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金彈子盆景
㈠ 金蛋子盆景怎麼養
養植技巧如下:
1、養植場地。金彈子喜歡通風向陽的環境,擺放在樓頂平台的金彈子枝粗葉厚,而且開花結果早。如果擺在群樓間隙地養護的金彈子最好疏放高台,以利通風採光。
2、水肥管理。金彈子放養促枝階段,採取大水大肥,以利枝條快速生長,盡快達到過渡協調的要求。果期和賞景期應適當控制水肥,做到不幹不澆。夏秋季澆水在早晚太陽未出或剛出和晚上日落時進行,陽光強烈時杜絕澆水,追施液肥多在下午昔陽西下時進行。冬季澆水一般取中午或下午有陽光時進行,冬季澆水不宜過多過透,盆土稍濕即可,因為冬季晚間多有霜霧盆土會自行回潮回潤。
3、翻盆換土。金彈子根、枝不作重剪,一年四季均可換盆。培植環境條件差的地方,可在春秋季節進行。翻盆間隔時間一般三、四年一次,根據具體情況可提前,也可推遲一兩年進行。翻盆換土時一般對盆景進行一次修剪。如果根枝修剪過重,最後用氧化過的深層土,待盆景恢復生長後,採取薄肥勤施的方法養護。
4、病蟲害防治。金彈子一般病蟲害少,但通風採光條件不好和盆缽長期積水時,易產生葉蠟介和皮銹等病蟲危害。一般使用速撲殺和甲氰菊脂溶液噴灑或改善通風採光條件即可防治。
拓展資料:
金彈子不擇土壤,在偏酸與偏鹼土壤均生長良好。
由沙溪廟組灰棕紫色砂岩風化物形成的沙土中,有機質、速效磷、速效鉀含量低,生長在這種土壤里的金彈子根系長,樁較輕,可完整取出根系,適合做根藝盆景,通常是以根代干培育。
由遂寧組丘陵中部紫色泥(頁)岩風化物發育成的紅石骨子土和泥岩風化物形成的沙骨子土中,生長的金彈子細根少,樁較重,深根性,難以挖出完整的根系,斷根後土壤里未被取出的的根系會發芽繼續生長。樁通常干粗根細,難有隆基,所以個別樁為了提高品質也可以倒栽。
岩石半坡裂縫和風口裡時常能看到較好的金彈子,長勢怪異,深根性少,常有扁根(因為土壤主要是山上沖流下來的有機質營養土散落在表層,主根無法繼續深入岩石,所以產生了容器效應,表土層有一定的細根),常有曲干,坨坨,象形怪樁,不少好樁都是懸崖岩石裂縫中所得。
參考資料:網路-金彈子
㈡ 金彈子盆景的製作與養護 金彈子盆景怎麼養護
一、生物學特性 金彈子,又名瓶蘭花、烏柿、瓶蘭柿坦櫻等,柿科柿屬植物,產於我國四川、重慶、貴州、湖南、湖北等地。 金彈子為常綠、長壽灌、喬木,壽命可長達千年,樹高可達15m,干徑可達2m。多為雌雄異株,少數為雌雄同株,雌株開花多結果多,雄株只開花不結果,雌雄同株的雄花多於雌花。掛果少。
金彈子樹皮黝黑,幼樹樹皮光滑,老樹樹皮鱗片狀剝落。干枝截口癒合不了的部分自然碳化後與樹皮同色,碳化部分耐腐蝕性強不易腐爛。葉革質,綠色,橢圓形或倒批針卵形。花白色,形如瓶,香如蘭。果有球形、錐形、葫蘆形等。果色幼時為綠色被銀白色絨毛,成熟時黃色或橘紅色。4―5月開花,9月果實開始成熟,果色由綠漸變黃、再變紅、經久不落直至翌年3~4月。
二、取材與培養
金彈子取材主要是樹胚採集和自行繁殖。
(一)樹胚採集與培育。樹胚採集,一是山野採集自然生長的樹胚:一是在相關圃地收集由播種、扦插、嫁接培植而成的樹胚。樹胚採集回來後,可採用地植或大盆養胚的方法對胚材進行第一階段的培育造型,即培育骨架。待枝幹過渡協調後再起胚入盆或換上相應的盆缽進行第二階段造型,即過渡枝的培養。待枝條過渡培養讓滾叢到位後再換觀賞盆進行精細造型養護和供人欣賞。
(二)自育樁胚。自育樁胚是通過播種、扦插、和嫁接的方法繁殖培育盆景樁材。
1播種:金彈子一般在12月份前後採集金彈子果實,去果肉留子核,置陽台風干備用,待翌年春,清明節後平地整圃播種育苗或者以盆當圃也可進行,一兩年後移植大田育樁,移植後第二年開始進行牽引蟠扎、拿彎造型,定型後去縛放養。根據圃地胚樁生長情況,陸續間苗起胚製作盆景,隨著養胚時間的推移,開始間苗作小型盆景,再問苗時作中型盆景,再後就是起精品樁作大型盆景。
2扦插:扦插一般是有的放矢地選取優質雌株的根或枝進行扦插,就是要有目的的發展繁殖名優品種。方法一是選取雌株的根進行扦插,扦插時間在春季三、四月份或秋季的十月前後翻盆換土修根時將剪下來的根莖用無菌的沙質土扦插,長度10cm~15cm,成活率90%以上。方法二,於春季四月前後選取雌株健壯枝扦插,長度10cm~15cm,成活率在30%左右。為使扦插苗快速生長,縮短成胚時間,必須控制小苗掛果,發現小苗掛果應及時摘除。田間造型的方法與播種苗的造型法基本相同。
3嫁接:嫁接方法一是取播種苗與優質果樹枝嫁接後再培養成盆景樁胚。二是利用雄株作砧木,進行高接換冠,使其結果,提升觀賞效果。
三、上盆與造型
金彈子樁胚經過一段時間地植或大盆養胚,枝桿過渡基本達到造型要求,盆景骨架基本形成,可以起樁上盆或換上恰當的培養盆進行進一步造型培養。方法是:樹胚起出後,對樹枝樹根進行一次修剪,即疏枝理根,配好培養土,選擇適當的盆缽。如果根枝修剪過重就不宜用過肥、含菌過多的土壤,最好用無菌沙質土,待盆樹恢復生長後再進行追肥較為保險。盆樹恢復生長後,根據需要進行精細的修剪和蟠扎造型。
四、培養多花多果的方法
(一)挑選優質品種。金彈子家族興旺,品種繁多,作為盆景用材一般選擇葉小果大、色澤艷麗、果型奇特的品種為上。
(二)疏枝薄備敏葉的造型。觀果類盆景造型講究葉薄枝疏,層次分明,以觀果為主題。金彈子木質堅韌、樹勢強健、根盤碩壯、樹皮黝黑、扭筋轉骨、肌肉暴突、苞苞瘤瘤、溝溝槽槽、孔孔洞洞、坑坑窪窪的雄奇壯觀,配以優美的枝條曲線造型,加上碩果累累,一派豐收在望的田園景色,更能體現盆景的意境,更加增添盆景的觀賞效果。
(三)孕蕾期的養護。金彈子一般在秋季8、9、10三個月問孕蕾,此間的管理決定了下年的結果多少。過於溺愛,大水大肥,會促使盆景發枝發葉,必然造成孕蕾減少或不孕。所以必須適當地控水控肥,保證光照充足,水濕度控制在葉略枯而不死即可,到10月底滿樹呈現桃型或圓錐型的芽苞,此狀是下年花豐果碩的徵兆。
(四)花果期的管理。金彈子耐旱耐貧瘠,除在放枝養干時大水大肥外,日常養護無需過多水肥,尤其是花果期,過於水濕,易落花落果:果子成熟期過濕,果色灰暗且多長病斑黑點。因此金彈子花果期控好水肥是保證金彈子果碩色艷的關鍵。
五、養護與管理
(一)養植場地。金彈子喜歡通風向陽的環境,擺放在樓頂平台的金彈子枝粗葉厚,而且開花結果早。如果擺在群樓間隙地養護的金彈子最好疏放高台,以利通風採光。
(二)水肥管理。金彈子放養促枝階段,採取大水大肥,以利枝條快速生長,盡快達到過渡協調的要求。果期和賞景期應適當控制水肥,做到不幹不澆。夏秋季澆水在早晚太陽未出或剛出和晚上日落時進行,陽光強烈時杜絕澆水,追施液肥多在下午夕陽西下時進行。冬季澆水一般取中午或下午有陽光時進行,冬季澆水不宜過多過透,盆土稍濕即可,因為冬季晚間多有霜霧,盆土會自行回潮回潤。
(三)翻盆換土。金彈子根、枝不作重剪,一年四季均可換盆。培植環境條件差的地方,可在春秋季節進行。翻盆間隔時間一般三、四年一次,根據具體情況可提前,也可推遲一兩年進行。翻盆換土時一般對盆景進行一次修剪。如果根枝修剪過重,最後用氧化過的深層土,待盆景恢復生長後,採取薄肥勤施的方法養護。
(四)病蟲害防治。金彈子一般病蟲害少,但通風採光條件不好和盆缽長期積水時,易產生葉蠟介和皮銹等病蟲危害。一般使用速撲殺和甲氰菊脂溶液噴灑或改善通風採光條件即可防治。六,金彈子提早結果的方法
金彈子下山樁培養管理得法第三年就能開花結果,播種的實生苗第五年可開花結果。具體方法是:春季將金彈子下山樁直接上盆培育,盆樹成活後首先選芽定位蓄枝,並將多餘的枝芽抹掉,待秋季盆樹第二次抽芽後開始追施薄液肥。笫二年春夏放養枝幹,保證日照充足,大水大肥,不作任何修剪任其瘋長。入秋後是金彈子生殖孕蕾階段,這時必須控制水肥,讓盆樹停止生理性生長,促使其轉為生殖繁育性生長,通過這種方法能促進金彈子提早開花結果。經筆者和朋友們多年實踐,證明了下山樁最早第三年結果,扦插苗最早第二年結果,實生苗最早第五年結果。
七、金彈子盆景的賞評
以雄健蒼勁、古樸奇特、葉色青翠、果碩色艷、經久不落等特色作為金彈子盆景的創作和欣賞主線。作品體現的是鄉村山間田野里,果樹雄健、枝葉繁茂、碩果累累的豐收喜人場景。以盆景作品激發人們積極勞動,努力創造,積累財富,建設家園,為繁榮祖國經濟作貢獻的健康精神風貌。金彈子樁胚雄健蒼勁,古樸奇特,可供欣賞的點面很多,如可賞樁、賞根、賞果、賞綠、還可聞香,賞評內容十分豐富,是觀果盆景的上品素材。