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綠植組合
Ⅰ 園林植物的自然式配置的形式有哪些
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方法,多選樹形或樹體的其他部分美觀或奇特的品種,或有生產、經濟價值,或有其他一定功能的樹種,以不規則的株行距配置成以下各種形式:
1.孤植
在一個開曠的空間,如一片草地,一個水面附近,遠離其他景物,種植一株姿態優美的喬木或灌木,稱為孤植。孤植樹(speci-menplants)應具備的條件是具有一定姿態的樹形,如挺拔雄偉、端莊、展枝優雅、線條宜人等;或具有美麗的花朵與果實。「speci-men」意為標本或樣品,喻示群體中形象突出的個體,即優異的樹才能成為孤植之用。
適合作孤植的樹木如雪松、華山松、白皮鬆、金錢松、日本金松、油松、雲杉、南洋杉、美國紅杉、廣玉蘭、白玉蘭、樟樹、七葉樹、垂枝櫻花、垂枝樺、榕樹、木棉等。成叢的花灌木也有孤植樹的效果,如3~5株在一起,枝葉繁密,花朵豐茂,遠望如同一座花山,亦可稱之為孤植樹。如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有一叢波斯丁香的雜種,在草地上單獨種在一隅,5月初花朵滿布,是一叢很理想的孤植樹。適合孤植的花灌木還有笑靨花、菱葉綉球、金絲桃等。
2.叢植(樹叢)
3株以上同種或幾種樹木組合在一起的種植方法稱為叢植。多布置在庭園綠地中的路邊、草坪上,或建築物前庭某個中心。
一種植物成叢種植,要求姿態各異,相互趨承;幾種植物組合叢植,則有許多種搭配,如常綠樹與落葉樹,觀花樹與觀葉樹,喬木與灌木,喜蔭樹與喜陽樹,針葉樹與闊葉樹等,有十分寬廣的選擇范圍和靈活多樣的藝術效果。叢植採用的樹木,不像孤植樹要求的那樣出眾,但是互相搭配起來比孤植更有吸引力。
3.雙植
同一樹種兩株並列平行種植或者前後種植,適於布置在草坪、路旁。
雙植樹應在姿態、大小方面有一定的差異,或一仰一俯,或一斜一直,一高一低,以顯得生動自然。其栽植距離最大不超過兩棵植株成年期樹冠半徑之和;最小沒有太多的限制。
4.群植(樹群)
以一兩種喬木為主體,與數種喬木和灌木搭配,組成較大面積的樹木群體,稱為群植或樹群。群植在功能上,能防止強風的吹襲,如北方防西北風,南方沿海防海風等;供遊人夏季納涼歇蔭;遮蔽園內不美觀的部分。在園林藝術方面,群植後成片的樹林可以形成陰暗的對比,同時它所形成的垂直景觀為之豐富起來,與地平線產生方向上的對比,林冠起伏使天際輪廓線也發生較多的變化。樹群四周若用灌木裝飾林緣或裝飾林間隙地,則可使園林中增加許多野趣樹群常用作樹叢的襯景,或在草坪和整個綠地的邊緣種植。樹種的選擇和株行距可不拘格局,但立面的色調、層次要求豐富多彩,樹冠線要求清晰而富於變化。
5.片植(純林或混交林)
單一樹種或兩個以上樹種大量成片種植,前者為純林,後者為混交林。多用於自然風景區或大中型公園及綠地中。
片植可以擴大成為幾百株的林地,也可以少到幾十株模仿森林景觀。在夏季炎熱的南方,公共園林內需要有成群成片的林地,除去人工林之外,有不少公園利用了所在山地的樹林,如長沙嶽麓山,廣州越秀山,南京紫金山……等。許多公共園林綠地都是以林木取勝。所以,片植可以是根據園林面積的大小,按適當的比例,因地制宜植造成片的樹林,也可以是在園林范圍內適當地利用原有的成片樹木,加以改造為園林服務。
為了模仿自然,又較自然界更有藝術性,片植可參考以下幾點布置要領:①樹木不必成行成列,要有疏有密,適當的地點留出小塊隙地,增加明暗對比以吸引林內的遊人。②小片林地的四周,可按不同的生態條件種植一些灌木,以緩和垂直與水平線條的對比。③林間小路要崎嶇自然,路邊種植耐蔭植物,如玉簪、觀賞蕨類、杜鵑、秋海棠、鈴蘭、細辛等,形成林下耐蔭植被景觀。④選一種有花或有果可賞的樹木,造成一片小型純林,比叢植更有氣魄。國內園林中很少見到白玉蘭、合歡、欒樹、流蘇樹的人工純林,在有條件的地方不妨一試,種植在開曠地上十分壯麗而別出心裁。⑤林緣不取直線,整個林地不為幾何形體,一刀切的邊緣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而且布置起來也很為難。⑥中國傳統喜好的竹林、梅林、松林,都是面積不大的純林,還可以專為秋季變色葉樹木造一片「秋色林」,楓香、烏桕、銀杏、金錢松、槭樹類、黃櫨等樹種的純林或混交林都可造成秋色宜人。
中國傳統園林多鍾情於自然式配置,且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種類不多,都是傳統喜愛的植物;二是古樸淡雅,追求畫意而色彩偏重寧靜。這樣的植物景觀,在古代的詩、畫、園中是屢見不鮮的。如:
居有竹:東晉王徽之愛竹成癖,住在別人一座空宅,種了許多竹樹,對著竹唱歌詠詩,還指著竹說:「一天也少不了你啊!」愛到如此深的程度。北宋蘇軾寫過這樣愛竹的詩:「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畫竹的歷史起碼要從唐代算起,這一千多年來,種竹、畫竹、詠竹成了我國傳統藝術中的一大特色。人們將竹節比喻為人的「氣節」,將竹莖的中空比喻為「虛心」,竹的常綠比喻「雖寒不凋」,這許多使人高潔的比喻,是愛竹的重要原因。所以《園冶》中一再提到「竹塢尋幽」,「結茅竹里」,「移竹當窗」,「梅繞屋、余種竹」,「竹里通幽」等以竹為材料的造園手法。
松有畫意:松的壽命長,老來更是蒼勁古雅,根如蟠龍,枝幹如虯,亭亭如蓋,頗有畫意。北方的油松,南方的黃山松,都給人如畫的印象。尤其生長在懸崖陡壁上的青松,孤傲不懼,歷來受到人們的敬愛。
夜雨芭蕉:是園林中體現聽覺美的傳統手法。芭蕉碩大的片片綠葉,習慣種在屋角或檐前以接受雨水的滴落,奏出忽緊忽慢的彈撥樂,給人以鬧中有靜的逸趣,古詩中已有不少傳頌。夏日炎炎芭蕉又是庇蔭的好材料。明代王守仁有詩贊曰:「檐前蕉葉綠成林,長夏全無暑氣浸,但得雨聲連夜靜,何妨月色半床陰」(見《明詩別裁集》,中華書局)。
蘆汀柳岸:「楊柳岸,曉風殘月」,中國傳統喜好將耐濕的柳樹種在水邊,正如《園冶》中所提到的「沿堤插柳」,「堤灣宜柳」,「深柳疏蘆」等。蘆葦喜生沼澤淺水中,夏季茂密生長,秋季種子成熟,穎殼上吐出白色絲狀毛,俗稱蘆花。柳與蘆生態要求相近,是富有詩意的組合。柳枝在風中搖曳,春季盪出柳絮;蘆葦盪里常躲著大量的水禽,秋季散放蘆花,每到春秋兩季,水面上白茫茫一片如煙似霧。一個是「千絲萬絮惹春風」,一個是「狂隨紅葉舞秋聲」,歷來都是引起詩興的美景。
編籬種菊: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使得菊與籬常常組合在一起,甚至菊花與陶潛也常聯系在一起被人歌頌,如有「陶令籬邊菊,秋來色更佳」的詩句。人們喜愛菊花的原因很多,如花期晚有「傲霜」的氣節十分感人,並且其花期長而栽培易,所以廣為栽培受人喜愛。尤其陶淵明棄官歸里,在家中採菊,過著田園生活,「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恬淡適意,在後來一千多年封建時期的文人心中不知引起了多少漣漪。
以上簡單地提了幾種傳統的植物愛好,其他還有很多,如蘭花,常被比為君子之香;梧桐常預示秋天的到來,木材又可以制琴瑟;荷花的潔麗是「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牡丹比為國色天香……。許多植物受到古詩的贊詠,古畫的描繪,其傳統性和大眾性至今在不經意之間深深地影響著園林植物的配置。
至於傳統的配植手法不外乎二種,一種為整齊對稱式。中國「麗」字的繁體麗是兩個鹿並列,證明我國古代的審美觀念相當重視整齊排比的形式,古園林中實例頗多,如寺院、殿堂、陵墓、官員的住宅門口,大都是成對成行地用檜柏、銀杏、槐樹、櫸樹等列植,以此來表示庄嚴肅穆。另一種配植方法是自然式的,這也是古典園林中最常見、流行最廣的方式。前面提到的詩情畫意就是這種自然式的效果。歸納起來,古典園林中的植物配置是這樣體現植物美的:①保留自然滋長的野生植物,形成頗有野趣而古樸的「古樹參天」和「草木掩映」之容。②成片林植,具有鬱郁蒼蒼的林相。常用之於竹、松或其他高大喬木選山坡、山谷單種成片,形成「崇山茂林」之幽。③果樹又可以賞花的如桃、李、梅、杏、梨之類栽於堂前或成片繞屋,有蹊徑可通最有逸趣。所謂「桃李成蹊」之貌。④園界四周種藤本植物,如紫藤、木香、薔薇、薜荔之類,形成「圍牆隱約於蘿間」的效果。⑤水池邊植柳,淺水處種葦、蒲、鳶尾之類,濕地種木芙蓉等,更有「柳暗花明」之趣。⑥庭院需庇蔭,常點綴落葉大喬木,數量不需多,形成「槐蔭當庭」,「梧蔭匝地」。廊邊、窗前還可種點芭蕉或矮竹,室內益覺清翠幽雅。⑦花台高於地面,設在堂前對面的影壁之下,或沿山腳種些管理省工、年年有花果可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如芍葯、玉簪、蘭花、綉墩草、百合、萱草、晚香玉及南天竹、牡丹、月季等灌木,與園主人的生活接近,造成「對景賞花」之樂。
以上這些習以為常的配置方式,在江南古典園林中俯拾皆是,傳統喜好的植物與傳統的配置手法互相結合形成了影響深遠的中國古典園林美。隨著西方造園風格的滲入、國外觀賞植物的引種栽培,園林植物配置也要適應不同的需求,洋為中用,推陳出新,充分發揮植物美。但必須注意:①給予植物足夠的空間,讓它充分地生長,盡量表現出可能表現的體形美、色彩美。急於求成、採取密植或以建築物替代的辦法,是違反園林藝術原則的。②只有提供足夠的條件來滿足植物的生長,如土壤、肥料、水分三個基本條件,才能顯示植物生機勃勃的健康美。在建築垃圾及廢墟上植樹是註定要失敗的。③了解植物引種原產地的情況,其生態學特性,伴生植物等。園林設計者不能為了單純追求藝術性而種植不適合的種類或不恰當的組合。鄉土樹種或已經引種成功的樹種是最容易體現設計者匠心的材料。④不要隨便動用刀、剪、斧、鋸等,讓植物自然地生長。人工整形修剪的植物,美學家認為是「活的建築材料」,如同磚瓦一樣,自然趣味完全喪失了。⑤以當地的氣候與人的戶外生活需要為准,決定庇蔭喬木的選擇。基本要求是人們需要陽光的時候落葉,需要庇蔭的時候發葉。終年炎熱的城市才大量種植常綠樹。⑥樹木之外更需要地被植物和開曠的草地。景觀愈接近自然,愈使人愉快。自然界的植物景觀是簡朴的,所以有一條「簡單也是美」的原則。⑦用喬灌木為主體發揮園林美,既雋永又實用。少用一二年生草花,因其壽命短、費工、費力。為增添色彩美可選用多年生宿根草本和球根植物。⑧植物要經常保持清潔、乾乾凈凈無病蟲害。只有草地樹木一塵不染的景觀,才能使人身心愉快,賞心悅目。所以還有一條「清潔也是美」的原則。⑨植物的個體美與集體美二者比較起來,可多發揮植物的集體美,尤其在大面積的園林中用一種植物成片種植,在功能上效果顯著,在藝術上形成一種浩然渾厚的氣魄。⑩大小園林都是以植物的自然美而取勝的,這里不應以建築美佔優勢,尤其不能以大量的服務性建築、休憩建築或游樂設施占據植物的配置。
總之,園林美以發揮植物美為主的做法,是當前全世界的趨勢,東方是崇尚自然美的發源地,我國的古典園林就是自然山水園林,在保存人類居住環境和廣袤國土上的自然風景之美的同時,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模擬再現自然景觀,為城市居民提供接近自然的風景,是園林植物配置所要著意創造的景觀。
圖7杭州植物園群植一景
Ⅱ 小庭院設計植物怎麼搭配才好
庭院景觀設計技巧一:
葉型對比 色彩互補 在設計此種植物組合時少量出現的黃色和紫色的觀花植物可以使整個組合在達到較好協調性的同時也能突出組合中其他植物元素的特色。不論紫色和黃色的深淺度或是選擇其他顏色進行搭配絲蘭硬實、直立的葉片從一群體形較小質地柔軟葉型較圓的植物如歐亞甘草、馬櫻丹屬植物叢中伸出其在葉型和外形上的巨大反差都將形成較強的視覺效果。
庭院景觀設計技巧二:
顏色相同 外形不同 將兩種或者更多種顏色相同的觀花植物栽種在一起時要通過株型和葉形上的差異來確保組合的景觀效果。將淺粉色的金花菊與福祿考栽種一起營造較強烈的粉色浪漫氛圍。當然金花菊與福祿考花朵的形狀還是有較大的差別——金花菊一個花梗 上盛開一朵成串的粉色小花——這一差別成為該組合的一個亮點。
庭院景觀設計技巧三:
葉型差別較大的綠植 觀葉植物經過巧妙搭配組合能給從寧靜舒適的感覺。在處理這種組合時綠色深淺程度的細微差別可作為安排植物位置的一個標准。深綠色的大戟屬植物成為淺綠且發白色的蕨類植物的陪襯同時也將顏色介於兩者之間或深或淺的八仙花屬植物的葉片突出出來。此外葉形、葉片大小、紋落圖案的差別也是安排此類組合的重要依據。
庭院景觀設計技巧四:
顏色 外形存在差異 藍紫色與醒目的黃色並排栽植可形成極為強烈的對比效果因為這兩種顏色沒有共同的色彩元素且色彩差別較大。如果將紫色且發灰白色的薊種植物和毛蕊花栽種在低密度的暗紅色植物叢中你會發現色彩反差被弱化而植株造型上的差異也達到了一種平衡。
庭院景觀設計技巧五:
高度和外形存在差異 這種植物組合的核心就是充分利用差別做文章。叢生的絲蘭擁有像劍一樣狹長而直立的葉片與四周栽種的質地柔軟、植株較矮的柏木屬植物、刺柏屬植物形成鮮明對比。而絲蘭旁邊擺放的陶制大球以粗糙淳樸的造型和灰藍色的色調使整個組合更加突出成為整個花園最為醒目的景觀。
庭院景觀設計技巧六:
基礎色調相同 紫色、藍紫色以及紅紫色的搭配是在協調中藉助細微的色彩差別以獲得顯眼的對比效果。比如羽衣甘藍融合了藍紫色和紫紅色兩種顏色與純紫色的天芥菜組合在一起色彩的接近使得組合景觀的協調性達到近乎完美的程度一定會成為花園里的經典一景
示意圖:
Ⅲ 園林植物的植物搭配
園林植物是園林工程建設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園林工程的質量及園林功能的發揮。園林植物配置不僅要遵循科學性,而且要講究藝術性,力求科學合理的配置,創造出優美的景觀效果,從而
使生態、經濟、社會三者效益並舉。結合自身多年工作實踐,我認為園林植物配置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園林植物配置應遵循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確立生態園林的概念。
美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園林「擬自然」探索,我國上世紀80年代中葉開始生態園林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和經驗。因為人類對環境破壞加劇,嘗盡自身帶來的惡果。於是,保護地球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呼聲,生態學應運而生,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應時而出。園林作為自然科學的組成部分,本身又是一項創造環境、改造環境的工作。首先園林植物配置就要遵循植物生長的自身規律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學配置,使各類植物喜陽耐陰,喜濕耐旱,各重其所。喬木、灌木、地被、攀援、岩生、水生,以及常綠、落葉、草本等植物共生共存。簡而言之,就是人們常說的「師法自然」,具體到園林植物生態配置,筆者認為應該重視以下幾點:
根據立地條件,結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點和對環境要求來安排,使各種植物都能生長並生長得好。不能盲目引進推廣外地園林植物,而應注重開發和應用鄉土植物。廣場色塊風、木蘭科植物風,一定程度上違背自然規律,應謹慎對待。
地球上多數自然群落不是由單一的植物區系所組成的,而是多種植物與其他生物的組合。符合自然規律和風貌的園林建設,必須重視生物多樣性。從某種意義上講,重視園林植物多樣性是一個模擬和創建自然生態系統的過程。如果植物種群單一,在生態上是貧乏的,在景觀上也是單調的。園林植物配置注意喬、灌、草結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穩定性,也有利於珍稀植物的保存。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間,葉面積指數增加,也能提高生態效益,有利於提高環境質量。
另外,園林植物配置應遵循美學原理,重視園林的景觀功能。在遵循生態的基礎上,根據美學要求,進行融合創造。不僅要講求園林植物的現時景觀,更要重視園林植物的季相變化及生長的景觀效果,從而達到步移景異,時移景異,創造「勝於自然」的優美景觀。具體到園林植物景觀配置,筆者認為應掌握以下幾點:
1.重視植物多樣性。
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態,豐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
2.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單群結合。
自然界植物並不都是群生的,也有孤生的。園林植物配置就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多種方式。這樣不僅欣賞孤植樹的風姿,也可欣賞到群植樹的華美。
3.注意不同園林植物形態和色彩的合理搭配。
園林植物的配置應根據地形地貌配植不同形態色彩的植物,而且相互之間不能造成視角上的抵觸,也不能與其他園林建築及園林小品在視角上相抵觸。
4.注意園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與周圍環境相融合。
如歲寒三友松、竹、梅在許多文人雅士私家園林中很得益。但松、柏則多栽於陵園中。總之,園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態學原理為基礎的同時,還應結合遵循美學原理。但應先生態,後景觀的原則,換句話,師法自然是前提,勝於自然是從屬。
另外園林植物配置還可以根據需要結合經濟性、文化性、知識性等內容,擴大園林植物功能的內涵和外延,充分發揮其綜合功能,服務於人類。
園林綠化觀賞效果和藝術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園林植物的選擇和配置。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花葉、樹型的搭配,隨便栽上幾株,就會顯得雜亂無章,景觀大為遜色。另一方面,園林花卉植物花色豐富,有的花卉品種在一年中僅一次特別有觀賞價值,或者開花期,或者結果期。如銀杏,僅在秋季葉子橙黃色時顯行十分顯眼;紫荊在春季不僅枝條而且連樹干在葉芽開放前為紫色花所覆蓋,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還有的種類一年中產生多次觀賞效果,如七葉樹的春花和秋季的黃色樹冠均富有觀賞性;忍冬初夏具大量黃色花,秋季有橙紅色果;還有實際上具有常年開花效果的雲杉、檜柏等常綠針葉樹。因此,應從不同園林植物特有的觀賞性考慮園林植物配置,以便創造優美、長效的花卉風景。 觀花和觀葉相結合
觀賞花木中有一類葉色漂亮、多變的植物,如葉色紫紅的紅葉李、紅楓,秋季變紅葉的槭樹類,變黃葉的銀杏等均很漂亮,和觀花植物組合可延長觀賞期,同時這些觀葉樹也可作為主景放在顯要位置上。就是常綠樹種也有不同程度的觀賞效果,如淡綠色的柳樹、草坪, 淺綠色的梧桐,深綠色的香樟, 暗綠色的油松、雲杉等,選擇色度對比大的種類進行搭配效果更好。
注意層次
分層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藝術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葉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層次更加豐富。如1米高的黃楊球、3米高的紅葉李、5米高的檜柏和10米高的楓樹進行配置,由低到高,四層排列,構成綠、紅、黃等多層樹叢。不同花期的種類分層配置,可使觀賞期延長。
配置植物的季節性
避免單調、 造作和雷同, 形成春季繁花似錦, 夏季綠樹成蔭,秋季葉色多變,冬季銀裝素裹,景觀各異,近似自然風光,使遊人感到大自然的生及其變化,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按季節變化可選擇的樹種有早春開花的迎春、桃花、榆葉梅、連翹、丁香等;晚春開花的薔薇、玫瑰、棣棠等;初夏開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種草花等;秋天觀葉的楓香、紅楓、三角楓、銀杏和觀果的海棠、山裡紅等; 冬季翠綠的油松、檜柏、龍柏等。總的配置效果應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綠,即所謂「春意早臨花爭艷,夏季濃蒼翠不蕭條」的設計原剛。在林木配置中, 常綠的比例佔1/3——1/4較合適, 枝葉茂密的比枝葉少的效果好,闊葉樹比針葉樹效果好,喬灌木搭配的比只種喬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無草坪的效果好, 多樣種植物比純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選用一些葯用植物、果樹等有經濟價值的植物來配置,使遊人來到林木蔥蔥、花草繁茂的綠地或漫步在林蔭道上,但覺滿目青翠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草本彌補木本不足
木綉球前可植物美人焦,櫻花樹下配萬壽菊和偃柏,可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園林植物配置應在色澤、花型、樹冠形狀和高度、植物壽命和生長勢等方面相互協調。同時,還應考慮到每個組合內部植物構成的比例,及這種結構本身與游覽路線的關系。 設計每個組合還應考慮周圍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幾個組合之間的關系。 小檗和芍葯
這個組合由矮生的小檗灌木和高度相近的芍葯組成,淡綠色的小檗和暗綠色的三裂芍葯形成一個協調的色調。這個組合總花期近兩個月,夏季可欣賞芍葯美麗的葉色,秋季欣賞小檗的紅葉紅果。本組合適用於開闊的綠地花壇。
芍葯和綉線菊
該組合由高度1——1.5米的植物組成, 由開花美麗和葉色美麗的植物相結合,很富有觀賞性,總花期一個半月。秋季,它們的葉子均染上紅色,令人喜愛。這個組合適合於作復雜植物配置結構中的低層植物群落。
槭樹和小檗
該組合中 子高2米,小檗高1米, 環繞高達4米的槭樹林栽植,形成三層觀賞結構,欣賞灌木的葉色和樹冠形狀。這個組合長期保持穩定,槭樹和 子的深綠色葉子同小檗的淡綠色葉子形成美麗的對照。總花期近一個月,秋季槭樹翅果紅色、葉黃色、 子果實變成深紫色,落葉前仍垂掛著直到霜降前還裝飾著灌木。這個組合適用於林緣地帶,作為獨立結構或高於喬木的補充組合。
丁香和綉線菊
綉線菊環繞較高的丁香灌木形成第二層花,其白花可作為一個成功的背景,突出丁香花色的觀賞性,花期近一個月。該組合長期保持穩定,可在開闊地上構成獨立的群落。
丁香品種組合
多個品種的丁香組合,總花期可達一個半月。可配置於林緣或建築物牆旁,在開花期十分漂亮,在配置時灌叢間要留有空間。
綉線菊和雛菊
欣賞花期從春到夏長達三個月,可使用於林緣的飾邊群體。
月季品種組合
該群體花期近半年以上,在草坪、曠地、道路交叉處群植物效果很好。
茶條槭和衛矛
這是一組灌木組合, 總花期一個多月。莢 的紅果一直可保持到深秋,黃櫨形成美麗的紫玫瑰色圓錐花序,衛矛在秋季懸掛著果實,茶務槭在深秋紅葉艷麗,構成了一個美麗的景觀。可在景區中列種或與高幹喬木保持不太大的種植距離。
雲杉和檜柏
這是常綠針葉植物的組合。 雲杉環繞檜柏種植,適用於公園正門和平坦場地的裝飾,形成灰綠與墨綠的單色調。
雲杉和月季
雲杉深灰色的葉子和月季的紅花組成十分鮮艷的對比色調。
Ⅳ 別墅綠化植物搭配有哪些技巧
現在很多別墅都配有花園,很多業主都會在花園當中種植各種綠化植物,而不同的植物搭配會有不同的效果,那麼別墅綠化植物搭配有哪些技巧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別墅綠化植物搭配有哪些技巧
1、觀花與觀葉植物相依託
裝扮別墅花園的時候,為了讓花園增加觀賞性,吸引住別墅主人的眼球,所以一定不可以隨意選擇觀賞花木,應該選擇葉色漂亮、多變的植物和觀花植物一起來進行組合搭配,也可以把觀葉樹放在花園比較顯眼的位置。這個時候還要注意應該選擇色度對比大的綠植種類進行互相搭配,這種搭配方法也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種延長觀賞期的方法。
2、層次分明
裝扮別墅花園的時候,在搭配上應該要分層配置、色彩搭配。從視覺效果上來看,可以用不同高度植物的葉色、花色進行搭配,這樣會使得整個花園的色彩和層次更加的豐富,可以由低到高,分四層進行排列。另外應該要注意對不同花期的綠植進行分次搭配,從而達到增加觀賞期的目的。
3、對應季節
裝扮別墅花園的時候,應該注意季節,不同的季節要對應相同的綠植,從而讓業主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變化。可以選擇業主自己所喜愛的具有代表性的季節植物。配置效果應該達到三季有花、四季有綠的目的。當然也可以選擇一些具有經濟高手價值的綠植進行搭配,從而給業主營造出一種流連忘返的感覺。
4、周圍環境搭配
裝扮別墅花園的時候,應該結合別墅周圍的環境進行合理的搭配,從而讓綠植各方面相互協調。一般綠化植物的每個搭配組合里都應該包括:周圍裸露的環境、草坪、水池等不同部位進行搭配,讓有色澤、花型、樹冠形狀、高度等方面進行相互協調。
以上衫念皮就是關於別墅綠化植物搭配有哪些技巧的詳細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有需要的朋友。在別墅花園中種植綠化植物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不同的植物搭配會有不同的效果,或差所以應該根據綠化植物的搭配技巧來進行安排。
Ⅳ 園林植物配置包括什麼
一、植物空間的建造功能
植物對室外空間的形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室外空間形成的重要介質。在種植設計中建造功能是最先考慮的,其次才是觀賞特性和其他因素。
1.室外空間形成
室外空間是由地平面、垂直面及頂平面單獨或共同組合成的實際存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圍圍合。
地平面:以不同高度不同種類的地被和矮灌木來暗示空間。如:草坪和地被之間的交界雖然沒有植物實體對視線的屏障作用,但卻有空間范圍的暗示作用。
垂直面:樹干以暗示的方式形成空間分割,其空間封閉程度隨樹乾的大小疏密及種植形式不同而不同,樹干越多,圍合感越強。如:自然界的森林、有行道樹的道路、植籬和林地。
密林
行道樹
綠籬
完全封閉空間:與覆蓋空間相似,但空間的四周被中小型植物封閉,常見於森林中。光線較暗,無方向性,具有較強的方向性和隱蔽性。
垂直空間:運用高而細的植物能形成一個方向直立、朝天開敞的室外空間,垂直感的強弱,取決於四周的開敞程度。這種空間的營造盡可能用圓錐形植物。
完全封閉空間
3.植物空間序列的形成
就像建築中的通道、門、牆、窗,引導遊人進出和穿越一個個空間。如植物改變頂平面,同時有選擇性的引導和組織空間的視線,就能有效的縮小空間和放大空間。空間的節奏需在設計時進行控制。如:曲徑通幽、柳暗花明等。
圍合:完善由建築和牆所構成的空間范圍。當一個空間的2面或3面是建築或牆,剩下的開場面可由植物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空間。
連接:用植物將景觀中其他孤立的因素連接成一個完整的室外空間,同時形成更多的圍合面。連接形式多用線性的種植。當然植物也可以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山水、建築的聯系,使人工和自然要素統一在綠色中。
裝飾和軟化:沿牆面種植喬木、灌木或攀援性植物,以植物來裝飾沒有生機的背景,使其自然生動,高低疏密的植物形成變換的空間。
內容太長,詳細的你可以參考這篇文章介紹
空間營造| 景觀植物配置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