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石榴盆景
⑴ 北歐植物審美疲勞試試好養耐看的本土植物
雖然從小家裡養過不少時下「北歐風」的室內綠植,龜背竹,橡皮樹,琴葉榕,龍血樹……都是擺上能出大效果,又相對好養活的厚葉盆栽。但是近年來店店都擺家家都養,看多了總感覺千篇一律,於是嘗試找一些平常的本土植物來養,發現只要搭配得宜也非常好看有趣。
芋奶:老媽買菜多的留給我,不亞於什麼流行款的合果芋和滴水觀音
金銀花:瘋狂攀藤,一年四季都能開花,花有白色和粉色兩種,白色花除開時為白色,開放兩三天時間內慢慢變黃,然後凋謝。古代圖案的忍冬紋就是指金銀花。陽台種可以用竹竿支撐,院落可爬牆。
常春藤:配個簡約風花盆怎麼擺都好看,藤蔓長得快,喜蔭放櫥頂尤其適合。葉片皮實,澆水周期可長達一兩周,頻道澆水反而容易爛根。
地瓜葉:太像常春藤,吃不完的地瓜放在土裡就瘋長了。還有胡蘿卜長出來的植株其實也很美
爬山虎:有院落,別墅的整片牆面,爬山虎絕對爬滿,但可能會為蟲提供庇護,秋天落葉掉盡,建議及時打掃落葉。
芭蕉樹:時下流行天堂鳥,看上去和塑料模擬植物一般。我更喜歡芭蕉這種本土品牌,雨天可以欣賞到雨打芭蕉的清景,芭蕉通常在古典園林的牆角較多種植,自己家裡在室外露台用大缸養,不接地氣,上海冬天零度左右盆栽芭蕉容易凍死,一般會用稻草捆包裹防寒。
棕竹:跟散尾葵,蒲葵的效果接近。
銀杏樹:有矮化盆景銀杏和樹苗銀杏差別,樹苗長高長粗很慢,十年也不會長高多少。
石榴樹:石榴樹通常有花石榴和果石榴的差別,花石榴作為景觀樹不結果。還有小型盆景石榴。家裡的石榴樹放在露台上已經長到了快3米,非常好養活。秋天葉子會發黃落盡。
茉莉:茉莉花也是會攀藤的。朝南陽台養過一棵,小小的茉莉,爬藤占滿整個上層空間。
凌霄花:很快爬藤,一年不間斷多次開花,葉片較薄,需要觀察土壤水分和葉面是否萎靡及時澆水,大概1~2天一次。
茶花:在上海很難找到賣白色的茶花,市場上大多是粉色系,於是在淘寶的福建賣家處買了一棵。還沒到花期等待中。
板藍根(馬藍):南方的馬藍與北方的菘藍都是古代染布的藍靛草料,19年夏秋之際在淘寶廣東賣家處購得,經過大半年長勢不錯,葉片破損或枯萎時呈現深藍色。
艾草:葉片形狀完全不亞於流行的蕨類植物。家裡雖然種了迷迭香薄荷百里香等西式香料,艾草還是有中草葯特別的氣質。
菖蒲:常見品種是金錢(短短葉片),虎須(長葉深綠),黃金姬(長葉翠綠),野生石菖蒲(整株較大)。其實菖蒲也不一定必須搭配紫砂盆作出一派文人侍讀的樣子,也可以換個花盆加入多肉的可愛路線。
金錢草:水養土培都很好種,只要保證水。
荷花:有院落的可以種中國傳統的荷花,室內過陽台建議考慮睡蓮或碗蓮。室外養荷花的最大隱患就是荷花缸里滋生蚊蟲。
楓樹
玉簪花
雞蛋花:雲南,東南亞常見的品種,特別清新的香味,常見有粉紅花和黃白花兩種
大葉女貞:通常做綠化帶的造型樹牆品種,家裡空花盆自己長出來的野生品種,特別好養活,僅僅靠下雨就長到2~3米小樹,開小白花也很美
吊蘭:裝修完用來吸毒氣的頭號植物,其餘還有虎尾蘭,綠籮。開的小白花也特別文氣。
以上內容由好好住用戶曼殊子分享,希望可以幫到你~
⑵ 石榴小苗如何做盆景
速成石榴盆景主要有三個步驟。
第一步:選擇樹形比較矮的石榴品種;第二步:在養護過程中需要把主枝幹剪掉;第三步:等樹苗長到15厘米以後就可以進行移植,然後將它的頂部枝條修剪掉即可。
1、整形:
石榴樹萌發力強,一年之內幾次長出新枝。一般春季長出的健壯新枝能形成結果母枝,翌年春天從這些枝條上長出的頂芽或腋芽生出短小新枝常開花,其中頂芽的花最易坐果。夏秋長出的芽應及時去除。盆景整形常在春季萌芽前進行,剪除徒長枝、過密枝、細弱枝,要注意保留那些健壯的結果母枝。
2、施肥:
石榴樹比一般花木喜肥,翻盆時盆底部適當多放些已發酵蹄片或餅肥,春夏生長旺盛期施肥時應施含磷較多的肥料。
3、環境:
4月下旬至6月上旬這段時間是石榴孕蕾期,應光照充足而且要適當少澆水,使盆土偏干。在枝梢新葉輕度發蔫時,把石榴樹置蔽蔭處30分鍾後,再向盆內澆足水。這樣反復幾次,20天左右即可出現花蕾。
4、疏果:
石榴果實坐牢後,應剪除造型不需要過多的果實,一件中型石榴盆景留有3~5個果即可。果實分布要高低錯落,有疏有密,不能等距離,如果果實太多除顯得雜亂無章外,還會影響明年結果。
⑶ 石榴樹的含義
石榴在中國的含義有吉祥的意思,多子多福。
石榴是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在熱帶是常綠樹。樹冠叢狀自然圓頭形。樹根黃褐色。生長強健,根際易生根櫱。樹高可達5-7m,一般3-4m,但矮生石榴僅高約1m或更矮。樹干呈灰褐色,上有瘤狀突起,干多向左方扭轉。
樹冠內分枝多,嫩枝有棱,多呈方形。小枝柔韌,不易折斷。一次枝在生長旺盛的小枝上交錯對生,具小刺。刺的長短與品種和生長情況有關。旺樹多刺,老樹少刺。芽色隨季節而變化,有紫、綠、橙三色。
石榴樹的栽培技術:
秋季落葉後至翌年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或換盆。地栽應選向陽、背風、略高的地方,土壤要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盆栽選用腐葉土、園土和河沙混合的培養土,並加入適量腐熟的有機肥。
栽植時要帶土團,地上部分適當短截修剪,栽後澆透水,放背陰處養護,待發芽成活後移至通風、陽光充足的地方。
光照和溫度是影響花芽形成的重要條件。生長期要求全日照,並且光照越充足,花越多越鮮艷。背風、向陽、乾燥的環境有利於花芽形成和開花。光照不足時,會只長葉不開花,影響觀賞效果。適宜生長溫度15-20℃,冬季溫度不宜低於-18℃,否則會受到凍害。
⑷ 盆栽石榴樹怎麼修剪
盆栽石榴樹很好修剪,盆栽石榴要在春季發芽前按心中構思好的姿態剪去多餘內枝條和不整齊枝容條。小苗的修剪主要是打尖,通常在10厘米以上的高度時進行。對新生側枝茂密部分可從基部剪除,對徒長枝可採用多次摘心法進行造型,同時促使葉腋間早日形成充實飽滿的側芽,為來年抽生新的結果母枝作好營養貯備,對密集的針刺狀短枝可剪去。
⑸ 盆景製作與養護300例的序言
劉先銀韓省華
盆景是中國的特產,具有悠久的歷史,它源於中國的農耕文化,汲取了中國人文文化的營養,迎合了大眾的審美情趣。在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滋養下,它既登大雅之堂,也入百姓庭院;能擺案頭賞心,可置屋角悅目。室外、街頭,廣場、公園,人們喜聞樂見,給人以溫馨的心情,優雅的心境。盆景製作凝結著人類追求自然,追求藝術的創作觀念,獨具特色。盆景在唐代東傳日本(日語叫「盆栽」)。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再轉而流傳到歐洲。從此中國盆景走向世界,享譽全球。
在千百年的發展中,盆景製作與藝術、與人文、與科學息息相關,也逐步形成了產業。並促進園林建設與發展。 距今七千多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中,刻畫在陶片上的盆栽植物圖案,展示了人類盆栽植物悠久的歷史。漢代未央宮中就有溫室殿,用於盆栽植物擺列,據《三輔黃圖》記載,殿內冬季可陳列花木。20世紀50年代,河北望都出土東漢晚期壁畫墓,繪有置於方形幾架上的卷沿圓盆栽花卉。
文字記載盆栽植物最早見於王羲之《柬書堂帖》中:「今歲植得千葉者數盆,亦便發花相繼不絕。」隨著盆栽審美要求的提高,唐代的盆栽技藝相應有了發展。1972年陝西乾陵出土了唐代章懷太子李賢之墓,墓穴甬道彩色壁畫上有一戴襆頭的侍女,雙手托一橢圓形盆景,內置假山數座,上有帶枝葉的花兩朵。另一幅是一高髻侍女,手托蓮瓣形盤,盤中有紅果綠葉植物一株。李賢是唐高宗第二子,其墓建於神龍二年(706)以前。這些壁畫令入信服地證明了當時已有了山水盆景和植物盆景。當時,盆栽水仙在宮中也有大量的育養,據《花史》《學圃雜疏》記載,唐玄宗曾一次就贈給虢國夫人紅口水仙十二盆,「盆皆金玉七寶所造」。
宮廷之外,唐代的文人也開始擺弄盆景,馮贄《記事珠》敘述王維養蘭花:「維以黃磁斗貯蘭惠,以綺石,年彌盛。」。唐代的文人玩賞盆景成為風行雅事,李賀應朋友命題詩《五粒小松歌》就是形像地了描繪了當時的情景。詩的前言說:「前謝秀才杜雲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選書多事,不治曲辭;經十日,聊道八句,以當命意。」詩雲:「蛇子蛇孫鱗蜿蜿,新香幾粒洪崖飯。綠波浸葉滿濃光,細束龍髯鉸刀剪。主人壁上鋪州圖,主人堂前多俗儒。月明白露秋淚滴,石筍溪雲肯寄書。」松干通過束縛結扎和鉸刀整形,有如群蛇蟠曲之狀。其立意和布勢與現代松樹盆景如出一轍。 「盆景」一詞首次出現見於宋代,蘇軾《格物麤談》:「芭蕉初發分種,以油簪橫穿其根二眼,則不長大,可作盆景。」
兩宋時期,盆景即是名門望族和文人雅士的情趣,也是民間流行的風尚。蘇軾迷戀盆景,他曾於山東蓬萊縣丹崖山旁取彈子渦石數百枚,用以養菖蒲。「我持此石歸,袖中有東海。」他把一雙山石「置之盆盎中,日與山海對」。黃庭堅善制盆景,曾作詩贊一件名為《雲溪石》的作品:「造物成形妙畫工,地形咫尺遠連空。蛟鼉出沒三萬頃,雲雨縱橫十二峰,清坐使人無俗氣,閑來當暑起清風。諸山落木蕭蕭夜,醉夢江湖一葉中。」
范成大、朱熹等都是玩景高手,朱熹在一個山水盆景後面放上一隻熏爐,讓輕煙裊裊而起,狀江山萬里雲霧之態,並吟詩贊道:「清窗出寸碧,倒影媚中川。雲氣一吞吐,湖江心渺然。」別出心裁地表達了他掩門自處的怡然心境。
在民間,汴京的百姓每至七月七日,時興「以小木板上傅土,旋種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態,謂之谷板」。這谷板是盆景的一個變種,區別是以板代盆。《東京夢華錄》對此有詳盡記述。吳自牧《夢梁錄》則專記杭州風物:「錢塘門外,水橋東西塍諸圃,植怪松異檜,時奇花,巧窠兒,為龍蟠鳳舞飛禽走獸之狀,每日市於都城,好事者多買之,以備觀賞也。」 「窠兒」與《武林舊事》提到的「盆窠」、《雲林石譜》提到的「木窠」,都是盆景的別稱。這里具體介紹了盆景集中製作的地點及作為商品銷勢見俏的行情。而且盆景花木的蟠扎技藝又較唐代有所發展,形象也更加多樣化了。唐時有蛇形五粒松。而宋代這時選材不單是松,還有檜及四時奇花等,取形也不限於蛇,而是蟠龍舞鳳飛禽走獸樣樣皆有。
盆景製作的理論在宋代開始形成,首見於溫革《分門瑣碎錄》,書中談到製作植物附石盆景的方法,如芭蕉盆景:「種水芭蕉法:取大芭蕉根,平切作兩片,先用糞、硫黃、酵土,,須十分細,卻以芭蕉所切處向下,覆以細土,當年便於根上生小芭蕉,芽長二三寸,取起作骰子塊切,切下逐根種於石上,棕櫚細纏定,根下著少土,置水中,候其土漸去,其根已附石矣。」詳細敘述了獲取矮化芭蕉小苗及使根附石的技巧。又如菖蒲盆景:「菖蒲初種在圓石之上,,一再移於好石之上,乃細而不粗。」此外還提到石榴盆景的製作。
到元代,蘇州高僧韞上人是製作盆景的高手,丁鶴年曾有詩贊他道:「尺樹盆池曲欄前,老禪清興擬林泉。氣吞渤澥波盈掬,勢壓崆峒石一拳。彷彿煙霞生隙地,分明日月在壺天。旁人莫訝臉襟隘,毫發從來立大千。」詩題為《為平江韞上人賦些子景》。些子景:小景緻之意,元人對盆景的別稱。 盆景和中國繪畫密不可分,盆景製作者在從大自然尋求美感的同時,非常注重從美術家的作品中汲取營養,畫家也非常注重從盆景中選用題材。故宮藏有南宋畫家劉松年《十八學士圖》四軸,其中便有兩幅古松盆景,其樹懸根露爪,枝如游龍,蒼勁神奇。
以盆景與繪畫緊密結合當在明朝,那是盆景藝術豐盛時代。時人將盆景稱作盆玩。屠隆撰《考盤餘事》,有專章「盆玩箋」,論說盆景:「盆景以幾案可置者為佳。最古雅者,如天目之松,高可盈尺,本大如臂,針毛短簇……令人六月忘暑。如閩中石梅,乃天生奇質,從石本發枝,且自露其根, 曲古拙,偃仰有態……恍然夢醒羅浮。如水竹,亦產閩中,高五六寸許,極則盈尺,細葉老乾, 蕭疏可人, 盆植數竿,便生渭川之想。此三友者,盆景之高品也。」松、竹、梅盆景與我們今天的製作一般無二。只不過人們不再一定要用天目松和閩中的石梅、水竹而已。
《考盤餘事》還說:松者可「結為馬遠之歌斜詰曲,郭熙之露頂攫拿,劉松年之偃亞層疊,盛子昭之拖拽軒翥等狀」。馬遠、郭熙、劉松年等都是宋代山水畫家,他們的畫風格奇特,如北宋的郭熙,畫山石多用「卷雲」或「鬼臉」皴,畫樹枝如蟹爪下垂,氣勢雄健;南宋的馬遠,畫山石方硬,畫樹干「瘦硬如屈鐵」。這就要求盆景的藝術造型要從山水畫中獲得靈感。
屠隆還提出盆中植物可以吸收燈煙等有害物,置於幾案,可利於潤眼。首次把盆玩觀賞與有益於身心健康結合了起來。 論述盆景的還有高濂《遵生八箋》卷七「高子盆景說」,文震亨《長物志》卷二「盆玩」篇。 文震亨認為世間以盆景列於幾案上為第一,列於庭榭中為次之,他認為應顛倒過來。在他看來,置於室外的大型盆景,在審美上更自由。實際上,當時「幾案可置」 的中小型盆景在社會上更為流行。他也列舉了一些可供盆玩製作的植物:水冬青、野檜、杭州虎刺、夜合、黃香萱、夾竹桃、黃密矮菊、短葉水仙、美人蕉等。他主張:盆景「小者忌架於朱幾,大者忌置於官磚,得舊石凳或古石蓮磉為座,乃佳」。
明代對樹樁盆景的深入研究,強調了景物的意境,使人如臨其境,產生遐想。明代的樹樁盆景實物,至今尚有保存。揚州園林處的一盆古柏,據說是明末揚州天寧寺的遺物,蘇州萬景山莊陳列的一盆題為「秦漢遺韻」的圓柏盆景,據說更有五百年的樹齡。
清代,盆景之風更盛,凡園林必備。康熙皇帝留下一首《詠御制盆景榴花》詩,可見他自己也親手製作過。詩雲:「小樹枝頭一點紅,嫣然六月雜荷風。攢青葉里珊瑚朵,疑是彩銀金碧叢。」皇帝如此熱衷,必對盆景藝術有所推動。
康熙年間,園藝名著《花鏡》一書出版,在陳淏子撰寫的這部書中,「種盆取景法」論述了盆景的構圖、取材和配置等方面的知識。乾隆時蘇州人沈復在《浮生六記》卷二「閑情記趣」中,對盆景有許多他個人獨到的經驗之談。嘉慶年間出版的《盆景偶錄》,還將盆景植物分成四大家、七賢、十八學士和花草四雅,顯然盆景能夠托情寄志,更受漢民族出身的文人雅士青睞,才會慷慨賦予盆玩那麼多桂冠和頭銜。李符作有《小重山》詠盆景雲:「紅架方瓷花縷邊。綠松剛半尺,數株攢。劚雲根取石如拳。沈泥上,點綴郭熙山。移近小闌干。剪苔鋪翠暈,護霜寒。蓮筒噴雨算飛泉。添香靄,借與玉爐煙。」可一窺清代人玩盤景的情趣。
盆景經長期發展,在清代大致成熟和定型了。劉鑾《五石瓠》說:「今人以盆盎間樹石為玩,長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約之,或膚寸而結果實,或咫尺而蓄蟲魚,概稱盆景。」可謂是製作盆景的通則了。 今天,盆景藝術又重綻光彩,恢復了昔日的輝煌,且風格各異,流派紛呈。
中國古代的盆景與各地的氣候、文化、資源相結合,形成了揚派、蘇派、嶺南派、川派、海派這五大門派。每一個門派都有自己獨具的特色和相應的藝術與自然和諧的氣息。揚派即揚州、泰州一帶盆景風格,以層次分明、平穩嚴整見長;蘇派即蘇州、常熟為代表,以老乾蟠枝、清秀古雅見長;嶺南派即廣州、佛山為代表,以剛勁挺拔、飄逸豪放見長;川派即四川盆景,以傳統不露「做手」的蟠扎技藝見長;海派即上海風格,以明快、流暢、新奇為特色,歷史雖短,卻能博採眾家之長,自成一體。五大流派只是擇其要而述之,不免掛一而漏萬,故後來又續有增補,如加上徽派,稱之為盆景六大流派;如再加廣西、福建、浙江、北京,稱之為十大流派。這一切都表明了今天我國的盆景藝術日新月異,蓬勃發展。
盆景是一種縮龍成寸、以小觀大的培植和擺設藝術,是立體的畫,無聲的詩。麗水農科所的同仁,得甌江之靈氣,攜浙南之秀美,承祖國盆景藝術各派之精華,總結盆景製作中的300例,方便、簡捷,無論何人,只要你對盆景有興趣,從中均可得益。
⑹ 石榴樹的含義
石榴的風水寓意
石榴樹在我們生活的地方,尤其是農家小院里,是非常常見的植物。現在生活普遍小康,在家居庭院、居室內都比較容易見到,因為石榴有多子多福的意義,所以很多人選擇種植在家居中觀賞,有人也把石榴樹做成各種樁景和供瓶插花觀賞。
石榴樹從古代就非常受到我國人民的喜愛,我國古代文人墨客甚是喜愛石榴並賦予了很多情感。不僅因為它外表美觀,果實口味酸甜,更是因為它寓意吉祥。
1、生活紅紅火火
中國人向來就喜歡紅火喜慶的場景,石榴象徵了中國人希望的那種紅紅火火多子多福的美好生活。見過石榴花的人都知道,石榴花色如火一般,熱情艷麗,滿枝的石榴花象徵了繁榮、美好、紅紅火火的日子。石榴的榴以往是「留」字的,所以很多人賦予石榴為「留」之意,有成語「送榴傳誼」,就是代表這一意思,成為有中原特色的民俗。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中國人都喜歡在自家庭院里種植一兩顆石榴,以祈求生活如石榴花般紅紅火火。
還有石榴果實里含籽粒甚多,常用來寓意多子多福。石榴是家族興旺、綿延不斷的一種象徵。石榴的果實在古代是經常作為一種寓意興旺的禮物贈送。
2、石榴旺桃花
有資料顯示,說石榴花自古被譽為是女子嬌美的象徵。古代常有人用「拜倒在石榴裙下」,來形容男子被女人的美麗所征服,所以「石榴裙」就成了古代年輕女子的代稱。那時候,女子佩戴石榴花佩有利於增加女性的魅力,是旺桃花的很好選擇。未婚女性在卧室擺放石榴花盆景或吉祥物都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一點哦,石榴不能放在小女孩的房間。
3、石榴興旺人丁
有一些風水師認為,家居庭院種植石榴樹,擺放一些石榴盆景、吉祥物是一種吉祥的表現,會對家庭有興旺的作用。但是擺放的位置也有一定的門道。在庭院擺放種植石榴的話,要注意以美觀大方為宜,要避開凶位和不潔之處。還有就是擺放種植石榴在丁位,對於旺丁大有裨益。
現在,你對石榴是否了解更多一些了呢?如果需要為家裡填一份美景的話,就可以選擇石榴裝飾家裡哦。生活也能跟石榴一樣紅紅火火,美美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