為山茶科山茶屬常綠賞花喬木,有時長成灌木樣。株高0.5米至5米,高矮不等。葉互生厚革質、表面光亮,卵圓至橢圓形。花單生或並生於葉腋及枝頂。觀賞品種多為重瓣,有白、粉紅、玫紅及嵌合斑等不同花色,花期10月或翌春3月,一般不結實。盆景茶花,有的開花多,有的則開花稀少。要讓其多開花,需採取一些措施。
1.促生長健壯,多發新枝由於茶樹花芽的形成是在當年新生枝條上,所以3月~4月,當茶樹葉芽萌發時,應及時把植株上的殘花全部摘除。同時追施以氮肥為主的腐熟稀薄液肥三四次,每隔7天左右施1次。
2.促使多形成花蕾5月以後,新枝開始進行花芽分化,並逐漸形成花蕾。此時應結合扦插繁殖進行修剪。修剪後立即施1次磷鉀肥,以後每隔10天左右施1次,連續施三四次。
3.防止花蕾脫落為防止花蕾脫落,盆土要保持濕潤,不能過濕或過干。切忌施未腐熟的肥料和濃度較高的肥料。一般9月~10月各施1次稀薄磷肥,11月停止施肥。當花蕾長到如黃豆大小時要進行疏蕾,一般一個枝端只留1個花蕾。發現病蟲害及時噴葯防治。
4.防陽光直射和低溫凍害夏季、秋季應將盆景茶花置於室外蔭棚下,忌太陽光線直射。冬季氣溫在0℃以下時,應將其搬進室內置於向陽處,室內溫度保持3℃~5℃為好,並注意適當通風。山茶是我國原產的傳統名花,現今遍布世界各地,品種上萬。我國優良品種約有300個。常見栽培的有 白洋花:又名千葉(頁)白,花白色,平展無皺。什樣錦:花型同白洋茶,花色桃紅並嵌合白色條斑或在白花瓣上嵌合紅色條瓣。魚血紅:花形同白洋茶,花色殷紅,在外輪的一二枚花瓣上帶有白斑。紅茶花:又名楊貴妃,外輪花瓣寬平,內輪花瓣細碎,粉紅色。小五星:花形與紅紅茶相似,桃紅色,有的間雜白斑,雄蕊雜生在內輪細碎的花瓣中。 朱頂紅:花形與紅茶花相似,朱紅色。木蘭茶花:花瓣較窄,呈半直立狀,重瓣,玫瑰紅色。金星:花單瓣、深紅色,花萼鐵黑色,上有茸毛,花期長達4個月之久,較耐寒。小桃紅:葉形窄狹色淡,花桃紅色,花期早而長,可自11月一直開到翌年4月,較耐寒。四面錦:花紅色,花瓣呈卷心狀,共四組,故名四面錦。
山茶在江南各地露地栽植,播種、扦插、嫁接都能繁殖,多用來美化山坡及丘陵地段的風景區栽在其他常綠喬木的北側或林緣下。花期多在1-3月間,北方各地均作盆栽。
北方家庭蒔養的茶花,大都為來自江、浙、閩、粵地扦插、嫁接培育的盆栽苗。南花北養,須順其天性,創造與之相適應的環境條件。
山茶屬暖溫帶樹種。性喜氣候溫和濕潤清爽的半陰環境,最怕北方的狂風烈日。晚秋雖耐寒,但也抗不住風急天干。10月即應注意躲避風霜,夜間氣溫將至5℃時入室。放明亮處,但遇氣溫突又回升,仍需大開門窗通風降溫。否則室溫持續25℃以上,又悶熱不通風,2天至 3天內即會出現葉片枯黃,甚至葉和花蕾俱落的現象。處界氣溫下降,室內升溫到15℃左右早春即可開花。
北方冬季漫長干寒,山茶有半年多需放室內。一般住室空氣乾燥,常有煙塵污染,對花生長不利。有時寒氣自門窗縫隙暗襲,加上居室門窗不時關閉,冷風直吹,忽冷忽熱,較易造成枝葉焦枯,落葉落蕾。可因地制宜用鉛絲作框架製成薄膜幕罩,保溫、保濕並防煙塵污染。
山茶屬肉質深根性花木,每2年至3年應於春季出室前換噴更新土壤。花盆宜深,盆土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通透性強的酸性培養土(Ph0.5-0.6),水質微酸性。初從閩、粵地區引進的用當地塘泥盆栽的山茶,在北方蒔養最多一年須換盆土。4月清明後,視天氣情況擇半陰無風日出室。放庭院疏蔭下或陽台內漫射光處,使其逐漸適應室外環境。山茶喜潤怕澇。應適量澆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不可積水。北方水質偏鹼,可常用青草或馬齒莧泡水,待腐爛呈濃灰綠色,稀釋澆灌。乾旱時節應向葉面及周圍環境噴水,保持清爽濕潤。生長期根據長勢每半月左右澆一次稀薄有機液肥,或與0.1%屎素和0.5%磷酸二氫鉀混合濃液(每盆200毫生至400毫生)交替施用。嚴寒酷暑期禁肥。
山茶生長較慢,注意保持株形勻稱,樹勢強健,一般不作強修剪。花開過後,腋芽抽生新枝。5月新枝停止生長,隨即在枝頂和枝條上部的腋芽內進行花芽分化,6月至7月間現蕾。有時數個花蕾與腋芽密集擁擠在一處。當花蕾長到黃豆粒大小時,可將畸形瘦弱的幼蕾疏掉,每枝上保留1朵至2朵,以使營養集中花朵艷麗豐滿,避免相互爭奪營養,最後自然脫落。疏蕾不要一次疏完,應根據發育情況分期操作。注意區分,勿傷尖長形的腋芽。
山茶正常養護病蟲害較少。如見葉色逐漸失綠,質薄枯尖,系土質偏鹼。如葉尖干成褐色不繼續發展,是嫩芽新發時風干損傷,如褐色逐漸擴大致葉片脫落,是春夏之交突然高溫乾熱或日燒及肥重水大所致。如將近花期,綻蕾透色時大量脫落,應視為冷熱干濕急驟變化失調。總歸應諳悉環境適應生物,生物適應環境的辯證關系。
4. 茶花盆景的造型技巧
盆景製作注意
茶花是具有亞熱帶的植物的習性的,在塑造盆景的時候,盆土的選擇和擺放的環境應該符合它的生長習性。
茶花喜歡微酸性的土壤,在選擇土壤的時候注意不要選擇排水性較差的黃泥之類的土壤,可以是腐殖土或者是是丘陵處的紅沙壤。選擇植株的時候,應該選擇比較矮壯的、分枝多葉片均勻的植株,要求生長良好並且沒有病蟲害。
茶花忌陽光直射並且喜歡空氣濕度大的環境,所以擺放的場所應該是半陰的地方。
5. 盆景茶花怎麼養啊
山茶喜溫暖濕潤氣候,忌過冷過熱,白天以不高於25℃,夜間不低於16℃時,內生長最好。夏季忌陽光直射,容10月份以後,翌年5月份以前,則可充分接受陽光。盆土以松疏、透氣、排水良好,pH在5.5~6之間的微酸性土,培植最為適宜。
澆水是培植盆栽山茶的重要環節,山茶澆水的原則是,開花和生長期可略濕,休眠期可略干;夏秋季節,氣溫炎熱,雨量偏少,空氣乾燥,這時盆土要保持濕潤勿干,並對植株多噴葉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和降低氣溫,有利山茶生長。陰雨天要少澆水或不澆水,雨天還要防止盆土漬水。
注意合理施肥。山茶花謝後,在5~6月份,每月施充分腐熟豆餅稀液兩次,7月份至呈花色前,每月施以磷肥為主的混合肥液3次。施肥宜在晴天傍晚時進行。施肥前要停止澆水,使盆土略干吸收,翌晨後要澆「回水」。2~4月間,不要施肥。
要注意疏蕾。8月間,對生長在內心枝或重疊枝、交叉枝上的花蕾要摘去,或連同枝條一起剪去。1個枝條頂,只留1個健壯花蕾,其餘摘去。
山茶生長緩慢,每3年換盆1次。換盆可在3~4月上旬花後,春梢未萌動時進行。也可在6月上中旬進行。
6. 1米多高茶花用多大花盆
盆太大,搬動困難,盆大小主要和冠幅與根部大小相關,建議用35厘米直徑,高度不超20厘米的盆為好,貼中的塑料深盆不合適。
茶花用盆需要根據茶花根系生長大小來進行選擇的,一般選擇淺盆進行栽種比較好,但是那種大型的懸崖式茶花盆景,建議還是使用深盆進行栽種為宜。選擇的花盆材料方面,最好是選擇陶質或者是瓷質為宜。
(6)茶花樁頭盆景擴展閱讀
茶花懼風喜陽、地勢高爽、空氣流通、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黃土或腐殖土。pH5.5-6.5最佳。適溫在20-32 ℃之間,29℃以上時停止生長,35 ℃時葉子會有焦灼現象,要求有一定溫差。
環境濕度70%以上,大部分品種可耐-8 ℃低溫,在淮河以南地區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並要求較好的透氣性。以利根毛發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鋸木,紅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質栽培。茶花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陰,夏天可用50%遮光處理。
7. 山茶盆景與盆栽山茶有什麼區別
山茶盆景是我國獨特的一種盆栽造型藝術,它是我國盆栽山茶逐步發展到一定階段,然後升華為盆栽技術與造型藝術巧妙結合的產物。
山茶盆景與盆栽山茶的含義不同。盆栽山茶指的是將山茶不經過藝術造型,直接種於盆中的形式。而山茶盆景則是將山茶經過嫁接處理或直接進行藝術造型,合理布局,栽植在合適的盆景盆中,成為觀賞價值更高的山茶盆栽藝術的活的藝術品。山茶盆景和其他花木盆景一樣,它是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有機結合,是一個節奏和諧的整體。
山茶從野生到人工栽培,是山茶文化發展的一個轉折點,而山茶從人工地栽到盆栽,則是山茶文化發展又一轉折點。為了飽賞山茶生態自然之美,人們將山茶移植於盆缽之中,構成高不盈尺的盆栽,用於布置廳堂走廊,或陳設於明窗凈幾之上。這就是盆栽山茶的由來。隨著人們對盆栽山茶審美要求的提高,盆栽技藝相應有了發展,山茶盆景也終於誕生了。據筆者所知,近幾十年來,浙江、四川、江蘇、嶺南、上海的山茶盆景發展較快。近代著名盆景專家胡煥章、周瘦鵑對發展和開創蘇州盆景獨特的風格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也包括了山茶樹樁盆景。而無錫的中國著名蘭花藝術家沈淵如,在20世紀30年代,對山茶自然叢生式盆栽加以藝術造型,製作出盆樁型式山茶,獨具魅力。四川的山茶樁頭盆景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古樁除主幹造型外,又有枝盤的變化。浙江金華的山茶盆景更引人注目,被原國際茶花協會主席麥克唐納女士譽為世界上第一流的盆栽山茶藝術。
山茶盆景和盆栽山茶的產生與發展絕不是偶然的,而是隨著生產力不斷發展,在一定社會條件以及文化歷史傳統等多種綜合因素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
8. 福建茶花盆景的養法
1、選盆:福建茶適合配用釉陶盆或者紫砂盆,建議使用紫砂盆,比較的透氣。盆型的話,一般是採用的長方形或橢圓形,但也要根據盆景的造型來選擇合適的盆型,比如說,一個懸崖式的福建茶盆景,肯定是要選用深圓形花盆或者千筒盆,而叢林式就會選用很淺的方盆或橢圓盆。
2、配土:福建茶比較適合南方進行栽植,是比較喜酸、喜肥的樹種,有條件侍隱的可以使用腐殖質豐富的塘泥。取出曬乾的塘泥疏鬆肥沃,再緩談正配上適當的沙土和腐熟的餅肥,就是福建茶極好的基質土。沒有塘泥的,還可以使用腐葉土、泥炭土等代替。只要是疏鬆肥沃,排水透氣性能好的酸性土壤就可以了。
3、澆水:在養殖福建茶盆景時,要保持土壤的濕潤。不要長期的不澆水,也不要一次性澆水過量。澆水時,要根據福建茶的品種、溫度、季節來決定澆水。一般夏季早晚各一次,春秋季隔日澆一次,冬季少澆水。排水可在盆土配置時候做到,用砂質土壤養護。平時還要多往葉面噴水。
4、施肥:福建茶樹樁盆景應注意補充肥料。不要施肥太多、太頻繁,根據肥的含量、種類,和季節施肥。一般用有機肥粉碎、腐熟後混入土壤,慢慢提供養分。雨天不施肥。
5、病蟲害防護:福建茶盆景易發生病蟲害,主要集中在枝幹韌皮部,這樣需要用波爾多液噴施,並颳去腐爛部分。福建茶盆景的根部很容易病變出現根部的老化,感染各種細菌真菌,要注意消毒和控水。
6、擾悔修剪:修剪是福建茶盆景樹樁修剪重要一步,在樹樁在不斷生長的時候不加抑制,會影響造型。長技短剪,密技疏剪,保持優美樹姿。
7、摘心:摘心是為了讓福建茶樹樁盆景抑制生長,促使側技發育。摘芽能讓福建茶樹樁盆景能夠保持樹姿。摘葉同樣能夠讓福建茶樹樁盆景發新,提高觀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