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松針樹盆栽

松針樹盆栽

發布時間: 2023-06-16 11:48:11

A. 盆栽松樹怎麼養

盆景的養護管理

()培養環境
松耐寒耐旱,可常年陳放在庭院中台坡和陽台、乎台上,光照充足、空氣流動之處。但小型盆景在盛夏時,不宜強光暴曬。冬季可露地越冬,最
好連盆埋人向陽背風地方。若在室內越冬,室溫不宜太高,清明節即可移到室外。
(2)澆水
松喜乾燥而忌積水,澆水不可過量,見幹才澆,澆則澆透。在生長期適當控水,可使枝幹粗矮,針葉短小,增添觀賞價值。夏季高溫時,可經常噴葉面水,有利生長。
(3)施肥
松耐瘠薄,土壤缺肥,也能正常生長,且促使干矮、枝密、葉短。但在生長期適當施1~2次稀薄腐熟的餅肥水,有利於健壯生長,增加抗病蟲害能力。
(4)修剪
松盆景為保持其優美古雅樹形,要進行適當慘剪,修剪在生長期以摘芽為主,每年3~4勻,當新芽伸長但尚未抽生針葉時,可摘去每個頂芽的1/2左右,如不需要增長枝條的盆景,可將頂芽全部摘去。對於影響樹形美觀的枝條,可於休眠期修剪。
(5)翻盆
松盆景一般3~5年翻盆一次,以2~3月進行為宜。翻盆時要保持原來盆土完整倒出,去除1/2舊土,剪去過長根系,以及枯根、爛根,同時修剪部分不必要的枝葉,以保持盆土上下部分的平衡。如原盆容量不夠,可換以稍大的新盆,栽植方法與上盆同。
(6)病蟲害防治
松常見的病害有葉銹病、落葉病、曲枝病和松瘤病等。防治措施:松針銹病及松瘤病可噴灑65%可濕性福美鐵或福美鋅300倍液;落葉病可噴灑0.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常見的蟲害有蚜蟲、介殼蟲、紅蜘蛛和松梢螟等。紅蜘蛛和松梢螟等可用50%殺螟乳油1000~1500倍液,或用40%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殺之。

B. 五針松的盆栽方法有哪些

五針松的盆栽:(1)上盆:五針松喜肥沃,排水暢通的微酸性土壤,如栽在鹼性土壤中,葉子很快發黃枯死,盆土以天然的山泥為好,也可用腐葉土3份、山土5份、堆肥1份、沙1份混合而成,並加入1%硫酸亞鐵和1%硫磺粉拌勻。每隔2~3年換盆1次,換盆宜在休眠期進行,即2~3月和10~11月。換盆時不要將土球弄散,磕出後將老根、朽根剪去,換上新土,加施少量餅肥、骨粉、蓋上培養土,換盆時盆的大小要適合,盆不要太深,深盆易積水而造成爛根,盆底應加深5~10厘米的碎瓦片,上蓋棕片或塑料紗。上盆的盆土不要太滿,一定要留水口,栽後用竹簽搗實,澆透水,放在陰涼處緩苗。

(2)修剪:在春季新梢生長期,為使松針短而緊湊,應將新梢用手摘去1/3~1/2,注意不能用剪刀剪,摘後不能噴水,要使傷口乾後才能噴,對於過密枝、病蟲枯枝應及時疏剪。

(3)澆水:五針松性喜乾燥不耐濕,在春秋生長季節要保持盆土濕潤,夏季生長緩慢進入夏休期,需水較少,但高溫酷暑每天清晨澆水1次,傍晚要向葉面噴水。春秋2~3天澆1次水,冬季7~15天澆1次水,要控制澆水以維持最低生活要求即可。

(4)施肥:五針松耐瘠,施肥不能多,否則松針長得太長不美觀,春肥在發芽前、展葉後施1次10%餅肥水,8月底的秋肥可濃些,可用25%的餅肥水,10月以後不能施肥,平時可噴0.1%尿素加0.1%磷酸二氫鉀,7~15天可噴1次,噴肥應在早晚或陰天時進行。

C. 松樹盆景土壤有什麼要求 盆景松樹要天天澆水嗎

松樹是非常有生命力和觀賞性的一種植物,松樹做成盆景放在家中也是非常漂亮的。尤其是還可以經過修剪來呈現不同的造型。那麼松樹盆景對種植土壤有沒有什麼要求呢?

松樹盆景土壤有什麼要求

作為盆景來說,對我們移植到盆中,那麼盆內的壤土不僅有著穩固植株,保持水分提供養料的作用,同時,也不能忽略根系對氧氣的吸收,包括土壤的肥沃程度,透水性能,疏鬆程度和保肥效果都是不能忽略,同時,松樹對土壤的酸鹼也有一定要求,鹼性過大的壤土並不適合它的生長,要求在PH值5~6之間酸性壤土答山更為適合。

可以去野外樹林收集一些浮在淺層的壤土和松針為輔,搭配一些腐熟的腐殖土和細河沙混合為主,在上盆的前夕,添加一些腐熟的餅肥或者有機肥更好,最後,在壤土的上層將新鮮的苔蘚覆蓋,達到保肥保水保濕,舒服透氣的功能,並且也給人滿眼綠色的美觀效果。

松樹養護的環境講究干松濕柏,乾燥的時間過長以後極容易出現結板的現象,尤其是使用過深的花盆種植松樹的時候,一旦出現結板,透水效果變差,排水性能也會對應下降,澆水過少滲透不到底部,根系不能吸收,澆水過多則容易積水,導致內部濕度過高,容易滋生病菌。

所以在養護松樹的過程當中,一旦發現有結板情況的發生,就要及時的幫助它進行鬆土,在鬆土的過程當中,可以順便加入一些腐熟的有機肥料,然後前舉滑將水澆透,直至底部有清水流出。

盆景松樹要天天澆水嗎

給松樹盆景澆水,總的原則是要保證盆土不積水,其次是要保證松樹不失水,是一天澆澆兩次還有兩天澆一次,這不能根據時間來定,要由氣候條件:溫度或濕度高低、風力大小以及盆土的具體干濕綜合考慮。

要保證溶樹盆景不積水,就必須有排水良好的土壤,我們一般用腐葉土與河沙混合,既有有機質的營養,又能排水通暢。

給松樹盆景澆水,我一般看盆土表面,如盆土表面發白,即可澆水,這與盆土中有機質和河沙的配比有關,如盆土有機質多,水分蒸發慢,即使盆土表面發白,盆內還是比較濕潤,可延緩澆水的時間,或者用手指插入盆土感受盆土的干濕度,既不要澆水過多,澆水過多易爛根,會對松樹造成極大的傷害,也不要讓盆土長期缺慧臘水,缺水易黃葉。

澆水時要慢,讓水均勻的滲透,等盆底有水流出為止。

松樹盆景土壤濕度多少最合適

松類植物屬陽性樹種,喜干忌濕,適宜陽光充足且濕潤通風的環境,其對盆土濕度的要求,通常在盆土含水量達到8%-15%之間最佳,含水量超過20%就會出現悶根現象發生,長時間過濕便會導致植物生長不良,嚴重的會引起爛根,從而整株死亡。

不過這只是一個大概的數據,若想要松類盆景健康生長,合理的澆水只是其一,還有合理的盆土配置,放置合適的養護場所等等,這些都是制約松類盆景植物能否健康生長的重要因素。

D. 松樹盆景有在家養的嗎

是可以在家養殖的,它的樹姿是非常古雅的,而且葉子四季常綠,很適合家養欣賞。



松樹盆景養殖方法

1、翻盆換土

對於松樹盆景怎麼養護這個問題,平時需要每隔3~4年翻盆換土一次,需要疏鬆透氣排水性強、肥沃度高的土壤,可用腐葉土盆栽松樹,翻盆換土時不要傷到松樹的根部,以免影響松樹正常生長。

2、適當澆水

松樹是十分耐旱的植物,我們盆栽松樹時,澆水不需要太勤,避免積水爛根,枝葉發黃降低觀賞價值,平時可每周澆一次水,溫度過高時,可在葉片上噴灑水分,特別是冬季需要控制好澆水量。

3、合理施肥

一般松樹對環境的適應力比較強,不需要給它施肥也可以正常生長,不過如果合理的給松樹盆景施肥,可使它生長的更有觀賞價值,一般可以在春秋兩季每月施一次碧卡水溶肥或有機肥就可以了。

4、光照充足

松樹盆景耐高溫,平時最好將它擺放在充足陽光處養護,可以使松樹盆景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不僅可以提高空氣質量,還能夠使盆景更有觀賞價值,不過夏季時需避免強光直射。

5、修剪整形

雖然松樹盆景生長的比較緩慢,但每當春季時需給它修剪一下,將松樹的側枝、老枝、病枝全部剪掉,還可以按照自己的喜歡的造型給松樹修剪,不僅有利於松樹盆景生長,還能增加盆栽的觀賞價值。

E. 室內用松針樹做盆景好嗎

不好,松樹多為喜陽植物,放室內長不好。松樹應放室外種植,可短時間放室內欣賞。

F. 松樹盆景好養活嗎要注意什麼

松樹,自古就有「壽比南山不老松」的說法。從這一點上,表示出了它的長壽。其實,它的優點可不止這一個。松樹的種類繁多,分布范圍廣泛。甭管是四季如夏的海南,還是冬季低溫的吉林,都有能夠適應的品種身影。松樹的樹姿挺拔,形態雄偉。並且,生長緩慢,可塑性強。古往今來,很多的文人墨客都留有關於贊松的墨寶。就此,單從詩情畫意這個環節來說,它就能收到眾多盆景愛好者的青睞。

然而,松樹盆景有著自己獨特的習性,養護雖然相對比較容易,移栽養活卻難度不低。這也是很多盆景人望松興嘆的原因所在。究其根本,主要就是在移栽過程的技法不當了。當然,日常的養護管理也存在有一定的關系。那麼,在養護松樹盆景的過程中,都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一、松樹移栽有風險,首先要了解清楚重點
移栽松樹是有很大風險的,相對其餘雜木樹種來說,松樹的成活率就低了很多。盡管是看著它,在很多時候都是生長在貧瘠之地。但是,移栽成活卻並不容易。究其原因,主要是不了解移栽松樹的風險在哪裡,這就要在移栽之前了解好重點了。通常,主要重點有以下方面。
1、保護共生菌,松類樹種有個特性,它的根部有和它共同存在的共生菌。這些菌類靠根系提供的光合作用生存,卻又可以幫助根系更好吸收來自土壤的養分。在我們移栽過程中,如果是不能很好的保護好這些共生菌。那麼,移栽後的松樹根系吸收能力減弱,自然是不好成活。因此,能留下多少共生菌的存在,就會是關系著移栽成活率高低的關鍵。
移栽建議:對於共生菌的保護,最好的辦法是將松樹原本生長地的原土帶上。這樣,在不弄散根系周圍土球的情況下,基本可以做到不影響共生菌。包括是在運輸的過程中也是同樣,保護好根系原本的土球,它的恢復和成活就基本不會有太大問題。反之,不能帶原土的松樹,還是不建議移栽的好,尤其是對於新手朋友來講,移栽的成活率非常的低。最好是別冒著浪費素材的風險強行移栽。
2、保護根系,松樹的主根粗大,毛細根卻比較少。要注意的是,移栽過後的成活與否,又和毛細根脫離不了關系。毛細根保留的越多,吸收的恢復就可以更快一些,成活就會越容易一些。然而,但凡是要移栽,又免不了要對其做一些截斷處理。因此,在移栽松樹的時候,毛細根的保護,也是重點工作之一。
移栽建議:首先,在決定截斷根系的時候,就需要是盡量的保護好毛細根。其次,剛移栽的松樹不建議直接上盆,那樣不利於新生毛細根。建議是先將移栽的松樹給其地栽養護一年,地栽的環境更利於毛細根的恢復和生發,對於那些樹齡太長的松樹,地栽的時間需要更長一些才行。老樹的恢復能力差,時間長點可以減少風險。

3、造型別急,我們移栽松樹,主要的目的是想要將它變成盆景。那麼,上盆造型最終將會是成為它的歸宿。然而,這個時候卻一定不能著急。盆內有限的空間,從先天上就限制了它的生長環境,上盆雖然容易,卻會讓它成活出現問題。包括在上盆時候配合的造型工作也是同樣,造型所要做的修剪、蟠扎,都會直接影響到松樹的長勢。所以,為確保松樹不會出現問題,造型就要先別著急。
造型建議:在給松樹地栽1-2年時候,需觀察松樹的長勢後決定造型的時機。可觀察它的松針堅硬程度,樹皮顏色情況,枝條的健康程度。通常,健康生長的松樹這些部位都是有一定硬度的。若是過於柔軟,就還需讓其再恢復一段時間。另外,假如是長勢沒有沒有問題,也建議在每年春季時候給其造型上盆。一般來說,選擇在4月之前為宜。

二、養護環節也不能不管,這是松樹健康與否的關鍵。
以上的重點,說的是移栽松樹時容易被忽略的部分。然而,養護的環節雖說不容易被忽略,卻也有很多朋友不知道怎麼能夠做好。畢竟,移栽後的松樹和野外生長是完全不一樣的。移栽本來就對它是一種傷害,如果做不好養護管理,還不如由著它在原來的地方自生自滅。 並且,養護關系它的生長動力來源,養護也決定著松樹移栽後長的是否康健。因此,這個環節同樣不能忽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光溫,松樹的針葉吸收光照,從而進行光合作用。不但是可以促進葉綠素的形成,還給根系提供著來自陽光的養分。另外,光照也伴隨著溫度,溫度是促進松樹枝條萌發的基礎。溫度不管是過低,還是過高,都會讓松樹進入休眠的狀態,根系不吸收養分,植株也停滯生長。所以,光溫的的管理,是養護松樹離不開的話題。
光溫建議:剛移栽的松樹,是不建議光照過強的。這個時候是需要減少養分的蒸發消耗,讓其順利恢復。所以,在移栽之初,建議是給松樹遮陽,並保持溫度在20度左右最好。能利於根系的生發。其次,是正常的養護管理。待松樹恢復生長時候,就要給它充足的光照了,放在室外管理即可。注意的是,如果樹勢較弱,夏季高溫時候要適當遮陽。溫度的管理主要是在冬天,將其移動至室內就行。

2、水肥,水是所有生命的源泉,松樹還沒有脫離這個層次。所以,只要它還有生命存在,也是不能離開的。然而,松樹的習性喜干,如果澆水過多,極其容易造成它根系的腐爛。若是澆水過少,又要擔心滿足不了它生長的需求,著實讓人不容易正確判斷。肥料則是盆景植物必要的條件。盆內空間小,盆土自然就少。少量的盆土不具備太多的養分,只能是通過施肥的方式給其補充。所以,要養好松樹,水肥可不能不管。
水肥建議:給松樹澆水,切忌不能是定時定點的每天幾次就好。正確的辦法應該根據環境季節的變化,盆土的干溼情況進行。通常,可以觀看盆土的表面,待其乾燥後再澆就行。或者,也可以使用筷子等物, *** 土壤內里,待拔出後觀察帶出的壤土情況澆水。內里微溼可澆,過干要澆,太溼則要等等再澆。對於施肥來說,松樹是比較耐貧瘠的,正常情況下,施肥不宜過多。通常,春秋兩季的時候每月施肥一次即可。建議春季有機肥,秋季復合肥。

三、導致松樹歸天的常見幾點
很多朋友養松樹,盡管是非常的在意仔細,奈何還是阻止不了它的歸天。一次尚可原諒,多次就需思考了。在我跟很多盆友溝通過以後,卻發現大家也是存在共性,經常是有幾點錯誤經常會犯。現在,由我總結後告訴大家,希望在以後的養護中能夠避免。
1、換盆太勤,松樹因為有共生菌的存在,所以,翻盆換土需要謹慎,。因此,養松樹盆景,切忌一點的是要少換盆。只要盆土的狀況沒有結板,也不存在鹼化葉黃的狀況。那麼,寧願是延長換盆的時間,也不要去主動增加換盆的風險。通常,玩松樹盆景,5-8年換盆一次更加的保險。另外,在准備換土的時候,每次更換一辦左右壤土即可,切忌更換過多。
2、慎鋪青苔,松樹盆景喜干,要避免盆土長期處在溼潤的狀態。然而,青苔卻是喜溼的植物。有些朋友為了盆景美觀,喜歡鋪一些青苔在盆土上面。這個時候就容易顧此失彼了,想要養好青苔,就需要做好保溼,這樣的話,松樹很容易出現爛根的情況。尤其是對於北方來說,乾燥的空氣並不是特別容易養好青苔。需經常噴霧保溼,這很不利於根系的呼吸透氣。如果不是要參展,建議鋪青苔需慎重。

總結:想要養好松樹,在移栽過程就應該注意好重點,包括保護共生菌、保護根系、造型別急三個環節。在正常養護期間,光溫和水肥也是關鍵。其中光照需充足,夏季時候要中午遮陽,冬季應該入室保溫。澆水的管理,建議是保持盆土偏干為宜。施肥在春秋兩季即可,建議是春季有機肥,秋季復合肥。

G. 盆景松樹怎麼養

一、製作(以山東松柏為例) 山東是我國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五嶽之首泰山上,有對松山和後石塢千姿百態的古松;在徂徠山的中軍賬古廟中有幾百年的古松;在泰安貸廟有人稱「古柏凌寒」的漢柏;在靈岩寺、曲阜孔林更有許多老乾虯枝歷盡倉桑的古柏。在這些地方,迎客松偃郁如蓋,姊妹松巍峨蒼勁,枯頂松老氣橫秋,還有一本多乾的邊理論,逆風向陽偏性的「旗松」,而崖頂山巔的松林鬱郁蔥蔥,雄偉剛直。 造型時根據上述人文景觀的特點並結合山東山地松柏粗壯矮化特色,將老乾粗枝蔬剪以壓低樹干,縮小樹冠;然後採取粗扎細整的方法,因勢利導,使樹冠順其自然形、層次之間相接交錯。每一個大的層次之間又有小的變化,既有整體感,又不零亂,存天然成形之妙,並且充分利用矮化野樁資源,用黑松樹樁採用靠接和高枝腹接法、芽接法等嫁接手段換冠成五針松。利用豐富的側柏樹樁資源採用靠接法換冠成龍柏、翠柏等柏類樹木盆景,形成獨有的山東松柏盆景風格。 在原在技法的基礎上還吸取外地的長處,用金屬絲綁扎整形法,根據枝條的粗細選用相應粗細的金屬絲,將不當角度位置的枝條纏繞扭曲、吊扎,以符合整形的需要。 在整形前要反復審其樹勢,視乾的曲直、主枝的位置而因勢利導,要立意在先,可由下至上依次整形。層次間的垂直面不可重疊太多,以利生長透光,不然天長地久,被遮光部分會自然枯死一發不可收拾。 自然山野名剎寺中的松柏一般過了壯齡期,即停止向高處生長。枝條的橫向生長量增加,枝條密生延伸長度,由於重量及雨雪的原因枝下垂,枝條上的小枝橫生。故在整形時,立枝和枝條應保持在水平或下垂的角度,角度的大小視其需要而定,枝條可有橫向的彎曲。結頂部枝條如能下垂則更顯蒼老。由於造型的原因不排除下枝與上揚枝並存,但要符合自然環境下生長的規律。 上下枝的長度一般下長上短,從欣賞的正面來看前枝短後枝長,主幹、主枝要顯露出來。主幹最下面的主枝比例要協調。 用金屬絲和吊扎法不易拿彎的主幹和粗枝,可用經多年試驗成功的手指對插法來彎曲。如是大粗枝,可用刀將需要彎曲的部位上方深切至直徑的一半深度,長度視需要而定。這樣切數條,並將間隔一條的頭上橫向切斷,另一端則反之。如用力彎之,則橫向斷頭會翹起,如同兩手斜對插一樣。等主枝或干固定好以後,就可將翹起部分嵌入槽內並用膠布纏住,這樣等二三年以後就可癒合好。 柏類造型由於葉片與松不同,故層次不宜太清楚。柏的木質耐腐朽,可創作枯枝,枯乾的形狀,枯乾可用剝皮法,枯枝可用活枝整型,定型後剝皮。柏類盆景多用側柏樹種,但側柏的枝葉粗亂,一般造型單調,成型後給人以零亂的感覺,影響觀賞價值,這是它的缺點。側柏枝幹蒼老多變,大枝易造型,這是側柏的長處。在側柏盆景創作中,如能揚長避短、返樸歸真,採用曲阜、靈岩寺的古柏天然形態為藍木,突出主幹蒼老。在培養主枝分枝上,採用散片式造型,使干枝比例協調,虯曲多變,減少凌亂細枝及葉片量,就可克服葉片粗亂之弊,提高側柏的欣賞價值。 山野挖樁要選取地表根粗壯、分布均勻、樹干具有一定的彎曲度和變化,枝條的粗度,尤其是主枝粗度與主幹粗度要協調。 挖取野樁,不可散根移植,栽植時最好用原山土。栽好後置通風向陽處,勤噴葉面水,盆土表面欠干時再澆水,松樹的新樁當年切勿施肥。 二、松柏類盆景管理。 1、澆水:松性喜陽光高燥,不耐水濕,宜見干而澆,多噴葉面水。柏類澆水可粗放一些。 2、施肥:松類不宜施重肥,春秋可施一二次淡肥水即可。柏類如要旺盛,可多施一些肥料。 3、摘芽:在生長旺盛的情況下摘芽,摘葉可使枝短葉密。油松、赤松,在夏季摘除新生枝的一部分,可於年內生出新芽來。黑松,在春季摘芽後,當年又可生出多個新芽來,翌年生長枝短葉密。 側柏應置通風向陽處,庭院培養的側柏不可置向陽的牆根太近,以免遭紅蜘蛛危害

熱點內容
丁香花何歌詞 發布:2025-02-11 21:53:52 瀏覽:295
花藝花結結 發布:2025-02-11 21:45:27 瀏覽:382
含苞荷花 發布:2025-02-11 21:37:38 瀏覽:385
鮮花打一肖 發布:2025-02-11 21:32:38 瀏覽:961
櫻花是櫻桃樹開的花嗎 發布:2025-02-11 21:32:31 瀏覽:759
玫瑰花新聞 發布:2025-02-11 21:22:54 瀏覽:412
梅花老懷表 發布:2025-02-11 21:20:25 瀏覽:555
紫羅蘭葉子的外形 發布:2025-02-11 21:20:23 瀏覽:347
蓮蓬的花語 發布:2025-02-11 21:04:10 瀏覽:261
世界上第一朵花圖片 發布:2025-02-11 20:35:29 瀏覽: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