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華任盆景苑

華任盆景苑

發布時間: 2023-06-19 11:52:33

⑴ 廣州有什麼特色

廣州的最大特色當然是美食!早茶的一盅兩件到街頭的廉價小吃都會令人食指大動。另外,騎樓是廣州的代表性建築,在西關、同福路一帶都有。

⑵ 碧沙崗的簡介

1928年春,馮玉祥為紀念北伐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陣亡將士,先後撥款20萬元,責成交通司令許驤雲建造北伐陣亡將士墓地。在當時鄭州以西4公里處,有一個黃土崗,系梅山由西南向東北延伸的尾端,當地人叫它白沙崗。這里常年風沙彌漫,形成高低起伏的沙丘。因為種不成莊稼,附近村民只是在崗上種些樹木防風固沙。在這里建墓地,不佔用老百姓的耕地,正合馮將軍的心意。於是許驤雲在此一次購地400畝,用於建造陵園。1928年3月陵園動工,當年8月竣工。馮玉祥取「碧血丹心,血殷黃沙」之意,將陵園命名為「碧沙崗」馮玉祥親筆題名「碧沙崗」,並以石雕刻、嵌在北門之上。陵園內還修有紀念亭,亭中央立有一塊漢白玉石碑,正面刻著「碧血丹心」4個大字,是馮玉祥將軍親筆所書。石碑背面刻的是馮玉祥將軍撰寫的《陣亡烈士紀念碑碑文》。《陣亡將士紀念碑碑文》:「冒白刃,塗肝腦……凡我中華民族,靡不引為大恥,此恥一日不雪,恐先烈之靈一日不安……」碑文朴實無華,力透紙背,今日讀來,仍然擲地有聲,讓人熱血沸騰。
陵園中部設祠堂,名「昭忠祠」。祠為古式建築,佔地約4070平方米。前後兩進大院,正面有前後兩座殿堂,是安放靈牌的地方,兩側各有一廊房。大門曾經重修,左右各有一耳室,門外一對石獅,前院中央存漢白玉碑座,碑身現存院內。後殿堂的內壁鑲嵌方形碑銘近百塊,系馮玉祥部師長以上將領為陣亡將士題寫的輓詞。祠堂前分列五座六角涼亭。
如今我們看到的碧沙崗公園北大門是1979年重建的。陵園最初建成的時候,北面門樓是城堡式建築,巍峨雄偉,3個門洞一字排開。中間正門闊大,門頭正面有石刻的「碧沙崗」三個金字,左下角是「總司令馮玉祥題」的字樣。大門北鄰鄭洛大路,在路北還有3面照壁,上寫「國土至上,民族至上」、「力量集中,意志集中」等標語。後來,這些標語隨著政治形勢的不斷改變而改變。「文化大革命」期間「破四舊」,馮玉祥親筆所題的「碧沙崗」三個字是地地道道的「四舊」,理所當然該被砸掉。可因為它太高了,所以才免遭厄運。
馮玉祥是三民主義的信徒,當年他主政河南時,曾把鄭州的廟李村改為中山村,大孟寨村改為三民村,五龍口村改為五權村。這些名字都沒有長期存在下去。但他給陵園起的這個名字「碧沙崗」卻長久地保留了下來。
碧沙崗北伐陣亡將士墓地建成之時由4部分組成。陵園中部是烈士祠,分南北兩殿,紅牆綠瓦,氣象庄嚴。烈士祠里懸掛著各種紀念的匾額,存放著刻有烈士姓名的銅牌和記載烈士功績的金冊、碑記等。祠堂之前是中山公園,由民族、民權、民生3座亭子以及水池和石橋組成。祠堂後面是開闊的烈士公墓,每墓間隔兩米,縱橫成列。烈士公墓的東南是民生公墓,安葬著官兵的眷屬。烈士公墓與民生公墓之間設界石相隔。
馮玉祥將軍曾計劃將碧沙崗公園進一步擴建,他在《碧沙崗懷舊》一文中透露,希望在烈士祠左側建一所殘廢軍人療養院,「其築式與政府各部同樣華麗舒美」,右邊分男女各蓋一所烈士孤兒學校。
馮玉祥的願望最終沒能實現,應該與時局有關。1928年末,馮與蔣介石的矛盾激化,蔣、馮、閻大戰開始醞釀。風雲突變,碧沙崗的再建工程自然就顧不上了。
碧沙崗陵園建成以後,馮玉祥在鄭期間,每逢星期日必到烈士祠「行致祭禮,並到墓園躬自添墳」。馮將軍演講、訓話時,每每以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盛贊北伐陣亡將士的獻身精神,他說:「此輩英武健兒,雖暫埋於黃沙碧草,然日後威名萬里,青史千秋。」馮玉祥還要求所屬部隊,只要到鄭州必須到碧沙崗祭奠烈士,以「激發革命情緒」。
馮玉祥平生最愛種樹,有「植樹將軍」的美稱。馮玉祥要求碧沙崗的管理人員在空隙地段多種些柿樹、李樹、桃樹,少種柏樹和柳樹,樹間還可以種糧食和蘿卜。許多次,他動情地說:「退休以後我就在這里看書、寫字、看墳,死後也葬在這里,和好兄弟們朝夕相處。」
如今碧沙崗公園西側「西花園酒店」門前那棵洋槐就是馮將軍親手種下的,它也是碧沙崗公園里最早的一棵樹。這棵樹已經不屬於碧沙崗了。
墓地建成以後,馮玉祥專門派心腹常年看管。守墓的人叫葛心田,曾和馮同班當兵。因葛年長幾歲,馮玉祥常以「老大」相稱。1949年以前,葛家一直住在碧沙崗陵園中。葛家在陵園西南角蓋了10餘間房,建了一個小院,開墾荒地,種了些糧食和蔬菜,自給自足。1956年,也就是碧沙崗被辟為公園的那一年,葛心田老人壽終正寢。
上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結束後,馮玉祥的舊將劉汝明被南京政府委任為鄭州綏靖公署副主任,率部駐開封一帶。為了紀念第29軍抗日戰爭時期陣亡的高級將領佟凌閣、趙登禹、張自忠以及積勞病故的原29軍軍長宋哲元,劉汝明在原有的民族、民權、民生3座亭子後旁邊又建了兩座亭子。5座亭子的前方另建了一座紀念塔,正面鐫刻著「抗日烈士永垂不朽」的字樣。但東邊的那座亭子建成後不久就毀於戰火。那座「抗日烈士紀念碑」,「文化大革命」時被毀掉了,只留下一個塔形的底座。1994年,在「抗日烈士紀念碑」原址上建起了「北伐戰爭紀念碑」。這座紀念碑碑身高近18米,正面是聶榮臻元帥題寫的「北伐陣亡將士永垂不朽」10個金色大字。縱跨碑體的浮雕,由北伐軍將士群像組成。今天,從北大門進碧沙崗公園,這座紀念碑是最醒目的建築。
1956年,鄭州市人民政府將陵園改建為碧沙崗公園,1957年5月1日,碧沙崗公園正式向遊人開放。
「文化大革命」時,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鄭州市的金水區、二七區、中原區要各有一個公園。當時嵩山路以西是中原區,沒有公園,就把碧沙崗劃了過去,改名為「勞動公園」(1966年10月-1980年11月)。值得一提的是,「勞動公園」4個字是郭沫若老先生親筆題寫的。「文化大革命」以後,碧沙崗公園重修了大門,又恢復了原來的名字。據傳郭沫若題寫的「勞動公園」的牌匾如今還在鄭州,被一個「近水樓台先得月」的人收藏起來了。1986年,碧沙崗陵園被河南省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因為她是全國保存下來的面積最大、保存比較完好的一處北伐陣亡將士的烈士陵園。 碧沙崗公園作為中國近代革命歷史遺跡,園內文物保存完好,中山公園、烈士祠、紀念碑亭作為歷史的見證,每年都有數十所大中專院校的學生來園進行憑吊,懷念革命烈士。1991年6月28日,聶榮臻元帥為新建紀念碑題詞「北伐陣亡將士永垂不朽」。2008年7月份碧沙崗公園被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經過幾十年來的建設,公園集文化、娛樂、休閑、園林觀賞為一體,每年接待遊客約200萬人。公園綠化覆蓋率己達94.3%,建有牡丹園、木蘭園、沉香園等特色園區5個,樹木品種200多個。此外,園內還修建了熱帶魚展覽館、盆景苑、電影室、溜冰場、宇宙飛船、兒童樂園,錯落有致。碧沙崗公園功能完備、特色突出,四季有花、景色宜人,時逢節假日,這里更是遊人如織,熱鬧非常,已成為鄭州市民休憩、遊玩的好去處為游覽娛樂的好去處。

⑶ 開封最值得去的景點是哪裡

1、清明上河園 AAAAA
推薦1
清明上河園
《清明上河圖》是著名畫家張擇端傑作。畫中的主題是北宋時期東京汴河兩岸及城內外的民俗風情。一部《東京夢華錄》和一幅《清明上河圖》可以互相印證,被稱為了解北宋東京(開封)的鑰匙。1992年,開封市為再現北宋東京的風情,擇取《清明上河圖》中的精髓,於城內西北隅創立清明上河園,佔地33公頃,營建房屋400餘間,整個建築,悉依宋代《營造法式》,是開封繼宋都御街後又一個仿宋建築群。又因水面遼闊,運用造園手法,將水面析為港汊交錯的河網,河港內有大小船舶50多艘,均按宋代汴河船的形制而特製,悠遊水中,動靜結合,更添流光曳彩的宋韻。從而再現《清明上河圖》所展示的宋都東京的繁榮景象,薈萃流傳至今的宋代民間藝術、民俗風情等歷史文化於世人面前。清明上河園設綜合服務、休閑購物、驛棧、民俗風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鳥蟲魚、繁華京城等8個功能區,並設有校場、虹橋、民俗、宋都等4個文化廣場,總投資1.1億元人民幣。《……[詳細]
2、龍亭公園 AAAA
推薦2
龍亭公園
龍亭公園位於開封城內西北隅,佔地面積1300多畝,其中水域面積710畝。全園包括午門、玉帶橋、朝門、照壁、朝房、龍亭、北宋皇宮宸拱門遺址、碑亭、北門及東門等清朝萬壽宮建築群體,還有奇妙的潘楊二湖、明媚的四季同春園、典雅的盆景園、號稱中原一絕的植物造型園及長廊水榭等園林景觀。龍亭大殿高26.7米,基高13米,坐北朝南。東西兩側各有八間朝房,與大殿組成完整的宮殿院落,其內建有中國首座大型宋代蠟像館,63個人物蠟像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御道兩側為著名的楊湖和潘湖。雖然兩湖東西相鄰,但楊湖清澈見底,恰似北宋名臣楊業的光明磊落,潘湖卻渾濁不堪,正如北宋0臣潘美的卑鄙齷齪。整個園區碧波盪漾,垂柳依依,芳草如茵。既有北方宮殿雄渾之氣魄,又兼南國園林秀麗之風姿。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使人們將龍亭視為「古都的象徵」。每年金秋十月,作為聞名中外的開封菊花文化節主會場,龍亭景區布置氣勢磅礴,數千種特色品種菊花爭奇……[詳細]
3、萬歲山·大宋武俠城 AAAA
推薦3
萬歲山·大宋武俠城
萬歲山大宋武俠城 (英文:The Song Dynasty Of Kungfu City),是開封市萬歲山游覽區有限公司斥巨資於2003年10月在原國家森林公園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地處河南省開封市西北部,與龍亭湖風景區毗鄰,佔地五百餘畝,是一座以 宋文化、城牆文化和七朝文化為景觀核心、以大宋武俠文化為旅遊特色、以森林自然為格調、兼具休閑娛樂功能的多主題、多景觀大型游覽區。景區以《七俠五義》、《岳飛傳》、《水滸傳》、 等宋代武俠題材為背景,常年推出36部(每天60多場表演,上午8:50開始演出,下午5:30結束演出)實景武俠劇演出,達到全景式、系統化展現大宋武 俠豪情及江湖百態。同時推出了以《武俠影視體驗廳》和《武狀元》為代表的互動劇目演出,以《楊志賣刀》和《飛雲浦》為代表的遊客零距離的突發性演出、以及 《飛刀飛斧》特技類演出等每天循環上演,精彩不斷。大宋武俠城原名萬歲山游覽區,為了形成……[詳細]
4、開封府 AAAA
推薦4
開封府
開封府包公辦公的衙門,開封府為北宋時期天下首府,威名馳譽天下,包龍圖扶正祛邪、剛直不阿、美名傳於古今。宋代古開封府已被水患沖毀,重建的「開封府」位於開封包公湖東湖北岸,佔地60餘畝,建築面積1.36萬平方米。在開封府,您除了能夠看到大批珍貴史料,軼事和陳展外,還能夠看到「開衙儀式」、「包公斷案」、「演武場迎賓表演」、「噴火變臉」等豐富多彩的表演活動,真切地體會到「游開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龍圖,領略人間正氣」。根據陳展內容的不同,大體分為九個區:一、以名冤鼓、戒石、大堂等為主體的府衙文化區;二、以梅花堂包拯倒坐南衙為主體的包拯傳說文化區;三、以太極八卦台、三清殿為主體的道教文化區;四、以典獄房、牢獄為主體的刑獄文化區;五、以拱奎樓、桂籍堂為主體的教育科舉文化區;六、英武樓、校場為主體的游藝文化區;七、以清心樓歷任府尹事跡為主體的府尹人文文化區;八、以潛龍宮宋太宗、宋真宗宋欽宗的事跡為主體……[詳細]
5、鐵塔公園 AAAA
推薦5
鐵塔公園
開封鐵塔是中原文化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如擎天玉柱聳立在開封城東北隅,它以精湛絕妙的建築藝術和宏偉秀麗的身姿而馳名中外。鐵塔公園佔地面積51.24公頃,其中有9.62公頃的水面積;園內依次建有「盆景苑」,「天下第一塔」石碑;「極樂世界」牌坊;寧靜雅緻的「靜苑」;巍峨壯觀的「接引殿」;鐵塔公園佔地面積51.24公頃,其中有9.62公頃的水面積;園內依次建有「盆景苑」,「天下第一塔」石碑;「極樂世界」牌坊;寧靜雅緻的「靜苑」;巍峨壯觀的「接引殿」;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鐵塔」;以及為了讓遊客更好的了解鐵塔歷史而興建的「鐵塔嬗變藝術宮」;還有「竹園」;「梅園」,「賞心園」等小品式建築。各園亭台風姿卓絕,花木風情萬種,笑迎八方遊客。鐵塔又名「開寶寺塔」,坐落在開封鐵塔公園內,因塔身全部以褐色琉璃瓦鑲嵌,遠看酷似鐵色,故稱為「鐵塔」。始建於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1961年……[詳細]
6、天波楊府
推薦6
天波楊府
是北宋抗遼民族英雄楊業的府邸,位於北宋首都東(今開封市)城內西北隅,天波門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楊府」。楊家世代忠良,楊家將忠心報國,宋太宗趙光義愛其清正剛直,不善巧言謅媚的性格,赦建一座「清風無佞天波滴水樓」,賜子令公居住,並親筆御書「天波楊府」匾額,下旨凡經過天波府門前的滿朝-,文官落轎,武官下馬,以示對楊家的敬仰。天波府臨近近宋皇宮,建有宏偉的殿堂,瑰麗的樓台,是一座頗為壯觀的官府宅院。現在的天波楊府,是開封市園林處於1994年10月建成。天波楊府是依據《宋東京考》、《如夢錄》、《祥符縣志》等記載,建於開封市城內西北隅,楊家西湖北岸,東靠北宋皇宮遺址龍亭公園,西臨清明上河園,翰園碑林。天波楊府佔地3.3公頃,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由東、中、西三個庭院組成。中院楊家府衙,是天波楊府的主體;西院楊家花園;東院演兵場,是楊家將操兵練武的場所,是開封市重要景點。位於開封市西北部楊家湖北岸

熱點內容
牡丹江皮帶扣 發布:2025-02-10 09:58:35 瀏覽:317
紅楓葉的花語 發布:2025-02-10 09:50:15 瀏覽:788
百合網搞百合 發布:2025-02-10 09:40:33 瀏覽:786
心媽鬱金香 發布:2025-02-10 09:34:47 瀏覽:96
百合電話卡 發布:2025-02-10 09:29:00 瀏覽:20
西蘭花的圖片大全大圖 發布:2025-02-10 09:28:59 瀏覽:587
百合小說御姐師生 發布:2025-02-10 09:09:41 瀏覽:137
咖啡拉鬱金香的奶泡要求 發布:2025-02-10 09:01:13 瀏覽:547
梅花鹿的牙齒 發布:2025-02-10 08:55:38 瀏覽:781
捕蟲草盆栽 發布:2025-02-10 08:55:37 瀏覽: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