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歐月的養殖方法
『壹』 歐月月季花的養殖方法
歐月月季花的養殖方法:土壤要求、根據季節和氣溫掌握澆水頻率。
1、土壤要求:歐月月季花喜歡疏鬆肥沃、透氣排水性良好的微酸性或者中性土壤。適量澆水:歐月月季花喜濕潤,澆水一定要澆透,冬季要減少澆水次數。
歐月月季花的特點
從花型上看,它具有極其豐富的多樣性,有的是傳統老式玫瑰的杯狀花型、友搭有的像大小不等的包子、有的密集集群式的簇花開放,大部分優良品種花瓣過百片,開花不露芯,耐開耐曬。
從花色上看,顏色也豐富多彩,多種單復色、漸變條紋斑點色,可謂豐富多彩。從株型上看也有大小藤本、大小灌木、微型等區分,可謂婀娜多姿。
這些新品玫瑰不論是作為家滑枯庭陽台庭院小品,還是園林景觀種植,均可以達到震撼的美輪美奐的視覺沖擊效果。最突出的一點是這些新品玫瑰戶外種植可以春、夏、秋三季花開不斷,室內或溫室養護得當可四季月月花開不絕。
『貳』 歐月月季花的養殖方法
1、澆水方法
養護歐月 月季花 的過程中,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能出現積水情況,當夏季天氣炎熱乾燥時,定期向葉片和周圍噴水保濕。
2、施肥管理
在給歐月 月季 施肥時,需要根據歐月月季不同的生長情況施加相應的肥料,以滿足植株生長所需的養分。
3、及時修剪
歐月月季的花期後,要及時修剪殘花、病弱枝、枯萎枝等枝葉,減少養分消耗。
『叄』 歐月玫瑰的養殖方法
養殖歐月玫瑰要使用腐殖質豐富,並且呈微酸性的肥沃砂質土壤。歐月玫瑰喜陽,在它生長期要有充足的光照,它性喜溫暖,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在18-28℃之間。澆水時要避免土壤產生積水。在它生長期還需要勤施薄肥。
養殖歐月玫瑰的方法
1、適宜土壤
歐月玫瑰喜水,但是不耐水澇,所以澆水時要掌握“見干見濕,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在它生長期攜扮還需要勤施薄肥,最好每隔10天左右為其施加一次淡肥水。注意施肥型悄的時候不能使用生肥或者濃肥,不然容易造成肥害。
『肆』 盆栽歐月的養殖方法
歐月就是歐洲月季,花色鮮艷,特別養眼,很受人們的喜愛,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盆栽歐月的養殖方法方面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盆栽歐月的栽培技術
1、介質的配製
歐月喜歡中性偏酸的土壤,最適宜pH為6~6.5。園土和有機質(腐葉土、泥炭、發酵松鱗等富含有機質)按2:1配製,也可直接利用園藝店賣的培養土或專用介質。
肥料選用肥效期6~7個月的愛貝施18-6-12長效控釋肥和愛貝施微量元素肥,在配製介質時加入並混合均勻。
在混拌介質時,添加農用消石灰,將混合好的介質pH調整到7.0左右。
為預防根結線蟲為害,每立方米介質中加入300目矽藻素1kg。 在混合介質時用殺菌劑敵克松澆灑,潤濕後隔天使用。
2、裝填介質
加入約盆高1/3的介質 (具體加多少根據盆高和苗根系大小來定),然後把舊盆里的歐月帶介質輕輕倒出,把底部盤結的根系散開,再將苗置於盆中央,往盆內添加介質。添加好介質後最好輕提一下苗,讓介質填滿根系間的空隙,並使根系更加順暢。新介納首飢質要填到歐月枝條第1節的位置。介質表層到盆口和綠葉間需要3~4cm的空間,以方便澆水和防止澆水時積水。換好盆後需及時澆透水,讓根系和介質接觸充分。
歐月的養護管理
1、澆水
歐月喜濕潤但怕澇,耐旱但不喜旱。表層2cm深度的介質干要澆水,每次澆水要澆透。春季是歐月快速生長的時期,需要大量水分,但澆水不宜過多以防爛根。
2、追肥
種植過程中應底肥和日常追肥相結合,薄肥勤施。春季開始萌芽生長時施一次控釋肥,現蕾至開花前追施水溶性肥10-30-20開花肥,澆灌結合葉面噴施,7~10天一次;首次盛花期後結合修剪補施一次控釋肥18-6-12。立秋後:補施一次Apex喬灌木控釋肥18-6-12,根據各品種第二茬花的情況追施水溶性肥10-30-20開花肥,澆灌結合葉面噴施,7~10天一次。
3、修剪
1)、 修剪原則:
冬季修剪:在12月下旬~1月中旬進行。修剪總的原則是要剪除病蟲枝、細弱枝芹空,疏除平行枝、過密枝、內向枝,去直留斜。弱樹弱枝強剪,壯樹壯枝輕剪。
2)、修剪方法:
先把枯枝、病蟲枝、細弱枝、交叉枝、下垂枝、橫生枝、並列枝洞返剪除,再將剩餘枝條上的所有葉子全部摘掉;再將3年以上的老枝剪除。修剪老枝時,若老枝上有長出非常壯的長枝條,將這個枝條留下,把老枝剪到此枝條萌生部位;2年的枝條(前一年開過花的枝條)留下2~3個芽點(選外芽),將其餘的部分剪除;當年新長出的長枝條,選最健壯的芽點上方下剪;枝條若太密,可刪剪掉一些;所有的枝條都要動剪刀;保留株高的1/3。
歐月養殖的注意事項
病蟲害防治
常見的病蟲害有黑斑病和介殼蟲。
1)、黑斑病防治:
為害症狀:病斑通常出現在葉片的表面,葉上病斑初為紫褐色至褐色小點,後擴展成直徑1.5~13mm的圓斑,黑色或深褐色,邊緣纖毛狀或整齊光滑,病斑周圍常有黃色暈圈包圍。
發病規律:在多雨、多霧、多露時易於發病,病菌可多次重復侵染,整個生長季節均可發病。養護管理不善,植株衰弱情況下發病較重。土壤通透性差,肥水管理不當的地方發病較重。
防治:隨時清理落葉,摘去病葉,秋後徹底清除,以減少侵染來源。冬季對病株進行重度修剪,清除病莖上的越冬病原;早春發芽前,噴波美3~5度的石硫合劑,以鏟除病菌。6~8月後,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鋅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200倍液,其中以7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每7~10天噴一次,共噴6~7次防效較好。
2)、介殼蟲防治:
為害症狀:被害植株出現生長不良,葉片泛黃、提早落葉等現象,嚴重的會使植株枯萎而死亡。介殼蟲的分泌物還可誘發煤污病。 發病規律:在大棚溫室中較常見,6~9月危害最盛。
防治:保持環境通風透光。如發生,應在若蟲期(5~8月)用葯,因此時若蟲體表尚未分泌蠟質,介殼更未形成,用葯仍易殺死。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2—3次。常用農葯:馬拉硫磷、噻嗪酮+毒死蜱、噻嗪酮+殺撲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