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水盆景
1. 盆景中水生植物有哪些
盆景中水生植物有:荷花、睡蓮、荇菜、菖蒲、石菖蒲、細葉菖蒲、雨久花回、蘆荻、蘆葦、水蔥、答澤瀉、慈姑等
盆景中水生植物的養殖應根據不同植物的種類和品種的習性進行種植。栽植水生植物有兩種不同的技術:一是在池底砌築栽植槽,鋪上至少15厘米厚的培養土,將水生植物植入土中;二是將水生植物種在容器中,再將容器沉入水中。以上介紹的兩種方法各有利弊。但是容器栽植水生植物再沉入水中的方法更受歡迎一些,因為它方便移動,例如北方冬季須把容器取出來收藏以防植物受嚴寒侵襲;在春季換土、加肥、分株的時候,作業也比較靈活省工,並且這種方法能保持池水的清澈,清理池底和換水也較方便。
盆景中水生植物一般是指能夠長期在水中或水分飽和的土壤中正常生長的植物,如睡蓮、滿江紅、水稻等。如若以在水中分布的狀況來劃分,可細分為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三大類。如蓮花、石花葵、荷花等。水生植物的品種很多,根據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劃分為:浮葉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以及挺水植物四大類。
2. 盆栽觀賞植物的澆水方法
盆栽觀賞植物的澆水方法
盆栽觀賞植物的澆水方法,很多人的家裡面都是養殖有盆栽的,想學會正確給室內盆栽植物澆水,並不是固定多少天澆水一次,也不是非要澆透,下面分享盆栽觀賞植物的澆水方法及相關資料。
盆栽觀賞植物的澆水方法1
一、從上往下澆水
從上往下澆水是盆花澆水常用的一種辦法,這種辦法簡略、便利,特別是當施了顆粒肥料和無機肥料後,用此法澆水,可使肥料的`營養均勻地散布在盆中,有利於根系吸收。可是,若長期選用此法澆水,會使土壤營養丟失,形成土壤板結,一起,因不能使盆土悉數濕潤,通常會上濕下干,影響植株成長。
二、浸盆吸水
浸盆吸水是將花盆悉數浸在水中,這種辦法時間長,只能偶然選用,長期選用此種辦法,會使土壤缺氧,導致植株爛根。
三、墊盆澆水
墊盆澆水是將花盆放進盛有淺水的盆中,使水通過盆底孔進入盆中,濕潤土壤。用這種辦法能使土壤吸水全部,根系能吸收足夠的水分,很合適深根性花卉。
別的,小苗移栽、細微種子的耕種,用此辦法作用也極好。用此種澆水辦法,能夠防止土壤板結,但簡單使土壤中的鹽分上升,積累在盆土外表,損害植株根莖,使表土鹽鹼化,所以,不能常常運用。
四、滴灌澆水法
滴灌澆水法是用一根細塑料管,掛在花盆上,在對准每盆花的方位上刺2~3個小孔,塑料管一端封口,一端接在水源上,水會緩慢不斷地由小孔滴人土壤中。這種辦法能堅持土壤濕潤,合適需水量大的植物,並且節約用水
盆栽觀賞植物的澆水方法2
1、養護喜水植物
如果室內的光線特別差,空氣比較濕潤,那麼你可以養一些觀賞蕨類植物,比如常見的波斯頓蕨、鳥巢蕨、鐵線蕨、腎蕨或翠雲草,也可以養一些姬鳳梨、網紋草、彩葉草等,就是耐陰喜濕潤的植物,適合養在浴室里或者背陰的陽台。
這些植物就特別喜歡水分,經常澆水也沒有關系,但要避免土壤長期積水,同樣可以保持微微濕潤,這些植物如果養成吊盆植物,底部有排水孔,保持環境有適當的通風,那基本養護就沒啥問題,這種解決方法就是想一些特別喜歡水的植物,不用害怕水多淹死植物。
給植物澆水的頻率就取決於植物對水分的需求,光照強度,室內的溫度和濕度,每個季節澆水的頻率和量都不同的。
給植物澆水之前,你可以買個噴壺和澆水壺,噴壺可以噴出霧狀水和平常的水,而澆水壺就可以直接將水澆到土面上。
2、根據重量給植物澆水
植物是否應該澆水,其實可以直接掂量花盆的重量來決定,如果花盆掂量起來特別輕盈,那就是土壤已經干透了,要及時給它們補充水分。
如果盆土拿起來還特別重,甚至底部有滴水,那肯定要延後澆水。
這個時候你可以准備一個電子秤,土壤干透的時候稱一下,然後澆透的時候再稱一下,這樣就可以分辨出土壤是否干透,土壤干透後再給植物澆水,可以保證植物存活。
3、濕度測量儀器
現在也有一些盆栽水分測量儀器可以檢查土壤中水分是否干透並且水分的能量一旦發現水分比較低或濕度比較低就可以給植物補充水分了,使用方法也是非常簡單的,將這個濕度測量儀器直接插入土壤中,就可以讀取准確的數據這個不太適合新手,因為容易被誤導。
4、檢查是否需水
你可以准備一些木棍或竹簽,將它們輕輕插入盆土的邊緣,大概有5厘米左右,之後讓它放在土壤里半個小時以上再拔起來,如果竹簽已經變成濕潤的狀態,那就暫時不要給它澆水,如竹簽拔起來的時候比較干,沒有水分,那就可以給植物補充水分了。
5、從盆底澆水
一些特別喜歡水分的植物,但葉子不能長期沾水,更不能積水,否則容易腐爛,那麼這些植物就可以從花盆的底部澆水,這種方法叫浸盆,可以讓水慢慢從盆底的排水孔處吸上去,直到所有的盆土都完成濕潤為止。
適合浸盆的植物有很多種,包括常見的綠蘿、吊蘭、非洲紫羅蘭、仙客來等,養護這些植物如土壤完全乾了,就可以將它放在一個大水盆里,裡面裝入一些清水養盆栽,從容器底部慢慢吸收水分。
大概浸泡10~20分鍾左右,就可以將它拿起來放在通風透光處,直到盆底的水分瀝干為止。
6、生長習性
給植物澆水之前,其實最應該了解的就是植物的生長習性,有一些植物特別耐旱,對水分需求極少,澆水的時候不要澆到葉心處,不能長期積水,土壤也不能長期潮濕。
這些耐旱的植物有很多種常見的就包括蘆薈,虎皮蘭金錢樹玉樹等,這些植物養在室內要避免經常澆水,給他們補充水分的時候,最好澆到盆土邊緣處。
比較喜歡水分的植物,如果養在室內遮陰處,也要減少澆水,不要讓土壤潮濕,環境通風不良,加上光照不足,水分揮發特別慢,如果土壤潮濕就容易導致爛根。
盆栽觀賞植物的澆水方法3
一、盆栽菊花的澆水方法
1、春季澆水
菊花的品種繁多,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很多花友都盆栽菊花,每種植物的澆水方法都不一樣,菊花對澆水方法特別的嚴格,土壤不能太干或太濕,可以每隔2~3天澆一次水,不能太多,避免積水爛根,影響菊花吸收養分,無法正常生長。
2、夏季澆水
夏季天氣炎熱乾燥,土壤中的水分流失的快,需要增加澆水量,不然會導致水分提供不足,出現葉片變形等症狀,不僅影響菊花的美觀、花朵的產量,甚至可能造成菊花枯萎死亡,需要每天澆1~2次水,如果天氣過於炎熱,需要在盆栽周圍噴灑水分。
3、秋季澆水
很多花友盆栽菊花,但卻不知道盆栽菊花怎麼澆水,秋季是盆栽菊花生長最旺盛的季節,需要大量的提供施肥,但也不能澆水太多,不然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可以每隔3~5天澆一次水,保持土壤的'濕潤度即可。
4、冬季澆水
很多植物在溫度低的環境下就會進入休眠期,盆栽菊花也是一樣的,進入休眠期後,不需要太多的水分,因為很容易導致積水爛根現象,可以按照悍時澆水、澇時排水的原則,每當土壤快乾透時,適量的澆水,可以每隔7~10天澆一次水,這樣可以在不缺少水分的情況下自然生長。
二、盆栽菊花的澆水注意事項
1、陰雨不澆
每次給盆栽菊花澆水時,需要注意天氣情況,如果是晴天可以正常的澆水,如果是陰雨天,需要減少澆水量,最好是不要澆水,因為菊花耐悍,但不耐潮濕,陰雨天時菊花很容易爛根,需要將它搬移到室內養殖,如果不小心澆水過多、或被雨水淋到,需要更換土壤養殖。
2、澆水時間
盆栽菊花每個季節的澆水時間都不同,不能盲目的給它澆水,不然會影響菊花生長,可能會導致開不出美麗的花朵,春秋兩季每次澆水時應當早晨、或傍晚澆水,夏季可以早晚澆一次,冬季需要中午水暖時澆水,避免凍根。
3、花期多澆
盆栽菊花每年在9~11月開花,開出來的花朵有紅、黃、白、橙、粉等多種顏色,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盆栽菊花花期時,需要大量的給它提供水分,可以每隔3天澆一次水,花期後需要減少澆水量,這樣才能有利於盆栽菊花生長,開出來美麗的花朵。
4、幼苗期少澆
菊花在繁殖時,需要保持土壤的濕潤度,等生根發芽後,需要移栽到盆土裡,這時不能過多的澆水,需要減少澆水量,因為菊花幼苗期時耐悍、耐寒、但不耐潮濕,如果澆水太多會使根部潰爛,直接導致幼苗枯萎死亡,這樣一定需要注意。
結語: 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知道盆栽菊花的一年四季澆水方法了,以及澆水時的注意事項,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都能養殖出美麗的菊花。
3. 如何養護山水盆景
山水盆景的養護管理要點如下:
首先要確認盆景中植物的趨光性,如果所栽植物是五針松、文竹、山茶、蘭花、杜鵑等半陰性的植物,那麼我們就要把盆景盡量放在有散射光的地方養護,但前提條件必須要通風良好;如果山石上栽種的是米蘭、石榴、龍柏等喜光植物,平時就要擺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但夏季要注意適當的遮陰。
不論哪種植物,最為關鍵的還是要多給植物噴水,保持土壤和環境的濕度,尤其是在乾燥多風的春夏季節,更要注意保證空氣的濕度,否則很容易造成植物葉片的乾枯。澆水時要注意方式,建議採用噴霧的方法,因為過猛的水勢會沖走土壤。另外盆中的水也要經常更換,並將盆器清洗干凈,保持清潔,以增加盆景的整體觀賞效果。
植物的生長必須要有充足的養分供應,而山水盆景上栽種植物的土壤非常少,而且不便換土,因此植物很容易出現缺乏養分的現象,所以日常養護中的施肥工作尤為重要。我們平時可以配置一些稀薄的營養液,盡量做到薄肥勤施,持之以恆就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植物的土壤過少,還可以隨時補加新土。補土時要注意方式,不要弄污了山石的其他部位,畢竟清洗起來比較麻煩)
山水盆景大多會生長有苔蘚植物,養護得當的話,苔蘚的生長速度會很快,很容易就遮擋住山石原有的紋理,缺少了觀賞性。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及時的清理,刮掉一些不必要的苔蘚,保持原有清晰的石貌。山石上所長的其他植物也要經常進行修剪,防止枝葉徒長。
4. 山水盆景的人文意義何在
1 山水盆景有利於提高人們的生態知識
教養山水盆景中的無機環境(包括山石、水、有機質、無機鹽、空氣和陽光等)和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構成了一個微型生態系統。因此,山水盆景的製作、養護管理必須遵循生態科學規律,包括生物適應環境的規律,生態系統各種因素相互作用協調發展的規律,生態系統物質循環、轉化和再生規律,生態系統發育進化規律,物質輸入輸出的動態平衡規律,多樣性導致穩定性規律等,體現了道法自然的生態觀。只有這樣,才能使山水盆景中的生物群落生機勃勃,呈現山青水秀的美景。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學習和掌握了豐富的生態學知識,提高了生態知識教養。
2 山水盆景有利於提高人們的生態倫理教養
生態價值觀認為,人類必須確立人與自然和諧生存的生態倫理觀,並具備起碼的生態倫理教養,才有利於生態環境的修復,促進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人類的自然生態活動反映出人與自然的關系,其中又蘊藏著人與人的關系,表達出特定的倫理價值理念與價值關系。生態倫理教養可以擴展人們的道德范圍,超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並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山水盆景蘊藏著人們對生活的強烈眷戀,或充滿著人們對祖國山水的赤誠愛心,或映射著文人雅士追求清淡隱逸生活的嚮往,使人身居斗室之中,心靈也能得到回歸自然的慰藉。「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盆景能夠從內心深處激發人們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關懷,樹立天人合一、眾生平等的觀念,從而提高了人們的生態倫理教養。
3 山水盆景有利於提高人們的生態審美教養
生態審美是以人和自然的和諧共生為旨趣,進而在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基礎之上,探求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身和諧的審美關系4。欣賞和維護生態美不僅是當代人的美好生活所必需的文化素養,而且是人們健康、文明的生活的一個重要尺度。山水盆景具有天然的神韻,源於自然,但高於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具有高度的藝術性與創造性,體現了製作者對自然山水意境的認識和鑒賞,並展現了對自然山水去粗取精的提煉,充滿了美學知識與詩情畫意,是文學藝術、繪畫藝術、雕刻藝術的高度概括。山水盆景的表現內容可以是五嶽勝跡、黃山奇峰、桂林山水、長江三峽等。
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小中見大,移天縮地,猶如一幅立體的山水畫。人們在無暇遠游的情況下,面對一盆較好的山水盆景,凝目注視,神遊其中,領略遠古的高風雅情,欣賞山川的雄奇峻秀,引領人們漸入藝術佳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人們的生態審美教養。如盆景「心隨春風到江南」充分體現了江南山水沐於春風的秀色,山青水秀,使人們產生神遊江南的意境。
4 結語
山水盆景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是富有自然情趣的東方藝術精品,深受人們的熱愛。山水盆景嚴格遵循生態科學規律和藝術法則,是科學與藝術的結晶,表達了作者對山水風光的熱愛,寄託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反映了作者的文化藝術修養,是雅俗共賞的藝術珍品。在山水盆景的製作、養護管理和賞玩過程中,起到了對人們生態文化教養的培育作用。人類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生態文化,應充分發揮山水盆景在培育人們生態文化教養中的作用,建構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開創美好的未來,詩意地棲息於地球之上。
5. 如何製作吸水石假山盆景
製作吸水石假山盆景的步驟:
1、山體輪廓的敲削
當我們在製作一盆山水盆景進行選材時,首先要對石材的頂部輪廓線進行觀察,引發構思,反復推
敲,不論硬石、軟石,上水石在輪廓線排列起伏不明顯時,都要對其進行敲削,使之起伏鮮明,富有
節奏感。
2、截鋸與粘合
多數時候,一塊石材是不能構成一盆山水盆景完整畫面的,因此要進行多塊石材組合而形成景
觀。而石材一般都是天然未經加工的,因此必須根據景觀要求進行對石材的鋸截。
3、連接和粘合
鋸截石材用切割機或鋼鋸進行,也可用錘子敲斷理平的方式進行。然後再用水泥或水泥兌色,或
其他粘合劑粘接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