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黃韮
1. 黃韭菜盆景種植方法
工具、原料: 盆栽容器,韭黃種子。
方法、步驟:
1、將韭黃的種子放入約55~60℃溫水中浸泡10到15分鍾 時間到後將種子再用清水洗一遍,撈出陰干後待用。
2、選用50孔育苗穴盤,盤底放上一層椰糠,然後放入已消毒的有機基質或配好的營養土,每穴播種6粒左右種子,再覆蓋一 層約0.5到1.0cm厚的基質或土,澆透水,保持15到25 ℃的溫度,約一周時間即可出苗。
3、還可以直接從菜園里挖長了兩三年的韭菜根,只留下下部根系約1.5到2.0 cm,將根部土壤洗掉後放入高錳酸鉀1500倍液中浸泡約15 分進行消毒,然後再用清水沖洗根部後上盆定植。
4、出苗後,將盆栽用的盆等容器裝入基質或營養土,不要裝滿,上部留出約3到4cm的空間,然後將韭黃苗每五到六根作為一簇栽入盆栽容器里,每一簇間距約4cm左右。然後澆水,大概一到兩周時間即可緩苗。
5 、當韭黃苗長到高約30cm左右時長出黃萎葉片時可將其割掉,這叫養茬。經過兩三次養茬後,韭黃會進入高速生長時期,這時就可以割取食用了。
6 、在整個生長期間不要使用任何化肥和農葯,只要使用一些淘米水或剩牛奶、啤酒之類的廚房垃圾即可,並且追肥約兩周左右一次,不可過多過勤,且每次適量,不能太多,要結合澆水進行。
注意事項:不可澆水太多,反倒會生病害。
2. 黃韭根盆景的種植方法
黃韭根盆景的種植方法如下:
1、播種時間
春、秋兩季均可播種,春播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秋播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
2、播種方式
適採用直播、條播的方式,用種量一般每畝地2.5至3公斤。
3、播種前准備
對種子進行浸種催芽,用50度左右的水浸泡種子24小時,每天用清水沖洗一次,經過2至3天,在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4、播種方法
在畦面上按0.7至0.8米的行距,先開東西向凹形的播種溝,要求底面平整。溝的深度以13至15厘米,底寬15厘米左右為標准,把溝底壓平,在壓平之前先撒一層薄沙,後將種子均勻地播於凹形溝內,再覆蓋一層1至1.5厘米左右的細沙,直至不見種子外露。
黃韭菜的生長習性
1、溫度:韭菜性喜冷涼,耐寒也耐熱,種子發芽適溫為12℃以上,生長溫度15℃到25℃,地下部能耐較低溫度。
2、光照:中等光照強度,耐陰性強。但光照過弱,光合產物積累少,分櫱少而細弱,產量低,易早衰。光照過強,溫度過高,纖維多,品質差。
3、水分: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60至70%,土壤濕度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80至90%。
4、土壤營養:對土壤質地適應性強,適宜pH為5.5至6.5,需肥量大,耐肥能力強。當黃韭菜的小苗生長出2至3片葉子時,需要適當的進行澆水,但是在移栽前的5至7天需要暫停澆水。
3. 黃韭盆景的第一次澆水方法
第一次給黃韭盆景澆水要需要澆透,澆灌大水,讓土壤和植株都能吸足水分,這樣也可促使根系和土壤更緊密的結合,從而可更好更快的恢復生長。它喜歡微濕的生長環境,生長季要及時補水,適當保濕處理,但澆灌的水量要控制好,不可積水。如果處在冬季,低溫環境下生長基本停止了,就需嚴格控水,整體讓土壤偏幹些。
黃韭盆景第一次澆水必須要澆灌透水才行,澆大水,讓土壤和植株都吸足水分,這樣植株的根系和土壤會更緊密的結合,從而可促使更快適應,恢復生長。後期再澆水就不需太勤了,大概三五天之後再澆灌。如果正處在生長階段,要讓土壤微濕些,發現土壤干要及時補水。若氣候乾燥,不僅需要補水,還要勤噴灑水分才行。如果是冬季,溫度偏低,生長速度慢,需要減少澆水,整體讓土壤微幹些才行。
韭黃盆景適宜生活在溫暖的環境下,養護時需將室內溫度控制在20℃左右。冬季養護時需做好控溫處理,需將其轉移到室內進行養護,避免產生凍傷,夏季溫度高於30℃時,需加強通風,勤灑水,並做好遮蔭措施,避免葉片被灼傷。
養護韭黃盆景時還需經常開窗通風,韭黃盆景適宜生長在空氣流通的環境下。在室內養護時,需經常開窗通風,長期處於密閉的環境下時,容易滋生病菌與病蟲害。
光照:黃韭盆景對光照的需求量不是很大,平時養護在散光處就行。懼怕直射光,光照太強時必須要擋住,不可暴曬。雖然耐陰,但是不能長時間放在陰暗處,否則葉子會變得很綠,容易徒長。
溫度:黃韭盆景喜歡溫暖的環境,適宜的溫度在20度左右。不耐寒,冬季的溫度太低,必須要很好的控溫,及時搬到室內,避免被凍傷。夏季溫度超過30度時就要加強通風,勤噴灑水,並遮光,避免高溫灼傷。
通風:養護黃韭盆景還要注意通風問題。喜歡空氣流通好的環境,如果是室內養護的,要經常將窗戶打開,多通風才行。處在過於封閉的環境下容易滋生病蟲害。
4. 黃韭盆景能長多少次
黃韭盆景每年能長4次,等青韭長到10厘米時,在韭菜上方架網,防止韭菜倒伏。到韭菜快成熟時,再蓋上遮光膜,避免光合作用,棚內溫度保持在27攝氏度左右,促使青韭變黃,從而形成黃韭。割完一茬韭後,利用黃韭根部的營養,再過50天就又能長出新的黃韭。韭黃高產又優質,而且4-6年不用倒畦,仍能高產、穩產。
5. 南宮黃韭盆景怎樣種植
整地施肥,選擇未種過韭菜並且方便灌溉的地塊,以偏酸性的砂質土壤為宜。
播種在4月中旬播種,選用雪韭、平韭4號等品種。播種前先用40℃溫水浸種12小時,並在25~30℃條件下繼續浸泡24小時,然後洗凈種子上的黏液。
用濕布將種子包裹好,置於20℃條件下催芽,催芽期間每天用清水沖洗種子1~2次,待60%的種子露白後進行播種。
播種時將已催芽的種子與2~3倍沙子或過篩爐灰混合後均勻地撒在溝內。播後平溝覆土,輕踩一遍後澆水,水要澆透,保持土壤濕潤。
(5)盆栽黃韮擴展閱讀
水分管理:出苗前需2~3天澆1次水,保持土表濕潤。出苗後,土壤應保持見干見濕的狀態,以「手捏成團,指縫不出水,鬆手不散」為標准。
之後每月根據天氣狀況澆1~2次水。 施肥管理:施肥應根據氣候狀況、植株生長狀況、土壤是否需要澆水等實際情況進行,採取少量多施的原則。
黃韭,馨香撲鼻,鮮嫩色美,自古就被譽為「菜中珍品」。既中作為調味的香料,又可炒、煮、涼拌或做湯用以佐餐。若做上一盤黃韭肉丁餡的餃子,尤為清香可口,令人垂涎欲滴。
6. 韭黃盆栽的種植方法
盆栽韭菜的種植方法和時間
適宜它生長的溫度是在25度左右,因此盆栽種植的時候建議在春季或秋季進行。要選口徑大的花盆。土壤最好是肥沃且排水性能好的。栽種時可先育苗再移栽,這樣方便管理。直接將種子撒下就行,等小苗長勢穩定後就移栽處理。注意移栽時不要傷根,每簇之間要間隔開,栽後及時澆透水,小苗很快就可恢復生長。
一、種植時間
韭菜適宜生長在25度左右的溫度環境下,如果溫度太高栽種易出現死苗的現象,太低也不利於生長。因此建議在春季或者是秋季的時候進行栽種。
二、種植方法
1、選擇花盆:盆栽韭菜的時候要選口徑稍微大些的,若是沒有花盆可選泡沫箱子,注意栽種前先消毒處理就行。
2、配製盆土:它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但要保證養分充足。栽種的時候可用肥沃的園土,珍珠岩以及細河沙,或者加入適量翠姆微生物菌劑進行混合。這樣既能保證養分,排水性能也很好,利於生長。注意用前要消毒處理。
3、上盆播種:如果選擇春季播種就不用催芽,其他季節建議催芽處理。栽培時可先育苗,之後再移栽,這樣方便管理,不易發生倒伏現象。
4、移栽定值:等小苗長到一定的高度後就可移栽。注意移栽時一定不可傷根。栽種時每簇要隔開一點間隙,後期方便採收。栽種後及時澆透水,促使緩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