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雲樹盆栽

雲樹盆栽

發布時間: 2023-06-18 14:03:44

1. 與思鄉有關的古詩

關於思鄉的古詩

《雜詩》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渡漢江》
【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人日思歸》
【南北朝】薛道衡
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靜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舉 頭 望 明 月,
低 頭 思 故 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秋思

張 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

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天凈沙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人日思歸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
思發在花前。
⑴除 夜 作 〔唐〕高 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
⑵歸 家 〔唐〕杜 牧
稚子牽衣問, 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 贏得鬢邊絲?
⑶鄉 思 [宋]李 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⑷京 師 得 家 書 〔明〕袁 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⑸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唐〕戴叔倫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⑹聞雁 [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⑺雜詩(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⑻題大庾嶺北驛(宋之問)
陰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⑼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⑽月夜億舍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⑾送別(隋朝民歌)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摺尺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⒀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⒁示兒(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⒂漁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⒃一剪梅 舟過吳江(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瀟瀟。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⒄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⒅獄中題壁(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⒆有感一章(譚嗣同)
世間萬物抵春愁,今向蒼冥一哭休。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1.王維《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3.宋之文《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4.王灣《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5.薛道衡《人日思歸》
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7.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

8.劉皂《旅次朔方》
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並州是故鄉。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舉 頭 望 明 月,
低 頭 思 故 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秋思

張 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

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天凈沙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人日思歸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
思發在花前
1.靜夜思 (李 白 )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舉 頭 望 明 月, 低 頭 思 故 鄉。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3.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4.秋思 (張 籍 )
洛陽城裡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5.秋風引 (劉禹錫 )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6.長相思 (納蘭性德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7.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8.人日思歸 (薛道衡 )
入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 思發在花前。

9.《雜詩》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10.《回鄉偶書》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11.《渡漢江》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2.《次北固山下》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3.《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4.《渡桑乾》唐.賈島

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並州是故鄉。

15.《月夜憶舍弟》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16.《回鄉偶書》唐.賀知章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01.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李白
02.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
03. 日幕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孟浩然
04.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
05.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王勃
06.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07.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
08.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王維
09.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 ——柳宗元
10.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李商隱
11.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
12. 不知何處吹蘆菅,一夜徵人盡望鄉。 ——李益
13.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4. 悠悠兮離別,無因兮敘懷。 ——徐淑
15. 本知人心不似樹,何意人別似花離。 ——蕭子顯
16.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
17.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李白
18. 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晏殊
19.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 ——歐陽修
20.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周紫芝
21. 惆悵曉鶯殘月,相別。從此隔音塵。 ——韋庄
22.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柳永
23.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柳永
24. 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瀠瀠。 ——張先
25.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歐陽修
26. 迢遞路回清野,人語漸無聞,空帶愁歸。 ——周邦彥
27.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李清照
28.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
29. 馬上離魂衣上淚,真自個、供憔悴。 ——程垓
30.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吳文英
31. 今夜雨,定應化作相思樹。 ——劉基
32. 離人無語消魂,細雨斜風掩門。 ——楊慎
33.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李清照
34. 因思人事苦索繞,離愁別恨,無限何時了? ——柳永
35.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
36.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 ——蘇軾
37.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白居易
38.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王建
39.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白
4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
41.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甬
42.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
43.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
44.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王昌齡
45. 這次弟,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
46.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
47.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
48.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李煜
49.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范仲淹
50.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
51.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范仲淹
52.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53.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懷。 ——白居易
54.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維
55. 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
56. 一葉浮萍歸大海,為人何處不相逢!
57.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58. 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
59.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
60.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歐陽修
61. 同來玩月人何處?風景依然似去年。 ——趙嘏
62.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63. 天長地久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64. 幾時杯重把,昨夜明月行。 ——杜甫
65.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杜甫
66.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李白
67. 家在萬里雲外,有沙鷗相識。 ——陸游
68.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
69. 身居異土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劉細君
70.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王實甫
71. 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 ——王實甫
72.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
73.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高適
74. 春欲暮,思無窮,舊歡如夢中。 ——溫庭筠
75.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 ——白居易
76.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白居易
77. 如今俱是異鄉人,相見更無因。 ——韋庄
78. 一曲離歌兩行淚,不知何處再逢君! ——韋庄
79.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 ——曹雪芹
80. 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 ——袁凱
81. 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蘇軾
82. 我思君處君思我。 ——蘇軾
83.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顧復
84.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李煜
85. 直道相思了無道,未妨惆悵是清狂! ——李商隱
86.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隱
87.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李覯
88.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范仲淹
89. 萬里經年別,孤燈此夜情。——白居易
90. 蒼茫去鄉回,無事不傷情。 ——吳敬梓
91. 淚中為寫相思字,寫到相思淚轉多。 ——蒲松齡
92. 傷往事,寫新詞,客愁鄉夢亂如絲。 ——孔尚任
93. 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94. 日日思君君不見,共飲長江水。 ——李之儀
95.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崔顥
96.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 崔顥
97.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
98.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軾
99. 遣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柳永
100.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李清照
101. 靜憶家人皆萬里,獨看簾月三更。 ——張問陶
102. 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 ——蘇軾
103.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李煜
104. 故園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李煜
105.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張籍
106. 亂山殘雪夜,孤獨異鄉人。 ——崔塗
107.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岑參
108. 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 ——賈至
109. 明鑒半邊釵一股,此生何處不相逢! ——杜牧
110.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白居易
111. 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 ——溫庭筠
112.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李商隱
113. 莫向樽前須盡醉,與君俱是異鄉人。 ——韋庄
114. 最憐霜月懷人夜,鴻雁聲中獨倚樓。 ——惲格
115. 幾次細思量,情願相思苦。 ——胡適
116. 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晏幾道
117. 相思難表,夢魂無據,惟有歸來是。 ——歐陽修
118.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蘇軾
119. 征夫懷遠路,遊子戀故鄉。
120.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文天祥
121. 蒼茫去鄉國,無事不傷情。 ——吳敬梓
122.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123.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納蘭性德
124. 長相思,摧心肝! ——李白
125.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李白
題大庾嶺北驛(宋之問)
陰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月夜億舍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邯鄲至除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雜詩
王維
君從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時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長安九日
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園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滯雨
李商隱
滯雨長安夜,
殘燈獨客愁。
故鄉雲水地,
歸夢不宜秋

2. 雲樹怎麼養盆景

幾種盆景的製作方法

一、露根盆景

1
、淺栽挑根

用淺盆培養,選用主根發達易造型的半成品樹樁。將根
基部側根條理別致的露出盆土。對樹根基部側根不宜直接露
出的,可用挑根的辦法將根挑出盆面,結合樹樁的形式,合
理培養露根。

2
、提根露根

用深盆培養。
通過換盆等措施,
將根逐年提起高出盆土,
達到觀賞目的。也可先將部分根露出盆面再培土,生長一段
時間後,再扒去土促型早成。

3
、壓條插枝

對不宜直接露根的樹樁,如樹樁基部長出枝條,待半木
質化後,將枝條環剝,壓入盆土,待生根後及時剪去枝條,
以達到露根目的。

二、叢樹盆景

1
、選用淺盆,能顯示出叢林野趣,曠野風情,使樹顯
大,給人視覺更為深遠,還可在淺盆內堆起土堆、配石、布
景,使盆景更加生動活潑。

2
、叢林盆景選用的素材一般是小灌木,在栽植時要大
小相異,高矮相錯,否則景觀呆板,缺少生氣。

3
、叢林盆景在製作上,樹樁宜有進有退,空間有疏有
密,構圖上產生起伏變化,要有「林」的感覺,不要讓人有
窒息的感覺。

4
、盆景內樹木如長時間不修剪,往往枝杈橫生,糾纏
不清。因此,要隨時修剪,保持空間結構和疏密關系,提高
觀賞價值。

三、微型盆景

1
、取材造型

微型盆景取材,一般選擇枝細葉小,上盆易活,根干奇
特,花果艷麗,容易造型的材料,如五葉松、小葉羅漢松、
細葉冬青、六月雪、文竹、雀梅等。也可到野外挖取合適的
樹樁造型後栽植。造型時常用棕絲結扎法,鉛絲纏繞法、折
枝等方法。

2
、上盆養護

在整形的同時要將樹木從泥盆中移栽到紫砂盆或釉盆中。一
般高深筒盆,適合於懸崖式;橢圓或淺長方形盆,宜栽直干
或斜乾式;多角淺盆,且栽高乾式;圓形盆可配置低矮盤曲
植物。栽植後養護:盆土宜經常保持濕潤,冬季保持適宜的
溫度,盛夏宜置於被陰處。生長期間要薄肥勤施,一般每
10
天施一次。可施用腐熟的豆餅、蹄片水等,亦可施用全元素
復合花

3. 描寫有關玉蘭花的詞語

1.形容玉蘭花的詞語

清香遠溢、削玉萬片、優雅寧靜、亭亭玉立、盈潤飽滿

1、清香遠溢:

造句:白玉蘭是嫵媚在江南水鄉和黃浦江畔的花,它花繁而大,經久耐看,美觀典雅,清香遠溢,天生麗質,如雲如雪,詩情畫意。

2、削玉萬片:

造句:細細端詳,千枝萬蕊的玉蘭花瑩潔清麗,朵朵向上,如削玉萬片,晶瑩奪目,散發著陣陣清新、淡雅的幽香,令人心曠神怡。

3、優雅寧靜:

造句:陽春下,微風里,白玉蘭樹斜斜的伸展著枝幹,無葉無綠,只是朵朵優雅寧靜的綻放。那白的有些溫潤的花瓣,隱隱的帶著些香氣,雖不濃郁卻也清新自然。

4、亭亭玉立:

造句:那白白的玉蘭花,素裝淡裹,晶瑩皎潔,亭亭玉立,看著它,人們會情不自禁地產生出一種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懷。

5、盈潤飽滿:

造句:我喜歡如此優雅的白玉蘭,它的花姿彷彿就像阿娜多姿,飄逸不浮,如依柳而立的女子。它那眉目清澈透著玉色的質地,盈潤飽滿,似有滿腔的心事,對著深藍色的天空,低吟傾訴,那神情多少帶有一些淡淡的愁怨。

2.描寫玉蘭花的詞語有哪些

描寫玉蘭花的詞語有:

婀娜多姿,潔白無瑕,雍容爾雅,楚楚動人,芳香馥郁

上述詞語的解釋:

1. 婀娜多姿【ē nuó ō zī 】:形容各種輕盈軟美的姿態。形容女性姿態各異,輕盈柔美。

2. 潔白無瑕【jié bái wú xiá】:原指純白無斑點的玉。

3. 雍容爾雅【yōng róng ěr yǎ】:形容態度大方,舉止不俗。

4. 楚楚動人【chǔ chǔ dòng rén】:形容姿容美好,動人心神。

5. 芳香馥郁【fēn xiāng fù yù】:一般用來形容盛開的花朵美麗芳香、香氣濃厚。也可用來比喻美麗的女性,周身散發的濃烈香氣。

3.描寫玉蘭花的好詞好句

是雪花綴滿枝頭,這般晶瑩潔白?是白雲在此逗留,如此婀娜多姿?嗯,它比雪花更聖潔,比白雲更端莊-----它是盛開的玉蘭花,人間的美麗之花!!

晨曦中,玉蘭花披李茄雹上一襲輕紗,霞光輕抹,五彩繽紛,好似天上飄下的雲彩。

月白風清之夜,玉蘭花承受著月光的愛撫,亭亭玉立地在深藍的天際下,素雅、嫻靜,它似下凡的廣寒仙子,艷過人世間一切名貴之花。

玉蘭花,你是天工神匠用潔白無瑕的美玉琢成的稀世之珍品,你和國色天香的牡丹一樣奔放,又如凌波仙子一樣飄逸,你比荷花更秀麗細膩,比菊花更朴實親切。

我喜歡玉蘭花,喜歡它純潔高雅,棄妖冶之色。去輕佻之態,無意與群芳爭艷,不惹蜂蝶狂舞。它不選擇在溫暖舒適的暮春中吐艷,而在冷雨中挺立,在寒風中怒放。無論高綴枝頭,納前還是飄落在地,始終保持著一塵不染的品格。即使埋入泥土,也是一片芳心一片情,潔白無瑕。

4.誰知道描寫玉蘭的詞句

明代詩人沈周的《玉蘭寫生》詩中贊美玉蘭花: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

韻友似知人意好,隔欄輕解白霓裳」。

明代江南才子文徵明《詠玉蘭》詩更是一絕:

「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遺霓裳試羽衣,

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微,

玉環飛燕元相敵,笑比江梅不恨肥」 。

這首七律詩用華美的詞句和大哪帆量的典故描繪了玉蘭花俏麗的身形,用唐代最負盛名的霓裳羽衣舞,來比喻玉蘭花搖曳的姿態,同時借古代「四大美女」中楊貴妃和趙飛燕的舞姿、體態、神韻來襯托玉蘭花盛開怒放的芳容,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無限的遐思。

玉蘭花期3-4月,花色根據品種分為白、紅、紫。有的新品種一年可開三次花。白玉蘭不僅花開得好美,就是花朵凋落也是富有詩意,一陣微風吹過,形似玉船的花瓣脫落枝頭,飄落下來好像滿園飛舞的白色蝴蝶,正是「微風吹萬舞,好雨盡千妝」。

5.形容玉蘭花的詞

形容「玉蘭花」的詞有: 1. 《玉蘭》 明·睦石 霓裳片片晚妝新,束素亭亭玉殿春。

已向丹霞生淺暈,故將清露作芳塵。 2.《題玉蘭》 明·沈周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

韻友自知人意好,隔簾輕解白霓裳。 3.《玉蘭》明·文徵明 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試羽衣。 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微。

玉環飛燕原相敵,笑比江梅不恨肥。 4.《雪中玉蘭花盛開》清·查慎行 閬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

羽衣仙女紛紛下,齊戴華陽玉道冠。 5.《滿庭芳·玉蘭》清·朱廷鍾 刻玉玲瓏,吹蘭芬馥,搓酥滴份豐姿。

縞衣霜袂,賽過紫辛夷。 自愛臨風皎皎,笑溱洧、芍葯紛遺。

藐姑射,肌膚凝雪,煙雨畫樓西。 開齊,還也未,綿苞乍褪,鶴翅初披。

稱水晶簾映。雲母屏依。

綽約露含日,冰輪轉、環參差。 問瓊英。

返魂何處?清夢繞瑤池。

6.描寫玉蘭花的成語

百花齊放,綠樹成蔭,綠草如茵 鬱郁蔥蔥 古樹參天 萬木爭榮 百花齊放 花團錦簇 拈花惹草 奇花異草 桃紅柳綠 百花爭艷 遍地開花 筆下生花 閉月羞花 風花雪月 花容月貌 月夕花朝 草創未就 寸草銜結 草腹菜腸 餐風宿草 春暉寸草 草間求活 草菅人命 草芥人命 長林豐草 草率將事 草廬三顧 草靡風行 草木皆兵 草木俱朽 草滿囹圄 草木蕭疏 草木愚夫 草莽英雄 草木知威 草率從事 草蛇灰線 草率收兵 草剃禽獮 草頭天子 承星履草 草行露宿 草偃風從 草偃風行 草衣木食 草長鶯飛 打草驚蛇 打草蛇驚 風兵草甲 風吹草動 豐草長林 風馳草靡 膚皮潦草 浮皮潦草 飯糗茹草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風行草從 風行草靡 風行草偃 風燭草露 百年樹人 拔樹撼山 拔樹搜根 拔樹尋根 別樹一旗 別樹一幟 百載樹人 拔幟樹幟 尺樹寸泓 春樹暮雲 大樹底下好乘涼 大樹將軍 刀山劍樹 獨樹一幟 蜉蝣撼大樹 瓜皮搭李樹 耕耘樹藝 高自標樹 撼樹蚍蜉 火樹琪花 諱樹數馬 火樹銀花 積基樹本 蒹葭倚玉樹 劍樹刀山 江雲渭樹 枯樹逢春 枯樹開花 枯樹生花 枯樹生華 柳樹上著刀,桑樹上出血 暮雲春樹 蚍蜉撼樹 刨樹搜根 琪花玉樹 槍林刀樹 瓊林玉樹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切樹倒根 瓊枝玉樹 刃樹劍山 樹碑立傳 樹倒根摧 樹大根深 樹倒猢孫散 樹倒猢猻散 樹德務滋 樹大招風 雙斧伐孤樹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樹高招風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上樹拔梯 樹上開花 樹俗立化 樹同拔異 樹欲靜而風不寧 樹欲靜而風不停 樹欲靜而風不止 樹元立嫡 樹欲息而風不停 鐵樹花開 鐵樹開花 鐵樹開華 尋根拔樹 萱花椿樹 謝家寶樹 銀花火樹 瑤林瓊樹 瑤林玉樹 一樹百獲 玉樹臨風 玉樹瓊枝 因樹為屋 雲樹遙隔 玉樹芝蘭 雲樹之思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芝蘭玉樹 坐樹不言 指樹為姓 坐樹無言 自樹一幟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寸木岑樓 草木皆兵 草木俱朽 草木蕭疏 草木愚夫 草木知威 觸石決木 池魚林木 草衣木食 獨木不成林 獨木不林 斷木掘地 獨木難支 登木求魚 呆若木雞 呆如木雞 呆似木雞 大興土木 蠹眾木折。

7.贊美玉蘭花的好詞好句

1、白玉蘭花開了,開的如斯的幽然美妙。

那是純潔的花朵,安靜地開放,抹過一丁忽遠忽近的淡淡的香。 2、白玉蘭花是簡略而又純粹的花兒,它有著玉個別的質地跟高雅。

它高高的綻放在枝頭上,不綠葉,只是一朵朵白的有些清透的花瓣,在春陽下是如此的輕巧而又美好。 3、白玉蘭花是優雅的開,沉寂的落,它的綻放是那麼的寧靜,它寵辱不驚,但每一朵花都能夠渲染一份心境,一份雅緻而又安靜的心事。

4、白玉蘭是嫵媚在江南水鄉和黃浦江畔的花,它花繁而大,經久耐看,雅觀典雅,幽香遠溢,生成麗質,如雲如雪,詩情畫意。 5、玉蘭花已經開了不少了。

樹枝長得細細的,像一條條蛇。玉蘭花俏立枝頭。

有的剛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像勺子又像船,全部展開了,露出黃色的花蕊。有的還是個花骨朵兒,看起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6、玉蘭花開在早春,沒有蝴蝶來飛舞,沒有蜜蜂來唱歌,與其他花兒不一樣,它也沒有綠葉陪伴著,但它自信而又艷麗地在早春的寒風中含笑怒放,帶給我們春天的氣息和問候。 7、玉蘭花開,當桃花含苞欲放時,當小草吐露新芽時,當樹枝剛剛抽枝顯綠時,它充滿著奔放又不失大度,雍榮華貴又不失端莊大方。

在花蕊的眾星托月下,一花獨秀迎春來。或大或小,或紫或白,或高或低,或聚或散,似天女散花把整個校園霎時變得粉妝玉砌而五彩繽紛。

8、白玉蘭的花是最美的,它的花是由幾十片橢圓形的花瓣組成的,而且花還是白色的,能發出一陣陣清香。它的白不是特別的白,而是白中帶著一點特別淡的黃色,看上去格外鮮艷。

格外美麗! 古詩: (1)玉蘭 明---睦石 霓裳片片晚妝新,束素亭亭玉殿春。已向丹霞生淺暈,故將清露作芳塵。

(2)題令狐家木蘭花 唐---白居易 膩如玉指塗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從此時時春夢里,應添一樹女郎花 (3)詠玉蘭 明---沈周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

韻友似知人意好,隔欄輕解白霓裳。 (3)雲樹盆栽擴展閱讀: 玉蘭(學名:Magnolia denudata),園林觀賞植物,玉蘭原產中國中部各省,現北京及黃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

古時多在亭、台、樓、閣前栽植。現多見於園林、廠礦中孤植,散植,或於道路兩側作行道樹。

北方也有作樁景盆栽。玉蘭另有葯用價值。

材質優良,紋理直,結構細,供傢具、圖板、細木工等用;花蕾入葯與「辛夷」功效向;花含芳香油,可提取配製香精或制浸膏;花被片食用或用以熏茶;種子榨油供工業用。早春白花滿樹,艷麗芳香,為馳名中外的庭園觀賞樹種。

8.形容玉蘭花的成語

是雪花綴滿枝頭,這般晶瑩潔白?是白雲在此逗留,如此婀娜多姿?嗯,它比雪花更聖潔,比白雲更端莊-----它是盛開的玉蘭花,人間的美麗之花!! 晨曦中,玉蘭花披上一襲輕紗,霞光輕抹,五彩繽紛,好似天上飄下的雲彩。

月白風清之夜,玉蘭花承受著月光的愛撫,亭亭玉立地在深藍的天際下,素雅、嫻靜,它似下凡的廣寒仙子,艷過人世間一切名貴之花。 玉蘭花,你是天工神匠用潔白無瑕的美玉琢成的稀世之珍品,你和國色天香的牡丹一樣奔放,又如凌波仙子一樣飄逸,你比荷花更秀麗細膩,比菊花更朴實親切。

我喜歡玉蘭花,喜歡它純潔高雅,棄妖冶之色。去輕佻之態,無意與群芳爭艷,不惹蜂蝶狂舞。

它不選擇在溫暖舒適的暮春中吐艷,而在冷雨中挺立,在寒風中怒放。無論高綴枝頭,還是飄落在地,始終保持著一塵不染的品格。

即使埋入泥土,也是一片芳心一片情,潔白無瑕。

9.描寫玉蘭花的詩句

1、《玉蘭》--明朝,睦石

霓裳片片晚妝新,束素亭亭玉殿春。

已向丹霞生淺暈,故將清露作芳塵。

譯文:玉蘭花片片飄拂輕柔的花瓣,猶如晚宴新繪的妝,直挺細柔的枝幹猶如女子纖細的腰肢,使得宮殿里春意盎然。花瓣的粉暈由淺至深,清晨的露水沾濕了落地的花瓣。

2、《詠玉蘭》--明朝,文徵明

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遺霓裳試羽衣.

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微.

玉環飛燕元相敵,笑比江梅不恨肥.

譯文:新開的玉蘭花潔白優雅,彷彿綽約多姿的美人剛剛妝點過雪白的面容,煥發著美玉一般的輝光。

遠看時,滿樹的花朵彷彿無數穿著素衣的美人,聚集起來像雪花一樣輕盈起舞,美不勝收。我想玉蘭花一定是來自姑射山(神話中有美麗神女居住的地方)的仙子,上天才會賜予她這樣飄飄欲仙的霓裳羽衣。

到了晚上,婆娑花影映照空階,讓人不忍踐踏.仰看潔白花朵沐浴在淡淡新月光輝中,聖潔而靜謐。晚風輕拂,清香四溢,哪怕院落重重,也阻隔不了這淡雅的花香。

環肥燕瘦集於一身,也只有楊玉環和趙飛燕兩位美人的名氣可以與之匹敵。相對於江南早春梅花的瘦峭孤寒,玉蘭花反而以她的豐盈清麗更勝一籌。

3、《雪中玉蘭花盛開》-- 清朝,查慎行

閬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

羽衣仙女紛紛下,齊戴華陽玉道冠。

譯文:玉蘭可能是因為從西王母的宮苑移栽過來的原因吧,恰巧比較耐寒,她的花也正應該在雪中觀賞。她們就像身著羽衣的仙女一樣紛紛從天而降,頭上都像戴著華陽真人的玉制道冠。

4、《題玉蘭》--明朝,沈周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

韻友自知人意好,隔簾輕解白霓裳。

譯文:玉蘭花開,顏色如銀似玉又像雪,潔白無瑕;香氣淡雅柔和,清新宜人。玉蘭花(韻友)自己知道人們對她的欣賞,隔著簾子輕輕展開雪白的花瓣(白霓裳)。

5、《玉蘭》--明朝,王谷祥

皎皎玉蘭花,不受緇塵垢。

莫漫比辛夷,白賁誰能偶?

譯文:這樣白潔而有光澤的玉蘭花,看來是一點也不受塵埃污染的。你不要一般地拿它與辛夷之類的香草相比,盡管玉蘭與一般香草一樣也有芬芳的氣味,但它的顏色那樣雪白,花朵那樣碩大,是香草所不能比擬的。

玉蘭花花語:玉蘭花代表著報恩。玉蘭經常在一片綠意盎然中開出大輪的白色花朵,因其株禾高大,開花位置較高。新詩已舊不堪聞,江南荒館隔秋雲。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贈君。

4. 桑果的文言文

1. 求有關桑樹及有關桑葚的古文文獻

《齊民要術》

種桑、柘【一】第四十五養蠶附(一)

《爾雅》曰(二):「桑,辨有葚【二】,梔。」注雲:「辨,半也。」「女桑,桋桑。」注曰:「今俗呼桑樹小而條長者為女桑樹也。」「■(三)桑,山桑。」注雲:「似桑,材中為弓及車轅。」

《搜神記》曰(四):「太古時,有人遠征。家有一女,並馬一匹。女思父,乃戲馬雲:『能為我迎父,吾將嫁於汝。』馬絕韁而去,至父所。父疑家中有故,乘之而還。馬後見女,輒怒而奮擊。父怪之,密問女。女具以告父。父射馬,殺,曬皮於庭。女至皮所,以足蹙之曰:『爾馬,而欲人為婦,自取屠剝,如何?』言未竟,皮蹶然起,卷女而行。後於大樹枝間,得女及皮,盡化為蠶,續於樹上。世謂蠶為『女兒』,古之遺言也。因名其樹為桑,桑言喪也。」

今世有荊桑、地桑(五)之名。

桑椹熟時,收黑魯椹【三】,黃魯桑,不耐久。諺曰:「魯桑百,豐綿(六)帛。」言其桑好,功省用多。即日以水淘取子,曬燥,仍畦種。治畦下水,一如葵法。常薅令凈。

須取栽者,正月二月中,以鉤弋【七】壓下枝,令著地,條葉生高數寸,仍以燥土壅之。土濕則爛。明年正月中,截取而種之。住宅上及園畔者,固宜即定【八】;其田中種者,亦如種椹法,先穊種二三年,然後更移之。

凡耕桑田,不用近樹。傷桑、破犁,所謂兩失。其犁不著處,斸地(八)令起,斫去浮根,以蠶矢糞之。去浮根,不妨耬犁,令樹肥茂也(九)。又法(十):歲常(十一)繞樹一步散蕪菁子,收獲之後,放豬啖之【九】,其地柔軟,有勝耕者。種禾豆,欲得逼樹。不失地利,田又調熟。繞樹散蕪菁者,不勞逼也。

■桑,十二月為上時,正月次之,二月為下。白汁出則損葉。大率桑多者宜苦斫【一0】,桑少者宜省■。秋斫欲苦,而避日中;觸熱樹焦(十二)枯,苦斫(十三)春條茂。冬春省■,竟日得作。

春采者,必須長梯(十四)高機,數人一樹,還條復枝,務令凈盡;要欲旦、暮,而避熱時。梯不長,高枝折;人不多,上下勞;條不還,枝仍曲;采不凈,鳩腳多;旦暮采,令潤澤;不避熱,條葉干。秋采欲省,裁(十五)去妨者。秋多采則損條。

椹熟時,多收,曝干之,凶年粟少,可以當食。《魏略》曰(十六):「楊沛為新鄭長。興平【一一】末(十七),人多飢窮,沛課民益畜干椹(十八)【一二】,收■豆,閱【一三】其有餘,以補不足,積聚(十九)得千餘斛。會太祖西迎(二十)天子,所將千人,皆無糧。沛謁見,乃進干椹。太祖甚喜(二一)。及太祖輔政,超為鄴令,賜其生口【一四】十人,絹百匹,既欲厲之,且以報干椹也。」今自河以北,大家收百石,少者尚數十斛。故杜葛【一五】亂後,飢饉薦臻,唯仰以全軀命,數州之內,民死而生者,干椹之力也。

2. 有關桑果的詩句

湘靈君>

鼓瑟湘靈粲匹抻, 讀來彌覺世間珍.

詩成七步陳王詠, 須斷數根子美吟.

雲樹遙思知路遠, 清芬陡挹仰商參.

屏中習見天花散, 得接仁風萬象春.

七絕三首 桑葚

桑舍幽幽掩碧叢,清風小徑露芳容。

參差紅紫熟方好,一縷清甜心底溶。

恰是春風三月時,芳容依舊戀瓊枝。

情懷已釀深深紫,未品酸甜盡可知。

又見春風化雨時,瑤台一別未言痴。

殷紅莫問何因染,桑果鋪成滿地詩。

採桑子 蘇軾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樓中,尊酒相逢,

樂事回頭一笑空。

停杯且聽琵琶語。

細捻輕擾,醉臉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紅。

採桑子· 重陽 ***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3. 拾椹供親這篇古文的譯文

〔原文〕

蔡順,字君仲,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亂,歲荒不給,拾桑椹以異器盛之。赤眉賊見而問曰:「何異乎?」順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賊憫其孝,以白米三鬥牛蹄一隻贈之。

〔譯文〕

蔡順,字君仲,從小失去父親,侍奉母親非常孝順,正逢王莽亂世,連年災荒,食不果腹。為了糊口,蔡順只得去山裡拾桑椹用以充飢。拾桑椹時,他准備了兩只不同的籃子來盛桑椹。有一次,蔡順進山拾桑椹,被一赤眉軍見到了,他們驚奇地問他:「為什麼用兩只不同的籃子來盛桑椹呢?」蔡順回答說:「把成熟的黑桑椹留著專門給母親吃,不成熟的紅桑椹自己吃。」蔡順的孝心感動了這群赤眉軍,他們送給蔡順三斗白米、一隻牛蹄,讓他帶回家孝敬母親。

4. 關於桑葚的詩句

湘靈君>鼓瑟湘靈粲匹抻, 讀來彌覺世間珍.詩成七步陳王詠, 須斷數根子美吟.雲樹遙思知路遠, 清芬陡挹仰商參.屏中習見天花散, 得接仁風萬象春.七絕三首 桑葚桑舍幽幽掩碧叢,清風小徑露芳容。

參差紅紫熟方好,一縷清甜心底溶。二恰是春風三月時,芳容依舊戀瓊枝。

情懷已釀深深紫,未品酸甜盡可知。三又見春風化雨時,瑤台一別未言痴。

殷紅莫問何因染,桑果鋪成滿地詩。採桑子 蘇軾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樓中,尊酒相逢,樂事回頭一笑空。停杯且聽琵琶語。

細捻輕擾,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 採桑子· 重陽 ***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5. 求尋一篇關於桑果的說明文(要有習性,生產情況,古詩詞,典故等)

果桑是我國農業科研人員最新選育成功的果用桑樹優良品種,經過全國28個省份8年試驗表明,果桑確實是品質優、產量高、效益好、抗病性強、適應性廣,具有良好推廣價值。

現將果桑在生產實踐中表現出的八大顯著特點詳細介紹如下: ⒈ 桑椹大、產量高。單果重5-6克,最大8-15克,一般畝產桑椹3000-5000斤,最高可達7000-8000斤。

⒉ 樹形矮、結果快。株高1.8-2.2米,從離地25cm處開始結果,便於採摘;真正的1年栽樹(當年可少量掛果),2年豐產(畝產1000-1500斤),3年後進入盛果期(畝產3000斤以上),盛果期長達30年。

⒊ 成熟早、品質優。桑椹的成熟期在黃淮流域為5月1日(江南更早),採摘期20-30天,麥收前全部采完,不誤農時。

桑椹明亮晶瑩,酸甜可口,風味極佳,令人垂涎欲滴,百吃不厭。 ⒋ 適生廣、宜密植。

耐旱、耐寒、耐澇、耐貧瘠、耐鹽鹼、耐修剪更新、適生范圍廣,年降雨量300毫米以上,氣溫—35-42℃,土壤PH值為4.5 - 8.5,含鹽量0.2 % ,無論平原、山地、丘陵、溝坡,從海南到黑龍江,從台灣到新疆,均可正常生長。平原肥沃好地株行距1*2米,畝栽333株,山地、丘陵等差地0.8*1.5米,畝栽555株。

⒌ 種植少、售價高。桑椹是我國第3代水果中最年輕的一族,屬亟待開發推廣的新穎果品,因育成時間短,推廣難度大(一項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在美國推廣只需1年,在中國需要6-9年,特色農業時間更長),知道的人少,相信的人更少,目前全國栽培面積很小,市場價每斤6—10元仍供不應求,畝產值超萬元。

6.栽培管理技術簡單。比蘋果、梨、柑桔、香蕉、葡萄、櫻桃、石榴、杏、李、桃、柿、棗等一般果樹容易得多,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勞動量不到普通水果的1/10,確實省工省時,符合廣大農民「望天收」的傳統心理與耕作習慣。

7. 具有多種營養保健功能。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桑椹,一名文武實。

單食,止消渴,利五臟關節,通血氣,久服不飢,安魂鎮神,令人聰明、變白不老。多收 *** 為末,蜜丸日服(藏器);搗汁飲,解中酒毒;釀酒服,利水氣消腫。」

多種古代醫葯典籍均有詳細論述。現代科學檢測證明,桑葚富含Vc等7種維生素,鈣、鐵、鋅、硒等16 種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白藜蘆醇等,具有補血、益腎、明目、烏發、抗衰老、降血壓、預防慢性肝炎、治療失眠和神經衰弱等多種醫療保健功能,被國家衛生部列為「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名單中,號稱「天然富硒水果皇後」,被醫學界譽為「21世紀的最佳保健食品」,經常食用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力,克服亞健康,增強體質,美容養顏,健康長壽。

8.用途廣、發展前景好。除作鮮食水果外,桑椹還可製成桑椹飲料、桑椹酒、桑椹罐頭、桑椹膏、桑椹干、桑椹粉、提取天然桑椹紅色素、花青素等,實現加工增值;果桑枝可栽培蘑菇、黑木耳、桑黃等食用菌,樹根可入葯,葉可養蠶,是傳統桑蠶區的更新換代品種;果桑是退還林和建設生態文明的優選樹種,也是城市園林綠化的優良樹種,大力發展果桑產業,是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建生態家園富民計劃、巾幗創業計劃、國土整治和土地整理規劃、農業綜合開發與扶貧開發,以及推進少生快富工程、關愛女孩行動、民工返鄉創業「回歸工程」、大學生村官計劃等的有力舉措,有利於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果桑栽培形式靈活多樣,露天、大棚、盆栽均可,在風景區、旅遊點、農家樂、城市郊區等處建立自由採摘園,效益更為可觀,比較優勢顯著。

因其具有獨特的經濟、社會、生態、環保、醫葯、扶貧等多重效益,所以深受果樹專家和有識之士的喜愛,被譽為「東方神樹」、「中華聖桑」,「果桑產業產加銷綜合技術開發」 2002年已被列入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批准文號:國科發技字[2002]228號,項目編號:2002EA680013。 古詩詞: 阮郎歸•桑椹 葉申薌(清) 南風送暖麥齊腰, 桑疇椹正饒, 翠珠三變畫難描, 累累珠滿苞。

蠶事畢, 養新條, 羅敷閑更嬌。 鳴鳩兩兩扈交交, 雙飛斗影高。

當代詩詞: 果 桑 頌 赫建超 有一種情感叫純真, 有一種品質叫誠信; 有一種精神叫創新, 有一種水果叫桑椹。 旱澇全不怕, 貧寒更堅韌。

身披碧玉紗, 面龐飛紅雲。 燦然一笑處, 清香最宜人。

你為家園防風沙, 你為大地添綠蔭; 你為佳麗留芳華, 你為病人補鐵鋅。 科技的結晶, 智慧的象徵; 歷經磨難, 百煉成金; 中華聖桑, 名揚果林! 有一種情感叫深沉, 有一種品質叫自信; 有一種精神叫發奮, 有一種水果叫桑椹。

古老的樹種, 嶄新的青春。 絲綢錦綉路, 幕後勤耕耘。

果業爭雄時, 勇敢打頭陣。 你為食品增色彩, 你為環保除煙塵; 你為患者驅病痛, 你為農民解貧困。

滿懷親民意, 一顆仁愛心; 流芳百代, 造福人民; 東方神樹, 傲立乾坤! 典故: 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之一《拾椹異器》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飢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飢。

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 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 桑葚。

6. 文言文拾葚異器的翻譯

拾葚異器

漢蔡順,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亂,歲荒不給,拾桑葚,以異器盛之。赤眉賊見而問之。順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賊憫其孝,以白米二鬥牛蹄一隻與之。 黑葚奉萱闈,啼飢淚滿衣。赤眉知孝順,牛米贈君歸。

【譯文】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飢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飢。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 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兩斗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熱點內容
工友七夕 發布:2025-02-11 09:26:25 瀏覽:292
花卉噴小蘭花 發布:2025-02-11 09:23:10 瀏覽:48
花海荷花 發布:2025-02-11 09:18:04 瀏覽:178
海棠多少度 發布:2025-02-11 09:17:10 瀏覽:440
阿里山櫻花香煙 發布:2025-02-11 09:01:54 瀏覽:977
一鳴花卉王 發布:2025-02-11 08:58:10 瀏覽:183
搜索鮮花圖片 發布:2025-02-11 08:57:19 瀏覽:352
鮮花app泰 發布:2025-02-11 08:41:01 瀏覽:626
美麗的鮮花圖片大全 發布:2025-02-11 08:36:08 瀏覽:784
廁所擺綠植 發布:2025-02-11 08:31:47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