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栽寫生素描

盆栽寫生素描

發布時間: 2023-06-18 21:15:31

㈠ 插畫小知識

1. 有比較好的插花的小常識分享的嗎
茶事十宜分享插花的小常識: 1、在花莖桿的底部約1寸的位置以45°斜角剪掉。

這會立即增加水對莖桿表面的攝入量,鮮花的花朵和葉子會因此吸收更多的水分而更加飽滿旺盛。 2、挑選一個你喜歡的茶杯當做花瓶。

不要完全剪掉鮮花的莖桿,保留放在茶杯合適的尺寸,使用一個橡皮筋把這些花捆成一束,這樣它們出來的花造型更整體,也更容易換水。 3、如果你想讓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馬上開花,可以使用溫水熱水交替的方法。

首先切割花的莖桿,然後把花放在一個裝滿溫水的玻璃瓶里。一分鍾後,將花移到一個裝滿冷水的花瓶,20分鍾後花兒會開放它們的zui大尺寸。

4、伏特加和糖的混合物可以延長花期。 在花瓶里添加幾滴伏特加和一茶匙白糖,可延遲花朵萎蔫。

當花兒帶著一張悲傷的臉的時候,一杯伏特加添加到水裡,它的莖桿將再次筆挺大概一兩天。 5、在漂亮的甜品杯中展示多肉植物。

可愛的多肉植物養在甜品杯感覺甜美又別致!只需要簡單填滿盆栽土,然後用裝有自來水的噴霧瓶來噴土壤,將多肉植物安置在這些被滋潤的土壤表層,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將開始長出根。 一定要每周一次用噴霧瓶均勻的噴土壤,直到表面的土壤看起來是濕潤的。
2. 繪畫的常識是什麼,如何精通繪畫
繪畫常識【美術】通常指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等在空間開展的、表態的、訴之於人們視覺的一種藝術。

十七世紀歐洲開始使用這一名稱時,泛指具有美學意義的繪畫、雕刻、文學、音樂等。我「五四」前後開始普遍應用這一名詞時,也具有相當於整個藝術的涵義。

例如魯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釋「美術」一詞時寫道:「美術為詞……譯自英之愛忒。愛忒雲者,原出希臘,其誼為藝。

隨後不久,我國另以「藝術」,一詞翻譯「愛忒」,「美術」一詞便成為專指繪畫等視覺藝術的名稱了。【型表現手段】造型藝術中創造藝術形象的手法和手段。

如繪畫藉助於色彩、明暗、線條、解剖和透視;雕塑藉助於體積和結構等。這些手法和手段,通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形成了這些造型藝術各自獨具的特殊的藝術語言,並決定了這些藝術各不相同的表現法則,關繫到塑藝術形象的成敗,以及藝術作品的感染力。

藝術家對造型表現手段的規律性的不斷探索,精益求精,是使藝術創作能夠表現新的生活內容和滿足人們不斷發展的審美愛好的必要條件。【黃金分割】亦稱黃金律、黃金比例。

在一條線段上,按照最佳長短比例,將此線段分割為長段與短段,或按此最佳長短線段的比例構成一個矩形的最佳的長邊與短邊的比例,即構成黃金分割。【二度空間】繪畫術語。

指由長度(左右)和高度(上下)兩個因素組成的平面空間。在繪畫中為了真實的再現物象,往往藉助透視、明暗等造型手段,在二度空間的平面上造成縱深的感覺和物象的立體效果,即以二度空間造成自然對象那種三度空間的幻覺。

有些繪畫,如裝飾性繪畫、圖案畫等,不要求表現強烈的縱深效果,而是有意在二度空間中追求扁平的意味,來獲得藝術表現力。【三度空間】繪畫術語。

指由長度(左右)、高度(上下)、深度(縱深)三個因素構成的立體空間。繪畫中,為真實地再現物象,必須在平面上表現出三度空間的立體和縱深效果。

【質感】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通過不同的表現手法,在作品中表現出各種物體所具有的特質,如絲綢、肌膚、水、石等物的輕重、軟硬、糙滑等各各不同的質的特徵,給予人們以真實感和美感。【量感】藉助明暗、色彩、線條等造型因素,表達出物體的輕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覺。

如山石的凝重,風煙的輕逸等。繪畫中表現實在的物體都要求傳達出對象所特有的分量和實在感。

運用量的對比關系,可產生多樣統一的效果。【空間感】在繪畫中,依照幾何透視和空氣透視的原理,描繪出物體之間的遠近、層次、穿插等關系,使之在平面的繪畫上傳達出有深度的立體的空間感覺。

【體積感】繪畫術語。指在繪畫平面上所表現的可視物體能夠給人以一種佔有三度空間的立體感覺。

在繪畫上,任何可視物體都是由物體本身的結構所決定和由不同方向、角度的塊面所組成的。因此,在繪畫上把握被畫物的結構特徵和分析其體面關系,是達到體積感的必要步驟。

【透視】繪畫法理論術語。「透視」一詞原於拉丁文「perspclre」(看透)。

最初研究透視是採取通過一塊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將所見景物准確描畫在這塊平面上,即成該景物的透視圖。後遂將在平面畫幅上根據一定原理,用線條來顯示物體的空間位置、輪廓和投影的科學稱為透視學。

【透視有三種】1 色彩透視 2 消逝透視 3 線透視.這是達芬奇總結的其中最常用到的是線透視.透視學在繪畫中占很大的比重,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畫者和被畫物體之間假想一面玻璃,固定住眼睛的位置(用一隻眼睛看),連接物體的關鍵點與眼睛形成視線,再相交與假想的玻璃.在玻璃上呈現的各個點的位置就是你要畫的三維物體在二維平面上的點的位置.這是西方古典繪畫透視學的應用方法.如中國畫在的透視學應用:(1) 【多視點】中國畫善於表現豐富的情節,西方繪畫注重單視點(類似於攝影).中國畫講求的豐富情節用單視點是不能完成的.因此,中國畫用(類似於把攝象的多鏡頭分割再重新組合)多視點來表現.如(2) 【高視高】採用微俯的視角表現,"遠山即高"高山往往是畫在遠處的,其間再用雲霧繚繞加以銜接.表現一種人比山高的心情.中國畫是不採用近距離仰視來表現高山的.(2) 【遠視距】中國畫講求"仗山尺樹,寸馬豆人"要求畫中物體符合事物的正常比例,因此,畫者必須採用遠視距來表現.畢加索的作品打破了透視學的基本規律,把一個物體的正面反面,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全都表現在一個二維的空間中.理解畢加索的畫首先要拋棄透視學.現在的畫家已經開始無視一切規則,嘗試打破所有的規則.但這些做法又在一個基本的哲學規則之中----打破一個舊的規則,創造新的規則.透視的基本術語【視平線】:就是與畫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線。【心點】:就是畫者眼睛正對著視平線上的一點。

【視點】:就是畫者眼睛的位置。【視中線】:就是視點與心點相連,與視平線成直角的線。

【消失點】:就是與畫面不平行的成角物體,在透視中伸遠到視平線心點兩旁的消失點。【天點】:就是近高遠低的傾斜物體(房子房蓋的前面),消失在視平線以上的點。

【地點】:就是近高遠低的傾斜物休(房子房蓋的後面),消失在視平線以下。
3. 繪畫基礎知識
顏色問題:

1 懂得三原色,即:紅 黃 藍。

2 知道冷色與暖色的區別。

3 懂得怎樣配色更好,並知道什麼是互補色,即:紅語綠 藍與橘 黃與紫。

造型問題:

1 學會基本的速寫,這對畫畫很重要!

2 明白並會畫出空間感,讓物體層次拉開。

3 知道透視關系,即,近大遠小,近實遠虛,近高遠低,兩條直線無限延伸最後消失為一點。

4 學會重點刻畫局部東西。

5 物體的黑白灰關系

其實還是要多看多學,我只是把多年畫畫的經驗告訴你,還是要多畫。
4. 請問插花有哪些基本的常識
這是我從網上給你找的一些資料:

插花的基本:

中國式

1.直立型

第一主枝直立向上插入容器中,表現剛勁挺拔或亭亭玉立的姿態,給人以端莊穩重的藝術美。宜平視觀賞。

2.傾斜型

將主要花枝向外傾斜插入容器中,利用一些自然彎曲或傾斜生長的枝條,表現其生動活潑、富有動態的美感。宜平視觀賞。總體輪廓應呈傾斜的長方形,即橫向尺寸大於高度,才能顯示出傾斜之美。

3.平展型

平展型是將主要花枝橫向斜伸或平伸於容器中,著重表現其橫斜的線條美或橫向展開的色帶美,第一主枝下斜成80o-90o左右,基本上與花器成水平狀造型。

4下垂型

將主要花枝向下懸垂插入容器中,多利用蔓性、半蔓性以及花枝柔韌易彎曲的植物,表現其修長飄逸、彎曲流暢的線條美,畫面生動而富裝飾性。

5.合並花型(組景式插花)

合並花型是將兩種相同或不同的花型組合為一體,形成一個整體的造型作品 。

6.寫景式插花

寫景式插花是在盆內的方寸之間表現自然景色的一種插花形式

西方式

對稱式花型

三角型,扇型,倒T型,半球型,水平型,

圓錐型等

不對稱式花型

L型,不等邊三角型,彎月型,S型等

三角型是西方插花的基本形式之一。花型外形輪廓為對稱的等邊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下部最寬,越往上越窄,形似金字塔狀。三角形結構均衡、優美,給人以整齊、庄嚴之感,適於會場、大廳、教堂裝飾,置於牆角茶幾或角落傢具上。常用淺盆或較埃的花瓶作容器。

扇型為放射狀造型,花由中心點呈放射狀向四面延伸,如同一把張開的扇子。它用於迎賓慶典等禮儀活動中,以烘托熱鬧喜慶的氣氛,裝飾性極強

倒T型是單面觀對稱式花型,造型猶如英文字母T倒過來。插制時豎線須保持垂直狀態,左右兩側的橫線呈水平狀或略下垂,左右水平線的長度一般是中央垂直線長的2/3,插發與三角型相似,但腰部較瘦,即花材集中在焦點附近,兩側花一般不超過焦點花高度,倒T型突出線性構圖,宜使用有強烈線條感的花材

半球型

這是四面觀賞對稱構圖的造型,插花的外形輪廓為半球型,所用的花材長度應基本一致,整個插花輪廓線應圓滑而沒有明顯的凹凸部分。半球型插花的花頭較大,花器不甚突出。這種插花柔和浪漫,輕松舒適,常用於茶幾、餐桌的裝飾

圓錐型為四面觀賞的對稱花型。外形如寶塔,穩重、庄嚴。從每一個角度側視均為三角形,俯視每一個層面均為圓形。其插法介於三角型與半球型之間。

l這是一個不對稱花型,適於擺設在窗檯或轉角的位置。與倒T型基本相似,但它左右兩側不等長,一側是長軸,另一側是短軸,強調縱橫兩線向外延伸。

不等邊三角型是一種一面觀賞不對稱均衡的花型,具有動態美。是藝術插花中最常用的花型。
5. 關於漫畫的常識
練習的時候可以用A4的普通復印紙畫

等到熟練後如要投稿(原稿)就得用專用的漫畫紙畫

專用的漫畫紙帶有標尺線,方便作者,但價格也貴,建議熟練後有必要再用.否則浪費

在A4紙上練習再好不過

漫畫的基本要素有這么幾點:

1.腳本(故事

2.分鏡.

3.漫畫語言

由這三點才能繼續深入

1.原稿經編輯人編輯後,使用各種設想加以發展並記錄下來為題材,再請畫家賈將畫畫在漫畫紙或塗畫紙上。

2.用鉛筆粗略地畫出人物及其對白。

3.在鉛筆線的基礎上,用黑鋼筆追加,細致地將衣服等勾畫相互來。

4.加上背景、頭發。背景等的黑色部分全部塗上。塗出(超出預定區域)的地方用白廣告顏料修改。

5.各種各樣的圖樣,根據透明坐標紙的固定規格,用刀裁好。

6.將糊臟的地方用白廣告顏料等填去(原稿)便完成了。

7.在原稿上用照相排字植上文字,拼版後即可付印刷。

8.印刷廠製版、印刷後,再將印刷好的畫頁裝訂成冊,並加上封面。

長篇的故事漫畫就是在一次又一次有新的劇本的情況下,重復上述步驟做成的。並不是邊想邊畫,在步驟1中就必須把劇情定下來。也就是稱為」腳本」的了.

故事是漫畫的基礎,分鏡是故事的表現形式,而漫畫語言則是巧妙鏈接故事和分鏡之間的聯系.

繪制漫畫除了傳統的手繪,也可以用手繪板直接在電腦上繪制,然後製作出各種效果網.其中的步驟我就不一一解說了.

其實畫畫最重要的就是:想像力,耐心.

而漫畫最重要的基礎是建立在:速寫上.

介意:生活中不妨身邊帶個小速寫本,經常寫生生活中的細節,發現一些有趣的東西.畫下來,鍛煉積累在畫漫畫的過程中所缺少的經驗和想像力.

很有幫助哦~~~

好好學習吧,祝你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上能有所成就.
6. 插畫學習中,最重要的應該是什麼
學會一些軟體技法,CG操作技法,真的還不需要什麼基礎,不過只能在插畫行業從事一些技術性的工作,而不能做創作性的工作。

而基礎不錯的話,加上自己的勤奮練習,那就可以更多從事創意性的插畫工作了。

其實誰所以,你有兩個選擇,要麼不練基礎,學些CG知識,以後從事插畫的一些相關技術工作,也能生存。要麼好好練習基礎,當然基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你還是可以選擇先從事一些插畫技術性的工作,一邊好好磨練自己的創作基礎能力,厚積薄發,等待一兩年以後,走上創作的道路。都是從沒基礎到有基礎的,中間需要一個勤奮練習的過程,我們所說的基礎,不是讓你從頭去畫石膏靜物,而是插畫創作所需要的基礎。老大不小了還從頭去畫素描靜物什麼的,那是浪費你自己的生命和時間金錢。插畫人數碼藝術中心的基礎課程是精煉了插畫創作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去除無用的部分,課程包括構圖、結構、造型、動態設計、透視等等方面的知識,運用獨特的方式訓練你,可以在短期內高效率的提高你的基礎能力。

我所說的基礎,不是讓你從頭去畫石膏靜物,而是插畫創作所需要的基礎。老大不小了還從頭去畫素描靜物什麼的,那是浪費你自己的生命和時間金錢。插畫人數碼藝術中心的基礎課程是精煉了插畫創作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去除無用的部分,課程包括構圖、結構、造型、動態設計、透視等等方面的知識,運用獨特的方式訓練你,可以在短期內高效率的提高你的基礎能力。 ------插畫人數碼藝術中心。
7. 畫漫畫需要哪些基本知識
市場上有賣專門教初級漫畫進們的書

你可以去找找

然後```````````實在是太~~~~~多了

我也說不清

工具:專用筆尖筆桿(筆尖分:D筆學生筆G筆圓筆,筆桿分多用和圓筆尖筆桿),專用漫畫原稿紙(B4等),快乾不易化開的黑墨水,快乾不易脫落的修白液,塗黑和修白用小毫(毛筆),鉛筆,橡皮擦,淡藍鉛筆(不會被復印出來,用來修改和打底稿)

```````太多了`````自己買書吧

我也是自學出來的`````````

市場上有:游素蘭和喬英的漫畫學院

北川美杏漫畫學院

``````````````````````還有很多呢`

加油!學漫畫要多看漫畫,多模仿,然後進一步確定自己的畫風並加強效果和質量!

耐心!恆心!

學漫畫不容易啊~~~~~
8. 美術小常識
【美術】 通常指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等在空間開展的、表態的、訴之於人們視覺的一種藝術。

十七世紀歐洲開始使用這一名稱時,泛指具有美學意義的繪畫、雕刻、文學、音樂等。我「五四」前後開始普遍應用這一名詞時,也具有相當於整個藝術的涵義。

例如魯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釋「美術」一詞時寫道:「美術為詞……譯自英之愛忒。愛忒雲者,原出希臘,其誼為藝。

隨後不久,我國另以「藝術」,一詞翻譯「愛忒」,「美術」一詞便成為專指繪畫等視覺藝術的名稱了。 【造型表現手段】 造型藝術中創造藝術形象的手法和手段。

如繪畫藉助於色彩、明暗、線條、解剖和透視;雕塑藉助於體積和結構等。這些手法和手段,通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形成了這些造型藝術各自獨具的特殊的藝術語言,並決定了這些藝術各不相同的表現法則,關繫到塑藝術形象的成敗,以及藝術作品的感染力。

藝術家對造型表現手段的規律性的不斷探索,精益求精,是使藝術創作能夠表現新的生活內容和滿足人們不斷發展的審美愛好的必要條件。 【黃金分割】 亦稱黃金律、黃金比例。

在一條線段上,按照最佳長短比例,將此線段分割為長段與短段,或按此最佳長短線段的比例構成一個矩形的最佳的長邊與短邊的比例,即構成黃金分割。 【二度空間】 繪畫術語。

指由長度(左右)和高度(上下)兩個因素組成的平面空間。在繪畫中為了真實的再現物象,往往藉助透視、明暗等造型手段,在二度空間的平面上造成縱深的感覺和物象的立體效果,即以二度空間造成自然對象那種三度空間的幻覺。

有些繪畫,如裝飾性繪畫、圖案畫等,不要求表現強烈的縱深效果,而是有意在二度空間中追求扁平的意味,來獲得藝術表現力。 【三度空間】 繪畫術語。

指由長度(左右)、高度(上下)、深度(縱深)三個因素構成的立體空間。繪畫中, 為真實地再現物象,必須在平面上表現出三度空間的立體和縱深效果。

【質感】 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通過不同的表現手法,在作品中表現出各種物體所具有的特質,如絲綢、肌膚、水、石等物的輕重、軟硬、糙滑等各各不同的質的特徵,給予人們以真實感和美感。 【量感】 藉助明暗、色彩、線條等造型因素,表達出物體的輕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覺。

如山石的凝重,風煙的輕逸等。繪畫中表現實在的物體都要求傳達出對象所特有的分量和實在感。

運用量的對比關系,可產生多樣統一的效果。 【空間感】 在繪畫中,依照幾何透視和空氣透視的原理,描繪出物體之間的遠近、層次、穿插等關系,使之在平面的繪畫上傳達出有深度的立體的空間感覺。

【體積感】 繪畫術語。指在繪畫平面上所表現的可視物體能夠給人以一種佔有三度空間的立體感覺。

在繪畫上,任何可視物體都是由物體本身的結構所決定和由不同方向、角度的塊面所組成的。因此,在繪畫上把握被畫物的結構特徵和分析其體面關系,是達到體積感的必要步驟。

【透視】 繪畫法理論術語。「透視」一詞原於拉丁文「perspclre」(看透)。

最初研究透視是採取通過一塊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將所見景物准確描畫在這塊平面上,即成該景物的透視圖。後遂將在平面畫幅上根據一定原理,用線條來顯示物體的空間位置、輪廓和投影的科學稱為透視學。

【明暗】 繪畫術語。指畫中物體受光、背光和反光部分的明暗度變化以及對這種變化的表現方法。

物體在光線照射下出現三種明暗狀態,稱三大面,即:亮面、中間面、暗面。三大面光色明暗一般間面、暗面。

三大面光色明暗一般又顯現為五個基本層次,即五調子:① 亮面一直接受光部分;②灰面一中間面,半明半暗;③明單間交界線一亮部與暗部轉折交界的地方;④暗面一背光部分;⑤反光一單間面受周圍反光的影響而產生的暗中透亮部分。依照明暗層次來描繪物象,一直是四方繪畫的基本方法。

文藝復興時期瓦薩里在其《美術家列傳》中就曾論述:「作畫時,畫好輪廓後,打上陰影,大略分出明暗,然後在單間部又仔細作出明暗的表現,亮部亦然。」歐洲畫家中倫勃朗是擅長明暗法技巧的大師。

【輪廓】 造型藝術術語。指界定表現對象形體范圍的邊緣線。

在繪畫和雕塑中,輪廓的正確與否,被視為對作品的成敗至關重要。 【構圖】 造型藝術術語。

指作品中藝術形象的結構配置方法。它是造型藝術表達作品思想內容並獲得藝術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色彩】 繪畫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各種物體不同程度地吸收和反射光量,作用於人的禮堂所顯現出的一種復雜現象。

由於物體質地不同,和對各種色光的吸收和反射的程度不同,使世間萬物形成千變萬化的色彩。 【色相】 色彩可呈現出來的質的面貌。

自然界中各各不同的色相是無限豐富的,如紫紅、銀灰、橙黃等。 【色度】 指顏色本身固有的明度。

如七種基本色相中,紫 *** 度最深暗,黃 *** 度最明亮。 【色調】 亦稱調子。

在一定的色相和明度的光源色的照射下,物體表面籠罩在一種統一的色彩傾向和色彩氛圍之中,這種統一的氛圍就是色調。 【色性】 色彩的沒屬性。

色彩基本分為暖色(也稱熱色)和冷色(也稱寒色)兩類。紅、橙、黃為暖色,給從以熱烈、溫暖、外張的感覺。

㈡ 植物寫生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植物寫生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植物寫生教案1

課時 2課時

課業類型 造型 表現

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 通過本課對各種植物的描寫,培養學生深入觀察,提高他們用線表現的方法。

隱性目標 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方法。

教學重點 深入觀察植物的前後關系進行大膽的表現。

教學難點 線條的繁簡、疏密變化。

教學方法 欣賞觀察法、比較法、小組學習法、嘗試法、談話法、交流討論法、講解法、問答法等。

教學准備 課件、盆栽植物、勾線筆

教學過程

第一節

教學流程

一、組織教學 穩定情緒,檢查用具准備情況。 穩定情緒,做好上課准備。

二、講授新課課件出示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植物,讓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仔細觀察各種植物的特徵、姿態。板書課題:植物寫生,解題指導學生欣賞中國畫(君子蘭)學習他們線條的粗細變化。同時介紹畫的簡單知識,強調深入反復觀察在繪畫中的重要作用。欣賞學生優秀作品著重講他們的不同處理手法。進一步分析觀察各種植物的結構與花紋。學生討論。學生欣賞學生欣賞了解反復觀察在繪畫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觀察各種植物的結構與花紋

三、完成作業 學生仔細觀察,並用鉛筆起小稿,教師巡視輔導。 學生仔細觀察,完成寫生

第二節

一、組織教學 穩定情緒,檢查用具准備情況。 穩定情緒,做好上課准備。

二、繼續完成作業 結合上次作業完成情況。請學生談:通過觀察各種植物,你發現了他們有哪些特徵?1、 說一說,所畫植物的生長特點? 2、不同角度的花和葉各有什麼不同? 3、植物的前後關系如何表現?學生作畫,教師巡視輔導,要強調用線時,注意線條的疏密、繁簡、長短等變化。 以小組進行研究、討論學生作畫

三、作品展示 1、小組自評。2、全班互評。3、教師對本課的學習情況作概括性的評價。小組選拔較好的作業。

板書設計:

植物寫生仔細觀察結構、花紋

植物寫生教案2

發布時間:

20xx—03—24

課題:

1、植物寫生

授課時間:

四(1)2。21、四(4)2。21

教學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觀察與寫生的關系。

應會:了解植物的種類和生長特點,學慣用線表現植物特徵及其前後關系。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在觀察、表現植物的過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以及良好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寫生造型的表現能力。難點:細致的觀察,精細的表現;構圖大方、以及畫面的整體感。

教學准備:

勾線筆,水彩筆,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組織教學 穩定情緒講授新課體驗、表現、創新

展示、交流、評價

1檢查用具准備情況。 穩定情緒,做好上課准備。 2課件出示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植物,讓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仔細觀察各種植物的特徵、姿態。板書課題:植物寫生解題指導學生欣賞中國畫(君子蘭)學習他們線條的粗細變化。同時介紹畫的簡單知識,強調深入反復觀察在繪畫中的重要作用。欣賞學生優秀作品著重講他們的不同處理手法。進一步分析觀察各種植物的結構與花紋。 學生討論。 3完成作業 學生仔細觀察,並用鉛筆起小稿,教師巡視輔導。 4請學生談:通過觀察各種植物,你發現了他們有哪些特徵? 5(1)、 說一說,所畫植物的生長特點? (2)、不同角度的花和葉各有什麼不同? (3)、 植物的前後關系如何表現?學生作畫,教師巡視輔導,要強調用線時,注意線條的疏密、繁簡、長短等變化。(4)、小組自評。 (5)、全班互評。3、教師對本課的學習情況作概括性的評價。(四)、拓展延伸 1、認真觀察身邊景物。 2、再畫自己喜愛的作品 學生欣賞學生欣賞了解反復觀察在繪畫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觀察各種植物的結構與花紋學生仔細觀察,完成寫生 以小組進行研究、討論學生作畫小組選拔較好的作業 板書:課件

植物寫生教案3

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通過寫生植物,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寫生能力,以及學生的線造型表現能力。教材中展示了學生作業的各種表現方法,可以增加學生的寫生興趣。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觀察與寫生的關系。

應會:了解植物的種類和生長特點,學慣用線表現植物特徵及其前後關系。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在觀察、表現植物的過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以及良好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寫生造型的表現能力。

難點:細致的觀察,精細的表現;構圖大方、以及畫面的整體感。

學習材料

植物、圖片、勾線筆、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看看植物:

看看我們面前的植物。

它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感受?

植物對人類的作用:美化環境、凈化空氣、食用、葯用……

我們面前植物的結構。

(莖葉花……)

教學意圖:植物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大自然中的植物能夠給我們帶來生機和活力,帶給我們生機盎然,給我們生活增添了美的情趣。通過看看面前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結構,為下一步的觀察寫生作好准備。

二、觀察植物:

1.出示課題:植物寫生

2.如何寫生?

觀察是前提。

3.怎樣觀察?

細致觀察、用心觀察……

觀察你面前的植物,你都看到了什麼?

比比看誰觀察的多?

4.用放大鏡看看,又觀察到了什麼?

教學意圖:觀察是寫生的前提,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學會細致、用心的觀察;通過比賽的形式,調動學生積極的進行觀察;通過運用放大鏡進行觀察,更能增加學生的觀察興趣,並且會發現的更多……

三、欣賞植物:

1.欣賞大師的作品:

2.欣賞學生的作品。

教學意圖:欣賞大畫家的作品,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通過欣賞同齡人的作品,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了解到寫生畫的各種表現形式;另一點還可以消除學生為難的心理,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

四、畫畫植物:

1.提出作業要求:

2.運用線造型的方法寫生一組植物,注意線條的疏密、粗細、長短、曲直等變化。構圖大方,觀察仔細。

3.學生寫生,教師輔導。

教學意圖:教師的指導,重在引導學生細致的觀察,大膽地表現,隨時發現,隨時鼓勵,激發學生的寫生興趣。

五、展示植物:

展示作品。

談談寫生植物的感受。

教學意圖:通過展示作品,欣賞到他人的優點,提升自己的繪畫能力。談談感受,與大家一起進行分享。

植物寫生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目的通過對植物的寫生,引導學生學習精細的觀察物象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線造型能力,教學過程中,通過觀察身邊植物,讓學生感受植物的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色彩豐富,體驗植物帶給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同時,通過查詢有關資料,了解植物的名稱,特點、作用等。自然地滲透科學知識,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

教學目標

1、了解植物結構特點,運用形狀、線條寫生完成一幅線描或色彩的植物寫生作品。

2、通過對各種植物的描寫,培養學生深入觀察,提高他們用線表現的方法。

3、通過對比、觀察植物的活動,發展對寫生植物添加和前後空間的處理能力。、

4、體驗寫生的樂趣,進而更好地欣賞和體會植物的美。

重點難點

重點:深入觀察植物的前後關系進行大膽的表現,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寫生造型的表現能力。難點:線條的繁簡、疏密變化,細致的觀察,精細的表現;構圖大方、以及畫面的整體感。

課前准備

(學生)畫紙、油畫棒、水彩筆(教師)課件、水彩筆、畫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師:在大自然中,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有高有矮、有疏有密,這些千姿百態的植物給我們帶來了勃勃生機。誰來說一說你喜歡哪些植物,她們有什麼特徵,有什麼樣的姿態?(引導學生從植物的線條、形狀、色彩方面分別描述)

2、揭示課題

二、新授

1、課件展示各種植物圖片,提出問題,學生分組探究。 ①你知道它們各叫什麼名字、有什麼作用嗎?②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嗎?

③這些植物的葉子有什麼特點每片葉子有區別嗎?

教師小結:葉子有大有小,有前後遮擋,不同角度看到的葉子形狀是不一樣的。

2、向大師學習

①畫家是抓住了植物的哪些特徵進行表現的?

②小組和作探究,初步感受畫家如何用豐富的線:如疏密、長短、曲直、穿插等變化,表現出植物的形態特點及自己的情感。

3、教師示範①寫生不是按照實物照搬,而是通過細致的觀察,把握特徵,主觀地加以提煉、概括、取捨。 ②步驟:

1、仔細觀察(觀察什麼)

2、確定構圖

3、畫出大體形態

4、細部刻畫

前後關系如何表現?遮擋關系怎麼描繪?如何表現出豐富的層次?

5、整體調整

三、欣賞作品

1、欣賞優秀作品

2、欣賞同齡人作品

說一說,作品好在哪裡?哪些地方還可以進行調整?

四、實踐探究

1、作業布置:獨立完成一幅植物寫生的作業

2、構圖要飽滿,注意遮擋、虛實、顏色的處理。

五、評價展示

教師集中展示學生的寫生作品。

評價要求:構圖是否飽滿,有無注意遮擋關系,線條是否由虛實,顏色運用是否得當。

六、拓展延伸

在其他載體上畫畫寫生,或者周末和父母同學一起外出寫生采風。

植物寫生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了解植物的種類和生長特點,學慣用線表現花葉的特徵及其前後關系,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探究中,相互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3、在學習和觀察、植物的過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和人類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重點: 了解植物的種類和生長特點,學慣用線表現花葉的方法

准備: 課件、盆栽花卉、勾線筆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課件欣賞自然界中的各種植物。

師:你喜歡哪些植物?

師:你知道它們各叫什麼名字、有什麼作用嗎?

師:你覺得這些植物給你哪些美感?

生:有美化環境、凈化空氣、使用、陶冶情操。

生:葉子的姿態自然、形態各異……

板書課題:《植物寫生》

二、探究式學習活動

1.觀察植物。

師:你們觀察到植物的葉子(花)有什麼不同?(結合書中的圖片)

通過欣賞,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葉子有前後遮擋遮擋現象、有大小之分,在不同角度看到的葉子的形狀也是不一樣的……讓學生站隊來演示植物的前後遮擋、疏密、方位關系。

2.欣賞和感受畫家筆下的植物。

欣賞賴少其的中國畫〈君子蘭〉,初步感受畫家如何用豐富的線條,(如疏密、長短、曲直、穿插等變化)表現出植物的形態特點及自己的情感。

3.組織學生討論分析教材上的幾幅學生作業。

師:教材上的學生作業哪部分畫得好?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認識不同角度的植物的花和葉形狀各有不同。

師:畫的哪部分對你感受最深?

生:表現形式,顏色搭配,畫法技巧等等。

生:畫的時候注意線條的前後穿插。

生:……

然後引導學生理解處理葉子的前後關系的方法和技巧:葉的前後關系可以用線條的虛實、大小、粗細、穿插變化來反映。

教師在黑板上簡單演示植物的寫生方法:先展示畫兩幅植物寫生畫,一幅前後關系處理得當,另一幅前後關系混亂。然後讓學生觀察和感受,並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如何用線表現植物葉的前後關系和不同姿態。

4.布置作業,巡視輔導。

教師組織學生小結,評價。

要求:畫面布局飽滿。認真觀察植物的特徵、姿態,用線描的方法寫生一種植物。

注意線條的繁簡、疏密、長短、曲直、穿插等變化。作業完成後,同學之間相互介紹、評價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其他同學觀察思考。

5.作業展評:

展示學生作品,先學生點評,然後教師點評。

6.知識拓展:

展示幾幅用其他方法表現植物的學生作業,引導學生回家可以進一步創新寫生。

植物寫生教案6

【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通過寫生植物,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寫生能力,以及學生的線造型表現能力。教材中展示了學生作業的各種表現方法,可以增加學生的寫生興趣。

【課型】 繪畫

【教學用具】 課件、盆栽植物、勾線筆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學習了解植物的種類和生長特點,學慣用線表現植物特徵及其前後關系。

2、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3、技能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線造型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植物的種類和生長特點,學慣用線條表現植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用線表現植物的前後關系和不同姿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公園里、植物園里、花壇里、我們的家裡,都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葉旺盛、千姿百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的色彩。(出示課題)

2、課件展示各種植物圖片,提出問題,學生分組探究。

①你喜歡這些植物嗎?你知道它們各叫什麼名字、有什麼作用嗎?

②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嗎?

③這些植物的葉子有什麼特點?每片葉子有區別嗎?

二、解疑和探究。

1、請幾位學生說說討論結果。

2、觀察教室中的植物。

提問:你觀察到植物的葉子(花)有什麼不同?(結合書中的圖片)

通過欣賞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葉子有前後遮擋、有大有小,不同角度看到的葉子形態上有所不同……

3、欣賞美術作品:賴少其的中國畫《君子蘭》。

提出問題:

畫家抓住了植物的哪些特徵進行表現的?

作品表現出畫家的什麼情感?

小組和作探究,初步感受畫家如何用豐富的線:如疏密、長短、曲直、穿插等變化,表現出植物的形態特點及自己的情感。

4、組織學生討論分析教材上的幾幅學生作業。

師:教材上的學生作業哪部分畫得好?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認識不同角度的花和葉形狀各有不同。

師:這些孩子的畫對你有哪些啟發呢?

生:表現形式可以是刮畫、國畫、線描、等等。

生:畫的時候注意線條的前後穿插。

引導學生認識在繪畫中,植物的前後關系可以用虛實變化、大小變化、粗細變化、穿插變化。

【設計意圖】

了解植物的基本結構和形態特徵,為落實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埋下伏筆,而且通過實物展示,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三、質疑再探究。

1、欣賞課件,針對課件中的幾種植物提出問題。

(1)說一說,所觀察的植物的生長特點。

(2)不同角度的花和葉各有什麼不同?

(3)植物的前後關系如何表現?

2、欣賞大師和學生作品;說一說畫植物寫生應注意什麼?

3、教師在黑板上簡單演示植物寫生方法,畫兩幅,一幅前後關系處理得當,一幅前後關系混亂的兩幅植物寫生圖。引導學生鞏固剛才所學的知識,進一步認識如何用線表現植物的前後關系和不同姿態。

4、教師在黑板上簡單演示植物寫生方法,畫兩幅,一幅前後關系處理得當,一幅前後關系混亂的兩幅植物寫生圖。引導學生鞏固剛才所學的知識,進一步認識如何用線表現植物的前後關系和不同姿態。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欣賞,請學生欣賞分析植物特徵、姿態,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先觀察它們的全貌,說出它們的特徵。糾正那種上來只看植物細節的錯誤方法。通過欣賞大師的作品,學習畫家的表現方法,從而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四、學生繪畫創作實踐,教師巡視輔導。

1、教師提出作業要求,學生繪畫創作。

2、學生繪畫,教師巡視輔導。

五、全班欣賞學生作業,師生共同點評作業。

六、教師課堂總結。

植物寫生教案7

教學目標

知識:通過植物線描寫生,練習寫生的技法。要求同學仔細觀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徵,用線描的形式把自身的感受表示出來。能力:培養同學的觀察、分析、造型能力。情感:激發同學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內容分析

1.重點:正確的觀察方法和直接以線作畫的能力。

2.難點:植物的結構與特徵。

教學方法 講解

教學手段 演示、講解

板書設計 植物寫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公園、花壇里、我們的家裡,都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葉旺盛、千姿百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的色彩。

二、新課1、提問:你認識這些植物嗎?它們叫什麼名字?它們有什麼特徵,有什麼樣的姿態?你喜歡哪種植物? 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嗎?

2、欣賞美術作品:中國畫《君子蘭》介紹作者小朋友的線描畫 植物寫生畫

3、選擇幾種植物請同學進行分析特徵、姿態,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引導同學先觀察它們的全貌,說出它們的特徵。糾正那種上來只看植物細節的錯誤方法。

4(1)、說一說,所觀察的植物的生長特點。

(2)、不同角度的花和葉各有什麼不同?

(3)、植物的前後關系如何表示?

5、同學作畫、教師輔導作業提示:認真觀察植物的特徵、姿態,用線描的方法寫生一種植物。注意線條的繁簡、疏密、長短、曲直、交叉等變化。

6、小結 展示展示優秀作業,並簡評。

植物寫生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 了解植物結構特點,運用形狀、線條(或色彩)寫生完成一幅線描或色彩的植物寫生作品。

2、 通過對比、觀察植物的活動,發展對寫生植物添加和前後空間的處理能力。

3、 體驗寫生的樂趣,進而更好地欣賞和體會植物的美。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植物的結構以及表現手法,啟發觀察重點,激發觀察的積極性。

教學難點:經過觀察思考胡用寫生的方法進行描繪,注意畫面形、色、遮擋等關系。

三、教學課時

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准備

(學生)畫紙、油畫棒、水彩筆、植物圖片或盆栽植物。

(教師)多媒體課件、水彩筆、畫紙。

教學過程

1、 導入課題

課件展示圖片

教師:「在大自然中,千姿百態的植物給我們帶來了勃勃生機,你喜歡那些植物,知道它們的特點嗎?」

(引導學生從植物的線條、形狀、色彩方面來說一說)

2、 問題討論

(1) 教師:「哪些離我們近,哪些離我們遠?哪些在前,哪些在後?」

「能否找出植物莖干長勢的線條?」

「那些地方是有遮擋的?」

(2) 我的畫畫我做主

請學生說說自己圖片中植物的造型,植物的疏密、遮擋、枝幹朝向。

可以是學生帶的植物照片、盆栽植物,也可以是教師提供的植物照片。

3、 深入探究

(1) 植物的寫生步驟。

(2) 向大師學習作。

教師:「植物的造型都一樣嗎?」

「葉子都有哪些形狀?」(可以請學生上來畫畫)

「植物的顏色都一樣嗎?」

「畫家在繪畫技巧上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鑒的嗎?」

(教師小結:遮擋,疏密)

(引導學生觀察葉子的造型、整體外輪廓、植物的前後穿插、植物的顏色)

(3) 虛實畫法

教師根據學生學情示範寫生過程。

4、 欣賞同齡人作品

5、 時間探究

(1) 作業布置:獨立完成一幅植物寫生的作業。

(2) 構圖要飽滿,注意遮擋、虛實、顏色的處理。

6、 評價展示

教師集中展示學生的寫生作品。

評價要求:構圖是否飽滿,有無注意遮擋關系,線條是否虛實,顏色運用是否得當。

7、 拓展延伸

在其他載體上畫畫寫生作品,或者周末和父母同學一起外出寫生采風。

㈢ 椰樹怎麼畫素描

第一步:畫出椰子樹的大輪廓線,注意物體形態位置。

熱點內容
櫻花筆斷水 發布:2025-02-10 23:13:50 瀏覽:533
怎樣的鮮花填空 發布:2025-02-10 23:13:49 瀏覽:539
蓮子百合銀耳粥 發布:2025-02-10 23:13:14 瀏覽:261
吸狗味綠植 發布:2025-02-10 23:13:12 瀏覽:105
插花的創作步驟 發布:2025-02-10 23:08:06 瀏覽:686
紫羅蘭標網 發布:2025-02-10 23:08:05 瀏覽:674
初級花藝師等級考試 發布:2025-02-10 22:56:52 瀏覽:760
錢鮮花圖片大全集 發布:2025-02-10 22:52:59 瀏覽:445
廣西橫縣茉莉花出口 發布:2025-02-10 22:49:56 瀏覽:929
喪事鮮花花籃圖片大全 發布:2025-02-10 22:46:53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